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三地理复习9《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新人教必修一)

高三地理复习9《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新人教必修一)

《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九讲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掌握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概念、成因和形态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5.掌握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各种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6.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重点:

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

3.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4.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难点:

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3.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主要是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

[经典例题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二者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理清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壳岩石变形、变位→地质构造)同时注意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对内外力作用进行比较。

【答案】C

&

[经典例题2]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

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解析】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当一个地面隆起时,相邻的地表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外力作用的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推动着地壳不断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解答本题要注意风化、侵蚀不断削低地面的同时.沉积作用也会使地面变高。

【答案】A

[经典例题3]以下地理事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B.北美洲的五大湖

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

【解析】东非大裂谷与青藏高原都是由于地壳的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都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BC

[经典例题4]图9-1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1)~(2)题。

(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A.a图B.b图C.c图D.d图

(2)a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沉积作用B.湖泊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石灰岩受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b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C是花岗岩基底,出露地表的岩石球状风化明显;d为砂岩,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2)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塑造作用主要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认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增加感性认识,除了到大自然中亲身考察外,从图像资料上获得间接感受也是重要途径。

【答案】(1)C (2)D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地球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经典例题5]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B 表示地震波,其中A 表示

波,B 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C ~H 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 表示 面,其判断依据是 ;该面以上C 代表 ,该面以下E 代表 。

(3)图中F 处,地震波A 完全 ,地震波B 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E 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 态,F 面是 面。

(4)C 层主要由 组成,G 层叫 ,H 层叫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

图9-2

\

【解析】该题的关键是读图。该图分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尺),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态的变化。

右上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上图作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3)消失突然变小固液古登堡(4)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2.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可用下列两图来表示:

[经典例题6]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9-5,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岩,B处为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镇入图中适当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岩。

(4)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理由是。#

(5)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

【解析】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按其形成情况分为二类。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在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的叫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即火山爆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叫喷出岩或火山岩(如玄武岩)。沉积岩是地表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还有的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沉积岩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是有层理构造,二是化石。因为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化石,确定地层的顺序,同时因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因此从化石还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变质岩是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如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等)

【答案】(1)沉积岩浆(2)D是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C是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填图略。(3)变质(4)A A是沉积岩(石灰岩),B、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存在化石。(5)AB

[经典例题6]读图9-6,判断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①,②,③,

④,⑤。A ,B ,

C ,

D ,

E 。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其能量来源是。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作用。

【解析】本题既考查了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考查了内力、外力作用对不同岩石的形成的影响,更要求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这里最关键的区分岩浆、岩浆岩与变质岩。其中无论是沉积岩、还是岩浆岩、下降遇到高温岩浆后都可以变成变质岩,即图中的②。

【答案】(1)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喷出岩、侵入岩。侵入和喷出,重熔再生、地壳上升,外力的侵蚀、搬运和沉积,变质作用。(2)A、B、C、E、F,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出的热量,主导。(3)D、太阳辐射、重力能,削高填低。

第二课时

四、内力作用的足迹与山岳的形成

1.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及划分

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些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

<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

2.地质构造

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①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其形成和发展与内力作用有关。

②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③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④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区别。

'

(2)地质构造的运用

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褶皱一—水平运动。

断层——升降运动。

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一—侵蚀作用。

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

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

②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

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

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⑥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经典例题7]读下图,回答:

图9-7

-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

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解析】地质构造的判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背斜和向斜的区别: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但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这种情况称地形倒置。因此背斜和向斜不能依据地形特征来判断,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断层和断裂的区别是: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发生断裂,未必一定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另外了解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量较小,可降低成本。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它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否则水库会漏水,坝基或地基不牢固;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答案】(l)D C (2)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D C (4)D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3.火山

(1)火山的概念: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地壳和薄弱地带喷

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2)火山的构造: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有时积水会形成火口湖,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3)火山的规律

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经典例题8]读火山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8

(1)写出两图中火山构造名称:

①是,②是,③是。

(2)火山喷出物主要有、等气体和、。

(3)A图火山的岩浆呈(酸、碱)性,其火山锥常为(盾、锥)形。

(4)B图火山的岩浆呈(酸、碱)性,常形成(盾、锥)形的火山锥。

(5)分析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多火山的原因。

(6)试说明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

"

【解析】含二氧化硅成分多的酸性岩浆比较黏稠,而且气体多、爆发力强,常形成锥形火山;含镁铁成分多的基性岩浆,含气体少,流动性强,爆发力弱,常形成盾形火山。对于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注意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答案】(1)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2)二氧化硫硫化氢熔岩固体喷发物(3)酸锥(4)基盾(5)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薄弱地带(6)不利方面:破坏田园、村镇,引起地震,建筑物倒塌,漂浮的火山灰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利方面:会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和丰富的硫磺资源。

4.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经典例题9]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阐述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表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表2 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修建

*

【解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比公路要求高。在山岳地区,由于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铁路远比公路难度大。

从下表可以看出,修建同等级的普通铁路,在山岳地区的工程量(包括土石方、桥梁与隧道总长度等)和造价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高许多。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答案】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在此修建公路比铁路不仅难度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所以,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第三课时

五、外力作用的表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1.外力作用的表现:

(1)河流侵蚀地貌

(2)河流的堆积地貌

[经典例题10]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访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解析】流水的作用强大而普遍。瀑布、峡谷就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质地疏松,夏季多暴雨,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答案】(l)A 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经典例题11]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

C.高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

【解析】平原虽然最适宜聚落发展,但并不是所有平原都是聚落聚集区,如亚马孙平原。【答案】A

[能力训练]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

②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

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

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

B.②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

C.③景观中,风力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D.④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2005年8月2—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据此回答3~4题。

3.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南美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非洲板块

4.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张裂作用B.挤压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读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地质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山B.背斜谷

C.向斜谷D.向斜山

6.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和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可能存在雅丹地貌

B.甲可能存在柱状节理发育岩石的球状风化

>

C.乙地可能存在喀斯特地貌

D.甲乙丙三地中应该可以找到冲击扇

读五种外力作用方式关系图,回答7~8题。

7.图中数码代表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列组合按上述顺序排

列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③④⑤①②D.④⑤①②③8.形成太湖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①B.②C.④D.⑤.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9~11题。

9.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C.沙洲D.三角洲

10.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A.①B.④C.③D.②

11.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该地质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

,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13题。

12.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13.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燥B.地形平坦C.尼罗河流过D.植被较差

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处为( )

?

A.发育于山前的洪积一冲积平原

B.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扇

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

15.从甲一乙一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一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一丙则由大到小

16.若丙处为黄河三角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人海口处形成的

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波浪堆积地貌

C.黄河人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D.黄河三角洲在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17.读喜马拉雅山区结构平面示意图,回答:

(1)板块名称:A ,B ,喜马拉雅山脉是此两大板块运动的结果。(江或河)谷地是两板块之间的消逝的遗痕——地缝合线。

(2)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原因是

(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后()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B.出现了灵长类

C.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D.出现脊椎动物——鱼类

(4)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18.读地球内部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界面,B是

界面,这一界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

(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

②,①+②,①+②+③,

④,C ,D ,

E 。

19.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丘陵地区的剖面图,图中1,2,

3,4,5分别代表第三纪、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

代的地层。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B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

(2)A,B两处钻井有可能打到煤层的是___________处。

(3)该地区水循环类型属___________

(4) 图中4所表示的地层中能否找到三叶虫化石为什么?

(5) 如果在地层3中找到珊瑚化石,可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

(6) 在地层___________中可能找到始祖鸟的化石,在地层____________中有可能找到大羽羊齿化石。

(7) 在地层5中能否找到化石为什么?

20.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原因。

1.B 2.C 3.D 4.A 5.D 6.B 7.B 8.D 9.A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D 17.(1)印度板块,亚欧大陆板块。挤压,雅鲁藏布江。 (2)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B 、C

(4)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地壳比较薄弱。

a b c 水流弯道速度b>c>a

弯道水速示意图Hezsunlight 图文N 穴

18.(1)莫霍,古登堡,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2)硅铝层,硅镁层,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外核,内核。

19.(1)向斜背斜(2)A (3)海陆间循环(4) 不可能。因为地层4代表元古代的地层,而三叶虫则是出现在古生代的生物。(5) 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6) 2 3 (7) 不可能。因为地层5代表太古代的地层,太古代还没出现生物且变质很深。

20.(1)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冬季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 (2)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