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9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人民版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9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人民版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9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人民版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9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人民版

课时作业29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A

可知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C项正确。A、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A、D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故B项错误。

【答案】 C

5.(2016·秦皇岛模拟)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罩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 )

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

C.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其它三项均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B

6.(2016·台州调研)《道德经》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悬挂蓝鹰标志

B.农业减产,政府予以补贴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解析】罗斯福新政措施之一是“蓝鹰”运动,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抵制,“蓝鹰”运动体现了诚信机制,故A项正确;B项是调节农业生产措施,保护农民利益,故B项错误;兴办公共工程对缓解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主要是克服金融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衡水模拟)“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取”。面对美国民众的这种心理,罗斯福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开展蓝鹰运动,复兴工业

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稳定粮食价格

D.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

【解析】题干主要体现了经济危机下,人们的恐慌心理。为了克服人们的恐慌心理,罗斯福上台后的首要措施,即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故B项正确。A、C、D项是新政措施,但不是首要措施,故A、C、D项错误。

【答案】 B

8.(2016·长沙模拟)2014年1月腾讯网有一篇文章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了美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的长河中,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首推( ) A.建立统一的联邦体制

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以工代赈”的福利制度

【解析】备选项中只有C、D两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内容,但“以工代赈”从内涵上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

【答案】 C

9.“您(指罗斯福)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B.“我们所面临的弊端”即经济大危机

C.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被诸多国家所借鉴

D.“合理的实验”即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问题能力。由材料中“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委托人”等信息可判断,A、B、D均符合材料;C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C

10.(2016·济南训练)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罗斯福新政保护和完善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并没有使之发生转型,故A项错误;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题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说明了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故C项正确;1938年二战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6·韶关调研)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解析】结合新政史实理解材料,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不能表述为“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故A项错误;B项在新政之前就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不能体现新政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不希望改变经济基础”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C 项正确;新政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消除,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6·大连测试)罗斯福曾针对大萧条指出:谨慎地考虑一下我国国民生活未来有可能突发的不测,我们必须建立起某种手段,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我们的国家不再出现萧条的危险,但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危险。最能说明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新政举措是(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和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

B.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C.同农场主签订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农牧产品,屠杀牲畜

D.颁布《社会保障法》,积极扩大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责任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能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故D项正确;A、B、C 三项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但不能充分保障人民利益,故排除。

【答案】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1935年罗斯福建议政府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此向国会提交了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材料三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

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

(4)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四中比较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的相似性,并从中对运用比较方法得到什么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依据“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可依据其措施的成效从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概括。第(2)问,从材料二中“不会伤害任何雇主”可以概括出缓和社会矛盾,从“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可以归纳出促进经济发展。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二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当成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可见其更加注重保障下层民众利益,顾及社会公平与公正;第二小问,联系罗斯福新政关注民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进行知识迁移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应从背景、特点、结果、实质及影响等角度比较其共同点;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围绕比较方法的作用回答即可。

【答案】(1)思想: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作用:缓解了工人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或“缓和经济危机”);改善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状况,为危机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

(3)元素:关注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

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4)相似:从背景看,都是在单一的经济手段造成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后进行改革;从特点看,都把市场和计划作为经济手段并有机结合起来;从结果看,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质看,都是原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认识: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探讨重大事件的经验教训;运用比较方法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等。

14.(2016·常州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是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摘自黄安年《罗斯福和

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

《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

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答案】(1)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

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举办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第24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教案含解析

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4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考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名师导语』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不仅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而且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本考点在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低: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及认识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____________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 (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________、破坏大,影响深远。 3.影响 (1)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__,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国际: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局势紧张。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知识点二胡佛政府的应对 1.对策 (1)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____________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2)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思维导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答案】A 【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 2、(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 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文艺复兴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1.实质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2.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说教 B.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运动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场“变革”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朝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演练二(3)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秦朝多人议政的史实,说明在群策群力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 专制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A。 答案A 2.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 ,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B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说明秦国对地方控 制的加强。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B项正确。 3.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解析:C 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 4?“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解析:A 由材料中“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5.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公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分小组课外收集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资料,个人撰写材料,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比较真实地再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过程,使学生如临其境,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基础知识。 ②通过学生课外知识的搜集,提高学生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课堂上展示,介绍材料,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归纳整理能力。 ④通过课堂上学生角色的转换,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收集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资料,撰写个人材料以利课堂应用。 课内: ①角色转换:通过学生扮演创造情景使学生如亲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理解并掌握经济危机爆发标志、表现、特点,且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②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共同分析、整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真正理解“病入膏肓”的词义。 ③探究学习:课前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课后: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撰写的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表现的讲解,使学生认清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影响。 【教学方法】: 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布置任务:把全班学生分为记者团、股民、工人、农民、资本家、总统政府等六大组,每一个组负责一个内容。各组的学习活动就当作跨越时空,回到1929年的美国。 2、分工合作,探究学习:各组同学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应的历史图片、历史文字资料,再对材料进行整理,结合课文内容推举一位同学作代表扮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美国9·11事件》,有机设问导入。 刚才同学们所看到的新闻片断是什么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事件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加深了美国经济的萧条。而1929年的一场在灾难也是从美国纽约开始,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到美国去体验一下当时的情况。 〈二〉互动学习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角色扮演,再现情景之一: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记者和股民,先由记者报道纽约股票崩溃的情景,再对某一股民进行采访。 然后学生概括、教师总结危机的爆发标志。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二、.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⑦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高手必备之自由放任的美国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自由放任的美国 课堂引入 胡佛是美国的第31任总统。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他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并预言,他会使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一辆车。1929年3月4日,胡佛在就职演说中踌躇满志地说:“我们的生活和安定已经达到了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的成果比美国更有保障了”。可是他美丽的预言,不久就被经济危机无情粉碎了,他被嘲讽为“饥饿总统”。当时美国面临怎样的困境?这一困境出现的原因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了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美国政府早期的应对。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929年10月,一场以__股票__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点拨提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2.主要特点 (1)范围广:首先在__美__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思维拓展: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①是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②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影响 (1)经济方面:破坏社会__生产力__,浪费社会资源。 (2)政治方面: ①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程目标: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 新政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②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③认识自由 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图片、图画等生动再现当时情景; ②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③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 度的弊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 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明确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正确的经 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②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 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20c20’s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2、1929~1933年美国经 济大危机。 四、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教学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第31任总统时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并且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 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美国爆 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 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 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 刘家功夫针。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信息中心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自由放任的美国

自由放任的美国(第1课时) 主备人:贾成鹏审核人:于海浪授课人:____时间___ 【学习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学习流程】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探究一: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激化(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了解经济大危机概况: 爆发:年10月,华尔街。 席卷:崩溃迅速席卷美国部门,并迅速在 引起连锁反应,形成经济危机。 表现:崩溃、倒闭、关门、荒芜、大幅下降、剧增等。

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与之间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生产、竞争、主义盛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 探究二:此次经济危机有何特点?(根据括号内提示内容概括危机特点)(1);(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2);(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股市崩溃到金融业、工业、农业、商业危机) (3);(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减少2/3;失业超过3000万) 探究三: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经济: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地破坏; 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法西斯势力抬头) 3、世界局势: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自由放任”的美国经济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广西南宁期末)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消费方式() A.使经济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了经济发展隐患 C.消除了生产过剩问题D.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分期付款现象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1929年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也证实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原因就是生产相对过剩,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消费的方式,与福利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黑龙江青冈期末)1929~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B.应扩大生产以提供就业 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D.应降低价格以刺激消费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1929~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可知,这是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灵,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D项错误。 3.(2018·山东日照5月考)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其中北美、西欧以及日本都属于政治经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试卷分析 整体分析: 1内容分布: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 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 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

12分钟以内。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 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打击地方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B项与题意无关;D项过于绝对。 26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唐朝具有尚武精神,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1 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1 人民版必修2【课程标准】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 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一战前后的历史,整体把握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美国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进而发现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在于其固有矛盾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了解和分析,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 重点:(1)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概念解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指经济活动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有严重悲观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一个时期(1929——1939年)。 教学过程 导入:1929 —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 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场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各国又是怎么样渡过危机的?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18课的学习。 背景资料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

“自由放任”的美国 陈丽旭 【课标解读】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标志、表现、特点和影响;掌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特点及效果。认识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以美国小女孩艾迪家的生活为线索创设故事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概括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重点难点的突破以补充材料引导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增强悲悯情怀,设计问题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和适当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前提与保证;面对危机,不但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企业、金融业的行为,而且要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加强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同时要对国家政府充满信心,因为“信心比黄金更贵重!” 【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剧情表演(幽默与讽刺)小孩与妈妈地对话 旁白: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倾听一段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的一段对话:小孩:妈妈,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妈妈: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父亲现在失业了,没有钱买煤啊! 小孩:父亲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因为生产的煤太多了。 旁白:这是多么奇特而又罪恶的情景啊!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就要大量开采煤。一方面,煤矿工人家里因为没有钱买煤而挨冻;另一方面,又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煤“太多了”而卖不出去。这种“产品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 老师:就让我们跟随剧情回到那个奇特而又罪恶的20世纪30年代,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来认识一下“自由放任”是否完美无缺。 新课设计: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标志: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认真思考: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提示:从①美国的经济地位; ②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学生:(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师:经济危机从美国首先爆发,迅速波及了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经济危机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请听听来自美国的朋友的亲身体验吧! 工人代表:我们的工厂倒闭了,我们失业了,到处都是工厂关门的凄惨景象,到处都是寻找工作的人,就象刚才照片上一样。 农民代表:唉,我们也遭殃了,农民遭受灭顶之灾,我们大量破产,到处都是田地荒芜的凄惨景家 资本家代表: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生产严重过剩,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只好把牛奶倒掉、玉米当柴烧、水果烂在果园里、咖啡用来铺路,危机使我们倾家荡产了。 师:谢谢各位代表,请你们依据美国朋友的讲述,和教材110页总结经济危机的表现。 2.表现: 学生:(1)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剧减。(2)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3)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师:我们看到了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入江河、玉米当柴烧,也不愿送给饥肠辘辘,四处流浪的人们。1934年,资本主义国家就有240万人死于饥饿,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和我们国家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政府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 师(过渡):牛奶倒入江河、玉米当柴烧,是不是真象资本家代表所说的:“由于生产严重的过剩”呢?我们来诊断一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原因(请您来诊断) 材料一:到1932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们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现象:贫富差距大问题:购买力底(市场受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五)

阶段检测(五)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 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解析材料中总统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自由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也就意味着他会选择尊重自由,那么就反对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按前述分析,总统强调自由高于危机,必然采取传统的自由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援助西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出现苏联,也没有提及冷战,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8·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北三市模拟)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 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福利制度 C.创造企业复兴条件 D.缓解失业压力 解析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130多亿美元修建公共工程,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对度过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是举办公共工程,与建立福利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创造企业复兴条件是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工业上的措施,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C项错误;举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增加就业,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7·江苏南京学情卷)“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04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一、“制度流变”的概念分析 《读史方法纪要(6)——明晰制度流变》文中写道:制度,不同于行为,非一时之兴 起,实经久之常制。任何一项足以在史书留名的制度,都是曾经连贯地影响数个世代的因素, 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足以串起众多史实散珠的绝佳背景性线索,而这个线索还是“自然” 生长在历史时期的产物。换言之,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流动变化着的制度,反映的是整个时代 的诉求,是人群中不同性情动机交错影响的直接产物。分析制度,便是分析整个时代不同阶 层与群体间相互角力的锁钥,自然能够把握某一段历史的核心要害。 具体到中国历史这一几乎以权力斗争与制度流变为纲的历史维度,官制、选官制、田 制、兵制、币制、行政区划、天文历法等制度大类项下的小类目都是掌握任何一个时代流变 所不可不细究、不可不把握的线索。 如何在高考复习中把握制度的流变呢?汪儒斌老师在《复习教学怎样对待制度史内容 碎片化问题》中指出,“考镜源流”现已泛指对事物的源头和发展过程进行考

的高三制度史复习有很大的启示。一种制度往往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课程标 准也对相关流变过程有要求,如必修一中就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等要求。 但制度史的流变过程或者过于复杂、艰深,或者限于教科书编写的体例、容量,往往难以完 整体现,通常是呈现几个截面,形成一个个片段的集合。怎样对待制度史内容碎片化问题, 汪儒斌提出两个思路:第一,梳理制度史之演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针对性地解决 问题以完善知识结构。 范红军在《“历史变异”高考命题立意与时序教学策略——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 试题为例》提出,“历史变异”命题立意的理论基础是变异史观与历史求异思维 1.变异史观。在中国史学史上,自先秦至今,历史变异史观一以贯之,不 断完善和强化。 《周易·系辞下》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国古代变异史观的思想渊源。 司马迁的《史记》明确提出“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 近代以降,梁启超、钱穆等史学大家对于历史变异史观高度重视。梁启超指出:“上下 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钱穆的历史变异史观非常系统,他认为:“历史必然有其变异 性。历史常在变动中进展。没有变,不成为历史。”“研究历史,首当注意变。”“这一时期的

专题07 测试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1.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 A.引起欧洲所谓“价格革命” B.促进饮食文化全球化推进 C.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D.改善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答案】D 【解析】洲际物种交流属于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故A项错误;此时世界市场只是雏形,还未实现饮食文化全球化,故B项错误;洲际物种交流,与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无关,故C项错误;洲际物种交流使得不同地区民众的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日益丰富,故D项正确。 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 C.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 【答案】A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16世纪诞生之时起,就由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这样的三级结构组成,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工业品,向边缘区销售,赚取剩余价值,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以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双方的贸易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根据上述论述可知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故D项正确。 4.《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①商品种类增多②经营方式转变③贸易中心转移④贸易范围扩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5.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 D.三角航程的逐渐兴盛 【答案】A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相符,故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基本形成,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与题中“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贸易,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