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澜沧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澜沧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澜沧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澜沧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X

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Ξ 刘春蓁 刘志雨 谢正辉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北京10005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北京100029) 摘 要 该文用Mann 2K endall 方法对近50年海河流域山区20个子流域的径流及降水的变化趋 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合降水,径流及气温的年代距平值的同步分析以及径流对气候变化 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对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一个半定量分析的研究思 路和方法。提出影响径流变化的三种类型:以气候暖干化为主,人类活动为辅的径流显著衰 减型;以人类活动为主,气候暖干化为辅的径流显著衰减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异都不明显, 径流无显著变化的类型。分析结果展示了气候、人类活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 作用,给径流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成因分析带来了复杂性与困难,也给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 响研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气候变异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趋势 引 言 近20年来,在海河流域山区出现了径流的锐减。这种锐减不仅反映在时间尺度较长的年代际的变化,也反映在短历时的暴雨洪水过程上。在平原地区出现了河流断流,入海径流锐减。海河流域是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人类活动又非常活跃的地区。引起径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于水资源管理采取对策,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河川径流,一般来说,不完全是一个气候变量,除了气候因素外,它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流域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实际观测到的径流量,包含了气候因素和非气候因素两种作用的结果。广义的气候因素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发生的物理及化学过程的变化,它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大气环流变化(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时空分布、强度和总量的变化、雨带的迁移以及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的变化等。气候的间接影响主要来自陆面过程。地表反照率、粗糙度、陆2气界面的水热交换和土壤水热特性的变化既影响气候又影响陆地水文过程。广义的人类活动是指人口增加,人类生产活动及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水的变化。它也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主要指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耗损量的增加以及从流域引出的水量和分洪水量等对径流的影响,间接作用主要指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例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下垫面条件变化产生的各种额外的蒸发,如水库的蒸发、渗漏、地下水超采引 第15卷4期 2004年8月 应用气象学报JOURNAL OF APPL IED METEOROLO GICAL SCIENCE Vol.15,No.4 August 2004 Ξ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开放实验室课题资助。 2003208205收到,2003212224收到修改稿。

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

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 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以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地拓宽了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本文从含铜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研究。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Cu对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加,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阻碍,热激活能升高。而且沿着柱状晶不同方向热压缩时,变形抗力明显不同,因此板坯热轧时应注意三角区的变形行为,避免出现热加工裂纹。 此外,在1150℃加热保温时会发现表层的氧化皮内以及和基体结合的界面 处有纯Cu颗粒出现,说明保温过程中Cu会自发向板坯表面扩散,并且会偏聚融化,成为热加工的裂纹源。Cu还会阻碍试验钢冷轧板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影响再结晶织构,但是可以通过随后的抗菌退火进一步调整基体织构。 抗菌试验表明,含Cu 2.0%的试验钢在800℃退火半小时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就可达到99.9%。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富铜相逐渐由球状发展成杆状。 对富铜相在800℃ 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发现富铜相的熟化主要是富铜相杆状方向的伸长,熟化速率为10.311 nm/s1/3。为了克服透射研究晶体学取向关系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的局限性,本文用XRD系统地分析了一个20 mm×25 mm面上富铜相的宏观织构和基体宏观织构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以K-S关系为主,即{111}Cu//{110}Fe,<110>Cu//<111>Fe。 然后用XRD、EBSD和TEM分别从毫米、微米、纳米级别确定了在具有 <110>取向的晶粒内,杆状富铜相平行于表面,拥有最大暴露面积,可以提

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发展及演化规律研究

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发展及演化规律研究 【摘要】:在长江河口口门附近存在一个滩槽相间的拦门沙系,自南向北为南槽—九段沙—北槽—横沙东滩—北港—崇明东滩—北支。九段沙系—河口砂坝,是三角洲前缘的重要沉积体,也是长江河口拦门沙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九段沙形成及演化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丰富河口动力地貌学和河口动力沉积学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通海航道治理、港口选址、护岸围垦等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GIS技术和DEM模型、历史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九段沙的沉积特征及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九段沙沉积物特征研究方面,主要通过2003年枯、洪季的现场观测与采样以及室内样品分析,对九段沙及南北槽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组成、沉积构造和沉积速率等能够反映其形成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的几个参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九段沙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方面,主要利用长江河口1908年以来丰富的历史海图资料,用先进的GIS技术及建立DEM模型,对九段沙形成的背景与过程、形成后的变化及南北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九段沙形成与演变规律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九段沙与南北槽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关键词】:长江河口九段沙形成演变沉积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343.5 【目录】:第一章绪论13-261.1研究意义13-151.2国外河口拦门沙研究进展15-191.2.1水文泥沙15-161.2.2地貌与沉积16-191.3国内河口拦门沙的研究进展19-211.3.1水文泥沙19-201.3.2地貌与沉积20-211.3.3数学模拟及其它211.4选择九段沙为研究对象的缘由及论文框架21-261.4.1缘由211.4.2框架21-26第二章长江口动力与泥沙特性26-412.1区域背景及河口区分段26-272.1.1区域背景262.1.2河口区分段26-272.2河口区径流特征27-332.2.1来水来沙的年际变化27-312.2.2来水来沙的年内变化31-332.3河口区动力特性33-392.3.1潮汐潮流33-352.3.2余流352.3.3波浪35-362.3.4盐淡水混合36-392.4小结39-41第三章九段沙的沉积特征41-713.1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41-423.2九段沙及南北槽的沉积特征42-633.2.1粒度参数42-433.2.2南北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变化特征43-523.2.3九段沙表层及短柱状样的粒度变化特征52-633.3九段沙的矿物组合与沉积速率63-693.3.1矿物组合63-673.3.2沉积速率67-693.4小结69-71第四章GIS与DEM 在九段沙研究中的应用71-784.1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高程模型71-744.1.1地理信息系统71-724.1.2数字高程模型72-734.1.3GIS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上湄公河全长 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 1 概述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 李桃英1,殷峻暹2,张丽丽3,赵红莉2(1.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西安710068;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8;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根据1950~2007年汉江上游安康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汉江上游径流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1990年后汉江上游径流量锐减的主要 原因,包括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下垫面变化、耗水增加以及水资源 开发利用等因素。 关键词:汉江; 径流; 演变趋势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磻冢山,甲河口以上称为汉江上游,集水面积59115km2,本次研究选用汉江上游的安康水文站, 集水面积38625km2,占汉江上游面积的65%,可基本代表汉江上游径流 变化趋势。 1 径流演变趋势 汉江上游流域以山地为主,处于我国西部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气候温和湿润,有明显的季节性,是南北气候分界的过渡地带,流域内植被良好,降水较为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汉江上游年径流的地区分布和降水量大体一致,汛期径流占年径流80%左右。 1.1 径流年际变化 汉江上游流域位于夏季风活动边缘带,具有东亚季风带一般河流的特点,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逐年间季风形成的降水,其年降水量或降水过程的年际变化均比较大,直接影响汉江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并且由于各年之间季风强弱不同,来去的迟早和停留的时间长短不等,逐年降水与径流也不相同,有多水年和少水年之分,最大水年与最小水年相差较大[1]。安康站多年平均径流量187.2×108m3,其中最大水年1983年径流量411.0×108m3,最小水年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4A07、2008BAB29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0721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403404)。 作者简介:李桃英(1963―),女,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学士,“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

组织的变迁

第四部分组织的变迁与发展 第十二章组织的变迁 学时分配:3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迁的性质 一、组织变革的原因 1.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 2.组织变革的内部环境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 1.个人方面 2.经济方面 3.工作方面 4.社会方面 三、消除阻力的方法 1.鼓励参与和积极沟通 2.群体动力的作用 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4.协商是解决利益纷争的有效工具5.力场分析法 6.给予安全保障 7.变革推动者的作用 应该做的事情:

◆记住大多数人都是安于现状的。 ◆在进行变革之前,要事先发出通知。 ◆告诉雇员们,变革对他们是有利的。 ◆要坦率、诚实地告诉雇员,所要实现的变革对他们的工资和职位有何影响。 ◆认识到任何影响群体规范的变革都可能受到集体成员的反对。 ◆权衡变革的成本和效益。 ◆继续解决变革实施后仍存在的问题。 不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假设,只是因为你解释了变革对你的雇员有利他们就会自动地接受任何变革。 ◆不要为难或嘲笑怀疑变革的人。 ◆不要以解雇或惩罚来威胁那些抵制变革的人。 ◆不要低估非正式群体的压力对人们接受变革的影响。 ◆不要忽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雇员对变革的短期效益比长期效益更关心。 ◆如有必要,不要害怕妥协。 ◆不要因为变革而在人与人之间造成一种长期的对立,记住你要同这些人朝夕相处。 第二节组织变革的过程 一、准备与计划阶段 1.创造变革气氛 2.认清组织现状 (1)确诊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组织诊断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调查现状;第二,分析资料,确认差距;第三,界定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 (2)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变革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如下五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谁(who)。 第二,什么(what)。 第三,何时(when)。 第四,为什么(why)。 第五,怎么样(how)。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 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致力于变革人员的态度,以此导致对人员行动方式的修正,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在招收选拔新成员时严格标准。 (2)对组织成员进行各种训练,来改变他们的行动方式 2、以工作环境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管理人员希望通过工作环境的改变而带动人的行为的变化。这种方式忽视工作人员的态度,强调非人性的结构和程序的变革,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 第一,精简机构与划小单位 第二,结构再设计或结构重组 第三,组织文化变革与滞后 三、试验与推广阶段

澜沧江简介

澜沧江简介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 头海拔5200米,全长4909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 为缅甸、老挝的界河。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 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地形地貌 ?澜沧江源头流域地势较高,自北向南呈条带状,上、下游较宽阔,中游则狭窄,流域平均宽度约80km,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形复杂。上游属青藏高原,海拔为4000~4500m,山地可达5500~6000m,区域内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之间,山高谷深,两岸高山对峙,山峰高出水面3000多米,河谷比较狭窄,河床坡度大,形成陡峻的坡状地形。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一般在2500m以下,地势趋平缓,河道呈束放状,出中国境后河道比较开阔平缓。 V形谷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拓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底宽度的峡谷,其横剖面呈“V”形,“V”形河谷常形成于坚硬的岩石分布区,断裂带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地区构造软弱带、以及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在“V”形谷中,通常河床直接与谷坡相接,很难见到谷底。 澜沧江大峡谷 澜沧江大峡谷位于云南德钦县境内,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长150公里,这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右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也高达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kM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 河曲 由于凹岸在单向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掏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流搬运到凸岸堆积,使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堆积不断前伸,使河谷河床愈来愈弯曲,连续弯曲,形成河曲。 瀑布 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导致谷底在纵向上常呈阶梯状。一般由坚硬岩石组成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强,常突起形成陡坎,水流经过则成为瀑布。同时进行向源侵蚀作用,加长河谷长度,减小河床坡降度,使瀑布向后退去,最终消失。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演变过程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演变过程 会计一班王耀辉20095223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重点是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中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目标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由于西方有了企业,特别是有了管理教育以后,在商学院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和课程。组织行为学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对企业中人的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真正形成一门科学,这一时期称为科学管理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方法用讲究效率、技术、方法的管理来代替凭个人方式和凭经验办事的管理,他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理性人的人性假设,认为劳资双方追求的都是物质利益,只有金钱、物质利益才能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与其说科学管理是一些原理和原则组成的管理理论,不如说科学管理是一种改变当时人们对管理实践重新审视的管理哲学。 2.经典组织理论 经典组织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法约尔将管理职能概括为五个方面: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提出了14条组织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权化、等级制、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这些原则对后来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发展有深刻影响。组织对每个成员的职权和协作范围都有明文规定,使其能正确地行使职权,从而减少内部的冲突和矛盾。经典组织理论所描述的组织具有“理性组织”的特点,强调稳定、严格、精确、有序,但比较机械,不考虑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个性与情感。 3.人际关系学派 由于以泰勒、法约尔等人的管理思想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纪律性,对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20世纪20 年代的管理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惑,不能有效地达到控制个人和提高生产率与利润的目的,因此探索新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成为必然。当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派。 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梅奥得出结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在决定工作效率的因素中,工人被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比奖励性的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于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心方面的需要,即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而且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是更为重要的。 4.人力资源学派 在人际关系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人力资源学派,其核心思想认为,企业中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员工的潜力。这个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吉里斯和麦格雷戈都强调应该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他们的潜力,满足员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这一学派的理论起到重大作用的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首先来自基本需要,如果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又会激发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是指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最基本的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上湄公河全长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 1 概述 澜沧江全长2161km(含中缅边境河段31km),平均比降2.12‰,流域面积16.74万km2。昌都以上为上游,昌都至四家村为中游,四家村以下为下游。青海省境内河段长454km,区间流域面积3.87万km2,落差1548mm,平均比降3.4‰;西藏自治区境内河段长480km,区间面积3.85万km2,落差1255m,平均比降2.61‰;云南省境内河段长1227km,区间流域面积9.02万km2,落差1780m,平均比降1.45‰,国界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60亿m3。 澜沧江水系主要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km,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m。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批江、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 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m。南流人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人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km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人澜沧江。河长约500km,流域面积16774km2,天然落差1898m,平均比降3.8%0,多年平均流量186m2/s,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kW。 漾濞江是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最大的支流,澜沧江第二大支流,全长334km,落差1402m,平均比降4.2%o,流域面积11970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55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2.5万kW。 子曲是澜沧江上游扎曲的支流,流经青海、西藏,河长286.7km,流域面积12645km2,落差1540m,平均比降5.37‰,多年平均流量137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9.04万kW。

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_吴淦国

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 吴淦国1 , 张 达1 , 彭润民1 , 吴建设2 , 高天钧2 , 陈柏林3 , 汪群峰1 , 狄永军1 , 张祥信 1 (1.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东南沿海成矿带成矿作用时代与华夏古陆的形成演化,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及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关系密切。东南沿海成矿作用时代主要与该区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晚古生代局部裂陷环境、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环境等拉张构造应力场相对应。中生代以来的成矿作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在东南沿海成矿史占主导地位。根据同位素测年成果厘定出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转换的早期,即早侏罗世也存在一期重要的锡、金成矿作用。福建中部地区存在早期成矿被晚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强烈叠加的特征。文中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东南沿海成矿区不同时代区域成矿系列演化特征,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东南沿海成矿带;同位素年代;成矿时代;成矿系列;构造域转换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4)01023711 收稿日期:200403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050);地质大调查项目(200310200064) 作者简介:吴淦国(1946— ),男,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与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及矿田构造研究。 东南沿海矿产丰富,成矿富有特色,矿床的时空 分布与构造应力场的转换、多期次岩浆、沉积作用等多因素有关。成矿时间的分布规律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该区构造运动的强度、岩浆活动的频率,从而可以预测区域成矿的主要阶段及找寻矿床的主要方向。M .E .Barley 等依据古大陆聚散等大地构造背景,提出地史上存在3个大陆成矿高峰期[1];翟裕生对地史期成矿7个阶段的构造背景与矿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和构造演化的历史一样,东南沿海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成矿演化史。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时代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用不同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主要矿床及成矿围岩的年代,厘定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时代、主要构造事件作用时代、和成矿有关的变质事件年代等。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东南沿海大规模成矿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中晚期 [3~5] ,大部分矿床成矿物质来 源老(元古宙基底岩系)[6] ,成矿时代具有明显的迁 移性,自南向北逐渐变新[3,4]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 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3个大中型矿床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对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时代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1 区域地质背景 东南沿海是从华夏古陆逐步演化而来的[7~11] ,历经华夏古陆的形成与裂解、扬子与华夏板块的碰撞拼合、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阶段。 东南沿海主体位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岩带之上。该区历经自太古宙古陆核形成以来的地壳的多期次岩浆活动[10] ,其中尤以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宏伟壮观。岩石类型齐全,从超基性—超酸性及碱性岩类均有,以酸性岩类为主体。花岗岩成因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陆壳改造型、同熔型、A 型及地幔分异型[12];岩浆活动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岩浆岩分带性明显。由中部向西北、东南,后期叠加的岩浆岩时代有变新的趋势,幔源成分亦随之增高;中生代中、晚期岩浆岩规模大,侵入岩和火山岩紧密共生,形成双峰式火山侵入岩岩石组合[13~15]。这些岩浆活动与中生代以 第11卷第1期2004年3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Vol .11No .1 M ar .2004

澜沧江水系的调查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作业 云南澜沧江流域概况 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营养学 罗娅婷 学号:2008090176

云南澜沧江流域概况 罗娅婷 2008090176 摘要:本文对澜沧江流域地理位置,地型地貌,植被以及农民利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澜沧江、地理位置、地型地貌、植被、农民利用 Lancang Watershed of Yunnan general conditions Luo Ya Ting Abstract:This text is a summary about geography of lancang watershed ,geography position , topography ,plant cover and farmer utilize. Key words:Lancang watershed ; geography position; topography ; plant cover; farmer utilize 一、澜沧江的地理位置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沿南北方向发育的重要国际河流,也是一条世界著名的大河。以其长度计,在世界大河中位居第6位;以其流域面积计,位居世界大河第14位。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南流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向东南流入云南西部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南阿河口流出国境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西部入南海,是东南亚唯一一条穿越6国的国际性河流。干流全长4,880 km,流域面积80×104 km2,总落差5,167 m,平均比降1.04‰,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108 m3。其中,中国境内河长2,153 km,流域面积16.48×104 km2,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0.6%。 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干流总长2,129 km,其中青海省境内448 km,流经杂多县、囊谦县,主源扎曲上有结曲、巴曲、孜曲和草曲等支流,省境内纳子曲、解曲和昂曲等支流;西藏境内465 km,流经昌都、察雅、左贡和芒康县,从德钦县下盐井流入云南;云南境内经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7地级市、自治州,干流总长度1,216 km,沿途支流主要有黑惠江(中游段叫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罗梭江)、流沙河、沘江、漾濞江、南允河、罗闸河、小黑江和南碧河等,从南阿河口至南腊河口31 km为中缅界河;以下在老挝境内干流长777.4 km,柬埔寨境内长501.7 km,越南境内长229.8 km,老缅界河长234 km,老泰界河长976.3 km。 澜沧江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上中游河道从青藏高原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 km,曾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65×108 m3。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104 kW,可能开发量约2,348×104 kW,干流为2,088×104 kW,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1990 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000多t。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

长江流域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文章编号:100428227(2005)0520589206 长江流域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秦年秀1,2,姜 彤1,许崇育3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pp sala University ,Villavagen 16,S 275236Upp sala ,Sweden ) 摘 要: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节性径流的变化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使用非参数 Mann 2Kendall 法来检验径流的趋势变化。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径流呈微弱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且地区分布不均,中上游减少,下游增加;而季节性夏季和冬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7月和1月径流增加最突出;更重要的是90年代汛期径流也呈现出增加趋势,汛期径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导致洪灾频繁的原因之一。突变分析指出,宜昌和汉口站从1926年开始径流经历了一个明显减少的变化,这与 20世纪20年代初,北半球突然变暖,长江上游地区呈现降温、降水减少趋势一致。 关键词:长江;径流趋势分析;突变分析;1990s 文献标识码:A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全球变暖,降水增加,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发严重,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是近千年来最温暖的10年,也是我国洪涝灾害高发的10年。20世纪11次大洪水中90年代就有5次。因此从各方面研究长江流域洪水形成的机制,分析长江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洪水,为长江洪水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方案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长江大洪水高频发生,除湖泊围垦造成蓄洪功能减弱等因素外,与全球变暖,降水增加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大降水事件增多。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降水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1],1960~2001年长江流域在较大范围内年暴雨日数和暴雨量也都呈增加趋势,夏季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呈增加趋势的站点明显增多[1,2]。全球变暖,区域气候改变,势必导致降水及其分布发生变化,也必然引起流域水资源分配及其径流发生变化。本文目的是通过对能够代表整个长江的宜昌、汉口、大通水文站的径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揭示近百年 来长江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1 研究数据及方法 本文选取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提供的能代 表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1882~2000年)、汉口(1870~2000年)、大通(1950~2000年)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其中宜昌水文站位于长江三峡的东部出口,完整地控制了长江上游100.6×104km 2的广大地区;汉口水文站位于长江中游,控制流域面积148.8×104km 2,流域内除了长江上游地区外,主要包括了洞庭湖和汉水流域;大通站控制流域面积170.548×104km 2,控制了长江流域94.7%的流域面积,流域面积较宜昌站大63.4%。(参照图1)。 主要采用非参数Mann 2Kendall (以下简称M 2K 法)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法、线性趋势分析法以及滑动t 检验法来检测径流的突变。M 2K 法是用来评估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趋势的检验方法,以适用范围广、人为性少、定量化程度高而著称,其检验统计量公式是: 收稿日期:2004209206;修回日期:2004210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旱涝序列时空格局与风险评价No.402711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 要方向项目(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2SW 2331). 作者简介:秦年秀(1976~  ),女,广西省桂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洪水风险分析.第14卷第5期2005年9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gtze Basin Vol.14No.5 Sep.2005

人才结构演变规律(杨少杰)

企业进化规律之人才结构演变规律 ——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应用 文/杨少杰 何谓人才?人才就是具有价值创造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人才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载体,具备不同价值创造能力的人是不同类型的人才。人才结构则是具有不同价值创造能力的人才之间组合关系。 组织重视人才,其实重视的不是“人”,而是“才”,因为“才”是价值创造能力的体现。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的供应相对较多,但是缺乏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才”,“才”是人具备的一种才能,不同的人具备不同才能。如果抽象的看组织,组织价值创造能力是由众多的价值创造能力有机组成,组织其实是“才”的集合体,人才结构就是“才”的结构,组织可以通过“才”的组合创造出人类需要的价值。 企业进化规律 人才结构是构成企业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企业形态演变时,人才结构必然发生演变。 在市场生态中,企业形态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演变,经历了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等四种典型组织形态,实现了从低级组织形态向高级组织形态进化,如下图所示。四种企业形态特征分别可以用四种平面图形代表,股东价值形态形如三角形,精英价值形态形如梯形,客

户价值形态形如八边形,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形如圆形。其中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字塔”形,这也是中国的主流企业形态特征。企业发展“瓶颈”即为企业形态演变的边界点,处于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变形”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企业进化规律 人才结构演变规律同企业进化规律相同。当企业形态不断进化时,人才结构也发生改变,不同企业形态,人才结构特征不同。在企业进化过程中,人才结构经历了花瓶型人才结构、钻石型人才结构、橄榄型人才结构、圆球型人才结构四种形式。 人才结构演变规律 当企业从股东价值形态进化到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时,企业人才结构从花瓶型人才结构演变到圆球型人才结构。

澜沧江

澜沧江 一、概况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公里,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公里,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公里,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公里,已初步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万千瓦,可能开发量约2348万千瓦,干流为2088万千瓦,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

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 1990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000多吨。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共同整治方案。 上游山区有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中游穿行于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流域面积狭小。水量主要来自下游地区,全年变化不大,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 澜沧江水系主要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公里,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米。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FDC3江、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澜沧江支流特点是落差大、水资源丰富,上中游降水量少,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下游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充沛,但缺乏调节水库,以引水式开发为主。 二、河流基本特性(以糯扎渡电站具体分析)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坝址在云南省境内思茅市与澜沧县交界河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47万km2。电站上游与大朝山梯级衔接,下游与景洪电站衔接,是继小湾水电站之后的又一巨

组织管理系统演变规律(杨少杰)

组织管理系统的演变规律 组织管理系统演变规律是2020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建立在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基础至上,对不同组织形态下的管理系统特征进行了描述活动,能够有效的指导企业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管理系统如何建设。在工业时代,随着组织形态的不断进化,管理系统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事务管理、专业管理、战略管理、价值管理,分别与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一一对应,是工业时代的四个最佳管理系统。 股东价值形态的管理系统特点是事务管理,此时分工并不明显,大多数功能都混合在一起,整个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尽可能销售更多的产品,尽快让产品占领市场,因此多为事务性的内容,工作通常是以结果为导向,用结果来证明这些工作干得如何。精英价值形态的管理系统特点是专业管理,开始出现了分工,各项功能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独立部门的形式体现,功能部门内部又有分工,以不同职位的形式体现,这些功能部门

开始建立专业管理体系,如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等等,工作通常是以业绩为导向,重结果、轻过程,反映出专业水平的状态。客户价值形态的管理系统特点是战略管理,体现出全局性、长远性、不确定性等战略属性,分工转变为集成,功能部门开始解体,以不同的功能团队形式相互集成,形成一个跨功能、相对完整的系统,该功能系统从战略设想到战略实现全覆盖,如变革创新、人才成长、价值增长等。战略管理的属性导致企业从静态组织转变为动态组织,工作通常是以客户为导向,重过程、轻结果,有利于管理活动的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的管理系统特点是价值管理,离今天的状态尚远不再赘述。所以称之为演变,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实现了从低级向高级转变,低级并非消失,而是被高级兼容。从人力资源管理演变就可以看到这一规律,股东价值形态是人事管理,工作内容和其他管理功能混合在一起,都是事务性工作,服务于生产活动;到了精英价值形态则是专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始建立,形成了六项基本模块,除了人力资源规划之外,其余几项均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细分,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企业进入转型期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从专业管理阶段向战略管理阶段演变,分工逐渐转变为集成,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开始与其他功能进行集成,出现

澜沧江:一条蕴藏巨大水能资源的河流

澜沧江:一条蕴藏巨大水能资源的河流 与黄河长江相比,澜沧江似乎离我们有点远,因此有 了神秘的色彩;因为她独特的东南亚热带气息和少数民族风情,因此便有了难以言说的美丽。她,流经中国唯一拥有热带雨林保护区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澜沧江,来自傣语。古时傣族称澜沧江为“南兰章” 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 通过飞机的舷窗,俯视澜沧江,没有人不会为她的美丽 而惊艳:在南国满目起伏的苍翠中,她曳一袭黄色的飘带蜿蜒向前。翠绿与明黄,鲜艳的颜色比对,恰如少数民族那艳丽的服饰。 贫瘠的土地丰富的水力 神秘属于热带雨林。 当我们辗转来到她的中上游时,看到的是同金沙江等别 无二致的河流:泥黄色的江水深切于横断山脉的褶皱中,两 岸既深且陡,成典型V 字。 显然,澜沧江不只有一面。除了最后那抹神秘而迷人 的热带风情,更多的却是峻急和蛮荒。 两种景象,两个世界。生活在澜沧江不同河段的人民, 也便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西双版纳在傣语中又称为“勐巴拉娜西” ,意即“神奇 而美丽的地方” 。的确,更缓的山地和潮湿的气候,给傣族人民创造了

一个美丽的家园。各种热带水果和植物,让他们衣食无忧。当飞机快到景洪时,我们甚至惊奇地从空中看到 片片别墅式的乡村。 然而,热带风情和富庶景象转瞬即逝。从思茅以上,澜 沧江流域变得山高坡陡,气候也更干热。重重大山之间,我们看到的便只有贫瘠和闭塞。 我们花了一天时间,从昆明来到小湾工地。一路上,丰 田越野车在峡谷山腰上盘行,穿云钻雾。从大理到小湾所在的南涧县城再到工地,短短百数公里的距离,却走了足足个小时。要不是因为修建小湾水电站,建设者修筑了道路,这条路可能要走上两三天。 澜沧江中游深切的河谷高达数百米至上千米;河谷两岸 则陡至60 度左右,甚至七八十度。两岸坡地上零星地坐落着一些村庄,被云雾缭绕着。大山里基本不可能有水田,当地农民只能见缝插针,在稍为平缓一些的地方种些玉米、茶树谋生度日。站在澜沧江右岸小湾建管局的楼上,澜沧江深不可见,河谷对面的彝族村庄却在咫尺之间,鸡犬之声可闻。 别看直线距离短,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有的要走上一天时间,到河对岸更加困难。”建管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地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