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目录

第一节苏州工业园区 (2)

一、基本情况介绍 (2)

二、经济运行情况 (2)

三、园区发展特点 (3)

四、园区发展趋势 (3)

第二节天津开发区 (4)

一、基本情况介绍 (4)

二、经济运行情况 (4)

三、园区发展特点 (4)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5)

第三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一、基本情况介绍 (5)

二、经济运行情况 (6)

三、开发区发展特点 (6)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7)

第四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7)

一、基本情况介绍 (7)

二、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7)

三、园区发展特点 (8)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8)

第一节苏州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8.1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园区将以创新型为主攻方向,并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力争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产业、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保持30%左右增长,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3亿元,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2.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19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33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4.3个和2.4个百分点,达到了68.5%和58.7%,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利税增幅远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幅。

2014全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园区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在自主品牌方面,园区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超亿元、销售总收入增长15%,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居全国高新区首位。

表1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园区发展特点

(一)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突出

苏州工业园区围绕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纳米节能环保和微纳制造五大领域,加速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打造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2014年已建成苏州纳米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纳米技术创新

载体近100万平方米,引进了苏州纳米所、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等纳米研究和人才培养专业学院,包括苏大维格、南大光电等上市企业,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2014年,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产值200

亿元,同比增长48%。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明显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

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

四、园区发展趋势

2015年,园区还将深入实施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加大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标品牌和龙头企业,力争全年企业上市2-3家,新三板挂牌8-10家,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产业保持30%左右的速度增长,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试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建立政府科技经费购买专业服务机制,不断增强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活力。

预计2015年园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达21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4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达249.8亿元;进出口总额8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80亿元,保持平稳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R&D投入占GDP比重达3.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第二节天津开发区

一、基本情况介绍

天津开发区是1984年我国第一批建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过去30年间,该区从最初规划33平方公里发展到400多平方公里;工业产值由300万元跃升到8900亿元;曾经无人居住的盐碱荒滩发展到常住人口20万人。从1997年至今,在商务部开展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天津开发区一直位居首位,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天津开发区新批外资项目157家,新设立内资企业1742家。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00亿元,其中,电子、汽车、石化三大行业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2014年,天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00亿元,财政收入550.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0.4亿元。该区经济总量占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使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保持领先。

2014年天津开发区百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479.4亿元,营业利润达377.4亿元,税金达232.6亿元。在新的百强企业名单中,工业企业占据了66个席位,泰达百强企业生产的手机、汽车、芯片、数码视听产品、风力发电装备、方便食品、胰岛素等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产品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从资本结构看,2014年度的百强企业中,有外资企业69家,内资企业31家;从产业结构看,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66家,服务业企业31家,建筑业企业3家。在工业企业中,有电子企业14家,汽车企业12 家,石化企业6家,装备制造企业8家,食品企业11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4家,医药企业4家,其他行业企业7家

三、园区发展特点

(一)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2014年,该区新批外资项目157家,增资项目有30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23个;新设立内资企业1742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有238个。如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确认落户该区,总投资达到25亿

美元;中沙石化新材料园投资也达到110亿元。

(二)百强企业占比较大

2014年,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12000家以上,其中,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达到634家,十亿元以上的企业156家,百亿级企业达到28家,五百亿级企业2家,千亿级企业集团1家。“本次公布的天津开发区百强企业,就是其中最具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企业,2014年,百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479.4亿元,营业利润达377.4亿元,税金达232.6亿元。

(三)科技创新企业较多

2014年天津开发区的膜天膜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58同城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中环系统、英康科技、福斯特、博益气动等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浩元化工、九宸动漫、博通达、友富同集等公司在天交所挂牌,极猎信息公司在天津OTC挂牌,利安隆、凯莱英和博迈科等公司进入中国证监会预披露IPO企业名单。开发区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达到18家,并有多家科技企业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的投资。未来3~5年内,天津开发区5亿元以上的科技领军企业将达200家,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2015年,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汽车行业产值累计增速回升到8%以上;石化产业今年有望成为继电子、汽车后第三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增长态势稳定;现代服务业领域,天津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行动方案》,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等金融创新行业快速增长。

第三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是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长期稳居第四。

成都高新区正全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先后引进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联想、富士康、通用

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一批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大项目,已有10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落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了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三大产业特色,生物产业形成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两大产业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集中在航空装备产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在先进环保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聚集,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85.3%。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成都高新区(集中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178.2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60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亿元,增长1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11亿元,增长15.7%。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创新能力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三。其中成都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6.2%,总量占全市的23%、比2013年提高1.2个百

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亿元,增长14.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11亿元,增长15.7%。

2014年高新区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11517户,同比增长106.5%,增幅创历史新高。新增注册资本(金)644.71亿元,平均每日新增注册资金1.82亿元,

平均每小时新增758.3万元;在2014年成都高新区115.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中,地方税收达到107亿元,占比达到93%;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2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5.3%,较2013年提高3.4个百分点,推动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60家,占全省的25%、全市的42%;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占全省的73%、全市的92%;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01.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1.4%和11.8%。新引进重大项目47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新增巴斯夫、罗氏等世界500强企业8家,总数达102家。

三、开发区发展特点

(一)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继续显现

2014年新引进重大项目47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包括总投资220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新型显示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16亿美元的英特尔骏马晶圆集成测试中心。新增巴斯夫、罗氏等世界500强企业8家,总数达102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

2014年,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高位增长,实现产业增加值642

亿元,增长2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5.3%,较2013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成都高新区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超过8成。为了减少“一业独大”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必须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

从发展质量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性作用更加明显,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2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5.3%,较2013年提高3.4个百分点,推动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2015年,成都高新区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预计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成都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0亿元,增长17%,总量占到成都市的24%。

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得到强化,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

第四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基本情况介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8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11年4月,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批准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20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了汽车、电子电器两大支柱产业和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汽车等5大汽车公司总部,6家整车厂,20家汽车相关研发机构,1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中国重要的显示器,空调器制造业基地之一,冠捷显示科技公司具备年产2000万台液晶显示器产能。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格力电器等家电巨头齐聚开发区,具备了年产空调1200万套、热水器200万套、冷柜100万套的产能。

二、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4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达到5060亿元,完成了两个跨越。一是作

为武汉的“工业领头羊”,首次冲破了“5000亿”大关,二是在全国48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闯入了前八强。

2014年,武汉开发区企业项目共备案核准131个,工业项目共计107个,

同比增长40%;工业项目投资额为133.35亿元,同比增长110.73%,实现了工

业投资额翻一番。

三、园区发展特点

(一)完备的汽车产业体系

2014年,该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整车产销量突破了110万辆。汽车产业喜事连连:投资105亿元的东本三厂项目、投资51亿元的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项目等。在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同时,开发区正积极向汽车产业后端延伸,营造特有汽车文化,形成发达完备的汽车产业链。

神龙三厂顺利投产。东风雷诺整车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东风本田三厂、东风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东风史密斯半挂车、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武汉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整车、零部件和研发项目顺利落户开发区,投资总额超过350亿,新引进整车产能达106万辆。全部投产后,开发区整车产能将达到23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

(二)重点引进工业机器人项目

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同时,加快推动双轮驱动战略的另一端——新兴产业,武汉开发区已经选择多个突破口:依托国家级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卫星产业快速发展。在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引进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企业。

目前,投资50亿元的海尔创新工业园项目、投资50亿元的金发科技新材料项目等,都已在该区落户。武汉国际赛车场项目正在报批立项,通用航空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和空域论证已经完成。这些都将为该区经济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2015年,沌口居民最为关注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将完成铺轨和通电作业。目前,武汉市公交集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营运公司已经挂牌。这是全国首个定向服务于经济开发区的公交公司。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2015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局势头迅猛。开发区将有8个项目集中签约,多个工业项目进入试生产、投产阶段。2015年不只是“传统强项”汽车及汽

车零部件行业,还有装备制造业、智慧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投资额超过80亿元。

2015年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势头旺,神龙公司、东风本田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公司共生产汽车超过10万辆。2015年将冲击130万辆的新目标,增长约18%.

外地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深入解放思想,掀起投资热潮,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动员会”的精神,结合市人大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5月25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工委负责人,赴省市科技产业园和市出口加工区,就加快园区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地园区的基本情况 科技产业园。该科技产业园是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经济走廊中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截至年底,共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290家,其中世界500强9家,跨国公司18家,总部型研发型大中型企业86家,国家级、省级大中型研发机构32家,中小科技开发企业148家,其中包括华为、中国无线、易事特等知名企业。年园区工业生产总值135亿元,税收总额13亿元。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亿元。初步实现了市通过创办该园区加快全市产业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图,该园区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该园区于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年4月正式运作,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最靠近国家的出口加工区,也是广西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园区位于市西侧,距市中心仅2公里,城市功能配套齐全,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和万吨级港口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快捷的交通运输平台。该园区现有企业18家,其中13家为外商投资企业。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其中,耗能低、污染小、价值高的机电产品占了年进出口总值的%。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一举跃居中西部地区18个出口加工区的第2位。 二、外地园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是园区发展的前提。考察地园区无论是上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管委会干部职工及属地群众,上上下下的思想非常开明。他们对客商提出的要求、园区新的创新举措,都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能办的理由和支持的办法。市政府大胆投资33亿元,将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一次性全部,居民成建制异地安置。高起点招商,入驻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高标准建设,整个园区建设得宛如大公园。其职能部门围绕“亲商、安商、富商”,遵循“程序服从效率、规矩服务效果”的原则,大多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先建厂后补办相关手续,突破条条框框限制,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是园区发展的动力。在政策优势日渐退化的今天,体制优势成为了园区最大优势。两地都能遵循开明开放、共建共荣的理念,针对各个时段的特点,不断推进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沿海发达地方的园区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开发区直接管村,配备各职能局,整体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第二种模式:由园区托管村过渡到成建制托管乡镇,其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交由乡镇政府负责,市区部门安排、布置、检查社会事务直达乡镇,园区管委会只负责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园区对各镇实行人、财、物的统一领导与调配。江浙和珠三角地区有部分的开发区是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迁出开发区所有农民,集中还建,设立管委会管理。如开发区就实现了72平方公里范围无镇村、无农民。 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各园区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面向企业与市场接轨,以客商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全力以赴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科技产业园建有高规格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实行职能部门合署办公,立足提高效率、效能,再造服务流程,缩短办结周期,做到了“审批程序零障碍、上门服务零距离、优质服务零投诉”,不允许对客商提出的要求说不,只能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市场预测的方法分析

市场分析员工作细则

市场分析员工作流程图

附件2: 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 当调查工作全部结束之后,无疑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未经加工整理和分析,是不能用以说明任何问题的,因此,有必要对全部资料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以便为下一一步的资料分析工作做好准备。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般包括下列工作程序:筛选、汇总与分类、制表。 (1)筛选 筛选工作的任务,首先是从市场调查资料中选取一切有关的、重要的参考资料,剔除无关紧要的、没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然后,将挑选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根据实际需要,将其中某些数据进行换算或调整,以便进行比较。最后要核对资料的可靠性,以确保调查资料的合理和准确,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若经过文案调查和实地调查之后,要从总体上全面查对有关调查资料,防止出现片面性的错误,片面性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根本性的,从开始就选择错了资料来源,使调查工作偏离了方向。另一种是非根本性的,即虽然选择了正确的资料来源,但因工作中操作错误,最终引出了错误的推论。 造成片面性错误的原因,较为常见的有:错误地选择了没有代表性的样本,找错了洽谈对象;调查人员经验不足,提问不当而导致对方答复的偏差;被访者的答复不真实;调查的回收率低;过分相信某些不够真实的间接资料来源;或未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市场变化的因

素,等等。要想减少这些错误,调查人员在调查工作中务必注意调查问卷的设计,掌握对问题的控制,同时不要过分地依赖单一的资料来源,这样就可以相应地避免错误。 (2)汇总与分类 汇总工作是把经过筛选出来的大量资料从形态上进行编组或按大类分堆集中,使之成为可供备用的形式。汇总资料从建立专用的资料卷宗人手,根据市场调查报告叙述的主要题目,设立卷宗,对有关资料按价格、竞争企业、消费情况、市场环境等分专题人卷归案,同时,为解决一份资料多种用途的问题,还应建立资料互查表和统计工作表。 分类的工作主要是对汇总后的资料进一步按小专题细分。资料分类的方法很多,通常使用较多的是按数量和价值进行划分,如职工人数、收入、营业额等。有时还按地区、年份、产品特点等方法分类。资料分类工作对于分析市场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减少资料的项目和类别,便于比较分析,还可以把定性分析资料转化为定量分析资料,便于对比市场变化趋势。 (3)制表 制表工作是把有关实地调查的资料用适当的表格形式展示出来,以便说明问题或从中发现某种典型的"模式"。制表过程是根据资料的分类对经过实地调查的各种意见作具体统计、计算、列表、填写等工作过程,也是整理实地调查资料的工作程序。

重庆工业园区各园区的对比及优势

重庆工业园区各园区税收政策的对比及优势 一、重庆北部新区: 对新入驻的服务业企业总部(不含金融服务业企业),自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对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区级财政收入部分给予一定扶持。 对企业在税务登记当年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区级财政收入部分给予70%的扶持; 在第二年、第三年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区级财政收入部分给予50%的扶持。 1、适用范围,礼嘉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大竹林街道、鸳鸯街道和翠云街道辖区。 2、自在北部新区完成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之日起,10年内不得迁出北部新区,在10年内迁出北部新区的企业和机构,须进行财政、税务清算,所享受优惠政策的款项须全额退还区财政。 二、重庆渝东南区工业园(T)150,2348,8257 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照其对渝东南区的工业园的税收贡献情况,每月给予企业财政扶持。 该项优惠针对不同类型的总部分设,包括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核算中心或其分支机构(不含百货店、大卖场)。 1.营改增,增值税纳税总额地方留存的30%-50%税收扶持(不含附加)返还 2.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的30%-50%税收扶持(不含附加)返还

3.个人独资企业可审核核定征收0.5%-3.2% 三、重庆渝中区总部经济园: 凡在园区内购房自用的新办企业,当年入库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区级实得30万元以上的,从开办之日起前三年内按当年入库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区级实得的50%给予扶持。 1、必须要购买园区的办公场地而且必须自用,三年内才能享受税收政策,超过三年后税收扶持政策结束 2、必须达到多少产值才能享受园区额外的奖励。 3、必须签订入驻协议,入驻园区十年内不得注销工商、税务登记,否则退还企业已享受的优惠补助 四、重庆巴南区: 年纳税额全口径在10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经营年限10年以上,自开业年度起,以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区级分成部分(存在税收基数划转的,需扣除划转基数),10年内按50%享受产业发展基金补贴政策,按年兑现。 新引进总部企业须出具10年内不迁出我区的书面承诺,不满10年迁出的(包括形式上未迁出但经营实质性迁出),要全额退还已享受的产业发展优惠扶持资金和高级管理人员相关奖励。 结语: 企业从节税角度来选择园区入驻,重庆渝东南区的工业园为最佳选择。其原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状况分析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2015年4月10日起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将生物医药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范畴之内。外资准入门槛的松动有望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钱荒”,同时将加快产业市场化竞争的进程,提升企业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事实上,从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至今,国家连续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监管、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及创新的支持等配套政策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随着政策刺激的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及企业对生物医药领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量的资本投向了生物医药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0%,在相关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一领域也被业内视为利润回报最为丰厚的投资领域之一。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4家国家高新区,其中很多园区都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而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数量则超过400个。 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园区及企业形成了向经济发达地区、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以上海、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研发技术、金融支撑、人才储备优势,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后发园区进行定向产业招商的重点区域。 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化趋势加快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如何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竞争力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构建。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保持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 1.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企业是由高新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0)中划定高新技术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技术和产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1)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R&D资金密集是世界高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特征。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程度决定着其水平和层次;(2)创新性。高技术是以世界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使技术不断创新;(3)高风险性。开发高技术产品要应用新工艺,需要投资较大,要求水平较高,风险也很大;(4)时空性。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从研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迅速缩短,高新技

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竞争更加激烈,时空特性更加突出。 2.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核心技术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 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前提。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资源配置的依据,战略选择的准确与否,将对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战略的制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结合起来,使二者的发展方向与市场趋势相一致。而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则要求企业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又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 2.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创新性。坚持以

利用战略定位分析报告SPAN选择细分市场

利用战略定位分析(SPAN)选择细分市场 (2013-03-06 14:34:26) 转载▼ 标签: 分类:时间知识管理 it 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战术的过程。产品规划的内容包括产品各类别结构规划,产品系列化规划,各机型定位规划,产品长度和宽度规划,产品生命周期规划等。 目录

产品规划的工作概述 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1)市场与行业研究 产品规划人员研究与产品发展和市场开拓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来自市场、销售渠道和内部的信息;研究用户提出或反馈的需求信息;研究竞争对手:研究产品市场定位;研究产品发展战略等。 (2)沟通 产品规划人员应及时与消费者以及公司内部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产品经理等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不仅仅在规划阶段,这种沟通要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3)数据收集与分析 产品规划工作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收集与产品规划相关的各类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4)提出产品发展的远景目标 产品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提出产品发展的远景目标(Vision),并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让公司内的相关人员熟悉和理解这个远景目标。 (5)建立长期的产品计划除了提出当前产品的远景目标外,产品规划人员还负责对产品的长期发展规划(如3到5年内的发展计划)进行设计和描述。 此外,产品规划工作还具有不受产品开发周期约束的特点。也就是说,产品规划上作通常会跨越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在产品开发周期的每个阶段中,产品规划人员的工作方式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他们会随时了解客户、市场、技术创新等情况,并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变化调整或完善产品规划。 产品的层次 美国学者提出了产品三层次理论,即任何一项产品从理论上都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产品核心层、产品有形层和产品延伸层。产品核心层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服务,即消费者真正购买或使用该产品的原因。产品的核心层次要能帮助使用者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产品的有形层则是将产品转化为有形实体或服务,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层次。这一层次有五种特征:品质水平、产品特性、品牌名称、形式、包装。这是最直观,也是最能吸引使用者的一个层次。产品延伸层则是指厂商能提供消费者在实体商品之外更多的服务与利益。例如:免费安装、检修服务等。这项观念使企业行销人员必须考虑得更多,提供超乎消费者预期的服务,给予完整的满足感,藉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及再购率。 产品规划过程

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产品技术水平 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 年来,我国电感器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我国电感器企业的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随着对外开放和各地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着国外企业的进入。 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车载电子等领域的异军突起,电感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巅峰期。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电子元件产业集萃》披露,到2015年电感器销售额将增长至190亿元。 电感器如此庞大的市场前景令人心动不已,而对于广大的磁性元器件企业来说,要想抢占市场占有率,选择高性能磁芯材料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受电感器小型化的发展需要所限,磁芯材料需要具备有较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高的电阻率等。目前常用的磁芯材料有硅钢、铁氧体、非晶合金、超微晶、精密合金、磁粉芯等,由于不同磁性材料所做出来的磁芯不同,电感性能也各不相同,市场竞争力也就有了云泥之别。如何衡量每种材料的优缺点,为不同电感器选择性能最高的原材料,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所有工程师追求的目标。 主要是你们的磁通量做的好,磁芯材质好 高频电感器需求和产能日涨 在高频电子设备中,印制电路板上一段特殊形状的铜皮也可以构成一个电感器,通常把这种电感器称为印制电感或微带线。在智能系列产品的接受度和使用度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高频电感器的产能也随之高涨。 日前,日本村田制作所将扩大用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终端等小型通信产品的高频电感器的产能,这一计划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扩大。另外,该公司还打算从2012年10月开始在冈山村田制作所生产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0603尺寸电感器产品。由此,两工厂的合计产能将提高至2011年10月的约4.6倍、2012年4月的约1.8倍。这一被扩大生产规模的高频电感器采用名为“厚膜印刷方式”的自主技术生产。该技术通过采用厚膜胶的光刻方式形成微细布线图案,可实现小型化及高Q值。 在工业电子和数据系统中,负载点电源的需求量大增,为大功率、小尺寸的电感带来了发展机遇。据了解,TDK的电感器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7%,带动了TDK整体业务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在TDK分销商的销售业绩中得到了印证,小型电感器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加上电感器生产厂商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些都为小型电感器提供了成长空间。因此,在现货市场上,小型电感产品的市场份额呈现上升态势。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电感器的体积已减小到物理极限。未来电感器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电感器将与其它分立器件一起组合成复杂模块,为客户提供便于使用的完整系统。技术未突破前仍以小型化分立器件为主,要实现集成化还有一段距离。小型化将会是大部分电子设备的方向,我们已经看到了触屏手机、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的轻薄化趋势,因此,电感器作为电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件,轻薄小型、高效集成是必然走向。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原材料成本限制下,集成化的实现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日。

产业园区规划建议

**产业园区定位建议 目录 一、项目招商定位原则 二、园区优势提炼 三、主导产业定位建议 四、服务特色建议 五、软硬件基础实施建议(智能化方向)

一、项目招商定位原则

二、产业园区优势提炼

三、主导产业定位建议(可选) 1.电子商务产业:高速发展的热门行业,可形成办公、物流、仓储一体化格局, 电子商务产业园可以分为狭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与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不仅包括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时,还包括文化创意、教育服务、IT/软件开发、制造类产业。例如,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即为广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狭义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上述企业涵盖电商平台运营、代理运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营销广告、渠道推广、专业咨询、仓储物流、网店摄影、人才培训等电子商务直接或相关环节。今后将是电子商务产业爆发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模式不再是生产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而是生产商→物流商→消费者这种去中间商环节的模式。 2.生物制药与健康产业:朝阳产业,主要针对中上游链条,即医药研发与创新 和药物制造产业,国务院2013年9月28日发布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改革措施、变化方向、支持政策以及发展目标,同时给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园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该文件的支持政策非常全面,包括了医疗服务的一些具体细节,如医生的职称等,也提到了土地的优先供应、投资基金的引导、私立医院的准入及发展方向、第三方检测,甚至还提到了健康服务和其他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同时明确提出要结合当地的优势来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渴望是不计成本的,医药与健康产业必将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5A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5AAA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同时,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如实地反映了产业园区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揭示了产业园区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发展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作者简介:李拓晨,男,生于1964年9月,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产值规模评析 产值规模指标是反映高新技术产值总量的指标,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28128.5亿元,2004年27768.6亿元,2005年 34367 亿元,2006年产值41996亿元。自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5倍[1]。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见图1。由图1不难看出,制造业十年发展存在波动,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稳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53%,居明显优势地位。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大体分别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汇编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12%、2%、30%、3%。1997年至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7162.68亿元增加到近28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1%,2004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近26%,而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94%。从数据和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在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 图1 1997-2006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数据图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总产值(亿元) 制造业

2020最新版-企业入驻产业园优势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写字楼等城市CBD区域的企业入驻影响因素,入驻产业园的优势在哪?入驻产业园企业的痛点在哪? 冠瑞(上海)认为在当下的企业发展环境中,资源链瓶颈、市场局限、上下游沟通难、企业经营成本难以开源节流、人才供给不足,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而这也是传统写字楼和产业园对于企业的扶持的区别所在。 例如上海张江高新区青浦生命科学园区的园中园——冠瑞(上海)医疗科技园区https://www.sodocs.net/doc/c18947028.html, 掌握着资源共享、企业孵化、人才协作、金融服务等众多的园区办公优势,开辟了企业办公和注册的全新选择空间。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入驻产业园? 自己建设的肯定更加合自己心意,但是不论是选址、修建、成本控制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坑,内行尚知水深,外行只能拿钱交学费,好不容易修完基本建筑,后期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园区运营管理直接关系到园区能不能长期运转下去,如果有如此雄厚的实力,的确不需要考虑入驻园区的选择了。 可是,绝大多数的公司,特别是一些初创类型的公司,重心都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好钢都得用在刀刃上,所以将如何省钱、省心,就是产业园对于企业的最大吸引力。 以自身为例,冠瑞(上海)向大家解析一下,入驻产业园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一、精准聚焦、优势合力 每一个产业园在建设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所在园区的定位进行功能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凸显自身优势,并且能够聚集相关产业企业,共享相关工业生态链。 入驻的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都能集中到于自身产品的研发、更好的拓展市场等核心业务,进而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 快速注册、投产,集研发和检测于一体,能够快速将企业的知识资本转化为实在的产出。 很多产业园能够专业助力上海公司注册、运营与维护。公司注册完成后,每年需要年审、做账、审计、报税、项目申请审批等,都是产业园能够提供的。 第三、配套设施助力生产生活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c18947028.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 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强力推进工业立县中心战略,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服务、园区平台建设三大工作重点。当前,园区经济坚持快速发展势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具体提速,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园区逐渐成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十二五期间是工业园区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时机,完成弯道逾越,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实力的关键期间。超前经营工业园区下一步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思路、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引领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在全市领先完成小康社会具有主要意义。 一、准确掌握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的近况。

一是园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工业园区自年3月以来,依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逐渐构成以环鸣凤城区为中心,以化学工业园、江北化工产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为支持的一区多园的园区格式。7个工业园总面积达7000余亩。制订了《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年-2020年)》、《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完成了《工业园戋戋域环境影响申报书》、石头店建材工业园、汪家工业园、城南工业园节制性详规的编制。化学工业园、城北农产品工业园、万里化学工业园、汪家工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首要基本设备建设基本完成,园区基本设备建设的投入超历史。紧紧抓住第二轮土地修编的时机,实时调整园区工业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节制面积到达10000亩。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园区承载才能进一步加强,园区堆积效应日益彰显。 二是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推进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曾经构成,为园区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指导保证和组织保证。在县委、县县政府强有力的指导下,在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关怀、支持和参加下,招商引资的合力不断加强。经过不断总结招商引资的经历和经验,招商引资的思路更加明晰,招商引资的重点更加突出,招商引资的成效更加分明;经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落户的企业更加坚决在发展的决心和决计,企业做大

武威工业园区投资优势推介材料

武威工业园区投资优势推介材料 一、基本情况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1.36万人。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始建于1993年,位于武威市城区东部,2006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开发区。园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园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是甘肃省知名的食品加工、生物技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园区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及饮料制造、生物化工等,配套发展包装印刷、新型建材、仓储物流、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其他产业。 园区东至武南镇区及武南火车站,南靠G30高速、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西接天马湖,北临凉古公路、金色大道和武黄公路,天马大道、荣华大道横贯全境,距离市区中心5公里,距离武威保税物流中心30公里,距兰州新区和中川机场200公里,距金 -1-

昌机场60公里,属城市规划区范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7.12平方公里。 近年来,园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骨干优势企业,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园区集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福建达利、青岛啤酒、汇能生物、北京京奥港、华一家具、中大铝型材、美珠服饰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园区。目前,共入驻企业10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从业人员7800人。201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58亿元,增长36.8%,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99亿元,增长151.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22.0%,企业上缴税金2.41亿元,增长20.5%。 截止目前,园区现已建成道路78.4公里,供水管网114公里,排水管网79.2公里,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110KV 变电站1座,高低压输变电线路40.4公里,天然气管道47.4公里,无线移动网络和宽带网络覆盖园区,已实现通路、通上下水、通电、通邮、通天然气、通讯、通宽带、通热力和土地平整等“九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二、投资比较优势 土地优势:武威工业园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发展空间较大。区域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工业用地政策宽松,工业用地指标充足。 -2-

会泽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会泽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工业园区作为吸引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倍受各级党政领导关注。为全面了解会泽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状况,会泽县委党校组成课题组对会泽工业园“一园四片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供参考。 一、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一)规划情况 会泽工业园区于2007年开始启动规划工作,2008年底《总体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经委(现省工信委)评审通过,2011年9月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工业园区。2011年底结合省委省政府“城镇、工业两上山”要求重新启动总规修编工作,2012年4月修编后的总规经市工信委评审通过。修编后的面积由原来的13.8平方公里扩大至69.58平方公里,空间结构按“一园四片区”进行布局,即:金钟—五星轻工业片区(27.69平方公里)、驾车重工业片区(27.63平方公里)、者海综合工业片区(9.64平方公里)、迤车磷化工片区(4.61平方公里)。园区支柱产业为卷烟、冶金产业,助推产业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轻型加工产业。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园区已完成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共计3.62亿元,具体建设情况如下:投资4608万元全长31.7公里的金钟片区供水工程;投资1.05亿元的220千伏金钟输变电站;投资0.9亿元的110千伏马武输变电站;投资1.2亿元的迤车220KV输变电站;投资36万元的迤车磷化工片区进场公路;投资86万元的标准厂房规划区供电、供水、通讯、围墙等工程。正在建设的有投资2.44亿元的驰宏大道工程;投资738万元的35KV烟厂技改暨绿色食品加工区供电线路工程。即将启动建设的有会烟街及绿色食品加工区主干道路工程。 (三)入园企业情况 目前,会泽工业园“一园四片区”共有企业12户。金钟—五星轻工业片区有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会泽卷烟厂、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分公司、会泽金塬水泥有限公司、会泽绿海食品有限公司、会泽浩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泽县恒凯石化有限公司、会泽天伟火腿有限公司、会泽宏瑞生猪定点屠宰有限公司共8户企业;者海综合工业片区有会泽滇北工贸有限公司、云南会泽东兴实业有限公司、曲靖鹏程有限公司会泽冶炼分公司共3户企业;迤车磷化工片区有会泽澜沧江磷业有限公司1户企业(五星澜沧江公司按规划纳入迤车片区管理)。由于会泽园区规划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原有工业项目分布较散,所以形成了现在产业集聚度还不高的局面。随着园区总规修编的完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 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 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 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 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