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诫子书复习资料(含答案)

诫子书复习资料(含答案)

诫子书复习资料(含答案)
诫子书复习资料(含答案)

《诫子书》复习题

一、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行:

2、静以修身静:

3、俭以养德俭: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明:志:

5、

6、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7、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8、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励:

9、险躁则不能冶性险:躁:治:性:

10、年与时驰年:时:驰:

11、意与日去意:日:去:

12、遂成枯落遂:枯落:

13、悲守穷庐穷庐:

14、诫子书:诫:书:

三、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

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四、文章分析

1、本文中心论点是:。

2

3

4、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1):

(2):

(3):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惜时诗句:。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二、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行:行为,操守

2、静以修身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俭以养德俭:节俭养:培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明确志:志向

5、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达到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6、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才:才干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8、险躁则不能冶性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性:性情

9、年与时驰年:年龄时:时光驰:指迅速逝去

10、意与日去意:意志日:岁月去:消失

11、遂成枯落遂:最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

12、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3、诫子书:诫:劝勉、告诫书:书信

(二)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三)词性活用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1、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2、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四、句子翻译

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1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4、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五、文章分析

5、本文中心论点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

7

8、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澹泊立志惜时三个方面

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8、惜时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诫子书》练习题

《诫子书》练习题 [真题链接] ,回答问题。(15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①,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②,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 [注]①朴陋:粗俗鄙陋。②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 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振奋精神

(3)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4)此即日习.于傲矣习:习惯,熟悉 (5)尔与诸弟其戒之.之:代词,代“这种毛病(焦躁)”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 (2)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我前年废弃懈怠,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 3.【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遂成枯落”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平心静气”,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躁(或:险躁、焦躁)”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 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3分) 示例: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舆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可过度消费。(言之有理即可,3分)

诫子书复习题

一、填空 《诫子书》一文选自作者、字、三国时国---家---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 等,戒的意思是、书的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A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7悲守穷庐()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四.、请下面问题的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 七、原文默写 夫君子之行,_________ ,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 ,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将复何及! <诫子书>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2)淫慢() (3)遂成枯落()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学无以广才()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知识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

诫子书复习资料(含答案)

《诫子书》复习题 一、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行: 2、静以修身静: 3、俭以养德俭: 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 明: 志: 5、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远: 6、非学无以广才广: 才: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慢: 励: 8、险躁则不能冶性险: 躁: 治: 性: 9: 10 11、遂成枯落遂: 枯落: 12、悲守穷庐穷庐: 13、诫子书: 诫: 书: 三、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 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四、文章分析 1 2 3 4、诸葛亮写这封信得用意就是什么?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就是如何展开论述得?您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 围绕学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1) (2) (3)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得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二、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行: 行为,操守 2、静以修身静: 屏除杂念与干扰,宁静专一 3、俭以养德俭: 节俭养:培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明确志:志向

5、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达到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6、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才:才干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8、险躁则不能冶性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性:性情 9、年与时驰年:年龄时:时光驰:指迅速逝去 10、意与日去意:意志日:岁月去:消失 11、遂成枯落遂:最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 12、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得陋室 13、诫子书: 诫:劝勉、告诫书:书信 (二)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得知识 之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得 静以修身:介词,表目得 以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学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三)词性活用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1、广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1、作者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字词解释 (一) 1、夫: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2、之:结构助词,的 3、行:行为 4、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俭:节俭 6、养:培养 7、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8、明:明确 9、明志:明确志向 10、致:达到 11、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12、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3、才:才干 14、淫:放纵 15、慢:懈怠 16、励:振奋 17、险:轻薄 18、躁:浮躁

i m e 19、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20、与:跟随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22、遂:最终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24、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5、诫:劝勉、告诫26、书:书信(2)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之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以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m e a n d A t h n g s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学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3)词性活用1、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2、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3、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3、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 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练习题

《诫子书》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是_诸葛亮___,字_孔明_,__三国__时期著名的__政 治__家、_军事_家。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 ..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 .. 淫慢 ..则不能冶性 ..则不能励精险躁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 三、翻译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7、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1、本文就体裁而言,属于__议论文_,论点是___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 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从____做人____和____学习_____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2、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3、《诫子书》中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志、学、才。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

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修养是成才的保障。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 本文作者主要从___做人 __和__ 学习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___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____ 7.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9. 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本文论述了三层关系,分别为: 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11.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诸葛亮总结了一生经历,表达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是: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知识梳理与真题演练

诫子书 诸葛亮 原文呈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一作:澹泊) 作家与作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背景与内容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 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 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主题与写法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 文章的特出之处。 重点词语 一词多义 1.学 (1)夫学须静也学:________ (2)非志无以成学学:_________ 2.之 (1)学而时习之之:__________ (2)君子之行之:_________ 3.以 (1)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____ (2)非宁静无以致远以:_____________ 4.志 (1)非淡泊无以明志志:____________ (2)非志无以成学志: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5.明:非淡泊无以明志明: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学习要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学习要点梳理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dà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悲叹)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dàn)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

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小结】:本文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勤学励志、静心养德,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 ) ..(3)遂成枯落(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学无以广才(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 . (5)年与时驰( ) .(6)意与日去( )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 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该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

16、《诫子书》知识梳理

16、《诫子书》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你以前听过他的小故事,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_ 二、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关键字词 1、夫静淡泊无以明志致远 2、广才淫慢淫慢励精励险躁险躁 3、治性治年与时驰驰意与日去枯落 4、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 四、课文理解 1、请说说题目的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另一方面,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6、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题(附答案)

诫子书练习题(附答案) 练基础】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夫君子之行 ( ) (2) 俭以养德 ( ) (3) 非宁静无以致远 ( ) (4) 淫慢则不能励精 ( ) (5) 险躁则不能治性 ( ) (6) 多不接世 ( ) (2) 用、凭借、依靠 (3) 实现远 (5) 陶冶性情 (6) 接触社会,有 用世”的意思 2. 翻译下列句子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答案: (1)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 上获得成就。 (3) 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答案: (1) 品德高尚的人 大目标 (4) 懈怠、懒惰

3.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 君子/ 之行 B. 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C. 夫/ 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 D. 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选D。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 4.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 是:,。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答案:(1)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 险躁则不能治性 5.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1) ~(3) 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答案: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答案: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 时) 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练能力】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 题。 (甲)《诫子书》全文。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

诫子书知识点

诫子书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1.读音:夫(fú) 淫慢(yín) 遂(suì)成枯落 2.一词多义: 学: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问学业 3.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文意理解: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 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 填空: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完整版)诫子书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1、作者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二、字词积累 (1)古今异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 (2)一词多义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三)词性活用 1、志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广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远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4. 多多不接世:形作名,多数人 3、文章分析 1. 本文中心论点(中心句)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

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关系:“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同时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7.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 找出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 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四、诸葛亮的典故,故事: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完整word版《诫子书》练习题.docx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期著名的家、 __________ 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淡泊(.)淫.慢()遂.成枯落( 三、重点句子停顿 ①夫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 ③才须学也④非学无以广才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⑥意与日去 四、解释给下列加点字词 (1)诫子书:(2)夫君子之行: ... (3)静以修身:(4)非淡泊无以明志: ..... (5)非宁静无以致远:(6)非学无以广才: ... (7)淫慢则不能励精:(8)险躁则不能治性: ........ (9)年与时驰:(10)遂成枯落: ... 五、翻译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理解填空 1、学习与宁静关系所在的句子 , 2、才、学、志所在的句 子,,。 3、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 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劝勉人们惜时的句子,。 _________ 5、本文就体裁而言,属于______,论点是 _____________ 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6、论证“淫慢”、“险躁”危害的句子, 7、本文作者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8、出自本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诫子书知识点学习资料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1.读音:夫(fú) 淫慢(yín) 遂(suì)成枯落 2.一词多义: 学: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问学业 3.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文意理解: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 填空: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备课会知识点梳理

第16课《诫子书》备课会知识点梳理 整理: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组张云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读音:夫(fú) 淫慢(yín) 励精(lì) 险躁治(y?)性遂成穷庐淡泊 字词理解: 1、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治”通“冶”,修治,修养。 2、一词多义“以”“成” 3、古今异义“险”“穷”“去” 4、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全文 六、背诵课文 七、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知识梳理

《诫子书》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与诸葛亮相关的故事:空城计、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巧布八阵图、舌战群儒、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火烧藤甲军、锦囊妙计、三顾茅庐、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1、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2、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3、一个诸葛亮,稳坐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5、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9、死孔明吓走活仲达 有关诸葛亮和三国的成语: 不求闻达闭门思过初出茅庐淡泊明志鞠躬尽瘁 既生瑜何生亮俭以养德计日而待集思广益开诚布公L 三顾茅庐三足鼎立死而后已妄自菲薄欲擒故纵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 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 烦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关键字词 夫( ) 静( ) 淡泊( ) 无以( )

《诫子书》练习题

《诫子书》 . 10、意与日去. 11.年与时.驰 12.意与日.去 13.险躁则不能治.性 14.遂.成枯落 1、广才:增长才干。 2、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3、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4、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力。 5、励精:振奋精神。 6、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7、驰:疾行,指迅速逝去。8、险躁:轻薄浮躁。 9.指操守、品德、品行 10.逝去 11.时光 12.日子 13.修养 14.最终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最终人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 6.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6.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操守,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五、问答题。 1、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淡泊立志惜时 2、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生活节俭,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怠惰浮躁。 3、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②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④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笃:病重。②竭:用尽。③股肱(gōng):大腿,用以比喻辅佐之臣。 ④敕chì:告诫,嘱咐。 1.解释下边句子加点字(2分) (1)非淡泊 ..无以明志()(2)非学无以广.才() (3)悲守穷庐.()(4)必能安.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这两篇短文都有告诫儿子,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2分)。乙文刘备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1分) 。 1. (1)内心恬淡,不慕名利(2)扩展(3)屋子(4)使……安定 2、(1)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 (2)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