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版)毛概——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015年版)毛概——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使中国真正兴盛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实施建设呢?

下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出发,依据时代变化和国情发展的要求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的、基本的内部组成方面及相互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和由此作出的多位一体的、宏观的、战略性的工作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五位一体。

2012.11.8开幕的党的十八大宣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五位一体”总布局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当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传统的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市场与计划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要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划时代的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确认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使人们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实际上也就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了一大步;随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最后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30多年来中国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改革。这个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当时初级阶段的国情,并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势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以前,与公有制一统天下相适应,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但在实践中常常背离按劳分配原则而带有相当程度的平均主义色彩。

进入新时期后,在分配领域首先强调的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生产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收益。生产要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收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178-180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它在人民革命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代表,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任。在我国这样的一个大国,要想发展起来,是离不开党的领导的。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

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度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它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相同,作用、职能、历史使命都相同。不过,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衔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的双重含义,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实际,更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人民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各项犯罪活动,用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人民的政权,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挥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二要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三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四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五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农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

社区: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居委会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工会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必要性: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2014.12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第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此段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三,发展基层民主。

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和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此后,十七大、十八大都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分配格局。

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架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本章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等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

思考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6.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7.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