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古代儒的起源

浅析古代儒的起源

浅析古代儒的起源
浅析古代儒的起源

浅析古代儒的起源

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学2011级王亚豪

指导教师:刘俊男

摘要:在20世纪之前,就“儒”以及儒家、儒学的原意来说,并不存在分歧,既没有概念上的差异,在理解上也是大同小异。20世纪以来,随着海内外学者对儒学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鉴于对于当前儒学的再思考的需要,关于儒的起源及其历史作用的探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认为,“儒”来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巫覡。

关键词:儒;起源;巫覡;儒士

Abstract:Before the 20th century, the "Confucian" and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original intent, does not disagree, neither the conceptual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re similar.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Confucia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given the current Rethinking Confucianism needs to explore the origins and history about the role of Confucianism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topic.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fucian" Witchcraft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Key words: Confucianism; origin; Witchcraft;Confucian scholar

海德格尔说:“所有的伟大事物都只能从伟大的发端,甚至可以说其开端总是伟大的。······伟大的东西从伟大的开端,它通过伟大东西的自由回转保持其伟大。”[1]“儒”既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起点,又是儒学的一个范畴。儒的起源是儒学乃至中国传统哲学的源泉和思想背景,深刻了解儒之起源及其作用,探索儒之根源与儒家的关系,追寻儒之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我们审视、反省儒家文化的基点,也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的前提。

一、“儒的”形义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字源考证法成为探究儒之起源的一历史性方法。据以考证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师、儒人,子儒的记载(见《甲骨续存》11859片,《京都甲骨》2894片,《铁云藏龟》1683片,《殷墟文字乙编》7715片)。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殷商时代,儒已经是高贵的职称,并且职称是在不断的扩散。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在西周的金文中有“需”字,其形体上为雨,下为天(“天”和“大”都是人的正面形)。“需”属于会意字,人在雨的下面。徐中舒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儒》指出,儒在甲骨文中写作“需”或者“濡”。他认为,濡本指“斋戒沐浴”,整个字像是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2]《周礼·天官·太宰》郑玄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曰:“儒,乡里教以艺者。”《礼记·儒行》孔疏引郑玄《三礼目录》又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许慎《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杨雄在《法言·君子》称:“:通天地人曰儒。”而《风俗通义》里说:“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唐代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里写道:“凡有道术者皆为儒。”章太炎说“儒”作“需”,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原儒》中说,儒是“殷商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业。从古人对“儒”的解释来看,我们知道“儒”是指的一类人,由众多解释我们认为其性格是“濡”,那么他在当时的身份以及其适合的职业应当是私家讲学的私学之师,讲学者最初是官方的,官方讲学之人一般称为“师”。《周礼·天官·太宰》郑玄注云:“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然而“儒”字始见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3]这些解释都是从古代典籍对“儒”的字面上的解释,从而推断出的它的名称涵义及身份,那么它的来源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在“儒”字产生之前,这类人应该是干什么的?

自有记录的最早开始,中国就有祖先崇拜,同时又有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在中国人理解人类生命之谜的方法是,认为一个人有两种灵:魂、魄。在人死之后,

魂、魄分离,但是二者可以通过供奉牺牲而继续存活在另一个世界或者空间。但是,“魄”随着身体的腐朽而消散,“魂”却一直都在,只要它被人记得或者得到活着的人对其的贡品,它就可以成为一种有力量、有影响的神灵,可以对他的后代的要求或者问题做出超自然力的回应。如果“魂、魄”被忽视了,就可能成为鬼,从而纠缠生人,甚至作恶。因此,对于祖宗的祭祀便成为了十分必要的。最高神就有可能是最高的祖先,因为人与神的世界是紧密联系的。商代,最高神是帝,周代则是天。随着时间的发展,天成为人们心中世界道德秩序的守护者。古代中国,除了祖先崇拜外,一些特定的自然神灵也受到人们的崇拜。比如,商代对于西王母、四方神、龙女、蛇精、风神等神灵的崇拜。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上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答,认为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左右着世间一切。这种神奇的力量在上古时代的人眼中便是天帝、鬼神、自然物。《礼记·表记》中写道:“殷民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正如冯天瑜所说的:“殷商是神权时代,是鬼神观念盛行的社会。······天神、地、人鬼都是顶礼膜拜的对象,这边是‘殷人尚鬼’。”而“天”不能言,只能“以形与事示之而已。”[4]这样便产生了一个既知“形”又晓“事”的群体—巫覡,在“天人”之间充当联络沟通的中介人物。

二、儒的身份

儒学诞生之后,儒的起源问题在长时间内被忽略。但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研究,其中关于儒的起源的问题也有了初步的探索。儒之起源问题自汉代到今天研究者颇多,尤其是近代更是分歧争议颇多。

汉代学者刘歆是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人,《汉书·艺文志》引其《别录》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其特征在《七略》中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艺文志诸子略》曰:“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在这里刘歆依据《周礼》的记载,不仅对儒的起源进行了分析,并且还大致上描述了一下孔子之后儒学演变的一般情况。《周礼·大宰》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以看出,儒之起源十分久远,似乎与王官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也存在着联系。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刘歆所处的时代背景,王莽建立新朝代,刘歆为了王莽托古改制的需要而对《周礼》进行伪造可不是没有可能。《周礼》中各种井井有条的设计,引起人们对其历史真实性的怀疑。尽管刘歆伪造《周礼》之说不必尽信,但是刘歆对《周礼》的整理很显然是为了当时统治者政治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学术的发展而进行的学术活动。如果说刘歆在前人遗留的资料下整理《周礼》,从而设计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并以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作为一种政治期待的话,我们对此点倒是应该有些相信。

章太炎是接着刘歆的观点往下研究的,认为包括诸子百家皆出自于古代的“王官”。他在《诸子学略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多处于王官。世卿用事之时,百姓当家,则务农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其欲学者,不得不给事官府为之胥徒,或乃供洒扫为仆役焉。故《曲礼》有云:宦学事师。……所谓宦于大夫,犹今之学习行走尔。是故非士无学,非学无士,二者是一而非二也。”[5]在中国古代社会,学在官府是学者公认的事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似乎还是颇有道理的,虽然为推测之词,但推测的方向并不大错。从儒的内涵还说,章太炎认为其内涵相当复杂,并不是一个十分固定智者群体。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原儒》中,提出“儒”有达名、类名和私名。达名指儒者术士,类名为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私民则出于司徒之官的儒。他们都以祭天、观形断事之类“儒术”为本。在《原儒》一文中也有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即

那些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流)。”[5]章太炎同时在此文中强调:“今独以传经为儒,以私名则异,以达名、类名则偏,要之题号由古今异。儒犹道矣,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于今专为师氏之守;道之名于古通为德行道艺,于今专为老聃之徒。”从这三种分类之法,我们可以看出章先生的私名之儒与刘歆的“王官学说”是一脉相承的,传授六艺之学的类名之儒则是跟《史记》中的提供方向一致“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的儒,虽然没有说明儒的来源,但却为我们寻找儒的起源提供了方向,即六艺。[6]而达名之儒跟许慎的“术士”相似。显而易见,章太炎是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分析儒之起源及其演化,这在当时可谓是影响甚大。

胡适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一文中与章氏的说法明显立异,指出诸子之学决无出于王官的道理。他说,《周礼》司徒掌邦教,儒家以六经设教,而论者遂谓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不知儒家之入籍,多非司徒之官之所能梦见。此所施教,固非彼所谓教也。此其说已不能成立。胡适认为,关于诸子起源的探讨,要必深切体会诸子起源的思想背景,而不应囿于前人所无法明了的成见,学术之兴,由简而繁,由易而赜,其简其易,皆属草创不完之际,当然不意味着其要义已尽于草创时期。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与王官无涉。及时变事异,则过去应世之学翻成无用之文。于是后起之哲人乃张新帜而起。应该承认,胡适的分析要比章太炎的论述更有道理。胡适提出“出于祝宗卜史说”,也就是“出于社会职业说”。他的基本观点是:“殷商的智识分子—王朝的贞人,太祝,太师,以及贵族的多士,在那得政的西周之下,过的生活虽然是惨痛的奴虏生活,然而有一件殷民族的团结力的中心,也就是后来终久征服那战胜者的武器,—就是殷人的宗教”;“这种宗教需用一批有特殊训练的人。卜筮需用‘卜筮人’;祭祀需用祝官;丧礼需用相礼的专家。亡国之后,这些有专门知识的人往往沦为奴虏,或散在民间。因为他们是有专门的知识技能

的,故往往能靠他们的专长换得衣食之资。······这一些人和他们的子孙,就在那几百年中, 自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他们是殷人的教士,在六七百年中逐渐变成了人民的教师。他们的职业还是治丧,相礼,教学······”胡适在《说儒》中认为,“儒”、“需”相通,为柔弱之意,最早的“儒”,是指殷民族的教士,即殷商遗民中那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虽然在政治上依附于新的周族的统治者,但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周族人对他们懦弱风尚以蔑称,从殷商术士演化而来的“儒”,所保存、宣扬的都是殷商之道。可见,儒起源于殷商时代。[7]胡适的观点结论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他对儒者职业性质的定位似乎比章太炎所依据的“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更具有说服力,而且也更符合《说文解字》中对儒的释义:“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我们知道,中国上古时代崇拜祖先,敬鬼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时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才造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或者群体群体,即需要沟通天地人鬼的巫覡。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现在人对于研究儒的起源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开阔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但是,以上所述的前贤的研究成果,我们仍需追问,“儒”只是在商周的职官吗?或者是以某一事物为职业的群体吗?在当时的制度王朝统治下,如果把儒的起源归结为制度层面的原因,那么这是一个讨论发展的问题,至少不是讨论起源的问题。制度是生活秩序化、理性化的结果,它是服务于社会现实的。巫覡在人类早期生活活动中,它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承担着祭祀天地、鬼神、祖宗,沟通“天人之际”的职能,还参与天文、地理、术数、历法、军事、历史、乐舞、艺术、医药等众多的活动,他们是上古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是中国人类文明的起源。所以,儒之起源来自巫覡这样并不会有损儒的形象,反而会让人去更深入了解领悟儒的原始命意。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巫覡承担着重要的脚色。在上古时期,神话是先民的世界观,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未知事物的思维展现,因此,巫覡的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这一点中西概莫能外。古代中国是政教合一、巫史一体的国家。巫覡在参与国家管

理形式上,主要形式便是“掌官书以赞治”。初期,巫史一体,巫官便是史官,《礼记·礼运》曰:“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陈梦家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一书中说:“由巫而史,而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在甲骨文中也出现“御史”这一类史官名称。《说文解字》上说:“御,祭也”,也就是说其职能是主持鬼神祭祀的。在商代,政教只能大多在其手上,有文字之后,操卜筮则必记录日期、经过、结果,随着发展这些人即为后来的史官之滥觞。[8]《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句话说出了商周两个朝代的文化差异,即以神为本的宗教转变到了以人为本的礼教文明,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的重要转折。巫覡在已经殷商有了变化,但是巫史仍为一体,尚未分离。到了周代,先民在于自然的斗争、抵抗异族的侵犯中,慢慢地将其求生存的注意力从天上转向人间,于是由对祈求天地鬼神的宗教祭祀转变为对人自身力量的重视,由对天地鬼神的敬畏转变为对社会群体的关注和对氏族内部血缘的看重。[9]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说:“夏商间政治文物的变革,不像商周间那样剧烈。商周间的大变革······是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7]清代的学者汪中在《春秋释疑》上说:“周之东迁,官失其守,而列国又不备官,则史皆得而治之,其于典籍者,曰警史,曰祝史,曰史巫,曰宗祝,曰祝、宗、卜、史,明乎其为联事也”。他用《春秋》上的大许多史料来证明当时的史官“司天”、“司鬼神”、“司灾祥”、“司卜笼”、“司梦”的多种巫史职能。从《周礼》中的《春官》、《夏官》等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官职掌四时之礼,都与巫史卜祭有关。例如《春官》中的大宗伯掌执王邦祭祀天神、人鬼、地神······小宗伯则掌执建国之神位,社樱、宗庙,于四郊祭祀五帝·····其巫术与技能扩大为神事、占卜、预言, 以为王事、祭祀、战争活动服务。章学诚在《校雕通义》中说:“三代盛时,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进入春秋时代之后,古代的这一类巫史王官,由通神、事神、降神、娱神转向注重现世的史官文化活动,成为专职的史官、卜官、礼官、乐官。[8]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巫覡发展到儒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巫覡从开始职能的多样经过一步一步发展,职能逐渐解体、细化,这是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社会发展的结果。李泽厚指出“, 到周初 ,这个中国上古‘由巫而史’的进程,出现了质的转折点。这就是周公旦的‘制礼作乐’。它最终完成了‘巫史传统’的理性化过程,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根本。”简言之,由巫觋发展为儒的历史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由巫而史。这只是初步的理性化,这个过程是在自发的体制外进行的,还有最初巫觋的痕迹;(2)周公的“制礼作乐”让这个过程彻底的合理化了,这个过程是自觉的在体制内进行的,“将天人合一、政教合一中的‘巫’的根本性质,制度化的保存延续下来”。[10]换句话说,此一过程将原先体制外的理性化成果消融在体制内并且为体制所保护。

三、儒士群体的出现

从巫覡发展到儒的这一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儒的精神品质和巫的精神品质是具有相同点的。那么同样在这过程中,巫覡的不断发展分化,儒士这一群体便逐渐出现,尤其是在殷商王朝向周王朝的更替过程中,变现更加剧烈。制度是思想和社会的中介,制度的形成和瓦解都是其合力作用的结果。旧制度的瓦解,为思想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相当长时间的社会震荡期。“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度期······旧的统治思想也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各阶级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代表他们或者接近他们的知识分子,也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把这些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11] 冯友兰在《原儒墨》中说:“所谓士之阶级,既是一种人,不治生产,······及贵族政治崩坏以后,在官之专家,流在民间,以卖其技艺为主,凡有权有钱者皆可临时雇用之。于是,士之阶级出。士字之本意,似是有才能在者之统称。”“士

之阶级之人,为社会上之流动分子。······贵族世有其士,世治其民。在官者之专家及庶民,世办其事,世奉其君,并无流动分子。及贵族政治崩坏,乃有失去世业之流民,以构成士之阶级。此失去世业之流民,······一为昔日在官之专家,如祝宗卜史,礼官乐工,而今失职者,或为昔日之贵族而今失势者。此等上层失业之流民,多成为儒士。”春秋时代,西周王室的统治结构,在社会的动荡与巨变中,不断出现解体。昔日高高在上的贵族流落为平民,而那些之前为王室和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宗与礼乐之士则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于是他们带着古代的典章文献成批地流散于民间,这便是所谓“官失其守”。《左传·昭公十七年》上记载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正是指这种“礼坏乐崩”的局面。《论语·微子》上也有描述这一史实:“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海,播敌武入于汉, 少师阳、击馨襄入于海”。这大概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批走出官府来到民间的“知识分子”,他们凭借知识技能与礼乐专业知识在民间谋生,是一批独立的自由职业者,有的办学以知识教育民间子弟,有的则为民间办婚丧喜事。这一批又一批的祝、宗、卜、史、礼官、乐工的流散民间,其所学不断细化明朗,因其技能不同在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工作,最终促使春秋时代的文化学术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便是最初所谓的“儒士”。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2]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3] 马得禹:《关于儒家起源的三个问题》,载《社科纵横》2005年2月第20卷第1期,第110页。

[4]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5] 章太炎:《章太炎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168~170页。

[6] 刘明琴:《儒的起源综述》,载《人文艺术》2009年第9期(下),第155页。

[7]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381、388~389页。

[8] 孔祥骅:《先秦儒学起源巫史考》,载《社会科学》1991年第12期,第43~45页。

[9] 张先贵:《关于胡适的“儒的起源说”的新评说》,载《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37~38、42页。

[10] 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9页。

[11] 苏秉琦:《人类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社1999年版,第112页。

[12] 冯友兰:《冯友兰选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358页。

13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演变

上课时间:第7 周星期一,二本学期教案累计13 个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演变 在古希腊,有四大祭礼竞技赛会,其中以祭祀万神之王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名声最高。在古希腊所有的运动会中,没有一个比奥运会更受到希腊人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运动会的参加者比奥运会更广泛,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一、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古代奥运会起源于何时,传说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每4年在夏天召开一次。 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希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的希腊,战争连年不断,为了取胜,各个城邦都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身强力壮的武士,体育运动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为奥运会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每逢重大的祭祀节日,各城邦都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唱歌、舞蹈和竞技等方式来表达对诸神的敬意。古希腊人认为宙斯神是众神之首,所以对他格外崇敬,对他的祭祀也格外隆重,促进了奥运会的产生。 古希腊人民厌恶连年不断的城邦战争,渴望和平,希望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以神的名义实行休战,以达到减少战争,摆脱灾难的目的。 由此可见,奥运会是在战争背景和祭礼形式中产生的,但它又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这种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使奥运会产生并延续下去。 二、古代奥运会的比赛场地 最初的奥运会比赛是在奥林匹亚村的阿尔齐斯神域内进行的,后来在神域的东北角修建了一块长方形运动场,周围有依天然地形修成的看台。运动场跑道宽32米,每次可供20名选手同时比赛,长为192米。起跑线用石条铺成,上面刻有两道平行的小槽,供运动员起跑时使用。 三、古代奥运会的盛况 古代奥运会不仅是一种竞技大会,在它延续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实际上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全国性节日。 "神圣休战"宣布之后,成千上万的人便向奥林匹亚涌去,在那里,各城邦的代表参加祭祀活动和游行;政治使节缔结条约;艺术家展出作品;学者和教师研讨学术;雄辩家发表演说;商人展售商品;人们穿着最华贵的衣服,带着最珍奇的珠宝,彼此炫耀自己的富裕。 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拚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 奥运会的盛况大大超出了竞技比赛的范围,它是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交流、促进贸易发展、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腊人民在和平的气氛中欢聚一堂,其丰富的内容和壮观的场面,形成了全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四、古代奥运会的衰落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奴隶社会进入了鼎盛期,但随后不久,内部战争分歧,社会矛盾加剧。公元前五世纪末,爆发的泼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奴隶制开始走向衰败,也是古代奥运会由兴到衰的转折点。战争使经济萧条,社会风气低下,运动竞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财富的手段,运动会上出现了营私舞弊、损人利己的不良倾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 一、人类的起源 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 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 二、石器和弓箭 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 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六、冶金技术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是黄金和铜。 2、冶铜技术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的原始社会晚期。 3、冶金技术的出现表明石器时代的结束,金属时代兴起,意味着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诞生。原始社会末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劳动有了剩余,从而使剥削成为可能。 第二章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1、农业生产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水利、畜耕的发明和应用。 3、畜耕是三个地区和国家普遍采用的耕作方式。 二、天文学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论“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

论“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 形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俄罗斯过去处在,今天仍处在两大文明即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在过去两百多年间,俄罗斯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探索,在持续时间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民族。1991年苏联解体,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立刻提了出来。其实,俄罗斯人对俄国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对涉及俄国历史开端和社会转折的重大历史问题(如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俄罗斯人不断认识自我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说,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极具争论性的问题是“罗斯”( Pycb )名称的起源和古罗斯国家的形成。 这个问题在11-12世纪即引起了古罗斯编年史家的注意,俄国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开篇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罗斯人源自何处,是谁成为基辅第一任王公,而罗斯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①由涅斯托尔②(HecTOp)提出的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还使研究者

们困惑不安。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是,瓦良格人(BaparH,国内有学者译为瓦兰人)、罗斯人是谁?他们来自何方?这一争论从260多年前就己经开始,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一、“罗斯”名称的起源 1749年9月6日适逢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命名日,俄国科学院决定第二天举他决定留在那里,将佩列亚斯拉维茨作为自己的永久首都。②斯维亚托斯拉夫说道:“我不愿意坐在基辅城里,我想住在多瑙河畔的佩列亚斯拉维茨城—那才是我国领土的中心,所有的财富都汇集到那里:来自希腊的黄金、彩缎、葡萄酒和各种水果;来自捷克、匈牙利的白银和马匹;来自罗斯的毛皮、蜂蜡、蜂蜜和奴隶。”③作为罗斯国家的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活动更多地表现出了诺曼海盗经常迁徙的特点。 总之,关于“罗斯”名称起源的争论到目前为比还没有取得一致结论,但笔者认为,罗斯人更可能是诺曼人。正是从这些诺曼人中形成了东斯拉夫人的王族—“罗斯族”。罗斯族虽然成为东斯拉夫人的统治民族,但最终还是被斯拉夫人同化。这样,在给东斯拉夫人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罗斯人”却消失了。尽管某些历史学家怀疑第一批罗斯王公的斯堪的纳维亚起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42382195.html,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作者:孙强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8期 摘要:从19世纪40年代遭列强侵略开始,中华民族陷入不断沉沦的过程,同时也开启了争取独立解放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经过两个一百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梳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历史进程,对于正视历史、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的二百年。梳理这二百年的历史,可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约一百年,每百年又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共六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5年甲午战争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抗击侵略的斗争中开始觉醒,在不同层面上开始探寻反抗御敌之术和自救救国之路。其一,官僚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精英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研究外国史地,了解世界形势,总结失败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也主张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提出了具有思想启蒙意义的维新改良思想。其二,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反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提出了绝对平均的社会理想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建设方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外统治势力的绞杀下失败。其三,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主张把西方的物质文明纳入清王朝的轨道,提出“自强”、“求富”口 号,推行“洋务运动”。洋务派兴办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矿企业、修铁路、办学堂、新式海陆军、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资本主义近代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但是,洋务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不改变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能,最终没能实现强与富,甲午战败标志其破产。 二、第二阶段,从甲午战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接踵而至,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豆剖”的危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继续沉沦。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上进行艰难探索。其一,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进行的戊戌维新运动,要求变革清王朝的政治制度,提出以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救亡图存的落脚

古代奥运会

第二章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古希腊,有四大祭礼竞技赛会,其中以祭祀万神之王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名声最高。在古希腊所有的运动会中,没有哪一个比奥运会更受到希腊人的重视,也没有哪一个运动会的参加者比奥运会更广泛,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古奥运会每4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1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几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它的活动内容、形式、传统与精神体系,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古希腊、希腊人与体育教育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一、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温和舒适的气候,使希腊人以徜徉户外为乐趣,酿就了希腊人喜欢户外体育运动的习惯和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与大海为伴的生活又养成了希腊人心胸开阔、思变好动和敢于冒险、勇于竞争的性格。 平原小而贫瘠,粮食作物严重不足,所幸的是三面环海,有几个天然的港湾,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 二、古希腊的人文环境 爱琴文明(公元前3000—前1200)克里特文明(前3000—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1125年)黑暗时期(前1200—前800)荷马时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光明时期(前800—前336年)雅典实现民主政治,古典希腊的辉煌时代 亚历山大即位 雅典社会是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雅典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于雅典是全希腊最接近东方的城邦,因此受东方文明的影响,科学文化繁荣,公民思想活跃。雅典于公元前6世经确立了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渊源。作为城邦国家的雅典,其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即所有公民都直接参政议政。在公民可以享受自由、民主、平等的雅典民主制度社会里,经济发达,文化昌盛。雅典作为古希腊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希腊世界各地的优秀分子,让他们在这里大显才华。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说过, “我们的城市向全世界开放,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 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一个笨蛋;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第 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 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 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 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 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 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 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 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二、数学知识的萌芽 三、力学知识 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 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 第 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 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 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 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把7 天作为一星期;把一周天 定为360 度;一度定为60 分;一分定为60 秒,这种测时和度量单位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巴比伦人绘成了世界 上最早的星图。他们把黄道附近的一些恒星划分为若干星座,即黄道十二宫。古印度把一年分为12 个月,每月30 天,每 5 年置一闰月。据记载,他们把黄道附近恒星划分为27 宿(月宫),以此来表明月亮每天在天穹上 所处的位置。古埃及采用以10 为基数的记号组合计数方式。古巴比伦记数系统的特点,是以60 为基数并采用了进位记号。巴比伦的数制是10 进制和60 进制的混合数制。能解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巴比伦人已掌握了分 数表示法,倒数表的制定可以简化除法运算为乘法运算。巴比伦人研究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懂得 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古印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已经有10 进位计数法,当时还没有零和进位记法,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零的符号。 四、医学古埃及在数学和天文学上落后于巴比伦,但在医学方面却遥遥领先。古埃及遗留的医学纸草书完整的共7 部,最著名的是公元前 1 600 年左右的埃伯斯纸草书卷。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医生叫伊姆荷特普(Imhotep )他被后人奉为医神,传说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立法条文载于《汉谟拉比法典》中,表明巴比伦医 学也深受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影响。妙闻(生平年代不详)和闍罗迦(120 年?~162 年?)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医生。他们的集著《妙闻集》和《闍罗迦本集》都是集古印度医学之大成,后者被誉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 五、建筑和其他工艺技术新巴比伦城的三道城墙与其上的300 多座塔楼相互衬托,城内的建筑物及其装饰被称 之为“空中花园”。 第二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世今生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世今生 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与发展图1.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1974年举办了首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2012年举办了首届冬季青年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图 2.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盛况 1.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其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奥林匹亚,创始人是伊菲图斯。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因此而得名。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图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场景古奥运会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和毁灭四个时期。图 4.古代宙斯神庙遗址起源: xx人崇拜他们神话中的宙斯神。发展: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导读:本文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问题,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问题至今未得解决。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问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具体意见。 认清中国古代有别于古希腊罗马的早期国家形式 讨论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首先要把我们祖先刚进入国家状态时的政治组织的形式弄清楚,这就是所谓“早期国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都在广泛谈论着“早期国家”问题。国内学者使用“早期国家”的概念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讨论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态开始的,使用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古希腊罗马那种建立在地域组织基础之上的国家形式,具体是指我国夏商周时期建立在血缘组织基础之上、政治组织与血缘组织相互为用的早期国家形式。这无疑是对的。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就已论及这种国家形式了,只不过他没有使用“早期国家”这个词而已。 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这种国家形式,是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被提到的。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般习惯于按照《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的古希腊罗马及日耳曼国家

形成的标志来讨论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及形成问题。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有关国家的基本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拿古中国同古希腊罗马相比附,以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也一定要具备“公共权力”与“地域组织”两个条件,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几个国家都明显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这就与我国进入国家状态后氏族制度仍被长期保留的实际不相合。而在近年的研究中,夏商周三代社会的这种结构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因此,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早期国家的一般特征去考虑我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诸问题。 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外学者对于“早期国家”的概念虽然还存在着差异,但在将中国划归早期国家而将古希腊罗马归入非早期国家或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出现的国家这一点上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人们常常提到的前苏联学者a·m·哈赞罗夫为国际学术界组织编写的《早期国家》一书所写的带有总结性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关于早期国家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载《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1985年)。因而,从国际学术界范围来考虑问题,我们也应当分清这两种不同的国家形式。 回想过去,一些学者在讨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时,并未分清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罗马是两种国家形式。一些学者机械搬用恩格斯有关古希腊罗马国家形成的标志的论述,认为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也必须具备“公共权力”和“地域组织”这两个条件,如此就不免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热于讨论的问题,首先,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1999)其次,国家起源问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起源涉及国家的性质对于认识国家、政府、权力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2014)而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更是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本文致力于从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探讨国家起源,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今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国家起源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起源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㈠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确立时期,西周时期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2004)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轻天命重人事、重君王之“德”和民本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获得进一步发展。在种思想背景下,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成为先秦诸子思考的重要对象,如墨子(1944)的“除乱尚同”说,法家(1955)的“止争息乱”说,儒家的孟子(2011)的“辟除民害”和“与民教化”说、荀子(2008)的“止争息乱”说、《吕氏春秋》(2010)提出的“以兵止争”说等,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论丰富多彩,为此后国家起源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㈡秦汉至隋唐时期,国家起源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正统国家起源论:董仲舒(2007)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确立的本原”为此,他提出了“尊天受命”的政治观和纲常伦理观,宣扬“君权神授”和“符命”论的神权政治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二是一些思想家和史学家结合道家、法家和先秦儒家有关国家起源的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物思想,对正统的国家起源论加以批判:特别是柳宗元(2008)的《贞符》和《封建论》从唯物主义和儒家道德理性立场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符命”论,深刻阐述了国家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

一、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 二、现代奥运会的起源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希腊、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78名代表集会。 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会议终于通过了恢复举办奥运会的建议,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并为举办奥运会建立一个长期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IOC),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三、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经过顾拜旦等人近两年的艰苦工作,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大会开幕,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各国来宾及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当他赞扬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做的努力时,全场6.9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顾拜旦表示深深的敬意。生前,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去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往奥林匹亚,为他建立了圣洁的大理石墓,并在雅典的大竞技场中给他保留了一个永远空着的座位。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共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主要是希腊、德国、法国的运动员,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目。

古代奥运会简介及起源发展

古代奥运会历史: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2)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运会比赛日程和项目 古代奥运会从第1届起, 决定每4年举行1次, 每届只举行1天。随着比赛项目的不断增多, 从第22届古代奥运会开始, 组织者决定将比赛时间改为3天, 加上开幕式、闭幕式及庆典活动, 整个会期为5天。竞赛项目增多为:五项全能(铁饼、标枪、跳远、角力、跑步)、拳击、摔跤、战车赛跑、赛马等。 古代奥运会处罚规则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规则十分严厉,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表现了他们的荣辱感。古希腊人认为,奥运会是神圣的,光明正大地取胜才是最光荣的。反之,则是对神圣事业的亵渎。 古代奥运会对弄虚作假者深恶痛绝。第90届古代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利哈斯的选手获得了冠军,他自称是斯巴达人,但经核实,他是另一个城邦的人,于是被取了名次。古代奥运会对于行贿受贿者更是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冠军的称号,还要罚重金以警世人,罚金则用于雕刻宙斯像。第98届古代奥运会上, 一拳击运动员因买通另外3名敌手取胜,结果4人皆被罚重金。古代奥运会的组织者用这4人的罚金雕刻了4尊宙斯像,其中一尊还刻上以下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两脚和健壮的体魄。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 关于一个民族的起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谈及,历史的长河的源头有太多神秘的故事与传说,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泛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这个族体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族称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 中华大地的缘故居民,分散于中国这片土地上,适应辽阔中华大地的不同 环境,创造不同经济与文化,比北京猿人、蓝田猿人早几十万年的元谋猿人的 考古遗存表明了人类起源和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都 说明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 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所表现出的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北部草原地带狩猎游牧民族的文化、黄河流域一带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 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各不相同的系统特征。中国辽阔的疆域是靠中华各族 人民共同开拓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古代许多 王朝建立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民族集团为建立新生的王朝作出了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导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结合,从而逐步为组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 家而奠定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了战乱频仍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给中华各民族进一步加强联系,创造了更为有利 的条件。 从总的趋势看,秦统一后的两千多年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统一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而且越到后期,分裂阶段的时间越短。中国历史上两千 多年来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对中华民族彼此接近、密切联系和互 相影响,乃至不少古代民族逐步融合,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 裂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在历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国、 北魏、辽、金、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 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发展记载下了无数精彩的篇章,凝聚而成的也就是我们古老而且优秀的中华文化,书写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史诗。无论是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还是历史长河里经历的点点滴滴。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各个民族在分分合和之后最终走向了统一。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还有很多神话传说。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相传他的母亲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 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 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还有神农氏,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 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

英语介绍古代奥运起源

英语介绍古代奥运起源 The Olynpic Games The Olympic Games, first held in 776BC,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 e thousand yiars. The Games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 Many countries try their best to bid for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every country does its best to get more medals in the Games. In 2000, the city of Sidney held the 27th Olympic Games. Over one hundred cou 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ok part in it. We won 28gold medals that year. China, a major sport country, will hold the 29th Olympic Games in 200 8.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and making good preparations for it. There are five rings on the Olympic flag,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symbo lize, the five continents: Europe, Asia, Africa, Australia and America. The Olympic motto is: "Swifter, higher, stronger." The Games can promote t he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among different peoples and different na tions. 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前776年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 许多国家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争办奥运会。每个国家在运动会中都争取拿更多的奖牌。2000年,悉尼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次盛会。那年我国获得了28枚金牌。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将于2008年举办第2 9届奥运会。各条战线的人们正在为奥运会做着各项准备。 奥运会的会旗上有五个环。五环被认为象征着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能够促进各民族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奥运会英文文章:https://www.sodocs.net/doc/c42382195.html,/question/5362903.html?si=1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onstituted itself on 23rd June 1894.国际奥委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 The Olympic symbol, the five interlocking rings, represents the union of t he five continents and the meeting of the athletes of the world at the Ol ympic Games.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五个相连的圆环,它代表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Th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IOC are French and English.国际奥委会的官

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全)

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判断题 1.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F) 修改:制造陶器改为创造文字. 2.<古埃及人>按加进制把圆分为360度,一度分为60分,一分分为60秒(F) 修改:古埃及人修改为古巴比伦人. 3.<古印度人>创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F) 修改:古印度人改为古埃及人. 4.现今通用的10进制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T) 5.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F) 修改:郦道元改为贾思勰 6.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出现在<唐代> (T) 7.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F) 修改:战国时期改为秦朝 8.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时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F) 修改: 周髀算经改为九章算术. 9.<《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F) 修改:《伤寒杂病论》改为《黄帝内经》 10.马克思把<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F) 修改:造纸术改为指南针 11.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T) 12.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 (F) 修改:克拉赫利特改为德谟克利特. 13.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他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T) 14.<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T) 15.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F) 修改:盖伦改为托勒密 16.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动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F) 修改:1453改为1543 17.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T) 18.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首先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F) 修改:胡克改为波义耳 19.1632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出版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一书,用充分的证据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3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答案 C 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帮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解析欧洲“发现世界”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指南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 A 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答案 A 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解析从唐到宋的这一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了火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5.“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析解题的突破口是理解材料,材料一方面指出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指出古代中国应用科技比西方发达。材料不能体现A、C、D,此三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科学理论的研究,故答案为B。 答案 B 6.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解析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可排除A、B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主要与领土被金占领有关;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直接得益于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D 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主要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没有深奥不易理解、粗野庸俗的情况。反映了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