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快乐学案1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快乐学案1人教版

草原人家

课外延伸资料

(一)蒙古草原人的衣着

蒙古袍生活在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常年在野外迁徙,他们选择了骑乘方便、又穿着舒适、保暖的蒙古袍作为他们日常起居的服装。

蒙古袍的特点之一是袍子十分肥大,腰带又宽又长。袍身松弛宽展,是为了在马背上活动自如,还可以护住弯曲的膝盖不受风寒。蒙古袍的用途还不止这些,古代的蒙古族牧人常以马背为家,逐水草而居,夜里常常是和衣而卧。穿着这样的蒙古袍,下可铺身,上可当被,抵挡风寒。就是有蒙古包的牧民,夏夜也多半睡在勒勒车上,身子一蜷,用蒙古袍盖住头脚,避开蚊虫叮咬,呼呼睡去,由此可见蒙古袍还兼有睡袋和蚊帐的作用。

蒙古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领高袖长。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子叮咬;细而长的袖筒,还可以使骑手持缰绳的手腕不会冻僵。

通常牧民们总爱用一条宽大的绸带束在腰间。蒙古袍的腰带除了防寒,增加美感外,其用途也不可小视。宽大的丝绸腰带系于腰间,使得牧民骑在马上,能始终保持腰部的稳定垂直,减少腰部的疲劳。

(二)蒙古草原人的饮食

手把肉和奶茶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蒙古族食物的突出特点是“肉食”和“奶食”。其中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见的传统食品,而平时更是“茶”不离手。吃手把肉时,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或用手撕着吃,所以称为“手把肉”。牧民认为,再美的味道也比不过羊肉本身。其实这种风俗的形成还可能与草原上的牧民逐水草而居,很难得到盐和其他调味品有关。所以他们手把肉全是白水下锅,开锅即可食。

奶茶是蒙古族饮料中的一种。很早以前,茶从内地传入蒙古族地区以后,就成了广大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常说:“宁可一日无饭,也不可一日无茶”。奶茶是牧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饮料。因为生活在高寒牧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加之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奶茶具有解油腻,利于食物的消化等功能。

在草原上吃上一顿手把肉,再美美喝一碗茶,不仅荤素搭配,稠稀结合,口中不腻,胃里舒服,而且很容易消化,做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即使牧民迁徙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只要有水,捡几块干柴就能生火熬茶煮肉。

(三)蒙古草原人的住房

蒙古包蒙古包是应草原游牧生活而生的。它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制作蒙古包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就地制造,皮子、毡子和木棍都产自草原,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包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蒙古包对草原的气候适应性极强。在广阔的草原上,风越刮越猛,对任何建筑都是威胁,但圆形的蒙古包对风势起了最好的缓冲作用,大风不会将它掀翻;上面毡顶搭成斜坡状,冬天不易积雪,夏天不存雨水;包顶上的圆形天窗,既可通风,又能出烟。用兽皮毛毡为墙,冬天保暖性强,到了夏天,只要把包门打开,把“哈纳”外的毡角卷起来,闷热的蒙古包顿时八面来风,凉爽宜人。而且牧民们搭建蒙古包时,门多是向东南敞开,这当然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崇尚太阳的风俗表现,但也反映出牧民生活环境的严酷,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严寒多风雪,常刮西北风。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设计。

(四)蒙古草原人的交通工具

“草原之舟”——勒勒车“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是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族的生活习惯而制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勒勒”是赶车的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这种车的特点是车轮较大,轮子直径可达1.40米左右,相当于牛身的高度,轴、轮都是桦木做的,耐磕碰,车体又轻,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轻便灵活、车轮大的“勒勒车”,可以免于陷入沼泽和深雪之中,车身长,一般在4米以上,车上可带篷。带上篷,车厢形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头。

历史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比较多,大都擅长骑马征战,军民合为一体。“勒勒车”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被称为“草上飞”,因而时常做为战车在战争中驮运军队的辎重。

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以拉水、运送燃料。迁居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用品。直到如今,尽管草原上都通汽车,“勒勒车”仍然被保留和使用着。

蒙古草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自古以来,蒙古人民对马就有特殊感情,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能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善驯烈马,精于骑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马被誉为“牧民的翅膀”。

(五)蒙古草原人的娱乐生活

“那达慕大会”神奇、辽阔的草原,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浓墨重彩,也有着永不枯竭的诗思。“那达慕”就是一首永远也演绎不完的史诗。

“那达慕”是蒙古语译音,即“娱乐、游戏”之意。作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娱乐活动,“那达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区特点。

“那达慕”历史悠久。据《蒙古秘史》有关记载,这一活动最晚当形成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不久。

最初的“那达慕”,其主要内容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即“祭敖包”,故又叫作“敖包塔克勒根”。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和世代征战的社会环境,使蒙古族养成一种尚武精神。因此,每年一度的“敖包塔克勒根”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之外,又有了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的内容,以充分展示蒙古族男子的阳刚之气。后来又因歌舞的介入,“敖

包塔克勒根”娱乐、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逐渐演变为各地蒙古族同胞不同时间而又各自固定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