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方 言 学 提 纲

方 言 学 提 纲

方 言 学 提 纲
方 言 学 提 纲

方言学提纲(99级古代汉语研究生课程)

壹方言研究的历史

一、方言的概念(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1.方言的科学定义

方言就是一种语言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中使用的话。

方言有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就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即由于地区不同而形成的,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差别的话;社会方言就是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即由于阶层、行业、性别、长幼等不同而形成的,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差别的话。

语言学所用“方言”这个概念,特指地域方言,本课程也是用这个概念。平常所说的“方言”,也都多指地域方言,如要用到“语言的社会变体”这个概念,则

专门用“社会方言”这个术语。

“方言”、“民族共同语”(标准语)、“普通话”(汉族共同语专用名词)、

“国语”(一个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旧称汉语普通话)四个概念

的区别。

一种语言总会分为若干个方言,在这些方言中,往往法定一种方言中的一个代表点的话为标准语,即民族共同语(汉语标准语专称“普通话”),其他则称为方言。一种方言习惯上又称为“话”或“语”,如“官话”、“客家话”、“吴语”、

“湘语”等,常以某地的话为代表,往往又分为若干个次方言(在中国又称为“片”,如粤语又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香山片、莞宝片、高阳片、邕浔片、勾漏片、钦廉片等),次方言又可分为若干个土语,土语又可分为若干次土语,次土语又可分

为若干准次土语。但这都是为了区别方言层次而定的名称,实际使用上不用“次方言”、“土语”等名称,而“某某方言”或“某某话”可用来称呼任何层次的的方言,一般来说,研究的是一个区域代表点的方言或这个区域几个选点的方言,常用“某某方言”,如只研究一个具体市、县、乡、镇、村的方言,常用“某某话”。

2.“方言”一词的历史含义。

“方言”一词原指“一方之言”,它指汉语的方言,也指少数民族语言,总之

,凡是一个地方的话都称为方言,这与今天作为语言学范畴的“方言”不同。

“方言”一词,一般人认为最早出自西汉扬雄的《方言》,其实不然,《汉书.

艺文志》和《汉书.扬雄传》都没有提到扬雄的《方言》。扬雄确实收集过现代和

当代的各国异语(见小史P2)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写出了一部著作,但当时书名不叫《方言》,扬雄在《答刘歆书》中自称其著作曰《殊语》,刘歆在《遗

扬雄书》中也说到:“属闻子云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到东汉

末年,应劭才第一次用“方言”这个名词,他在《风俗通义序》中说:“周秦常以

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又称扬雄的这部著

作为《方言》,颜师古《汉书注》于《司马迁传》引应劭曰(应劭曾有《汉书集解

音义》24卷,今亡佚,颜师古《汉书注》多所征引):“扬雄《方言》云:‘海岱

之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

由此可见:⑴“方言”一词和扬雄《方言》的书名都最早出自应劭,《方言》

书名后来又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⑵“方言”一词的含义包括汉

语方言和外族语言,即“一方之言”的意思,直到十九世纪末“方言”一词还可以指外族语,如“上海广方言馆”就是清末朝廷在上海设立的教授外文(主要是英语,其次为法文、俄文、布文(可能是葡萄牙文)、德文)的学校(鲁国尧自选集P65 )。

二、方言研究的历史

㈠散见于先秦两汉的方言材料 1.《左.文13》(小史P1);2.《战国策》

(小史P1);3.《孟.戴不胜》(“子欲其子之齐语”);4.《诗.瓠(hu去声)叶》

(小史P11);5.《说文》(小史P15);6.《释名.释疾病》(小史P18)。

㈡第一部方言研究的专著——《方言》 1. 《方言》的作者与写作经过(

小史P2上);2.《方言》的体例和内容(小史P3下);3.《方言》的学术价值(小

㈢中古时期的方言记载 1. 《切韵》反切和诸家注音反映的方音(小史P30-32);2.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小史P34);3.《广韵》、《集韵》(

小史P44)

㈣元明时期的韵书《中原音韵》(小史P50)

㈤清代的方言研究 1.续补《方言》的著作(小史P60-62);2. 方言俗语

的辑录和考证(小史P64-69);3.章太炎的《新方言》(小史P72);西洋人的汉

语方言著作(小史P81-82)。

㈥现代的汉语方言研究 1.“方言调查会”的成立(小史P89-90);2. 二十——四十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小史P94),30 年代第一个运用科学方法来调查现代汉语方言的,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小史P95),赵元任,几次大规模的方言调查(小史P97),古代汉语方言的研究(小史P101);3. 建国后的汉语方

言调查与研究,汉语方言普查(小史P108-109),普查以外的调查研究(小史P109 ),“文革”后的方言研究(小史P112)

三、研究方言的意义

㈠现代方言研究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部分

㈡方言研究与汉语史的研究非部开

㈢方言研究促进民族语言的研究

㈣方言研究促进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㈤方言研究促进文学、民间文学、语言艺术的发展

贰汉语方言的分区

一、方言分区的原则

㈠充分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从概念出发,不掺杂主观意图;

㈡以语言材料为主要依据,而不以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为主要依据;

㈢以社会背景、人文历史作为主要参考。

至于语言因素和社会历史背景因素以外的一些因素,诸如自然环境、山川地理等的因素,行政区分的因素等等,对于区分不同的方言来说,虽然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不能作为区分汉语方言的必备条件。

二、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

㈠对语言区别条件的要求

1.对外的差异性

2.对内的共同性

㈡常用的语言区别条件

1.古全浊塞音并()、定、群等母的演变;

2.古轻唇音声母的读法;

3.古知、彻、澄母的读法;

4.古照、穿、床、审、禅等母的读法;

5.古泥、来母的分混;

6.古舌根音声母是否腭化;

7.古鼻音韵尾的演变;

8.古塞音韵尾的演变;

9.古平、上、去各调的分合;

10.古入声的存留归并;

11.古非、敷、奉母和晓、匣母合口的分混;

12.介音的分合;

13.复元音和单元音的转化;

14.元音的长短。

三、汉语方言分区的历史和现状

㈠章太炎的分10区(见《章太炎文钞》卷二,但《章氏丛书》中检论卷五方言却分为九类,把3、4两类合为一类):

1.自河朔至塞北包括直隶山东、山西及河南之彰德、卫辉、怀庆(“纽切不

2.陕西自为一种(甘肃略与不同,并附于此);

3.河南自开封以西、汝宁、南防等处,及湖北沿江而下至于镇江为一种;

4.湖南自为一种;

5、6.福建、广东各为一种(浙江之温处台三州并属福建);

7.开封而东,山东曹沂至江淮间为一种(“具四声”);

8江南、苏州、松江、常州、太仓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宁波、绍兴为一

种;

9.徽州、宁国为一种(浙江之衢州、金华、严州及江西之广信、饶州附此);

10.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合为一种(音类湖北,湖南之沅州并属此)。

章氏10区,主要按自然地理位置来分,然后才考虑方言的异同,本末倒置了。

㈡黎锦熙分12系(转引自王力《汉语音韵学》572页:

1.直隶、山西、东三省、山东、河南北部为河北系;

2.河南中部、山西南部、江苏、安徽、淮北一带为河南系;

3.陕西、甘肃、新疆为河西系;

4.江苏北部与江苏西部之南京、镇江、安徽中部之安庆、芜湖、江西之九江

为江淮系;

5.河南南部、湖北为江汉系;

6.湖南东部、湖北东南角、江西之南部为江湖系;

7.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部为金沙系;

8.苏、松、常与浙江之杭、嘉、湖为太湖系;

9.浙东金、衢、严及江西东部为浙源系;

10.浙江南部近海处为瓯海系;

11.福建为闽海系;

12.广东为粤海系;

黎氏12系已注意到要根据语言材料来划分方言区,有的支系明显打破了省界,

但整个框架还没有摆脱山川地理的干扰,因而还未能正确地放映出汉语方言分区的

客观现实。

㈢赵元任分9区(1934年提出,40年代修订,修订后与李方桂的分8区基本一致):

1.广州方言;

2.客赣方言;

3.厦门——汕头方言;

4.福州方言;

5.吴方言;

6.湘方言;

7.北方官话——黄河流域、东北地区;

8.南方官话——汉口与南京之间;

9.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一部分,湖北一部分。

㈣李方桂分8区(1937年):

1.北方官话;

2.西南官话;

3.下江官话;

4.吴语;

5.赣客家话;

6.闽语;

7.粤语;

8.湘语。

赵、李二人的分区,明显地排除了山川地理概念的干扰,着重于语言事实的异

同,已经大致能够放映出汉语方言的实际情况,今天看来还是大体准确的。

㈤王力分5个大支,每支下面再分若干小系(40年代):

1.官话:①冀鲁系②晋陕系③豫鄂系④湘赣系⑤徽宁系⑥江淮系

⑦川滇系

2.吴语:①苏沪系②杭绍系③金衢系④温台系

4.粤语:①粤海系②台开系③高雷系④钦廉系⑤桂南系⑥海外系

5.客家话:①嘉惠系②粤南系③赣南系④闽西系⑤广西系

⑥川湘系⑦海外系

王力的5大方言说,突出的特点是把从南到北纵横几千公里的各地“官话”统

一到一个大方言区里,这就完全抛开山川地理、行政区划的界限,着眼于语言的特

色来划分方言了。王力此说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日本汉学界直到1969年9 月刊行的《中国语学新辞典》仍然采用这个“五大方言”说来叙述汉语方言。

㈦董同和分9区(50年代在台湾讲授语言学时划分):

1.北方官话;

2.西南官话;

3.下江官话;

4.吴语;

5.湘语;

6.客家话;

7.赣方言;

8.粤语;

9.闽语。

㈥丁声树、李荣的“八大方言”说(1955年):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晋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粤方言

7.闽南方言

8.闽北方言

丁、李的“八大方言”说是建国以来至八十年代末最有代表性的分区,它是在

方言调查蓬勃开展,人们对汉语方言的了解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参照30年代以来赵

元任、李方桂、王力等家之说而进行调整的结果。期间詹伯慧于1981年在《现代汉

语方言》一书中认为应把闽南、闽北方言合为一区,提出“七大方言”说,也逐渐

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李荣也认同了此说。

㈦李荣“方言十区”说(1989年)

1.官话大区(66224万人)

2.晋语区(4570万人)

3.吴语区(6992万人)

4.徽语区(312万人)

5.赣语区(3127万人)

6.湘语区(3085万人)

7.闽语区(5507万人)

8.粤语区(4021万人)

9.平话区(200万人)

10.客家话区(3500万人)

此外,还有非官话区(未明归属的非官话方言)206万人,合计97744万人(当

时据1982年10月27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为10.08175288亿人,不含金门、马祖和台湾)。

随着对方言了解的进一步加深,李荣综合自己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八大

方言”说和“七大方言”说又作了调整,1989年他主持编写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除了把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合并为闽语区之外,又从北方方言中分出“徽语”

和“晋语”两区(徽语区包括新安江流域的安徽旧徽州府——现江西婺源县等,今

安徽11个市县、江西3个市县、浙江2个县。晋语区包括山西大部分地区78个市县、河北西部35个市县、河南黄河以北17个市县、内蒙古中部黄河以东28个市县旗、陕

区”,区之下分片,片之下分点。但是官话区是个大区,官话大区之下并未直接分片,而是先分为8个官话区(还有一些未分区的散点,即分散在各地的官话方言岛),每个官话区相当于其他一个方言区,这样官话大区就比其他方言区高一个层次;另外,有些片较大,其下可再分小片。于是“十大方言区”就划分为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见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载《方言》1989

年第4期《中国语言地图集》图[A2]与图[B8]的说明稿)。

叁方言调查

一、方言调查前的准备

1.熟悉国际音标和中古语音系统

2.调查前的记音练习

3.物色调查对象

4.确定调查内容

5.制定调查方案

二、实地调查

㈠方言语音系统的调查(方言调查字表的运用)

1.声母的调查和整理

2.韵母的调查和整理

3.声调的调查和整理

㈡方言词汇的调查(词汇表的运用)

1.注意一种事物的多种说法

2.注意有音无字词的收集

3.如何考证方言本字

㈢方言语法的调查

1.词类的搭配修饰

2.语序如何

3.虚词的功能如何

肆方言的学术研究

一、方言调查报告

㈠该方言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㈡该方言使用者的历史变迁

㈢该方言的周边语言或方言

㈣该方言的语音系统描写

㈤该方言的词汇系统

㈥该方言的语法特点

二、就某个专题进行研究

㈠语音专题(方言音系、古某些声母在该方言的变化等)

㈡词汇专题(方言词典或本字考等)

㈢语法专题(某些虚词的特殊功能、语序的特点等)

㈣某方言的归属等

三、根据现在某方言的特点来考证某古代文献

㈠根据某方言的词考释某古词的词义,或纠正前人对某古词的误释

㈡根据某方言的语言特点考证某古典文献为某方言

参考文献:

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6月第2版,1959

年第1版)

2.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教育出版社,1981年)

3.李荣:《汉语方言调查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1981 年

12月新1版)

5.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

6.岑麒祥:《方言调查方法》(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9月第一版)

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8.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6 月

第一版,重庆北碚)

9.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作者:

詹伯慧李如龙黄家教许宝华,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8 月

第一版)

10.赵元任:《钟祥方言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9月第1版)

11.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12.丁启阵:《秦汉方言》(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13.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一本闽广方言与普通

话)(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

14.深圳教育学院深港语言研究所编:《双语双方言》(主编:陈恩泉副

主编:傅雨贤缪锦安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15.丘学强:《妙语方言》(中华书局,1989年11月第1版)

16.邓钧(主编):《开平方言》(副主编:邓熙邓绍康许令,湖南

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7.鲁国尧:《“方言”和〈方言〉》,《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

版社,1994年7月

18.陈章太李如龙:《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

1983年4月

导学提纲教师版 (2)

襄阳一中高一年级导学提纲语文必修2 编写:郭皓婷审核:罗柳使用时间月第周姓名:考号: 第三单元第7课《孔雀东南飞》第 2学时(共三学时)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现象。(重点) 2. 鉴赏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了解叙事诗通过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难点) 二、学法指导 1. 圈画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比较其古义和今义的差别。 2. 反复诵读,勾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 三、知识链接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叙述的方式主要用来叙述故事情节,而人物、环境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细节描写:是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以及人物周围的各种环境和事物的特征所作的细腻而具体的描绘,使文学作品完整地描写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侧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故又称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总是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往往不需多着笔墨,即可收到显著的艺术效果。 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的能力。 根据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变化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 这里说分析人物形象而不说分析人物性格的原因在于“形象”这个词的意义范围比“性格”这个词的意义范围广。“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人生态度、人生观念、修养品质等。 ①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如《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燃着的两根灯草不能咽气的细节描写,如果单看局部我们可能认为他这个人过日子很仔细或很节俭,但结合全文才知道这个人极为吝啬,而且“吝啬”的后面还要加一“鬼”字。 ②分析人物性格应多运用比较的方法。性格不同,言行举止就不同。分析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是另一种言行举止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比较中更显特性。 四、自测试题 1. 划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同情) 却与小姑别:(退出来)(表转折的连词)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 处分适兄意:(处理)(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叶叶相交通:(互相交叉重叠)(运输事业的总称) 多谢后世人: (多多劝告 ) (谢谢 ) 感君区区怀: (情意真挚 ) (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虽与府吏要: (约)(需要) 2. 刘兰芝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她有什么性格特点?在文中依次画出与之相关的段落语句,加以赏析概括。 ——勤劳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 ——坚强、持重、自尊,善良 ——不卑不亢、富有教养 ——外柔内刚,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 ——对焦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 ——果断忠贞,敢于为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甚至于牺牲生命 3. 有人认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你同意吗? ——忠于爱情但不敢直接抗争,只是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 ——善良孝顺,但为了爱情最后也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4. 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 1.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运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既突出了她的美丽容貌,又表现了她沉着冷静、 镇定自若的性格,为下文兰芝拒婚和殉情作铺垫。 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美丽与才华,以及不慕富贵的节操,让读者为兰芝鸣不平。 六、日清反思 七、知识清单 1. 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2. 欣赏汉乐府名作《上邪》。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倾心相爱的男子表述爱情,由于这位姑娘表爱的方式特别出奇,表爱的誓词特别热烈,致使千载之下,这位姑娘的神情声口仍能活脱脱地从纸上传达出来。 首句“上邪”是指天为誓,可以想见她神情庄重,有异常重要的话要说。“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相知”就是相爱。“长命无绝衰”是说两人的命运永生永世连结在一起,两人的爱情永生永世不会衰退。前一句是表白爱情的态度,后一句是进一层表白爱情的坚贞。爱情,只有与坚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无比纯洁美好的。姑娘当然懂得这一点,因此她要进一步表明心迹。不过,她不愿再从正面直说,而是通过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从反面设誓。她先举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为设誓的前提:“山无陵,江水为竭”,是说世上最永久的存在物发生了巨变;“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说自然界最永恒的规律发生了怪变;“天地合” 是说整个宇宙发生了毁灭性的灾变,然后吐出了“乃敢与君绝”五个字。由于这五个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为支撑点,因此字字千钧,不同凡响;又由于设誓的前提没有一个会出现,因此“乃敢与君绝”的结果也就无从说起了。 另外,从反面设誓,不仅大大加强了誓词的分量,而且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揭示得更为深刻了。姑娘设誓,原本是为了强化“长命无绝衰”之意,而设誓的结果,却使人们看到,原来姑娘对五件非常之事的选择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在正常情况下,山陵是坚定不移的,江水是源远流长的,冬雪夏雷是合情合理的,高天厚地是永存不变的。这一切,都可以用来象征爱情的品格,都可以代表她对爱情的看法。姑娘的精神世界之丰富及爱情观之美好,不难窥见。由相反相成所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姑娘的形象显得极为可敬。另外,全诗多以短语出之,一句一顿,亦与少女吐露爱情时感情动荡、心潮起伏的声口相吻合。

法律讲课提纲

公司日常法律知识培训材料 按公司总经理要求,为使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了解与本行业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 尽量减少日后不必要的纠纷,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由公司法务部与公司法律顾问组织进行本次日常法律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企业常见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与防范技巧 (一)、合同签定前法律风险与防范 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 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1签约前首先要注意的是加强对企业公章或合同章的保管。 根据我国当前对企业公章和合同章的使用规定,企业的公章和合同章具有法定的法律效力。在合同中,就算没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人的签字,只要盖上了公章或者合同章,该合同对该企业就有了法律的约束力。 2、签约主体资格调查制度 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

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重大合同项目在签订前需要聘请专门人才进行详细的专项调查并制作调查报告。 所有的合同在签订前我们需要重点审查的是合作方有无签约主体资格。因为我国法 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 比如说,房地产项目的,则一方必须要有房地产资格;印刷企业要有出版物印制许可证;如果是经营医药的,则需要相应的国家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否则,就算合同签订了也会导致无效。 如果是重大的合同,在调查方式上,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派遣相关人员去对方所在地进行审查,考察团的人员应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主管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法律人士+财务人员等的综合组成。这种审查并不仅仅是对对方企业表面化的考察,而是应对对方提供的各类执照、资格证、许可证、状况、涉诉状况及财务报表等进行仔细的审查,还应当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核实该企业的年检注册和历年的奖罚情况,去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屋管理部门调查核实该企业是否存在不动产的抵押担保,去税务局调查核 实该企业是否存在拖延缴纳税费或者是否还有税费没有及时上缴情况,去环保局调查核 实是否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实地调查核实的信息,都是政务公开化,因此,我们企业只要稍加认真,就不难对此进行实地审查,但限于目前法律法规规定,除法院、公安、检察机关 外对企业银行帐号的查询则是不容易的。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核实,因合同的内容侧重也就不同。比如说,如果是合作发展项目

最新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提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提纲 第一单元负数 【课题】认识负数 【自学内容】教科书P2-3例1例2 【导学提纲】 1.阅读P2,思考(1)“℃”表示什么?(2) 16℃、-1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是什么符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2.观察例2存折数据,以“500”、“-500”为例,思考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3.请你写出生活中的正数、负数各一个,再读一读,并想一想负数和正数的读写应该如何区别?0是负数还是正数? 4.尝试完成教科书p4做一做。 【课题】比较大小 【自学内容】教科书p5-7例3、例4 【导学提纲】 1.阅读P5情境图,自己动手,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从起点到-1.5处,应该如何运动?从-2到2处应该如何运动? 3.结合例4,思考数轴上的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数的大小? 4.尝试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课题】圆柱的认识(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11例1 【导学提纲】 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试着找一个圆柱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自学课本P11:拿个圆柱实物指出它底面、侧面、高,思考圆柱的底面、侧面有什么特征? 3.尝试完成P11“做一做”。 【课题】圆柱的认识(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12例2 【导学提纲】 1.自制一个圆柱体,沿侧面一刀剪开,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一个完整的圆柱展开图包括哪些? 2.借助学具,把展开的侧面重新包上,想象侧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3.尝试完成P12“做一做”。

如何有效备课教学提纲

如何有效备课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本周的教研活动由我主持,今天下午我们教研活动我来分享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如何有效备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遭到失败。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安排规划的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语文课上好。因此,无论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学新兵,无论是讲新课,还是讲熟课,都十分重视备课,把备课看成是上好语文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但现实中,备课的实际效果很不尽人意,原因在于: 一、依赖教材、教学参考和教案汇编等备课用书照抄照搬的做法屡见不鲜。以为备课只要对着教材按图索骥,照着参考资料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的教案很“规范”,要求有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安排、教学过程等样样齐全,文字流畅,文字数量又多,可称得上是详细教案。在各级学校领导教学检查或职称评比过程中都受到较好的评定。然而,在教学中,这些教案完全脱离实际,派不上任何用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备课仅局限于弄懂教科书内容,理顺条块而已,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突出教师的教,轻视能力训练点的确立和素质的培养,很少考虑在备课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只管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传输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等,从而造成课堂教学出现千篇一律、枯燥疲乏的状态,教学方法简单单一,学生思维畸型发展,教学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看来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

【2019-2020】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 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 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 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 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 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 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 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 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 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 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 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 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 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

导学提纲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导入新课今日“化”题:氧气都有哪些用途?回顾氧气的应用,明确氧气和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获得氧气的渴望 创设情景展示一瓶氧气,并提出问题:“氧气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得?”根据学过的知识总结出“分离液态空气”和“电解水”两种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实验药品 展示药品展示几组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原料必须含有氧元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那些药品可能制取氧气 选择药品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药品,并说出选择的原因根据成本、药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难易、副产物的危害性,选出过氧化氢溶液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和概括归纳原因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A不加任何物质,B加入二氧化锰,C加入碎瓷片总结实验现象,发现加入二氧化锰能显著加快氧气产生的速率选择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加入二氧化锰 催化剂给出关于二氧化锰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小资料学生总结出催化剂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水明确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明确实验的反应原理,为选择实验仪器作准备 发生装置给学生仪器,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连接到一起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仪器让学生初步认识反应物的状态是选择仪器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收集装置介绍向上、向下排空气和排水法两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收集原理选择收集装置让学生明确收集气体选择装置的方法动手实验老师和学生一起发表各自的观点,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协助,对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加以协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敢于动手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验证氧气问题:“怎样验证我们收集的是不是氧气”踊跃回答:“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体验收获胜利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你说我说让学生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提高各抒己见,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的实现 挑战自我展示习题根据课堂学习自主解决加强课堂反馈,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后作业“伴你学”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习尖子,榜样带动全体;注重学生的转差工作,转差效果突出,力争在考试绝大多数学生过90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要求:按大纲规定,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任务和知识能力的迁移,必须做到基础知识习题化,基本方法灵活化,基本能力熟练化,重点、难点通俗化,薄弱环节要强化。然后再深化三基,强化重、难点,达到知识熟练,方法会用,技能娴熟,促进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步骤:课文教学,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检测,采用‘测(或练)、改、评、补’的形式。 五、教材特点 (一)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共五册,共用三个学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他时间学习选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1、阅读鉴赏:这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学习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有侧重对思变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侧重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表达交流:这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分4专题;“口语交际”共设计五次活动。 3、梳理探究:每册共有3个专题,学生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探究。 4、名著导读:每册有2部导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六、教学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落实日常教学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 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让“导学提纲”真正发挥导学作用

让“导学提纲”真正发挥导学作用 摘要“导学提纲”模式以明确的目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探究能力,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文以“细胞的呼吸”为例,对“导学提纲”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导学提纲设计运用 为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顺利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许多教师课前布置了自学预习,但由于学生受知识面、自学能力、迁移拓展能力等限制,许多学生所谓的自学仅仅是简单通读一遍课文或在课本上圈圈点点了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仅仅知道“是什么”,而对“为什么”和“如何用”则很少涉及,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预习流于形式效果当然不理想,而许多教师采取“导学提纲”的模式则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导学提纲”的模式是课堂教学前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该模式的实施分为两大内容,一是教师的“导”,即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提纲”,二是学生的“学”,即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课堂师生共同达标活动,“导”是前提,“学”是目的,但许多教师在“导学提纲”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导”的形式、力度、程度没有把握好,造成学生对照导纲无从下手去学,二是“导”和“学”的脱节,有“导”不“学”,有“导”不用,以上两点都没有使“导学提纲”起到“导学、减负、增效、倡导自主探究”的目的,如何让“导学提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本文以苏教版高中生物模块一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为例,浅析“导学提纲”的设计和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导学提纲”的设计: 1.1 定准目标,引领整体感知

导学目标是学生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生活动的指南,没有目标的导学是盲目随意的导学。一个导学提纲,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好导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哪些是课前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可以达成的目标,哪些是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才能达成的目标,设计导纲时,就不能把高层次不切实际的目标下放给学生,如探究酵母菌在酿酒和发面过程细胞呼吸的本质区别,由于材料、用具限制,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能力要求高,这样的目标学生不仅废了力还难以完成,另外也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易引起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可以在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1.2 巧设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设计导学提纲时应把导学目标细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完成目标,如何设计问题使学生顺利展开自主探究呢?(1)问题设置要明确具体,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一忌意思模糊﹑含混不清,以免误导学生而增加学生探究的难度,例如,水稻的呼吸方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不够明了,因为正常情况和水淹时水稻的呼吸方式不同;二忌大而全﹑空洞抽象,例如,有氧呼吸的过程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范围广针对性不强,将会使学生茫然失措无从作答,可以换成几个具体的小问题:①有氧呼吸包括哪几个阶段?请尝试写出它们的反应式。②它们发生的场所分别在细胞的什么部位?③其反应的发生所需的酶的种类是否相同?④各阶段

(word完整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 习惯,并有一定 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 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 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 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 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 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

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 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 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 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 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 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 明了;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背影》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体悟父母真挚的爱。 【学习重难点】 1、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领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差()使簌簌()蹒跚() suǒ()屑书jí()参差()不齐 擦拭()tuí()唐fù()闲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蹒跚: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惨淡: 情郁于中:大去: 祸不单行: 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他是当代著名的家、、学者,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名篇《》,他的作品收在《》里,他清贫而有气节,例如的故事广为流传。 4、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写了父亲几次背影,在文中做一标记。 5、细读父亲给“我”买橘子的场景2—3遍,找出描写父亲的动词,并用四个字短语为它命个小标题。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下来,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有一首歌谣这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母爱,是我们生命里最和煦的春风。其实,陪伴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也来自我们的父亲。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的爱,一种不易察觉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学者朱自清先生。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A、通过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B、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C、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 D、体会如山父爱的伟大。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然后自主完成。

新闻写作讲课提纲

《新闻写作》讲课提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蒋兴礼 基本理论 一、记者(通讯员) 1.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泛指新闻从业人员;从狭义上说是专指从事外勤采访,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2.记者(通讯员)的任务:一是采写新闻报道(采);二是做好群众工作,主要是通联工作(通);三是写好内部参考材料(参)。 二、新闻 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或评述。 第一,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第二,只有被人们报道的事实,才是新闻。 第三,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实。 第四,要有较重要的社会意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报纸刊载,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宣传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社论、短评、编者按等)、读者来信、报告文学等纪实文体; 狭义的新闻,即所谓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指“消息”而言。 三、新闻价值 1.概念:新闻价值是记者用来衡量某一事实是否值得报道的标准,是指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合。 2.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 (1)真实。对客观事物作如实的反映,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鲜。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 (3)重要。事关党和国家大事,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至为密切。 (4)显著。名人的活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 (5)接近。地理上的接近;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心理上相关。 (6)趣味。自然界、社会中有趣的事物。 读者对哪些新闻感兴趣 ☆同群众关系密切的党和国家的决策; ☆国内、国外的重要人事变动; ☆新近涌现出来的各种人才及其贡献; ☆市场物价的升降; ☆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有针对性的报道和评论; ☆典型案件及其经验教训;

(完整word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设计分析讲课提纲

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课程 设计分析与表达 Design Analysis and Expression 讲授:韩冬青教授 学时:40 学分: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验 教学要求: 作为学习、研究并呈现设计概念的专业技术,“分析”及其“表达”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研究及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中基本的分析理论和表达方法,寻找并理解设计中的主导概念、结构及过程,并能呈现设计的关键特征,从而建立起“分析——设计——交流”连续互动的设计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操作方法,提升建筑设计能力。 教学大纲: 1、设计分析与表达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基于环境理解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3、基于空间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4、基于建构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5、基于几何与数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6、设计分析中的图解表达方法和技巧 7、案例分析实践及演示 参考书目: 1、 Bernard Leupen, DESIGN AND ANALYSIS,Uitgverisoio Publishers,Rotterdam, 1997。 2、 Roger H.Clark and Michael Pause著,汤纪敏译,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丁沃沃、张雷、冯金龙著,欧洲现代建筑解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弗郎西斯.D.K.钦著,邹徳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7。 5、Alexander Caragonne,THE TEXAS RANGERS,The MIT Press,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95。 6、Simon Unwin著,伍江、谢建军译,解析建筑 Analysing Architecture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7、Geoffrey H.Baker,Design Strategies in Architecture: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Form.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

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语文常识 19、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限于二重)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20、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一般用法。 2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