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茶多酚功能特性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茶多酚功能特性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茶多酚功能特性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茶多酚功能特性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茶多酚生理功能作用

1.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正常情况下其产生与消除呈平衡状态。机体内自由基过剩时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及生物膜损坏,导致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而茶多酚则能清除人体内过剩的活性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其抗氧化作用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1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茶多酚富含酚羟基,可提供活泼氢使自由基灭活,而本身被氧化形成的自由基由于含邻苯二酚结构而具有较高稳定性。大量实验已证明,茶多酚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及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起着预防性抗氧化效果,其量效关系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

1.2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极易侵害细胞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茶多酚不仅可清除链引发阶段的·OH和O-·2自由基,还是断链型抗氧化剂,可清除链反应中间产物脂过氧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而终止链式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

1.3螯合金属离子

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茶多酚的邻位二酚羟基对过渡态金属离子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从而阻止金属离子对活性氧等自由基的生成和链反应的催化作用。

1.4激活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

细胞内存在着抗氧化防御系统,可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维持自由基的动态平衡。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主要有抗氧化酶和一些低分子化合物。低分子化合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GSH)等,它们均可及时中止自由基链反应,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其中GSH-Px可及时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和H2O2,减少·OH的生成;CAT可清除红细胞、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中H2O2;SOD可清除O-·2,减少·OH生成;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能还原脂氢过氧化物。研究表明,茶多酚对维生素C、维生素E及GSH均有保护或再生作用,并能明显地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因而能够保护、修复和改善细胞的抗氧化防

御系统。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orsis,AS)的发生与血浆脂质关系密切,转运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代谢失调,导致胆固醇沉集于动脉管壁,呈现动脉粥样硬化。人类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浆中的脂质主要和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进行转运,低密度脂蛋白(LDL)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可导致AS,高密度脂蛋白(HDL)则起拮抗作用。LDL的氧化修饰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而发生AS。各项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赵秀兰等用家兔进行实验,动脉粥样硬化组给予高脂饲料,茶多酚组给予高脂饲料和茶多酚,连续饲喂12周。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茶多酚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下降(P<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

3抗癌防癌作用

Beltz LA等曾报道茶多酚可阻止致癌物质与细胞DNA结合,防止DNA单链断裂,抑制和阻断人体内源性亚硝化反应,起到预防癌变和基因突变的作用。贾旭东等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及四氯化碳和部分肝切除建立的改良Solt-Farber 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模型以观察茶多酚对其抑制作用,表明茶多酚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重要机制。此外,有体外实验表明,儿茶素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且以EGCG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茶多酚能被前列腺利用从而发挥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4抑菌抗病毒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ber JM等对绿茶中儿茶素及其主要成分EGCG抗腺病毒感染活性的研究表明,当加入EGCG 100μmol·L - 1到培养基中培养受感染的细胞,病毒以2个数量级减少,其IC50为25μmol·L - 1,且对人喉癌细胞的治疗指数为22,表明EGCG能抗腺病毒。彭慧琴等将茶多酚与流感病毒A3混合后再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发现茶多酚能增加MDCK细胞存活的数量, CK细胞感染流感病毒A3后再给予茶多酚,发现茶多酚

仍能明显提高MDCK细胞的存活数量,说明茶多酚可能一定程度地阻止了病毒与细胞的吸附力或减弱了病毒的致病力。

5防辐射作用

茶多酚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口服和外用茶多酚能抵抗辐射产生的致癌作用,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性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以及血细胞减少症都有很好的疗效。王岳飞等研究了茶多酚对NIH小白鼠及荷瘤小鼠辐照损伤的影响,发现辐照前、后口服茶多酚的各组NIH小白鼠的红细胞与白细胞数目均明显提高,表明茶多酚对辐照所致的血象损伤有明显的防护效应,辐射治疗前、后口服茶多酚的各组S180腹水癌小鼠的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及每克脾脏和胸腺的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表明茶多酚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解毒作用

茶多酚对顺铂、环孢素A、雷公藤内酯醇所致毒性有明显防护作用;对金属Pb、Cd、Ni2O3染毒及硝酸羟胺、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醋氨酚、乙硫氨酸、乙醇、百草枯、氧乐果及亚砷酸钠等化学毒物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对石英粉尘、烟气引起的细胞损伤亦有一定对抗作用。茶多酚的解毒作用及机制主要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促进毒物的排泄有关。茶多酚对多种毒物引起的组织损伤均有明显防治作用,故在解毒药物的研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7减肥作用

茶多酚减肥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脂肪沉积和促进体内多余脂肪分解来实现。Yeh等发现茶多酚可抑制合成内源性三酰甘油(TG)的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过度表达,从而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抑制脂肪细胞内TG生物合成作用和增殖作用,表现出减肥功效。Chan等发现茶多酚可影响膳食中脂肪的吸收,加速了脂肪酸从体内排出,致供机体合成TG的原料减少,降低了血清中TG的水平。Kurihara等人发现乌龙茶中的多酚物质能减缓束缚应激下TG代谢的抑制程度,加速脂肪的代谢,从而有利于降低血浆及肝脏中的TG水平。

8美容护肤作用

隋丽华等曾报道茶多酚能清除皮肤表面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炎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张静等的临床试验表明,口服及外用儿茶素治疗黄褐斑,与外用

复方氢醌霜的效果接近。使用复方氢醌霜的患者出现红斑、脱屑、灼痛等不适的现象,使用儿茶素的患者则无任何不适。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生物学功能。 一、前言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的对人体最有益成分,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名茶单宁、茶鞣质。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占其总量的80%左右。茶叶中的儿茶素类主要为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1]。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酶活性、杀菌抗病毒、脂类代谢、抗癌作用、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二、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 1、消除自由基 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削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诱发肝炎、癌症、衰老、心血管等疾病。而TP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产生H+,故有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是TP 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其抑癌抗癌药理作用的基础[2]。TP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TP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比,1 mg TP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 μg Cu,ZnSOD;与强抗氧化剂VitC,VitE相比,其清除O2?,?OH效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3]。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常见肿瘤病理学 近年来肿瘤病理学的发展非常快,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从分子水平去阐明病理,特别是肿瘤组织发生学将有越来越多新发现。现就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癌的组织发生学和发病机制 1.1胃癌: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发生癌变之前常表现为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从正常胃粘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粘膜多步骤的渐进发展过程,前两者属于癌前状态,异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隐窝型异型增生、再生型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和异型腺体囊性扩张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发现,C-Haras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erbB-2基因的扩增主要见于高分化腺癌,而Sam基因扩增则见于低分化腺癌和硬癌。癌旁肠化生的rasp21、Fesp85癌基因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1.2食管癌:文献报道1185例食管粘膜〔3H〕dThd标记的材料,平均标记指数依次为正常上皮3.6%,棘细胞增生为3.6%,慢性食管炎为4.6%,不典型增生为4.7%,癌为6.5%。从食管粘膜的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s)特征来看:正常上皮为 2.1%,轻度不典型增生为2.4%,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7%,重度异型增生为 3.0%,鳞癌为3.5%。这两种现象是一致的,均代表细胞的DNA活性。说明从形态学的正常→不典型增生→癌是一个谱系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也表明慢性食管炎与食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在100例进展期食管癌的连续切片中,发现底层细胞癌变与原位癌高达94%,提示食管癌是多中心发生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显示,食管癌是来自多潜能的基底细胞。首先发生底层细胞癌变。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有关研究显示,食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谱系过程。重度不典型增生,其DNA合成非常旺盛,标记指数接近原位癌,已具备早期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应作为早期癌处理。 1.3大肠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肠正常组织含有短链Lewisx抗原,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型息肉除有短链Lewisx外还含有长链Lewisx及涎腺化Lewisx抗原,并在大肠腺癌中的出现随癌前病变的加重而增多。 1.4鼻咽癌:根据鼻咽癌癌旁病变的观察说明,至少一部分鼻咽癌的发生是多中心的。但发生癌变的几个中心灶之间十分靠近,常位于一个相对限定的小范围内,故表现为单发性。又发现癌旁常可见上皮的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并往往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因此认为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特别是中、重度者是一种癌前病变。 1.5乳腺癌:相当例数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有C-erbB-2的过度表达,其基因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 上述例子已经证明,人体成癌过程是多阶段、渐进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有多种染色体的异常;癌基因存在于一切正常细胞的瘤性细胞中,如果能证实某一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那么癌基因的检测对癌前病变、组织发生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抑癌基因,如P53、Rb等。这些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仅和癌基因的激活有关,也受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的影响。这些发现为肿瘤的发生学展示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2癌的诊断、分类及有关预后因素 2.1癌的诊断:①细胞学诊断:沈琼等通过食管拉网的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的早期食管癌,因而使术后5年存活率大大提高。阚秀等报道8123例乳腺针吸活检,发现细胞学诊断正常

茶多酚研究

期末论文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的研究进展Tea Polyphenols Research development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目录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2) 1.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2) 【1】物理性质 (2) 【2】化学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生理功能 (3) 二提取工艺 (5) 2.1 溶剂提取法 (5) 2.2离子沉淀法 (5) 2.3 柱分离制备法 (5) 三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6) 四就业思考与展望 (6) 五参考文献 (8)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 摘要: 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般特效、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社会生活成产中作为添加剂在食品、药品等众多生活用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简单说明茶多酚的几种工艺,溶剂提取法、离子沉降法、柱分离制备法等。阐述茶多酚作为油脂类食品抗氧化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以及在医药美容等领域所获得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提取工艺社会前景 一、概述 1、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茶多酚属于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①。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1] 2、理化性质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郑婧、李昌洋、张海洋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茶多酚的原料、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Zheng Jing,Li Chang yang,Zhang Hai ya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tea polyphenols are from tea polyphenol raw materia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ea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茶多酚(Tea-Poiyphenols,简称TP),又名茶单宁,儿茶酸,属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3%-30%, 鲜叶的2%-5% 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总酚含量的60%-80%; 主要由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 表没食子儿茶素

茶多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多分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消除体内超氧阴离子的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e 的6——7倍,V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已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定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关键词:茶叶、茶多酚、提取、功能 正文:1.茶多酚的研究 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分中,以黄烷醇类为主,而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是酚类衍生物, 呈弱酸性(pH≈6),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降低血糖血脂等一系列重要药理功能(1)。近年来, 茶多酚在食品加工、医药保健、日用化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有效地提取茶多酚,实现茶多酚的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多酚外观为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在pH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一个半小时内,可达250。C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2.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2.1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方法, 该法利用茶多酚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溶剂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 将其从茶叶中分离出来。溶剂萃取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水提取法〔2〕,简称水法 以水为溶剂, 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多次, 合并提取液后用氯仿萃取, 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并减压蒸馏浓缩近干, 将其干燥后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即得产品。工艺流程为:水提-减压浓缩-溶剂萃取精制-浓缩转相-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小,但是排污量巨大,单位产值能耗大。 2.12 提膜浓缩萃取法,简称膜法 它是在水法基础上升级工艺,降低了环保成本。工艺流程为:水提-膜过滤-膜浓缩-溶剂萃取精制--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和膜运行成本大,能耗和排污较水法大幅降低。 2.13 有机溶剂萃取法〔3〕 工艺流程:茶叶--有机溶剂浸提--减压蒸馏浓缩--水+氯仿萃取--水层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含有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浓缩、干燥---茶多酚粗品。该法的优点是茶多酚提取率相应提高,色素、咖啡因分别脱除,便于对茶叶进行综合利用。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 生产成本高;所用有机溶剂多,且溶剂回收、溶液浓缩能耗大,茶多酚氧化变质,产品纯度通常只能达到50%~70%〔4〕。 2.2 相转移提取法,简称酯法 工艺流程为:酯水相转移提取-浓缩-精制转相-BVD真空带式干燥机干燥。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污;收率高;整条工艺线路完全符合绿色环保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政策。 2.3 树脂吸附法 树脂法是利用树脂具有吸附-解吸作用的特性来分离提纯茶叶中的茶多酚。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吸附柱分离法、离子交换柱分离法和凝胶柱分离法三种。工艺流程为:水提-树脂吸附-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浓缩转相-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较大,需要乙醇精馏装置,溶剂消耗成本较高,排污量大〔5〕 2.4 超临界萃取法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 年第 5 期152 Chemical Engineering amp Equipment 张妙芬: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2012 年 5 月分析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试张妙芬(泉州市环境监测站,福建泉州 362000)张妙芬: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 究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成分,随着茶多酚应用的开发,其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该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概括介绍了用于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化学分析测定方法,以期为今后茶多酚的分析测定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茶叶;茶多酚;测定方法茶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目前,中国茶园面积列居可分为四类: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白素和花青素世界首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迄今已类、酚酸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儿茶素,占多酚类总量的在茶叶中鉴定出 450 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 15 种以上的无机 60-80,是其众多药效的物质基础。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又元素。可分为三种游离型态(Catechin,C Epicatechin,EC 以1 茶多酚,与两种酯化的没食子酸及Epigallocatechin,EGC)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又称茶鞣或茶单宁,占茶(Epicatechin gallate,ECG 及(gallic acid)叶重量的 15%~30,许多生理和药理实验

表明它对人体无,后者(ECG 及 EGCG)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毒,无副作用,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抗氧化剂,它还含量较多。具抗衰老、抗辐射、消除口臭、降血脂、抗菌抑菌、抑酶等茶多酚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在一系列重要作用。 pH 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均易茶多酚是由 30 多种含酚基的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变质。图 1 为茶多酚结构通式。 OH OH OH O R1,R2 -H,-OH, C OH HO O R2 OH R1 O OH 图1 茶多酚的结构通式2 茶多酚的测定方法 2.1.1 酒石酸亚铁比色法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近年来有很多报道,其中多以茶多酚总量的测定,国内文献报导中以酒石酸亚铁比色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 法最为常见GB/T 83132002。该法也是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国标方法。茶汤中茶多酚的分析。另外,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其测定原理是茶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高锰酸钾滴定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亦可用来茶多酚的分析络合物,该溶液对 540nm 可见光有最大吸收,故可用分光光测定。度计测定其吸光度,通过计算确定茶水中茶多酚的含量。计2.1 分光光度法算公式为:张妙芬: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 究153 呈良好线性关系。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对浓度很高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 总学时:70 ,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先修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玉米、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常见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点,掌握重要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理论讲授的内容,采用实验室病害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的观察和病害田间调查等方式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诊断、鉴定或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诊断病害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结构及安排(以典型病害为例,共40学时) 第1-2讲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任务和目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了解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参考资料目录等。 1.1 历史大事件 1.2 课程性质及任务 1.3 目的要求 1.4 授课对象及要点 1.5 教学方法 1.6 课程考试 1.7 相关参考资料 第3-6讲

茶多酚脂溶性研究

茶多酚脂溶性研究 摘要:茶多酚以其优异的生物、生理活性功能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与青睐.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茶多酚分子结构中含有众多的酚羟基,这既是其具有优异抗氧化作用的原因,也是其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油脂的原因。本文就是对茶多酚的改性进行各种方式的探究。 茶多酚: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物理性状: 1 外观:白色晶体。 2 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稳定性:在 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通过翻阅资料可以发现茶多酚改性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类:1溶剂法;2乳化法;3氧酰化法;4溶剂萃取法。 一.溶剂法:概述——溶剂法亦称共沉淀法。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有机溶剂后使药物与载体材料同时析出,即可得到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合而成的共沉淀物,经干燥即得。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氯仿、无水乙醇、95%乙醇、丙酮等。本法的优点为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可选用能溶于水或多种有机溶剂、熔点高、对热不稳定的载体材料,如PVP类、半乳糖、甘露糖、胆酸类等。PVP熔化时易分解,采用溶剂法较好。但使用有机溶剂的用量较大,成本高,且有时有机溶剂难以完全除尽。残留的有机溶剂除对人体有危害外,还易引起药物重结晶而降低药物的分散度。不同有机溶剂所得的固体的分散体的分散度也不同,如螺内酯分别使用乙醇、乙腈和氯仿时,以乙醇所得的固体分散体的分散度最大,溶出速率也最高,而用氯仿所得的分散度最小,溶出速率也最低。 操作方法:1.煎煮法 该法特点是: (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 (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 2.浸渍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3)提取效率低; (4)水提液容易霉变。 3.渗滤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1 / 1

茶多酚的研究及新进展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华丹2007090306 ) 摘要: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 属于植物混合多羟基酚类,是儿茶素(黄烷醇类)、花色素类(花青素和花白素)、花黄素类(黄酮与黄酮醇类)和缩酸及缩酚酸类等集中于茶叶中的一群多酚复合物的总称。它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活性激素后,茶多酚的提取、分离、检测、应用就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经研究表明它是一种高效、天然安全的抗氧化剂,目前它在油脂、食品、医药、日化、轻化、化妆品、保健等诸多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被专家誉为21世纪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化合物。茶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除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致癌物引起的突变外,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阻遏细胞周期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癌药物。本文就茶多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特性以及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茶多酚防帕金森病糖尿病超氧化自由基提取纯化天然抗氧化剂抗肿瘤清除自由基降血糖抗氧化应用展望 一.茶多酚有防控帕金森综合症的作用 帕金森症是一种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是由产多巴胺脑细胞的异常损失引起的,目前尚无法治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赵保路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发现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自由基在6-羟多巴(6-OHDA)诱发神经细胞凋亡和导致帕金森病起着重要作用[1]。他们系统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研究了茶多酚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阐明了茶多酚通过清除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自由基预防帕金森症的分子机理和信号通路,并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宣武医院正在进行临床实验。如果成功,这将是一个没有毒副作用的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给广大老年群体和帕金森病患者带来福音。 二.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茶多酚可以有效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防止血小板凝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与血浆脂质关系密切,低密度脂蛋白(LDL)可致AS,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起拮抗作用。载脂蛋白缺乏和异常可影响血脂的运输和代谢,LDL的氧化修饰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而发生AS。茶多酚能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茶多酚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LDL的含量,影响LDL的氧化修饰,提高HDL的含量。 在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量的茶多酚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凝固时间为192s,而添加茶多酚0.5mg的实验组4h后血浆仍未凝固,且随茶多酚添量的减少,凝固时间逐渐恢复常态。同时还发现醋酸纤维电泳纤蛋白原区带消失,这说明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凝和促纤作用[2]。姜玉如等[3]研究发现,茶多酚尤其是其中的儿茶素EC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可抑制动脉中膜胶原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助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茶多酚作为天然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对食品有保鲜防腐、抑菌除臭等作用,对人体有抗衰老、抗癌等功能。该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中的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茶多酚;研究进展;展望 前言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防辐射、防腐保鲜、抑菌除臭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茶多酚在油脂、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化工和农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保健食品的研发已有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茶多酚不仅是一种天然的无毒的抗氧化剂,而且也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应用于食品中,不但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保健作用。 一、茶多酚的性质 (一)茶多酚的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的树梢及其他器官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简称茶多酚或多酚类,俗名茶单宁、茶鞣质[2]。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二)茶多酚的毒理性质 慢性毒性试验表明[3],饲料中茶多酚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果蝇终生饲养和小白鼠喂养实验表明,在适量范围内添加茶多酚到饲料和饮料中,对果蝇的生长、发育和寿命,以及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胸腺、脾脏细胞数、肝脏量及体重有促进作用。说明茶多酚在适当范围内应用到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中,对人体是无害的。 二、茶多酚的抗氧化机理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报 2013年01月11日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举办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1月19~2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一、论坛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22个单位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参会。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共同担任。 二、论坛主要议题 论坛围绕“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并就“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三大粮食作物及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病原的效应蛋白在寄主中靶标的研究及其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潜在价值”、“重要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理及分泌途径研究”、“病原菌重要致病因子晶体结构的解析与药物靶标的选择”、“重要作物病害防控的新策略与新思路”等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学术讨论。 1、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基因组学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病原物致病机理和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调控网络研究等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长期从事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在这次论坛上,他通过稻瘟菌致病因子的大规模筛选、分离与鉴定的实例,阐明了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他还介绍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稻瘟菌的遗传变异的规律与特点,揭示水稻抗病性易被克服的分子基础,为水稻持久、广谱抗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福建农林大学王宗华教授也在稻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实验室近期的有关稻瘟病菌小酶的功能研究系列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对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预测。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与小麦赤霉病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大面积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这两种病菌还有一个共同点,能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对稻曲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及侵染特性;分析了可能参与稻曲菌毒素合成的蛋白,从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合成稻曲毒素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另外,基因组学研究也为揭示稻曲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侵染循环等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介绍了比较基因组学在赤霉菌的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通过赤霉菌与酵母基因组之间的比较,鉴定出两个物种保守的与特有的信号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赤霉菌对敏感的机理。 华中农业大学的罗朝喜教授与郑露博士分别就病原真菌中线粒体细胞色素b(b)基因的进化特点和基于测序文库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与基因预测的技术进行了汇报。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真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b应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不同物种间b基因大小的差异是因为其内含子的位置与序列发生显著的变化。郑露博士总结了一套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获得了与测序几乎一致的拼接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为未来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2、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抗病基因的发掘、克隆与应用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上,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许军强 学号:20114061204 任课教师:臧延青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4年10月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要成分的多分类化合物的总称。它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的抗氧剂,正是它的一些药理和保健特性,使得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本论文通过对前人一些资料的整理,从多方面介绍了茶多酚,并对茶多酚的提取和研究进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茶多酚功能提取方法应用 1.茶多酚简介 1.1.定义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2.理化性质 1.2.1.稳定性 在 pH 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2]。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1.2.2.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3];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1.2.3.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4],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 —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茶多酚的生产工艺及功能应用

茶多酚的生产工艺及功能应用 林秀玲P102114621 生科院20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指导老师:曹竑 【摘要】:该文综述了天然氧化剂茶多酚的生产工艺与抗氧化作用机理,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日用化学品等产品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机理、应用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防辐射、防腐保鲜、抑菌除臭等多种生理活性[1]。近年来,茶多酚在油脂、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化工和农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与研究已有较多文献和专利报道,与其他添加剂一起混合使用,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 1、TP的生产工艺 无论是绿茶、红茶(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或者速溶茶,甚至是鲜叶茶,都可以提取茶多酚.当然从成本角度考虑以碎茶叶和茶末为原料比较合适. 茶多酚的制备提取技术主要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大类。此外,还有超临界萃取法、低温纯化酶提取法和盐吸法等. 1.1溶剂萃取法[2]~[3] 溶剂法是我国较早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茶多酚企业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溶剂法提取茶多酚一般工艺流程如下表示。某工业化生产茶多酚采用溶剂法的具体步骤为:绿茶加水浸提2次,第一次加水10倍,温度80—85度,时间为1h,第二次加水5倍,温度80—85度,时间为3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2次,每次萃取时间为5-10min,收集乙酸乙酯萃取液(茶多酚),乙酸乙酯萃取液上塔用水洗脱咖啡因2次,刮板浓缩(转水相)至相对密度1.2左右,茶多酚从有机相转入到水相,同时回收乙酸乙酯,加水蒸发去除乙酸乙酯残留,喷雾干燥。 溶剂萃取法流程:茶叶——浸提——过滤——浓缩——脱咖啡因——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回收乙酸乙酯)——水洗转相——喷雾干燥——茶多酚成品。 1.2离子沉淀法[4]~[5] 离子沉淀法主要是用钙盐或铝盐沉淀茶多酚以达到与溶液中咖啡碱、多糖及氨基酸等分离的目的。 TP的实验室制备步骤为:称取30og中低档绿茶末,加入3.6L 100~C沸水搅拌浸提30mln.过滤,在TP滤液中加入l5~17g AICI ,用lmol/L NaHC0。溶液调pH至5.1~5.4,静置10min,溶液的pH无变化,即为TP沉淀完全(亦可通过取2~3mL上清液,加入I滴NaHCO。溶液后无黄色浑浊现象,判断TP沉淀完全).再离心分离.沉淀酸溶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脱溶后经真空干燥可得约31.5g(提取率为10.5 ,纯度>99.5 )的近白色粗晶态TP. 1.3树脂吸附法[6]~[9] 树脂吸附法事利用树脂能发生吸附作用是特性来实现与其他浸提物组分之间的分离,根据所采用的树脂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吸附柱分离法、离子交换柱分离法喝凝胶分离法,其中聚酰胺喝大孔树脂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柱填充剂。该法一般工艺流程如下所示。某工业化生产茶多酚采用树脂吸附法的具体步骤为:茶多酚浸提,在70~80度浸提两次,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生长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到病毒侵害、寄生,而使植物呈现病变,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2、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是指菌物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 3、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被的单细胞微生物。 4、寄生性植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 寄生性:指病原物在寄生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寄生植物抗病性:寄主抵抗病原物侵染或限制侵染危害的一种特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的… 5、菌物的多型性:在菌物生活史中,有的菌物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 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 菌物的生活史: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6、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异常而导致的病害。 7、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的状态。 病状:在病部看到的状态。 病征:在病部上长出的病原体个体。 8、植物检疫:指由国家颁布条列和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 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害性病、虫、草传 播蔓延的一项法规防治措施。 9、真菌: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通过有 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10、钝化温度:把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的最低温度。 11、稀释终点:把病组织汁液用水稀释后,使病毒保持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度。 12、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现象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 疗后,原有症状逐渐隐退直至消失,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 消失后,植物上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12、病毒粒体:是指形态完整的侵染性病毒粒子。 1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延 续物种的过程。 14、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完成病原物数量积累 的过程,导致病害流行的病害。

茶多酚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特有的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它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在现当代,其对人类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茶多酚的常见的重要功能和以及发展前景做综述总结。 关键词:发展现状;抗氧化物质;提取;前景 前言:饮茶、茶道不仅仅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其科学道理。茶叶中茶多酚的功效,随着人民认识手段的不断拓展,而逐渐被发掘出来。茶多酚是抗氧化家族的一朵奇葩,为心血管病人带来了福音,它的抗氧化性胜过维生素C、维生素E。 一、茶多酚的发展现状 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 ,对于它的药理作用 ,早在唐朝的《本划拾遗》、明朝的《茶谱》中均有记载。茶叶中化学成份的研究始于1827年人们在茶叶内发现嘌呤碱化合物。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 ,迄今已在茶叶鉴定出 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15种以上的无机元素 ,其中茶多酚就占茶叶重量的 15%~30%。近年来 ,茶多酚的提取技术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热门学科,并迅速发展。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开始于五六十年代,而专业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目前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与领先水平[1]。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类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除儿茶素类外,有黄烷醇类、黄烷酮类、酚酸类和花色苷及其苷元。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四种物质,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儿茶素和黄酮类物质。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等形式存在,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茶多酚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160℃油脂中30min 降解20%,pH值2~7 范围内十分稳定,PH值≧8时和光照下易氧化聚合,易与铁离子络合成绿色物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或pH值3~4时的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棕色物质[2]。 绿色天然提取物茶多酚,在绿色的二十一世纪极具发展潜力。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目前,茶多酚在全球年消耗量约1800吨,其中,美国约700吨,西欧

茶叶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王丽,夏丽飞,蔡丽,梁名志* (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勐海666201) 摘要:茶多酚为茶叶的主要功效成分,对人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及理化性质,从茶多酚的提取分离鉴定、生物活性、抗氧化机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茶多酚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分离分析;生物活性;抗氧化机制 Research Advances on Tea Polyphenols WANG Li, XIA Li-fei, CAI Li, LIANG Ming-zhi* Tea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enghai 666201, China Abstract:The tea polyphenols (TP),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tea, possesses particular healthy and therapeutic functions for people. In this article, the composition, the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P were introduced.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analytical methods, biological activity, antioxidtive mechanism of TP was also review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P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 Tea; Tea polyphenols; Analytical methods; Biological activity; Antioxidtive mechanism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兼有药用、食用等多种功能。茶叶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和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效应,已赢得了广泛的重视。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茶叶的国家,我国历代药书中均有茶叶入药的记载。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 这与其 特定的化学成分是分不开的。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逐步揭示了茶叶中多酚类、咖啡碱、脂多糖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效应。其中茶多酚的研究最为关注, 这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1]。 作者简介:王丽(1979-),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茶叶检测分析工作,E-mail:lwang20@https://www.sodocs.net/doc/c28562540.html,, *为通讯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