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九课 改革开放 教案(详细版)

第九课 改革开放 教案(详细版)

第九课 改革开放 教案(详细版)
第九课 改革开放 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小组探究学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

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

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讲解过渡: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

【板书】:对内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国有企业

师: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生:国有企业的改革。

师: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生: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师:1992年后,我国的城市改革加快了步伐,为此国家都采取哪些措施?

生: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师: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

【板书】:对外开放:1、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师: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第一批经济特区有那些?其中哪个城市发展最迅速?

生:利用沿海优越的条件更好的吸引外资,主动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了包括深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在内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最快,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的城市。

师:你能从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上看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板书】: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生: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师: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生:1.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3.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是不平等的。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原则的。

4.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给国家带来耻辱;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师:你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是否正确?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完全正确,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经济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师小结】: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练习巩固】完成训练案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6.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 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第9课改革开放学案

第9 改革开放学案 第9 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 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改革开放练习题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 评测练习 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5.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A.兴办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建立人民公社 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8.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巨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源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 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 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优秀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解放资本主义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 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 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 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9课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备课人:许连聪 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教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课堂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老人”指的是谁?

(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 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 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 识体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练习题 (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 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 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选择题 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D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 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B )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D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 9.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 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D )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10.“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 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11.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 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C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1984年1月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后,我国( D ) 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 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1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岛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 )

第9课 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指出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五个经济特区,开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导学、导练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第九课《改革开放》学案 学习目标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培养学生识图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自主学习与交流(我的课堂,我们的舞台)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了________政策。 2、改革首先从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行了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凤阳村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我的收获?我的疑惑? 二、国有企业改革自学与交流(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 1、改革从______开始,重点是对_________的改革。 2、标记出改革的三方面内容,归结为所有制、管理制、分配制。归纳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间_________,做法是______________。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自学与交流 1、对外开放首先从_______开始。 2、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又增设了__________,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3、1984年,又开放了14个______,依次是__________,结合地图,识记这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1年,设立了___________,成为国际化的经济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改革开放 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一中张宏敏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认知目标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⑤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训练目标 ①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过程,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读图,掌握“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的开放格局,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③引导学生以经济特区的业绩进行讨论,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

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教材内容分析: 特点:本课共有三个框目,这三个框目是按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内容格局来划分上课比较有益学生的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所讲的内容都是讲我国为了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是一个是从农村开始,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从国有企业入手,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圳待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目的为了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 年,国家又开放了上海、广州等14 个沿海城市。接着,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区。这样逐步向内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应对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可以把它划归对内改革的教学内容,联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原则;而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目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放示意图,与学生共同探讨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理论性较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体现不出来,情感体验可能不充分。同时,由于学生都是20 世纪90年代中出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自

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

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材导学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什么地区开始?在我国首先实行改革的试点是哪个地区?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指哪个城市?后来又增设了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设立的开发区是我国哪个城市? 3、现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从1985年起,我国对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什么的改革?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二、课堂练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改革开放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路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社会保障制度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医疗制度改革最引人注目)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改革的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八下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 知识提纲

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提纲 1,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设立经济特区】 3,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4,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进程是怎样的? 【①实验田——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②扩大推广——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③融入世界,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的时间、地点(那些城市)?【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5,经济特区“特”在哪儿?(经济特区有何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了解) 6,经济特区取得了什么发展成就?【很快取得显著成就。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7,邓小平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有何评价?【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8,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9,(熟读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是怎样逐步扩大的?【①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②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④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省级)⑤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以上开放地域在东部;//开放区域扩大到中西部;⑥1992年,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10,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是什么样的?【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什么时间?【2001年12月】 有什么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提问: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提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图片展示: 6.教师总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教案 八年级第9课 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关注学情教材分析】 关注学情: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学法与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 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②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③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及历史地位概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向内地,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格局。难点:国企改革。 【学习目标心中有数】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及作用。 2.了解对外开放的格局及意义。 3.理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前必知承上启下】时控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自主学习快乐体验】时控20′ 【阅读课本1思考相伴】时控10′ 学生自学要求:①全面阅读课本,包括大、小字和地图、图片、资料等;②边读边勾划重点(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或者是某一段话的主要内容);③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要找出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过程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等,在相关内容的边上标记上名称。阅读思考时,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对疑难、困惑,在课本上用?标记出来或者写在[质疑问惑]栏中。④边读边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全部读完课本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阅读检查。如是否全面阅读、是否勾划圈点、是否思考、是否质疑、是否记忆等。 【自学检测2整体感知】时控8′ 要求: 1.不看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自我检测后,对不会的问题,要再思考解决,或同桌乃至小组讨论。2.关注一下:自学提纲是如何编排、处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课本相比有什么不同?体会老师的用意。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 (2)开始推广的地区:省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 的,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3)意义:。 2、经济特区的建立 (1)最早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1980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两极分化严重。 3.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第9课 改革开放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 [学生朗读课文] [导入新课] 展示文字材料: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教师提问:这是中国哪一座城市?(深圳)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导入新课: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惠安县城的变化,下面大家就和老师一起去感受改革开放的魅力。 [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一、考试目标要求: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重点课,要求能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主要内容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知识结构线索 通过课件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大体印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对内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 改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革 开目的: 放步骤: 对外开放格局: 意义: 三、课文问题探究 [对内改革]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出问题: 1、改革是从农村还是从城市开始的?(农村) 2、在农村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哪个地方最早开始进行这样的改革?具体在哪一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演 示多媒体图片) 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长期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户有土地的使用权;分配方式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的发展有何意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 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同时也使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 出示课件,展示改革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新景。 (三)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 提出问题: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从哪一年开始的?(国有企业的改革;1985年) 2、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所有制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以后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 的步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