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药效和临床应用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类

1.1第一代喹诺酮类

1.1.1第一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奈啶酸、吡咯酸等,因其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具有抗菌作用,且作用弱,对敏感菌株的MIC90也多在4mgL-1以上;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等均无抗菌作用。

1.1.2第一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一代喹诺酮类常见品种有奈啶酸、噁喹酸及吡咯酸等,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目前此类药物已被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其他抗菌药物所替代。

1.2第二代喹诺酮类

1.2.1第二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二代喹诺酮类较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明显较第一代喹诺酮类少见。

1.2.2第二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二代喹诺酮类有新噁酸、噻喹酸、噁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的治疗。

1.2.3典型药物实例:吡哌酸(吡卜酸,Pipemidic Acid,Dolcol,Pipram,PPA)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对奈啶酸、头孢氨苄及羧苄西林强;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吡哌酸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后部分吸收,成人单次口服0.5g和 1.0g后,血药峰浓度为 3.8mgL-1和5.4mgL-1,半衰期为3.1h;本品吸收后可分布于肾、肝等组织,胆汁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本品主要经肾排泄,给药后24h58%~68%的药物从尿液中排出,部分自粪便排出。吡哌酸在临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治疗,本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青霉素等抗生素联用有协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的作用增强。

1.3第三代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开发上市的药物,为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4-氟喹诺酮类结构类似物。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类。在化学结构上,基本母环的3位有一个羧基,6位通常由氟取代,多数7位有一个哌嗪环。

1.3.1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较第一,第二代药物有很大拓宽,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对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IC90为0.03~2mgL-1。流感杆菌也对此类药物高度敏感,MIC90多低于0.06mgL-1。对不动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但仍优于吡哌酸,MIC90多在0.5mg~8mgL-1之间。氟喹诺酮类对革兰阳性球菌亦有抗菌作用,但其抗菌活性明显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在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仍以左旋氧氟沙星抗菌活性相对较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相似或稍弱,其他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弱于上述3个品种。本类药物对某些厌氧菌、支原体也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口服吸收完全,不良反映轻微。1.3.2第三代喹诺酮类常见药物:诺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xacin,甲氟哌酸)、依诺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哌酸)、司帕沙星(Sparfloxacin,世保扶)、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那氟沙星(Nadifloxacin)、妥舒沙星(Tosufloxacin,多氟啶酸)、芦氟沙星(Rufloxacin)、氨氟沙星(Amifloxacin)等。

1.3.3第三代喹诺酮类体内过程的特点:由于该类药物结构中含氟原子,使其对细胞、组织的穿透力增强。因此大多数品种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相对较高,血半衰期多在3~7h;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大多为14%~30%;体内分布广泛,组织体液药物浓度常等于或高于血药浓度,在该处可达到有效治疗水平。

1.3.4第三代喹诺酮类药动学:比较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8种氟喹诺酮类的体内过程,在单剂量口服相仿剂量(400mg,左旋氧氟沙星为200mg,环丙沙星500mg)时,血药峰浓度以氟罗沙星为最高,诺氟沙星最低;清除半衰期氟罗沙星最长,相对最短者为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除诺氟沙星吸收最差、环丙沙星吸收不完全外,其余药物吸收均达到给药量的80%~100%。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和依诺沙星主要自肾排出,而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和依诺沙星则部分在体内生物转化,部分自粪便排出;胆汁药物浓度均较高,体内分布均广泛。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和依诺沙星口服一般治疗剂量后,大多在组织和体液中可达到杀菌浓度;环丙沙星静滴给药或口服较高治疗剂量亦可在组织体液中达到有效浓度;诺氟沙星因口服吸收差,在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难以达到杀菌浓度。在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以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口服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较多见,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

1.3.5第三代喹诺酮类的临床应用:(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球菌尿路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胃肠道感染:包括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肠炎。(3)耐药菌株所致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4)呼吸系统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或气管感染。(5)骨骼系统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骨骼炎或关节感染。(6)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五官科和外科伤口感染。

在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品种中,应根据病种、病情加以选用。口服吸收差的诺氟沙星仅适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而不宜用于下呼吸道、上尿路、腹腔、胆管等感染;环丙沙星口服吸收亦较差,但其抗菌活性高,因此可用于尿路感染以外的其它感染,但治疗下呼吸道等感染时剂量宜略大。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重症肺炎等时,均以静脉给药为宜,病情基本控制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1.4第四代喹诺酮类

1.4.1第四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与前三代喹诺酮类相比,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的主要特征是对厌氧菌的作用上,作用靶点有所不同。增加了对革兰阳性菌耐药菌的抗菌能力,降低了耐药菌株的突变,进一步扩大了抗菌谱,增加了作用强度,延长了半衰期。

1.4.2第四代喹诺酮类常见品种: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西他沙星(Sitafloxacin)。临床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症。

20世纪90年代上市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名称英文名开发单位首先上市国年份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日本北陆制药阿根廷1990

妥舒沙星tosufloxacin 日本富山化学日本1990

芦氟沙星rufloxacin Mediolanum 意大利1992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日本杏林制药瑞典1992

那地沙星nadifloxacin 大日本制药日本1993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日本第一制药日本1994

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 大冢制药德国1997

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 pfizer公司美国1997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德国拜耳公司德国1999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 日本杏林公司美国1999

吉米沙星gemifloxacin 美国史克必成公司美国1999

近几年上市的新喹诺酮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名称给药剂量(mg/次)Tax(h) T1/2(h)代谢途径排泄途径

格帕沙星200~400 2~3 15 肝脏胆汁

曲伐沙星100~300 ——10~12 肝脏胆汁

莫西沙星400 2~4 12~15.2肝脏肾脏胆汁

加替沙星400 1.98 8.41 肝脏肾脏

吉米沙星200~300 ————肝脏——

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DNA拓扑异构酶分两大类:第1类有拓扑异构酶Ⅰ、Ⅲ,主要参与DNA 的松解;第2类包括,其中拓扑异构酶Ⅱ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酶Ⅳ则参与细菌子代染色体分配到子代细菌中。氟喹诺酮类的主要作用靶位是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革兰氏阴性菌以DNA促旋酶为第1靶位,而在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作用靶位是拓扑异构酶Ⅳ。人体细胞缺乏这些靶体酶,因此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细胞具有选择性。DNA促旋酶催化DNA负超螺旋和连锁的分离,复制姐妹染色体,对DNA的复制和转录及复制的染色体的分离很重要。在复制循环的末尾,拓扑异构酶Ⅳ通过解开姐妹复制子连环体,分离染色体,而引起超螺旋DNA的松解。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都是细菌生长所必须的酶,其中任一种酶受到抑制都将使细胞生长被抑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暂时切断DNA双链,氟喹诺酮类药物通过嵌入断裂DNA链中间,形成DNA-拓扑异构酶-氟喹诺酮类三者复合物,阻止DNA拓扑异构变化,妨碍细菌DNA复制、转录、以达到杀菌目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菌DNA被切断后,末端与酶第122位珞氨酸结合,该位点在空间上与第88位氨基酸相邻,第88位氨基酸与周边氨基酸共同构成氟喹诺酮类药物结合位点,该区域被称为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

3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3.1药物靶位及编码基因的突变

3.1.1DNA促旋酶DNA促旋酶由两对亚基GyrA和GyrB组成,分别由gyrA 和gyrB基因编码,GyrA参与DNA的断裂与重新连接,而GyrB则参与ATP酶水解,提供反应的能量,其中任一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均可引起氟喹诺酮类的耐药。

Kukeishi等首先报道了gyrA基因的突变,发现GyrA的序列有以下3种突变方式:Asp-87→Asn、Asp-87→Tyr及Thr-83→Ile。Yonezawa等又发现了3种新

的双点突变现象,即Thr-83→Ile和Asp-87→Gly、Thr-83→Ile和Asp-87→Asn、Thr-83→Ile和Asp-87→His。之后Takenouchi等发现了gyrA的7种错义方式,其中有2种新的双点突变,即Ala-67→Ser和Asp-87→Gly、Ala-84→Pro和Gln106→Leu。但Thr-83→Ile仍为最主要的突变方式,并与氟喹诺酮类的高度耐药有关。Akasaka等研究发现:在150例临床分离的耐药株中,的突变占79。3%,主要为Thr-83→Ile、Ala;A sp-87→Asn

、Gly、Thr。其中又以Thr-83→Ile为多见,约74。7%。有20株在gyrA上有双点突变,以Thr-83和Asp-87的替换最常见,其中16株gyrA双点突变仅发现在氟喹诺酮类高度耐药的菌株中。gyrB的突变株较gyrA少见,仅发现有27株突变,分别为Glu-468→Tyr(1)、Ser-468→Phe(3)、Glu-469→Val(1)、Glu-470Asp(13)、Thr-437→Met(1)、Ala-477→Val(7)、Glu-459→Ang(1)、Ser-464→Phe、Glu-466→Asp。

3.1.2 DNA拓扑异构酶ⅣDNA拓扑异构酶Ⅳ的两对亚单位ParC和ParE分别由parC和parE编码,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首先以DNA促旋酶为主要靶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抗菌谱广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对DNA促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Ⅳ有同等作用。Akasaka等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Ⅳ解链活性的IC50比抑制DNA促旋酶活性的IC50高5~8倍,证明DNA 拓扑异构酶Ⅳ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没有DNA促旋酶敏感,可能是次要靶位。日本学者曾报道耐氟喹诺酮突变株有parC第80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Ser-80→Leu和第84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Glu-84→Lys 。Mouneimne等对30株耐环丙沙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研究,发现所有菌株均有Ⅱ类拓扑异构酶的突变,其中28株有gyrA基因错义突变,发生在第83和87位密码子上。10株有parC基因的突变,为:Ser-80→Leu、Trp,Glu-84→Lys。Akasaka等研究发现parC基因的突变主要为Ser-87→Leu、Trp。近来国内亦有报道,李学如等报道了parC第80位、84位氨基酸密码子双突变及parE第420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Asp80→Asn和第425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Ala425→Val。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存在parC改变的菌株上都已存在gyrA突变,因此可以肯定parC突变发生在gyrA突变之后,在同时具有gyrA和parC突变的菌株中,以gyrA上Thr-83→Ile和parC上的Ser-87→Leu类型最多见。同样可以肯定,gyrA上的第2个点突变发生在parC点突变之后。ParE的突变型为Asp-419→Asn、Ala-425→Val,但极罕见(3/150)。Ⅱ类拓扑异构酶上有双突变方式的菌株较有单突变方式的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有较高的耐药性,没有发现仅parC基因突变单独存在的变异株。这些结果表明,gyrA基因的突变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耐药机制,parC 基因的突变只是使耐药性上升到更高水平。对于gyrA和parC,QRDR位于基因的5,区;而对于gyrB和parE ,QRDR位于基因中部。Truong等研究认为,QRDR 所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主要与酶-喹诺酮亲和力有关,而与全酶的催化活性无关。3.2 主动外排泵系统

目前研究,已发现在不同细菌上至少存在的20多种外排泵,可分为5个家族:主要异化子(major facilitator,MF)族;小多药耐药(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SMR)族;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esistance nodulation cell division,RND)族;ATP结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ABC)族;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MATE)族。到目前为止共报道了7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EF-OprN、MexXY-OprM、MexJK-OprM、MexHI-OpmD和MexWV-OprM均

属于耐药结节化细胞分化族(RND)。它们均由3个部分组成:(1)外膜蛋白:OprM 等,形成门通道。(2)内膜蛋白:MexB等,为主要的泵出蛋白,具有识别药物的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3)膜融合蛋白:MexA等,连接内外膜蛋白。并且它们有各自的调节基因,如mexR等。

已知有5类主动外排泵系统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MexWV-OprM均可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为转运底物。Kohler等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外排泵的选择能力不同,老一代氟喹诺酮类常选择MexAB-OprM、MexEF-OprN系统,而新一代则主要选择MexCD-OprJ系统。Poole 等研究发现,高度表达MexCD-OprJ和MexEF-OprN是肺囊性纤维化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已发现了nalB、nfxB、nfxC型的氟喹诺酮多样耐药临床分离株,所有临床分离株均显示靶位改变,高水平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株一般均有主动外排泵突变产生。利用2~4倍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氟喹诺酮在体外选择出的耐药株中>90%发生了外排泵突变。有关外排泵调节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exR、nfxB基因,多数报道mexR、nfxB 基因突变引起外排泵表达增高,导致或加重耐药。Jalal等研究了16株氟喹诺酮类耐药临床分离株,发现14株有gyrA位点突变,其中13株为Thr-83→Ile,对诺氟沙星的MIC≥8mg/L。在8株MIC≥32mg/L中,7株有parC突变。Higgins 等的研究显示,GyrA的Thr-83→Ile突变与环丙沙星的低度、高度耐药均有关;ParC的Ser-80→Leu突变仅出现在Thr-83→Ile突变基础上,和高度耐药有关;而mexR、nfxB基因突变仅出现在gyrA或parC突变的基础上而导致高度耐药。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主要是由于gyrA基因突变,parC、mexR 和nfxB基因突变为次要因素。

3.3 低渗透性作用

3.3.1 外膜渗透性减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渗透性降低原因主要是与外膜上孔蛋白的结构与状态有关,其次也与孔道蛋白的数量减少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依靠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作用而进入细菌体内,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变异均能使细菌摄取药物的量减少而导致耐药。已发现的外膜变异株有OmpC、OmpD2、OmpG、OmpF等的变异,均可导致耐药性。

3.3.2 生物膜形成

生物膜是指细菌吸附于生物材料或气体腔道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将自身包饶其中形成的膜样物,其主要成分是藻酸盐,生物膜是细菌为适应环境而采取的生存策略,可以保护细菌逃逸宿主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较为复杂:(1)膜外多糖被能阻止和妨碍抗生素渗入生物膜底层细胞。(2)胞外多糖被含有较高浓度的抗生素降解酶。(3)位于多糖被膜深部的菌细胞很难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清除,因此这些细菌代谢低,甚至处于休眠状态,对各种刺激不再敏感.(4)因抗生素无法杀灭底层菌细胞,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开启抗生素耐药基因等。

4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症肺炎中该菌作为病原菌是由提示预后差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它对抗菌药物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改种细菌的细胞膜渗透性很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来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菌清除率也低于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地域、人种的不同;生活习惯、气候的差别;经济条件以及抗生素经验治疗的差异,各地报道的耐药

率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不断增高。Bonfiglio等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05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31.9%。Segatore等研究了334株临床分离株,其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17.1%、28.4%、48.2%。SENTRY 耐药监测计划的结果为:2000年泌尿系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的耐药率依次为拉美54.5%、欧洲40.8%~43.7%、北美洲28.3%~29.2%;而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株的感染分离株的敏感率在64.7%~69.7%。TRUST耐药监测网2000年的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3.5%、73.0%、71.0%。Sheng等研究了台湾地区的耐药情况,其耐药率约为15%,并且在临床开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之前,已经在体外分离培养到其耐药株。据Bhavnani等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从1993年的84%降至1999年的71%。

4.1 HAI和CAI分离菌株数比较

菌种HAI(%) CAI(%) HAI:CAI

铜绿假单胞菌42 108 1:2.57

大肠埃希菌26 209 1:8.04

肺炎克雷伯杆菌27 193 1:7.15

阴沟肠杆菌19 49 1:2.58

鲍曼不动杆菌25 87 1:3.48

噬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4 21 1:1.50

4.2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MIC90值(mg/L)

MIC50 MIC90

环丙沙星0.25 8

氧氟沙星 2 32

左氧氟沙星 2 32

司巴沙星 1 16

莫西沙星 2 16

加替沙星 1 8

4.2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R(%)、I(%)、与S(%)比较

R% I% S%

环丙沙星15.3 12.0 72.7

氧氟沙星36.7 11.3 52.0

左氧氟沙星26.7 14.0 59.3

司巴沙星30.0 13.3 56.7

莫西沙星24.0 12.7 63.3

加替沙星15.3 8.7 76.0

材料和方法

菌株来源

试验菌株: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间细菌室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收集的细菌用纸片法在-30℃冰箱中保存备用。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来自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主要试剂

Mueller-Hinton琼脂粉英国Oxoid公司

M-H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M-H肉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SDS Sig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460~465.

[2] 林赴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22(6):247.

[3] 陈胜昔.氟喹诺酮类药效学的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22(6):253.

[4] 胡兴.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突变与其喹诺酮耐药性的相关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30):126.

[5] 吕增春,邢玉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分类和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22(2):73.

[6] 张致平.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22(6):241.

[7] 李学如,贾文祥,杨春,等.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株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

[8] Sambrook J,Frisch EF,Maniaatis T. Molecular cloning.Alaboratory manual[M].2nd ed. 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892.

[9] Heisig P,Tschorny R.Charcaterization of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mutants of Escherichia coil selected in vitro[J].Anti 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1284.

[10] Cambon E,Bordon F, Gutman L. Novel gyrA point mutation in a stain of Escherichia coil resistant to fluoroquinolones but not to nalidixic acid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3,37:1247.

[11] Jalal S, Wretlind B. Mechanisms of quinolone resistance in clinal strans of Pseudomones aeruginosa[J]. Microb Drug Resist,1998,4:257.

[12] Yonezawa M,Takahata M,Matsubara N,et al. DNA gyrase gyrA mutations in 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

[13]Yonezawa M,Takahata M,Matsubara N,et al.Type Ⅱtopoisomerase mutations in ciprofloxacin-resistant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1):62.

[14]Nakano M,Deguchi T,Kawamura T,et al. Mutation among 33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isolated in Japan and their susceptibilities to fluoroquinolone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10):2287.

[15]Takenouchi T,Sakagawa E, Sugawara M. Detection of gyrA mutation among 33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isolated in Japan and their susceptibilities to fluoroquinolone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2):406.

[16]Akasaka T,Tanaka M, Yamaguchi A, et al.Type Ⅱtopoisomerase mutations in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d in 1998 and 1999; role of target enzyme in mechanism of fluoroquinolone resietanc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8):2263.

[17]Cambav E,Perane E,Dig C,et al. Role of mutations in DNA gyrase genes in ciprofloxacin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usceptible or resistance to imipenem[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1995,39(10):2248.

[18]Berger M J.Struture of DNA topoisomerases[J].Biochim Biophys Acta,1998,1400:3.

[19]Levine C,Hiasa H, Marians J K. DNA gyrase and topoisomerase Ⅳ:biochemical activities,physiological roles during chromosome replication,and drug sensitives[J].Biochim Biophys Acta,1998,1400:29

[20]Mouneimne H,Robert J,Jarlier V et al.Type Ⅱtopoisomerase mutation in ciprofloxacin-resistant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1):62~66.

[21]Kureishi A,Diver JM,Beckthold Bet al.Cloning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NA gyrA gene from strain PAOL,and 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1997,41(10):2289~2291.

[22]Eddle JG,Barnard FM,Wentzell LM,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drugs with DNA gyrase:amodel for the molecular basis of quinolone action.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2000,19(8):1249~1264.

[23]Ball P.Quinolone generations: natural history or natural selection?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0,46(Suppl Tl) :17~24.

[24]Tokue Y, Sugano K,Saito D,et al.Detection of novel mutations in the gyrA gen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nonradioisotopic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428~431.

[25]Kohler T,Michea-Hamzehpour M,Plesiat P,et al.Differential selection of multidrug efflux systems by quinolone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2540~2543.

[26]Shen LL.Quinolone interactions with DNA and DNA gyrase.Methods Mol Biol,2001,95:171~184.

[27]Takashi T, Eiko S,Mie S.Detection of gyrA mutation among 33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isolated in Japan and their susceptibilities to fluoroquinolones.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3:406~409.

[28]Oto M, Miyake S,Yuasa Y. Optimization of nonradioisotopic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with a conventional minislab gel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Anal Biochem,1993,213;19~22.

[29]Ouabdesselam S,Hooper DC,Tankovic J,et al.Detection of gyrA and gyrB mutations in 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by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levels of resistance conferred by two different single gyrA mutation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1667-1670.

[30]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Method for dilu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for bacteria that grow aerobically [s]4th.Approved Standard M7-A 4 NCCLS,Vayne,Pa.

[31]Masahiro N,Takashi D,Takeshi K,et al.Mutations in gyrA and parC genes in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P.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1:2289.

[32]Pnmbwe L, Piddock L J.Two efflux systems expressed simultaneously in multidrug-resistant P.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2861.

[33] Gales AC, Jones RN, Turnidge J,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s: occurrence rate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and molecular typing in the global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1997-1999[J].Cin Infect Dis,2001,32(Suppl 2):S146-155.

[34] Hooper DC.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timicrobials:focus on fluoroquinolones[J].Clin Infect Dis,2001,32(Suppl 1):S9-15.

[35] Bonfiglio G, Carciotto V, Russo G, et al.Antimicrob Chemother,1998,41(2):307-310.

[36] Heddle JG, Barnard FM, Wentzell LM,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drugs with DNA gyrase:a model for the molecular basis of quinolone action[J].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2000,19:1249-1264.

[37] Segatore B, Setacci D, PerilliM, et al. Italian survey on comparative levofloxacin susceptibility in 334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2):428-431.

[38] Jones RN, Beach ML,Pfaller MA.Spectrum and activity of three contemporary fluoroquinolones tested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s fro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Europe and the Americas;2000):more alike than different[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1,41(3):161-163.

[38] Kirby JT, Mutnick AH , Jones RN, et al. 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garenoxacin (BM S284756)activity tested against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report from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2000)[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2,43(4):303-309.

[39] Karlow sky JA, Kelly LJ, Thornsberry C,et al.Susceptibility to fluoroquinolones among commonly isolated Gram-negative bacilli in 2000:TRUST(tracking resist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and TSN(the surveillance network)data for the United States[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2,19(1):21-31.

[40] Sheng WH , Chen YC,Wang JT,et al. Emerging fluoroquinolone-resistance for common clinically impor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Taiwan[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2,19(1):21-31.

[41] Bhavnani SM,Callen WA, Forrest A, et al. Effect of fluoro-quinolone expenditures on susceptibil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iprofloxacin in U.S. hospitals[J]. Am J Health-System Pharm,2003,60(19):1962-1970.

[41] Kukeishi A, Diver JM, Beckthold B, et al. Cloning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aeruginosa gyrA gene from PA01 and 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9):1944-1952.

[42]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临床药学组2017年04月--2017年06月一、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药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庆大霉素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西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四环素、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二、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针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克林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

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三、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大肠埃希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3)本季度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4)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30%抗菌药物,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 四、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呋喃妥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阴沟杆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药物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32291630.html,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方可华于锋英 来源:《上海医药》2011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R97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5-0227-02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上市,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组织穿透性强等特点且可单药使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显示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对其耐药菌株也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下面就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机制主要有—— 1)靶点的改变。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针对细菌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拓扑异构酶Ⅱ是由2个A亚基和2个B亚 基组成的四聚体,分别为gyrA和gyrB[1, 2]。拓扑异构酶Ⅳ是由2个C亚基和2个E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分别由parC和parE基因编码[3]。在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中,gyrA 的改变最常见,其次是gyrB。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是主 要的,且parC的改变比parE更常见[4]。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由于gyrA和parC变异所致,其中变异位点最常见于gyrA的丝氨酸Ser83和天冬氨酸Asp87以 及parC的丝氨酸Ser80和谷氨酸Glu84,其它位点的变异频率较低[5, 6]。 2)耐药性质粒。 不同研究人员先后在世界各地不同种属的细菌中发现了耐喹诺酮类药物质粒。该质粒可在不同菌属间广泛传播,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整合子介导的多重耐药机制因可引起耐药基因高效、快速转移而备受重视。质粒作为一种可移动基因元件,通过整合酶的作用捕获外来的耐药基因(包括对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磺胺类和消毒剂等药物耐药的基因)。整合子-基因盒系统是新的可移动基因元件,能捕获和整合细菌的耐药基因,是细菌多重耐药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内在机制[7~9]。杜艳等[10]研究认为,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与I类整合子密切相关。I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I类整合子的细菌更易表现出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说明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确实有一定作用。因此,整合子系统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对多重耐药细菌的研究意义更大。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 一、监测情况: 1、革兰阳性球菌(前两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见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 耐药率50-75%:红霉素。 耐药率40-50%:庆大霉素。 耐药率30-40%: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 (2)表皮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庆大霉素、四环素。 耐药率40-50%:诺氟沙星。 耐药率30-40%: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

2、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 (1)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见下: 耐药率超过75%:无。 耐药率50-75%: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呋辛。 耐药率40-50%: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 耐药率30-4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替卡西林+棒酸。 (3)阴沟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呋辛。

耐药率50-75%: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耐药率40-5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 耐药率30-40%:无。 3、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抗生素耐药见下: (1)铜绿假单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2)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耐药率40-50%:无。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1) (二)突变耐药性 (2) (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2) (四)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3) 二、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6)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7) (一)应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7) (二)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7) (三)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8)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疗效显著的新品种,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1.细菌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点突变,引起抗菌药物作

用靶位的结构变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通过转座子或插入顺序,细菌DNA的一大片全部重排,包括插入、倒位、复制、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从原有部位转座至另一部位,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通过质粒或噬菌体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二)突变耐药性 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系细菌经理化因素而诱发,也可为遗传基因DNA自发突变的结果。细菌产生这种耐药性的发生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即回复突变)与药物无关。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变慢,竞争力也变弱。因此,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的耐药菌中仅居次要地位。 (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所有致病菌中。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性在自然界发生的细菌耐药现象中最多见,也最重要。耐药质粒在微生物间的转移方式有:①转化,即耐药菌溶解后释出的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耐药。这种传递方式基本限于革兰阳性细菌,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②转导,耐药菌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性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

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新机制

喹 诺 酮 类 抗 菌 药 耐 药 新 机 制 刘健华,陈杖榴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中图分类号:S859.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052926005(2007)0120054202 近年来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问题备受关注。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过去普遍认为主要起因于染色体基因突变(靶位改变、主动外排和膜孔蛋白缺失),而不存在水平传播的可转移基因。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包括qn r、m f pA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的变异基因(aac(6’)2Ib2cr)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性,其中qn r和aac(6’)2Ib2cr位于质粒上,使得喹诺酮耐药性在人畜病原菌间的迅速扩散成为可能,更加严重地威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收稿日期:2006207205 作者简介:刘健华(19732),女,副教授,博士,从事兽药安全评价和细菌耐药性研究;E2m a il:jh liu@scau.ed https://www.sodocs.net/doc/c32291630.html, 通讯作者:陈杖榴,E2m a il:chenz l@scau.ed https://www.sodocs.net/doc/c32291630.html, 现就近年来新出现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综述如下。1 qn r介导的耐药机制 1.1 qn r的发现及对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 1998年M artinez等[1]首次报道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医学中心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中获得了一个有广泛宿主菌可转移喹诺酮类耐药性的质粒pM G252。将该质粒转入外膜孔蛋白缺失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可使其对环丙沙星的M I C升高8~16倍,转入外膜孔蛋白正常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可使其对环丙沙星的M I C升高32倍。含有该质粒的E.coli转化子其耐药性突变的频率比不含该质粒的菌株高100倍,且对环丙沙星的M I C从0.008m g L上升到0.25m g L。这一质粒在其他肠杆菌(如E.coli、伤寒 的检测准确性好。尿样经萃取处理后可去除一些干扰因素,其检测结果应更为可靠,对检测结果不相符的尿样进行萃取处理前后的检测试验说明,TCC、B I O 和DN试剂盒对低含量或阴性尿样的直接检测均存在非特异反应的情况。而CER试剂盒对阴阳性尿样的检测(包括经萃取处理的尿样)均呈阳性。分析认为,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可能该试剂盒本身不适合用于尿样的直接检测;另一方面,该试剂盒的反应活性偏低,也可能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共采用了6盒CER试剂(含3个批次),在试剂盒提供的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延长了个别反应步骤的时间,但不同试剂盒的0ng m l标准的OD值均只达到0.9~1.0ng m l。除了试剂盒自身因素,试剂在销售和运输过程中若储藏不当也可能造成反应活性偏低。 3.4 在实践工作中,确定合理阳性阈值对于EL ISA 结果判定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将阳性阈值定得较高,可减少非特异反应的情况,但也可能造成一些低残留水平的样品漏检,给进出口把关带来风险。对阳性阈值的确定,需综合考虑所检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规律、试剂盒本身的特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把关要求等因素。 3.5 尿样的质量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结果也有较大影响。我们发现,一些用原液测得含量为10~50ng m l的尿样,经10倍稀释后用同一试剂盒测得含量为0,说明稀释处理可减少一些干扰因素。为保证检测质量,尿样应新鲜采集并注意低温保存。对尿样采用本研究介绍的有机溶剂萃取法或试剂盒提供的酶消化法进行前处理,也可进一步减少干扰因素。 4 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比对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试剂盒检测原理、质量、标准品设置、操作是否便利等因素,4种试剂盒当中,本研究推荐选用B I O试剂盒进行活动物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但B I O试剂盒对经简单处理的尿样的检测也存在非特异反应的情况。实际检测工作中,除通过设定合理阳性阈值、对尿样进行必要的前处理等方法以尽可能较少非特异干扰因素之外,还可对检测呈阳性的样品另用不同试剂盒检测,综合有关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必要时应采用色谱等方法对EL ISA结果进行确证。 参考文献: [1] 吴时清,陈茹,林志雄,等.应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供 港澳活猪中克伦特罗残留量[J].现代商检科技,1999,9(4):172 18. [2] 于洪侠,杨曙明.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 兽药杂志,2004,38(11):44247. [3] Shelver W L,K i m H J,L i Q X.D evelopm ent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2based enzym e2linked i m m uo so rbent asssy fo r beta2 adrenergic agonist zilpatero l[J].J A gric Food Chem.2005,53 (9):327323280. [4] Sm ith D J.Shelver W L.T issue residues of ractopam ine and urinary excreti on of ractopam ine and m etabo lites in ani m al treated fo r7days w ith dietary ractopam ine[J].J A ni m Sci, 2002,80:124021249. [5] D ick son L C,M ac N eil J D,L ee S,et a l.D eter m inati on of be2 ta2agonist residues in bovine urine using liquid ch rom atogra2 phy2tandem m ass spectrom etry[J].J AOA C Int,2005,88(1): 46256.

(整理)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1.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类 耐药性分为两类,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前者是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后者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 1.2耐药基因 细菌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因经常有机会与各种抗菌药物接触,故在细菌细胞内的质粒、染色体、转座子、整合子上可有耐药基因和多种耐药基因的积聚并借结合、转导和转化而在不同种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间彼此频繁交换,耐药基因一旦获得较长期存留,转座子和整合子(以及更小的DNA片段)由于分子量小和活动自如,所以在耐药基因转移和MDR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3染色体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 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而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往往有一定缺陷,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可迅速生长繁殖。但质粒与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以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 2.细菌耐药的机理 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种机制。 2.1水解酶和修饰酶水解和修饰抗生素 ⑴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⑵修饰酶(钝化酶或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

的羟基或氨基上,使抗生素灭活。多数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 2.2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的改变是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链霉素耐药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 亚基上链霉素受体P10 蛋白质发生改变等。 2.3其它原因 ⑴细菌泵出系统增多、增强,以排出已进入细菌内的药物; ⑵细胞膜主动转运减少; ⑶建立了新的代谢途径; ⑷细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则可能系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 3.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现状 3.1细菌耐药情况的变迁 ?1920~1960年G+菌葡萄球菌 ?1960~1970年G--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70年代末至今G+,G--菌 _MRSA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_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_PR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_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G--) _AmpC Ⅰ型β-内酰胺酶(G--) 3.2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 近年来,国内耐药严重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在医院内的流行已引起临床微生物学、临床抗生素学和感染病学专家的广泛重视。MRSA株同时也不同程度的耐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卡巴配能类及配能类。这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2002,36(9):37~39/李文平,等中国兽药杂志?37?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李文平1,李志万2 (1.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2.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071) [收稿日期] 2002-05-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1280(2002)09-0037-03 [中图分类号] S859.79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用于多种感染的治疗。但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也在快速增长。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应用、毒副作用、耐药机制和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现状;耐药性李文平(1974年 ̄), 女, 硕士, 微生物学专业。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从1962年萘啶酸问世以来,已有数以千计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得以合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已成为很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使用频率仅次于青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如对细菌的选择性高;口服给药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除脑组织外,绝大多数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 体内不易被代谢,毒副反应小等。以上种种优点,使喹诺酮类药物成为合成药物中的重要类别之一。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962年至今,喹诺酮类药物历经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1]。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以萘啶酸为代表,它们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因其不良反应严重,现已淘汰不用。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以环丙沙星为代表,与第一代相比,它们的抗菌谱扩大,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活性,适用于治疗呼吸道等多种感染。 第三代以司帕沙星为代表,较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有着更好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特别是对肺炎球菌有很好的活性。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以西他沙星为代表,它们的抗菌谱更广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可谓是超广谱 表1 人用喹诺酮类抗菌药 代次 英文名 中文名第一代 Nalidixic acid 萘啶酸Cinoxacin 西诺沙星Pipemidic acid 吡哌酸第二代Norfloxacin 诺氟沙星Enoxacin 依诺沙星Ofloxacin 氧氟沙星Fleroxacin 氟罗沙星Ciprofloxacin 环丙沙星Lomefloxacin 洛美沙星Pefloxacin 培氟沙星Lev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Rufloxacin 芦氟沙星第三代 Sparfloxacin 司帕沙星Tosufloxacin 托氟沙星Grepafloxacin 格帕沙星Pazufloxacin 帕珠沙星Gatifloxacin 加替沙星第四代 Trovafloxacin 曲伐沙星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Clinafloxacin 克林沙星DU-6859a 西他沙星 2 喹诺酮类药物在人类临床中的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可成功治疗许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包括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烧伤感染等。此外它还可以治疗某些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由产毒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对口服喹诺酮类药物非常敏感,主要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和排泄物中的药物浓度不受腹泻的影 抗感染药物,而且它们对厌氧菌也有很好的活性。表1中列出了一些人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摘要】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 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近百年,使很多严重感染和传染病的预后大有改观,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严重者导致死亡或残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的后果发生。这里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如应用抗菌药物及其各种组合的适应症,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副作用的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特殊情况下(肝肾功能减退时、年老、年幼、免疫缺陷、难治感染等),抗菌药物的应用等。现在我们主要讨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等。 1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1应熟悉选用药物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药动学,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1.2要及早确立病原学的诊断:确立正确诊断为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的先决条件,临床上有些疾病如丹毒,猩红热,立克次体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炭疽等,系由固定种属的微生物所引起,确诊即可选用相应抗生素,有些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其病原微生物常有多种,而病原微生物间的药敏有较大差别,因而常致用药错误,对这类疾病应尽一切努力找到病原微生物再选择用药。有些病原采用常规方法不易分离者亦应尽量选用其他辅助诊断技术,包括各种免疫学实验,分离出和鉴定病原菌后必须作细菌的药物敏感度测试,必要时并测定联合药敏实验,共选用药物参考。 1.3应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新生儿体内酶系发育不良,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弱,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大多减少,肾功能也见减退,应用常规剂量后血药浓度和半衰期常有增高和延长,故用量以偏小为益,有条件时宜定期监测血中峰、谷浓度。 1.4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除肯定为细菌所引起或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外,一般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除病情严重同时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因应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被查出和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致正确诊断难以及时建立而延误了及早恰当的治疗。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措施也不适

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最早上市的品种是萘啶酸,于1962年人工合成,自1978年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问世后,在其母核4-喹酮上引如了不同的活性基团,合成了系列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氟洛沙星、氨氟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等,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是国际公认的较好品种。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较高、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其作用机制为抑制DNA螺旋酶,与其它抗生素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无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喹诺酮类药物自问世以来优势显而易见,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由于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合并用药、滥用药物、患者生理状况都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未能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特别在偏远山区医疗单位和诊所滥用喹诺酮类药物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把近年来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1 对骨关节的损害 动物实验已证明,该类药物对未成年动物的主要骨关节可造成软骨水泡样变性,关节腔出现渗出,严重者可导致软骨基质腐解,其损害程度随着动物年龄减小而增大。儿童常规用量是否发生骨关节损伤。尚缺乏确切的证据。但国内有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环丙沙星后可引起胎儿软骨损伤。为此,专家仍然主张16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这类药物,同时,在该类药品说明书中已警示禁用于儿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但是滥用现象仍然存在。王增信报道小儿服环丙沙星致关节疼痛20例分析。患儿女9例,男11例,年龄4~15岁,口服环丙沙星为0.8g/例,1.0~1.6g4例,1.8~2.4g 8例,72.4g 6例。分别于服药的第四天、第七天和7天以上出现关节疼痛,经影像学检查,关节腔有轻度渗出的6例,有明显渗出的3例,无改良的11例。上述病例在发现症状时停药,引起局部热蹩,加服维生素C、补钙等常规治疗,结果恢复正常。 2过敏性休克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过敏反应有:局部红肿、皮疹、荨麻疹及光敏反应,在过敏反应中过敏性休克对患者的危害最大,甚至引起死亡。过敏休克的发生率低,以环丙沙星为例,据国家药监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不良反应的780例中,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药效和临床应用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类 1.1第一代喹诺酮类 1.1.1第一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奈啶酸、吡咯酸等,因其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具有抗菌作用,且作用弱,对敏感菌株的MIC90也多在4mgL-1以上;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等均无抗菌作用。 1.1.2第一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一代喹诺酮类常见品种有奈啶酸、噁喹酸及吡咯酸等,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目前此类药物已被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其他抗菌药物所替代。 1.2第二代喹诺酮类 1.2.1第二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二代喹诺酮类较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明显较第一代喹诺酮类少见。 1.2.2第二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二代喹诺酮类有新噁酸、噻喹酸、噁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的治疗。 1.2.3典型药物实例:吡哌酸(吡卜酸,Pipemidic Acid,Dolcol,Pipram,PPA)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对奈啶酸、头孢氨苄及羧苄西林强;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吡哌酸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后部分吸收,成人单次口服0.5g和 1.0g后,血药峰浓度为 3.8mgL-1和5.4mgL-1,半衰期为3.1h;本品吸收后可分布于肾、肝等组织,胆汁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本品主要经肾排泄,给药后24h58%~68%的药物从尿液中排出,部分自粪便排出。吡哌酸在临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治疗,本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青霉素等抗生素联用有协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的作用增强。 1.3第三代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开发上市的药物,为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4-氟喹诺酮类结构类似物。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类。在化学结构上,基本母环的3位有一个羧基,6位通常由氟取代,多数7位有一个哌嗪环。 1.3.1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较第一,第二代药物有很大拓宽,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对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IC90为0.03~2mgL-1。流感杆菌也对此类药物高度敏感,MIC90多低于0.06mgL-1。对不动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但仍优于吡哌酸,MIC90多在0.5mg~8mgL-1之间。氟喹诺酮类对革兰阳性球菌亦有抗菌作用,但其抗菌活性明显较对肠杆菌科细菌为差。在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仍以左旋氧氟沙星抗菌活性相对较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相似或稍弱,其他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弱于上述3个品种。本类药物对某些厌氧菌、支原体也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口服吸收完全,不良反映轻微。1.3.2第三代喹诺酮类常见药物:诺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xacin,甲氟哌酸)、依诺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环丙沙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管理机制000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管理机制 一、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考核中,并与各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相结合。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要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每月》1次),药剂科每季度对门诊和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1次分析,并在《处方及临床用药通报》上向全院进行通报。 三、药剂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形式为会议或者通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以及医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四、药剂科应完善各类抗菌药物的出入及消耗登记制度,对某些用量异常、价格昂贵和不良反 应较大的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应用。 五、根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的监测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科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米取以下干预措施: 1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科室医务人员。 2.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慎重经验用药。 3.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无用药指征; 2.越线用药或药敏试验有低线药物敏感而不及时修改; 3.不按常规疗程、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给药的; 4.病人转科时频繁换用抗菌药物或者病程记录中对换用抗菌药物的理由不当; 5.不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不及时处理; 6.不按规定上报药物不良反应; 7.其它不符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细则”行为; 8.其它不符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行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PA)对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阐明耐药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医学杂志,遴选2006~2009年报道的相关药敏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PA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依序是21.29%(1389/6524)、24.34%(556/228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27,p<0.01)。结论:临床抗PA感染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首选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可形成多重耐药,其耐药机理主要是因其产生金属酶,携带有金属酶的整合子在PA间快速播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临床抗PA感染中有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旨在比较两者对PA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查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医学杂志,遴选2006年至2009年所报道的相关资料,将文中所报道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归类和数据处理,根据被测菌株数,推算还原耐药菌株数,按文献累加被测菌株数和耐药菌株数,计算总的耐药率[1-6]。然后将PA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作比较,即进行卡方检验,计算X2值,求P值,并阐明耐药机理。 2、结果见下表 3、讨论 3.1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亚胺培南耐药率(21.29%)低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 4.34%),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27,P>0.01)。 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宜首选亚胺培南。但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仍比较高,可见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问题不容忽视。 3.2 PA对亚胺培南等碳青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理是:①PA产生金属酶,尤其是IMP型金属酶是我国临床感染检出率最高的金属酶,此金属酶属于β内酰氨酶类,可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且不受酶抑制剂的影响[7]。这是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产金属酶的基因位于PA质粒或染色体上,并能以基因盒的形式由整合子携带,从而导致耐药性在细菌间快速传播。整合子也是导致PA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②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也是导致PA 产生多重耐药的原因之一[8]。外排泵MexAB-OprM、MexXY-OprM高度表达与调控基因mexP、mexZ发生变异有关。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以上.docx

每次吃药前都看,10%的人说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生命时报》北京读者郑荣来不久前来信,向本报反映了,药品说明书越来越看不懂的情况。就此,本报近日在搜狐网健康频道,发起了“你吃药看说明书吗?”的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吃药前看说明书了,但药品说明书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在参与调查的1282人中,有58.01%的人每次吃药前都看说明书,22.1%的人经常看说明书,偶尔看的人也占18.58%,从不看说明书的人仅有1.33%。“这个调查非常好,它反映了老百姓对药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意识大大加强了,过去吃药前看说明书的人不到两三成,现在能够达到八九成,说明安全用药已深入人心了。”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我国药品管理的进步,过去那种不规范的,报喜不报忧的说明书越来越少见了,老百姓也尝到了看说明书的甜头,认识到了不看说明书的坏处。调查显示,79.94%的人认为不看说明书有坏处,仅5.78%认为没坏处,还有14.29%的人说不清楚。“药品对大家来讲都是陌生的,用药之前看说明书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也是法律的依据。”孙忠实教授介绍,现在出现药源性事件后,如果对簿公堂,唯一的法律依据就是说明书。也就是说如果你按照说明书吃出了事儿,厂家要负责任。 但是,调查显示,还有部分老百姓不看说明书,37.48%的人因为医生已经告诉他怎么吃药,所以不看说明书,9.14%的人认为看不懂说明书,看了也是白看,3.67%的人是没有意识和习惯去看,还有10.15%的人因为字太小,看着费劲不去看。 “久病成医,很多慢性病人都有这样的心态,这导致了他们都没有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孙忠实教授分析,除了有百姓自身意识的问题,我们的说明书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说明书的专业词汇太多,不够通俗。第二,处方药主要是合资或独资进口的药,以及国产药,国产的说明书好懂,字写得也少,比较简单。合资的或独资的厂家对药源性事件特别重视,因为国外有法律,要是出现药源性事件,而药品说明书上事先没有警告患者,厂家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进口药把所有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全写了出来。这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好处,可以警告患者,提前有所提防。二是坏处,患者看了说明书会产生顾虑。就像郑荣来读者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人告诉患者看这样的说明书要用辩证的眼光,他几乎就什么药都不敢吃了。孙忠实说:“其实,只要是药监局批准了的药,应该说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安全的。” 合理的用药时间、服药方法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如何科学读懂说明书呢?调查显示,有31%的人看服用禁忌,26.62%的人看用量,23.5%的人看用法,不良反应也有16.32%的人非常关注。 “看说明书要先看适应症、剂量和注意事项。”孙忠实教授介绍,一般说明书上的吞服是指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应用茶水、牛奶、酒等送服,也不能干吞;饭前服是指饭前30-6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饭后30分钟服;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说明书上的“慎用”通常指该药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并非绝对不能用,但用时需要谨慎。服药时,如果出现说明书上标明的轻微不适反应,不必太过紧张,但若用药感到较强烈的不适,一定要停药就医。

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其实是一种抗菌药,可能很多人都并不知道,所以也不知道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喹诺酮类药是较新的合成抗菌药,特点是作用于细菌的DNA;与其他抗微生物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影响;对多种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敏感性;杀菌力强,吸收快,分布广,不良反应少。 喹诺酮类常用药物的使用1、氟哌酸如何使用 氟哌酸(诺氟沙星)第3代喹诺酮类。对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金葡菌的作用比庆大霉素强。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肠道等感染性疾病。胶囊,0.5g/粒,每次内服量:犬、猫、家畜10mg/kg体重,2次/d。 2、环丙沙星如何使用 环丙沙星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谱与氟哌酸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作用;对绿脓杆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及霉形体感染。环丙沙星盐酸盐(粉剂),家禽每天按0.05%混饮给药,连用3~5d。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每次肌注量:家畜、家禽2.5~5mgkg体重;静注每次量:犬5~15mg/kg体重;其他家畜2mg/kg体重,2次/d。

3、恩诺沙星如何使用 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霉形体作用优于泰乐菌素和硫粘菌素,主要用于犊牛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仔猪白痢、黄痢、仔猪水肿病;家禽的各种霉形体病及大肠杆菌感染。内服一次量:猪、犬、兔2.5~5mg/kg体重,2次/日。其他家畜2.5mg/kg体重,2次/d,连用3~5d;家禽混饮50mg/kg饮水,连用3~5d。 4、氧氟沙星如何使用 氧氟沙星(氟嗪酸)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部分厌氧菌、霉形体均有效,抗菌活性优于氟哌酸。口服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用于畜禽各种细菌及霉形体感染,常用制剂为2%可溶性粉,50g/袋:每升饮水加2.5~5.0mg 自由饮用。注射液用于肌注或静注,每次用量:畜禽3~5mg/kg体重,2次/d,连用3~5d。 5、盐酸二氟沙星如何使用 盐酸二氟沙星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为新型抗菌药,用于敏感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小~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引起的畜禽感染的防治。临床上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气管炎、肺炎、禽霍乱、链球菌病、禽伤寒的治疗。对鸡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等效果显著。常用制剂有盐酸二氟沙星片,5mg/片,内服,鸡5~10mg/kg体重,2次/d,连用3~5d。盐酸二氟沙星粉,规格:以含盐酸二氟沙星计,①10g:0.25g;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组织分布广等优点。本文从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特点、合理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特征;合理应用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发现的第一个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药物—萘啶酸,以其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的作用特点,开辟了抗菌药物研究和使用的新途径。40多年来,国内外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不断进行修饰,陆续开发出多种新药物投入临床使用。 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1第一代药物 (1962~1969) 以萘啶酸为代表,其抗菌普窄,抗菌作用弱,口服难吸收,仅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1.2第二代药物 (1969~1979) 以吡哌酸和西诺沙星为代表,其抗菌谱由革兰阴性菌扩大到对部分革兰阳性菌,但血药浓度低,仅限于治疗肠道和尿路感染。 1.3第三代药物 (1980~1996) 以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等为代表,这类药物在母核6位碳上引入了氟原子,在侧链上引入哌嗪环等,使血药浓度提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扩大到对革兰阳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杀灭作用。 1.4第四代药物 (1997年以后) 主要有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第四代药物抗菌谱更广、既保留了前三代抗菌特点。又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1】。 2、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2 .1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对多数革兰阴性菌的主要作用位点是DNA旋转酶,而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位点以拓扑异构酶Ⅳ为主。一些氟喹诺酮类药物新品种可同时作用于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2】。回旋酶是四叠体结构的蛋白,由2个A亚单位与2个B亚单位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5×103与95x103【3】。细菌在合成DNA过程中,DNA回旋酶的A亚单位将染色体DNA 正超螺旋的一条单链(后链)切开,接着B亚单位使DNA的前链后移,A亚单位再将切口封住,形成了负超螺旋。根据试验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并不是直接与DNA回旋酶结合,而是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1.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80%。 2.及时向临床科室通报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检验科每月及时开展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及时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季度通报1次,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检验科每月进行全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并列出细菌耐药谱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向全院公布,以指导临床用药。检验科按要求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3.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4.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5.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6.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 7.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委员会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