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08海南)1.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09海南)2.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必行政公职更重要

(10海南)3.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来源:学科网ZXXK]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来源:学科网]

(11海南)4.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12海南)5.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07海南)26.(8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5分)

26.(8分)答案要点,

(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2分)

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1分)

(2)人民主权,(2分)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3分)

---古希腊的经济----

----古希腊的文化----

(07海南)1.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 王阳明和哥白尼 D. 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古罗马的的政治----

(08海南)2.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12海南)6.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古罗马的的经济----

----古罗马的的文化----

----世界近代史----

----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07海南)1.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07海南)3.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08海南)4.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09海南)6.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09海南)8.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12海南)16.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13海南)20.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 (08海南)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07海南)3.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09海南)4.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11海南)6.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11海南)7.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近代英国资本主义文化----

---近代美国新体制的建立----

(09海南)7.《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

(09海南)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09海南)10.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其中有好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此战争应该是

A.普法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内战 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

(09海南)11.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伊达尔哥 D.华盛顿

(10海南)13.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C.共和制 D.联邦制

(11海南)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

(12海南)17.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13海南)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近代美国经济----

(12海南)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07海南历史)3.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07海南)2.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近代美国文化----

(09海南)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近代法国大革命及政体演变(1875)----

(07海南)2.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07海南)3.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08海南)5.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

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09海南)7.《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

(09海南)8.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09海南)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09海南)12.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10海南)18.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兵营的企圈。”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10海南)14.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12海南)18.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2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

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

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

28.(13分)

(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7分)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6分)

---近代法国经济----

---近代法国文化----

---近代德国政治----

(07海南)3.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09海南)10.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其中有好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此战争应该是

A.普法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内战 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

(10海南)18.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兵营的企圈。”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11海南)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

(12海南)2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28.答案(13分)

(1)演变: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

趋势: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8分)

(2)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5分)

---近代德国经济----

(11海南)8.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近代德国文化---- ----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08海南)2.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08海南)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09海南)4.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09海南)5.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1海南)6.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12海南)7.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

(10海南)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阿

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

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8.(14分)答案要点:

(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6分)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评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破除神权的统治;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8分)

(11海南)9.(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8分)9.(12分)答案要点:

(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4分)

(2)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

可行性。(5分)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3分)---近代世界史综合部分----

(07海南)2.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09海南)12.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08海南)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11海南)7.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