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doc 11页)(精美版)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doc 11页)(精美版)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doc 11页)(精美版)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doc 11页)(精美版)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2001-2005年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广州市及时组织开展并完成了30多项总体规划相关的规划和研究。根据《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5]105号)和2006年8月21日建设部《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6]218号),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包括现行总体规划的回顾与总结,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保障条件,对城市发展目标与空间战略的思考以及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初步工作思路。

——现行总体规划的回顾与总结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下简称“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是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调整,并补充番禺、花都两个新区的内容。本

轮规划采用分层次编制的工作方法,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分为总论和组团规划两个层次进行。总论作为全市性、长远发展策略与纲领,在规划空间上突出市域城乡全覆盖、在规划内容上突出整体战略性,在规划时限上突出宏观长远性,主要确定城市长远发展战略与目标,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与规模,总体空间布局等重大战略问题,重点制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同时作为编制各组团规划的依据;组团规划是以市辖行政区为单位的,分解落实总体规划总论的各项战略目标,着重研究市区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规划,形成地方性的近远期总体规划。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将广州市辖十区划分为中心组团、番禺组团和花都组团,中心组团(即中心城)包括越秀、荔湾、东山、海珠、天河、芳村、黄埔和白云原市辖八个行政区范围,番禺组团和花都组团则分别涵盖番禺区、花都区两个新的市辖行政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10个市辖区和2个县级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城市性质确定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之一,是我国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

规划预测2010年广州市域总人口1225万,城镇人口1040万,其中市辖十区总人口1035万,城镇人口920万。市辖十区人口分布:2010年中心组团总人口680万,其中城镇人口628万;番禺、花都组团总人口355万,其中城镇人口292万。

规划2010年市辖十区城镇建设用地总量为78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49平方公里(含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用地28.9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7.42平方米。番禺、花都组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36平方公里。

规划建立由都会区、片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以都会区为中心,以高、快速路网与轨道交通体系为依托,各级城镇辐射范围合理、空间分布均衡的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多层次、星座式市域城乡布局结构。

规划确定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策略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南部、东部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形成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主要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确立珠江作为城市空间景观发展的纽带。沿珠江前后航道发展带、沙湾水道发展带、蕉门水道发展带,与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以及沿轨道交通用地发展轴交汇,共同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发展形态。

规划确定中心组团的发展性质为“广州市域金融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核心区,将继续担负广州传统城市中心的功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策略为依据“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的发展战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促进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健康增长,保持社会稳定。

规划确定番禺组团的发展性质为“广州市21世纪的重点发展地区,沿南拓轴将建设成为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中心;集以控制、管理、服务等新型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商务办公、现代物流、居住于一体的,全面提升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信息化生态型的新城市中心;区域服务业核心区、临港产业区,将成为21世纪新的广州市科教资讯产业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策略包括:(1)积极控制策略性的重点发展区,调整完善现状建成区,保护结构性生态绿地和农业发展区;(2)城市化以村镇经济为主要动力,保证村镇经济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实现地区集约建设。

规划确定花都组团的发展定位为:“拥有强大交通枢纽功能,以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现代物流业、汽车工业、与空港联系紧密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为特色的,城乡协调有序发展,功能相对独立完

善,适合居住、创业的广州市北部重要城市组团”;发展策略包括:(1)充分利用对外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及配套的包装、加工、配送等产业,建设成为广州市北部的物流中心;(2)以汽车工业、机电工业、皮革加工业、建材工业等为主导,加强与广州中心组团及其它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传统工业产业;(3)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发展与航空交通联系紧密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4)保持作为广州市农业生产基地的职能,大力推进“三高”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5)在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适度发展度假型、疗养型、业务型旅游业,以及少量低密度住宅区;(6)城镇建设仍以集中发展为主,重点建设花都中心城区,同时着重发展五个重点建设区。

5年来,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管理与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总体规划对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青山绿地、碧水兰天”工程取得成效,生态城市格局显现;交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拉动空间结构拓展,国际大都市空间构架形成;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服务职能逐渐增强;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2)整合城市功能分区,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设用地供应有序进行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初现

(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6)推进村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对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广州目前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的改进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区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组团之间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2)交通机动化带来的压力逐渐增大,非机动化交通通道与设施缺乏

(3)生态廊道和非城镇建设用地有待进一步控制

(4)村镇城市化需要进一步引导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保障条件及现有研究基础

现行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及广州实际,有效地指导了广州城市建设,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形势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因此,须对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外部机会和内部支撑条件有尽可能完整地把握。

(一)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保障条件

2005年广州市市域现状人口规模是1107万人,《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预测2010年广州市域人口规模1225万。根据上述分析,广州市土地资源承载人口规模1500-1800万人,生态绿地承载人口规模2490万人,水资源虽然缺乏,但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承载人口规模1400万人,广州市环境承载能力仍有发展空间。

总体讲,广州市地质状况良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承载能力基本能满足发展需求,但是能源基本主要依赖国内外市场,能源安全存在隐患;水资源面临均衡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危机等。基础设施方面,供电设施相对滞后,供水设施基本充足,能源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是储备不足,防洪防灾基础设施标准提高但是体系未完善,缺乏统筹。

因此,未来广州应该稳抓节能降耗,必须清楚的认识到降低能耗就是提升竞争力。首先保证水资源的供应,不断挖掘水资源内部潜力以及适当从外部调水的努力;再次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然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电网建设,进一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整体防洪防灾战略。

二)现有研究基础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的城市问题和现象不断涌现。因此,针对这些新的问题和现象,广州在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了大量研究。有些研究是问题导向型的,有些是实施型的,也有些是前瞻型、战略型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1.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体系

广州已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体系。建立了“一张图,一张网”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由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构成的逐级深入细化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程序,公众参与的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合理有效的规划体系是编制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度保障。

2.宏观发展战略方面的规划研究

已经开展的宏观战略层面的研究项目包括:广州市域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广州市城市经济与城市经营发展战略研究;广州都市区在区域国际分工的战略定位与选择;广州市现代化、国际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广佛都市圈发展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广州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推进广州都市区与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等。上述研究项目中约70%已进行了专家评审。

3. 居住、工业等用地方面的专项研究

为了具体落实“五个统筹”,也为了应对广州在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布局上面对的挑战,广州市先后组织编制了居住用地专项规划、工业用地专项规划、城市公共中心专项规划等,对用地需求、布局战略进行了先导性研究,可直接作为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研究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此外,广州市还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十区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项目。

4.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规划是广州市政、交通、建设、水利、农林、环卫、环保等部门参与城市规划、落实部门用地需要的重要手段,其规划成果绝大部分已被纳入《广州市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导则》中,包括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规划;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广州市消防专项规划;广州市原八区公共加油(气)站布局专项规划;广州市人防专项总体规划;广州市原八区河涌水系规划深化——蓝线控制规划;广州市地面高程规划;开发区电力专项规划;广州市番禺区通信管道网专项规划;广州市环卫专项总体规划;广州市卫生设施专项总体规划等。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包括市、区、镇三级)已于2005年开展前期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专项研究和规划大纲等部分成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给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的规定,在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同时,要同步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工作。可以预见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能够与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同步编制,互相协调。

大量的前期研究为新一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供利用的基础研究资料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上一轮,使新总体规划在研究思路和技术创新方面有了更深厚的技术依托。

——对城市目标、性质与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城市发展目标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2010-2020年,为了实现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提出城市规划目标为:建设健康安全、人人享有的新广州——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文化昌盛、风貌独特。

——经济高效

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

——社会和谐

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人口充分就业;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安全和城市形象明显改善,营造治安良好、安定文明、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以中心镇带动外围地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环境友好

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型山水城市”。到202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资源节约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节地、节水、节能,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单位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的显著下降,提高政府投资的总体效率。2020年,单位GDP能耗将在2010年0.62吨标煤/万元的基础上,明显下降。

——文化昌盛

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现代化文化体育设施和先进文化作品,形成高品位的都市文化形象,成为古今相承、中西融汇的文化名城。

——风貌独特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传统风貌保护和城市特色创造,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和居民需要,规划城市空间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二)城市定位与城市性质

1.城市性质

国际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

——国际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

面向国际是国家对广州发展的要求,极为出色的总体水平、世界领先的活动中心、装备精良的基础设施是成为国际城市的必要条件。通过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视金融、自主创新、社会和谐、土地使用等城市成长的关键方面,加强高端产业环节等核心功能的发展,建设城乡一体的和谐氛围和安全健康的宜居环境,不断强化广州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交往的中心功能,最终成就国际城市的声名。

——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

营造良好营商和创业环境,集约、节约发展。继续保持并强化商贸业、会展业,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性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金融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功能和物流业,成为区域制造业中心、商贸流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争取成为亚洲乃至于世界的金融、贸易、管理等中心。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建成南方适宜创业和就业的中心。

——文化中心

传承与弘扬岭南文化精华,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利用华南地区教育优势建设科研教育基地,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形成创新中心,发展动漫、影视、音像等产业;借助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时机,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华南体育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继续完善机场、港口和铁路枢纽,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衔接,建设南中国交通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新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形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和国际空港;建成南沙港区,把广州港建成世界第五大海港。依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强大的制造业,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将广州建成中国南方国际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对外交往中心

利用省会城市优势,强化南方领事馆集聚地职能,成为我国重要外交中心;利用强大的商贸传统和广交会的国际影响积极发展贸易、会展业,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中心。

——生态城市

维护生态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构筑治安良好、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通过生态、和谐环境的建设,形成适宜居住的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空间发展战略:从“拓展”到“优化与提升”

1.现阶段的空间发展战略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现阶段(-2010)的空间发展战略是:“南拓、北优、东进、西联”,通过拓展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长远形成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

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2010年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使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得以强化。

2.面向2020年,实现空间发展战略的转移

2010-2020年,为了实现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我们设想城市规划的目标为:建设健康安全、人人享有的新广州——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文化昌盛、风貌独特。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更新旧城、建设社区,——优化城市生活空间;

充实新城、完善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保护名城、功能升级,——优化城市职能;

提升:

协调区域、统筹城乡,——提升城市定位和影响力;

畅顺交通、完善市政,——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维育生态、治理污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优化”战略包括:城市职能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

——城市职能的优化

优化城市职能的重点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实现对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通过保护广州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推动广州市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展现“岭南古郡”风貌。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竞争力,完善广州的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金融区、会展商务区、商业服务区、文教体育区。针对市民生活中需求的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完善和提升市、区、社区各级配套服务设施网络及功能。

——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包括充实新城、完善结构。

到2010年,广州的新城建设将初具规模,中部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地区初步完成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功能的疏解和城市新中心区功能的建立;南部大学城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广州新城、南沙中心区等主要节点规模逐渐扩大;北部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从化温泉地区发展迅速;东部以萝岗区为依托,沿黄埔—增城—东莞方向拓展的发展带形成;西部与广州周边城市联动协调,金沙洲居住新城、钟村-大石新城建设基本完成。2020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将由新城拓展转向新区配套建设的完善。

——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

优化城市生活空间重点是改造旧城、构建和谐社区。

旧城改造:在旧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之配套的是要改善旧城环境、优化交通、升级市政、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把改造与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广州把中心城区定位于“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业、金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区域,并以此引领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城区的魅力是其强大的服务功能。老广州的商业服务业对应的是传统工业,提供的多是购物中心、餐馆、旅社之类的服务。随着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兴起,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海内外经济机构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服务对象。它需要的是金融、信息、会展、物流、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又理当保留千年古城的文化韵味。

构建和谐社区:在2010年前完成危破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加强新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新社区建设的重点是完善社区居委会、活动中心、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通过金沙洲新社区建设的试点,探索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提升”战略包括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提升城市定位和影响力的重点包括协调区域、统筹城乡。

协调区域:落实《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规划》,与周边城市尤其是与佛山、东莞等城市的协调,加强城市协调区域内城镇产业发展、职能分工,城镇建设用地,城际间的高等级公路、轨道交通的建设,区域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绿地系统等问题。

统筹城乡:以中心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以城带乡、城市支持农村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以都会区为中心,各级城镇辐射范围合理、空间分布均衡的市域城乡布局结构,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重点是顺畅交通、完善市政

综合交通方面,继续完善以机场、港口、铁路龙头,以公路为基础的现代化对外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广州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完善“双快体系”(快速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交通)、“双化体系”(公共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优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支线、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优化我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衔接。

完善市政:加强供水、污水处理、电力、燃气、防灾、环卫、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水平。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点包括维育生态、治理污染。

围绕建设生态广州的总体目标,开展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及市容美化等生态维育工程,构建合理的“蓝脉绿网”生态格局,实现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广州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控制污染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期末明显降低;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废源、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建立功能强大的环境监控指挥体系,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民的环境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社会监督机制基本建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继续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城郊林业生态、构建城区生态廊道、推进城区园林绿化。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

(四)空间布局原则

综合考虑2020年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城市规划目标和空间发展战略,确定面向2020年的城市空间布局原则为:以人为本、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适度开发、集约建设。

——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城市,空间布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通过空间资源的分配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区域协调

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区域其它城市间的统筹协调,做到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生态共同保育。

未来珠三角地区将发展成为网络状的城镇体系,广州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发展的核心位置,是珠三角发展的脊梁顶端,是维系和辐射泛珠三角的核心节点,更是珠三角进入国内的桥头堡。因此,广州未来的空间布局将需要考虑区域的合作发展,包括与周边城市的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的协调,也包括与周边省市的协调和辐射。

生态环境方面,重点是落实和保障珠三角区域绿地格局,形成“一环、一带、三核、网状廊道”的框架。广州重点维护北部陆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珠江口河口海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白云山-帽峰山等山体组成的区域生态绿核、东江狮子洋水道及沿岸为区域性生态主廊道,以及两条区域性生态次廊道。

区域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是加强珠三角机场、港口的联系与协作;对外与广西、湖南、江西等泛珠地区跨省道路的连接;以及珠三角内部城际轨道、公路等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协作,实现粤港澳交通一体化。

区域市政设施方面的重点是水资源和污水处理的协调,上游地区城镇和产业布局,应避免造成下游地区的环境污染。广州要从东江、西江和北江调水,应保护东平水道等上游水体的水质安全,保障广州供水。广佛毗邻地区的城镇之间,宜共建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污水处理。

——城乡统筹

针对广州高度城市化的实际,应注重城乡一体规划,通过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着重要建设好新农村建设,在规划的指导下,统筹来自各政府部门的公共资金,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消除那些涉及村民安全的各类隐患,保护农村居民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完善结构

面向2010-2020年,经济目标实现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翻的目标,人口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要求我们继续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设施和空间结构。

——集约建设

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适度开发和强调存量挖潜。通过集约发展的形式和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生态经济体系,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千呼万唤始出来! 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 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 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 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

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 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第三层级: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共23处。 第四层级: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约80处。大美珠江 滨江绿化带面积增加40%,控制沿江建筑高度与开敞空间。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骑行道、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 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目录: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2. 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自1998年以来,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可谓有起有伏。但基本上都保持在每年30亿美元上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广州的投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开始回升,增幅较前几年要高。预测2004年广州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则达到 34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数据来 源:广州年鉴 1999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的关口,之后保持稳定发展,每年的增长幅度在10%左右。 4.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2003年1-11月份,广州市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而“九五”时期房地产开发年平均增长%,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收窄,主要原因是,2003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调控力度加大,从政策上、银行贷款上加强调控,如近期发文规定不得新审批高档别墅用地等,加之我市房地产开发经过近年来快速增长,目前已进入稳步发展期,因此,2003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面积单位:万平方米;金额单位:亿元 2003年全市十区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较2002年同期增长了%(2002年为%)。其中,预售商品房成交登记面积突破了1000万平方米大关,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二手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已是连续六年增幅超过20%,二手房屋成交的多年快速增长为拉动房屋整体成交的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所占份额的不断提高产生更明显的影响。2003年各项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 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 二、规划期限与目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1~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 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 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③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④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

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指引(试行) 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 方案编制指引(试行) 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 二〇一六年二月

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指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依据】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制任务】 (1) 1.4 【编制原则】 (2) 1.5 【编制思路】 (4) 1.6 【编制主体】 (4) 1.7 【编制单位】 (4) 1.8 【其他】 (5) 第二章编制内容 (6) 2.1 【前言背景】 (6) 2.2 【现状概述】 (6) 2.3 【规划依据】 (8) 2.4 【定位目标】 (8) 2.5 【产业分析】 (9) 2.6 【更新项目划定】 (9) 2.7 【更新项目用地方案】 (10) 2.8 【规划优化措施】 (12) 2.9 【城市设计指引】 (12) 2.10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3) 2.11 【效益评估】 (13) 2.12 【实施措施】 (14) 2.13 【附件】 (14) 第三章编制程序 (17) 3.1 【工作流程】 (17) 3.2 【前期研究】 (17) 3.3 【基础数据调查】 (18) 3.4 【策划方案】 (18)

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指引(试行)3.5 【征求意见】 (19) 3.6 【公示公开】 (19) 3.7 【专家论证】 (20) 3.8 【上会审议】 (20) 3.9 【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20) 第四章成果要求 (22) 4.1 【前期研究成果】 (22) 4.2 【策划方案成果构成】 (22) 4.3 【策划说明书】 (22) 4.4 【方案图集】 (23) 4.5 【专题报告】 (25) 第五章成果形式 (27) 5.1 【书面成果】 (27) 5.2 【电子数据成果】 (27) 第六章附则 (28) 6.1【报批要求】 (28) 6.2【时效】 (28) 附录1:成果体系框图 (29) 附录2:现状信息数据收集一览表 (30) 附录3:土地权属信息汇总表 (31) 附录4:拆迁及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一览表 (32) 附录5:各单位诉求意见汇总表 (33) 附录6:项目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34) 附录7:项目信息汇总表 (35) 附录8: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36) 附录9:市政基础设施一览表 (37) 附录10:分期实施一览表 (38)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020)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2) 1 回顾与挑战 (14)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4)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6) 1.3机遇与挑战 (24) 结语 (40) 2 目标与定位 (41) 2.1城市发展目标 (41)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1) 2.3城市规划目标 (43) 3 发展战略 (45)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5)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3)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68)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5)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0) 4 空间与特色 (98) 4.1城镇体系 (102) 4.2 空间结构 (106) 5 实施策略 (147)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1)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6)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1)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2)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

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目录: 一、宏观形势 (3)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3 2.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3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4 4.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4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5)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5) 2.预售商品房成交价格稳中有降 (6) 3.二手商业用房均价波动较大 (7) 4.二手房所占份额有小幅上升 (7)

5.住宅所占份额上升 (8) 三、预售商品房成交区域特性 (9) 1.预售商品房成交面积有所增长 (9) 2.预售商品房成交金额 (10) 3.各区预售住宅成交面积 (11) 4.各区预售商铺成交面积 (12) 5.各区预售办公楼成交面积 (13) 四、二手房成交区域特性 (15) 1.二手房成交面积 (15) 2.二手房成交金额 (16) 3.二手住宅成交面积 (17) 4.二手商铺成交面积 (18) 5.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 (19) 五、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对比 (20) 1.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面积对比 (20) 2.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对比 (21) 3.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对比 (22) 4.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面积对比 (23) 5.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均价对比 (24)

6.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对比 (25) 7.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均价对比 (26)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可能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进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广州市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报批程序流程图-房地产

改造意愿:村集体经济组织拟定改造意向书(含改造方式及模式)征求村民意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80%以上同意,向区政 府申请更新改造年度计划:区政府通过后申请纳入市城市更新年度计划 实施方案编制阶段 数据调查核查:区政府统筹组织基础数据调查与核查,基础数据经区政府认定(公示15日)(注:基础数据调查可在申请计划前进 行) 方案审核及表决:区政府(更新机构)征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表决稿(包括拆迁安置总量、补偿方案等直接涉及村民利益 相关内容)经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经区政府审核通过 方案编制:区政府(更新机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编 制项目实施方案,征求区各方意见 实施方案审核审定方案审查:经区政府审核同意的方案上报市城市更新局审查(材料完整性、政策适用性) 实施方案批复阶段 方案批复:市更新局向区政府发出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涉及完善历史用地手续的同步报批 获得批复同实施方案批后实施启动拆迁:对于住宅房屋可分期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每一期应当达到80%以上权属人签约后方可启动房屋拆除工作 旧村庄全面改造更新项目报批程序流程图(试行) 批复生效:批复方案在3年内经村民(含村改居后的居民和世居祖屋权属人)总人数的80%以上同意后,批复生效实施 新机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 (更新机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合 选择合作企业:基础数据经区政府核查公布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引入合作企业(公告时限不少于45日)(注:合作企业 选取可在申请计划前进行) 方案审定:由区政府提交市更新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项目建设完成验收 涉及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地块确权登记 建设报批: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立项、规划、国土等行政审批申 请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供地前完成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 调查报告

3月份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 一、房地产政策 1、广州拟从4月1日起提高低保标准 记者昨日从民政部门获悉,广州拟从4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据测算,此次调整标准,全市城镇平均低保标准为515.83元(平均提高10.44%),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445.71元(平均提高18.18%),提高低保标准后,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城镇平均标准的86.4%。 在市民政局网站上,《提高我市低保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正在公示,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本次调整的低保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和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自 4月1日起执行。 根据《方案》,城镇低保人员中“三无人员”的低保救济金,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30%计算。同时,提高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从当地低保标准的1.2倍提高到 1.5倍。 2、调控波及广州十区商业地产广州"限外令"升级 3月7日有消息称,广州部分区域即日起暂停受理外籍人士及

港澳台胞购买非居住物业。根据黄埔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天的确收到相关文件,暂停外籍及港澳人士在该区购买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商业用地建起的酒店公寓。 之前“限外令”是外籍人士及港澳台胞不能买写字楼,现在是连商铺都不能够买。搜房网记者就此时随即致电了广州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对方表示其实新“限外令”实施区域为广州十区,她表示其实新政策在“限购令”出台时已经存在,只是细则没确定因此一直没出台,今天起将按照最新的“限外令”实施。 继广州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之后,记者也随即致电了黄埔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对方表示已在昨日接到正式通知,3月7日起正式执行最新的“限外令”。而在记者也就此事致电咨询天河区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时,对方就表示现在天河区还是执行之前“限外令”的规定,暂没收到最新通知。 荔湾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方面也表示现在都是执行新的商业地产“限外令”,限制境外人士购买非居住性物业,对在区域内居住满一年的境外人士只能购买一套住宅。白云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方面也表示,在3月之前就已经传出将执行新“限外令”的说法,正式执行是从3月1日起,境外人士除了符合一定条件可购买一套住宅外,已经限制购买非居住性物业。 黎文江:对商业地产影响不大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详细规划和技术规定的关系 第三条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四条密度分区 第五条实施性规定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第六条城市规划层次 第七条“六线”控制体系 第三章城市规划勘察测量管理 第八条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勘察、测量 第九条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第十条城市基础测量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工程测量 第十二条城市规划勘测资料管理 第四章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第十四条建设用地分类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 第十六条用地面积的最小规模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第五章详细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建设用地技术经济指标控制 第十九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要求 第二十条竖向标高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二十二条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 第二十三条传统骑楼街的保护、更新和改造 第六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确定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第二十五条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第二十六条建筑间距 第二十七条建筑退让 第二十八条建筑工程停车配建 第二十九条零星建(构)筑物和建筑物外部附属物 第三十条村民和城镇居民住宅 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一条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十三条其它交通设施 第三十四条管线的布置 第三十五条河涌水系规划控制范围 第三十六条市政设施 第八章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第三十七条规划验收 第三十八条分期验收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用语说明 第四十条溯及力 第四十一条生效日期 附表: 附表一: 居住用地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二: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三:普通仓储用地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四:公园内部用地比例 附表五:居住建筑建筑间距表 附表六: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边线、河道规划控制边线退让规定附表七: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规定 附表八: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边线退让规定 附录:名词解释

广州市城市更新村企合作操作指引

广州市城市更新村企合作操作指引 旧村改造作为广东省“三旧”(旧村庄、旧城镇、旧厂房)改造的一部分,在各地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但旧村庄的改造一直存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更新改造的进程中,各地纷纷发现,通过引入合作企业来进行更新改造是旧村改造的一大契机,本文就广州市旧村改造中村企合作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一、广州市城市更新村企合作政策演变 自广东省开展“三旧”改造以来,广州市就旧村改造问题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1,从最初未涉及村企合作政策到如今对村企合作程序进行具体规定,从中可窥得广州旧村改造的政策脉络,相关政策列表如下: 1本文以广东省开展“三旧”改造为起点,不赘言广东省开展“三旧”改造前的相关“城中村”改造政策,如《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穗办〔2002〕17号)和《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转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问题的意见》(穗办〔2008〕10号)等。同时,为方便阅读,本文以文号简称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2009〕56号)简称为“〔2009〕56号文”。

通过上述表格可见,广州市在旧村改造村企合作政策上产生过诸多变化,其主要演变趋势如下: 1、从无到有 改造伊始,政府并未对村企合作进行规定,〔2009〕56号文中,除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外,仅规定了一种其他途径,即“通过土地公开出让招商融资进行改造”。直到两年后出台〔2011〕51号文时,才引入“合作企业”这一概念,

但此时“合作企业”也仅是“自主改造”过程中的一种选择。而再往后,〔2015〕56号文中则直接把“合作改造”作为与“自主改造”并列的一种改造模式。可以说,村企合作本身在更新改造政策的不断完善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2、监管趋严 众所周知,目前的村企合作中选择合作企业仅能通过政府公共交易平台选择,而上述政策文件中〔2011〕51号文却规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或集体表决方式选择合作企业”,且该文件规定的集体表决方式并不复杂,仅需要各区对企业资格审核后,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1至3家候选企业,再经过成员代表大会对各合作意向方提交的合作框架协议进行表决,表决结果得到到会成员2/3以上同意后即可报改造主管部门备案。此种操作在今天已不再可能,根据最新的〔2018〕1号文规定,仅招商文件的制定程序都比以前选择合作企业的程序复杂,可见政府对于村企合作的监管在这几年间越来越严格。 3、企业进入时机趋前 严格意义来说,最初的几个文件并未规定合作企业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哪个时间节点可进入项目,〔2015〕56号文第一次严格限制企业进入时机,即“合作改造类项目由区政府主导,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制定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公开引进合作企业参与改造;或通过土地公开出让,引进合作企业参与改造。合作改造类项目可以一次性引入合作企业,也可按照土地整理、土地开发两阶段分别引入合作企业。”同时规定“合作改造类项目一次性引入合作企业的……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方可开展合作改造方案的拟定和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确认工作。”,而〔2017〕6号文将合作企业进入时点提前到“基础数据经区政府审核公布后”,目前〔2018〕1号文更是引入“合作意向企业”的概念,同时规定“引入合作意向企业的旧村,应在合作意向协议中约定合作意向企业不得自行开展基础数据调查。”此限制性规定变相说明,合作意向企业的引入可能在基础数据调查开展之前,否则也无需规定“不得自行开展”基础数据调查。 二、城市更新村企合作程序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更新总体目标与策略 (4) 第三章更新规模控制 (7) 第四章更新功能引导 (7) 第五章更新强度指引 (14) 第六章空间管控指引 (15) 第七章专项控制指引 (18) 第八章近期重点工作与更新时序指引 (29) 第九章规划实施机制 (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审核通过的广州市2014 年12 月“三旧”地块标图建库数据库动态调整和核查梳理分类成果(以下简称城市更新用地)及其需要整合连片的范围。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文)、《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4 号,201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办〔2015〕56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府办[2009]122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三旧”改造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粤建规函〔2014〕1972号)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修正版)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依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相关规划进行编制。 第五条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律,坚持城市工作“五个统筹”,按照广州社会经济发展“四个结合”和城市更新“注重安居乐业第一;承接历史文脉,绝不毁无价之宝;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有序更新”的四项要求,着力构建和完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把城市更新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战略和公共政策长效推进。 第六条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城市更新作为统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抓手的重要作用,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规划层次图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至2030年。(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2) 2011-03-2910:2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秩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获国家住建部批复,按照住建部要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规》)成果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 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 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广州市南沙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一:南沙区总体概况...................................................................................3-11 1.南沙概况.............................................................................................3-5 1)位置 (3) 2)发展历史.........................................................................................4-5 3)现状 (5) 2.国家政策.............................................................................................5-8 3.南沙经济 (8) 1)南沙GDP (8) 2)南沙区经济飞速发展 (9) 4.南沙区规划(2006-2010)...............................................................10-11 1)城市规划 (10) 2)交通规划.......................................................................................10-11 二:南沙房地产分析.....................................................................................11-23 1.市场需求 (11) 2.房地产开发情况 (12) 3.销售情况.............................................................................................13--14 4.在售项目分析......................................................................................14—17 5.主要竞争对手......................................................................................18—23 1)万科府前一号 (18) 2)茗荔雅苑 (19) 3)优山美墅 (20) 4)广晟海韵兰庭 (21) 5)碧桂园豪 (22) 6)南沙奥园 (23)

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

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江南新苑第三期》定价策划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二部分、项目概况及分析 第三部分、项目竞争分析 第四部分、价格定位 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

第一部分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 1、完成开发投资 今年1季度,广东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475.1亿元,同比下降14.97%,但与今年1~2月份17.1%的同比降幅相比有所收窄,且总额仍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25.43%,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为6.18%,同比减少1.59个百分点。按用途划分的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13.23%;办公楼投资有较明显上升,同比增长14.76%,增幅同比增加29.17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其它投资同比下降33.97%(见表1、图二)。 2、开发资金来源 1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1011.34亿元,为2002年以来最高点,同比增长9.11%,增幅同比回落16.24个百分点。从近年1季度房地产到位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看,今年达到最高点,为213%,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增幅也是近年来最大。。 (二)土地供求分析 1.土地购置 与上年同期相比,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大幅度下降84.27%,增幅同比减少158.51个百分点;成交价款下降72.64%,增幅同比减少55.64个百分点;购置单价则同比增长77.33%。 (三)市场供求分析 1.商品房建设 商品房施工面积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竣工面积同比有一成二的增长;新开工面积则出现回落。各类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均出现不同幅度回落,其中住宅降幅为50.41%。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 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⑷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⑸坚持规划协同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同步编制、协调一致。 第5条修编重点为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规模调整、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等。 第6条规划基本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⑶《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⑷《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 ⑸《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⑹《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

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报批指引

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报批指引 一、概述 (一)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规范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报批流程,明确各阶段工作要求,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广东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2019〕71号)《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9号)《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字〔2020〕10号)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要求。 (二)城市更新单元。 本指引中所指“城市更新单元”是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的一种类型,以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利用(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为主,称为城市更新单元。 (三)城市更新单元划定。 以城市更新项目范围为基础,可包括多个更新项目,以成片连片为基本原则,综合考虑道路、河流等要素及产权边界、行政管理界线等因素,保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整,落实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划分要求,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城市更新单元内可结合具体更新项目划分子单元(街区单元)。

(四)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各区政府(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可结合城市更新需要组织编制或者修改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统领原则。 强化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管控要求,科学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提高可实施性,加快推动城市更新项目落地。 (二)坚持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遵守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修改、审查审批的法定程序,开展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相关工作。 (三)坚持高效推进原则。 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市区联动,明确工作界面,提高审批效率,发挥区政府城市更新第一责任主体作用。 (四)坚持简政放权原则。 落实“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建立“单元详细规划+地块详细规划”分层编制和刚弹结合分级审批管控体系,既坚持全市规划“一盘棋”,又实现放权强区。 三、工作程序(附件1) (一)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必要性论证。 1.划定城市更新单元。根据城市更新项目需要,由区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