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摘 要]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和规划策略。在内涵认识上,从产城关系、产城规模、发展阶段和职住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产城融合建议;在规划策略上,基于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结合案例提出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空间融合三大策略。研究指出,人本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以贯之的根本理念,产城融合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关键词]人本主义;产城融合;内涵;规划策略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6-0010-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From Human Consideration Viewpoint/Li Wenbin, Zhang Yun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from human consideration viewpoi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scale, development phase, work-life character of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raises plann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functional integration, service import, and spatial integration. The paper indicates human consideration is the essence of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cept is best reflected in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Key words] Human consideration,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Connotation, Planning strategy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 李文彬,张 昀

0引言

城市是人类高度集聚的地区,人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决定了城市必须同时提供就业和居住功能,城市和产业必须融合发展。但是,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一些新城、产业城往往仅关注产业或居住等单一功能,割裂了城市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需求。这些新城和产业城在发展初期通过土地财政、企业税收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极,但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土地资源耗尽,人口红利消失,产城分离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鬼城”“卧城”“孤岛”现象层出不穷。产城融合正是针对这些现象而提出的解决之道。

学界对产城融合的认识主要基于规划实践,总结下来存在以下四种类型:①强调物质空间的融合,认为产城融合是对产业空间与居住生活空间进行功能整

合[1],产业与城市应一体化发展[2]。②强调产居结构的匹配,认为产城融合概念的实质是居住与就业的融合,其核心问题是研究产业结构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定位[3]。③探讨体制机制对产城融合的推动作用,产业区开发管理机构的拆分整合将对产城融合的推进产生重大影响[4]。④对时序的探索,认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应该分步骤、有秩序推进[5],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固化的工业区,产城融合的可行性和时序性尤为重要[6]。

以上基于具体个案的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阐释产城融合的特征,但是对产城融合的本质认识不够。笔者认为,如果产城融合是一种城市发展目标,那么对于产城融合的理解应该回归到对城市本质的认识上。城市的本质是人,城市因人而诞生,因人而繁荣,因人而衰落。因此,城市应该以人为本,一切功能围绕人的需求展开,即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去理解产城融合,进而提出规划对策[7-8]。

[作者简介]

李文彬,硕士,高级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张 昀,硕士,规划师,现任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1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

解析

1.1产城关系

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雅典宪

章》中便阐述了城市的四大活动,其中就蕴含着产业是城市重要组成的深刻含义。工业化推动了现代城市的诞生,城镇化使得各类经济要素不断集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可见,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产”与“城”的出现和存在应该是同步而耦合并互为因果的。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却出现了只有产业没有城市的“孤岛”和没有产业支撑的“空心”城市。这两种极端的产城分离现象虽然表现出的问题相似,但形成的原因却有所不同,因此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是有所区别的。

1.1.1有产无城

有产无城型地区多指各类开发区,它们成立的初衷就是作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平台和产业集聚的空间而存在。开发区内的劳动力再生产是以工人个体为单位,因此区内只配套基

本的生活设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住宅和公共服务用地严重压缩。开发区城市功能滞后,与主城区之间存在大量潮汐式交通,逐渐演变为主城边缘的“孤岛”,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例如,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每天有5万人往返于相距25 km 的杭州主城与科技城之间;建设多年的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因产业区规模过大、企业数量过多而没有同时考虑生活配套,几乎每个企业均需要提供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路程近至上海中心城,远至苏州主城区,造成了“只有汽车没有城”的窘境,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缓解;青浦工业园的工业用地面积为30 km 2,就业人口达到12万,但是生活服务设施寥寥无几,只能通过青浦老镇区和“厂中村”予以解决(图1,图2)。

对于有产无城型地区的产城融合,应当重点考虑如何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地区可达性,从而留住就业人群。增强城市功能,规划住宅、商业、娱乐和文化等设施均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供给,但是大部分有产无城型地区的建成率较高,加之过去工业用地几乎全盘市场化,其土地资源固化,二次更新难度极大。

因此,城市功能的植入不是蓝图式的规划,应该更加关注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分时序的路径,同时在空间的选择上也应该更加慎重。以青浦工业园为例,园区现状建成率为80%,仅有7%的工业用地未出让,成片置换工业用地的成本巨大,如果对存量用地进行梳理,见缝插针地安排城市功能,则会导致产城互扰、结构混乱和形象不佳等问题出现。规划梳理出南北向产城融合廊道,近期在廊道上选择适合的节点,植入新功能,远期推动整个廊道的转型。总体而言,有产无城型地区的产城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将经历一个漫长的阵痛期,如苏州工业园区、常州新北区和无锡工业园等均是历时10年才成功实现产城融合发展。1.1.2有城无产

有城无产型地区是指那些名目繁多的新城、新区,包括生态城、智慧城和大学城等,它们往往是大城市在迅速扩张过程中,为疏散主城区人口或者为获得土地收益而推动的土地开发项目,工业化绝非这些地区的发展动力。在“消费挂帅”的后工业时代,这些新

城、新区通过规划建立各种类型的中心

图1 青浦工业区建设用地现状图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青浦一园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Z].2012.

图2 青浦新城功能结构规划图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青浦一园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Z].2012.

(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总部基地等)以求打造地价制高点,力图保证有足够的市场支撑。但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导致这些地区就业吸纳能力弱、文化缺失,常常造成资本市场繁荣而城市面貌萧条的局面。

对于有城无产型地区的产城融合,最直接的手段是通过改善交通,增强与主城的联系,提高地区可达性,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并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选择。但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缓兵之计,根本的解决手段是增加驻地就业的机会。再工业化的道路是较为困难的,这就需要寻求合适地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例如,仇保兴对南疆地区生态城的建议是发展“轻型就业”,根据南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新能源基地、养生养老基地、沙漠大学、影视基地和西游记主题公园等。因为一个200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就可以为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就业岗位;一个“沙漠”三峡,就可以规划10个新型的城市作为后勤服务基地,所以这样的就业容量是相当可观的[9]。

不难发现,产城融合的对象无论是

有产无城型的开发区,还是有城无产型的各类新城,其最终的结果是同时满足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是城镇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之后,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思路转变。在有产无城和有城无产的两种产城关系中,前一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后一种一般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才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且情况更为复杂[10]。

1.2 产城规模

产城融合的目标是成就一个健康美好的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就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或者最优的规模[11],规划学界关于这点已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但几乎“清一色”地仅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出发,排除了人的要求。产城融合的规模单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多个基本单元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城市,这些基本单元的规模接受规模经济和工作出行时间的双重检验。1.2.1规模经济

对于产城融合的起步规模到底有多大的讨论,目前有两方面的学术参考:①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其存在一个合

理的区间。一般而言,当城市规模大约低于10 万人时,规模收益很低且负担的成本很高,经济效益较差。②从管理学角度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考虑,一些学者和机构提供了最优的城市规划人口数(表1),数值区间巨大,起步的人口规模可以是3万、5万、9万、10万或15万。由此可见,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去考虑产城融合的规模是非常不确定的,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该地区的人口在3万人以上,差不多为一个居住区的规模。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底线规模或许可以更大些。1.2.2工作出行时间

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均出行时间的区间大约为20~50分钟。在提倡公交出行的前提下,根据公交车15 km/小时的正常运输速度,1小时的出行距离大约为5~12 km,产城融合的单元规模大约为12~70 km 2。例如,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就提出产城一体单元内部工作出行以30分钟为上限,倡导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的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不超过6 km,每个单元规模控制在20~30 km 2,在面积为1 578 km 2

贝克(Baker,1910)

9巴尼特住房调查委员会(Barnettt,1938) 10~25洛马克斯(Lomacx,1943) 10~15克拉克(Clark,1945) 10~20邓肯(Duncan,1956)50~100赫希(Hirsch,1959)

5~10大伦敦地方政府皇家委员会(1960) 10~25斯韦美兹(Svimez,1967)

3~25英国地方政府皇家委员会(1969)20~100纽兹(Neutze,1965)20~100达维多维奇(1970)*

5~40吉布森(J.E.Gibson,1977)*80~120世界银行(1984)**

15

1 便于管理的最优城市规划人口数

图3 株洲主城区周边新城规划布局图

资料来源:Button K J. Urban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76.

注:*表示南京大学地理系城镇合理规模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示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估算数。

范围内共规划了32个产城一体单元。

当然,以上所说的规模经济门槛和合理的工作出行时间相对理想化,实际的规划操作情况与具体的产业类型、就业密度、地形地貌和行政边界有关。以株洲等地2008~2014年的规划实践看,对产城融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8~80 km2这样一个宽泛的范围内(图3)。对于较小规模的新城或开发区,应当进一步考虑其与主城之间的通勤;对于较大规模的新城或开发区,应以人的工作出行尺度为依据,考虑产城融合单元的划分。

1.3发展阶段

产城融合是进入“十二五”之后各地政府才陆续提出的概念,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讨论产城融合及其实施路径应当关注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回顾国内各类成熟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成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12]。第一阶段:成型期,以产业的导入为主,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阶段,缺少城的概念;第二阶段:成长期,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产业迅速发展并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但城市功能仍然较为薄弱,以必要的配套设施为主,如工业邻里、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第三阶段:成熟期,这个阶段的开发区已经由一个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开发区的产业势能逐步转向城市势能,由最初依赖政策优势转向依靠自身的体制优势和创新优势。前两个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对城市的需求,第三个阶段表现为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因此,产城融合应该重点关注第三个阶段,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方面,产城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升级的发展阶段看,大致经历了生产要素集聚阶段、产业主

导阶段、创新突破阶段和多元化科技都

市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中,单一

产业或产业价值链中的低端部分高度集

聚,这时大多以生产制造为导向,对服

务性产业的要求较低或可以依托异地服

务满足需求。开发区发展的第三阶段大

多进入创新发展、多元化科技都市阶段,

这个阶段开发区大多摆脱了单纯的生产

制造,转而更多地依靠服务性产业产生

附加值,包括研发、设计、创意、咨询和

供应链管理等。因此,城市的多元功能

可以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多种服务业及

相关人才,从而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产城融合能够更好地吸

引人、留住人。在产业发展的前两个阶

段,对企业员工的职业专长、学历等要

求均较低,由此对城市功能的需求相对

较小。进入第三个阶段后,企业大多依

赖人才去创造较高的附加值,人才成为

企业的核心资源。这时企业员工对城市

的需求相对较多元化。企业的收入、文

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城市服务、环境品

质等都成为企业员工选择是否就业的重

要标准。对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和江苏

花桥国际商务城的案例进行比较可以看

出,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在不同阶段有

不同需求。安亭国际汽车城定位于汽车

产业基地,一直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

城市功能相对较为落后,存在“只有汽

车没有城”的问题。在汽车城寻求向汽

车研发、创新等产业转型发展时,城市

功能的缺乏、人才的流失成为地区发展

的阻碍。因此,安亭国际汽车城提出“城

市化补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升

城市环境品质,以此来吸引人才,从而

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多元化现代服务业。

反观花桥国际商务城,该地区定位为上

海大都市圈的卫星商务城,立足于生产

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建城之初就强调以

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吸引人和留住人。

从花桥国际商务城近10年的发展来看,

大型居住区、职业学校、金融后台办公、

电子商务、总部办公和商贸服务等已形

成一定规模,其城市品质在一定程度上

高于安亭国际汽车城。

由此可见,不同产业类型及发展阶

段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别。因

此,产城融合发展应更加关注产业与城

市的协同发展阶段,关注以人为核心的

发展需求,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的

转型升级,同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或专业技能人才。

1.4 职住特征

产城融合主要是促进产业与城市的

同步发展,其核心是就业人群与居住人

群的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

业结构决定消费水平、所需服务配置及

住宅业态,从而影响到居住人群结构。

因此,一个地区的职住特征反映出产城

融合的发育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①规模匹配,即就业人群与居住人

群的规模比例在合理范围;②结构匹配,

即就业人群结构与居住人群结构具有较

强的相关性。

1.4.1规模匹配

就业人群与居住人群的规模比例(即

职住比),能够从总量上反映出一个地区

就业与居住的实际情况。排除年龄因素

的考虑,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

功能复合度越高,其职住关系相对较为

平衡;城市规模越小,城市功能单一,

则可能存在职住关系失衡现象。从统计

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的职住比大约

为0.5~0.7(表2)。合理的职住比意味

着地区就业人群与居住人群形成适当的

比例关系。若职住比偏高,意味着本地

居住难以满足就业人群的需求,就业人

群存在大量外流的现象;若职住比偏低,

则意味着大量居住人群依托中心城就业,

城市的产业支撑乏力,可持续发展的动

力有限。从安亭国际汽车城历年来的职

住比数据可以看出(图4),2010

年以前

职住比不断攀升,说明这一地区的就业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外地居住的就业人群仍占较大比例;2010年以来职住比不断下降,说明在安亭国际汽车城“城市化补课”的努力下,人口不断导入,职住关系渐趋合理。1.4.2结构匹配

产城融合的职住关系要求就业人群结构与居住人群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地区产业以低端的加工制造为主导,那么职业构成以生产操作工人为主,收入水平不高,对居住的要求以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房为主,对生活设施的要求以基本的公益性设施、沿街商铺等为主;如果地区产业以研发、总部为主,那么职业构成主要为高级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住宅的要求较高,也将产生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不同的产业类型所对应的就业人群密度不同,因此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设置也会出现差异。由此,在进行产城融合的规划时,只有把握好地区就业人群的构成,以及消费需求、通勤特征和出行偏好等,才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同地区主导人群特征及需求特征分析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不同地区职住特征的分析可知,只有把握主导人群的需求,并以此

为出发点,完善配套生活服务设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留住人,从而进一步促进职住关系均衡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协同推进。

2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产城融合策略

基于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笔者结合我国主要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规划建议。

2.1功能融合

功能分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常见

低端生产制造区

务工人群

收入一般,以年轻人为主,流动性强必要的生活设施

沿街商铺、夜市摊点、超市宿舍、租金较低的民宅

多集中于2~3 km 的活动半径高科技、研发总部区精英阶层、专业人才、

一般白领

收入高,对生活质量要求高

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商务设施、运动健身设施购物中心、主题化的消费娱乐场所

商品公寓、高端住宅、廉租房等多层次住宅需求

人们在上班时间集中于2~3 km 的活动半径,通勤时间多为30~60分钟大学城、科技城科研人员、教师、技术

人才

收入较高,以年轻人为主,重视创意环境与氛围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商务设施、运动健身和休闲设施大众型、年轻化的消费场所,开放型的交流场所

学生宿舍、教职工公寓、商品住宅、廉租房等

多集中于5~10 k m 的活动半径

3 不同地区主导人群的特征及需求

4 安亭历年职住规模结构变化示意图

特大城市

(人口>500万)

北京2 0691 1070.54上海2 3741 1040.47苏州1 055 588

0.56深圳1 055

7710.73杭州 870(第六次人口普查) 6440.74青岛 770 5600.73长沙 661 4480.68大型城市

(人口>100万)

湖州 261

180

0.69江阴 160(第六次人口普查) 88(2009年)0.55宜兴 124(第六次人口普查) 69(2009年)0.56嘉定区 147 440.30青浦区 117 280.24中等城市

(人口50万~100万)舟山 97

73

0.75太仓 71(第六次人口普查) 37(2009年)0.52大丰 71(第六次人口普查) 37(2009年)0.52小城市

(人口<50万)

高淳县 42(第六次人口普查) 26(2009年)0.62安亭镇 26(2013年) 16(2013年)0.62华新镇

20(2011年)

10(2011年)

0.50

表2 各类城市职住比统计

注:数据来源为各城市统计年鉴,除部分标注外,大部分为2012年数据。

方法。该方法强调城市中各类主导功能

明确的区域应该适度集聚,形成不同的

功能片区,以便于生产和生活的组织。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

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人们的需求也逐步

提高。就业人群希望在步行距离内就能

够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在30分钟内就

能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在产城

融合的背景下规划应该避免过度的功

能分区,提倡围绕多元功能融合布局

的理念。

以安亭国际汽车城为例,其在过

去的30年围绕汽车产业形成全产业链

的国际汽车城,包括汽车生产、汽车研

发、汽车教育、汽车休闲、汽车博览和

汽车物流六大功能。在发展空间上,安

亭国际汽车城一直遵循功能分区的主导

思路,形成了大板块的空间格局。目前

其仍以生产为核心进行功能组织,空间

单元尺度约为3~8 km2,并且各功能

板块之间缺少有效的联系和互动。规划

建议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明确安亭国际汽

车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应对产业转

型升级的要求,安亭国际汽车城将由以

汽车生产功能为主、六大功能面面俱到

的产业基地转型为国际汽车生产基地和

研发创新中心;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

人才的吸引,围绕未来城市发展所需要

的人群构成,提供多元就业、配置服务

设施及提升环境品质。在功能组织上,

既要关注以货物流通为核心,形成生产

功能的组织,又要重视以人的交流为核

心,形成生活、就业和休闲等功能的组

织(图5)。

2.2服务植入

服务能力是城市的核心功能。服务

设施的规模与能级并不是越大越好、越

高越好,它需要与地区发展阶段、发展

需求相匹配,才能够推动产城融合的发

展。对于服务配套设施,应该区分不同

层级、面向不同人群进行设置,尤其需

要重视面向基本服务的社区服务配套设

施的设置。

以慈溪市慈东滨海工业区为例,现

有规划提出产城融合理念,并规划新城

的发展,规划规模约为6 km2,配套有

城市级的文化、体育、医疗和教育设施

等。目前,慈东滨海工业区有10万的

就业人口,其中90%左右的人口为产

业工人,这些就业人群的收入水平和消

费能力均较低,难以与新城提供的各类

设施供给相匹配,且规划设施在时序上

也难以满足现状需求。因此,规划提出

近期重点建设工业邻里中心,服务半径

约为1 km,服务就业人群在2万~5万。

规划工业邻里中心需要配备12项基础

功能,包括超市、药店、银行、书店、

邮政、维修店、餐饮店、文体活动中心、

洗衣店、邻里生鲜、美容美发和卫生所。

除了必备的基础服务功能外,工业邻里

中心充分考虑运动场、幼儿园和公交首

末站等设施的设置,以满足家庭型务工

人群的需求(图6)。

2.3空间融合

随着土地由粗放式开发转型为缓慢

增长和更新式开发,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逐步提高,城市规划进入精细化时

代。这不仅需要点轴式的结构及板块化

的布局,更需要考虑人的尺度需求。结

合虹桥枢纽商务区的实际情况,对郊

区商务区就业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

发现,就业人群更看重通勤时间,更需

要步行可达的商业配套设施和接驳系图5 安亭汽车城用地规划图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安亭国际汽车城战略规划[Z].2010.

6 规划工业邻里中心模式图

[13]

。规划提出设置15分钟步行可达的工作圈和生活圈,半径约为1 000 m,强调功能混合、服务集聚、绿化渗透和便捷接驳(图7)。首先,功能混合需要体现在不同层面,规划认为在半径1 km 左右的圈层内应该复合化布局居住、商务等不同类型的用地;同时,在服务核心强调结合交通枢纽站点的复合化功能进行设置。其次,在工作圈和生活圈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以服务设施为核心的布局方式及步行可达的空间尺度。再次,绿化系统的布局避免采用大型绿地、绿环等布局方式,强调渗透性、小而密的布局方式;同时,结合慢行道、城市公共设施和社区邻里中心等进行设置,提升绿地的多样性。最后,以公共交通为核心构建接驳系统,力求在多种交通方式间能够实现便捷接驳。

3结语

人本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自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理念,只是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

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转变的形势下,逐渐被城市规划从业者所淡忘。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目标为人本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再度回归提供了平台,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指明了方向。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趋势判断,到2025年我国将出现8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15座人口500万~1 000万的大型城市,198座100万~500万的中型城市[14]。我们期待今后在这种城镇建设“百舸争流”的大浪之中,城市规划始终能坚持人本主义理念,为实现产城融合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芳,吕书香,孙文平,等.基于产城

融合的城市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辽阳太子河分区规划为例[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2013.[2]曾振,周剑峰,肖时禹.产城融合背景

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J].规划师,2013(12):46-50.

[3]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

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4]潘斌,陆嘉.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

的策略研究[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2013.

[5]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

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7):104-109.

[6]卢弘.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困境

与对策研究—以上海青浦新城为例[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2013.

[7]康艳红,张京祥.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反思

[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6-59.[8]刘晓虹,崔毅,马交国.和谐规划:城

市规划人本主义的回归[J].规划师,2007(4):50-52.

[9]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

几点思考—以南疆为例[J].城市规划,2010(6):9-17.

[10]陈嘉平.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国新

城空间演变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4):18-26.

[11]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

率研究[J].经济地理,2000(3):84-89.

[1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

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13]王雄昌.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的空间

结构转型研究[J].规划师,2011(3):93-98.

[14]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迎接中国十亿城市

大军[EB/OL].https://www.sodocs.net/doc/c24373916.html,/insights/mgi. 2008.[收稿日期]2014-04-28;[修回日期

]2014-05-23

图7 虹桥商务区西北区核心地区用地规划图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0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Z].2014.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24373916.html,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怀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本文基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丰台河西地区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提出台河西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空间布局和建设构想。 关键词:产城融合;丰台河西;空间布局;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病”日益突出。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亟需尽快解决。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新一轮城镇化拉开序幕。“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对疏解中心城市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绝不仅是城镇范围扩大、“只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让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便捷,可以享有现代城市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重点是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现代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型城镇为载体,通过产业聚集人,产业服务人,提升土地、农民等要素生产率,保证农民在不丧失土地的前提下持续分享产业化收益,实现人的全面城镇化。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它将居民的居住、工作、生活聚集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减少奔波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对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结合部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的将城市建设成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载体,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为农民生活、居住市民化提供支撑;完善现代城镇功能,重点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体系,实现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三个“三位一体”:

产城融合的概念知识讲解

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相关资料 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全球资本流人中国,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经济,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2012年 6月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对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 1、人本导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成型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的时期, 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新技术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载体。从空间上看,面积多为几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 主要以工人为主, 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此

产城融合解读资料整理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背景解读 (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20 世纪40 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

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 (二)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规划 xxxx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的概念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产城融合相关资料 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全球资本流人中国,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 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在地区发展 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经济,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2012年 6月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

产城融合解读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上)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背景解读 (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20 世纪40 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

(二)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规划 2005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2014 年3 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产城融合案例

(一)产城融合 1.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没有活力。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且产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因此,“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健康、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模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具体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2、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 3、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 4、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2.产城融合的方式 有产城融合发展需求的区域可归纳为两大类: (1)有产无“城” 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例如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开发区等原以生产

为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受制于土地成本和交通需求,一般处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边缘。因前期多以通过链家的土地和劳动成本吸引企业入驻,土地利用方式粗放,规划缺少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功能相对单一。但由于多年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人口基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单一的居住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职住严重失衡,潮汐交通压力大,交通拥堵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通勤的时间距离,并将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 这类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在产业、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难点在于人口基数有限,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使得配套设施的健康运行面临挑战。 图:潮汐交通 (2)有城无“产” 城市在过去依托某种大型产业已发展成熟,但过去的产业(例如炼钢厂、纺织厂、废弃铁路站场等)模式已被产业链淘汰或者面临严

产城融合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分

产城融合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分 产城融合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分 绿水青山、美好生活、人间仙境……国内各大城市无不被冠以如是种种设想,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仅仅只能成为一种口号和奢望。当人被无限压缩在车厢里,当口罩成为出行必备……我们对于城市的祈求无限压缩,最后,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世外桃源,只仅仅是通畅出行、便利、完善的城市公共资源,足矣,品质之在于公共资源的丰沛与充足,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为实现城市品质,包括阁敦思在内的各大专业机构一直在践行绿色生态之路,阁敦思所倡导的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理念,无不在为城市提挡,为城市聚集能力加分。除此之外,包括阁敦思在内的多位学者、开发商普遍认为应该反思过去粗放的城市开发方式,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提倡走产城人融合的模式。 产城人融合理念推进基础建设项目 就产城人融合的新模式,阁敦思有关专家认为,产城融合首先得有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聚集人气,容纳更多人,把产业发展起来;其次,周边几个区的产业也得同步发展起来,这样各方面问题也都好解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介绍了国外的经验。他说像纽约的格林威治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它有一所很好的大学——纽约大学,有商业,又有很多人居住在那里。那个地方非常有活力,犯罪率极低。 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人的尺度,把产业、人口建设成为有机的生态群落,使得整个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和目标相匹配的,营造一种不压抑的生活氛围。 产城人融合关键在“人” 好的案例能带来好的启发,如何去推动这种产城融合,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阁敦思专家认为,首先,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要求考虑产业的问题,如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其次,政府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依托各种公共资源解决其在城市里面的工作、生活、劳动保障,还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同时,产城人的融合要发挥三个平台的力度。第一,政府要发挥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的引导性作用,或者主导性作用。第二,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参与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发挥开发企业在建设生活配套服务平台方面的力量。第三,要积极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有效项目管理,使项目少走弯路,

智慧园区产城融合的先行者

智慧园区:产城融合的先行者 园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了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引领了我国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浪潮,已经初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据统计,当前我国至少有34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占国家级高新区总数约32%;同时有29个国家级经开区正在规划、实施智慧园区工程,占比约16%。不难推测,智慧园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头羊,是智慧产业的孵化器,如何立足智慧园区建设推进智慧产业发展、满足城市管理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智慧化要素的集聚区 园区经济是加快区域建设、带动城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战略平台。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园区为区域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推进“四化同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实操平台。其次,园区作为生产各要素的集大成者,有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单兵作战”发展方式,强调实现区域产业耦合发展。第三,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常规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第四,园区聚集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高端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在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园区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引领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逐步转变“单向作业”方式,推行“以建设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建设”的建设模式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以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电子政务系统等建设为重点,关注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随着园区入驻个体对信息化需求的提升,智慧园区建设逐步将政府需求、入驻企业需求以及公众需求结合起来。智慧园区建设也一改单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开始关注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共同发展的互动模式。 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首先,在智慧园区规划阶段,智慧园区顶层设计既要包含信息化内容也要包含相应的信息化产业内容。其次,在智慧园区实施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一阶段智慧园区建设将不再是单纯的外部资源采购,而是充分利用园区内已有企业信息化资源配备能力的同时适时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将外部信息化资源引入园区“扎根成长”。第三,当智慧园区初步建成后,其考虑的重点将不仅仅是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多的目光将会转移到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引入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格局,最终除了可以满足园区自身智慧化建设需求还可以实现智慧产品和服务的外部输送。 三、智慧园区为城市管理、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等孵化平台 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信息化手段装备过程,它是智慧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孵化过程。智慧园区已经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一)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是新技术探索与应用的过程 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单一技术的叠加,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内高、精、尖技术的聚集。各大园区在建设智慧园区时大多依据其园区发展实际,适时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园区)运营

南京市产城融合模式研究

产城融合模式研究

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y y 产城融合的现状y 国内外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y 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和思路y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和示范方向y 高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 y 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基本内涵是产业与城市在功能、空间、结构、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相互匹配、有机互动、共同演进、螺旋上升的状态和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城市空间载体的动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持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城市组织结构的完整高效、城市政策体系的整合统一、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城市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其本质是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持续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城融合至少应包括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结构融合、身份融合、组织融合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身份融合织融合和政策融合等个方面的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 y 南京产城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x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 x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示范了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 x 全国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x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出现为南京市加强产城融合发展明确了发展理念 x 低碳环保理念的凸显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挑战 x 新常态的出现增加了南京市产城融合发展的难度 x 第三次产业革命将带来城市产业和居住空间的再调整x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树立在纠正原来以经济职能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城融合发展的资金压力 x “社会力”的崛起将使产城融合发展中面临社会治理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终审稿)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根据本讲,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导入,属于哪一种产城关系()。(3.0分) A.有产无 城 B.有城无 产 C.产城低 水平融合 D.产城高 水平融合 2.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智能融城的典型代表是()。( 3.0分) A.乌镇 B.亚布力 C.海南 D.北京亦庄经 济开发区 3.根据本讲,我国正在走向产城融合的开发区比例为()。(3.0分) A.1 0% B.5 0% C.2 0% D.7 0% 4.根据本讲,广州开发区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的()。(3.0分) A.智造融

城 B.技术融 城 C.向综合 新城转型 D.远郊区 产城融合 5.根据本讲,特色小镇源于哪个省份()。(3.0分) A. 浙 江 B. 广 东 C. 山 东 D. 江 苏 6.“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格局()。(3.0分) A.国家资 源 B.区域创 新平台 C.供给侧 改革 D.国际视 野

7.根据本讲,佛山新城通过与哪个国家的合作,打造出高端人才聚集区()。(3.0分) A. 美 国 B. 日 本 C. 德 国 D. 英 国 8.根据本讲,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之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政府 引导 B.市场 主导 C.政府 主体 D.全社 会参与 9.本讲提到,目前我国有多少个产城融合示范区()。(3.0分) A.58 个 B.59 个 C.60

D.61 个 10.根据本讲,产城融合的价值链不包括以下哪一环()。(3.0分) A.产 业链 B.投 资链 C.消 费链 D.服 务链 1.根据本讲,开发区的内涵发展有哪些空间层次()。(4.0分)) A.土地环 境与生态 B.建设建 筑与楼宇 C.入驻机 构与人群 D.输出产 品与服务 E.客户与 用户消费 2.根据本讲,“五+”生态圈具体是指()。(4.0分)) A.科 技+ B.绿 色+ C.金

产城融合解读(下)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下)上期我们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本期将会就产城融合的产业导入、空间布局、服务设施、生态景观、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对产城融合有更为完整的了解。 导言 现有的产业园区规划一般分为产业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四个规划层次围绕产业规划依次承接,核心目标是将产业落地,缺乏对城市功能培育的考虑;工业园区规划和母城规划分别独立编制,空间形态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园区的建设先天不足。 随着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转型,现有的层层衔接的规划逻辑已经难以指导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应当针对产业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介入相关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产城融合规划。城市化与技术革命是园区转型和升级的两大推手,城市涉及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憩四大类功能空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三大类产业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亦有不同的空间需求。 本文围绕产业与城市对空间功能的升级需求,构建网络化的空间引导单元,分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产业升级——以研发创新为导向 产城融合的前提是产业等级提升引发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城镇的服务功能为

产业发展及人口集中创造了条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功能配套的需求。 (一)产业序列升级:前向、后向、侧向关联产业依序增长 根据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主导产业的发展必然经过单一产业要素集聚—前后向关联产业集聚—侧向关联产业集聚—创新突破的过程。其中,前向关联产业是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关联产业则是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和前后关联、旁侧关联大的企业引导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综合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为整个企业运营链“护航”,生活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化平台建设:满足R&D 产业化的空间需求 根据筑波科学城、硅谷和班加罗尔等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域的发展经验,在产城融合的最终阶段,产业发展的理想化状态是以科研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产业平台的构建最终是围绕R&D( 科研与开发) 产业化的平台建设来进行。因此,在要素集聚阶段,要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的核心能力构建产业平台,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着重分析和判定产业平台构建的空间需求,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生态宜居和休闲旅游等职能应成为产城融合功能空间拓展的方向。

中国产城融合建设模式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18~2023)

中国产城融合建设模式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2018~2023)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了新的历史。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城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对来说,城镇化水平依旧比较滞后,特别是产城过度分离的模式,让很多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产业园区配套环境非常的差,导致园区吸引力下降,员工工作热情不高,而仅仅依靠大造房地产的新城建设模式饱受诟病,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新城人气低迷,犹如“鬼城”。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往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暴露出来了一系列问题:地方财政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疯狂造城运动在各地兴起,产业空洞化的风险日益增大,各地“鬼城”现象频出。现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强调回到产业为核心,产城互动建设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产城融合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更是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强调应是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也要有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产城融合”共同发展正是大有可为。

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相关资料 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全球资本流人中国,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经济,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2012年6月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对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 1、人本导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成型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的时期, 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新技术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载体。从空间上看,面积多为几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 主要以工人为主, 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此时城市规划中大多将开发区作为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的飞地,功能单一。第二阶段成长期:这个阶段是开发区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过程, 逐渐投人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开始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开发区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 也促进了自身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从空间上看, 这个时期开发区规模扩展到十几个平方公里, 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产生辐射扩散效应;从就业人群上来看, 高技术产业人

产城综合体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产城综合体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产城综合体的内涵及意义 1、产城综合体的内涵 “产城综合体”是指通过产业区与城镇区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协同支撑和有机融合,以实现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城市核心中心较远地区,以产业结合城市的模式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产城综合体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用新型厂房+科研办公+企业会所+生活公寓+生活商务五大业态+五星级的物业管理服务来表示。新型厂房、科研办公楼,可以满足企业生产和办公的需要,公寓和住宅可以解决企业员工的住宿问题,提高员工稳定性;而园区配备的食堂、超市、宾馆等组成生活商业街,满足员工日常需求;企业会所,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最前沿信息、资源、技术交流及共享平台,五星级的物业管理服务和优惠政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后顾之忧,为入驻企业提供一个安心的家。 2、建设产城综合体的意义 产城综合体是集工作、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将城市服务功能渗入产业区内,以产业链相连系的厂房综合体使得生产区与生活区融合、生产区与公共游憩区融合、生产区与配套服务区融合。园区内的产业工人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需要走几分钟就到家,周边超市、购物街区、公园等就在家的附近,购物、娱乐近在咫尺。从而有效地打破过去工业区功能

单一的状态,避免其一到晚上就毫无生气的状况。因此,产城综合体一方面带给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建立起产业平台和产业要素。实践证明,建设“产城综合体”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具有极大的放大效应。章贡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按照“3+2”模式,打造产城综合体,在赣州市率先建成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3+2”是在现有的沙河工业园和水西工业基地两个园区的基础上,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应用产业、生物制药3个产业分别打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产城综合体”。 二、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缺陷 1、对园区内就业者生活空间的忽视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工业园区的空间形式主要以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为主,而生活空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其严重滞后于产业空间的发展,土地利用仍然着眼于“工业区建设”的思路,造成了城市化功能不足的诸多问题。如大多数工业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环境条件的恶化使大量人口仍然愿意居住于市区,“职住分离”情况严重,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职住交通压力;同时,园区内生产性服务设施(如科研机构、商务洽谈等)的缺乏,造成园区内建设基础支撑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园区内职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建设者,他们在为国家建设奉献的同时,其生活空间不能被忽视,生活空间的重视对园区未来的发展及城市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

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

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15年初,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朝阳县依托二十家子镇和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成立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提出了开发区与新市镇同步发展、融合发展的规划设想,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4月,开发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下面将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委托辽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开发区按照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三支柱、双培育”的产业发展“3+2”模式,产业发展将经历以下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产城融合新局面。第一阶段(2015--2020年)开发区逐渐投入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也会促进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就业人群构成逐渐丰富,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建设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

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第二阶段(2020--2030年)开发区由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工业新区和二十家子镇区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匹配、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联系紧密的产城融合新局面。工业与贸易的双轮驱动,二十家子新市镇社会经济达到全县一流水平,成功打造为朝阳县副中心。 二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一核心命脉,依托“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三基地一园区”,具体为:利用温甬台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转移契机,依托标准化厂房和张世新能源汽车这个龙头,打造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利用县域内丰富的钒钛资源,依托中科院过程所辽西钒钛湿法冶炼新工艺,打造钒钛产业基地;利用化工产业园优势,依托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技术,打造辽西地区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转化承接地;利用开发区距离锦州港仅有65公里的区位优势,依托国电投锦赤货运专线东大屯车站,打造国电投朝阳(保税)物流产业园区。 截至5月中旬,现已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有64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21家,包括张世新能源汽车、辽宁精锐、

025.从“产城融合”走向“产城人融合”——浅析“产—城—人”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

从“产城融合”走向“产城人融合” ——浅析“产—城—人”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 何笑梅,洪亮平 摘要:随着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产城融合”的认知:过于关注“产”和“城”,而忽略“人”的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本文重点在厘清“产-城-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关系,探索“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变的着力点,明确只有实现产业城镇化、城市功能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才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认为“产”是动力系统,提供就业岗位;“城”是硬件系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人”作为主体,是活力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产城人融合,内在逻辑,互动关系,产城融合 “产城人融合”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是产城融合的升级,暂未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体系来进行探讨,仅以一种发展理念和转型思路,隐含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产城人”融合其本质是围绕人的多元需求,在空间中合理配置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以产业发展和能级提升为动力,以城市发展及功能完善的载体,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城市各系统动态变化的起点和要素互动的支点。以人为主体,研究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功能建设三个系统的互动关系,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持续发展模式,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1 “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向 1.1 产城融合的研究动向 目前国内外对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产城融合的概念及内涵、发展模式、路径及规划策略和发展水平评价,呈现出以下趋势(图1):

图1 产城融合的研究趋势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第一,突出人的主体性。研究的重点由“产、城”逐步向“人”转变,可以看出研究思路是物理逻辑向人性逻辑的转变; 第二,向多学科、多元化的视角转变。研究由传统的用地布局、城乡关系向空间结构、经济效益等功能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 第三,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以往以问题为导向的规划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侧重于机械化的产业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缺乏对“人”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分析,如今逐步转向以人为导向,从人的需求、结构特征、年龄构成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策略和方法; 第四,由追求经济目标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很长一段时间内,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导方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今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重视与日俱增,追求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1.2 产城融合的内涵延展——产城人融合 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连接点, 促进产和城的协调发展,即产城人融合。人 口的集聚,带来生产要素和消费需求,是城 市的活力系统;产业注入,推动城市经济发 展,是城市发的动力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的 建设,商业服务、办公、居住、休闲等功能 的完善,是城市的硬件系统。 从空间上来讲,“产、城、人”三者分别代表了城市的产业空间、用地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空间的相互影响、协调融合,才构成完整的城市空间。用地空间与社会空间、产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城市功能组团决定了空间结构, 社会组织决 图2 产城融合的内涵模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绿色发展 --浅析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下的环保理念 为了学习工业园区发展新理念,寻找在发展新形势下传统工业园区发展的新出路,XX主任率领考察团一行人赴苏州工业园考察,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作为开发区环保分局局长,如何保持我区环境与经济友好发展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考察我获益良多,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环保理念对我启示很大。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苏州工业园区环保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快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了以环境规划为龙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的环境保护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具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规划先行,制定了科学的生态功能规划。苏州工业园融合新加坡与国际上先进的城市规划经验,合理布局了工业、商业、人口、交通、景观等各项城市功能,突出了科技发展,注重生活和环境质量,具有“体系完善、设计

超前、思路科学”的特点,并设定了依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不仅具有很强的执行性,同时也考虑到长远发展,留有余地。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建立了一流的环保基础设施。例如:苏州园区规划要求污水100%截流,而当时“国家环保模范城”也只要求污水50%截流;规划要求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区运输量大,重型车辆多,就远离商业区而紧靠园区外围的交通干线,这样,去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自然分开,互不干扰;三是坚持环保优先,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从建园开始始终坚持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不仅树立了绿色招商理念,实行环保“提前介入”、“一票否决”,同时注重产业转型升级,重视科技创新,为产城融合提供有利产业条件,推动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园区注重生态建设,高标准建设了环金鸡湖中央公园、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等一批城市景观和娱乐休闲设施,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区域环境保护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之首。五是坚持区镇联动,实现区域防治全覆盖。 二、我区工业园区环保现状及改善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加速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是制定科学合理且长远的城市规划。我区工业园区存在规划不够超前、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合理、区域功能较为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分析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6T16:53:43.9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苏杰 [导读] 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全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迅猛。论文对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城融合;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正在建设集产业、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但是产城融合视域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缺乏相关经验,加强其规划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1.1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旅游与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要求其注重设施配套,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等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与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优势产业链、完善的功能设施等优势特征。特色小镇区别于远离城市中心的普通乡镇,其主要位于中心城市的独立区域,特色小镇有利于增强对相关企业及居民的吸引力。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园区追求完善产业集群,其具备多层次的特点,主要为从业人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实现工业与居住和谐共存。特色小镇的从业人员多具备专业技能,能吸引大部分的草根创业者来此创业发展。 1.2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经历了恢复建设期,稳步提升期与融合发展期等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小镇的发展规划,但发展依据缓慢。1984年,国家采取以乡建镇的新模式,1985—2001年,全国建制镇增加到20358个,此时期小镇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各地大力建设集镇,有效地推动了小城镇发展。2001—2013年为稳步提升期,建镇模式转变为撤乡并镇,大量并镇,使建制镇数量减少,此时期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形成了一定产业基础,国家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4年以后为融和发展期,小镇在产业升级,生态环境等方面呈现了系列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以区域性空间与增长要素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以产城融合共生为发展模式的特色小镇地方实践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知》(建村〔2016〕147号),提出培育1000个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1.3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小城镇的格局未得到显著改变,人才、资源更多地向大城市流动,导致小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差,发展严重滞后,特色小镇强调坚持产业优化,为小镇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动力,对构建大城市小城镇和谐共生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突出特色产业定位,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特色化,资本等要素向农村回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打破了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强调生态生产融合发展,克服传统城市的布局错位及农村环境脏乱差。 2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不足与市场化运营主体弱化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文件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总体规划意见,并未涉及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规划,缺乏对特色小镇产业融合模式与路径的规制。在小镇创建初期,实力较强的市场运营主体在短时间内不易引入,部分特色小镇的建设受政府行政干预比较明显,特色小镇的政府、市场与企业角色定位不明晰,存在运营管理主体单一、运作项目细碎化、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 2.2好项目引入难 特色小镇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不佳,缺乏有效的宣传展示,知名度低,具备产业资源及运营战略的运营商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好项目投资意愿不足,后续的招商引资难度较大。缺乏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缺少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大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人才的匮乏又弱化了大企业、好项目的引入,陷入恶性循环。 2.3小镇的产业与旅游、文化、社区功能融合度低 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旅游特色小镇的旅游项目及其产品对游客吸引力不够;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文化与本地根植性产业结合不紧密;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完整的社区生态还没有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回乡创业人员、行业领军人才或核心团队的吸引力。产业与旅游、文化、社区等要素的融合不够,无法建立系统的产业生态位,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深度无法延伸,特色小镇发展的比较优势无法发挥。 3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3.1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其目的是破解工业化城市出现的工业污染化,产城分离化等问题。针对功能单一,环境地质等现象,产城融合强调生产,生态的有机融合,引入创新研发等内容。对园区中的定位向复合型新城区与新兴城市转变。逐步转向服务业主导的模式转变,将城市的文化功能等植入其中。 3.2产城融合发展的特征 产城融合发展功能复合指产业,商务,娱乐等功能的混合,城市新区建设从产业区,生产服务区等单功能拓展开始,功能复合打破单功能区相互隔离的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生产、居住等功能的融合。因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占地要求,与居住等空间融合方式不同。产城融合必须将产业空间采用不同组织方式组织,否则会降低城市整体的运行效率。根据新区主导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配套,抵制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