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王文远平衡针灸的38个穴位及图

王文远平衡针灸的38个穴位及图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

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穴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穴,穴,穴,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穴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穴穴之称。同时对生殖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穴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穴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平衡针灸附图

平衡针灸附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作者:王文远 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 1.升提穴(BP-HNl)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 枕神分支额神经, 向前平刺4厘米, 阳痿早泻遗尿精, 脱肛脱垂胃下垂, 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BP-HN2)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单穴针灸

单穴针灸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操作:1寸。斜向各脊椎刺,捻转。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操作:1寸。向劳宫方向刺,捻转。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操作:1.5寸。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不退热加大椎刺血。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7、胸闷穴:膻中。操作:1.5寸。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9、调心穴:内关。操作:1寸。直刺,捻转,5分钟行1次针。主治:陈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胸闷、应急综合征及心绞痛等。

20、失语穴:人中。操作:刺8分,斜向上,留25分钟,強刺激。主治: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 21、癔瘫穴:涌泉。操作:1-1.5寸,捻提3分钟,试走。主治:癔症性瘫痪。 22、面抽穴:颧髎。操作:直刺0.5-1寸,泻法。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23、面瘫穴:下关。操作:直刺1-1.2寸,泻法。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24、偏瘫穴:率谷。健侧刺0.5-1寸,平刺,提捻。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 25、脑缺血穴:风池。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主治:脑供血不足。 26、尿频穴:太溪。操作:刺0.-1寸,平法。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27、降糖穴:胰俞。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28、降脂穴:丰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平衡针灸穴位

平衡针灸 一、平衡医学简介 平衡医学亦称主动医学,就是传统医学吸收现代科学理论上升到现代科学层次,逐步形成国际间得通用医学,其特点就是运用中医整体平衡自然法则,间接依靠病人自己来修复,调节失调得机体心理与生理,由药物得干预被动调节转向机体得自我应激调节,使病人从心理、生理失衡得状态下恢复到原来得整体平衡状态,平衡医学突出自然疗法,突出人体得自身平衡,突出安全无副作用,以其独特得理论体系,显著得疗效,全新得治疗方式,为提高人类得健康水平,提高人类得身心素质,起到关键性得推动作用。 二、平衡针灸简介 “平衡针灸”就是由平衡针灸理论创始人、北京军区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军区分院平衡针灸科主任王文远教授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上万次针感体验,全国两千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创立得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得一门现代针灸医学。 “平衡针灸”把疾病定位于病人得大脑高级中枢调控系统,治疗定位于病人得大脑高级中枢平衡系统,病因定位于病人得心理平衡失调,把中医得心神调控学说与西医得神经调控学说相结合,提出大脑中枢最高调控理论,把几千年复杂神秘得中医理论上升到现代科学层次。利用现有得38个平衡穴位,已在肩周炎、颈椎病、三叉神经疼、面神经炎(吊斜风)等248种疾病中取得显著成绩。 平衡针灸学得理论核心就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通过直接针刺相应穴位将针刺信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大脑高级调控中枢完成对机体各系统得调控支配作用,使患者自身调整从而达到恢复机体得平衡,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得疾病。平衡针灸还具有安全安全无副作用、见效快、不留针等特点。 1。平衡针灸学得定义 平衡针灸学就是在继承传统医学得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得一门现代针灸学。就是以中医得心神调控学说与西医得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得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得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得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得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得疾病。 2。平衡针灸学得特点 2、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平衡针灸学得理论核心就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得实质就就是人体内得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针灸就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得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得良性转归。第二,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得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得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得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得反应、平衡针灸得目得不就是去直接治疗病人得疾病,而就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得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得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得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自身调节平衡得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得平衡取穴方法。 2。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得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得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得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得调控支配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针刺神经干得传导速度为每秒钟100米。因此,平衡针灸取穴原则选择了最佳捷径即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信息传递、

2021年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 王文远针灸

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王文远针灸 他为了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以身试针、体验针感,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他的平衡针灸治疗方法3秒见效,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他举办学习班、培养技术骨干,把自己的看家绝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只为造福更多的病人。他,就是 ___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 王军医,我终于找到您了。我可是找了您40年!在 ___总医院东区平衡针灸专家接诊室,一位花甲妇女紧紧地握住王文远教授的手。 老人天津大港油田,40年前生完孩子后落下月子病,正赶上王文远所在 ___下来巡诊。王文远在她的额头扎了一针,腰立刻就不疼了。您那一针让我记了半辈子,今天我就是奔着这一针来的。 王文远, ___总医院专家组专家、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经过40余年潜心钻研,他创立了平衡针灸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形成了安全简便、一人一针、一穴多病、3秒见效的中医特色技术优势。 以身试针,寻找新穴位 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

1964年,王文远应征入伍。当时,步兵战士中肩、腰、肘、膝等伤痛现象极为普遍, ___、吃药都不管用,王文远就用针灸为战士们治疗。但是,传统针灸治疗伤痛有40多个穴位,一扎一大片,疗效也慢。能不能找到几个特别管用的穴位,一两针就见效呢?王文远在思索。 有一年,王文远到河北承德雾灵山巡诊。那里的山民由于 ___从事砍柴、运货等工作,得肩周炎的非常多。王文远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发现有的病人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 带着这个疑问,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几年下来,王文远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有时候因为针感过强疼出一身冷汗,甚至出现晕针现象。但是,他从未放弃探索。他希望能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在外周神经上寻找新穴位以更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1972年的一个冬夜,王文远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试验。突然间,在扎到小腿腓浅神经时,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触电般针感,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口味异常的中成药疗法) 本文引用自一叶知秋《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 1.升提穴(BP-HNl)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 枕神分支额神经, 向前平刺4厘米, 阳痿早泻遗尿精, 脱肛脱垂胃下垂, 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平衡针灸

平衡针灸技术 由著名中医专家王文远教授发明的平衡针灸临床诊疗技术,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审核批准,于2002年11月被确定为军队系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将平衡针灸为代表的平衡医学临床诊疗技术,确定为首批重点专科项目临床应用单位的推广项目之一,并正式确定推广项目名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平衡针灸项目临床应用单位推广”。这,标志着平衡针灸为代表的平衡医学临床应用的技术转让工作正式启动 平衡医学的临床应用 一.平衡医学 平衡医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形成的融预防保健医学与被动治疗医学为一体的现代中医医学。是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层次、多方位、多学科交*渗透的现代中医学。 平衡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对疾病的产生条件、发展过程及防治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细致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平衡医学揭示了疾病的产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使传统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与现代神经、体液、免疫学说接轨;平衡医学以阴阳学说为基础,以免疫学说为根源,以经络学说为途径,以自身平衡为核心,摄生物全息之法,纳心理疏泄之术,在临床应用上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目的。二.平衡针灸学 1.平衡针灸学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2.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2.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的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同时,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的良性刺激。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和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平衡

平衡针灸疗法

平衡针灸疗法 简介: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的就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也是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用。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一)取穴原则 1.特异性取穴 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 2.交叉性取穴

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 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二)持针方法 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临床多用75毫米毫针。 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 (三)针刺方法 1.提插手法 2.强化针感手法 3.一步到位手法 4.两步到位手法 5.三步到位手法 (四)针感说明 1.促电式针感:指针刺后出现的类似电击样感觉,向远端放射。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灸是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王文远主任经过30余年的临床研究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平衡针灸学有以下特点: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3、突出单穴疗法; 4、快速针刺; 5、突出即时效应; 6、突出针感效应; 7、突出离穴不离经; 8、突出穴名通俗化; 9、突出安全、无副作用;10、突出临床实用性。 【理论基础】 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的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即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是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的,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用的。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直接输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的超强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大脑中枢调控指挥中心积极接收了医生给予的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

平衡针灸穴位

平衡针灸38穴位 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与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得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 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 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就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得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就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得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得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得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得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得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得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与三叉神经得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平衡针灸穴位[1]

平衡针灸穴位 平衡针灸 一、平衡医学简介 平衡医学亦称主动医学,是传统医学吸收现代科学理论上升到现代科学层次,逐步形成国际间的通用医学,其特点是运用中医整体平衡自然法则,间接依靠病人自己来修复,调节失调的机体心理与生理,由药物的干预被动调节转向机体的自我应激调节,使病人从心理、生理失衡的状态下恢复到原来的整体平衡状态,平衡医学突出自然疗法,突出人体的自身平衡,突出安全无副作用,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显著的疗效,全新的治疗方式,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的身心素质,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感谢聆听... 二、平衡针灸简介 “平衡针灸”是由平衡针灸理论创始人、北京军区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军区分院平衡针灸科主任王文远教授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上万次针感体验,全国两千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医学. “平衡针灸”把疾病定位于病人的大脑高级中枢调控系统,治疗定位于病人的大脑高级中枢平衡系统,病因定位于病人的心理平衡失调,把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

与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相结合,提出大脑中枢最高调控理论,把几千年复杂神秘的中医理论上升到现代科学层次。利用现有的38个平衡穴位,已在肩周炎、颈椎病、三叉神经疼、面神经炎(吊斜风)等248种疾病中取得显著成绩。...感谢聆听... 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通过直接针刺相应穴位将针刺信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大脑高级调控中枢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使患者自身调整从而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还具有安全安全无副作用、见效快、不留针等特点....感谢聆听... 1.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感谢聆听... 2。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2.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带图 (1)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 1.升提穴(BP-HNl)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 枕神分支额神经, 向前平刺4厘米, 阳痿早泻遗尿精, 脱肛脱垂胃下垂, 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BP-HN2)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平衡针常用穴位图解

平衡针常用穴位图解 2009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30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推广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在广东电台举办了《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会》。国家973平衡针发明人王文远教授3秒钟治疗高血压15分钟下降10个毫米汞柱,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在展示会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洪涛提问,王文远教授重点作了回答。 一、什么是平衡针灸? 答:1、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50%以上的疾病不看医生自己也会好。2、按照生命科学规律,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来管理我们的内脏机体,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康,必然反映我们的大脑司令部管理程序正常。一旦大脑管理程序失常,就会失去对内脏机体的科学管理,引发各种疾病。3、平衡针灸就是利用人体内的神经系统达到调整失调紊乱的大脑管理程序,依靠病人自己重建新的平衡。 4、平衡针灸不治疗病人有病的地方,而是治疗管理这些脏器的地方。 二、平衡针灸的产生? 答:1、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产生于临床,先有的临床后上升的理论。具体时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2、平衡针灸产生于部队,服务于部队。因为部队军事医学突出的是战伤医学,急救医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中医怎么能围绕军事医学做文章?最后选择只有针灸最适合部队,最适合急救。于是病种选择了部队训练伤。经过20多年的临床研究终于发现了在外周神经上11个平衡穴位可以治疗全身各个部位的训练伤。3、在军队各级首长的关怀下,先后治疗部队训练伤10万余人,举办训练伤培训班60余期。4、“十五”、“十一五”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列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级推广项目、国家级973课题。 三、平衡针灸治疗哪些疾病? 答:1、疼痛性疾病。2、常见病、多发病。3、疑难病。特别对“三高”的临床研究,已经找到了单穴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四、平衡针灸治疗高血压能不能请您给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做一个示范治疗? 答:降压穴定位在内踝高点下两寸,神经定位足底内侧神经。治疗时间3秒,15分钟90%以上见效。就诊的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高血压8年多,护士测量血压152╱95mmHg,王文远在他的双脚快速针刺,不足3秒钟宣布治疗完毕。15分钟时洪涛主持人询问护士病人血压是多少?护士回答“142╱91mmHg”,全场爆发出一阵掌声!

平衡针灸(附图)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作者:王文远 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 1.升提穴(BP-HNl)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 (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 枕神分支额神经, 向前平刺4厘米, 阳痿早泻遗尿精, 脱肛脱垂胃下垂, 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针灸科跟师笔记

针灸科跟师笔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针灸科跟师笔记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针灸,科跟师,笔记,篇一,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2,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学习心得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2 20XX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工作跟师笔记 篇二: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 ——浅谈学习针灸疗法的几点体会 巷道卫生院中医馆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习它,但

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

中医知识大全(针灸)

中医知识大全(针灸) 1.针灸穴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针灸的81特效穴位.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 2.咽痛特效穴——少商穴 3.咳嗽特效穴——列缺穴 4.胸痛特效穴——巨阅穴 5.胸闷特效穴——督俞穴 6.晕厥特效穴——人中穴 7呕吐特效穴——合谷穴 8上腹痛特效穴——中脘穴 9.下腹痛特效穴——大横穴 10.腹胀特效穴——建里穴 11.呃逆特效穴——耳穴膈区 12.便秘特效穴——支沟穴 13.下肢水肿特效穴——三阴交穴 14.面部水肿特效穴——太溪穴 15.头顶痛特效穴——四神聪穴 16.偏头痛特效穴——太阳穴 17.前额痛特效穴——印堂穴

平衡针灸配方

平衡针灸配方 1 感冒:感冒穴咽疼穴肺病穴鼻炎穴头痛穴 2 咳嗽:肺病穴咽疼穴过敏穴肩疼穴 3 哮喘:感冒穴肺病穴过敏穴腹疼穴升提穴疲劳穴咽疼穴 4 支气管扩张:肺病穴咽疼穴胸疼穴 5 肺气肿:肺病穴咽疼穴胸疼穴肾病穴腹疼穴 6 高血压:降压穴胸疼穴腹疼穴醒脑穴头疼穴 7 低血压:胃疼穴胸疼穴腹疼穴升提穴神衰穴 8 高血脂--- 降糖胸 9 冠心病--- 胸降糖腹醒脑 10 中风偏瘫---偏瘫肩膝臀踝头胸 11 呃逆---胃胸腹 12 急性肠胃炎---胃、腹、升提 13 慢性肝炎---胃、胸、腹、肩 14 脂肪肝---胸、腹、降糖 15 便秘---痔疮、腹、痛经气虚者加肾病 16 痔疮---痔疮、精裂、升提 17肾炎---肾病、胸、过敏、肩 18前列腺炎(肥大、增生)--肾病、过敏、腹、升提 19性功能减退---升提、胸、肾、腹、过敏: 20头痛---头、肩 21偏头痛---头、胸、肾病 22失眠---胸、踝、肾病、头、神衰 23眩晕---胸、头、肾病、耳隆8 D平衡针灸穴位针灸穴位图针灸减肥穴位针灸穴位针灸减肥的穴位人体针灸穴位模型, 24帕金森病---胸、咽、膝、肩、头、升提、醒脑 25面神经炎---面瘫、偏瘫、牙疼、咽、明目 26面肌痉挛---面瘫、偏瘫、鼻炎、头、明目 27三叉神经疼---偏瘫、咽、头、 28糖尿病---降糖、胃、腹、肾病、过敏、神衰、指麻、醒脑) 29疼风---踝、膝、肾病、肩、升提 30更年期综合症---胸、腹、肾、醒脑、神衰 31肥胖症---胃、胸、肾、降糖、过敏、腹、肩、神衰 32水肿---肾、肺、腹、过敏、膝4 33风湿性关节炎---膝、踝、肩、指麻、腕、醒脑 34过敏症---过敏、膝、肾、腹 35颈椎病---颈、肩(此组合再配合《董氏奇穴》灵骨大白中白下白疗效明显 36落枕---颈、肩、膝 37肩周炎---颈、肩、膝、肩背% 38急性腰扭伤---腰、臀、痛经、肩、胸 39腰突症---腰、臀、膝、肩 40网球肘---肘、臀 41足跟痛---踝、肾、膝、肩

平衡针灸38穴位

平衡针灸38穴位 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平衡针灸图解一:颈肩腰背痛穴组(看图学针)

平衡针灸图解一:颈肩腰背痛穴组(看图学针)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现分为三组介绍 一、颈肩腰背痛穴组 二、疼痛穴组 三、杂病穴组 一、颈肩腰背痛穴组 (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 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 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二)肩背穴 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 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 (三)肘痛穴(膝眼)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

平衡针灸穴位图

平衡针灸穴位图 穴位详细清单~刚刚没有弄好,不好意思~ 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 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 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 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 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2.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 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