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生活小区计划还要新建8栋楼房呢,我们一起看看楼房示意图好吗?学生读文字叙述并观察楼房示意图. 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1. 有8栋楼房 2. 每栋有五个单元 3. 每个单元可住12户居民 4. 问题:可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想一想每一步的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只列一个综合算式就解决问题吗?列式的方法可能有: (1)12×5=60(户) 60×8=480(户) (2)8×5=40(户) 12×40=480(户) (3)12×5×8 =60×8 =480(户) (4)5×8×12 =40×12 =480(户) 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把你列式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并说清楚你每一步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讨论连乘算式中每步运算的实际意义.1.小组内交流列式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算法.小结本组方法.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认识连乘及运算顺序 实践与应用 1.计算 25×2×45 19×3×24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7×9×8 517-216÷6 18×(86-27) 224+25×28 3. 47页练一练 1、2、4题 4.作业:课本47页第3、5题1. 2250 1368 2. 1944 481 1062 924 3.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4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91—92页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提示 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能力,并让学生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渗透数学符号化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把实际问题符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将生活问题符号化,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上衣和裤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出示马戏团小丑图片),这是马戏团的小丑奇奇,他今天来这边是想请咱班的同学给他帮帮忙,事情是这样的,小丑奇奇接到动物园的邀请要去作表演,他可高兴了,难题出现了,他有一堆服装(出示服装图片),他想搭配一套服装去演出,他该怎样穿呢?他有多少种穿法呢?咱们帮帮他,好吗?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用“真性”的学习任务去开启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探究新知。 师:课件出示91页例题图。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师:提出问题,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自己试着利用上衣和裤子的图片搭配一下。 生:按照要求独立进行搭配,同桌互相交流。 师:指名说一说搭配方案。 生:方案一,每件上衣搭配两条裤子。3×2=6种。 出示教材中搭配的图片。 生:方案二,每条裤子搭配3件上衣。2×3=6种。 出示教材中搭配的图片。 师:用○代表上衣,用□代表裤子,在答题本上画出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汇报、交流理解2个3和3个2两种不同搭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初步感悟搭配的有序性。 三、巩固知新。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精编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题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四则运算练习题 (1) 245-135÷9 (70+203÷7)×28 620÷20+3×15 35+65÷5-20 (2) 463+27×6 76-45÷5×3 (540-360)÷(18×5) 120+70-60×2 (3) 368-165÷11 100-36×2+21 45×36-24÷2 39+130×7 (4) 506+15×12 360÷(60÷2)(360÷12-10)×20 74+126÷6×3

(5) 832-256÷16 300-100÷4×8 (24+36)÷12×14 621+93÷31 (6) 159+34×36 107-13×6+45 (86-24)×5÷31 731-252-164 (7) 368-35×11 (365-328)×(73-55) 436+252+138 36×4-175÷5 (8) 329+375÷25 765÷(491-476) 800-309-124 75+720÷(42-27)

(9) 703-24×25 (252+144)÷(307-271) 23×46÷46 93×(515-428) (10) 82÷41×68 (69+21)×(72÷8) (16+20)×35 (126-87)×12÷26 (11) 234÷(205-199) (75+315)÷(35-20) 100÷25÷4 (10+25)×44 (12) (121-92)×12÷6 620-530÷5×2 178-(83+360÷60) 870-30÷15+13

(13) (420+60)÷(275-245) 25×32×125 460÷(30-21÷3) 9000-75×24 (14) 960÷15-28 (49+21)×(48÷8) 45+180÷30-6 84-4×9÷6 (15) 135-75÷5 182÷13+34×3 45+120÷(30-6) 196+24×18 (16) 466+14×2 2400÷60-16×2 420÷[(205-198)×4] 44×12+29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

精品文档1.长方体有(6)个面, 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2.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它们的大小(相等). 3.用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用2个同样大小 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4.最少用(8)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听装可乐的形状是(圆柱).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6.长方形有(两)组对边,长方形的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 7我们学过的图形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8 .最少用(3)根同样长得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最少用(5)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成两个三角形,最少用(7)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成三个三角形。 9.球的切面是(圆)形。k B 1 . c o m 1. 数一数下图有(3)个三角形。 先1个1个的数,有2个,然后从2开始依次加比它小的数,加到1为止,等于几就有几个三角形。数一数一共(10)个三角形。 2. 还缺(15)块砖。 正方形可以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最好画) 也可以分成4个相等的正方形 长方形可以分成2个相等的三角形 3. 1角=10分1元=10角1元=100分 一张10元可以换成2张5元。一张10元可以换成5张2元,也可以换 2+1=3 3+2+1=6个 4+3+2+1=10个

精品文档 成10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换成2张10元。一张20元可以换成4张5元。 一张20元可以换成10张2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成5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成10张5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成2张5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成5张2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成10张10元。 4.4元2角=42角几元几角就等于几十几角 36角=3元6角几十几角就等于几元几角 5.7角+9角=(1)元(6)角先算7角加9角等于16角,在把16角变成1元6角。 6.5元+6角=(5)元(6)角几元加几角不用计算,把几角写在几元的后面就行。 7.5元-1元4角=(3)元(6)角 先算5元减1元等于4元,在用4元减6角,4元变成40角,40角减6角等于36角,36角等于3元6角。 8.元角分 5 . 6 8元=(5)元(6)角(8)分 4元5角7分=4.57元 9.分针长,时针短。 10.7:00也可以写成7时,要先画分针再画时针,几点整,几时整分针要指向12,几点整几时整时针就指向几,所以7时时针指向7. 11.8:30也叫8时30分还可以叫8时半,要先画分针,30分的时候分针指向6,时针要在8和比8大的数中间,9比8大,所以时针在8和9的中间。 12.分针在12的左边,接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快6时了快10时了快2时了 13.分针在12的右边,接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刚过。 6时刚过()时刚过()时刚过 14.几小时以后,再过几小时。用加法计算,用钟表上的时间加上几。2小时后是几时写在横线上表上的时间是9:00 过2小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一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亲自参与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了解可以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体会调查数据在说明问题时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数据收集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所以会对今天的学习有帮助 重点难点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统计爱吃的两种水果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有一个大家最喜欢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看到同学们兴奋的表情,老师就知道大家非常期盼这一天!今年咱们班还要开六一联欢会,班委提了一个建议,想买点水果来庆祝一下,买什么好呢?既然是大家伙的事,咱们就利用今天的数学课一起来商量一下怎么样? 2、学习“正字统计法” 师:课前老师专门到市场上去调查了一下,在现在这个季节里,常见的水果有这几种,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在这些水果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最喜欢的水果各有不同,意见不统一,那该怎么买呢? 生:调查。 师:怎么调查? 生:谁喜欢什么就举手,然后数一数,按喜欢的人数最多的买。 师:那咱们就按照这位同学的想法来调查一下!

学生举手,出现数不清的情况。 师:看来这种方法还是不够严谨,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要不谁喜欢什么就站起来,然后再数。 师:哎呦,同学们,咱们班30多名同学,统计起来就得这么长时间,那要是全校进行统计该多麻烦呀!再说开联欢会,只买一种水果太单一了,至少也要买两种水果,那咱们就得找到更科学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中的统计。(板书:统计) 3、调查统计 师:统计的第一步就要先调查,老师给每位同学做了一张调查表, 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水果,以及除此之外也很喜欢的水果,分别在下面的空格里打上√。如果调查单上没有你最喜欢的,你可以写在其他一栏的下面。每位同学只能选两种,如果你多选或者少选,票就不算了,听明白要求了吗?填完以后请小组长把调查表收起来。好,开始吧! 学生填写调查表,教师画表格。 4、学习用“正字法统计” 师:这么多的调查表,怎么能看出大家的意见呢?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二步:整理数据。怎么整理,谁有好办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画√,写数),全班讨论可行性。 生:用正字法统计,一笔画代表一票。 师:你怎么知道正字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说得太好了!这也就是老师要介绍给大家的方法——正字统计法。(板书:正字统计法),我们在统计时,常常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一画就代表一票,两个“正”字就是10票,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而且计数方便,像我们班里在选举班干部、评比三好生的时候,也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人数。 师:下面我们就用正字法来整理数据,请几位同学来唱票、查票、画字记录,谁愿意来?其他同学的任务也非常重要,你们是监督员,要认真听、仔细看,确保唱票的同学和记录的同学结果要一致。下面我们开始吧! 5、分析统计表中的信息 师:让我们和记录的同学一起来整理结果吧!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观察一下,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冀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冀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0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教学文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 1.确定左右的方法: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左、右是相对的。 2.确定前后的方法:面对的方向是前面,背对的方向是后面。前、后是相对的。 3.确定上下的方法:上面是指位置在高处,下面是指位置在低处。上、下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几时整时的方法: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认识大约几时的方法:时针接近几,分针快到12,但没到12时,可以说快几时了;分针刚过12,可以说几时刚过。快几时了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3.认识几时半(半时)的方法: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整时刻中间,此时为几时半,即几时30分。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100以内的数的方法:运用点数法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十九时(九十九除外),下一个数就是比几十多1个十的整十数;当数到九十九时,下一个数就是一百。 2.100以内的组成:10个十是一百;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几十几。 3.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认识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位是百位;读数,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4.100以内数的顺序:(百数表中的规律)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竖着看,上一个数比下一个数少10。 5.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十位数字大的数比较大;如果十位相同,再比个位。 6.比多少的方法:两个数很接近,一般用“多一些”“少一些”描术;两个数相差很大,一般用“多得多”描述。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单位进率:1元=10角=100分,1角=10分。 2.简单人民币计算:计算两件商品一共多少钱,用加法。在计算两件商品总价时,同单位相加。 3.商品价格调查:认识商品标价,如3.80元表示3元8角。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和一位数,然后把整十数相加或相减,最后与一位数合起来。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笔算加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5)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笔算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解决方法:用减法。 大数-小数=多多少; (8)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大数-小数=相差量; (9)解决问题:根据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二)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1)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都相等,它是一个平面图形;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一、认识万以内的数 1、万以内数的组成 (1)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最高位开始读 (2)末尾有零一个也不读 (3)中间有零只读一个零 (4)读作用汉字 3、万以内数的写法 (1)从最高位开始写 (2)写作用阿拉伯数字 二、认识一万 1、一万的读法与写法 读作:一万 写作:10000 2、一万的组成 1个一万是一万2个五千是一万5个二千是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20个五百是一万50个二百是一万100个一百是一万200个五十是一万500个二十是一万1000个十是一万2000个五十一万5000个二十一万8个1250是一万4个2500是一万 80个125是一万40个250是一万400个25是一万

三、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1、比较方法 比较大小时首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2、比较大小事注意单位转换 举例:(1)1吨○800千克比较时转换单位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800千克,由此得出1吨>800千克 举例:(2)10米○100分米比较时转换单位100分米=10米 10米=10米,由此得出10米=100分米 四、近似数 1、什么是近似数 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是近似数 2、求近似数的方法 (1)四舍五入法:满五向前一位进一,不满五舍去。例:65≈70 64≈60 (2)进一法:只要大于零就可以向前一位进一。例:61≈70(常用于购物问题)3、什么是“≈” “≈”叫做约等于号,读作约等于。 4、注意点 (1)、估十位看个位,估百位看十位,估千位看百位,以此类推。 (2)、现阶段我们常用的是估百位和千位,因为这样方便计算。

(完整版)新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33人。全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也较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辨认方向,毫米和千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小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探索乐园,共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和时、分、秒,能计算特别简单的经过时间,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两年多学校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共安排5课时)第二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能够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乘法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共安排7课时) 第三单元要求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共安排3课时) 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毫米;了解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共安排5课时)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2班实际人数53人,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

新版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8新教材)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下学期)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一班二班共有学生120余人。全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也较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

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也较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对称、加减法、可能性、乘除 法、混合运算、周长、生活中的大数、吨的认识、乘法等9个单元。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 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 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数与代数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 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 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 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 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 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 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5)数与代数部分在本册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本学期的学习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对称,测 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 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 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统计与概率 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确 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 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 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概念 1.24时计时法: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2.平年: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 3.闰年:2月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4.1厘米=10毫米 1cm=10mm 5.1000米=1千米 1000m=1km 6.速度: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7.速度=路程÷时间 8.像7.25、8.80、1.06、0.58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9.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0.测量和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cm 2表示. 1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dm 2表示. 1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平方米用m 2 表示. 14.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m 2=100dm 2 15.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dm 2=100cm 2 16.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m 2=10000cm 2 17.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8.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9.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记作21 20.分数:像21、31、32、41、43 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二、算理 1.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要注意在下午1时到晚间12时所对应的时间要加12时,还要去掉限制词.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时间减12时后,要加上限制词. 2.计算不是同一天的经过时间的方法:先计算出每一天分别经过的时间,然后将它们加起来就得到所经过的总时间. 3.平年2月份有28天,闰年2月份有29天.平年每年有365天,闰年每年有366天.通常连续四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四百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数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数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6.用竖式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7.估算时,先把算式中一个或两个乘数估算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计算.估算的结果不是准确数,因此结果用≈连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要灵活,也要尽可能的接近准确值. 8.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它三个方向. 9.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衣服搭配

·衣服搭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例,经历探索搭配问题的过程. 2.能解答简单的搭配问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解决搭配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 今天老师见到大家很高兴,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文字游戏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三个字,你能按照不同的顺序读,读出不同的意思来吗?大家读的都非常好,看来搭配很有学问,不同的搭配就会出现不同的意思.(板书课题:搭配问题)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一套衣服”,那么你知道人们平时所说的“一套衣服”都包括什么? 生:包括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 师:对!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就可以搭配成一套衣服.下面,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衣服的搭配问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出示5件衣服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这是聪聪最喜欢的几件衣服,谁来说一说有几件上衣,几条裤子? 生:3件上衣,2条裤子. 师:你能给聪聪建议一下,这几件衣服怎样搭配着穿吗? 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不同的搭配穿法. 2.尝试搭配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3件上衣、2条裤子,可以有不同的搭配穿法.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师:如果我们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找出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可以怎样想

呢?下面同桌合作,一块来讨论.另外老师有个建议,就是在思考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记录,而且记录的时候用一个你觉得简单的方法,可以文字记录,也可以画一画、连一连,能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看得清楚,好吗? 3.进行汇报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搭配的? 学生汇报. 师:针对他们的搭配方案,谁能说说你的看法? 师:还有谁和他的表示方法不一样? 通过学生的汇报,体现文字叙述、用符号代替、连线等方法,同时凸显表述顺序.强调符号表示的规范性. 4.强化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用各种表示方法展示了你们的搭配过程,其实主要体现了两种搭配顺序,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师:(课件演示)这是先用什么搭配的? 生:先用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搭配,即有2种搭配方式,3件上衣就有3个2种搭配方式,一共有6种搭配方式.(教师板书) 教师演示另一种搭配方法 生:先用一条裤子和3件上衣搭配,就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式,2条裤子就有2个3种搭配方式,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式.(教师板书)师:如果增加1件上衣,谁能很快说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5.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搭配的两种思路,搭配的不同表示方法等. 三、巩固 1.我们来看教材92页练一练第1题,读一读,用连线的方法把各种搭配方法表示出来,学生汇报. 师:除了可以先用面包和每种饮料搭配,还可以怎么搭配? 2.课件演示,你们猜一猜,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先用哪一位上的数进行搭配?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估算

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乘法估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乘法估算。 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乘法问题。如果我们对计算的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怎样计算? 生:估算。 师:说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估算来解决一些问题。(板书:乘法估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设计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求新知。 1. 估算(一) 课件出示学校组织同学去参观科技展情景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你从情景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参观科技展的门票是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 师:很好,现在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课件出示问题)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 生:学生优惠1元,那么学生的门票每张就是5元,293名同学的门票费就是293个5,,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93×5。 师:分析完全正确,怎样估算出结果呢? 生:估算花多少元钱,多估一些比较好,可以把293看作300来乘,即300×5=1500(元)。 师:怎样想非常好,大家想一想怎样表示这个结果呢? 生:对,最后的结果是个近似数,所以用“≈”表示比较好。 师:你们真聪明。(给予学生鼓励)并板书: 293×5≈1500(元) 师:在估算过程中,你有什么技巧? 生:就是把接近整百的数按整百数计算。 2.估算(二) 师:刚才同学们的估算很正确,种西红柿的王大爷遇到了一个难题,同学们能帮忙解决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1052元。请帮王大爷算算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多少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