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案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案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案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案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 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 3.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C.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D.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4.徽班进京后能在京扎根,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剧,主要因素有 ①北京社会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 ②皇室等上层权贵的喜好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吸收外来艺术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6.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7.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世俗文学的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8.清乾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 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 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④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与元杂剧相比,京剧的特点是 A.融合多种表演形式 B.吸收汉调、昆曲和秦腔等剧种腔调

第10课 梨园春秋

第10课同步课时训练 1、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3、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4、京剧的前身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表演,使徽剧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5、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6、古代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注重人物性格多样性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7、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说: “今有人焉,聚徒讲学.禁民为非,人无不笑且诋也。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是百道学先生之训世,不若一伶人之力也。”其意在强调(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质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汉字的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 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理解“书画同源”;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 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问题探究、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本课标题用楷书、隶书和行书三种字体共同组合而成,请学生辨别。

书法艺术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班就有好几位书法爱好者。谈到书法必然与汉字与绘画相联系,无字就无书法,有书就往往有画,所谓“书画同源”。那么,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基本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将在本节课探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请学生或者老师自己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提问:古书上普遍记载的这个传说可信吗?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半坡彩陶上的象形字) 3、成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图片展示) 4、甲骨文之后出现了什么文字?(金文) 5、学生总结: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至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书、行书这样的发展脉络,虽然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6、提问: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0课 梨园春秋2-岳麓版

第10课梨园春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能力和方法 1、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京剧的脸谱和服装,激发学生对学习戏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二.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探究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 2、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中国古代戏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加深对古代戏曲的印象。 3、组织分组讨论:理解京剧成为国粹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基本的史实有一定了解,但是基础不夯实,尤其是缺少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因而本节课的授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以达到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你猜一猜

导入京剧脸谱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从而导出本课内容——戏曲。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正课: (1).探究一:提出问题—什么是戏曲?从而导出戏曲的起源 先民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这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之一—傩戏 进一步引出世界性文化共生现象,傩文化在世界其它地方的遗留表现,让学生深刻分析古代戏曲的特点 (2).探究二:为什么把本节课内容成为“梨园”呢?它有哪些含义 (3).探究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结合PPT材料,找到宋代南戏的兴起和形成的原因 此内容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4)探究四:展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概括南戏的特点 ⑴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⑵主要在民间流行,贴近百姓生活; (5).探究五:结合材料和史实分析元杂剧产生原因和特点 举例包括元代四大悲剧,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 (6).探究六:欣赏昆曲片段并小组合作总结昆曲特点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深刻了解不同戏曲的不同特点 (7)探究七: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点最后展示一段京剧经典片段《将相和》,欣赏国粹的精髓 五.小结: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变历程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测试)

第10课梨园春秋(测试) 一、选择题 1.有人曾对下图反映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如下描述“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一著名戏剧( ) A.由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B.是士人群体逐步形成的直接产物 C.与理学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有关 D.被称为“百戏之祖”且享誉世界 2.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②绘画艺术的演变③墓葬文化的沿革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3.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③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

A.皮影戏 B.南戏 C.杂剧 D.京剧 4.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5.明朝吴江派代表王骥德的《曲律》记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戏曲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呈衰落态势 D.经济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6.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 (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C.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8.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 )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 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9.下列有关昆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第10课《过秦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练】人教必修3第10课《过秦论》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揭杆为旗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威振四海 C.鉏櫌棘矜 摄足行伍 囊括四海 D.开关延敌 崛起阡佰 流血漂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斩木为兵,揭. 竿为旗 揭:举 B .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C .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D .序. 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C .赢粮而景从 D .百有余年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 B .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D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 之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 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席. 卷天下 A .包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 B .内. 立法度,务耕织 C .东. 割膏腴之地 D .于是从. 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6.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 .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C .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 .(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过.秦论②过.故人庄 B .????? 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C .????? 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大 D .????? ①收天下之兵.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10课练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第10课第11课选择题练习答案附解析 第12课 1.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看成是绝对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进化论( ) A.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 B.说明了生物物种是进化而来的,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C.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 D.改变了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 [解析] 进化论认为生物物种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存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否定了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是绝对和神圣的。[答案] B 2.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 A.主动选择B.人工选择C.被动选择D.自然选择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新生物种,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故选D。 3.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学科是A、天文学B、生物学C、地理学D、物理学 解析:封建神学宣扬上帝创造人、动植物及世界万物,严重束缚了生物学的发展。 4.下列不属于基督教神学观点的为 A、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陆地、植物 B、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都是上帝创造的 C、生物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D、动物、植物物种是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 解析: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5.在生物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神创说 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解析:选项A和B不是生物学。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创造人、动植物的说法,指出生物是进化来的。 6.生物进化论对下列哪个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法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解析: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在译著《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10课 过秦论(含答案)

第10课 过秦论 ——西汉鸿文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膏腴.(yú) 雍. 州(Yōn ɡ) 藩.篱(pān ) 亡矢遗镞.(zú) B .锋镝. (dí) 辅佐.(zuǒ) 氓. 隶(mén ɡ) 一夫作难.(nàn) C .囊.括(lán ɡ) 连衡.(hén ɡ) 谪戍.(shù) 度长絜.大(qiè) D .盟. 约(mén ɡ) 肥饶.(ráo) 猗. 顿(qí) 俯首系颈. (jīn 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 .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 报:报复 C .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宠信 D .山东豪俊遂并. 起而亡秦族矣 并:一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赢粮而.景从 B.????? 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②聚之.咸阳 C.????? 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非尊于.齐、楚、燕…… D.?????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②临不测之渊,以. 为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出郭相扶将. B.????? 西举.巴、蜀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 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D.????? 九国之师.十年春,齐师. 伐我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连衡而斗. 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 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 .①⑤/②⑦/③⑥/④ B .①③⑤/②④/⑥⑦ C .①③⑤⑥/②⑦/④ D .①⑤⑥/②⑦/③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C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 相反,何也

历史必修三第十一课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1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共2课时)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板书课题)。 导入: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51-55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51页,思考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2、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2、阅读书本51-52页,找到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有哪些著作? 3、阅读书本53-54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阅读书本54-55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3)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案

人教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王朝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识辨读史秘籍: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 体悟古为今用: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

必修三《第10课 梨园春秋》 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麓版) 【教学目标】: 1、展示课标并解读(学生学习目标) 课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解读:通过理清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各剧种发展历程,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和现实性 2、教师任务(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列举出古代戏剧的名称、流传时代、著名作家或演员;让学生列出自己还知道的戏剧与喜欢的戏剧;帮助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含义分析 (2)帮助学生对促进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分析归纳京剧在清代兴起的原因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的“傩仪”,经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发展历程,走向繁荣、辉煌。 本课分三目: 1、戏曲的起源:介绍戏曲的萌芽—傩的出现及唐宋戏曲发展状况 2、元杂剧和昆曲:介绍元明戏曲的主要形式 3、国粹“京剧”:介绍京剧产生及主要代表成就 【学情分析】: 1、由于语文课里已有的戏曲知识和我们的学生老家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实际,学生知道很多剧种;但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而不喜欢戏曲而又对戏曲本身了解甚少。所以教学中必要的图片资料必不可少,直观性不言而喻,这样也可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及人文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对戏曲产生、发展背景不清,故教师应根据经济史、政治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 重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处理: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感悟戏曲艺术 难点:戏剧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处理:运用政治必修三《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自主分析归纳 【教学方法】 1、问题法:调动求知欲,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 2、自主学习、合作归纳 【板书设计】 一、戏曲的起源——傩,南戏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2、昆曲: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小小戏台展现大千世界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1、通过多媒体展示戏曲发展历程图片 2、导语:(课文序言)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学设计(庞小戈风闻录)

第10课梨园春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能力和方法 1、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京剧的脸谱和服装,激发学生对学习戏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探究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 2、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中国古代戏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加深对古代戏曲的印象。 3、组织分组讨论:理解京剧成为国粹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你猜一猜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打一艺术形式 戏剧 情景教学 简介庞晓戈:女,洛阳偃师人,梨园春节目主持人、河南电视台主持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全国十佳金话筒”奖得主。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的主持人,被广大戏迷朋友成为河南戏曲的代言人。2003年荣获二十一届金鹰奖优秀主持人。庞晓戈为了提高自己的主持水平,丰富自己的戏剧知识,决定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究戏剧的发展史。 自主探究一:庞晓戈不明白为什么我国习惯把戏剧称为“梨园”?你能告诉他吗? “梨园”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皇帝梨园弟子)。 探究二:庞晓戈来到原始社会,看到了下列情景,她非常害怕,这是什么呢? 先民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这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之一—傩戏 探究三庞晓戈来到宋朝的温州,她在这里可以听到什么戏剧?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 探究四:庞晓戈想知道听南戏产生的原因,一位民间老艺人给她提供了下列材料,她该如何解密南戏形成的原因呢 材料一: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而得名,这些地区地处东南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知识点整理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主持编写《四洲志》 2., 该著作也是探寻、 思想。 世纪、西学为用”的思想。 .在 维新变法期间,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5.梁启超 6.严复于1898。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 7.谭嗣同:属于激进派,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9、1903年,章太炎 。 二新文化运动 1 2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出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4 ①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和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的公敌。 5”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 “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族共和不相容。 6 教吃人的本质,痛斥了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7,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8、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 (1) 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0) (2)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2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3、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

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1 (2)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传社会主义思想。 5、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c) (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 (2) 想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质教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知识结构:

二.知识整合: 1.比较: ①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②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 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 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④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 ⑤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 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 ⑥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 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经典力学的建立: (1)建立的标志: (2)基本内容: (3)特点: (4)建立意义: 3.物理学在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和主要成就:

三.同步练习: 1.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 A.整理与推理 B.观察和实验 C.解析与探究D.推理和与论证 2.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不包括 A.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B.自制天文望远镜 C.发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的天体D.确定了匀速运动的新概念 3.牛顿力学体系不包括 A二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 B.物理学的相对论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4.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对人类的主要理论贡献是 A.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发现落体定律 C.提出相对

论 D.创立量子力学 5.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C.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D.相对论的提出6.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所以被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 B.根据万有引力理论发现了海王星 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7.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 8.伽利略和牛顿都强调①实验②实验与数学的结合③相对论④量子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理论内容属于

第10课梨园春秋

第10课梨园春秋 编者:张庆君审核:邱昌满、王凤霞使用时间:2012-09-20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面批时间__________ 【课程标准】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元杂剧、京剧的形成。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 【重点问题】京剧兴起的背景以及其特点和影响。

? 综合性:京剧将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 ? 写意性:舞台布置;人物化妆;人物服饰;舞台行动 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文学讲究含蓄有余味,“无字处皆有意”;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艺术。建筑提倡“透风漏日”,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表现手法上体现虚拟性或写意性,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舞台布置: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象征性,既可以作为普通的桌椅使用,也可以用作其它东西的代用物。如桌子可以是床铺,如果将两张桌子相迭,就表示「点将台」;两桌前后并列,就表示高山、楼船……。同样,舞台上的椅子也可以当作山、当作门,还可以当作云,剧中人站在上面就意味着腾云驾雾……。 人物化妆:戏曲脸谱:根据不同性格勾画不同的脸谱来表现人物,以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等。观众睹脸则知其人。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当。 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课中探究案(B层)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织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及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谈班。——清钱泳《绿源丛话》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戒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⑵.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⑶.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种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人教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原文翻译素材 新人

过秦论 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原文: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译文: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珍稀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10课梨园春秋 在学生用书中,此内客单独成丘@ 、选择题 1 ?判断右图中戏剧人物所属的剧种是 ( ) A. 京剧 B. 昆曲 C. 秦腔 D. 不能得出结论 解析:选D 。中国戏剧艺术以京剧为代表形成一个体系,各剧种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互通有无,但凭戏装是无法作出判断的。 2. 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哪一社 会阶层的需要( ) A 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解析:选B 。话本、杂剧的出现主要是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3. 认为中国的戏曲成熟于元代的理由是 ( ) A 元杂剧具备中国戏剧的表演特征 B. 结构完整的剧本出现 C. 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深入 D. 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A 。中国戏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虚拟性、程式化、综合性和夸张性等方面。如 果说元杂剧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那么它必然具备中国戏剧的这些表演特征。 4.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感天动地窦娥 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 ) A. 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解析:选D 。《感天动地窦娥冤》属于元杂剧,甘薯则出现在明朝。 5.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戏曲发展的历程。 其中包括我课时作业

国戏剧发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标志, 它们是() ①雜戏断只②兄葩剧墅理③生曲t牡丹亭〉④京谢£玉堂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傩戏是中国戏剧的起源,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6?关于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宋代的南戏主要是官府的有关机构创作 B. 南戏主要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面貌 C. 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元杂剧兴起是在南方地区 解析:选C。宋代南戏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故A、B两项叙述错误,而元杂剧是在北方兴起的,故D项错误。 7?中国戏曲如元杂剧、昆曲和京剧在历史上都有非常辉煌的时代,如今元杂剧已经消失,昆曲和京剧则日趋衰落,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不扶植 B.脱离群众 C.表演手法落后 D.不能表现现代内容 解析:选B。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脱离群众,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便会丧失自己生存的基础。 8. 戏曲表演十分讲究“功法”。甩发功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 扎束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 的情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这说明中国戏剧的什么特征( ) A.虚拟性 B.程式化 C.舞蹈性 D.声情并茂 解析:选B。中国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程式化,即用固定的格式进行表演。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类,称为四大行当。……净,又称花脸,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 ――《京剧行当》材料二京剧的传统剧目有:《野猪林》、《林冲夜奔》、《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水帘洞》、《安天会》、《十八罗汉斗悟空》、《沙桥饯别》、《五百年后孙悟空盘丝洞》、《十八罗汉收大鹏》、《无底洞》、《金钱豹定军山》、《阳平关》、《五截山》、《水淹七军》、《走麦城》、《受禅台》、《伐东吴》、《连营寨》、《白帝城》、《别宫祭江》等。 材料三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冲击着祖国传统文化, “国粹”京剧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京剧。 (1) 阅读材料一、二,指出京剧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