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一)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一)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一)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一)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一)

———《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体系形成和强大生命力

白暴力王胜利

提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浇铸的一部伟大科学巨著,它一经问世,便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论》既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自身解放的指路明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本文简要介绍《资本论》的写作背景和过程、理论体系,并说明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体系;生命力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浇铸的一部伟大科学巨著。它一经问世,便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曾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千年交替的2000年,马克思又被西方多家媒体评选为“千年风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之首。

《资本论》既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自身解放的指路明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经济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更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资本论》,全面、深入地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内容,用《资本论》的理论科学地认识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地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

任何科学巨著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资本论》也不例外。《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亲自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科学巨著。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完成于十九世纪初,开始于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重农学派,结束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试图说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他们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态,并对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的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理论上必然存在缺陷甚至错误。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并上升为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由反对使用机器、捣毁机器,发展到有组织的要求缩短劳动日、增加工资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经济斗争,最后发展为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5~1837年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在这些斗争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作为独立的、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P17)。

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经济学为了维护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背弃了真理,走向了庸俗化,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丧钟被敲响了,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1](P17)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所谓“三位一体”公式是指:价值是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劳动成果理应由资本家、工人和地主三者共同分享,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资本的贡献,工人得到的工资是劳动的贡献,地主得到的地租是土地的贡献。三者各得其所,根本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为了科学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为了经济学的科学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在与庸俗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斗争中,写出了这部科学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二、《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与体系结构的形成

(一)《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与体系的演进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始于1843年,直至1883年3月14日,呕心沥血40年,终于浇铸成了这部鸿篇巨制。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这40年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并确定了写作主题,初步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个阶段大体是从1843年到1853年。

马克思在大学的主攻专业本来是法律,后来在1842~1843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事件,例如,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这些事件促使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1843年10月,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克罗莎纳赫笔记》、《巴黎笔记》和《布鲁塞尔笔记》三本笔记。在1844年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是“异化劳动”。在1847年写的《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认可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这个理论是论证社会主义的有效工具。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奠定了对资本主义研究的哲学基础。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于1847完成了《哲学的贫困》一书。

在这本书中,马克思一方面说明了经济范畴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另一方面肯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因为它可以用来科学地解释利润、地租,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社会结构。在1849年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初步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基本经济关系。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济学,建立科学的经济理论,从1850年到1853年,马克思重新系统地研究了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的经济史,探索经济状况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并重新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等其他资料,三年内写下了24本被后人称为《伦敦笔记》的经济学笔记。

第二阶段,马克思确定写作体系和内容,全面进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经济理论。这个阶段大体是从1853年到1859年。在这个期间,马克思写下了共7个笔记本约50个印张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称该手稿“是15年,即我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拟定了他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整体结构。马克思计划将其著作分为六册:

第一册,资本

(一)资本一般

1、商品

2、货币

3、资本

(1)资本的生产过程

(2)资本的流通过程

(3)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

(二)竞争

(三)信用

(四)股份公司

第二册,土地所有制

第三册,雇佣劳动

第四册,国家

第五册,对外贸易

第六册,世界市场(危机)

这个体系结构被后人称为“六册计划”。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撰写的内容仅是这一“六册计划”中的《价值章》、《货币章》和《资本章》三部分,这三章构成了以后《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这个手稿的重要理论成果为:第一,提出《资本论》中的主要科学理论,例如:劳动的两重性、货币的三种基本规定、劳动力价值理论、狭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等理论。特别是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发现,使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实现了科学上的飞跃。

第二,研究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主要阐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以前生产形式的共同特征和公社所有制的三种基本形式(部落所有制或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罗马、希腊所有制形式;日耳曼所有制形式);第三,预见了共产主义的基本要点,提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摆脱了人的约束和物的约束,自我实现;而达到这种社会的条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直接劳动不再是财富源泉和尺度,因此,商品交换不再存在。

第三阶段,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完善自己的经济理论。这个阶段大体是从1859年到1865年。

马克思首先写成并在1859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这一分册除了简短的《序言》外,只包括《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马克思把它称为《资本论》的“初篇”。其后,马克思在1861~1863年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册的写作,写成了一个包括23个笔记本的篇幅庞大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资本一般》,所论涉及现在的《资本论》四卷的全部内容,文字上以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为主。这个手稿的理论成果有:第一,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力商品理论;第二,进一步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三,研究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第一次把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部门划分为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并论证了两者的比例关系;第四,研究了广义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对资本的研究由资本一般转化到资本的具体形式。这个手稿还包含一些在《资本论》中没有表达出来的理论内容,例如,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结合的理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生产劳动理论等。

从1863年7月开始,马克思又对《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1865年底,完成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并计划“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其实,它只包括本来应构成第一篇第三章的内容,即《资本一般》”。[2](P636)这一手稿所拟定的体系是:

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

第四册,理论史

这一手稿的主要内容就是后来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主要内容。《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构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的主体内容。

第四阶段,出版《资本论》,这是在1867年以后。

从1866年2月开始,马克思对《资本论》第一卷进行誊写和润色,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在德国的汉堡正式出版。从1867年8月开始,马克思积极着手整理和修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但这项工作未及完成,他就去世了。自此,《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和第二、三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就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恩格斯于1883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前后用了近50年的时间,终于使这部划时代科学巨著———《资本论(1~3卷)面世。

根据马克思的手稿,考茨基于1910年整理出版了《剩余价值史》,前苏联在1956年至1962年间整理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这就是《资本论》第四卷。下面主要介绍《资本论》(1~3)卷的体系结构。

(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的体系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所运用的方法所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初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P8),即《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同时他又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P11),即《资本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资本运动,或者说剩余价值运动展开的,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实质上就是要揭示资本运动的规律,或者说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马克思正是以资本运动或者说以剩余价值运动为中心,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建立起《资本论》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资本论》的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论》第一卷共包括七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主要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第六篇《工资》,主要阐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主要阐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共包括三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和第二篇《资本周转》,主要阐述单个资本的运动;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主要阐述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资本论》第三卷共包括七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主要阐述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理论;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和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主要阐述产业资本家和各个剥削集团瓜分剩余价值的理论;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批判地分析了资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不仅是第三卷的总结,而且也是对《资本论》全部三卷的总结。

《资本论》一、二、三卷构成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完整体系。其中第一卷是基础,第二卷既是在第一卷基础上的理论深入和展开,又是第三卷的铺垫,第三卷则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研究的总结。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资本论》第一、第二和第三卷之间以及各卷本身

内容的逻辑关系,都是依循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述的。由此可见,《资本论》第一、

二、三卷是一部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巨著。

三、《资本论》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资本论》一出版,就不断地受到来自资产阶级及其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否定。然而,《资本论》的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基石,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攻击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攻击和否定上。

西方经济学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原始阶段,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之前,分为从内部否定和从外部否定两个类型。从内部否定是认为《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是矛盾的,因而是不能成立的。主要代表作品是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的历史与批判》、《马克思体系的终结》和洛里亚的《卡尔·马克思的遗著》。从外部否定主要是用边际效用论和三要素创造价值(三位一体公式)否定劳动价值学说。第二阶段可称为发展阶段,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发展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外部否定,将边际效用理论发展为均衡价格理论,将三位一体公式发展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主要代表作品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克拉克的《财富的分配》。第三阶段可称为现代阶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主要是发展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内部否定,即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内部统一性。主要表现是:“价值转形问题”、“多余论”、“有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和“联合产品价值量的计算”。主要代表作品有:萨缪尔逊的《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马克思的价值与竞争价格间所谓转形问题的概述》、斯蒂德曼的《依照斯拉法来看马克思》和霍吉森的《资本主义、价值与剥削》。

因此,发展到目前,现代西方经济学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可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从外部否定,主要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第二方面是从内部否定,主要观点是:价值转形问题、价值概念多余论、有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和联合产品价值量的计算[3]。关于均衡价格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它只是一个价格理论,不能否定劳动价值理论,因此不必多言。下面我们简单说明其他五个方面的否定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萨伊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这一理论由三个命题组成。第一个命题是: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第二个命题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三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润或利息、地租)等于各自在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第三个命题是:三要素创造的价值之和构成所生产商品的价值;由此可推得:三要素报酬总和等于其创造的价值总和,也等于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然而,这三个命题存在着内在逻辑困难。第一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困难是:三要素创造价值的度量如何确定?其量的界限如何确定?第二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困难是:什么机制确保“三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润或利息、地租)等于各自在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在量上能够成立?第三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困难是:怎样证明“按三要素各自所创造的价值分配,商品的价值分配完毕,没有剩余”是成立的?由于这三个命题所具有的理论困难,“三位一体”公式只能是一个假说,还不能形成科学意义上的“理论”。

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是100年前克拉克提出并经后人进一步发展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该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根据尤拉定律,总计相等,没有剩余。然而,到目前为止,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仍具有相应的三个理论困难:第一,资本的测度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第二,成本函数的成立性问题;第三,“没有剩余”假定前提的一般性与最大利润二阶条件存在性问题。这些理论困难的存在,说明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利用边际生产力理论来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企图是失败的。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以商品的生产价格计量成本价格,“总平均利润=总剩余价值”、“总生产价格=总价值”这两个等式不能同时成立,平均利润率不由决定,两者不相等,所以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在量上是无法完善的,由此否定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进而否定劳动价值学说。实际上,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真正需要研究的不是按平均利润率的标准分配后形成的量(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否等于被分配的量(剩余价值、价值),而是在这一分配过程中各种量的现实的相互关系。价值转形问题的解主要在于正确地理解劳动价值理论,只要认识到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高等代数和矩阵理论就可以论证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完善性。

关于“价值概念多余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价值概念多余论”认为,可以用实物方程式计算出货币利润率和货币生产价格,因此,在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计算上不需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劳动价值学说是多余的。“价值概念多余论”的实物方程式在一定范围内也能计算出正确的货币利润率和货币生产价格。初看起来,这一理论似乎颇有些道理。但是,详细分析起来却并非如此。

首先,实物价格决定理论不能说明价格的本质,这个理论能告诉我们的唯一答案是:它是“满足生产条件”的“交换比率”。即商品价格在质上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关系而已。这并不是什么新思想,而是马克思早已批评过的贝利的不断重复千篇一律的老调:价值是商品的交换比例,因而不是什么别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恰恰能完善地说明价格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说明了价格的本质和实体是物化劳动,从而揭示了商品的价格不仅是表面上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和关系,而且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和分配社会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

其次,实物价格决定理论中,利润只不过是产出超过投入的一定货币量,或者一定实物量,利润率只不过是这一数量对投入量的比率而已,因而不能说明利润的实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及社会本质———剥削。然而,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中,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说明了利润的实体和本质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形成的,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利润本质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劳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和社会实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要的、唯一的科学理论基础。“价值概念多余论”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关于“存在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这种观点认为,在存在固定资本的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计算会出现自我矛盾,并会出现负价值,因此,劳动价值学说是错误的。这种观点论证的计算初看起来很精巧,实际上完全错误。

首先,其计算的根本性错误有如下两点:第一,错误地将一个时间序列问题作为一个空间并存关系来处理,将一个不同时间中的不同变量作为同一时间中的同一个变量来处理。第二,关于机器价值折旧和旧机器价值确定的方法是错误的。

其次,其计算中出现“负折旧”和“负价值”的原因在于:第一,错误地将当机器效率变化时三年中不同的谷物价值量假定为同一的;第二,错误地将机器折旧率这一外生变量作为内生变量,并且将机器效率、机器价值折旧量与产品价值量的因果关系搞颠倒了;第三,在上述两个错误基础上,又将机器效率变化假定到非常大且不合实际的地步。因此,斯蒂德曼计算中的“负折旧”和“负价值”的出现,完全源于他自己的错误。

可以证明:在有固定资本的条件下,按照马克思价值概念进行计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包括在机器价值非线性折旧假定下,都可以得出正确的解,不存在相互矛盾的解。马克思的价值计算是完善的、无矛盾的,是正确的。

关于“联合产品价值量的计算”。西方经济学家的这种观点认为,在“联合产品”条件

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计算会出现负价值和负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是错误的。

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对联合生产和联合产品的假设是错误的和虚假的。

首先,其假定:整个社会有n种产品,有n个联合生产过程,这n个联合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同时生产n种产品。这实际上是假定社会生产中的每一个生产过程都生产社会经济中的所有产品。对于自然经济,这种假设是适应的,因为在自然经济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这不是商品生产,没有规范的商品交换,更不存在斯蒂德曼所讨论的价格体系。对于商品经济,这一假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商品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也就是每个社会生产过程只生产某种特定的商品,正是有了这种社会分工,才有交换,才有价格体系。

其次,退一步说,即使存在这种假定的情况:n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都同时生产n种商品。那么,应该出现的结果是在n个生产过程中选择效率高的生产过程,而不是n个生产过程同时存在并进行全面交换。

由于这种观点对联合生产的假设是错误的,所以,用联立方程计算价值量的方法和结果自然是错误的。可以证明:在真实价值关系中,联合产品的价值决定和计算是很简单的,决不会出现负价值和负剩余价值。

综上所述,尽管西方经济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种种攻击和否定,但这些否定都是不能成立的。

事实上,连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资本论》对经济活动的深刻分析,不仅如此,西方经济学的学院派在其经济理论中还吸收了《资本论》的基本理论。例如,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出发,提出宏观经济学中的流量和存量理论;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理论。马克思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重要前辈之一”,为几乎所有严肃的经济学家所公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发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比它写作晚了70多年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相比,解决了更为复杂的问题。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罗宾逊夫人认为,凯恩斯研究的储蓄与投资关系,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研究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需求之间的平行关系时,已经作了独特精辟的讨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认为,“从马克思理论中,有许多可以展开的各种模型”[4]。参照了马克思的有关假定,经过各种推导,克莱因设立了“合理的、简单的、有用的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一种模型”

[4]。他将马克思的这种模型与凯恩斯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凯恩斯理论只是马克思理论的特例,马克思模型可以比凯恩斯模型提供更多的信息。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理论的重新认识,也反映了《资本论》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四、《资本论》理论的伟大现实意义

《资本论》既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自身解放的指路明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资本论》出版一百多年以来,尽管不断地受到来自资产阶级及其学者的攻击和诋毁,如有人认为《资本论》的理论“过时了”,“没有现实意义了”。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5](P382)《资本论》出版一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局部的、个别的调整和变化,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制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工人的雇佣劳动者地位也未改变,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论》的原理依然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变化都进一步印证了《资本论》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趋势,证明了《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空前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发挥了越来

越大的作用。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因此认为,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资本论》的原理过时了。例如,有人提出,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技术、知识创造价值,进而引申出知识、技术是剩余价值的独立源泉,从而否定资本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1](P424)“劳动生产率(productiveness)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P5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依然是具有了更高劳动生产率的雇佣工人的劳动。因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垄断资本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依然存在,只不过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更加强、更隐蔽罢了。事实上,有大量数据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垄断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率还在不断提高,从而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资本论》不仅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而且揭示了社会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和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并且指出了一些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资本论》对这些规律的论述,都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资本论》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但是,西方经济学本身具有严重的学科缺陷,不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指导理论,无法解决我国市场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例如,1996年以来,总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一个痼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但都未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如果我们使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理论和方法,就可以科学地说明总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6]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由于马克思并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因此,《资本论》的基本理论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教条主义地、本本主义地对待《资本论》的基本理论,而是要在坚持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论》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充分地发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是关于人类社展的科学真理,《资本论》的立场、方法和原理对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现实和指导我国社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只们坚持《资本论》的立场,真正准确、全面入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和基论,深入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与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那么,“即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7](P44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

[3]参看白暴力:《西方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否定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

[4]克莱因:《有效需求与就业理论》,《政治经济学杂

1947年4月号。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6]参看白暴力:《总消费需求不足的微观机制》,《教

研究》2005年第6期.

[7]《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008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