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解析我国新常态主要特征(胡占华)

解析我国新常态主要特征(胡占华)

解析我国新常态主要特征

胡占华

一、新常态概念

“新常态”是一个近年来流行的经济术语,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通常是指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痛苦的过程。“新常态”是对2008—2009年发生“大衰退”之后世界经济政治状态的一种描述和预测。国家干预主义可能增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全球化不再等同于美国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发达国家要依靠新兴市场来摆脱危机,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强化等等,是“新常态”一词的主要含义。单纯从经济意义而言,"新常态"是转入常态的经济,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是全球经济局部衰退与总体转型并存。

狭义的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义的新常态,从经济发展这个领域拓展到涵括更多领域,这个发展的新常态,除了前面讲到的坚持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外,还包括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和坚持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广义的新常态,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常态。这个治国理政,是广义的治国理政,不仅包括治国,也包括治党和治军等方面。所谓治国理政的新常态,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统筹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深化改革伟大革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统筹推进“五个伟大”的新常态。在全球经济局部衰退总

体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新常态有自己的显著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清晰了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系统性特征,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领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的新常态也是研究中国的重要脉络和切入点。

二、我国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1、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内外红利衰

退,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已是必然。从供给

端看,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

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从需求端看,人口结构拐点导致房

地产引擎失速,全球化红利衰退,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再平

衡,导致外需和外资引擎失速。传统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

头,中国经济必须顶住阵痛加快结构转型,寻找新的经济

增长点。中国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

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无法延续,以破坏环境生态为

代价通过低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增加就业累积外汇的老路

已经到了尽头,庞大的外汇储备已成为我们的尴尬负担。

我们既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要有目标

自信。以新型城镇化、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益提高、科技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中高速经济增长新常态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1.1、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和科技创

新。

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新”在新型城镇化不是单一的经济进程,而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性进程。新型城镇化是科学规划、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重视人文情怀人文属性和生态绿色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是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均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发挥比历史以往更重要的作用,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创新为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1.2、经济增长率七上八下甚至更低些。

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不仅是经济本身健康运行的表现,从促进就业解决民生问题增加社会稳定方面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必要支撑。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率七上八下甚至更低些,把经济增长质量同数量同样重视起来,把提高生产率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放到

重要位置是新常态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3、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就业产业结构生活方式

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新常态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口红利作用在下降,中国老龄化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城镇化建设促使中国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进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极大地促进经济转型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扩大。

1.4、产能过剩与就业人口过多给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带来重大深远影响。

淘汰落后产能,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共识;以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生活方式变化激发市场需要促进就业成为经济新激励领域。

1.5、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一样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1.6、有效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补

充。

政府有效管理和调空是新常态下政府应发挥的重要职能,市场调节无法取代,而有效市场也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善的金融服务及金融监管、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素养的人力资源等有效政府行为支撑。有效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1.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关键领域控制力与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双管齐下。

增强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控制力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需要、国防安全需要,文化安全需要,社会安全需要,也是政治稳定与政治安全需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激发国有资本存量的市场竞争力,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和国有企业活力。

1.8、生态文明成为经济发展和谐与否的硬性约束条

件。

生态文明成为经济发展和谐与否的硬性约束条件并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要在执行上下功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为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新亮点。

1.9、经济风险主要因素: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

产能过剩。

把握经济风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客观需要,只有了解风险把握掌控风险,中国经济才能在新常态下健康持续发展。

2、我国政治的新常态

2. 1、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2. 2、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2. 3、构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

2. 4、建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国家能力

2.5、以中国梦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6、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

2.7、冷静果断应对“台独”、“港独”、“藏独”、“疆独”以及海洋主权

2.8、六种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制思维、底线思维

3、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常态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2、文化领域倡导主流文化与市场经济规律

3.3、发掘吸收我国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为实现中国梦夯实文化根基

3.4、促进我国文化走向世界

3.5、吸收借鉴一切外国先进文化成果

4、我国社会建设的新常态

4.1、兜底思维

4.2、底线思维

4.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思维

4.4、有效政府

4.5、平安思维

4.6、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老龄化社会到来

5、我国生态文明的新常态

5.1、生态文明成为理论体系重要内容深入人心

5.2、绿色经济、绿色GDP、绿色崛起

5.3、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6、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常态

6.1、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6.2、党与法治:党的领导、依宪执政、党内法规建设6.3、政府与法治:依法行政、法治政府

6.4、社会与法治:法治社会、法治思维

6.5、国家与法治: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体系

6.6、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

7、党的建设的新常态

7.1、党的群众路线是党能够执政的生命线

7.2、建立学习型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7.3、以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狠抓作风

建设

7.4、党依法治国理政,加强制度建设

7.5、发挥党在实现中国梦中的生力军作用

7.6、以党章的学习和实践引领党的先进性

7.7、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7.8、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三、把握新常态为实现中国梦承德梦而奋斗

把握新常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法治、党的建设协调发展,把握新常态为实现中国梦承德梦而奋斗,中国梦是从梦想到理想到思想再到实践的过程,中国梦的实现过程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梦要坚持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握新常态要结合承德梦做踏踏实实的工作,承德梦就是要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幸福承德,承德梦就是要把握承德“五最一特”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优势,把握承德两张王牌:文化强市、生态立市,以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转型,造福承德市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