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

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王丹丹

教学理论依据

“奇妙的声音”是省编教材小班上学期“小小的我”主题下的一节教育活动。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点以及教材的特点,我尝试为孩子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境,运用多种乐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不断强化幼儿感知,让幼儿在开心的玩耍中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声音,小班幼儿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为此在活动中我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听音、辨音,体验声音的不同,感知声音的奇妙,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主要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互动中学习

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境,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进一步听辨动物、车、自然界、乐器的声音并尝试模仿,让幼儿充分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2. 亲身体验,操作中得经验

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口香糖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空瓶发出声音。进一步利用豆瓶为音乐伴奏,感知用力大小不同声音大小不同,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情感提升中获发展

通过听各种声音,让幼儿了解到耳朵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耳朵的愿望并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听辨声音并尝试模仿。

2. 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重点:能够仔细听辨声音并尝试模仿。

活动难点: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大猫小猫》音乐

2.每人一个口香糖瓶、黄豆若干,小框6个,乐器(鼓、串铃、钹)、小幕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听辨声音。

以森林音乐会为情境,听声音,动物叫声——汽车喇叭声——自然界的声音——乐器声音。

1.引导幼儿听动物叫声,并尝试模仿。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森林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参加啦。都有谁呢?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小动物的声音?怎么叫?一起来学一学。会叫的小动物还有很多,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会叫?怎么叫?

2.听汽车喇叭的声音,幼儿进行猜想并模仿马路上其他车辆的声音。

师: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出发啦。我们听他们坐什么车出发的(小汽车)。一起来摁喇叭学一学。还有哪些车会发出声音?

3. 听自然界的声音,幼儿尝试辨别声音。

师:他们开着开着,突然天气变了。听,怎么了?(刮风、打雷下雨)小动物们坐在车里,不怕,继续出发,听,又有什么声音?(小鸟)小动物们真快乐。

4. 教师演奏乐器,幼儿猜想乐器并模仿声音。

师:小动物们开始演奏乐器了。听,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串铃、

钹、小鼓)

[第一次尝试,激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与游戏情境中的声音经验进行对比验证。]

二、自由探索,让小瓶发出声音。

1.幼儿尝试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师:乐器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来参加音乐会吧。可是我们没有乐器怎么办呀?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口香糖瓶子)我们试试怎么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亲身操作,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往里面放点东西会有声音。老师准备了黄豆,我们试试放进瓶子会有声音么?请小朋友装豆子,不要掉出来,装完盖盖子。

3.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小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

师:怎样让小瓶大声唱歌?(快一点)小声唱歌?(慢一点轻一点)我们试试大声唱歌小声唱歌。

4.幼儿利用自制小瓶乐器为“大猫小猫”伴奏,加深幼儿对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的体验。

师:大猫喜欢大声唱歌,小猫喜欢小声唱歌,他们要表演啦!我们用小乐器为它们伴奏好吗?

[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声音的秘密,主动探索声音产生的条件及声音大小的关系。]

三、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1.认识小耳朵,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师:刚刚我们听到了好多声音,我们是用什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2.幼儿讨论交流保护耳朵的方法。

师:小耳朵能听声音,很重要。我们要怎么样来保护小耳朵呢?

小结:听到较大的声音要捂上耳朵或张大嘴巴,不要随便挖耳朵;不把小东西放进耳朵里,保护耳朵不进水,不用力揪耳朵。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

不会受伤,可以听到更多奇妙的声音。

[体验中提升,验证声音的秘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让幼儿了解耳朵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耳朵,产生爱自己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