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半开卷)

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

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

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 )。

A.地方性 B.启蒙性

C.时代性 D.环境性

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h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5.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艺术作品的是( )。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 )。

A.橡皮泥 B.昆虫标本

C.编制机 D.放大镜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n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

12.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是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 )

15.科学游戏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感知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和拼图游戏。( )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教学环境。( )

17.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家庭志愿者;(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

19.操作实验类的内容是可供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各种物品所需的材料工具。( ) 20.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一提出问题一动手操作一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一表达与交流。( )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22。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

23.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四、设计题(共22分

2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采集树叶(中班上学期)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B 3.D 4.B 5.C

6.A 7.B 8.D 9.B 10.A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答:(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2+答:(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3)根据科学教育的

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23.答:(1)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2)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4.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四、设计题I共22分)

25.答:要求:(1)格式正确;

(2)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材料与设备设计

(3)目标设计的理由:

①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②确定合适的目标。

设计:(略)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半开卷)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 )。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 )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 )。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 )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一反馈

B.评价一督导

C.反馈一校正

D.校正一督导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

1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

14.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 15.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 )

18.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

19.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

20.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片×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

三、筒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2.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23.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24.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四、设计题(共22分)

25.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bi4年秋季学期“井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A 3.C 4.D. 5.A

6.D 7.D 8.A 9.C 10.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筒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2.答;(1)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3.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 4.答i自签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的优点:(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I!iti---li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对干扰'能收集到学前JL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设计题(共22分)

25·要求:(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设计(4分)、内容设计(4分)、活动材料(4分)、设备设计(4分),

(3)内容设计的理由(4分):

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设计:(略)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半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察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 )。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 D.京师同文馆

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日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 )方式。

A.螺旋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 。

A.种植园

C.自然角

B.饲养角

D.气象角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 )。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

A.法国 B.美国

C. 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

12·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

13·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 14·学前儿童适合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如,磁铁吸铁的实验、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

15·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粗浅的科技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 ),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

17·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

1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 20·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

三、筒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2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23.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四、设计题(共22分)

25.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4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C 3.D 4.D 5.C

6.A 7.A 8.A 9.D 10.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答: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2.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23.答:(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举例:略)(2)科学教

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撂索的过程;(举例:略)(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举例:略)(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举例:略)

24.答: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设计题(共22分)

25.(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设计、(4分)内容设计、(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设计。(4分)

(3)方法设计的理由:(4分)

①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②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③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④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⑤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设计:(略)

最新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B 】1-12 A .受表扬 B .好奇心 C .学本领 D .活动身体 2 . A . 一岁左右 B .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3 .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 A .阶段性特点 4. 一般来说, 合于 【 A .小班 5. 一般来说, 2-58 A .小班 6. 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时, .对儿童掌握的科学知识作量上的规定 .在目标中要求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有关的科学知识 .不要求儿童获取有关的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 .不要求培养儿童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C 】1-12 B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D .三岁以后 ,说明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C 】1-15 B .整体性特点 C .自我中心的特点 D .年龄性特点 “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这一目标适 D 】2-58 B .小班和中班 C .中班 D .大班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 B .中班 C .大班 D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这一目标适合 【C 】 .中班和大班 正确的做法是 【B 】2-35 C D 7.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看法,错误的是 A B C D 】3-84 .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B .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C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D .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9.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之一是 A .同伴交流 B .自然环境 【 C C .生活经验 10 .科学技术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 A . 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B .制作不倒翁 C . 了解基因工程 D .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是指 【D 3-85 3-74 .教师强化 C 】4-114 】4-9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科学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观察法 10.科学教育 11.小实验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时代性要求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

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案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习题汇总优选稿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习题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 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 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 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 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5.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6.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 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7.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 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8.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 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4.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正式测量 4.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5.文学艺术 6.家庭中 7.整合性 8.长期系统性观察 9. 二元 10.2061 三、简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3.(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四、论述题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五、设计题 要求:1.格式正确。(5分)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10分)3.内容设计的理由。(5分)答案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9454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作业1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C 3、B 4、B 5、C 6、D 7、D 8、C 9、D 10、D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答:原则有:①全面性与整体性。 ②连续性与一致性。 ③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④社会性与时代性。 ⑤辩证统一性。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1)探究和认识植物;例子: (2)关爱和认识动物;例子: (3)了解和爱护人体;例子: (4)体验和了解材料;例子: (5)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例子: (6)尝试使用工具;例子: (7)体验技术设计;例子: (8)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例子: (9)关爱环境,珍惜资源;例子: (10)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例子: 四、设计题(20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完整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A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学教育 2.小实验 3.时代性要求 4.科学教育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____________、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________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要求而设计的。 6.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普通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检查内容标 准 分 评分标准备注 一基础条件15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 措施 2 政策、措施齐全,须为医院内重点学科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 得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是医院重点学科不得 分。 2 专科 规模 (20) 床位数10 至少有1个护理单元,核定病床总数9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 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 米 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3 支撑 条件 (4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 要 20 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分。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 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 适宜性 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10 评估前5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未专款专 用的,不得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眼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1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备注 一基础条件15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规划合理得2分;执行效果好得1分。未指 定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 措施(科研处) 2 政策、措施齐全,为医院内重点学科,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 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2 专科 规模 (20) 床位数10 40张床,得6分;每增加10张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 米 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走廊放床或占用治疗室、换药室收治患者不得分。 3 支撑 条件 (4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 要 20 医技科室技术队伍设置齐全得10分,项目符合要求得10分,辅助科室 设置不全扣3分,无围术期监测或重症监测扣3分,临床检验设备不全 扣1-3分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测试试卷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CBBCC BABAD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游戏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 第一,由幼儿的内在动机所驱使。 第二,“无目的”而又“有目的”。 第三,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 第四,幼儿可以自己控制探索的进程。 2.“STS”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它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STS是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和社会( 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它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它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严重启示是: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融合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教育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根植于儿童的实际生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幼儿的世界中是否有科学?我们如何理解儿童的科学?结合实例说明。 儿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填塞了科学的探究精神,但他们的科学又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并不相同。儿童的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1)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到理解 举例略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教师在科学区投放洗衣液,做PH试纸测试的活动违背了科学区操作材料选择的年龄合适性以及安全性原则,这个科学区活动是不合适的。 首先,科学区用PH试纸测试洗衣液的酸碱度,违背了年龄合适性原则。教师在设计科学材料时,首先需要思考材料是否符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是否感兴趣,材料的操作水平幼儿是否能够达到等问题。材料中所提供的洗衣液、PH试纸测试对幼儿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内容,难度过高,幼儿不会玩,就简易放弃或产生与探索活动无关的活动。 其次,洗衣液这个材料对幼儿来说也不是安全系数够高的材料,不符合安全性原则的要求。 洗衣液是化学制品,使用不当、清洗不明净等都会给幼儿的活动带来安全隐患。我们应该为幼儿选择无毒、无害、无味、对幼儿无损害隐患的制作材料。 五、撰写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20分) 答案略。

第九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

第九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 含义:指辅助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各种环境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 1.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包括物质学习环境和心理学习 环境。 思考:结合你的实践谈谈,你理解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墙饰、自然角、科学桌、科学发现室(科学宫或科技馆)、自然品陈列 室、种植园、饲养角、气象观察园区、玩沙玩水区等 自然环境的利用(除幼儿园室内,如山川、海洋、河流;社区环境、天文馆、气象台、博物馆、公园、动物园等;四季变化、气象变化如雨、雪、冰雹、彩虹等) 物质材料的提供(电池、导线、灯泡、温度计、磁铁、肥皂、水、油、各种标本、秫秸、草梗、米粒、废旧物品等) 心理环境的创设等(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等。) 2.物质环境的类型 自然角: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 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 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园地:指幼儿园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 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包括:种植园(角);饲养角; 气象角等。 科学活动室(科学桌、科学发现室、科学探索室):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3.心理环境的类型 科学学习氛围:浓厚的科学探究气氛;宽松、开放的科学探究环境;问题情境。 4.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要能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 环境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的特点; 环境要能体现自然科学特点; 环境要能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环境要能体现对儿童的尊重; 环境要能体现美观的特性; 环境要符合幼儿园本身的条件。 二、家庭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 1.意义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学前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 老师;家庭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2.特点 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个别性、灵活性、随机性

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半开卷) 2015年7月 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3分,共30分) 1 ?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布鲁姆 2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 .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 B .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C .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 D .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 ()。 A .地方性 B .启蒙性 C .时代性 D .环境性 4 .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 h 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 这是()。 A .挑选分类 B .二元分类 C .感知分类 D .多元分类 5 .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 艺术作品的是()。 A .图片 B .歌曲 C .谜语 D .科普画册 6 .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 A .橡皮泥 B .昆虫标本 C .编制机 D .放大镜 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A .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 .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 .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 .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 .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 .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 . n 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 .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 A .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一、单项 (在每小 备选答案 选择题 题的四个 中,选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科学教育复习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涵义:只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育。 (1)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思维叫做自我中心思维。皮亚杰说“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如:一个孩子喜欢吃巧克力,他会认为其它小朋友也喜欢吃巧克力。 (2)该阶段的另一特点是:认为万物是有灵的、人造的,常常表现出“泛灵论”倾向,即任何 事物都被他们看作有生命的或类似生命的活动,任何事物都有意图和动机的。如:太阳下山去休息了、花儿开了是因为它喜欢小朋友。 三、知识分类理论;一是物理知识,二是逻辑~数理知识。我们应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为他们提供多种分析综合的材料以及获得材料的机会。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索等特点,让他们较早较广地接触外界,认识环境,观察自然与社会,亲身实践,这样可以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逻辑数理经验,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3~4 岁(小班)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2、认识带有模范性,缺乏有意性;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 岁(中班) 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5~6 岁(大班)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2、初八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涵义: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六、科学知识教育目标:包括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七、科学方法教育目标: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 交流和解决问题等,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科学情感态度目标: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 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九、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内容: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十、科学经验的涵义:指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9.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自然材料。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挑选分类、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