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3.1 选址

3.1.1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3.1.2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1.3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3.1.4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3.2 总平面布置

3.2.1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用地。

3.2.2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的有关规定。

3.2.3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3.2.4图书馆的室外环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2.5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3.2.6馆区内应根据馆的性质和所在地点做好绿化设计。绿化率不宜小于30%。栽种的树种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借书、阅览、出纳、检索、公共及辅助空间和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1.2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3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藏、阅空间合一者,宜采取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

4.1.4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

4.1.5图书馆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外墙、外门窗和屋顶等围护结构应区别使用要求,按照本规范第7.2.1条所规定的温度、湿度指标及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要采暖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2当需要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执行。

3当无采暖和空气调节时,书库的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热阻值分别不应小于0.66m2·K/W

和0.90m2·K/W

4.1.6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不应小于表4.1.6中的规定。

4.1.7各类用房在平面设计时,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4.1.7中的规定。

4.1.8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4.1.9建筑设计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的有关规定。

4.1.10建筑设计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宜根据建设条件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

4.2 藏书空间

4.2.1 图书馆的藏书空间分为基本书库、特藏书库、密集书库和阅览室藏书四种形式,各馆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4.2.2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数倍模数。

4.2.3各类图书馆藏书空间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4.2.4书库的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应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并缩短提书距离;书库内书(报刊)架的连续排列最多档数应符合表4.2.4-1的规定,书(报刊)架之间,以及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的各类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4-2的规定。

4.2.5书架宜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书库采用竖向条形窗时,应对正行道并允许书架档头靠墙,书架连续档数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及表4.2.4-1的规定。书库采用横向条形窗,其窗宽大于书架之间的行道宽度时,书架档头不得靠墙,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应留有通道,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表4.2.4-2的规定。

4.2.6珍善本书库应单独设置。缩微、视听、电子出版物等非书资料应按使用方式确定存放位置,这些文献资料应设特藏书库收藏、保管。

4.2.7书库库区可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室和专用厕所,但不得设在书库内。

4.2.8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小于2.40m。当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0m。

4.2.9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度,并应采取防滑措施。书库内不宜采用螺旋扶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套书刊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不宜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除应有提升设备外,宜另设专用货梯。书库的提升设备在每层均应有层面显示装置。

4.2.11书库安装自动传输设备时,应符合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4.2.12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一标高。无水平传输设备时,提升设备(书梯)的位置宜邻近书刊出纳台。设备井道上传递洞口的下沿距书库楼、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90m。

4.2.13书库荷载值的选择,应根据藏书形式和具体使用要求区别确定。

4.3 阅览空间

4.3.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4.3.2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4.3.3阅览区的建筑开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并应考虑开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3.4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印机、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4.3.5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空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4.3.6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4.3.7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隔尺寸应符合表4.3.7的规定

4.3.8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4.3.9舆图阅览室应能容纳大型阅览桌、描图台,并有完整的大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设施。

4.3.10缩微阅读机集中管理时,应设专门的缩微阅览室。室内家具设施和照明环境应满足缩微阅读的要求,缩微览阅室宜和缩微胶卷(片)的特藏书库相连通。缩微阅读机分散布置时,应设置专用阅览桌椅,每座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30m2。

4.3.11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4.3.12音像视听室应由视听室、控制室和工作间组成。视听室的座位数应按使用要求确定。每座位占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50m2。当按视、听功能分别布置时,应采取防止音、像互相干扰的隔离措施。

4.3.13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4.3.14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光设施。

4.3.15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人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4.3.16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4.3.17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4.3.18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4.4 目录检索、出纳空间

4.4.1目录检索包括卡片目录、书本目录和计算机终端目录三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的比例各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4.2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出人口,并与出纳空间相毗邻。当与出纳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4.4.3目录检索空间内目录柜的排列尺寸不应小于表4.4.3的规定。如利用过厅、交通厅或走廊设置目录柜时,查目区应避开人流主要路线。

4.4.4目录柜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大于1.50m少年儿童使用者,不宜大于1.30m.

4.4.5目录检索空间内采用计算机检索时,每台微机所占用的使用面积按2.00m2计算。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0.78~0.80m .

4.4.6目录检索空间中目录柜所占用的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C所列公式计算。

4.4.7中心(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置。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出纳台通往库房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不得设置门坎,门外1.40m范围内应平坦无障碍物。平开防火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

4.4.8出纳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纳台内工作人员所占使用面积,每一工作岗位不应小于6.00m2,工作区的进深当无水平传送设备时,不宜小于 4.00m;当有水平传送设备时,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2 出纳台外读者活动面积,按出纳台内每一工作岗位所占使

用面积的1.20倍计算,并不得小于18.00m2;出纳台前应保持宽度不小于3.00m的读者活动区。

3 出纳台宽度不应小于0.60m。出纳台长度按每一工作岗位平均1.50m计算。出纳台兼有咨询、监控等多种服务功能时,应按工作岗位总数计算长度。出纳台的高度:外侧高度宜为1.10~1.20m;内侧高度应适合出纳工作的需要。

4.5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

4.5.1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包括门厅、寄存处、陈列厅、报告厅、读者休息处(室)、饮水处、读者服务部及厕所等,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及实际需要确定。

4.5.2门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应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设置验证、咨询、收发、寄存和监控等功能设施;

2 多雨地区,其门厅内应有存放雨具的设备;

3 严寒及寒冷地区,其门厅应有防风沙的门斗;

4门厅的使用面积可按每阅览座位0.05m2计算。

4.5.3寄存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应在读者出入口附近;

2 可按阅览座位的25%确定存物柜数量,每个存物柜占使用面积按0.15~0.20m2计算;3寄存处的出入口宜与读者主出入口分开。

4.5.4陈列厅(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图书馆应有陈列空间。可根据规模、使用要求分别设置新书陈列厅(室)、专题陈列室或书刊图片展览处;

2 门厅、休息处、走廊兼作陈列空间时,不应影响交通组织和安全疏散;

3 陈列室应采光均匀,防止阳光直射和眩光。

4.5.5报告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建筑设计应符合有关厅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 报告厅,宜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3 与阅览区毗邻独立设置时,应单独设出人口,避免人流对阅览区的干扰;

4 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扩声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5 300座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堂使用面积每座位不应小于0.80m2,放映室的进深和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确定。

4.5.6读者休息处的使用面积可按每个阅览座位不小于 0.10m2 计算。设专用读者休息处时,房间最小面积不宜小于15.00m2。规模较大的馆,读者休息处宜分散设置。

4.5.7公用和专用厕所宜分别设置。公共厕所卫生洁具按使用人数男女各半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3儿童男厕按每50人设大便器一具,小便器两具;

4儿童女厕按每25人设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设一具;

6公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一个;

7公用厕所中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4.6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6.1图书馆行政办公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的各种办公室和后勤总务用的各种库房,维修门等,其规模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可以组合在建筑中,也可以单独设置。建筑设计

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的有关规定执行。

4.6.2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辅导、咨询、研究、信息处理、美工等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缩微、照像、静电复印、音像控制、装裱维修、消毒等用房。

4.6.3采编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与典藏室、书库、书刊人口有便捷联系;

2 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工艺流程的要求;

3 拆包间应邻近工作人员入口或专设的书刊人口。进书量大者,人口处应设卸货平台;

4 每一工作人员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00m2;

5应配置足够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接口和电源插座。

4.6.4典藏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当单独设置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人口附近;

2 典藏室的使用面积,每一工作人员不宜小于6.00m2,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00m2;

3 内部目录总量可按每种藏书两张卡片计算,每万张卡片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38m2,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002;

4 待分配上架书刊的存放量,可按每1000册图书或300种资料为一周转基数。其所占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2.00m2。

4.6.5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职能范围,设置专题咨询和业务辅导用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专题咨询和业务辅导用房的使用面积,可按每一工作人员不小于 6.00m2分别计算;

2 业务辅导用房应包括业务资料编辑室和业务资料阅览室;

3 业务资料编辑室的使用面积,每一工作人员不宜小于8.00m2;

4 业务资料阅览室可按8~10座位设置,每座位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0m2;

5 公共图书馆的咨询、辅导用房,宜分别配备不小于15.00m2的接待室。

4.6.6图书馆设有业务研究室时,其使用面积可按每人/ 6.00m2计算,研究室内应配置计算机网络、通信接口和电源插座。

4.6.7信息处理用房的使用面积可按每一工作人员不小于6.00m2计算,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接口和电源插座。

4.6.8美工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美工用房应包括工作间、材料库和洗手小间;

ZI作间应光线充足,空间宽敞,最好北向布置,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00m2。

3 工作间附近宜设小库房存放美工用材料;

4 工作间内应设置给排水设施,或设小洗手间与之毗邻。

4.6.9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的机房应位置适中,并不得与书库及易燃易爆物存放场所毗邻。机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的规定。

4.6.10缩微与照像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缩微复制用房宜单独设置,建筑设计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操作要求;

2 缩微复制用房应有防尘、防振、防污染措施,室内应配置电源和给、排水设施;宜根据工艺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调节控制;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应有净化措施:

3 照像室包括摄影室、拷贝还原工作间、冲洗放大室和器材、药品储存间;

4 摄影室、拷贝还原工作间应防紫外线和可见光,门窗应设遮光措施,墙壁、顶棚不宜用白色反光材料饰面;

5 冲洗放大室的地面、工作柜面和墙裙应能防酸碱腐蚀,门窗应设遮光措施,室内应有给、排水和通风换气设施;

6 应根据规模和使用要求分别设置胶片库和药品库。胶片库的温度、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及表7.2.1-2的规定。

4.6.11专用的复印机用房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室内温度、湿度可根据所选用的机型要求确定。小型复印机可分散设置在各借、阅区内,其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管理。

4.6.12音像控制室(以下简称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幕前放映的控制室,进深不得小于3.00m,净高不得小于3.00m;

2 控制室的观察窗应视野开阔。兼作放映孔时,其窗口下沿距控制室地面应为0.85m,距视听室后部地面应大于1:80m;

3 幕后放映的反射式控制室,进深不得小于 2.70m,地面宜采用活动地板。

4.6.13装裱、整修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应光线充足,宽畅,有机械通风装置;

2 有给、排水设施和加热用的电源;

3 每工作岗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00m2,房间的最小面积不应小于30.00m2。

4.6.14消毒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l 消毒室仅适用于化学方法杀虫、灭菌;

2 消毒室面积不宜小于10.00m2,建筑构造应密封;

3 地面、墙面应易于清扫、冲洗。并应设机械排风系统。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79的有关规定;

4 当采用物理方法杀虫灭菌对,其消毒装置可靠近总(中心)出纳台设置。

4.6.15图书馆配有卫星接收及微波通讯装置时,天线等接受装置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的有关规定外,应在其附近设面积不小于1

5.00m2的机房。机房建筑设计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5 文献资料防护

5.1 防护内容

5.1.1防护内容应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毒和安全防范等。

5.1.2书库、非书资料库的温度、湿度要求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重要性及库房类型区别对待,在设计中妥善解决。

5.1.3视听、缩微、电子出版物等非书资料贮存库除应符合本规范表7.2.1-2所指特藏库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5.2 温度、湿度要求

5.2.1基本书库的温度不宜低于5℃和高于30℃;相对湿度不宜小于40%和大于65%。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建筑构造或设备处理。

5.2.2特藏书库温度应保持在12~24℃之间,日较差不应大于±2℃,相对湿度应为45%~60%,日较差不应大于10%。缩微胶片库的温、湿度应按胶片保存时间(长期、短期)、胶片性质(母片、拷贝片)、胶片种类(黑白、彩色)、胶片类型(银盐醋酸片基、银盐聚酯片基)的不同分别确定;长期或永久保存的胶片库,温度应低于20℃,中期保存的胶片库,温度不应超过25℃,并应避免温度、湿度在短时间内周期性的剧烈变化。各类特藏库房空气调节设计参数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和表7.2.1-2的规定。5.2.3与特藏库毗邻的特藏阅览室,温度差不宜超过±2℃,湿度不宜超过10%,为避免温、湿度的剧烈变化,两者之间应设缓冲间。

5.3 防水、防潮

5.3.1书库和非书资料库内应防止地面、墙身返潮,不得出现结露现象。

5.3.2书库和非书资料库的室外场地应排水通畅。室内不得有给、排水管道穿过。屋面雨水排除应采用有组织外排法。并不得将水箱等蓄水设施直接放在其屋面上。

5.3.3建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时,书库和非书资料库一层地面当不设架空层时,地面基层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

5.3.4书库和非书资料库设于地下室时,地下室的防水(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的有关规定;当不设空气调节时,应有可靠的除湿装置。

5.4 防尘、防污染

5.4.1图书馆的环境绿化应选择净化空气能力较强的树种。

5.4.2书库、非书资料库的楼、地面应坚实耐磨;墙面和顶棚应表面光滑不易积灰尘。

5.4.3书库的窗扇应能开启方便,并有防尘的密闭措施,严寒及多风沙地区应设双层窗和缓冲门。

5.4.4特藏库应设固定窗,必须开启的少量富扇应采取防尘的密闭措施;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过标准的地区,特藏库的空调系统应具有净化措施。

5.4.5合理安排锅炉房、除尘室、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并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装置,以减少其产生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馆区的影响。

5.5 防日光和紫外线照射

5.5.1书库、特藏库及阅览用房均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资料的危害。

5.5.2天然采光的书库、特藏库及其阅览室应选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采用遮阳措施,防止日光直射。

5.5.3书库、特藏库及阅览室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5.6 防磁、防静电

5.6.1图书馆内的磁带库应远离能够产生强磁干扰的电器设备。

5.6.2非书资料库的楼、地面不应采用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5.7 防虫、防鼠

5.7.1图书馆的绿化应选择不滋生、引诱害虫及生长飞扬物的植物。

5.7.2多蚊虫及潮湿地区,无空气调节设备的书库应安装可拆卸的纱窗,窗纱型号不少于C1.6。采用去湿机时,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

5.7.3食堂、快餐室、食品小卖部应远离书库设置。

5.7.4门下沿与楼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smm,鼠患严重地区宜采用金属门或下沿包铁皮的木门。墙身通风口应用耐腐蚀的金属网封罩。

5.7.5图书馆的消毒室及设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6.14条及所选设备的技术要求。

5.7.6白蚁危害严重地区,应对木制品及木结构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8 安全防范

5.8.1图书馆应设安全防盗装置。

5.8.2陈列和贮藏珍贵文献资料的房间应能单独锁闭,并设自动报警装置。

5.8.3采取开架管理的阅览室,宜设安全监控装置。

5.8.4位于底层之重要部门的外门窗均应加防盗设施;当有外遮阳时,亦应做防盗处理;有地下室时,地下室的窗户及采光井应另加设防护设施。

5.8.5图书馆的主要入口处、特藏库、重要设备室、网络管理中心以及馆区周围宜设置电视监控系统。

6 消防和疏散

6.1 耐火等级

6.1.1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章所列条文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当建筑物附有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的有关规定。

6.1.2藏书量超过 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6.1.3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的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

6.1.4建筑高度超过24.00m,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5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6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藏书量不超过10万册的图书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其书库和开架阅览室部分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6.2 防火、防烟分区及建筑构造

6.2.1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的建筑完全隔离,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6.2.2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1500m2;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 1000m2;当高度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 7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书库,不应大于 300m2。当防火分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 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

6.2.3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6.2.4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划分防火分区时,应将书架层的面积合并计算。

6.2.5书库、非书资料库、珍善本书库、特藏书库等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2.6装裱、照像等业务用房不应与书库、非书资料库贴邻布置。书库内部不得设置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不得设置复印、图书整修、计算机机房等技术用房。

6.2.7书库楼板不得任意开洞,提升设备的井道井壁(不含电梯)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传递洞口应安装防火闸门。

6.2.8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藏书空间,当内部设有上下层连通的工作楼梯或走廊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当建筑面积超过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时,应设计成封闭楼梯间,并采用乙级防火门。

6.2.9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置计防火规范》 GB50222的有关规定。

6.3 消防设施

6.3.1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高度超过24.00m的书库和非书资料库,以及图书馆内的珍善本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动报警系统。

6.3.2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设气体等灭火系统。电子计算机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贵重设备用房宜设气体等灭火系统。

6.3.3建筑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有关规定。

6.4 安全疏散

6.4.1图书馆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设置。

6.4.2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藏书空间,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0m2的特藏库、胶片库和珍善本书库;

2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0m2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书库;

3除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范第6.2.2条规定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时;

4、占地面积不超过300.00m2的多层书库。

6.4.3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宜在库门外邻近设置。

6.4.4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

7 建筑设备

7.1 给水排水

7.1.1馆区内应设室内外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7.1.2书库内不应设置供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过书库。生活污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书库相邻的内墙上。

7.1.3在馆内适当位置宜设置饮水供应点。

7.1.4缩微照像冲洗室的排水管道应耐酸、碱腐蚀,室外应设污水外理设施。

7.2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7.2.1图书馆设置采暖或空气调节系统时,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应分别符合表

7.2.1-1及表7.2.1-2的规定。

7.2.2书库集中采暖时,热媒宜采用温度低于100℃的热水,管道及散热器应采取可靠措施,严禁渗漏。

7.2.3空气调节设备应有专门的机房,其位置应远离阅览区。机房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风管进入书库时应设防火阀门。

7.2.4馆内各种用房应有自然通风,阅览室应采取建筑措施或机械排风设备,在冬季门窗关闭情况下,满足室内通风换气的需要。

7.2.5书库无空气调节系统时,应设机械通风设备。当地空气污染超标时,应有净化措施。

7.2.6特藏库、缩微复制间的送风系统导入空气应进行净化处理。

7.2.7书库、阅览室应保持气流均匀;采用机械通风时,阅览空间与工作空间的空气流速不应大于0.5m/s。

7.2.8馆内各种用房通风、换气设计参数应符合表7.2.8的规定。

7.3 建筑电气

7.3.1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其用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图书馆,用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7.3.2图书馆各种用房人工照明设计标准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7.3.3图书馆的建筑电气设计,应对藏、借、阅、管各空间具有灵活互换的可能性;提供在各种空间(借、阅、业务工作等)应用电子计算机、视听、缩微、复印等技术设备的可能性。

7.3.4图书馆应设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或警卫照明。

7.3.5 阅览区的照明可分区控制,阅览桌宜设局部照明。

7.3.6 书库照明宜选用不出现眩光的灯具,灯具与图书资料等易燃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50m 。当采用荧光照明时,宜采用节电装置。

7.3.7 书库照明宜分区分架控制,每层电源总开关应设于库外。凡采用金属书架并在其上敷设220V 线路、安装灯具及其开关插座等的书库,必须设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

7.3.8 书架行道照明应有单独开关,行道两端都有通道时设双控开关;书库楼梯照明也应采用双控开关。

7.3.9 外借量较大的出纳厅,可按需要设信号或屏幕显示装置。

7.3.10 图书馆中应在适当位置设公用电话。

7.3.11 图书馆应设事故紧急广播,宜设开、闭馆音响讯号装置。

7.4 综合布线

7.4.1 新建图书馆宜根据规模、性质及建设条件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应与图书馆业务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读者服务自动化等设施统一考虑。

7.4.2 图书馆建筑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时,应按其计算机应用及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7.4.3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型级的综合布线系统,可参照现行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的有关规定。

附录A 藏书空间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

A.0.1 藏书空间每标准书架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藏书空间每标准书架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册/架)

表A.0.1

图书馆类型藏书方式 公共

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 少年儿童图书馆

增减度 中文 外文

中文 外文 中文 开架 社科 5

50

400 480 350

400~500(半开架) ±25%

科技 520

370 460 330 合刊 2

50

270 220 240 闭架 社科 6

40 400 560 350

科技 600

370 530 330

合刊 2270 260 240

9

注1.双面藏书时,标准书架尺寸定为1000mm×450mm,开架藏书按6层计,闭架按7层计,其中填充系数K均为75%;

2.盲文书容量按表中指标1/4计算;

3.密集书架藏书量约为普通标准架藏书量的1.5~2.0倍;

4.合刊指期刊、报纸的合订本。期刊为每半年或全年合订本;报纸为每月合订本,按四开版面8~12版计。每平方米报刊存放面积可容合订本55~85册。

A.0.2藏书空间单位使用面积容书架量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藏书空间单位使用面积容书架量设计计算指标(架/m2)表A.0.2

含本室内出纳台不含本室内出纳台

开架藏书0.50.55

闭架藏书0.60.65

附录B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

B.0.1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m2/座)表B.0.1

名称面积指标

普通报刊阅览室 1.8-2.3

普通阅览室 1.8-2.3

专业参考阅览室 3.5

非书本资料阅览室 3.5

缩微阅览室 4.0

珍善本书阅览室 4.0

舆图阅览室 5.0

集体视听室 1.5(2.0-2.5含控制室)

个人视听室 4.0-5.0

儿童阅览室 1.8

盲人读书室 3.5

注 1.表中使用面积不含阅览室的藏书区及独立设置的工作间。

2.集体视听室、如含控制室、可用2.00~2.50m2/座,其他用房如办公、维修、资料库应按实际需要考虑。

附录C 目录柜占用面积计算公式

C.0.1目录柜的占用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无查目台时a=18.40/n.T (C.0.1-1)

2.有查目台时a=29.86/n.T (C.0.1-2)

式中

a为每一万张卡片所占用的面积,单位为m2/万张卡

n为每个目录屉的横向列数

T为所选用目录柜的总层数。

注1:目录柜宽800mm,深450mm,横向五屉。

2:目录柜横向组合按每组5柜长4m计算,通道净宽按本规范表4.4.4的规定确定。

3:每屉容量按1000张国标标准卡片、充盈系数0.75计算。

附录D 本规范用词说明

D.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下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D.0.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

要求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GBJ 38—99

条文说明

前言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经建设部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四日以建标[1999]224号文批准,业以发布。

本规范第一版原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是陕西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南京工学院。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供国内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规范及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市西七路173号,邮编710003)。

l 总则

1.0.1本规范是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87(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阐明本规范的修订目的,特作本条规定。《原规范》自1987年试行以来,对于指导我国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原规范》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及图书馆尚停留在闭架管理,“以藏为主”的建馆模式下制定的。“八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架管理、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图书馆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对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图书馆空间的灵活性、适应性越来越引起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注,传统图书馆正向着现代化图书馆过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图书馆建设将成为大中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也有条件对《原规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指导今后的图书馆建筑设计,使图书馆建筑设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适应新形势下

的基本要求,使建设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本规范是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可以保证图书馆建筑符合功能、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至于个别馆有更复杂的功能,更高的要求,完全允许其按工艺要求确定其建设标准。

1.0.2为明确本规范的适用范围,特作本条规定。公共图书馆规定到县级(含少年儿童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则包括大学、学院、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等配套完整的图书馆。至于机关、部队、企业内部和工会俱乐部所属的图书馆可参照执行本规范中的有关内容执行。由于图书馆功能的扩展,信息载体的日新月异和人们获取手段的多样化,势必会出现全新概念的图书馆,而本规范的针对对象仍以书本为主要知识载体的图书馆,故删去了原规范中“其他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一句。

1.0.3、1.0.4这两条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作原则性规定。即强调图书馆建筑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图书馆的功能要求,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要求;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还应结合馆的性质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并力求造型美观,环境协调。突出以“读者为主,服务第一”的设计原则,较之于《原规范》“应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使藏书接近读者”一句,更加具体和明确。

1.0.5这一条阐明本规范与现行其他规范的关系。在现行标准中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强制执行的标准,也有参照执行的标准。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防火规范等都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设计中必须遵循。其他各类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等则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有的可以参照相关内容,有的则完全与本规范无关。如图书馆建筑设计就不必执行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这样界定,使规范的内容更准确。

2 术语

本章是根据1991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关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发布程序问题的商谈纪要》的精神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有关规定编写。

主要拟定原则是列入本规范的术语是本规范专用的。在其他规范中未出现过的;或在其他学术界出现但定义不统一或不全面,容易造成误解者。考虑到本规范使用对象的特点,术语解释侧重于与建筑设计有关的方面。术语的编排为图书馆、阅览室、书库、书架、其他等类型分门别类阐述。

3 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 选址

馆址的选择是建馆前期不容忽视的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建馆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修订过程中,将原规范中第二章的标题“基地和总平面”改成现在的标题,强调选择馆址是建馆过程的必要环节,建筑师和图书馆专家应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选好馆址。并在规范中列出选址的四条标准。

3.1.1选择馆址,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当地的城市规划,关于文化建筑网点的布局及要求;大专院校的图书馆,则应服从于校园的总体规划。因为,已经批准实施的城市规划,或校园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规划内容中已对交通组织和环境质量,都做了周密考虑,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可以使图书馆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3.1.2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过去总以为“环境安静”是至为重要的。但实际情况并非仅仅如此。有些图书馆虽然“环境安静”,但由于所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读者不多;而有的馆虽然处于闹市中,但因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反而门庭若市。另外,随着人们对地震、水患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深入了解,对图书馆的选址标准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因此提出选址应综合各种因素,周密考虑,不可单纯追求环境安静。应该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相对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3.1.3环境污染已成为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除了水质、大气以外,还有噪声、强电磁波等,都给环境带来~定程度的污染。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已颁布了多项法规。图书馆是人流集中,馆藏珍贵,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单位,不容许发生水灾、爆炸或受到粉尘、大气污染、强电磁波干扰。因此,选址中应远离各种污染源,按照有关法规、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

3.1.4各类图书馆原则上应单独建造,特别是省市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更应如此。至于县(区)级以下的图书馆,由于用地、资金、或隶属关系等原因需要合建时,应将性质相近的单位组合在一起,而且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调查中发现,把图书馆和群众文化馆合建的为数不少;还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气派,扩大建设规模,硬将图书馆与一些使用性质毫不相关的项目搭配在一起,更有甚者,将职工宿舍,家属住宅也组合在图书馆建筑中,严重影响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安全,今后应杜绝此种现象。

3.2 总平面布置

3.2.1功能分区合理,是总平面布置的一项基本原则。至于图书馆有哪些功能区域,则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小而全思想的被突破,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之前,图书馆一般分馆区和生活福利区两大部分,随着生活服务社会化,住房商品化的发展,今后的福利区将会逐渐消失。至于县(区)级以下的馆,由于各种原因,还会保留部分职工住宅宿舍,则应与馆区截然分开,各自有独立的出人口。

3.2.2这一条是针对总平面布置中的交通组织而定。安排各种出人口和场地内部的交通组织是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重要的原则是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馆的主出人口应按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要求,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设置坡道、扶手、盲文标志、音响信号等设施。

3.2.3图书馆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时,由于少儿读者的使用特点不同于成人,为避免相互干扰,应将该区与馆区的其他区域分开,单独设出入口。为适应少儿的活动特点,室外应开辟一个专门活动场地,设置沙盘等游戏玩具、宣传栏、凉亭、花架和优美的绿化,使少儿读者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

3.2.4这一条是新增加的内容。图书馆要求有较好的室外环境,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因此建筑密度不宜过高。调查中发现,有的老馆由于不断扩建,使场地十分局促;有些新馆,由于征地不足,建筑密度过高,缺乏较好的环境质量。因此,建议在建新馆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控制建筑覆盖率在40%以下。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和读者户外活动场地。

3.2.5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汽车和自行车的停放,特别是读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停放问题日趋尖锐,亟待解决。在国家未正式颁发相关法规之前,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有地方法规或统一规划,设计可以参照执行。或者在设计中按实际的统计数字确定车辆的存放数量和位置。最好将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的停车场分开设置。供外部使用的停车场,应接近出入口,位置宜隐蔽。自行车停车场应有防雨棚和停车架。自行车棚的面积可按下表选用。对外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如当地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可按每0.2停车位/100m2建筑面积确定停车辆数,单位停车面积可按25~35m2计算。

3.2.6提高环境质量,重视绿化,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图书馆的环境绿化,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应该根据馆的性质,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做好绿化设计。绿化覆盖率不宜小于30%,绿化的树种应有利于文献资料的保护,以能净化空气为佳。

避免选用花絮飞扬,滋生昆虫或产生不良气味的树种。为防止高大树木的根系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构筑物(如地沟、管线)妨碍树木生长,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2图书馆是功能性较强的民用建筑之一,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设计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工艺设计,从使用功能上确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合理安排各部门间的关系和日常工作流程,用以指导设计。在当前,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化的过渡阶段,尚没有一个定型的图书馆工艺要求为指南,供广大设计工作者遵循。为此,要求建筑师应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之前,首先提出一个符合本馆实际,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案和详尽的设计任务书。

4.1.3各类图书馆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服务手段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对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特别是近十年来,开架管理逐步扩大,要求藏阅合一的综合空间越来越多。传统的藏、借、阅功能固定的馆舍,已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柱网、层高、荷载统一的做法,即所谓“三统一”。这也是汲取国外模数式图书馆的特点为我所用。因此,在确定图书馆各空间的柱网、层高和荷载时,设计应从灵活性方面多加考虑,综合分析,慎重确定。当然,强调“三统一”并非涉及所有的空间,对于藏、阅台一的空间,功能经常发生调整变化空间,宜采用“三统一”的做法。至于功能相对稳定的空间,如办公、会议室,内部业务用房,则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其柱网尺寸和层高,按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规定选用荷载。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阅览室用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有的馆还为读者安装了自动扶梯。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发展,建馆的条件改善了,建设资金较充裕,而更重要的是实行开架管理后,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从传统的“以藏为主”,转变为“以阅为主”,强调“读者为主、服务第一”。因此尽可能多地为读者创造方便舒适的阅览环境,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另外,从人体的生理角度分析,正常人空手攀登高度13.50m,即感到腿软。何况读者中还有大量的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因此规定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如受经济条件限制,可预留电梯井,至于用客梯还是客货两用梯则视资金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客梯比客货两用梯装修等级高,也昂贵的多。

4.1.5图书馆的使用特点是读者集中,开放时间长,现代化设备日益增多,室内空间开敞。因此照明、空调及设备用电量就比其他公共建筑大。而图书馆又是非赢利性的事业单位,降低建筑物的日常运行费用,减轻单位的负担是设计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无特殊要求,设计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取值,达到节能的目的。

4.1.6表4.1.6的内容摘自新修订的《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图书馆的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不应低于表中的规定。有些阅览室进深过大,双面采光尚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可考虑用局部人工照明加以补充。

4.1.7,4.1.8图书馆建筑要求使用环境安静,除在选址中予以考虑外,建筑平面布置时,宜根据各类用房的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对于产生噪声的设备用房,电梯并道等,除在平面布置上远离阅览区外,还应采取隔声构造措施,减少其对馆区的影响。

4.1.9为方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读者,除总平面上要考虑对出人口、道路的特殊要求外,建筑设计中也要贯彻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150的有关要求。

4.1.10国际建协《芝加哥宣言》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方面进行综合思考”。“需要改变思想,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突破单学科的局限,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其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优化选择,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使用效率高,经常运行费用低,能适应发展的建筑设计。

4.2 藏书空间

4.2.1图书馆事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模式已由过去的闭架管理转向开架管理。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藏书方式也突破了过去仅由基本书库、特藏库、密集书库三种藏书形式,扩大到包括阅览室藏书在内的四种形式,使各个学科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藏阅单元,充分发挥其高效、便捷的优越性。在这种形式下,要求把最近、最新、参考性最强的常用书分别放在相关的阅览室内施行开架管理,由读者自行提阅,并且定期更新调换。为了节约藏书面积,在开架量较大的大型馆舍中,通常将一些流通量很低,又暂不能剔除的呆滞书放入安装了电动或手动密集书架的密集书库。这就形成了藏书的四种基本形式。密集库因为荷载较大,宜安排在建筑的地面层。

4.2.2图书馆书库的结构形式虽有多种多样,但近代新建馆舍的结构形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系统。其柱网尺寸按1.20m或1.25m的倍数,多为7.50m ×7.50m或

7.20m×7.20m。这对结构体系而言是经济合理的,对图书馆功能而言,无论开架或闭架管理均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其他因地制宜的选用6.00m×6.00m或 6.60m×6.60m 等柱网的实例,也可供设计者参考。

4.2.3藏书量的计算是确定藏书空间大小的依据。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按单位建筑面积藏书册数作为设计指标。由于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很多,常使计算不够准确。本次修改为按开、闭架管理形式,每标准书架的藏书量和单位使用面积的容书架量两个指标,设计可按既定的管理模式,对照选用,作出较准确的估算。

4.2.4书库及藏书区空间和柱网尺寸的确定应以平面布局设计的书架排列为依据。而书库排列的原则应是有利于通风、采光、方便查书、上架、提书、运书、防火、疏散,以及入库阅览等。在满足上述条件之下,争取最大的藏书容量。

表4.2.1-1提出书架在不同情况下的排列长度(按书架档数计),也是控制提书距离的一项必要措施。

由于近代图书馆建筑的结构系统多为框架结构体系,柱网多在6.00~7.50m之间,书库连续排架数实际已突破了原规范限制的最多数量。在调查中管理人员并未反映使用不便。本次修订时,经综合考虑建筑平面布局及设计等问题,调高原连续排架的最大限量。

表4.2.4-2规定了书架排列的最小净距离和库内主、次通道,靠墙一侧的档头走道等的最小宽度。次通道净宽在开架布置时将原1.00m改为 1.10m,以保证两人并排顺利通行。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关规定。

4.2.5在基本书库设计中,长期以来沿袭着一种使外墙开窗对正各条书架行道的作法。行道净宽规定为0.08m,故窗宽也只能限定在0.08m以内。有时为了扩大采光效果进一步又把窗台降低(距楼地面不超过0·60m),因而构成狭长的条形窗。

随着开架阅览及入库阅览的发展,把书库(包括开架阅览室的固定藏书区)窗子做

成大窗或水平连通的带形窗的设计也屡见不鲜。致使书架档头不能正对窗门墙。在这种情况下,书架与外墙之间应留出档头走道,即不得使书架档头直接紧靠窗子,以避免藏书受到日晒雨淋,或因距离散热片大近致使藏书遭受损伤,以及给开窗、关窗造成不便或对防盗安全及室外观瞻不利。

4.2.6缩微资料数量不大时,可将装有缩微读物的各种盒子收藏在有多层抽屉的资料柜或带有许多小格的文件柜中,与缩微阅读设备临近放置。

缩微资料数量大时应设专门的特藏库,与缩微阅读室毗邻通连,以利管理。库内可采用和普通钢书架规格统一的架子(只是各层搁板换成存放缩微小盒的挂斗)一般书库采取同样的排列。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可启闭的密集书架(电动或手动),更有利于防火和防尘。

属于视听资料的录音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幻灯片等也都可以使用上述形式的架子收藏,存放在视听资料库内待借,或存放在声像控制室里供演播时就近取用。

珍善本书及部分舆图资料在图书馆内属特藏珍品,从安全防护角度出发,应单独设库收藏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珍善本书库可与珍善本书阅览室毗连设置,也可分开单设。

以上各库,有的由于载体的材料特点,有的为了保护文献,延长使用寿命,在贮藏存放上都要求有良好的防护条件和较为稳定的温湿度。故应在一般书库之外,另设特藏库保管。要求较高的特藏库,可做成全封闭的库房,安装空调、人工照明,设置保安、报警、灭火系统(应为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类有温湿度要求的用房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

4.2.7书库与出纳台之间可设置更衣室、厕所和清洁卫生间。有人耽心会因此加长出纳台和书库之间的距离,认为基本书库与出纳台之间越近越好,但是基于出纳工作的特点,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上述要求还是非常必要的。

以开架阅览为主的馆舍,在开架阅览室的管理台附近设置工作室,既可作业务工作之用,又可兼顾工作人员更衣、存包和休息之用,很受欢迎。

书库内要求防水,除消火栓外,应避免设有生活、工作水源。为防止暖气漏水,有条件的馆舍可改为暖风采暖。

综上所述,厕所及卫生间不应设于库内,也不应面向库内开门。为了防止书库进水,厕所及卫生间的地面应比同层书库地面降低0.02~0.03m。

4.2.8基本书库的净高(包括开架阅览室的固定藏书区)宜不少于2.40m。但对于较大面积的开架阅览室的藏书区,考虑到总体空间尺度及采光、卫生、心理效果,其净高尺寸可另行确定。目前2.60m、4.20m也均有采用。有条件时,书库楼板应采用无梁楼盖,底板平整天突出构件(柱帽尽量缩小或无柱帽),是较理想的做法。凡板下有梁或设备管线通过时,梁底或设备管线最低表面(即最低坡高处)的局部净高不应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时,书库净高不得低于4.70m,目前生产的积层书架下层高2.40m,上层高2.15m,书架层板厚0.05m,装配简单,空间经济。

4.2.9为了便于库内工作人员提书、归书的方便,书库各楼层之间应设辅助楼梯。并分别对楼梯宽度与坡度规定了限值。所定限值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专用服务楼梯相一致。同时也符合《建筑设计资料集》所推荐的“适宜坡度”范围。本条还规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这对常年提书、归书上下奔走于书库各楼层之间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安全的保障。

4.2.10为馆内垂直运书,应设电动书梯或客货两用电梯。条件不具备者,也应设机械或半机械化的书斗或提升装置,四层及四层以上的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台(载重不少于100kg)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应设置专用电梯(载重500kg以上)。目前国内大量图书

馆书库内使用的提升设备,主要是小书梯,但大都没有层面显示,这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在设备订购时,应明确提出要求增设层面显示。

4.2.11对自动传输设备列了一条,目的在于提示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强调要满足其安装的技术规定,以使建筑设计更具有先进性。

4.2.12规定书库与阅览室楼地面同一标高,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平运书的通畅。书库提升设备一般应设在书库与出纳台相邻的适当位置,使之既便于采编部门把加工好的新书成批地运送入库(或通过典藏室入库),又便于日常借书、还书的上下运输。故应尽可能靠近出纳台设置(当有水平传送自动运书设备时也可随库内中心站设置)。

提升设备的门一般都是向外开启,便于书刊进出,但竖井井壁在各层书库内的传递口洞底高度需根据各馆实际需要确定。如无电梯时,应考虑经常有新编目书刊用书车运送入库,必须采用与各层楼板取平的洞口底面和比书车略高的洞口上平,以便书车通行。如只考虑用书斗运载索书条及借还书刊上下,则水平传递口洞底应高于书库各阶层楼面0.90m(或略高于工作台的高度)为宜。

4.2.13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中第三章第一节关于民用建筑楼面均匀布置活荷载标准值的表3.1.1规定,藏书库活荷载应为5.00kN,但在国内调查中了解到各地建馆对书库的荷载确定很不统一,少则400kg/m2,多则800km/m2,为了安全及避免浪费,有必要提请有关部门统一标准。但又由于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藏书形式已经扩大到阅览室藏书,而且藏书设备也出现了多种类型产品,诸如密集书架、积层书架,对于书库荷载都有特定要求。故应根据藏书形式和具体使用要求区别确定。

4.3 阅览空间

4.3.2阅览区域采光既要充足,又不宜过强,且要均匀,不产生光影和暗角。窗地比以不小于1/5为宜。平面布置中应争取阅览室有良好的朝向,为了防止阳光直射入室,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窗。从调查中得知各地新建馆阅览区的采光不是不够,而是开窗过多、过大。造成光线过强。特别是在夏天,为了使光线柔和一些,还需要普遍设置窗帘,或采用可调式百页遮光窗帘,兼作通风。如在建筑上设置固定遮阳板时则一要讲求实效,二要注重观瞻。

4.3.3建筑师和图书馆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除进行全馆的工艺流程设计之外,还应对阅览空间的家具设备进行排列,在大多数图书馆中,阅览空间所占面积比例最大,故应对它的平面尺寸进行认真排列,找出最通用、最灵活的开间和进深尺寸。

开架管理的专业阅览室,利用双面书架作为隔断把阅览空间分隔成若干凹室。如中间摆放一张1m宽的四人阅览桌时,两面除坐人阅览外,还应考虑一个读者通过所需要的间隔,总净宽不宜少于3.10m{即1.00m+(2×0.60m)+(2×0.45m)}。如中间安放双面六人阅览桌时,除考虑一个读者通过的间隔外,另外应有一个人站在书架前查书所需的间隔,总净宽不宜少于3.70m,即{3.10m十(2×0.30m)}。

凹室式布置所形成的小阅览空间,给人以安静、稳定的感觉,很受读者欢迎。但必须使每个凹室空间都能采光充足,通风流畅。如果采用高侧窗必致使人感到闭塞和郁闷。

4.3.4阅览室设工作间的必要性:

1.书刊新旧更换上、下架时供临时放书。

2.阅览区内部业务处理和业务议事。

3.更衣、休息及存放办公用具。

4.安置复印机,代读者快速复制资料。

5.计算机信息查询、传输及打印。

工作间面积不小于10.00m2,是按管理人员每人6.00m2的办公面积定额,另加不少于4.00m2的存放面积确定的。

4.3.5,4.3.6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对阅览空间的布局既要求平面紧凑,又应保持各个阅览室的独立使用和单独管理,切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阅览室作成相互穿通或内外套间的形式,致使某些阅览室形成穿堂或走道,严重影响阅览室的安静,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普通(综合)阅览室一般用来阅览普及性读物和书报。读者多,人流大,其位置宜接近门厅人口便于一般读者浏览,起到普及宣传作用。

报纸、期刊、普通等阅览室读者进出频繁,且开馆时间有连续性,所在位置应邻近门厅人口处。为便于节假日单独对外开放,宜设门直接通至室外。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温暖和炎热地区也有将报刊阅览布置在敞厅或门廊等处的,以读报栏的形式逐日更换,使其更加方便读者随时浏览,也颇受读者欢迎。

4.3.7表4.3.7按照静止和活动状态下的人体尺度列出阅览桌椅排列间隔及各类通道最小宽度,作为阅览室的设计要求。表中所列之尺寸系根据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资料集》所载有关阅览室家具布置排列尺寸综合拟定,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提出的,符合我国标准人体尺度及阅览室的典型布局。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综合阅览室内,目前采用这种行列式,密排阅览桌的布局方式还有一定的必要。但在科研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内供专家、教授使用的专业阅览室,不妨采取打破千篇一律的呆板布局,适当采用一些非标设备和精巧的家具,灵活多样地布置一些美好的阅览环境,能够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受。结合室内设计的创新,在使用面积允许之下,各馆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力量进行典型尝试。

少儿馆的儿童阅览室,阅览桌也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家具造型和灵活多变的排列形式,使用明快协调的室内装修色彩,可以诱发儿童的兴趣,也利于兼作多种活动之用。

4.3.8珍善本书阅览室使用的是珍藏文献,要求有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空气调节要求。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和在传递中避免温、湿度急骤变化对藏品造成损害,珍善本书阅览室宜和珍善本书库集中设置,所在位置应避免一般读者穿越,并应设分区门或缓冲间进行防护。

4.3.9由于舆图有的篇幅很大,阅览室至少需备有一张大舆图台,舆图台的尺寸约

2.80m(长)×1.60m(宽)×0.80m(高)。除此之外还应留出整片墙面和悬挂舆图的固定设施。

4.3.10集中设置的缩微阅览室应紧靠专藏缩微资料的特藏库,以方便管理,并可集中使用空调设备。条件允许时,应在各专业阅览室内分散配置显微阅读设备。建筑设计应尽量在上述阅览区域设置所需电源。出于保护缩微资料的原因,缩微阅览室最好北向设置,并有启闭方便的遮光设施。室内应设间按照明(如在顶棚内设置暗灯槽),且亮度要低。内墙面涂暗色无光泽涂料,以保证阅读机的屏幕上的所需亮度和读者视线不受干扰。为了便于读者作阅读笔记,阅读桌上还应设有局部照明,但阅读机自身带有复印功能的可以不设。

4.3.11,4.3.12图书馆音像资料视听室的规模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建筑布局及用房尺度按照功能要求、播放方式、设备选型及技术性能来确定。由于服务方式是通过直观手段(听觉或视觉)以图像和电声表达的,自身要求安静,同时要求不影响其它阅览用房,故所在位置应和一般阅览区有一定的分隔。“视觉”和“听觉”两类用房之间也要求有一定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由于使用时间集中,人流较大,电器设备多,还要重视防火及安全疏散。一般在150座以内的视听室,可以在馆内部占用走廊的一端,建筑物某层的一区,自成单元,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规模较大的视听室(如 150~300座之间)应和报告厅合用,或按报告厅的使用要求独立设置,自设出入口,便于单独开放。一般视听用房主要包括视听室和控制室两部分,按实际需要配备器材室、资料室和

维修门(需设听觉室时可另设集体听音室和个人聆听问),进口处设管理台和办公室,视听室内采用的视听桌有单座型、双座型,桌上均带有电源开关和局部照明,便于读者笔记。视听室的房间尺度、地面坡度、座位排列、设备安装位置等,均需符合各类播放方式(如放映幻灯、书写投影、放电视、电影录像和播音等)对建筑设计的要求。由于视听室是在比较封闭条件下使用的,要求室内空气新鲜,故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条件允许时宜设空调系统。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必须控制室内噪声级符合标准要求,并控制混响时间以保证语言的清晰度。

4.3.15图书馆附设少年儿童阅览室时,馆舍人口应分别设置。内部除留出必要的工作联系通道外,应进行全面分隔,以免相互干扰并保证独立使用。在少儿部还应辟一间大阅览区兼作活动室,便于节假日组织少年儿童进行知识性的宣讲、竞赛、放录音、录像、举办展览、书评等符合儿童兴趣和爱好的集体活动。并应考虑陪同少儿的家长阅览和休息座椅。

4.3.16有条件时应在盲人书桌上设置电源插头,以便为盲人读者利用听音设备收听音响资料。

4.3.17残疾读者可同一般读者共同利用一般阅览室。但应在管理(出纳)台附近设置老年及残疾人专用座位,以便就近关注。

4.4 目录检索、出纳空间

4.4.1当前,很多图书馆的目录检索都采用了计算机终端,不仅可以查找本馆的文献资料,还可以在网上查找其它馆的资料。可以肯定,今后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计算机的终端的数量和读者使用计算机终端的要求。但在目前,尚不能全部用计算机检索取代传统的检索工具,卡片目录和书本式目录同样存在,只不过每本书的卡片数量会减少,两套或三套由各馆自行确定。在设计目录检索空间时,应对卡片书目和计算机终端数量全面考虑,合理确定面积和空间尺度。

4.4.2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人口或与出纳空间毗邻,或处于同一空间为好,方便使用。由于读者集中,流动性大,比较噪杂,不宜靠近阅览区。目录厅与出纳处合并设置,服务方便、空间开阔,是国内图书馆设计惯用的手法。为了避免由于读者过于集中造成混乱,在平面布置中应作好功能分区和人流疏导,使查目、咨询、借书、还书和等候各得其所。使家具设备按规定尺寸排列,让人流按工艺顺序通行,目录柜的设置要求顺序连贯,也可用做分隔视线的屏障。处理得当不仅馆容整齐,也有助于消除混乱现象。

目录厅内目录柜的排列要求整齐,按分类和笔划次序保持明显的延续关系,使读者一目了然。目录室的布置根据各馆的情况而定。目录使用频繁的柜子周围查目和通道的空间应相应放大,免得查目时互相妨碍。

计算机终端宜靠墙布置,便于接线,并应使显示屏避开窗户的直射光,照明的对比不宜太强,以免引起视觉疲劳。台子可选专用产品,每台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00m2。

4.4.3,4.4.4目录柜的选型应按服务对象和使用卡片目录的频繁程度而定。如读者目录的使用率较高,最好选用竖向屉数少的目录柜(有的采用开敞式目录盒)。其上顶高度按成人和儿童两类尺寸加以限制,分布在较大的目录检索空间中,避免读者使用时拥挤、干扰。而业务目录仅供内业人员使用,则宜选用竖向屉数较多的柜子,周围留出空间也无需过大。

随着各馆藏书量不断扩大,目录卡片也相应增加,故目录柜的选型也跟着向多屉型发展,目前多采用两层5×5屉目录柜组合,搁置在0.50m高的台座上,连续排列比较适用。这种目录柜如用于少儿馆时,只需另换一个高0.30m的低台座。随着阅览室开架管理,让读者能在各个阅览的目录柜中查到本阅览室的藏书,这种目录柜使用人数相对较少,要求轻便、灵活,宜采用4×4型目录柜,放在0.50m或0.70m的台座上。图书馆的

浅谈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

浅谈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 随着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采用“大流通”模式。本文以我馆(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在“大流通”模式下,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签: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 随着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的投入逐年增加,图书馆馆藏图书量也在不断增加,图书数量的增加,给各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流通部是图书馆的前沿阵地,对图书馆功能的发挥起举足轻重的作用[1]。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与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值得我们每一位图书管理人深思、探寻。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采用大流通服务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所谓的“大流通”服务模式,就是将传统的突兀模式转变成一种以整个图书馆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整体布局,可实现藏、借、阅、检、流、询等一体化服务的新兴模式[2]。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新图书馆于2006年7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0752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图书约59.9万,纸质期刊709种。2011年4月,我馆流通书库实行大流通模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目前,我馆常态下负责图书借阅及归还等处理的老师2人,负责书库管理巡库巡架的老师3人,中午、晚上和周末值班老师1人。读者凭一卡通刷卡入馆,无须存包,即可携带个人物品自由进入各书库和阅览室。这种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给我们广大读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亦给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带来了挑战。 1 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找书难找书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图书错、乱架现象;二是读者个人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广大师生不懂图书分类,不知道图书馆图书排架方式,无法找到图书。从书架上拿下来的图书,不知道该怎么放回去,随意归位。一些读者为了方便自己找书,一次性拿很多图书翻阅,翻阅后又因为闭馆或个人原因不放还书架。甚至有些读者害怕其他读者借阅该书,故意放错或藏书。这些都导致了图书的乱架。在流通书库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读者利用电脑检索选书,很多读者都是到馆后满馆随意看找,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1.2 图书遗失、破损现象呈上升趋势流通书库的大流通管理模式,读者可以携带本馆图书自由进出,馆员只能通过门禁来判断读者是否携带有未借阅的图书出馆,门禁系统的灵敏度受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干扰,要么不报警,要么一直报警,给流通借阅台的老师及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且学生读者的图书借阅时间大都集中某个时间段,比如课间时间,或全校性无课程安排的时间段等。加之工作人员有限,图书馆图书的遗失、破损逐年上升。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47698

1.需求分析 1.1使用围 在学校图书馆部的现有局域网这个网络环境下,信息由各用户在规定的权限下在各自的工作站上录入,信息上网后各用户可查询,调用,达到信息共享。 1.2背景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书籍、读者信息以及两者间相互联系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现有的人工记录方法既效率低又错误过多,大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书籍资源、读者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息的变更,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图书馆的支持系统,当前设计应满足以下需求: (1)图书馆将图书借给读者,读者和图书都必须在系统中注册。 (2)系统通过设置和密码控制用户访问,读者和管理员可修改自已的密码。 (3)图书馆负责购买图书,对于流行的书一般要多买几本,如果图书破旧或过期则可以从图书系统中删除。 (4)图书馆管理员负责与读者打交道,他们的工作要得到系统的支持。 (5)借书者可以事先通过网络预约要借的图书,然后到管理员处办理正式借书手续。 (6)图书借出有时间限限制,一旦超期,管理员应及时通知借书者归还图书。 (7)图书馆可以方便地产生、更新和删除系统中与书目、借书者、借书记录和预约记录等信息。 (8)系统能够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用户可通过局域网操作,还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9)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1.3功能分析 三个功能模块: (1)读者管理 ①办证:新生将个人信息提交到办证处,办证处和新生信息表核对,正确则可办证,将个人信息保存到读者信息表,同时生成图书借阅表,发出领证通知单,不符合则发出拒绝申请单。 ②注销:读者提交注销申请表,办证处调用读者信息表,查找该读者信息。若存在且信息一致,则在读者信息表中将该读者信息删除,同时删除借阅信息表;若信息不存在或与提交信息不一致,则发出拒绝申请单。 ③挂失补办借书证:读者提出挂失补办申请表,办证处核对信息,若信息不一致,则发出拒绝申请单;若信息一致,修改读者信息表,办理补办业务,发放领证通知单。 (2)借还书管理 ①借书:读者提交借阅申请表,管理员先调用读者信息表和读者的借阅信息表,审核该读者是否有权限借阅图书。若无权限,则发出拒绝申请表;若有权限,管理员再调用图书信息表,查找读者所申请借阅的图书信息,若可借,则发出领书通知单,待读者获得图书后,将信息存入其借阅信息表;若不可借,则发出拒绝申请表。

图书馆管理:服务功能.doc

图书馆管理:服务功能- 随着我国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的兴建和发展,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正在进行之中。如何提升和改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信息网络时代下,不断提升和改进图书馆的服务的功能,工作繁重,迫在眉睫。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培养人才方向,旨在重点培养实用型、技术型、操作型高级人才,作为学校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担此重任,服务师生,提升功能,就显得十分紧迫。 图书馆是收集、加工、整理、保藏、控制、利用图书信息与社会读者互动的场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性场所。而高等职业院校尤其需要根据其培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收集、整理、提供各种文献信息资料,为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直接服务。一般意义上讲,图书馆是高校的智库,它承载着文明的精华和历史的厚重,它喷射着时代的信息和崭新的符号,是师生能够在信息社会中获取成功的摇篮。具体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是学校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基地,是师生道德情操、民主意识、爱国情绪、文明习惯训练的基地。因此,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迫切要求图书馆在服务功能的提升上要进行反思。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网阅读和浏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的网上阅读尤为普遍;由于网上信息及时并具有实效性和兴趣性,使一些人几乎忘记了还有图书文字的存在。近几年的统计情况表明,网上阅读的几率逐年走高,达到10%以上。大学生的阅读情趣已经从传统

的纸质读物迅速向电子读物等多媒体方向转移,而且电子媒体阅读的功利性倾向明显表现出来,为了应对考试和毕业、的写作,不惜从网上抄写现成的答案大有人在。随着功利性的追逐,网上阅读的娱乐性和消遣性过分的泛滥,而把阅读情趣淹没在上网玩游戏之中,让一些人失去了许多读好书多读书的宝贵时光。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失去了有效的针对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本来就有别于一般性图书馆,也有别于一般高校图书馆,它除了学校工作运行的阶段性特点从而要求图书服务工作也要有阶段性外,还要更加突出其针对性。大学生在图书馆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技能证书培养的基本训练上的要求,也就很难上图书馆找寻技能培植的营养基地,专业必须的技能操作知识一旦在图书馆无法求索,图书馆当然就失去了磁力,而网上游走的功利性恰恰能予以操作。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吸引和满足学生走进图书之丛林而并不只是为了找个自习的位置呢?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为全体师生服务。

天津图书馆与建筑五要素

建筑与五要素的关联性研究报告 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文化积淀、历史变迁使天津成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大都市。她有着代表了各个时代文明的风貌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建筑的认识、增进对建筑五大要素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素质,我对天津市各种类型建筑作品进行了实地调研。 关键字 时空性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 正文 天津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南部河西区,与天津大礼堂、国际展览中心和迎宾馆毗邻。其中包括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等,构成了一幅隽永的文化地图,承载了一座城市新时代的气质和风貌。这些建筑都是围绕建筑五要素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极佳例证。在此,我以天津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和分析建筑与建筑五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1.建筑的时空性 建筑的时空性是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来说,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也指依实构虚,应时而存。 天津市文化中心是体现新时代天津风貌的一个建筑群体,甚至与整个文化广场都是高度协调和统一的。天津市图书馆也同样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相协调。 天津图书馆的外墙采用了类似于石质的栅栏式材质,实现了建筑群整体外观的统一。图书馆建筑外侧设有与外部空间相通的开放的大型入口,使公众可以自从外部直接进入建筑参观。其深入式入口将公众从开阔的广场引导至图书馆内部。这一切一方面刻画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且特色鲜明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整个建筑与建筑群达成完美的融合。 2.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内涵是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建筑可以与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但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法则。 天津图书馆旁边的天津美术馆正面采用了外凸式的外观结构,为了与之相呼应,图书馆的正面则采用了内凹式结构。两个都是极具雕塑反的纪念碑式建筑体重也因而在和谐的基础上各具特色且美得不突兀。 虽然整体外观看起来是石材,但是玻璃和栅栏式的石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石材本身带来的压迫感。在空间内部石材的影子带来丰富的视觉变化,给游客以美的感受。到了夜晚,室内漫射出的光线更是增添了通透感,使建筑看上去甚至具有了丰富的表情,也为夜天津增添了时尚、灵动的氛围。 3.建筑的工程技术性 现代的建筑的对工程技术性的要求和体现更为突出。建筑不但要重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经济问题。

图书室管理制度(完整版)

图书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图书室设备的使用寿命,是保证图书室的正常运转,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图书、资料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学校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校师生要明确图书资料的地位与作用,增强保护与爱惜学校图书的自觉性。 二、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建设好学校书库、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 三、根据规定和学校需要添置与订阅图书、报刊杂志,并指派专人管好图书资料,使其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 四、校书库藏书量达到生均每人有20~30册。 五、要有足够书架。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正常阅读。 六、图书阅览室应设置书架、书柜、目录柜、工具书柜、杂志架、报纸架、借还书工作台等。 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现象日益加速,为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藏书达到一定规模时,也要相应地剔除相当数量的旧书:

一、剔除范围: 1、图书内容已陈旧过时的。 2、流通率不高的。 3、没有现实意义的。 4、复本过多的。 5、图书内容与本馆任务不相适应的。 6、破烂不堪和残缺不全已没有参考价值的。 二、剔除的方法: 1、根据图书借阅记录决定图书去留。 2、把准备剔除的图书打印成清单,向学校师生征求意见,以达到兼听则明,防止片面性。 3、将剔除的图书清单报校领导批准。 4、在财产登记和目录上予以注销。 三、处理办法: 1、组织缴交换,互通有无。 2、组织调拨,支持基层。 3、组织出售,削价处理。 4、报废。 四、剔除总结 每次图书剔除工作结束后,必须有书面小结,将剔除计划、领导批示、剔除清单、处

图书室管理制度 为规范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发挥学校图书的最大效益,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图书管理员要认真学习管理业务知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图书管理员及时做好图书登记、整理和借阅。 三、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建议学校及时添置图书。 四、严格执行图书借阅制度。 五、对于珍贵文献、资料要妥善保存,非经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对于破损书籍应及时修补,延长使用寿命。 六、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卫生整洁工作,并督促读者保持室内安静。 图书室借书须知 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室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为规范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随意转借、涂改。 二、借书证如有遗失,须立即到本室办理补失手续。 三、图书要加强爱护,不允许乱写乱画,有破损、遗失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时代进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的众多弊病不断暴露,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更新较慢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图书馆的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却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果,各大图书馆相继采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之后都给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以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入手,重点分析新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并对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创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

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

图书室阅览室管理细则

图书室阅览室管理细则 图书室阅览室是是我校教学、科研、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服务的一个中心。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强阅览室的服务和管理功能,特制定图书室阅览室管理细则如下: 1. 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馆内的每位工作人员。 2. 进入阅览区内请勿大声喧哗,注意保持室内安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保持室内清洁,请勿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 请勿携带食品及饮料进入阅览室。 5. 请勿自带书刊进入阅览室。 6. 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共同利益,保证书刊的顺利流通,每位同学每次只能取阅一册图书。 7. 图书阅毕,请立即放回室内的“归还图书架”,以保证他人能够继续阅览。 8. 爱护图书,珍惜资源,请勿涂抹,划线,撕毁和盗窃图书。

9. 保持阅览室内的整体布局,请勿随意移动室内的家具设备。 10. 注意珍惜爱护阅览室内的家具设备,切勿任意刻划和涂抹。 11. 为提高阅览室的整体服务质量,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希望广大师生能够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图书馆;同时,也请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指正、提出批评和建议。 12. 以上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图书室管理制度 总则 图书室是学校书刊资料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及课外资料。 第一章借书证管理办法 第一条借书证的办理 1、我校的教职工办理借书证,须凭工作证,交本人一张一寸照片,方可办理。调出时图书清退手续办完后,交还借书证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2、在校学生须有学生处提供名单,每人交一张一寸照片,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到图书馆办理。在离校时必须将所借图书等全部还清,如数交还借书证,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第二条借书证的使用 借书证系我校教职工和学生来图书室借阅的专用证件。 此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代借或作为它用。如有违反,

图书馆项目安全监理规划

图书馆项目安全监理规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工程 安 全 监 理 规 划 项目名称: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 编制: 审批: 上海外经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监理组 2010年11月1日 目录 1.工程 (1) 2 (6)

3.安全监理工作程序 (8)

一、工程概述 1、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工程位于湖滨广场--文化产业区,中环东路与东四道交口。规划用地西至规划支路C,南至规划支路F,东至中环东路,北至东四道。用地西侧为在建健身中心,北侧为天津空港经济区东湖,南侧为创业家园--生活配套设施。项目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4781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5514㎡。建筑总共4层,局部5层,钢结构,层高4.8m,建筑高度。工程规模: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47812m2,概算30925万元。 2、本项目工期:计划2010年8月7日开工,至2011年5月12日竣工,共计457天(日历日)。 后改为:本项目工期:开工时间为2010年8月7日(已开工),竣工验收时间2011年8月30日,主体封顶时间2011年4月30日。 二、监理范围及工作内容 监理工作范围 、涉及本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管理工作,以及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工作;、本工程施工图纸所涉及的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范围内的安全监理工作。 、本工程的室外建筑环境和安装等总体配套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内容 施工准备阶段 第一次现场交底会议:

JAVA 图书馆书库管理系统论文

图书馆书库管理系统 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考核应考者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检测考生是否阅读了必要的中外文献,能否运用科技合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来设计和实现设计系统。 图书馆书库管理系统主要是完成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增加新书,删除旧书,并修改等的图书编辑);图书管理员对读者借还书的统计(图书的在库数目和还日期的统计)和管理;读者和管理员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的查询;当查到所需信息时,打印出相应的信息报表等工作。 在图书馆书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此次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它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练习,更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我也感受到JAVA 和SQL SERVER 2000 的功能之强大,事件处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但我掌握和应用的还不是很熟练,应多加实践和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力争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程序员。 关键字:Java Swing;SQL Server 2000;图书馆管理;图书馆

图书馆书库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of Books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examines students for the abilities of synthetically us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mputer Applying major aims to train high-level technical personnel on designing,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about hardware and software. It also examines 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have read necessary Chinese or foreign referenc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reasonably analyze ,design and achieve the system . The Administra tive System of Books’ has three functions, they are: books managed by books managers (adding new books, deleting old books , modifying book records and so on ),managing and counting readers’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by books managers, searching for books information and readers information by both books managers and readers. When the needed information is searched, you can print it.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achieving this system, I deeply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t’s only a prac tice before we go to work. I also know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Both JA V A and SQL SERVER 2000 have very strong functions, flexible and efficient. But I don’t know and apply them well, I will take more practice and learn more to handle them very skillfully, to be a qualified and high-level programmer. Keywords:Java Swing;SQL Server 2000;Management System of Books;Library

图书馆系统分析报告

图书馆系统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图书馆系统分析报告 一、引言 1、名称:图书馆系统分析 2、目标:使图书馆系统更加完善完整 3、功能:实现从借书到还书等一系列过程的功能 4、背景:开发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901 高友红、郑婷、孙惠、王琼、吴琦 工程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工资及奖金发放管理系统 工程产品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工资及奖金发放管理系统 该软件开发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需要和其它的系统进行一定的数据交换。相互学习,需建立相应的数据转换接口程序,使得这几个软件系统可以共享数据。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过程,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自上而下而言,必须与学校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自下而上而言,必须以作为学校主体的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基础。 学校信息系统是现存信息系统中较为复杂的一类,这是由学校本身的目标、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它应用于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招生就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牵涉的信息种类十分庞杂。它融合了学校的管理思想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经验,是学校当前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学校当前的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正是这样庞大的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图书馆之于教师、学生、教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内容的多变性;正因为如此,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止的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变化和发展的系统。 5、引用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

图书管理系统UML建模与设计模式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在熟悉用例概念与应用的基础上,掌握用例模型的建立,包括: 1.掌握用例图的建立。 2.掌握用例描述文档的编写。 3.掌握建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需求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模型,包括:用例图和主要用例的描述文档。 基本功能要求: 图书管理:新书登记,图书查询,图书注销; 借阅管理:借书,还书,查询今日到期读者; 读者管理:增加读者、删除读者、查询读者、读者类别管理(可以设置不同

类的读者,并使不同类读者对应不同类的图书流通参数,如可借册数,可借天数,可续借次数,可续借天数等); 报表管理:包括图书借阅统计报表,被注销图书统计报表等;报表可以有多种格式可供选择;可以把报表输出到文件中,可以预览报表、打印报表等。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使用,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增加用户,删除用户,密码修改等),数据管理(提供数据修改、备份、恢复等多种数据维护工具),系统运行日志,系统设置等功能。 三、实验思想 (1)分析系统需求; (2)确定系统参与者:读者、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系统; (3)确定系统用例; 四、实验结果 借阅人用例图:

图书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图书管理员用例图:

1.用例名称:登录 用例描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判断用户的身份,赋予相应的权限。前置条件:无 后置条件:根据用户所有的权限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基本操作流程: 1输入用户名 2输入密码 2校验密码是否正确。 3根据用户身份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可选流程:如果密码不正确,提示重新输入密码; 如果用户名不正确,提示没有此用户。

浅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浅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摘要:随着图书馆向数字化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已难适应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和客户服务的管理将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客户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正如印度著名图书情报学家阮冈纳赞所言“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受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图书馆行业,而是整个信息服务业,图书馆只有更新管理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 1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文献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围绕典藏而开展工作的“书本位”管理。重藏轻用一直是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有资料表明,基础学科的文献寿命为9~12年,而一些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寿命则为3~5年,甚至更短。如此短的文献寿命,使“藏”显得不再重要。同时图书超市的出现,使读者可以进店阅览,图书馆作为借阅图书的场所其优势正在慢慢淡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者获取信息将从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已不再满足于当地图书馆或个别图书馆所提供的有限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服务。 1.1以人为本加强管理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和要求进行管理,这里的“人”包括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首先人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所在。以人为本,统筹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做大、做强、做久的立业不败之道。其基本思想是:认识、掌握人的实质,了解人的需要、思想、心理和行为,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个人目标与图书馆目标相协调,将图书馆建成一个学习互动型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和图书馆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在于它摆脱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把管理重心定位在“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于它顺应了图书馆管理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图书馆提高知识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对于图书馆内部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计共同目标。目标管理即通过馆员参与图书馆目标制定,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作出的贡献,把自己的工作与图书馆的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把图书馆营造成为所有员工“生存的共生系统”和“共有的发展平台”。 (2)实施权变领导。权变领导指图书馆领导应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及相应的环境实行因人制宜的领导,应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关键,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任务、不同人员和不同时间,采取合适的态度、方法和途径进行管理,并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措施,适时进行控制。 (3)坚持用人用心。图书馆管理不仅仅是指挥、约束、管辖、监督和控制,人更需要关怀、体贴、温暖、感化和激励,而以往图书馆的制度往往过多地关注对馆员的“限、卡、罚”。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员工,保护其自尊心;信任员工,增强其自信心;理解员工,提高其认同心;感动员工,培养其忠诚心;鼓励员工,激发其进取心。做到爱才如命,适才适岗,育才有方,才能留住人才。 (4)学会全面激励。激励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以人为本的激励更强调全面激励,也就是把人的需要、期望、满足感与激励建成一个相互作用、联系互动的动力体系。图书馆除了要改善馆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5)强化继续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工作中,图书馆逐渐向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这些先进设备的优势,首先要有能掌握和应用这些设备的专业人才。对于馆员而言,锻炼是最好的教育,培训是最好的福利。要把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化,并将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图书馆整体工作及考核图书馆员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系统全面,应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特殊知识、数字图书馆相关知识、职业道德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 (6)尽快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为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服务而采取的有力措施,是国际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它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按学科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鉴于国外学科馆员制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的贡献,国内已有清华、北大等20余所高校图书馆陆续施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科馆员制度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 1.2以人为本服务读者 (1)扩大读者对象。阮冈纳赞说过:“你的责任是图书馆服务,服务是你的天职。”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就是为读者服务,应最大限度地对读者免费开放图书馆的资源。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只为本地区民众服务,高校图书馆仅对本校师生提供服务。作为知识的殿堂,图书馆应该为社会上每一个有信息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扩大读者范围,要积极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无条件地为所有读者提供信息

2014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名单

2014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名单序 号类别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申报部门项目负责人 文化部补助 (万元) 1 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有声读物播读 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局曾志华 5 2 “阅读齐步走”——未成年人阅读服 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 苏州市吴江区图书馆江苏省文化厅杨阳 5 3 数字文化生活体验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江苏省文化厅曹俊 5 4 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资源统一 管理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 化厅 李晓秋 5 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研究天津图书馆 天津市文化广播 影视局 张为江 5

6 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技术徽州可计算文化态研究——以古 民居测量为例 黄山学院安徽省文化厅沈来信 5 7 三峡库区水下传统建筑虚拟博物 馆的研建 三峡大学湖北省文化厅潘彤声 5 8 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文化遗产可 视化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文化厅段峰峰 5 9 湖南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网建设与 研究湖南省湖湘文化对外 发展中心 湖南省文化厅冷大洪 5 10 马头琴制作技艺的数字保护与新 媒体展示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文化厅颜成宇 5 11 古镇文化景观三维可视化平台构 建——以江西婺源为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文化厅卢杰 5

12 动作捕捉技术在民族舞蹈艺术保 护中的应用研究 大连民族学院辽宁省文化厅王鹏杰 5 13 陕西唐十八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文化厅张辉 5 14 文化市场、文化 产业基于本体的媒资知识地图研究与 实现 北京诺亚星云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文化局汪浩 5 15 中国人肢体语言三维运动数字化 采集及反向数控机器表演研究武汉普润传媒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文化厅秦军 5 16 虚实交互技术在青少年文化教育 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江苏睿泰教育科技有 限公司 江苏省文化厅汤健铭 5 17 微家族网(云端家谱综合服务平 台)西安迈高数字技术有 限公司 陕西省文化厅张昀 5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单体面积较小、功能不完善、布局相对分散等问题。为适应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现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天津城市形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天津市文化中心,要求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坚持一流水平,运用先进理念,博采众家之长,将其建设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区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高水平、高起点搞好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工作,市规划局从去年5月份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文化中心区域城市设计方案与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专家评审、方案优化等工作。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邀请了30多家国内外一流的文化建筑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征集到了100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了20多轮的深化完善。为了保证设计方案优中选优,邀请16名院士和著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文化中心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评选。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天津决定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具有战略眼光。通过国际征集进行高水平的设计比选,使天津市文化中心项目的规划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市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深入讨论研究。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审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从6月3日至12日,用10天时间充分听取、广泛征求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方案,为文化中心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征求意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同时开辟专门展厅进行展示。有关组织单位还将设置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和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并体现到规划设计和建设成果之中。 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河西区,区域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该区域环境优势明显,现状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2008年,通过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比选,确定了文化中心区域的整体布局。

2021年浅谈公共图书馆书库管理

浅谈公共图书馆书库管理 在当今社会中,在公共图书馆中对书库管理工作实行开架书库,使得读者可以体验选择图书方便自由。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文献的利用率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这就表明充分利用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但是,实行开架借阅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图书乱放,图书损坏等现象,这就导致图书借阅年限缩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加大,要想最大力度的减轻负面影响这就对公共图书馆的书库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做好书库管理工作是把馆藏资料保存好,书籍分门别类的摆放好,方便读者借阅,充分发挥书库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公共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借阅做下准备,可以防止读者还书时出现乱放的现象。因此,馆藏的布局对读者快速借阅文献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可以在公共图书馆中设立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条文,对读者借阅提出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第二在图书馆每层外部挂设图书馆内部规格以及图书类别和每层书架都要分门别类清楚展示。第三可以为每一本书都书号,帮助读者方便快捷的查阅,张贴素质标语,规范读者的行为。第四设置书桌摆放读者借阅归还时不能归架的书籍,避免图书乱放的现象。第五在公共图书馆大厅内部摆放几台计算机,方便读者在找不到相关文献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索引技术快速找到图书,节省读者的时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的实效性越来越重要。在书库管理的过程中,读者借阅文献资料时对于新书和热门图书往往在寻找的时候浪费大量的时间,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设立新书和热门图书的图书专架。新书专架可以为读者提供最新出版的新书,可以引领读者尽快的掌握相关文献资料的最新情况。热门图书可以摆放针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和时尚潮流相关的书籍,把网络上得到响较高的图书列置其中,不断的更新重新排列,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同时又可以使得图书得以集中摆放,便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图书馆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类型,类型的不同也导致了图书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图书乱架的根本原因,这就对图书摆放带来了难题。在公共图书馆中,大型的画册超出了书架的范围,厚度比较薄的书籍也不方便摆放,读者查阅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在书库的管理工作中,要对这些形状特殊的书籍统一管理,摆放在相同类别的主架旁边,方便借阅、摆放整齐美观还有利于保护书籍。 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的向相关部门提出订书需求,保证图书馆中书籍的质量,对书架的布局要定期加以调整,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要进行市场考察,对读者阅读需求小的书籍进行处理,不断增加符合社会需要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doc资料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 1 概述 1.1现行系统简介 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流通系统和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分为订单管理、图书入库、图书著录、图书上架、新书报道和书目审查、系统设置;流通系统分为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系统设置等模块。其中,核心模块是采购系统:图书入库、图书上架;流通系统: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 而对于当前手工处理系统的流程大致为: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本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到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图书馆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如下图: 1)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有关图 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图书馆设馆长一名,设副馆长两名,由学校聘任。

2)馆长主持全馆工作,领导制订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组织贯 彻实施。副馆长协助馆长工作。 3)图书馆从实际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经学校批准,设立办公 室、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南馆借阅部、信息咨询部和情报技术部等七个部室,各部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二名,由学校聘任。 4)学校设立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 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 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1.2 可行性分析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需求。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