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1、亲历科学

一、向两片纸中间吹气(3页),会发生什么现象?

向两片纸中间吹气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压力减少,纸片两边的空气会压过来,使两片纸向中间靠拢。

二、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4页),会发生什么现象?

向漏斗颈吹气时,漏斗中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乒乓球就会被其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向漏斗里推,使乒乓球掉不下来。

2、认识自己

一、我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1、头

2、颈

3、躯干(胸部、腹部)

4、四肢(上肢、下肢)

二、指纹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3、寻找动物和植物

一、人的感觉器官: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在观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蚯蚓

一、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环境中?

潮湿、阴暗、温暖、疏松、透气的土壤里。

5、凤仙花

一、植物的器官:

大多数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

如:凤仙花、扶桑、牵牛花等。

6、观察土壤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一、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1、砂:颗粒大,粘性小。

2、粘土:颗粒较小,粘性较大。

二、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构成的。

7、土壤的保护

土壤的保护

↙土壤↖

养育↙↖保护!千万不能破坏

↙↖

动植物→→→→→→→→人类

提供生存环境

一、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黄河中上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暴雨或洪水对黄土高原的不断冲刷,使河水含有大量泥沙而变黄。

二、保护土壤

8、水与生命

一、水是什么?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二、水与生命:

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的地方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9、浮与沉

一、浮力:物体在流体(液体、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二、浮沉条件:

1、上浮:浮力>重力

2、下沉:浮力<重力

3、悬浮:浮力=重力

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1、改变物体的轻重、体积。

2、改变液体的比重。

3、借助别的物体。

10、流动的水

一、水:

1、静水:有浮力

2、流水:有力量。

二、流水的力量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P 39

三、怎样是小水车转得块?

1、水位

2、流量

3、落水点(叶片叶轮轴)

11、节约用水

一、水的三种形态:

气态、固态、液态

二、水与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人类社会依赖水而生存发展。

三、海水与淡水

把地球上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冰占2份、淡水占不足1份。

四、怎样节约用水:

1、随手关紧水龙头

2、一水多用

3、使用科学用水的方法等

五、节约用水宣传:

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为“中国水周”,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二而成。

12、认识空气

一、空气: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

二、空气占据空间

13、风

一、风:空气的流动。

1、方向:风吹来的方向。(八个方位)

2、风力:风的强度(大小)。

3、风速:风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也就越大。

二、风力的等级

0级----12级(共13个等级)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四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xx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xx2016年8月24日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堂堂清检测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放大镜的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2、放大镜的特点是()厚,()薄。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 b、二分之一毫米 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3、水滴()放大物体 A、能 B、不能 三、简答题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的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胸部有()对足。 2、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般大小,在()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二、判断对错 1、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 2、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 3、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 三、选择 1、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2、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 A、翅膀 B、触角 C、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石英灯晶体组成。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像()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的针。 二、判断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三、举出实际生活中你见到过的晶体物质(至少5种以上) 四、名词解释 什么叫晶体? 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 一、填空 1、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成的像进一步()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显微镜和()显微镜。 二、判断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三、选择 1、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是()结构的,可以扩大()倍。 (1)玻璃 500倍(2)塑料 200倍 (3)金属 300倍 2、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近()倍 (1)100万倍(2)5000倍 (3)200万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单元知识点

三天气 一、我们关心天气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感官和一些工具进行观测、了解并记录天气变化的信息。 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做出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8.天气日历中我们一般要注明日期、天气现象等重要信息;要坚持每天观察,真实记录。 二、认识气温计 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测量气温 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更加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 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只有严格按照气温计使用的方法进行测量,测得的气温数据才科学。 6.气象站里气温的测量是在百叶箱里进行的。通常百叶箱的垂直距地高

三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齐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 二、我知道对错1.植物只能靠种子繁殖后代。() 2.植物的生命过程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三、我能说一说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 2.种植我们的植物 一、我会填空 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2.选种要挑选的种子。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等工作 二、我知道对错 1.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种花时水浇得越多越好。() 2.什么样的种子都能发芽。() 3.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深度适宜。() 三、我能写一写 你想选择哪种方式撰写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试着写一写。 3.我们先看到了根 一、我会填空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再。 2.植物的总是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二、我知道对错 1. 种子发芽过程中,最先生长出来的就是植物小叶子。() 2.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浇水。() 三、我能发现 通过“根吸收水分的实验”,你发现了根有什么作用? 4.种子变成了幼苗 一、我会填空 1.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绿色植物中的能够利用光把和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二、我知道对错1.绿色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仅仅是因为这样生长比较美观。() 2.植物也和人一样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原理图如下: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2019)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2、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是人类智慧的()。 二、判断 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 2、复杂的机械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或方便地完成了。()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但不同的工具有着相同的科学原理。() 三、选择 1、往墙上钉钉子应选用() (1)螺丝刀(2)剪刀(3)羊角锤 2、拧螺丝应选用() (1)小刀(2)锤子(3)螺丝刀 3、起图钉应选()

(1)螺丝刀(2w)镊子(3)开瓶器 四、实验: 在下列工具中(木板、滑轮、长木棍)要完成搬运油桶、撬大块石头、升国旗,这三件事,你如何来选合适的工具,并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填空 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 3、杠杆上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 二、判断 1、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 ) 三、填图

四、问答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即()杠杆、()杠杆和()杠杆。 二、判断 1、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2、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三、连线 开瓶器省力杠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 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 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 课桌高80(),长100(),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四、数学门诊。 1.5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毫米。()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16厘米。()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160分米。() 4.一根跳绳大约长2分米。() 五、魔力圆圈。 1米8分米 40分米4米 60厘米7分米8米70分米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2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3、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糙米做的饭没有精米做的饭好吃,说明糙米的营养没有精米的营养好。() 2、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 3、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是我们的眼睛。()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特此声明 第一单元 第一课放大镜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2、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C )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 B、二分之一毫米 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 B )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3、水滴( A )放大物体 A、能 B、不能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真眼)般大小,在( 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二、判断对错 1、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

2、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 3、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 三、选择 1、蟋蟀的耳朵在( B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2、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 B ) A、翅膀 B、触角 C、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晶体组成。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像(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二、判断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 一、填空 1、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堂堂清课时练习

《第1节——细胞》堂堂清 一、填空 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有(),它们的身体都由()构成。 2.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构成的。这些小格子叫做()。 3.植物体是由很多()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其()、()各不相同。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5.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组成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7.生物细胞的()是多种多样的,()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其功能也有很大差异。 8. ()、()、()、()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9.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和()的过程。 10.细胞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发现的。 11.草履虫是由一个()构成的。 12.生长、()、()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3.植物、动物和人的身体都是由()构成。 14.显微镜是由()、()、()、()、()等组成的。 15.细胞一般比较小,观察时要用(),要()眼观察,()眼看着记录。 二、判断 1.植物体同一部分,不同作用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 2.动物体和人体细胞形状,大小相同。() 3.细胞有生长、繁殖、变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4.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5.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7.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外形都是一样的。() 三、选择 1.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罗伯特.虎克 2.构成生物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虎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D、轮虫 3.以下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B、细胞的结构千差万别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D、同一棵植物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其功能可能是不同的。 《第2节——我从哪里来》堂堂清 一、填空 1.人在出生之前,“住在”妈妈的()里,一住就是大约()个月。 2.我们的生命是从()。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 4.受精卵是由()和()结合在一起生成的。 二、选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天然材料,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使之性质特点发生改变的,我们称之为人造材料。 2、蜗牛的背上有一个硬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一 _对触角,用腹足爬行。 3、蚂蚁的身体分为_头_、—胸—和腹三部分,有_6_条腿, 都长在月____ 上。 4、英国科学家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_ 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5、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6、大多数纸的原料来自木,废纸、稻草、旧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7、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人体(65)%是水,鸡蛋(76 )%是水,鱼(85 %是水, 蔬菜(90 )%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20分) 1、地球上供人类的淡水资源很多很多,用不完。--------- (X ) 2、在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但可以随便接触你想接触的动物(X ) 3、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X 4、一般来说,大雪碧大约可以装5毫升的水。------- ---- 5、用图画、拓印作记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 (X )

使用的方法。(V) 6、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X ) 7、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使 用木材。( V ) 8、我们可以在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V ) 9、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V ) 10、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V) 三、选择题( 20 分) 1 、在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还不溢出的原因是水有( D ) A 、浮力 B 、溶解力 C 、压力 D 、表面张力 2 、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c ) A 、颜色鲜艳 B 、不易加工 C 、不易分解 D 、轻便 3、A、蚂蚁是用 ( 头上的触 角 A )来交流信息的。 、舞蹈 B 、声音C 4、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B ) A、钥匙 B、矿泉水瓶 C、课桌 5、陶瓷和砖都是由( B )烧制而成的。 A 、木材 B 、黏土 C 、塑料 6、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 C )。 A 、量筒 B 、放大镜 C 、绳子和尺 7、下面这些纸中,吸水性能最好的纸是( C )。 A 、白纸 B 、牛皮纸 C 、餐巾纸 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C ) A 、导电性 B 、光泽 C 、延展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活动记录: 树皮光滑、灰褐色、树杆有大可乐瓶那么粗、叶子大大的上面绿油油的背面暗红色等等 课堂练习: 称重的方法不打勾,其他都可以打勾。 2、校园的树木 活动记录(略) 判断题 1、ⅹ 2、√ 3、√ 4、ⅹ 3、大树和小草 活动记录: 1.(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 2.(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 2、B 3、C 4、观察水生植物 活动记录: 1.用简图画一种水生植物(略) 2.以水葫芦和金鱼藻举例 大树 高大 茎很硬 叶片宽阔 寿命长 小草 矮小 茎软 叶子细长居多 寿命短 …… 有生命 有根、茎、叶 会开花、有种子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金鱼藻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 生长在水里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选择题1、C 2、B 3、A 5植物的叶 活动记录: 1统计(略) 图略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记录(略) 1多项选择题(1)ABCF (2)ABCDF 2狗尾草叶片会慢慢枯黄,直至死亡。 7、植物有哪些同特点 活动记录: 1陆生植物:樟树、凤仙花、茶花、菊花、桂花、梧桐树等 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茭白等 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都会生长,都会有后代… 2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ⅹ(2)ⅹ(3)√(4)ⅹ(5)ⅹ(6)√ 2选择题。(1)C (2)E 3、B 3(略) 4简答题 (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同的生长需要是:水、阳光、空气、相适应的生存环境。 (2)本单元的观察植物的方法有:运用感管观察,看、摸、闻,运用工具观察,比较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 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 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 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 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 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 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年 级 科 教 案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实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实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理解。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相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以前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以前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展开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2.(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

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第一课电与磁 一、填空: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2.()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指南针偏转的角度()。二、简答题 怎样才能知道用完的废电池是否还有电?试说明 ww绿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第二课电磁铁 一、填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二、简答题 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点? 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一、填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二、选择: 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C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三、实践与探究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大小有关。10分 根据你的实验: ①根据上图研究请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的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②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电池的节数,铁芯的大小)、(电线的粗细)等。 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一、填表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 各单元知识要点

适合人教版 新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 8 910 11 121314、叶是(有生命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 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 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 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 熟。 22、在观察小动物过程中,同学们要爱护 小动物,不(伤害)他们并保护他们的(生

存)环境,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 他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3、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蜗主要靠(腹足)爬行。 4、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5、蜗牛没有牙齿,蜗牛口中有(齿舌)。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6、蚯蚓由(口、环带、肛门)组成。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 9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用(鳍)帮助游泳。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6、(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 13 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金鱼是人工培育的,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7 18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2)在一个前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 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腮部流了出来。原来金鱼没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

五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填空: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 )和( ),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无关。 二、判断: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把一整块橡皮擦放入水中橡皮擦沉入水中,但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4、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看(),()的容易浮, ()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的容易浮,()的容易沉。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填空: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有关。 3、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 二、选择: 1、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① 它的重量② 液体浓度③它的体积 4、造一艘小船 一、填空: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它的装载量也随之()。 二、简答: 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