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关于新闻采访的多种定义

“采访”这个词,在中国始见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

在我国,把“新闻”与“采访”连起来,作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使用,是在19世纪有了近代报刊之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申报》,在面世一个月后,曾刊登一则向社会公开征集新闻的启事,题目就叫《新闻采访启》。

《辞海》:“为搜索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等新闻报道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访问、调查、录音、录像等活动”。

人民大学蓝鸿文:“新闻采访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本教材把新闻采访定义为:“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我们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媒体传播新闻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社会活动。

定义的要素:1)是一种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社会活动;

2)这种社会活动目的是为了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新闻;

3)活动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性。采访的事实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时效性。采访具有时间限制。

3、广泛性。采访的领域、范围和采访对象的广泛。

4、公开性。从采访的目的看,是为了公开报道(内参是一种调研活动,不是为了报道新闻,而是为决策提供参考)。

5、持续性。整体的持续性和个体的持续性。

6、多样性。主要是指采访手段和方法。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新闻采访的地位与作用的言说

“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原主任弗南克

“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采访是绝当不好记者的。”——美国著名记者鲍勃.福尔斯曼

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邵飘萍

记者的“专业技术”主要在采访。——陈力丹

“千斤采访四两写。”——当代新闻人

一、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始和关键

从新闻传播的过程和程序看,它是新闻传播的起始和发端,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是新闻传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采访决定写作

从采访对写作的作用看,采访是第一位的,起着决定性作用。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闻事实,而获得事实之后,总要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写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新闻采访和写作都很重要,但两者又不是完全对等的。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占第一位的,具有决定性的。如同事实与新闻的关系,必须把事实放在新闻之前一样,采访,也必须先于写作。采访的成败决定着写作的成败。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采访越深入,写作越自由。

2.对事实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事实的反映程度。

3.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

写作对采访具有反作用:

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实践表明:采访的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写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写作的需要去采访。

三、从采访对记者的作用看,采访是培养锻炼新闻工作者的主要途径

首先,是对记者思想理论水平、认识水平的培养和锻炼。采访之前,面临着新闻的选择问题,而作出选择的前提是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这就需要有对社会和所采访的领域的深刻认识、把握和理解。

其次,是对记者社会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是同人打交道的工作。新闻采访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研究人、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再次,是对记者新闻业务知识、技能的综合培养和锻炼。采访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需要具有灵活地运用各种业务知识、各种业务技能的本领。

第三节新闻采访学的基本内容

新闻采访学的基本内容,大体上涵盖六个方面:

一、采访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谁采访(采访主体)

三、采访谁(采访对象)

四、采访什么(采访内容)

五、如何采访(采访方式、方法、技巧)

六、采访的行为规范(法律、道德规范)

第二章记者的历史与类型

一、记者是什么人?

关于记者的一些说法:无冕之王、看门狗、社会活动家、宣传家、喉舌、耳目、了望者、目击者、见证人……

广义:把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审者都称为记者。

狭义: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采写(拍摄)工作的人员。

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职业是富有魅力和挑战性的职业

二、记者的历史

1、中国记者的起源和演变

《申报》1905年业务改革首次使用“记者”。

2、西方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最初的职业记者:15~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小报与西方职业记者的出现。

西方19世纪日报大增和通讯社的建立,使职业记者队伍明显扩大。(政论报纸记者、商业报纸记者、当代报纸记者。)

二十世纪电子媒体的崛起,使西方职业记者队伍进一步壮大,除文字、摄影记者外,出现了广播记者、电视记者。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记者队伍产生了新的变化:公民记者。(“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Oh My News等)。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3、中国共产党记者队伍的形成和发展

初期:人少、采编合一

抗战时期:有了专职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专职记者由少变多

三、记者的类型

1、专业记者和机动记者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报道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记者。

机动记者是根据媒体报道需要,不分行业地域进行采访的记者。

2、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

特派记者是因媒体特殊或重大的采访需要、受特别派遣进行采访的记者。

特约记者是媒体聘请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宣传新闻工作或者其它媒体的工作人员,以本媒体身份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

3、地方记者和驻外记者

地方记者与记者站。

驻外记者是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4、根据媒介类型不同来划分记者类型

报刊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电台记者、电视记者、通讯社记者、网络记者。

5、当前记者类型的新变化

问题:主持人是记者吗?

四、记者职业的特点

1、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

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

3、“脑体”并用,工作艰辛(险)。

五、我国新闻记者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新闻出版署(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产业部

管理依据: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起施行)、《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信息产业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应在新闻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

记者节:11月8日

第三章记者的职责和修养

第一节记者的职责

一、采写新闻

采写新闻是记者的首要的、基本的职责,要重视消息(硬新闻)的采写;要有头条新闻意识和独家新闻意识;不能漏掉重大新闻;注意处理与领导、编辑和编务部门的关系。二、反映情况

在我国,新闻记者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反映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职责。两个方面:

1、向党政等领导决策机关反映情况(通过内参形式);

2、向媒体决策层反映情况(涉及媒体宣传报道方面)。

三、做群众工作

这是加强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工作。从记者角度讲,也是建立消息源的重要途径。

一是做好联系、培养通讯员的工作;

二是注意接待群众上访,根据情况作出妥善处理;

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群众(包括采访对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

第二节记者的修养

修养的含义。《辞海》:“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

党关于记者修养要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要胜任记者工作,做一名优秀的、成功的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这些修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道德法律修养。

一、政治修养

1、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政治观点:新闻采访报道必须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

3、政治纪律: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自觉遵守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4、政治敏感: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所具备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

5、政治远见: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所具备的政治预见能力。

二、理论修养

理论和思想是记者认识、分析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武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后来的发展)。

2、哲学:认识论、方法论。

3、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三、作风修养

1、思想作风修养:核心是记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工作作风修养:核心是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四、基础知识修养

1、记者为什么要有广博的知识?

2、如何认识“博”与“专”的关系?

3、记者应建立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4、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新闻专业修养

1、新闻理论修养。

2、新闻业务修养。

具备较高的采访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发现新闻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调研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具备较强的新闻写作能力(熟练、快捷地驾驭各种新闻体裁)。

3、采访技能修养。

熟练运用各种媒介传播手段(摄录器材、图文处理软件、网络和通讯工具)。

语言工具:方言土语、少数民族语言、外语。

驾驶交通工具。

六、记者应是复合型人才

1、知识结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历史、地理等)。/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新闻理论业务知识。

2、能力结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快速反应(敏捷的思维与行动)能力、写作摄影摄像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驾驶交通工具能力。

3、获取知识和具备能力的途径。

知识结构:通过书本和学校(每门学科必看一本基础书、坚持阅读相关报刊,并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重点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

能力结构:通过实践与社会(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种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和人,培养锻炼自己社会活动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策划能力、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能力)

4、正确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

1、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如何适应媒体需要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2、在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条件下,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新闻人才(不仅仅是指复合型记者)?

讨论参考资料:

美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记者的素质包括:“坚持不懈;公正;知识面广;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

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休院长凯利.莱特尔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

美国《图森公民报》总编辑保罗.麦卡利在美国报纸基金会出版的一本择业指南中,对申请加入新闻事业的人提出了以下要求:“聪明智慧、兴趣广泛、进取心强、技能高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适应截稿压力、文笔优美。”

中国老报人王芸生在《报魂》一书中说道:“一个能克尽职守的新闻记者,他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烈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士精神,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

新华社老原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这几句话可能不太科学,但它们概括了我从事记者工作二十多年的深切感受和经验教训。”

范敬宜在《如果有来世,还是做记者》的文章中说:“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只有热爱新闻工作你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

梁衡说:“有四种人做不得新闻。一是有私心、好忌妒,遇事不肯说人之好;二是少理性,缺思路,选材析理抓不住要害;三是爱偷懒,不吃苦,不深入采访,不认真剪裁,抓

不到最本质最典型的材料;四是好卖弄,喜粉饰,为文总要喧宾夺主。”

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第四章新闻线索的获取

第一节记者的新闻线索来源

一、媒体的新闻来源

1、本媒体记者采写制作的新闻

2、国内外通讯社的新闻

3、官方提供的新闻

4、通讯员采写的新闻

5、转载其它新闻媒体的新闻

二、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或信号。

它可能是某个事实的梗概或片段,可能是某种现象或变化征兆,也可能是某个数字或地名、人名,甚至有可能是一个说法、传闻,等等。

新闻线索比较简略,可能没有细节,没有全貌或全部过程,不是完整的新闻事实,本身并不能构成要素齐全的新闻报道。

主动新闻线索和被动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多寡是区分“富”记者和“穷”记者的标志。

(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

1、记者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

2、常规新闻来源(主动新闻报料或新闻热线,要求报道的官方会议、活动,官方的新闻发布会等)。

3、群众来信来访。

4、其它新闻媒体及其记者。

5、互联网。

(三)记者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具体途径

1、从党和政府重要文件、领导人和行业精英人物的活动、讲话中获取。

2、到各种会议中获取。

3、深入到社会、基层和群众中(包括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去获取。

4、从记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获取。

5、从其它媒体的报道和其它媒体的记者的交往中获取。

6、从网络上特别是网络论坛、博客等获取。

第二节社会交往是记者的主要新闻来源

记者的交往圈就是记者的信息圈、新闻圈。记者的交往范围有多大,直接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记者要学会与各个阶层、各种机构、各色人等打交道,建立广泛的、良好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新闻来源。

我们可以把记者在采访工作方面的交往活动分为上层交往、中层交往和下层交往。此外,记者的日常生活交往活动也是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

一、记者必须走“上层路线”

(一)“上层”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场

1、“上层”的相对性。

不同媒体的“上层”与社会的“上层”。

主流媒体的“上层”:既包括党政等领导,也包括为领导服务的办公厅、政研室等。

2、“上层”是信息汇集中心,也是信息扩散中心。

3、领导、行业精英、社会名流等自身就是新闻源。

(二)“上层”新闻源的特点

1、比较全面、系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2、比较抽象,有可能是脱离具体实际的。

(三)记者必须学会与“上层”交往

1、记者走“上层路线”的便利条件。

2、“上层”对待记者的特点:既愿意与记者交往, 又对记者持“警惕”态度。

3、记者应积极主动与“上层”打交道

4、注意“上层”对记者的“屏蔽”。

二、记者不能忽视与“中层”的交往

1、“中层”的相对性。

2、“中层”新闻源的特点:

是各类信息传播的中介;对下层情况和上层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

3、主流媒体的“中层”:职能部门和地方机构。

4、记者应善于与“中层”交往:多参加中层机构活动;多采写高质量新闻报道。

三、记者要坚持走“下层路线”

1、“下层”(基层和群众)的相对性

2、“下层”新闻源的特点:具体、生动、鲜活

3、深入“下层”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基地)、深入群众(交友)、深入新闻现场。

4、如何与“下层”交往:

“用脚”。“用心”。“用诚”。

四、从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获取新闻线索

1、从与亲朋好友的交往中获得新闻线索。

2、从日常生活中记者的耳闻目睹获得新闻线索。

第三节正确处理新闻线索

一、注重印证,不硬性采访;

二、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

三、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

四、合理安排,抓主要矛盾。

第五章采访的准备

记者获取了新闻线索,在着手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采访与充分的采访准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采访,必然是被动和失败的采访。

一种观点:新闻采访就是要抢时间、反应快,特别是当今新闻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采访准备。

采访准备,在某种意义上(访谈的角度)就是为了取得与采访对象的对话资格。

曹禺谈记者的采访准备:“前年我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来访,多的时候一天来五六批记者。他们的采访,都要受到有关方面规定的时间限制,很严格,一般一次采访不得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这就使记者不可能什么都问,不可能搞‘马拉松’式的谈话。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纽约时报》一个记者的一次来访,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他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不难看出,他在采访之前是作了许多研究工作,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我们有的记者采写一个人物,往往寄全部希望于同采访对象作无休止的谈话,然后把谈话的内容一古脑儿写进文章里去,等于是一篇谈话资料的堆积,我看这不是个好的方法。”

第一节采访准备的种类和作用

一、采访准备的种类:新闻采访的准备分一般准备和个别准备两种。

1、一般准备,也即平时准备或经常性准备。

记者对所在媒体的内容定位、编辑方针、报道思想和受众群体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

对媒体宣传报道的范围、领域或行业(历史、现状、未来趋势等)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

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政策等有全面的掌握。

2、个别准备,即针对具体的采访任务而进行的准备。

二、采访准备的作用

熟悉采访的领域或行业;初步了解采访对象(事与人);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应对采访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采访效率。

三、必须做好准备的几类采访

不管是对新记者还是老记者,以下这几类具体的采访都是必须做好访前准备的:

从报道内容上看:要人名人;重要会议;重大典型;重大和特别的新闻事件;不熟悉的报道领域。

从报道类型上看:调查性报道;解释(分析)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

第二节具体采访任务的准备

在甄别、判明新闻线索的基础上,记者就开始了针对该新闻线索的具体采访任务的准备。

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方向和重点;进行访前调查;选取采访对象并对其进行初步研究;拟出所提问题并预测问题的答案;对可能出现的采访障碍和问题预先提出应对方案;制定出具体的采访计划

一、明确采访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它的新闻价值到底有多大?采访的重点是什么?报道的受众是些什么人?我想作一个什么形式的报道?……这些都是我们在采访之前要通过综合考量来明确的问题。

采访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报道。但关键是作一个什么样的报道,包括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报道的体裁和刊播的方式)和什么样的报道内容(主题、角度等)。只有根据上述因素初步确定了报道的内容、形式,采访才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明确采访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明确报道的形式和报道的内容(主题、角度等)。

采访目的的确定受媒体定位、编辑方针、报道思想等的制约。

采访目的的确定受该报道对象新闻价值大小的影响。

采访目的应根据采访实际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二、确定采访的方向和重点

采访的目的明确后,就比较容易确定采访的方向和重点了。任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

物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但记者根据所所确定的报道内容和形式,就可以从自己的报道需要出发,选取某些方面来作为自己的采访方向和重点来开展采访活动,而不是漫无目的、没有主次、没有重点地采访。这将大大地提高记者采访的效率。

三、搜集资料和了解研究相关情况

1、围绕已确定的采访目的、采访方向和重点,搜集所采访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材料如文字、影像资料等,了解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各类情况。

如关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直接的背景材料,就是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到一个地区去采访,除了看有关的报道或资料外,还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自然状况。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便要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应尽量多学几句当地的日常用语。间接的背景材料,就是用来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作比较和研究的材料,包括有关的社会情况、类似的单位和地区的情况等。还有收集的网上资料、官方报告等。

已有的其它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资料。如果已经有了一些报道,要弄清楚它是怎样报道的,报道的内容和角度是怎样的,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深入挖掘。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采访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避免在报道中与别人“撞车”、重复,使自己的报道突出新意,有自己的特点。

2、充实相关的知识。任何人都不可能熟知所有的领域,面对具体的采访任务,临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采访任务,这种临时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对方的主要成就和工作的意义。否则,对方讲的记者听不懂,记者也提不出有分量的问题,采访必然就是失败的。

3、如有可能应作一些相关外围采访(“预采访”)。

四、了解研究采访对象

五、拟出问题并预测问题的答案

根据采访目的、采访方向和采访重点,以及已经掌握的材料和情况,经过尽可能全面、深入的思考,拟出相应的采访问题,并对采访对象可能的答案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再确定另外的问题。

六、拟定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是根据具体的采访任务来制订的,任务不同则计划也应不同。一般来讲,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重大报道的采访等,一定要有周密的、具体的采访计划;而一些动态性的、一般的新闻事件采访,其计划则可以简单些、粗放些。

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访的目的、方向和重点,采访范围和对象,采访时机和步骤,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急措施等等。

采访计划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有时可制订综合的采访计划,对采访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有时也可制订出专题性的采访计划,即根据一次比较大型的采访的若干选题,分别订出更具体、详细的计划。有时也可只列采访提纲,专门就需要采访的问题一一列出,并标出重点所在。

制订采访计划,既要细致周密,多作一些设想,预见到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变化,考虑几种采访方案,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被预定的计划束缚手脚,用主观的东西去硬套客观事物,如果计划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就及时修订或推倒重订。

七、采访的事务性准备

1、物质准备。因为采访的地点有远有近,采访的时间有长有短,采访的任务也千差万别,所以记者还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比如,要准备好介绍信、采访本、稿纸、钢笔或铅笔、衣服、钱票、生活用品等。要拍摄照片的话,还要检查一下照相机、闪光灯、胶卷

是否准备充足。广播电视记者还要注意录音机、摄像机、磁带、胶带、胶片等准备情况如何。如出远门,或者去生疏地方采访,则还应注意别忘了携带车船机票、地图或向导等。此外,对于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困难,也应有所估计,并准备相应措施。

2、个人仪容。

第六章

采访对象

事实在哪里,由谁掌握着? 毫无疑问,事实在当事人、知情者和相关者手里。当我们需要了解、采集某个或某些方面的事实时,就要通过这些当事人、知情者和相关者。当这些当事人、知情者、相关者为记者提供事实时,他们就成为采访对象。

观看CCTV“新闻调查”节目:《透视运城渗灌工程》。对片中记者所采访的对象进行分析思考:1、片中记者采访的对象有些什么特点?请你对他们进行分类。2、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什么不同的心理状况?3、记者的采访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采访方法的?

第一节

采访对象的类型

一、谁是记者的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是那些知晓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人。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需要向其了解、核实事实的对象,是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事实的人。

事实,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有整体事实、局部事实;有重要事实、一般事实;有宏观事实、微观事实;有主要事实、次要事实;有亲身经历的事实、有听来或看到的事实等等。按照采访对象在事实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当事人:新闻事实的主体或中心。新闻要素中的“何人”,就是指的当事人。某个事

实,就是因他而发生的,他可能掌握着几乎全部的事实。

?知情者:间接或部分与新闻事实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人。一般来说,他可能只了

解部分情况,掌握部分事实(有时候也可能是全部事实)。虽然他在事实中的地位不

如当事人那样直接或全面,但他所提供的事实可以补充、丰富、印证或核实当事人所提供的事实。

?相关者:与新闻事实没有直接联系,但与新闻事实或新闻人物有间接关系,或者是

有一定身份或资格对新闻事实及新闻人物作出相应的评价。

当事人、知情者、相关者,围绕着新闻事实这个中心点,形成了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这样相互连接、由内到外的三个层面。

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对采访对象划分类型,如采访者的社会身份、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

二、采访对象是新闻事实的拥有者

采访对象不同程度地知晓和掌握着记者所需要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拥有者。除了记者直接观察和搜集的文字、影像或物质类型的事实外,新闻报道的事实来源均为采访对象即新闻事实的拥有者所提供。采访对象是记者最重要的消息来源或曰新闻事实来源。

既然采访对象是事实的拥有者,记者在采访时就应该尽可能地从掌握事实最多、最直接的采访对象切入,再找相关知情的采访对象进行补充、印证和核实,使记者在最短的

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事实。

三、如何确定具体的采访对象

1、确定采访的当事人

人物新闻采访中的当事人的确定。新闻采访最便捷、最直接的办法,是找到当事人。如比要采访人物新闻,该新闻人物即是当事人。采访一位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自己做了哪些事,是怎样做的。其中的艰难曲折、酸甜苦辣,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自己。

事件性新闻采访中的当事人的确定。单一新闻事件和复杂新闻事件(如《透视运城渗灌工程》)。

工作性、经验性新闻采访中的当事人的确定。

2、确定采访的知情人

如在人物新闻的采访中,新闻人物身边的人属于知情者。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家庭的小环境,都是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的家人、同事、领导、下属、朋友等等,都与他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因此掌握着他在某个方面、某段时间的事实。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访这些知情者,对全面地了解新闻人物是必需的。

在事件性新闻中,一些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途径而知悉或见证了事件的部分甚至全部。他们虽然不是新闻事实的主体,但他们却可能是事件的介入者、旁观者、某些时候可能还是亲历者。记者也要根据情况将他们纳入采访范围。

3、确定采访的相关人

?有些人并没有处在新闻人物目前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与新闻人物的言行、人格、

精神等并无直接联系。但这些人对新闻人物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先进典型人物居住在老家的父母,小学或中学的老师,当年曾帮助、推荐或提拔过当事人的某位领导等等。这些相关的人,或者能谈出当事人的成长经历、人生转变,或者能对当事人的事迹作出某种评价。他们所掌握的事实,一般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在记者所采写的新闻报道中。

?记者常常遇到新闻事实的当事人已经去世或难以寻觅的情况。如焦裕禄、孔繁森等

领导干部的楷模,如某些重大责任事故中的矿主、主要负责人等。这时,对知情者、相关者的采访就显得更加重要。

?有些突发性新闻,很难说谁是当事人。记者就要迅速了解事实的发生原因、过程、

后果等等,并把这些情况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此时,记者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把看到、听到、遇到的事情描述出来,并加上对现场有关知情者(现场目击者等)、相关者的采访。

?专家学者、有关管理部门的人士等也是相关人。

四、确定采访对象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采访对象应注意权威性

掌握事实的权威性与社会身份的权威性。

2、确定采访对象应注意客观平衡性

不能以记者主观好恶、熟悉与否、采访难易程度来确定采访对象。特别是在对争议性事件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中,尤其应该注意采访对象选择上的平衡。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利益各方、争议性事件的各方等等,记者都要进行采访。这是由新

闻的客观平衡原则决定的。

第二节

采访对象的心理

和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一、采访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类型

根据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可以把采访对象分为以下

六种类型:

1、热情接受采访、主动提供情况且善于与记者打交道。

2、愿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表达和交流。

3、虽不拒绝采访但对采访持有疑虑。

4、不愿意或拒绝接受访问。

5、希望通过接受记者采访达到某种非正当目的。

6、企图掩盖事实并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暴力手段阻止记者采访。

二、针对不同采访对象的应对措施

研究采访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心理和行为类型,针对不同采访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获取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达到采访的目的,是记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热情接受采访、主动提供情况且比较善于表达者。

从技术上讲,这是记者理想的采访对象。这类对象也各有不同,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公关人员或相关领导管理者。他们希望通过记者及其媒体的采访报道,或是推动工作、或是塑造形象、或是获取经济效益。另一种是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或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的普通群众。他们希望通过记者和媒体的采访报道,使自己遇到的权益损害、不公正待遇和其它困难、问题等得到有效的解决。

对于这类采访对象,既要满腔热情又要冷静审慎。记者要特别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事实材料,要注意核实印证,不能轻信或者是偏听偏信。

2、愿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表达和交流者

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也有两种:一种是性格内向、言辞简短、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一种是面对记者采访心理上紧张。

对于前者,记者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对象说出所需要的事实。这种启发和引导当然是建立在记者访前对采访对象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比如,对象有些什么兴趣爱好?熟悉哪些人和事?等等。或者暂时放弃对其采访,从外围入手,在了解掌握大量材料后,再对其进行采访。由于在外围了解和掌握了大量事实,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就会比较容易和深入一些。

对于后者,当然是消除对象的紧张心理。办法有:记者不要把采访弄得十分正式,应把采访过程变成一种随意的、朋友式的聊天过程;必要时停止采访记录和录音、录像,关掉灯光等;和采访对象谈论他熟悉的人和事,通过现场的某些事物来转移话题、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等等。

这两类采访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办法可以应对:即记者把采访融入到对象的工作生活中,使对象对记者由陌生变为熟悉,这样采访就会容易起来。

3、虽不拒绝采访但对采访持有疑虑者

这类采访对象往往是对记者的采访意图不明确,担心记者的采访报道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首先应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的意图,让对方明确采访报道的目的和社会效果,打消

采访对象的疑虑,使采访能顺利进行。

明确采访意图后仍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应根据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见下面的一种类型)。

4、不愿意或者拒绝接受访问者

有下面一些不同种类:

?谦虚。

?工作忙。

?年龄大身体不适。

?本人工作生活方面遇到挫折和困难。

?担心接受采访对自己今后工作生活有不良影响。

?害怕正面采访报道有负面效果。

?以前被记者采访报道有负面教训。

?怕暴露本人或单位的问题。

?因反感记者的举止言行而不愿接受采访。

讨论:1、你认为采访中不接受采访的情况还有哪些?

2、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说说自己的应对办法?

5、希望通过接受记者采访达到某种非正当目的者

?在正常采访的同时对这类采访对象保持高度的警惕;

?摸清采访对象的动机和目的;

?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实进行认真的核实,从不同的新闻源予以印证。(《羊城体育报》

记者采访报道足球裁判陆俊“黑哨”事件。1998.3.24.)

6、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包括暴力手段

企图掩盖事实、阻止记者采访者

这类采访对象有两种方式对付记者:软性手段和硬性手段。

?软性手段:刁难、阻挠、抵制记者采访。最常见的是有关当事人(负责人)躲起来

不见记者。要么是“铁将军”把门,要么是有个一般人员应付记者,告诉你:领导出差或开会去了。当记者追问到哪里出差或开会,往往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有的因无法躲避记者,往往采取回避问题或矛盾,来个“王顾左右而言他”或干脆“无可奉告”,等等。

?硬性手段:对记者盯梢、监视,或诬告陷害记者,或动用武力围攻、殴打记者,砸

毁照相机、录音机和摄像机,迫使记者中断正常的采访活动。

应对措施:

?通过隐性采访方式获取事实。

?对企图掩盖事实的采访对象,通过旁敲侧击、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等技巧性较

高的提问来获取事实。

?面对硬性手段时应注意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既要保护好自己和已获取的事实证据,

又要通过采访知情人、相关人和其它外围采访方式进一步掌握事实。

第三节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涉及记者在采访中对自身角色、地位的把握,关乎记者的形象,又关乎到采访的成败。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是一种随机产生的社会关系。当采访对象拥有事实而记者有需要报道这种新闻事实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就产生了一种采集事实和提供事实的关系。

这种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对等的关系。

一、平等关系

平等,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法律、经济等等方面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指采访双方在采访和被采访、采集事实和提供事实的意义处于同等地位的一种关系。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没有地位高

下尊卑、领导被领导之别。要始终做到“不卑不亢”。

?记者的采访报道权是人民知情权的赋予和体现,不是记者的职业自身的特权。颐指气使和指手画脚的行为和“无冕之王”和“见官大一级”的观点。

?媒体和记者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只能是通过媒体和新闻舆论来履行职责,而不能直接以个人身份去干预社会。

1、面对领导管理者或精英人物等社会地位较高的采访对象时要做到“不卑”,不能唯唯诺诺、紧张畏惧,甚至巴结逢迎。

2、面对基层干部群众和一般工作人员时要做到“不亢”,不能官腔官调、乱发议论、颐指气使。

3、对于违背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采访对象,也应以一种平视的角度来采集事实,而不能以裁判者、审判者的身份和角度,来对待采访对象。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决定了记者必须经常地进行“视角转变”。记者与所有采访对象,都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平视”关系。

二、对等关系

记者在采访时和采访对象是一种平等关系,同时还应该是一种对等关系。

记者在选择和确定采访对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他是否合格,是否了解真实的情况?他的看法和意见是否有代表性?他的评论是否有权威性?而采访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在考察和了解记者,即记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能否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否理解和明白他的话语意义?如果采访对象和记者知识、水平、能力等大致处在同一层次、同一水平上,具有对话的基础,那么,双方的谈话气氛就会很融洽,采访就会很顺利;如果双方的水平、层次差距较大,是一种“鸡对鸭说”、“聋子的对话”,那么采访就很难进行下去。“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以形象地概括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这种对等关系。这就涉及到我们前面所讲的采访准备。

?采访领导干部或精英人物时,要求记者对其所主管、主持或从事的工作、事业的性

质、内容、范围有深入的了解;

?采访社会名人、公众人物时,则应对社会名人、公众人物的知识领域、个人经历、

事业成就、性格爱好等深入的了解;

?采访普通群众时,也应对他的工作、生活、个性不完全陌生。

只有这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才能很快地形成沟通与交流。

(关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沟通和交流,我们将在“访谈与提问”一章的内容中予以讲解。)

第七章

访谈与提问

第一节

访谈顺序和访谈时空的确定

一、访谈顺序的确定

1、先中心(当事人、部分知情人)后外围(相关人);

2、先外围后中心;

3、中心外围交叉进行

二、访谈时空的确定

1、确定采访时间

方式:通过通讯方式和中间人士协商采访时间,一般以采访对象自定为宜(体谅对方会使采访对象更加配合记者的采访);通过领导管理者安排采访时间;即时进行采访。(给采访对象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

原则:时间的确定应以采访对象能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接受采访的时间为基本原则。但对于一些很忙的采访对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确定采访地点

原则:应以采访对象不感到局促不安的地点为原则,一般应是他熟悉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这类环境除可以使对象不感到局促不安外,还可以比较容易为记者找到切入的话题,同时也可以为对象找到激活采访对象思维和记忆的现实场景。

第二节

记者与访谈对象:

第一印象与人际吸引

一、第一印象

也称初始印象或初次印象是第一次见面或第一次接受有关信息时形成的印象。

记者的第一印象,来自两种信息源:记者对访谈对象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材料。

第一种:通过对访谈对象的观察所形成,包括其外表(面部表情、眼神、气质、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等)、言语和行为。

第二种:记者查阅或别人介绍的。A.鲍达列夫的实验。实验表明:记者的采访很容易受到间接材料的引导或误导。

第一印象的作用谓之“首因效应”或初始效应。指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或者说,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见面)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产生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S.洛钦斯对首因效应的研究(1957)。

实验结论:第一印象对认知起作用;第一印象可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有影响。采访双方都会给对方的第一印象都具有上述特点和作用。所以:记者既要根据第一印象对采访对象尽可能地客观准确的认知,又要注重自身修养,尽可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采访顺利和成功。风度优雅、通情达理对记者来说十分重要。

美国新闻学者约翰.布雷迪所著《采访技巧》中对记者的第一印象这样说到:“首次与对方见面,在开始时最好是庄重客气些。决不可放肆失礼。审慎的记者甚至要等到对方提出请求才会坐下。此外,未经对方同意,决不要嚼口香糖、抽烟以及摸弄采访对象办公室或家里的东西。一句话,不要冒冒失失或者摆出你在家里不希望客人采取的傲慢态度。”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也会留下清晰的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印象,即新近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作用的不同。一般来说,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明显,而在对熟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作用更大。

从印象管理的角度看,记者要控制好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形象,在采访陌生的对象时,注意首因效应;在采访熟悉的对象时,更应该注意近因效应。

服饰语言的首因效应

服饰语言乃是以服装和饰品及其变化来传递情感或信息的交际手段。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饰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演进,每个历史阶段的服饰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服饰发展至今,已经凝聚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从语言学角度讲,服饰作为非语言符号,具有同语言一样可以交流信息和传达感情的功能。只不过正是因为它的非语言符号性质而使得它的这一功能同语言相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已。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或在特定的语境中,服饰语言的意义却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记者作为现代社会最活跃的交际者,势必要借助各种工具获取和传播信息,包括对服饰语言的学习和利用。它包括两个方面。

对记者来说,首先要具有解读服饰语言的能力。

解读服饰语言的前提是对社会生活的熟知,可以说,解读服饰语言就是解读人和社会。记者的采访过程是对人对事乃至对社会的认知过程,其中对人的认知极有可能就是从服饰开始的。所以,记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解读服饰语言的能力。记者应该也能够通过对象的服饰而知其性格、喜好、文化素养、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当然这种认知是大概的、肤浅的和经验性的,还有待于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核实。如果看到对象的服饰而无任何感知,这样的记者是不可思议的。

西方文化界有一种说法是“服饰造就人”,虽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衣着是最好的名片”。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服装史的学者说:“一个人在穿衣服和装扮自己时,就像是在填一张调查表,写上了自己的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婚姻状况,为人是否忠实可靠,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心理状况等等。”

苏格兰社会学者喀莱尔说过:“所有的聪明人总是先看人的服装……然后再通过服装看到人的内心。”

这些观点都可用来诠释服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

其次,记者应重视服饰语言的运用。

正是因为服饰在人的第一印象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1993年,中国记协还专门召开过记者服饰研讨会。所以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衣着仪表.因为你的服饰语言会告诉对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美籍华裔电视节目主持人靳羽西说:“在交际过程中,最直接最感性的印象首先来自服饰、化妆、谈吐、举止等非常表面化的因素,这些方面获得了好感之后,双方的关系才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素养、内心世界等也只有通过这些因素才能折射出来。所以,这些因素在交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面对一些特殊的采访对象,或者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采访,对服饰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记者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日本著名心理学教育家多湖辉教授说:“愈是高明的记者,采访时愈懂得配合对方改变自己的穿着。因为这样做,可增进双方的亲密程度,而对方也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作为记者,一般来说最起码要衣冠整洁,给人以干净明快的感觉。在正式场合的服

饰要合适得体,既要显得精神面貌良好,又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修养。一般来讲,记者的服饰以中档为宜,既不要太时髦也不必太朴素,更不能过分寒酸或肮脏邋遢。

?邵飘萍也认为“记者之服装,亦以整洁高尚为原则,过于不入时或过于奢靡者,其

足令人生厌也。朴素之服装,易得一般人爱敬。”但这决不是定则,还要考虑因人因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而考虑不同的服饰。

建议记者对待服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装要整洁、端庄,不能太个性化。在采访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时,有时需要改换行头,以适应对象的需要。必要时,甚至可以穿上该行业或采访对象的职业服装。

?着流行服饰切勿过分超前,可适当考虑个人风格,但必须考虑采访对象的接受程度。

?勿与采访对象争奇斗艳,以免引起对方不悦。

?对于女性记者而言,不修边幅情况应尽可能避免。

?在正式场合,女装不可过露,男装不可过于随便。

?勿在鼻子、唇部、脸部诸不适当的部位上穿孔及装点饰品,女性记者不要浓妆艳抹。

?要保持发型自然,不要过度修染、怪异或披头散发。

?此外还应注意:指甲要洁净无污物;牙齿要清洁,齿缝无菜屑之类;避免身体的强烈气味等。

当然,服饰语言的首因效应未必始终如一,第一印象也未必根深蒂固,在后续的交往中还会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社会的复杂性,首因效应也会产生假象。

三、人际吸引

新闻记者很多时候就是要和采访对象“套近乎”,实际上也就是要增加记者的人际吸引力。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既有理性的认知成分,也有情绪性的成分。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表现为人际吸引。相互间的吸引力程度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心理距离的远近是人际吸引力的强弱的重要表现。那么,增进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增进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1、接近性:空间接近和心理(精神)接近。

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吸引;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彼此间态度、价值观念相似或一致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变大。

2、相似性。相似性越多,吸引力越强(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相似性吸引力最强)

3、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力。

4、能力与特长。个人能力与特长方面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就是一种吸引力,他人很容易对其产生钦佩和欣赏,愿意与之接近。

5、仪表。在与陌生人见面时起重要作用。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对方外表的魅力与想要再次与之见面的相关系数为0.87,远高于个性、兴趣等相关系数。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仪表作用越来越小,吸引力将逐步从仪表转为内在的品质和素质上。

6、真诚和热情。真诚和热情的人比虚假冷谈的人明显更具有吸引力,同样,对别人表示出的真诚和热情作出真诚和热情的反应,也会具有吸引力。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61)研究了一群陌生人首次聚会时的人际吸引力,发现:内在属性如幽默、涵养、礼貌等因素是主要吸引力因素;其次是外在特点如服饰、体型体态等;第三是个人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如新奇的、令人喜爱的动作等;最后是地位和角色也能吸引他人的爱慕与尊重。

记者可以运用上述各种因素来增进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以求达到较好的采集和传播新闻的效果。

阻碍人际吸引的性格特征:

1.不尊重他人,对他人缺乏情感,责怪、苛求他人的人。

2.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的人。

3.对人不真诚,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人。

4.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或过分惧怕权威而又不关心地位较低者的人。

5. 心胸狭窄、猜忌、妒忌和报复心强的人。

6.怀有偏见、敌对情绪,或固执、不愿接受他人规劝的人。

7.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或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对他人的批评过分在意以及稍有成就后过分自傲、自夸的人。

8.情绪孤立、冷漠,过分提防他人的人。

9.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人。

以上9种性格特征,都缺乏吸引力,是阻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四、访问条件的创造

在采访活动即将进入执行阶段时,如前所述,除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外,应特别注意创造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辅助条件,这是采访活动成功和有效率的重要保证。创造哪些良好的访问条件呢?

1、选择适宜的访问时机

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

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4、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以上4个问题已在前面的讲课中涉及,以下3个问题在下面的内容中分别予以详解)

5、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

6、穿插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灵活的注意转换

第三节谈话

谈话,即互相交流、对话;提问,即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谈话,多表现为陈述;提问则大多表现为疑问、反问等。谈话和提问经常交织、融汇在一起,似乎很难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不过,鉴于它们的功能、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还是将它们分开予以探讨。

记者的谈话与一般人的同与异:方式相同而目的不同。

记者的谈话,贯穿于采访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各个环节。它和提问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采访(访谈)。采访是否顺利与成功,与记者的谈话方式、方法、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记者必须研究谈话方式方法和训练自己的谈话能力。

谈话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在于说明采访意图,沟通与采访对象的感情,以及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为提问做好起承转合。它虽然不像提问那样,可以获得不为记者所知的新情况,但却是赢得对方信任,使

对方愿意把情况告诉给记者的前提条件。

一、谈话:真诚相见,倾心交流

记者和采访对象大多是第一次见面,不可避免地带有陌生感。而陌生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采访对象在心理上的戒备,即不熟悉的人之间的“心理之墙”。因而,记者进行正式采访的第一个关口,就是“拆墙”。

谈话是为了更好地提问,为了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因此,记者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与采访对象真诚相见,用话语来有效地触动对方的心灵,使对方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像好朋友一样和记者倾心交流,做到无话不说,并且实话实说。

谈话的开始——寻找最佳切入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普通百姓如此,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专家、学者、明星等等莫不如此。一般来说,记者与采访对象刚一见面,除非特殊情况,记者不宜马上就提那些有棱有角的尖锐问题,而是需要有一个相互熟识的过程。此时,记者开头的谈话和话题的选择就变得格外重要。

上面的几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记者在采访开始,先通过谈话,与对方联络感情,以取得对方信任,然后再切人正题,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性。从这几个例证中,我们不难体会出,法拉奇、海伦和叶永烈,对如何说好开头话是做了精心设计的。这其中的奥妙,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接近性”原理。

运用接近性原理,寻找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点”,是消除对方戒备心理或紧张情绪的“钥匙”,是拆掉壁垒,和对方打成一片的诀窍。记者做到了这一点,把开头的话说好,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二、谈话:转折过渡,张弛有度

谈话,由于是用叙述的口气来交流和沟通情况,因而节奏较为迟缓,气氛较为和谐和轻松;提问,特别是针对某个具体话题所进行的追问,节奏较为快捷、紧张,气氛也较为压抑,有时侯还可能有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采访气氛过于紧张,虽然有利于深挖细掘,获得更多的事实以及事实的真相,但容易引起记者和采访对象双方的过度疲劳,也没有时间让记者思考新的问题;采访气氛过于松弛,甚至是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则不能集中双方的注意力,把一个一个的问题弄清楚。因此,理想的采访,应该是既有提问,又有谈话,且提问和谈话交叉进行。这样,就可使采访气氛张弛有度。既能提高采访效率,还能保持记者和采访对象双方的兴奋

一般来说,记者在一个方面的问题问完之后,进行谈话用以调节气氛,并引出对下一方面问题的提问。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善于运用谈话来进行转折和过渡。

比如,一名记者对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安全行车50万公里的一位司机师傅进行的采访。在对其安全行车方面的事迹采访完毕后,记者想采访其是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同事、客户之间的关系,于是做了如下过渡性谈话:

“人们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人。你长年累月在全国各地奔波,跑一次长途,就要十天半月时间,这期间,家里的什么事也顾不上管,像孩子的学习啦,老人的照顾啦,爱人的工作啦等等,我们觉得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你大概也有很多苦恼吧?”

这样一段谈话,就把话题从安全行车转向了处理与家庭、同事、客户的关系方面。第四节

提问的类型和角度

?提问,是采访的核心环节,是了解情况、获得事实、探求真相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提问是一种艺术,采访是否顺利、成功,很多时候和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提问的方式、

方法、技巧的把握和运用上。

?提问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考验,记者的各种经验积累、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等,都

在提问中一一展现出来。

一、提问的类型

提问的类型有两种: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梅尔文·门彻,在所著《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提出了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概念。

他认为:开放式问题不要求一个具体的回答,封闭式问题则要求一个简明的、有针对性的答案。如果运用得当,两种提问方式各有优点。他举例说:某位体育新闻撰稿人问跨栏运动员“你认为我们这个城市怎么样”时,他正在使用的提问方式被称作“开放式问题”,这种问题可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体育新闻主编建议记者询问运动员“市体育场跑道状况如何”的问题,这样会引出一个具体的回答,这种关于跑道状况的问题就是封闭式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定面较宽,访问对象在回

答时有较大的空间和灵活性的问题。开放式提问一般较缓和、自然,适宜于获取宏观的、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访问松散、空泛。

?所谓封闭式问题,是指记者所提问题限定面较窄,访问对象在回答时不易回避、只

能具体回答的问题。封闭式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宜于深挖某些事实,获取具体材料。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访问气氛。

开放式提问的特点:

①给对方以更多的“自由”;

②但是双方沟通交流比较松散;

③气氛较为轻松、自如;

④但是获取事实难以具体和深入;

⑤记者提这类问题比较省力;

⑥但采访对象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回答比较困难。

以上6点,实为3组,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对立统一的3组矛盾。

封闭式提问的特点:

①对方回答问题的自由度较小;

②但是双方的沟通交流比较紧密、具体;

③问题具体、范围严格,但若选择不当可能会丢掉更好的提问点;

④如果选择得当,特别有利于深入、具体地了解情况并获得对某个问题的明确回答;

⑤记者提这种问题需要了解情况比较全面,或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

⑥采访对象回答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以上6点,也可分为3组,①②、③④、⑤⑥,两两相照,对立统一。

?分析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各六个特点,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

的。开放式的优点,正是封闭式问题的缺点,而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正是开放式问题的缺点。因此,认真把握这两类问题的优缺点,并根据其特点,在采访中互相结合,交叉使用,是相当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