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眼睛和眼镜练习1

眼睛和眼镜练习1

眼睛和眼镜练习1
眼睛和眼镜练习1

眼睛和眼镜练习

[相关知识点拨]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针对性练习]

一、我来填

1、如图3—31所示为眼球的结构图,它相当于一架

照相机,眼睛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如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

在_______上生成清晰的像,_______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

信号输送给_______,我们便看到了物体。

2、眼睛是靠调节______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

得清晰像的,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_______立的图3—31

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_____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

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

3、远视眼只能看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没有会聚到

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到达视网膜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镜能使光线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4、图3—32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

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甲图中这个人可佩戴装有________

的眼镜加以矫正,乙图中这个人可佩戴装有_______ 甲乙

的眼镜加以矫正。(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图3—32

5、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通常情况下,______眼睛的晶状体更厚,(填“甲”或“乙”)他们要矫正视力,______佩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

焦距更______。

6、如图3—33为四个没有标明度数的眼镜片,已知四个

镜片的度数为:+150度、+300度、-175度、-350度。请你

鉴别:________是+150度镜片,________是+300度镜片,

________是-175度镜片,________是-350度镜片,________

是近视眼镜的镜片。图3—33

二、我来选

1、以下光学仪器中,使用到凸透镜的是()

A、潜望镜

B、显微镜

C、近视眼镜

D、望远镜()

2、正常的眼睛看处的物体,是由于()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

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

3、有些年纪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戴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是因为()

A、不习惯

B、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

C、为了爱护眼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做成像实验,不能得到()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5、下列说确的是()

A、眼镜的度数就是指的透镜的焦度

B、透镜焦度就是指的透镜的焦距

C、“-200度”的眼镜片指的是近视镜片,镜片的焦距是0.5m

D、镜片的度数越大,镜片的焦距就越大

6、如图3—34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

用乙模型矫正

B、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图3—34

C、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三、我探究

小明的爷爷到眼镜店去买老花镜,他将营业员递给他的一副老花镜放到下照射后,说眼镜的度数不对,营业人员用仪器测试后发现果然不对.你知道小明的爷爷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结合所述事例,按以下要求展开你的探究。

(1)我想提问:

(2)大胆猜想:

(3)我来设计:

(4)利用这种操作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你认为这种方法对近视眼镜有效吗?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知识点 一、眼睛 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近视眼。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面。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近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远视眼。远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 四、眼镜的度数 其数值等于焦距的倒数乘以100。 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 结构: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就像投影仪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经过这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望远镜 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靠近眼睛的一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现代天文望远镜常常做的口径很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以使成的像更亮,观测到更暗的星。另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课后习题 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思路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选项正确。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B错。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原理制成的,c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 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 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 二,自主预习 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眼睛和眼镜(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课型: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

们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我先通过“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导入,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同时我还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题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_____;b_____. 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 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A.E B.E C.E D.E 5.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参考答案: 1.答案:(1)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

解析:(1)甲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焦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会聚,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样就看不清物体,是远视眼;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这是正常眼. (2)甲图是近视眼,丙图是正常眼,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强,和正常眼不同. 2.答案:C 3.答案:光线逐渐增强,瞳孔逐渐变小;虹膜 解析: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光线逐渐增强时,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窄.从课本图3.4—1中眼球的结构可看出:瞳孔外壁是虹膜,瞳孔的变化是由虹膜控制的. 4.答案:C 解析:眼球中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可见选项C是正确的. 5.视网膜晶状体 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3.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4.图3-4-1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是_______;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

《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课型: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和远视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残疾人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四、教学要点 1.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六、教具 凸透镜3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凹透镜一只、光具座,蜡烛,打火机 多媒体教学课件,湿抹布。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研究课题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眼睛和眼 镜》知识点 知识点 一、眼睛 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近视眼。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面。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近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远视眼。远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

四、眼镜的度数 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的倒数乘以100。 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 (1)结构: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2)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就像投影仪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经过这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望远镜 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靠近眼睛的一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现代天文望远镜常常做的口径很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以使成的像更亮,观测到更暗的星。另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课后习题 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思路解析:潜望镜是利 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选项正确。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B错。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原理制成的,C错。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原理制成的,D错。 答案:A 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思路解析:人的眼睛可以简化成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答案:光圈镜头底片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 知识点 一、眼睛 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传 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 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近视眼。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面。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有的人看近处物体相当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 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远视眼。远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 四、眼镜的度数 其数值等于焦距 (以米作单位)的倒数乘以100。 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 (1)结构: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2)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就像投影仪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 次放大。经过这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望远镜 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靠近眼睛的一组叫目镜,靠近 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现代天文望远镜常常做的口径很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以使成的像更亮,观测到更暗的星。另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课后习题 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思路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选项正确。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B错。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原理制成的,C错。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原理制成的,D错。 答案:A 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涌紫嗟庇谡障嗷?中的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思路解析:人的眼睛可以简化成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涌紫嗟庇谡障嗷?中的光圈(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答案:光圈镜头底片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眼睛和眼镜 1、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如图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按顺序填写眼球结构的名称。 观察二: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 2、动手做一做 用手摸一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看它们各用的是什么样的透镜。 3、动脑想一想 为什么近视眼用凹透镜,远视眼用凸透镜? 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 4、要使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要使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 5、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中的那一副。

7、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8、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9、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 ) A.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 B.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 C.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 D.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 如果不准用手摸,你有哪些办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请说出你的办法 眼睛 每个人都有眼睛,这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我们欣赏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不过你们是否知道眼睛的构造呢?以及是否了解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呢?其实眼睛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眼睛的最外层是角膜,中间的囊状物是晶状体。晶状体和角膜之间的空间充满的液体――水样液。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之间充满着无色的胶状透明物质――玻璃体。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都能对光线产生折射。他们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个凸透镜的前焦点约在角膜前1.5cm处,后焦点约在角膜后2.0cm处。用眼睛观察的物体,距离都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射进眼睛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颁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另外在虹膜的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孔叫做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通过肌肉的伸缩自动改变,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暗时,瞳孔变大。 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上文后,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瞳孔和照相机中的哪个部件有相似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物体,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答案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2。较薄远处变厚近处3。25 4。凹透镜凸透镜5。凸透镜6。甲7。B 8。D 9。D 实验题提示:太阳聚焦法(把眼睛和眼镜镜片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用白纸接受光斑,若调整距离后能出现小而亮的光斑的镜片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平行聚焦法(使实验室的平行光源的光通过镜片,移动光屏,若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小而亮的光斑,即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

【精品中考物理提分精华卷】《眼睛和眼镜》

《眼睛和眼镜》培优练习 一、多选题 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很多同学都在影城看过3D电影,它具有很好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 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拍摄时,两个镜头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20cm B.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C.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D.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2015?青海)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实验探究题 4.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 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三、综合题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题 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_____就相当于图3—29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就相当于光屏。 图1 2.图2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 四种光路中,__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B A C D 图2 3.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种眼镜镜片。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度和李老师+300度的镜片,还有小华的-175度和小玲-350度的镜片。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种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他把四种镜片的截面画成了图3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__________是+150度的;__________是+300度的;__________是-175度的;__________是-350度的。以上四种镜片中,__________是近视眼镜的镜片。

4.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眼镜,一天晚上,小明想估测这副眼镜的度数,小明把房间的窗户打开,使得在房间里能看见窗外很远地方的一盏明灯。小明站在白墙旁边用眼镜片把这盏灯的像成在白墙上。小明测得此时镜片到墙的距离是约等于34 cm。这样,可以认为,这副镜片的焦度是_________,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__度。 5.图4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图4 A 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 B 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 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 D 40 m远的1.8 m的竹竿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5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 图5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及答案

四、眼睛和眼镜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3.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_25 cm ,配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25 cm ,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4.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__镜,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 2.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3.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_____了。 4.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____________镜头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如图3-4-1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项“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5.正常人的眼睛“焦距”都小于____________cm ,人眼看物体时,物距都大于____________倍焦距。从物体射到人眼睛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时,人眼方能看见物体。 6.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中表示,即Φ=1[]f 。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数。则一个凹透镜的度数是-400度,则它的焦度是____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____。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眼睛角膜外表面是光滑凸起的,下列关于角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位于眼球前部 B.角膜能透过各种颜色的光,包括不可见光 C.角膜有焦点 D.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3-4-2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丽是近视眼 B.小丽是远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图 3-4-1 图3-4-2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眼睛和眼镜》

眼镜与眼镜 --- 高岭镇初级中学刘继莹 知识与技能:了解眼镜构造,知道眼镜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作图和动态flash 来探究正常眼看近处和看远处的过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纠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就矫正的探究,培养学生健康用眼的行为习惯,强化眼保健意识;体会残疾人的疾苦,培养助人为乐的品德。 教学重点: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理解眼睛的调节及成像原理 核心问题:眼睛成像原理 教学方法:自学阅读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媒体:教学白板 教学环节: 新课引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透镜,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这个女孩子戴的眼镜。(点名一个近视眼同学站起来),你知道你现在戴的是透镜还是面镜?(学生回答)那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你感觉自己是怎样造成的近视眼?(学生回答:总是看书,或者是手机,或者是游戏等)你想知道关于我们的眼睛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眼睛和眼镜。 自学质疑:1、眼睛的光学构造。2、人眼成像的基本原理?3、了解视力缺陷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4、了解眼睛度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阅读课本,勾画找出答案) 讲授新课: 一、眼睛: 1 、哪位同学汇报一下,我们眼睛的光学构造是什么样的呢?(一名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眼睛的基本构造。再次确认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其中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是变厚还是变薄?(学生思考回答)

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那回想一下以前的知识,对于口径相同的凸透镜来说,它们的焦距与什么有关呢?(学生回答问题)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距越短;凸透镜越薄,折光能力越弱,焦距越长。 2、那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正常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楚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的?(学生回答)出示眼睛调节图。 教师板书画图(同学们一起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识记难点。 讨论与交流: 照相机在给不同物距的物体成像时,像距是变化的,但是人的眼镜虽然与照相机相似,但是为什么眼镜看远近不同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距不变呢?(学生讨论回答) 二、视力缺陷的原因及矫正 1、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同学们,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戴了眼镜,叫近视眼,谁能说说,近视眼都是怎样形成的?又如何矫正呢?(一到两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出示近视眼成因图。 教师在“看远处物体画图”的下面,画出近视眼的成因图,并提问怎样矫正近视眼。(同学们一起回答) 强调:我们同学由于总是看近处的物体,不适时的看看远处风光,睫状体总是处于收缩状态,晶状体变厚,长时间过后,当你们想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形成一种定势,不能完全放松,导致晶状体过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前,看物体模糊不清,所以加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就成在了视网膜上。 2、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有近视眼就有了远视眼,那么远视眼又是怎么样形成和矫正的呢?(学生回答)同时,教师出示远视眼成因及矫正图。 教师在看近处物体画图的下面,画出远视眼的成因图,并提问加以矫正远视眼。

眼睛和眼镜

眼睛和眼镜 导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眼睛观察远近物体的比较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比较对比,经历、体验和感悟比较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常常采取的一个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和作品,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我先通过录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入,让学生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和文章,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将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随后,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并引出了眼睛的调节作用,再讲述近、远视眼的成因。为此我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

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

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课型: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和远视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