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藻类植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

(二)学习任务:

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

(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

,,,,,等。(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

,,,,,,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a)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进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b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2)可做。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2)可供。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检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教学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自主学习: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二、水分运输的途径

1、茎的结构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

2、茎各部分的作用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

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检测反馈:

1、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

2、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4、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会自学获得知识。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

5、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6、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

7、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

8、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9、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暴露在空气中,叫做气生根。气生根有什么作用?

10、分析:将两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过几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这个实验说明。

11、导管存在于,能输送,输送方向是。

筛管存在于,能输送,输送方向是。植株的生长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了解枝条的生长过程。

知识回顾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____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幼根的结构有哪些?

2、芽的结构有哪些?

3、什么是居间生长?

自主学习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_ __________。

3、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_____发育成的。芽在发育的时候,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

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4、小麦、水稻、竹子等一些植物,可以通过_____使茎急剧长高。

5、“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就是对_________的形象描述。

当堂练习《基础训练》P15―P18 植株的生长导学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运用观察的方法探究植物茎的生长过程,并能用相关的知识解释。

2、让学生知道年轮形成的简单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知识回顾: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伸长区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按1――3步骤进行)

1、取一段柳树的枝条,肉眼观察看它有几部分组成。

2、用解剖针扎一扎横切面上的质部和髓,试试哪部分最坚哽哪部分较疏松?

3、用手剥一剥树皮,试一试能不能剥掉,剥去树皮后用手摸一摸内侧有什么感觉?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以及形成层的特点。

5、什么叫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样推测树木的年龄?

6、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缺乏时会怎么样?

试一试: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当堂练习《基础训练》P15―P18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导学案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和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

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

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⑴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

⑵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

【课前小测】

(每空1分,共3分)小测得分:()

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三、

【新知预习】

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

【实验操作】

(每空1分,共8分)

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和。)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素

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

【知识结构】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暗处理→ 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叶绿体,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

【巩固小测】

XXXXX:

(每题1分,共11分)小测得分:()

1、生物实验举小组要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应该遮住( )

A、一整片叶的上、下两面

B、一整片叶的上面

C、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面

D、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

2、小明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了一种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的植物,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未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A、叶绿体

B、二氧化碳

C、水

D、光

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

A、叶片

C、叶肉细胞

D、叶脉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A、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B、动植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C、动植物和人类所需氧气的来源

D、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5、右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叶片健康与否

B、有无叶绿体

C、有光或无光

D、无机物

7、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A、肉类

B、植物的有机物

C、光合作用

D、无机物

8、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9、大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下列哪句话的实例()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合成有机物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呈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

10、我们用木材烧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并能将水烧开,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

B、电灯的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土壤中的能量

11、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在有光的地方,其表皮下会出现一小薄层绿色,这是因为()

A、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

B、呼吸作用产生叶绿素

C、光促使了叶绿素的形成

D、光促使了马铃薯的发芽课堂反馈班级姓名

90%70%50%30%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导学案

一、自主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有机物是如何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1、学生举例说明:植物本身的组成成分离不开有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小麦含淀粉,桃含糖分,菠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2、自学教材讨论后回答: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植物体主要是构成的。比如:

。从器官水平上看,植物是由构成的。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主要成分还有各种有机物,有机物是构建植物的基础,那么有机物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学习任务二:探究有机物是如何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阅读教材P123演示实验1,回答下列问题:

1、猜测: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吗?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_________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

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_________还有一部分________ 拓展反思:

1、夏天,刚收获的新鲜小麦能不能长期堆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

2、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_____________,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___还产生___ 演示实验

3、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提出问题分析讨论:甲乙两瓶的种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现象将会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科学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______的参与拓展反思:储藏甘薯的窑时间长了能不能直接下去?为什么?怎样做?_______________ 阅读P125第二段,呼吸作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

_______________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反思:庄稼长期被

水淹了,往往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小组讨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和我们一样,也要进行呼吸,而且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阅读P126“技能训练”,回答: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二、1、对本节知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三、尝试应用如何贮藏粮食、水果可延长其寿命?

四、检测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白天和黑夜C只在光下

D、只在黑夜2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作用( )

A、施肥

B、浇水

C、中耕松土

D、锄草

3、农田淹水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A、能量

B、氧气

C、二氧化碳

D、阳光

4、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所有活细胞

6、植物呼吸作用与光照的关系是()

A、必须在黑暗中进行

B、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C、与光照无关

D、有光呼吸作用强,无光呼吸作用弱

7、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

B、大量施用无机肥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8、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睛窖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9、贮藏水果、蔬菜要保持低温是因为()

A、促进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弱

C、温度低可以减少细菌病害

D、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10、x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哈密瓜较甜,是因为()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强烈

D、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微弱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 2019年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藻类植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 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 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 征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 (二)学习任务: 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等。(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

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 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a)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进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 没有,,的分化。 b)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2)可做。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2)可供。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 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 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检测: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 ①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②森林古猿进化的证据是化石; ③人与猿的分界是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①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的 作用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的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②生殖过程: 部位:输卵管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分裂: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分裂形成胚泡 怀孕移动:胚泡边分裂边向子宫方向移动 种植: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怀孕开始 过程: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在第8周左右成形,发育为胎儿 胎儿形成营养: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 场所:在子宫内的半透明液体环境羊水中 时间: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在40周左右时发育成熟 分娩过程:成熟的胎儿和胎盘,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 重点: 受精的部位:输卵管;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

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青春期 ①青春期的特征是身高突增(显著特点);进入年龄一般男孩晚于女孩 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 性器官迅速成熟(最重要) ②进入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③月经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导致的,但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 变化有关。 2、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 既可以构成细胞有机物也可以提供能量 维生素——人体每日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很重要 (既不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 胡萝卜素 促进钙的吸收 水(约占体重60%-70%)可以构成细胞 无机物无机盐但不提供能量

2020-2021学年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9.2急救常识同步测试

2020-2021学年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9.2急救常 识同步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 B.119 C.120 D.122 2.溺水是夏季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当溺水者被救后,在救护车到达前若心跳 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用这种办法急救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3.媒体时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 施不恰当的是() 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 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 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 4.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时,李明同学作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 B.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5.急救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呼吸突然停止,但心跳没有停止的病人时,不需采取 的步骤是() A.正确地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B.清除病人口鼻中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C.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 D.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6.2021年8月31日,护师刘茂英上班途中跪地为建筑工做心肺复苏,获得“佛山最美护师”称号。胸外心脏按压是一种人们常见的心肺复苏的方式。下列情况中,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抢救的是 A.溺水停止呼吸 B.煤气中毒昏厥 C.触电至心跳骤停 D.出血性休克 7.下列急救方法正确的是() A.随意搬动病人 B.用手扶拖拉机载着脑溢血病人进城看病 C.对猝死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D.给头晕的糖尿病人吃糖果 8.做口对口呼吸抢救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没有停止的病人时,不需采取的步骤是()A.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 B.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C.清除病人口鼻中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D.正确地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9.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应对.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B.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C.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 10.“地震无情人有情”.下列关于地震后的防护与生物学相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地震发生后,埋在废墟中的人首先必须保证外界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地震发生后,埋在废墟中的人最需要补充的是水(或水和无机盐) C.地震发生后,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要输血救助,应在静脉处采集血液,在不知道血型系统和血型的情况下,都应该输O型血 D.地震发生后,从废墟中救出的受困者要蒙上双眼,这是为了防止强光灼伤视网膜11.你在公园游玩时,遇到严重的急症病人,当你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慢由细胞构成的8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友情提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特别提醒: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除病毒外),如果只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不叫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 是在观察。 2、观察借助的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利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音机、摄像 机等。 3、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需要较 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得到的信息要及时用文字描述或绘图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4、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 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鲁教版生物新校园七年级下册答案

《初二生物下册新校园》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眼球壁内容物 2.(1)角膜巩膜(2)虹膜瞳孔变小 (3)视网膜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3.晶状体 4.角膜瞳孔晶状体晶状体视网膜大脑 5.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6.变凸过长前方远处凹透镜 7.耳郭、外耳道鼓室听小骨耳蜗半规管 8.外耳道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能力提升】 9.D 10.D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 A 18 C 19.(1)1鼓膜,10咽鼓管,鼓室(2)9耳蜗,8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 20.(1)[1]鼓室咽(2)张开[2]鼓膜(3)咽鼓管 【拓展探究】 21.(1)[9]视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2)变大(3)[2 ]晶状体 A (4)维生素A (5)视觉神经大脑一定的区域或视觉中枢(6)晶状体瞳孔视网膜(7)[1]角膜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课时) 【基础训练】 1.脑脊髓神经 2.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功能细胞体突起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3.大脑脑躯干内脏反射传导 4.大脑小脑脑干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5.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大脑小脑基本生命活动

6.反射简单复杂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语言文字 7.导管激素毛细血管内分泌系统 8.吸收利用转化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制剂碘 9.神经血液循环神经系统激素 【能力提升】 10. B 11. C 12. D 13. A 14. C 15.D 16.A 17.D 18.B 19.A 20.C 21.A-c B-a C-d D-b E-e 22. (1)细胞体突起(2)突起神经纤维神经末梢(3)神经(4)神经组织 23.(1)反射弧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反射 (2)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2 3 4 5 24.⑴简单复杂复杂⑵反射传导 【拓展探究】 25.(1)简单脊髓(2)大脑(3)神经中枢反射弧。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基础训练】 1.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2. 滥伐;污染 3.5.6 (1)含硫量各种机动车尾气(2)①化学变化②酸化③水源④芽和叶(3)①煤②回收 4.汞、银、镉(1)①汞②镉胃和肾(2)①汞镉②环保型 (3)①全球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碳(4)①紫外线②氟利昂含氮废气③氟利昂;含氮5.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能力提升】 6.C 7.D 8.D 9.C 10.B 11.A 12.D 13.C 14.A 15.D 16.(1)酸雨(2)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喉痛(任选2种) (3)叶肉(4)严格控制污染源 17.(1)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2)酸雨叶和芽(3)严格控制污染源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六单元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练习题(无答案)

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选择题 1.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 孢子生殖 B. 出芽生殖 C. 有性生殖 D. 分裂生殖 2.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A. 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B. 都有液泡 C. 都是单细胞 D. 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各项中,细菌没有() A. 细胞壁 B. DNA C. 成形的细胞核 D. 细胞质 4.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A. 干燥的皮鞋 B. 潮湿的粮食堆 C. 潮湿的沙土地 D. 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5.下列几组生物中,细胞中都有成形细胞核的一组是() A. 酵母菌、蘑菇、青霉 B. 痢疾杆菌、甲烷菌、酵母菌 C. SARS病素毒、结核杆菌、木耳 D. 花菇、草菇、艾滋病毒 6.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 孢子生殖 B. 出芽生殖 C. 分裂生殖 D. 有性生殖 7.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B. 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C. 潮湿的衣物上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D. 细菌与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荚膜 8.某同学在整理生物笔记时,对部分诗文和谚语反映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了如下汇总,其中错误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昆虫的觅食和繁殖 C.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水分和无机盐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水分对生物生活有影响 9.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细菌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A. 个体小,容易被各种媒介传播 B. 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 C.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D. 形态多样,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之分 10.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粉尘飞扬,这粉尘的主要成分是()

2016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初二上册知识清单

初二上册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证据是 。 2.发展: (1)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 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向着 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从而使_______解放出来。 (2)古人类制造的__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产生了________。 3.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______: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和性腺是,作用:产生 分泌 男性 附睾:_____________精子 生殖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系统 输精管:_____________ 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 卵巢: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和性腺是,作用:产生 分泌 女性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胚胎开始发育的部位) 生殖 子宫: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系统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2)生殖过程:下图为受精的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睾丸 精子 卵巢 卵细胞 (3)怀孕:胚泡是由 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的,胚泡缓慢地移到子宫中,最后植入 ,这是 的开始。怀孕后 周呈现出人的形态,称为胎儿。怀孕 周胎儿发育成熟。 (4)分娩:成熟的胎儿和 从母体的 排出的过程称为 。它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5) 二氧化碳等废物 二氧化碳等废物 胎儿 氧气和养料 氧气和养料 母体 或说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4.青春期: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1)男孩与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 要早两年。 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是 8.5 —9岁 ,男性是 10.5—11岁 。 (2)青春期发育特点: ① 形态: 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体重也会迅速增长) ② 功能: 以及心脏和 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③ 性发育:青春期 迅速发育,并且男孩出现 ,女孩出现 。 并出现第二性征: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较低)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 这与睾丸分泌的_________和卵巢分泌的__________有关。由此可见, 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 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鲁教版)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推荐】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初二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下册 基础知识提纲 1(眼球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1]角膜: ,可以透过光线。 [2]晶状体: ,像,能折射光线。 [3]瞳孔:光线的通道。 虹膜:有,中央的小孔叫。 [4] [5]巩膜: 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6]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色素细胞丰富,有折光形成暗室的作用。 [7]视网膜:含有许多对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这种细胞称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8]视神经 [9]玻璃体:透明胶状物。 应用:(1)黑眼球指,白眼球指。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相机的光圈相当于,镜头相当于,装入的底片 相当于,暗室的壁相当于。 2(视觉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折光系统包括、房水、、。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 (2)在_________上形成_____的像;在________形成视觉。视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 3(物像只有落在上,人才能看到这个物体,需要眼球内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 4. 近视眼:原因,矫正, 应用:(1)如图所示为_________眼。 (2)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方。 (3)此眼如何矫正。

5. 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 (1)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瞳孔的大小受的控制。 在暗处,在明处,因此,由明处进暗处瞳孔。看远物,看近物,因此,物体由远而近瞳孔。 (2)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曲度,看远物曲度, 因此,物体由远而近晶状体曲度,物体由近而远,晶状体曲度 6. 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 7.(1) 听觉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导声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耳的结构中与听觉无关的是、。晕车、晕船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8((1)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使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两侧平衡。 (2)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因为病菌可能通过进入中耳。 9.舌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皮肤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 10(神经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神经元——又叫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神经细胞_______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__,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_____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 _______,构成一条神经。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1 13(什么叫反射, 14.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包括哪些结构,。 注意:反射的完成必须依靠完整的。要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反射弧外,还要有。 15(反射的类型(举例~) 注意:1 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产生的。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综合测试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5分)下图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概念关系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包括包括 包括包括 包括包括 包括包括包括 包括包括包括包括包括 包括 包括 结构基础是 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② ① 脑神经脊神经 大脑小脑脑干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 ③传出神经效应器(1)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①;②;③。(2)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醉驾入罪”政策。凡是酒后驾驶,检测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就视为“醉驾”,处3~6个月或以上的拘役。请问:“醉驾”过程中,由于酒精麻醉了脑部的,使驾驶员的操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醉驾入罪”政策,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在红绿灯路口,当驾驶员看到红灯亮时及时停车等候,这属于反射。2、(9分)下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_________的折射,在[ ]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 (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他在看书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反射。 (4)在智利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被蒙上眼睛以保护【】免受强光的伤害。 (5)某人的眼球结构完整正常,但看不清周围物体,那么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或。 3、(4分)下图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⑴“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⑵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⑶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中枢和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4、(6分)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 初二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下册 基础知识提纲 1.眼球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1]角膜:,可以透过光线。 [2]晶状体:,像,能折射光线。 [3]瞳孔:光线的通道。 [4]虹膜:有,中央的小孔叫。 [5]巩膜: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6]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色素细胞丰富,有折光形成暗室的作用。 [7]视网膜:含有许多对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这种细胞称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8]视神经 [9]玻璃体:透明胶状物。 应用:(1)黑眼球指,白眼球指。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相机的光圈相当 于,镜头相当于,装入的底片相当于,暗室 的壁相当于。 2.视觉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折光系统包括、房水、、。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 (2)在_________上形成_____的像;在________形成视觉。视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 3.物像只有落在上,人才能看到这个物体,需要眼球内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 4. 近视眼:原因?矫正? 应用:(1)如图所示为_________眼。 (2)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方。 (3)此眼如何矫正。 5. 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 (1)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瞳孔的大小受的控制。 在暗处,在明处,因此,由明处进暗处瞳孔。看远物,看近物,因此,物体由远而近瞳孔。 (2)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曲度,看远物曲度, 因此,物体由远而近晶状体曲度,物体由近而远,晶状体曲度 6. 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

7.(1)听觉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导声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耳的结构中与听觉无关的是、。晕车、晕船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8.(1)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使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两侧平衡。 (2)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因为病菌可能通过进入中耳。 9.舌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皮肤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 10.神经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神经元——又叫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神经细胞_______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__,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_____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_______,构成一条神经。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13.什么叫反射? 14.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包括哪些结构?。 注意:反射的完成必须依靠完整的。要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反射弧外,还要有。 15.反射的类型(举例!) 注意:1 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产生的。 16. 内分泌腺: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并随着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系统。 17. 人体内分腺名称及功能: (1) 最大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最大的外分泌腺是_________ (2) 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的是________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是 (3)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_______进行治疗。思考: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4)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饮食中缺了_______,使_______激素分泌_____ 造成的。 应用:成人缺碘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年缺碘患。

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什么叫传染病? 2、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为什么?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哪些? 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6、怎样预防艾滋病? (二)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资料,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迁移运用的能力。(三)情感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的途径和基本预防措施。 难点: 3、举例说明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4、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学生自发讨论)“甲型hlnl流感”时期,人们为什么要采取以上措施?(学生答:怕被传 染上“甲型hlnl流感”等,点出传染性) 通过电脑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展示出来。让学生懂得,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预防和处理措施 得当,就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 探索新知: (一)常见的传染病 (投影)近视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睛的疾病,但是两者却大不一样。 1、有什么不一样的?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打出设计的比较表格来让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 3、什么是传染病?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并鼓励学生补充完善。然后,老师小结:传染病就是有病原体引起 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根据传染病的定义,请学生分析传染病的特点有哪些?(一是传染性、二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么,什么是病原体呢?引导学生回答、或者是学生看书回答。 用以下问题让学生准确的理解病原体的概念: 1、是不是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是病原体? 2、怎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才是病原体? 3、下面请看“几种病原体的图”,(投影)请说出:“它们分别会使人得什么传染病?”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 识点总结 https://www.sodocs.net/doc/c61730969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慢由细胞构成的 8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友情提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特别提醒: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除病毒外),如果只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不叫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 就是在观察。 2、观察借助的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利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音机、摄 像机等。 3、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 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得到的信息要及时用文字描述或绘图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4、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 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5、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6、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7、三、生物的分类 8、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9、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10、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1、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2、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13、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14、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5、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 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6、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7、(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18、【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19、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0、(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1、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2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 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25、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 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6、6、生态系统的组成: 27、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8、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慢由细胞构成的8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友情提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特别提醒: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除病毒外),如果只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不叫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 是在观察。 2、观察借助的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利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音机、摄像 机等。 3、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较 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得到的信息要及时用文字描述或绘图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4、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 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精简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精简版) 1.(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缺碘是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时生长激素过多是肢端肥大症 幼年分泌过少是呆小症。 (2)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发育年幼过多:巨人症 年幼过少:侏儒症 碰到烫的东西是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烫 酸雨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使用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的排放,做好回收。 2.近视眼带凹透镜(物像形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带凸透镜(老年人的老花眼是因为远视造成、形成在视网膜后)。 3.瞳孔大小是虹膜进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是睫状体进行调节(平滑肌)睫状体舒张是看远处东西,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收缩就是相反。 4.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将鼓膜发出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真正产生听觉的是大脑。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 5.脊髓是反射和传导作用,大脑是控制作用,非条件反射在脊髓,条件反射在大脑(膝跳反射无需经过大脑),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 6.灰质和白质,灰质是神经中枢起反射作用,白质是脑与脊髓的联系,传导作用。 7.内脏不属于内分泌腺(分泌腺是通过毛细血管运送全身,外分泌腺如肝脏是由导管),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 8.心肺复苏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集合。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都应该看到患者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每次吹气后气体都能从口中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 9.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10.巴斯德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巴氏消毒法是高温灭菌。 11.蘑菇的菌体是靠菌丝构成,主要食用子实体(菌盖和菌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做直立菌丝;能够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吸取水和有机物的叫做营养菌丝。 12.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是曲霉,曲霉可以制酱油和酒,制酒主要用酵母菌+曲霉(酒曲)。乳酸菌是制泡菜和酸奶,乳酸菌和酵母菌原料都是葡萄糖,两者都是厌氧的,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制醋用醋酸菌。 13.青霉素由青霉菌合成,可治疗淋病、肺炎、脑膜炎等细菌性疾病(淋球菌-淋病)。基因工程是胰岛素基因加大肠杆菌成胰岛素,胰岛素缺少会造成糖尿病,过多会导致低血糖。 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构成。104页图,细菌靠分裂生殖(半小时一次),真菌靠孢子繁殖,当病毒没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 提纲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两种观点代表人物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各分布在哪些地方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生在哪些地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6、关于人类的起源在古生物学上有哪些证据说明什么 7、简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8、参考课本P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说说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 9、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第二节:人类的生殖 1、什么是生殖 2、参考课本P9男性生殖系统图,指出男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参考课本P9女性生殖系统图,指出女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3、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4、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描述认得生殖发育过程。 5、受精的部位是,种植在子宫内膜中称之为怀孕。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胚胎在怀孕时间后发育 成,怀孕时间后成熟的胎儿和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6、胎儿如何从母体获得营养并排除废物 7、什么是试管婴儿谁因为发明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是。 第三节:青春期 1、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起止时间是 2、什么是第二性征男女有什么区别 3、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有什么变化(4条) 4、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有什么变化(3条) 5、青春期一生中和 的黄金时期。 6、月经的形成与什么的变化有关 7、P14的两个曲线图和讨论的4个问题 8、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两种观点?代表人物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各分布在哪些地方?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生在哪些地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6、关于人类的起源在古生物学上有哪些证据?说明什么? 7、简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8、参考课本P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说说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 9、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第二节:人类的生殖 1、什么是生殖? 2、参考课本P9男性生殖系统图,指出男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参考课本P9女性生殖系统图,指出女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3、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4、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描述认得生殖发育过程。 5、受精的部位是,种植在子宫内膜中称之为怀孕。胚胎发育的场所 是,胚胎在怀孕时间后发育成,怀孕时间后成熟的胎儿和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6、胎儿如何从母体获得营养并排除废物? 7、什么是试管婴儿?谁因为发明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 是。 第三节:青春期 1、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起止时间是? 2、什么是第二性征?男女有什么区别? 3、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有什么变化?(4条) 4、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有什么变化?(3条) 5、青春期一生中和的黄金时期。 6、月经的形成与什么的变化有关? 7、P14的两个曲线图和讨论的4个问题 8、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提纲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含有哪六大类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的有哪一些? 2、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是什么(P20)区别是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分别有哪一些? 3、为什么生病后几天吃不下饭,身体就会消瘦?为什么体育锻炼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4、为什么儿童、青少年及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鱼肉蛋奶? 5、水占体重的多少?有什么功能? 6、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哪一些?缺乏时有什么病症表现? 7、既不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有很少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8、说出四种维生素的缺乏是的症状、食物来源? 9、什么是第七营养素?主要指什么?大量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有什么作用? 10、作出假设需根据来进行,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往往存在,因此需 要,取各重复组的。 11、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本实验的热量计算公式是什么?损失能量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参考P29页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说出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管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并说出其功能?在图中指出。 2、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什么是酶?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为什么细嚼馒头越嚼越甜? 4、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是?需要消化的有哪些?参与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液分别有哪些?开始消化的部位是什么器官?最终在什么器官被消化?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