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医疗药品)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医疗药品)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医疗药品)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医疗药品)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药处方及应付常规

一、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

1.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炒制品,例如:牵牛子、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神曲、白术、枳壳等。

2.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蜜炙品,例如:枇杷叶、马兜铃、桑白皮、瓜蒌子、槐角、罂粟壳、百合、紫菀、款冬花等

3.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盐炙品,例如:橘核、车前子、巴戟天、杜仲、补骨脂、益智仁等。

4.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例如:香附、鸡内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五味子、大戟、芫花、甘遂、商陆、莪术等。

5.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即付滑石粉炒制品种,如狗肾、牛鞭、鹿筋、鹿鞭、象皮、刺猬皮、水蛭等。

6.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例如:艾叶、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等。

7.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煅),需调配煅制品,例如:龙骨、牡蛎、磁石、赭石、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寒水石等。

8.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烫制品(沙、蛤粉炒),例如:龟甲、鳖甲、穿山甲、阿胶等。

9.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炙,即付姜制品,如竹茹、厚朴、草果等。

10.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炙,即付酒制品,如熟地、山茱萸、肉苁蓉、黄精、女贞子等。

11.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漂去咸味的品种,如昆布、海藻等。

12.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炙),需调配炮制品,例如:草乌、川乌、天南星、附子、吴茱萸、远志、厚朴、何首乌等。

二、处方药品的合写与应付

二冬(麦冬、天冬)二活(羌活、独活)

二仙(仙茅、仙灵脾)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焦四仙(焦槟榔、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桃红(桃仁、红花)

知柏(知母、黄柏)棱术(三棱、莪术)

乳没药(乳香、没药)荆防风(荆芥、防风)。

三、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第二节中药的配伍原则及禁忌

一、配伍原则

“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一)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二)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雷丸驱虫,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

(三)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四)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五)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只是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但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之证,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证候有关。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纯虚无实之证,而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消积导滞,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而相成,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子,其功更神。”故相恶

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百种以上,而临床医家并不将相恶配伍通作配伍禁忌对待。

(六)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配伍七情:单味药应用药与药之间配伍关系。

◆单行:单味药治疗疾病。

◆协同:常用

◇相须:两药性能相似,合用增强原有疗效

◇相使:主、辅药部分性能相似

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降毒:选用

◇相畏:一药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相杀:一药消除另一药毒副作用。

◆拮抗:避免

◇相恶:一药降低、破坏另一药功效。

◆产毒:禁忌

◇相反:两药同用产生毒副作用。

二、配伍禁忌

1.十八反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

1.1乌头类(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反半夏(包括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瓜蒌(包括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瓜蒌仁霜、天花粉)、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等;

1.2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等;

1.3藜芦反人参、人参叶、红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细辛、赤芍、白芍等。

2.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京三棱;

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三、妊娠禁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第三节中药配方程序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

一、饮片调剂设施

饮片的调剂设施主要有饮片“斗架”、调剂台、计量用具、碎药用具等,另外备有临时特殊加工炮炙等工具。每个“斗架”装“药斗”数十个,一般按横七竖八或横八竖七排列,每个“药斗”中又分成2~3个小格;另外,“斗架”最下层设几个大“药斗”。依调剂室大小和工作量可设置数个“斗架”,按一字形或丁字形排列。

“药斗”内分装饮片的编排方法称为“斗谱”。“斗谱”的编排原则通常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将饮片分为常用药、一般药、不常用药。将常用药饮片装入靠近

操作者的中层药斗中;一般饮片装入靠近常用药的药斗内;不常用药装入远处或上层药斗里。质重的饮片如磁石、自然铜、龙骨等宜装入下层药斗中;质轻体积大的饮片如淡竹叶、通草、灯心草等宜装入最下层的大药斗内。每个药斗内各小格装药编排:通常按饮片的功能编组,如解表药、清热药、活血药……宜将相仿的药味装入同一药斗或邻近的药斗各格内;也有按入药部位编组,如植物药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药及矿物药等分类装入各药斗里。另外属特殊保管的药物,如毒性药、细料药、易燃易爆药等均应设专柜或铁柜保管。还有鲜药如鲜薄荷、鲜藿香、鲜生地、鲜石斛等亦应另加保管,以便于配方。总之,在编排“斗谱”与装斗时,除依据上述原则外,还应结合本地区的用药习惯,尽量编排出合理的“斗谱”,以利于调剂操作。

二、中药调剂一般程序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

1.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

确等。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包装的药袋上写明患者的全名。中成药还须写明用法与用量。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第四节煎药与服法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

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一包包中药,不能简单地加些水煎煮一下就算完事,还需要注意一些原则、方法和条件。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用具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沙锅为好,因为沙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容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药时可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溶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水现在大都是用自来水、井水、泉水来熬药,只要水质洁净即可。自来水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标准就可以了,如果考虑到残余氯的问题,将自来水在容器内放置数小时再用来煎药,即可明显减少氯的含量。

温度度是煎药时使中草药有效成分析出的重要因素。煎药时一般以小火(文火)为宜。因为一开始就用大火煎熬,常可使植物性中草药所含蛋白质很快凝固而影响有效成分析出。故最好是在煎药前,先用冷水将中草药浸泡15分钟,这样做可使植物性中药的细胞经过浸泡而胀大,再用小火煎药,可使蛋白质慢慢析出,这样药性可不被破坏,水分也不会很快被煎干。

时间因药性不同而长短不一,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但发汗药、挥发性药只要20分钟(大约在水沸后再煮5分钟左右)就够了对强壮补益药则煎的时间要长一些。

一、煎法

中药在煎煮时,首先应注意煎药用具、煎药水量、煎药的火候及煎药的方法。

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现介绍如下:

(1)先煎:对矿物类、介壳类,动物的骨、甲、角及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药物应先煎15~30分钟。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紫

石英、白石英、代赭石、海浮石、鹅管石、青礞石、花蕊石、自然铜、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牡蛎、禹余粮、阴起石、阳起石、料姜石、钟乳石、水牛角、羚羊角等。

对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制川乌、制草乌、雪上一枝蒿、商陆等,要先煎1~2小时,通过先煎,久煎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2)后下:对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佩兰、荆芥、紫苏叶、荆芥穗、菊花、肉桂、砂仁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药即可。

对久煎后有效成分被破坏的药物,如徐长卿、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均应后下。

(3)包煎:是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

对花粉类药物如松花粉、旋覆花、蒲黄等,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葶苈子、苏子、菟丝子、车前子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

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因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绒毛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而引起咳嗽。

(4)单煎:又称另炖或另煎一些贵重药物,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或减少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损失,常需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西洋参、番红花等;而质地坚硬的贵重药材,如《药典》规定:羚羊角宜单煎2小时以上,水牛角宜单煎3小时以上。取汁后再将药渣并入群药中同煎,然后将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

后分服。

二、服法

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总之,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服药次数:一般是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咽喉病多采用噙化;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

3.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温覆或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1)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因其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它药,影响煎出率。

(2)冲服: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牛黄、三七、六神丸、生地黄汁等。

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必须按处方要求或应付常规予以另包并注明。

三、中药特殊煎服法

(1)先煎: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2)后下: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3)包煎

①花粉类,如粉花粉、蒲黄;细小种籽类,如葶苈子;药物细粉,如青黛等等均应包煎。

②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滑石、海金沙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者。

③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辛夷等,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烊化冲入: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

糖等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

(5)煎汤代水: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6)溶化: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7)另煎后兑入: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8)生汁兑入: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9)合药冲服: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中药化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 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 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 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 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四、多选 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 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 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 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 五、简述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一方面,某些过去被认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是无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麝香酮等。 另外,根据临床用途,有效成分也会就成无效成分,如大黄中的蒽醌苷具致泻作用,鞣质具收敛作用。 2. 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3.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3)研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六、论述 单糖及低聚糖生物碱盐游离生物碱油脂 粘液质苷苷元、树脂蜡 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有机酸挥发油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概念:

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中药调剂员。 1.2 职业定义 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配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色、味、嗅、听等感官正常,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理解、计算和表达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中药调剂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中药调剂员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必要的教学及实验设备和工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中药化学习题整合

第一、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工制品),并以(植物)来源为主。 2.有效部位是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例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3.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创制新药提供(药源)。 4.不经加热进行提取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和(煎煮法),将溶剂从药材上部缓缓通过药材从下部流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做(渗漉法)。 5. 中药化学成分中常见基团极性最大的是(羧基),极性最小的是(烷基) 6. 硅胶和氧化铝色谱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吸附剂吸附),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 7.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是(吸附)和(筛选),有机化合物常根据其(吸附力的不同)及(及分子量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8. 利用中药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点,可采用(沉淀法)进行分离。 9.离子交换色谱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类型有(离子交换纤维素)和(离子交换凝胶)。 10.化合物结构研究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UV光谱)、(IR光谱)、(NMR谱)和(MS谱)。 二、选择题 1. 有效成分是指(C) A需要提取的成分 B含量高的化学成分 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对人体有用的成分 2. 与水不相互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EtOH B Me2CO C n-BuOH D 四氯化碳 3. 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为(A) A CHCl3 B 苯 C Et2O D 石油醚 4. 利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一般选用(C) A煎煮法B浸渍法C回流提取法D超声提取法 5. 对含挥发油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用的方法是(B) A回流提取法B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煎煮法D连续回流提取法 6. 主要利用分子筛原理的色谱材料是(B) A聚酰胺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D硅胶柱色谱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理论知识 1、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A) (A) 职业道德(B) 职业纪律(C)道德(D) 法律规范 2、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 (B)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 (C)具体地反映职业或行业的特殊利益的要求 (D)多采用规章制度、守则、公约、承诺、条例等表现形式 3、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总和的是(C) (A) 道德(B)职业纪律(C)职业道德(D) 职业习惯 4、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的描述是(D) (A)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B)是本行业人员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C)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D是职业人员个体职业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 5、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的总和。(X) 6、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特征的描述是(C ) (A)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B) 具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C) 具有明显的流行性(D)具有鲜明的行业性 8、职业道德不具有的特征是( B)。 (A)明显的时代性(B)形式的单一性 (C)范围的有限性(D)鲜明的行业性 9、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上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等特征的是( C)。(A)社会道德(B)职业习惯(C)职业道德(D)法律法规 10、职业道德的特征不包括( C)。 (A)行业特征鲜明(B)表现形式多样性 (C)具有自觉性(D)内容上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11、职业道德要求人们自觉遵守,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12、职业道德具有表现形式的单一性和鲜明的行业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 13、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C )。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B)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C)调节从业人员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4、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社会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15、职业道德规定了营销人员如何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等,体现了职业道德的哪项社会作用(A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6、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 A)。 (A)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B)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7、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与服务对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8、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并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D)。 (A)热爱集体(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 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忠于职守、爱岗敬业(B)讲求信誉、诚实守信 (C)尽职尽责、服务群众(D)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22、关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说法有误的是( B)。 (A)爱岗敬业(B)救死扶伤(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2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中没有下列哪一项(C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质量第一(D)服务群众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25、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 26、不属于医药职业道德特点范畴的是( A)。 (A)经济性(B)全人类性(C)平等性(D)连续性

2020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纲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大纲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设中药调剂员、药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三个职业(工种)。中药调剂员、药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三个职业(工种)竞赛均设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技术理论竞赛采用百分制闭卷方式上机考试,时间为 60分钟,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成绩按15%计入选手总成绩;实际操作竞赛根据各职业(工种)特点采用现场操作及演示、实操答卷、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实际操作选手随机抽题签或工位,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项目,裁判员现场实时评分,各项目总分为100分,成绩按85%计入选手总成绩。 中药调剂员 一、竞赛范围 (一)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 1.职业道德 2.安全知识 (二)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 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总局令第28号)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16修订版) 4.《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局令第10号) 6.《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 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 8.《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 10.《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19年10月20日) (三)专业基础知识 教材:《中药调剂技术》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教材 1.中药饮片基础知识 (1)中药饮片的鉴别 (2)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3)中药饮片的性能及应用 (4)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5)中药炮制标准基本知识 2.中医基础知识 (1)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气血津液学说 (2)八纲辨证、中医治则 3.中成药基础知识 (1)中成药的处方来源与组方原则 (2)中成药的剂型及特点 (3)药品的标识和说明书 (4)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5)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 4.中药储藏与养护基础知识 (1)中药调剂室的设备与环境 (2)中药饮片的摆放 (3)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5.中药饮片调剂基本知识 (1)中药饮片处方 (2)计量工具与使用方法 (3)调剂步骤与要求 (4)处方应付 (5)配伍禁忌及毒性饮片使用要求 (6)中药煎煮及使用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前言 一、考情分析 1.中药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2.中药鉴定学与中药化学是6:4,中药鉴定学60%,中药化学40%。 3.中药化学:A型题16道题,每小题1分,共16分;B型题32题,每小题0.5分,共16分;X型题8道题,每小题1分,共8分。 二、绪论 1.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伦理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主要内容: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基础: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的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化学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考试的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抓化学结构,以化学结构为核心:掌握不同化合物化学结构特点。 3.学习主线: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4.以理解、记忆、融会贯通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5.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 6.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

2020执业药师《中药一》中药化学基础学习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一》中药化学基础学习 在执业药师的中药学习中,有部分考试内容对化学有所涉猎。然而,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这些内容犹如天书,看得人云里雾里。本次将从简单的化学元素开始,从零解读简单的化学知识。 一、化学元素 学化学元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原子。原子是什么东西呢?原子是一种微粒,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也称为元素。简单理解,原子是非常非常小的粒子。 我们说的化学元素就是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而组成物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氢(H)、氧(O)、氮(N)、磷(P)、硫(S)等。这些符号一般是根据元素拉丁文的首字母大写表示,如果有重复的字母,则用前两个字母表示。 从化学的角度,这些元素都是以化学的方式阅读,如C不是英文字母的读音,而是读作碳;O读作氧。以此类推。 二、化合物 单个原子是元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则组成化合物。我们常说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C)、氢(H)、氧(O)构成,而蛋白质是以碳(C)、氢(H)、氧(O)、氮(N)为主要构成。 简单的化合物如氧气、二氧化碳也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氧气的化学表述形式是O2(两个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表述形式是CO2(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而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则比这些复杂的多,但同样离不开基本元素C、H、O、N。 三、化学键 原子想要形成化合物,就需要通过化学键将元素连接起来。不管是C、O还是N,这些元素周围一般都是连接H元素,一个化学键连接一个H。如CH3、OH、NH3等。除了单键连接,还有双键或者三键连接,如CH2=CH2(烯),C=O (羰基),CH≡CH(炔),C≡N(氰基)等。 具体示例如下: 氢(H)元素周围只能连接一个键,氧(O)元素周围只能连接两个键,氮(N)元素周围只能连接三个键,碳(C)元素周围只能连接四个键。 具体表述如下: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知识点重点】

中药化学 第一章 1、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2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弱→强: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 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 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 (2)凝胶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年中药调剂员技能大赛竞赛大纲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大纲 中药调剂员 一、竞赛范围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二)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第666号令修订)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6)(总局令第28号)及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与运输管理等5个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3年第38号)。 4.《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16修订版) 5.《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局令第10号) 7.《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 8.《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 9.《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 10.《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06号) 11《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局令第9号) 12.《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局令第27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 14.《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

(三)专业基础知识 1.中药饮片基础知识 ⑴中药饮片的鉴别 ⑵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⑶中药饮片的性能及应用 ⑷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⑸中药炮制标准基本知识 2.中医基础知识 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 ⑵八纲辨证、中医治则。 3.中成药基础知识 ⑴中成药的处方来源与组方特点 ⑵中成药的剂型及应用 ⑶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4.中药保管基础知识 ⑴中药饮片的储存方法及分类保管。 ⑵中成药的储存方法及分类保管。 5.中药饮片调剂操作基本知识 ⑴中药饮片处方。 ⑵计量工具与使用方法。 ⑶调剂步骤与要求。 ⑷处方应付。 ⑸配伍禁忌及毒性饮片使用要求。 ⑹中药煎煮及使用方法。 6.药学服务知识 7.安全知识 ⑴防火防爆等消防知识 ⑵安全用电知识 (四)操作技能 1.中药识别技能。

执业药师的中药化学个知识点

中药化学100个知识点过关(化学部 分争取20分) 中药化学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28/120) 1.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即:(1)挥发性;

(2)热稳定性; (3)水不溶性。 2. 3.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 4.新鲜大黄中含有蒽酚类成分,由于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蒽醌,因此贮存2年以上的大黄检测不到蒽酚。

5. 【答案解析】 6.【答案解析】考察单糖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7. 考察萜类化合物(常用中药:青龙铁了心;也就是指青蒿、龙胆、穿心莲) 龙脑——双环单萜类

梓醇苷——环烯醚萜苷类 紫衫醇——三环二萜类 青蒿素——单环倍半萜类 穿心莲内酯——双环二萜类 8.含挥发油的常用中药:肉搏挨饿(肉桂、薄荷、艾叶、莪术)----单贴和倍半萜 9.】三萜皂苷实例总结: 10.Ⅰ型:柴胡皂苷a,c,d,e Ⅱ型:柴胡皂苷b 1,b 2 Ⅲ型:柴胡皂苷b 3 ,b 4 Ⅳ型:柴胡皂苷g

Ⅴ型:齐墩果酸衍生物 11.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12.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有机胺类生物碱是麻黄碱 1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苦参碱 14.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莨菪碱 15.具有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女性闭经、生育功能受损等副作用的含生物

碱药物是雷公藤 16.川乌中所含生物碱的毒性双脂型大于单脂型大于五脂型 糖的定义 17.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是糖的定义 18.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缩聚物和衍生物。及它们的缩聚物和衍生物。 19.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可分:香豆素苷、黄酮苷、蒽醌苷、木脂素苷等 按苷的特殊物理性质分类:如皂苷。 类型含义代表性化合物 氧苷 醇苷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红景天苷、毛茛苷 酚苷通过酚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天麻苷、水杨苷 氰苷主要指一类α-羟基腈的苷苦杏仁苷 “醇”种“红毛”丹 “水天”缤“酚”多彩 “苦”“氰”戏 21.含氰苷类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均为苦杏仁苷 苦杏仁(不低于3.O%) 桃仁(1.5%~3.0%) 郁李仁(不低于2.0%)) 22,香豆素和木脂素;香豆素分为五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 23含黄酮类常用中药化学结构类型与质量控制成分黄酮 手捧红花,银杏树下唱情歌 手捧红(满山红)花(槐花),银杏(银杏)树下唱情(黄芩)歌(葛根) 24,龙脑——双环单萜类 梓醇苷——环烯醚萜苷类 紫衫醇——三环二萜类 青蒿素——单环倍半萜类 穿心莲内酯——双环二萜类 萜类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龙胆、 25,皂苷三萜皂苷: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由6 个异戊二烯(30 个碳)单位组成。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七章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一节处方概述 ■处方的意义(略) ■处方的格式 ■处方术语 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蛇去头和鳞;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处方旁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冲服、煎汤代水。 ■处方的分析要点(略)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属于处方正文内容的是 A.患者姓名 B.规格 C.临床诊断 D.药价 E.药师签名 [答疑编号501232070101] 『正确答案』B 最佳选择题 中药处方脚注中不包括 A.包煎 B.剂数 C.后下 D.烊化 E.打碎 [答疑编号501232070102] 『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 中成药处方正文应含有 A.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址 B.药品的名称、剂型 C.药品的规格、数量 D.药品的用法用量 E.医师签名、药师签名、药价及现金收讫印 [答疑编号501232070103] 『正确答案』BCD 第二节中药饮片处方名称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正名的依据:《中国药典》一部和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每年必考别名: ■丁香---公~ ■儿茶---孩~ ■木瓜---宣~ ■牛膝---怀~

■乌药---台~ ■苍术---茅~ ■牡蛎---左~ ■青蒿---嫩~ ■松节---油~ ■秦艽---左~ ■蛤壳---海~ ■赭石---代~ ■僵蚕---白~ ■功劳叶---十大~ ■肉桂---紫油~ ■升麻---绿~周~ ■白芍---杭~~药 ■白芷---杭~香~ ■防己---粉~汉~ ■羌活---川~西~ ■泽泻---建~福~ ■茵陈---绵~~蒿 ■独活---川~香~ ■桔梗---苦~白~玉~ ■柴胡---北~南~软~ ■当归---秦~云~川~ ■桑叶---霜~冬~ ■蒺藜---刺~白~ ■橘叶---南~青~ 重点记忆: ■干姜炭---炮姜炭姜炭 ■土鳖虫---地鳖虫地鳖蟅虫■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山药---怀~淮~淮山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五味子---辽~北~五梅子■白果---银杏 ■肉苁蓉---淡大芸 ■千金子---续随子 ■杜仲---木绵 ■辛夷---木笔花 ■细辛---小辛 ■青果---橄榄 ■牵牛子---黑白丑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佩兰---省头草醒头草

中药化学怎么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如何复习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和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鉴定、结构解析、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等。在学习(复习)中药化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中药化学包括的诸多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基础是其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又决定了相应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鉴定方法。因此化学成分的结构与分类是中药化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掌握了这个核心,其他内容就迎刃而解。在学习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不动摇,在牢牢掌握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去学习其他内容。 《中药化学》第一章“总论”介绍了许多在研究中药各类化学成分时,需要使用的一些共 性知识、技术与方法。运用这些知识、技术与方法研究各类化学成分,是考试时经常、反复涉及到的内容,而在后面章节介绍各类化学成分时,这些考点似乎并未出现,或虽然出现过,也是蜻蜓点水,一划而过,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关键在于学习和掌握“总论”知识。掌握了“总论”部分的知识,后面章节与此有关的内容,就可略过,不必细看。即使书上没有相关内容,而在考试中遇到了(这种情况在中药化学考试中非常普遍),也可 从容应付。因此,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知识解决各类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化学》共包括12章内容,除去第一章“总论”和第十二章“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及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余十章分别介绍了十余种各类化学成分。在学习各类化学成分时,必须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为主线。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纲,才能做到纲举目张,游刃有余。 在执业药师的各科考试中,《中药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较大差异。比如在学习《中药学》时,一个中药具有什么功效,考生死记下来,在考试中遇到相关内容,肯定能够解答正确。而在参加《中药化学》考试时,考生可能会发现考试中涉及到的许多考题内容,在应试指导教材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因此有很多考生慨叹,教材内容记得很熟,但考试时不会做题。真的是考试试题出了问题,超大纲了吗?不是,是考生在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在学习《中药化学》时,切记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内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才可能好记、好学,也才可能记得好、用得好、考得好。因此“理解——记忆——融会贯通”才是学习中药化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和应对考试的最佳途径。 学习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先把“厚书读薄”为第一阶段,再把“薄书读厚”为第二阶段。前一个学习阶段对考生应付执业药师考试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一方面,执业药师的考试是一个及格即有效的考试,并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很高的分数;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一般覆盖面广,但深度很浅。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先掌握第一级知识(即面上知识、树干知识),而后再 掌握第二级知识(即线上知识、树枝知识),最后掌握第三级知识(即点上知识、树叶知识)。就像建大楼一样,首先需要搭出大楼的骨架,然后再添砖加瓦,最后才是粉饰装修,整个程序是不能颠倒的。一般而言,只要考生掌握了第一级知识和第二级知识,就可能考出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同时在学习难度上,也是第一级知识较第二级知识好掌握,第二级知识较第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中药学基础知识——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薛玲 第一部分概述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药是以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尤以植物为多。故传统的中药专著称之为“本草” 。我国地域辽阔,跨寒,温、热三带,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处有着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药材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已达五千多种。 中医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 ,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 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在程度上的差异。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古时医家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 一般属于凉性或 寒性。反之,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和热性。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原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逐渐发展为利用医疗作用来说明药物的味,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药, 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处,而后逐渐演变成中药药性的五味。然而, 中药的味, 其实也是其所含化学物的滋味。如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具有苦味, 由于生物碱类物质大 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含一些无机盐类如钠、钾、钙、镁的药物大都具有咸味。含有机酸类如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的药物则具有酸味。含糖类、氨基酸、淀粉类的药物则具有甘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则具有辛味。以五味归纳出的中药五类基本作用, 也主要是中药中的一些能治病的化学物质所表现的药理作用。 升降浮沉也是从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主要是表示药物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与疾病中气机逆乱的趋向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人体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导致疾病的发生。实践中发现,能使气“升”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浮” ,能使气“沉”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降”,所以,中医常按作用趋向将药物分为升浮药与沉降药两类。升浮药属阳,沉降药属阴。此外,中医有时还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认为,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能治上焦病证,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能治下焦病证。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的治疗作用, 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和作用的部位。中药口服后, 其中的药效物质经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可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然而, 中药口服后并不是对全身各部位都发生作用, 而是只对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发挥作用, 即药物对机体某部位有选择的作用。 归经是中医在用药治病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药物作用的又一特性同属性寒的药可用来治疗热病, 但又有清肺热和清肝热的不同;同是补气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差异, 从而发现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有侧重, 将这一对药物作用特性的认识用脏腑经络理论加以归纳, 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然而中药归经的作用特性其根本也是

中药调剂员中级试题

中药调剂员的中级考试试题 中药调剂员试题(中级) <基础知识部分 默认分类 2010-05-10 21:42:08 阅读1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中药调剂员试题(中级) <基础知识部分> 考试 2008-12-23 16:55:23 阅读197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1、具有“雁脖芦”、“枣核丁”“铁线纹”等特征的是( ) A、野山参 B、红参 C、白芷 D、当归 2、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能的药材是()。 A、川乌 B、红花C、三七D、远志 3、它外形如鸡爪,节有的长、平滑如茎杆(过桥),此药材是() A、大戟 B、黄连C、草乌D、青木香 4、下列属于全草类中药饮片的是()。 A、地锦草 B、瓜萎 C、黄柏 D、红花 5、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 )。 A、叶子 B、根 C、花蕾 D、果实 6、下列药物中,有止血作用的是()。 A、大黄炭B、桑叶C、番泻叶D、大黄 7、本品为动物类药材,呈类球形、长圆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或浅粉红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它是( ) A、海马B、珍珠C、石决明D、海龙 8、天麻以哪个季节采收的质地好,质坚实沉重,断面明亮无空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本品为动物的胆结石,功效为清心、豁痰、开窍、息风、解毒,此药是() A、牛黄 B、珍珠 C、鹿茸 D、儿茶

10、桑寄生属于哪类药材() A、皮类 B、茎类 C、花类 D、根类 11、此药材为圆锥形或圆柱形,全体有突起的瘤状物,支根痕及横长的皮孔。外皮为光亮的灰绿色。体重,质坚实,难折断,破碎面角质样。味苦回甜。其为( ) A、麦冬 B、贝母 C、三七 D、当归 12、人参的横切面为淡黄色,显粉性,具有:( ) A、锦纹或星点 B、车轮纹 C、菊花心D、树脂道 13、牛黄的气味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清香,味微苦。 B、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清凉感。 C、气微,味苦涩。 D、气微,味苦回甜。 14、下面对天南星性状描述错误的是:() A、类扁球形,类白色B、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C、气微辛,味甜D、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15、具有清胃和胃止呕作用的是:() A、生黄连B、姜黄连 C、黄连片D、酒黄连 16、本品为种子,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突起一面凹下,表面密被灰绿或灰棕色茸毛,有丝样光泽,边缘隆起较厚,质坚硬,无臭,味极苦。本品是:() A、马钱子 B、千金子C、桃仁 D、菟丝子 17、“元宝贝”又称作() A、大贝 B、珠贝 C、松贝D、炉贝 18、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本品是() A、红花B、金银花 C、玫瑰花 D、菊花 19、本品为菌类药材,外形呈伞状,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可以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它是( ) A、茯苓 B、猪苓C、灵芝D、雷丸

中药调剂学

《中药调剂学》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中药调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课程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中药调剂工作,达到中药调剂工种的要求,为今后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成为调剂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以“市场需要的人才”为培养导向。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中药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胜任中药调剂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技术与相关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工种要求的技术标准,并能考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中药调剂学》训练周 教学内容: 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工作岗位人员的角色转换。 1、开展“模拟药店”的实训教学,加强中药调剂技能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饮片质量鉴别、常见中药鉴定等的训练。

2、常见200种中药鉴定。 3、组织学生到医院、医药公司、药店参观学习,接受第一线的中药调剂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规范操作中药调剂技能,达到在药品企业或医院中药房实习时,能独立规范完成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完成由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转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达到“中药调剂员”工种的标准,成为中药调剂一线技能专业型人才。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 多糖 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

中药调剂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药调剂学资料 名词解释 1.合理用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2.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3.处方:俗称药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4.中药正名:以《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为依据,以历代本草文献作参考的中药名称。 5.临方炮制:在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要求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新鲜中药或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加工的过程,简称“临方炮制”。 6.中药调剂: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7.药品的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8.药品质量特征:指药品与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要求的固有特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 填空 1.清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2.药物对人体的效应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3.中药调剂的质量管理包括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 4.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二花。 5.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6.晚期癌症患者可凭借《麻醉药品专用卡》,持本人身份证申请使用罂粟壳。 7.处方的意义在法律上、技术上、经济上。 8.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和调和药。 9.甘草又称粉甘草、国老、皮草。 10.硫磺在储存过程中易燃,冰片、薄荷易升华。 1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12.储存过程中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3.中药的经常性检查中要求中药每个月至少检查1次 14.山药别名淮山药、怀山药。罂粟壳别名米壳和御米壳。 15.中药仓贮绿色标准是指合格药品区、红色是不合格药品区,黄色是待验药品区,蓝色是销毁品区。 16.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内,冷库2℃-10℃,相对湿度在45%-75% 17.中药出库发货员按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并在发货单上填写批号,复核人签章后方可发出。认真做好记录并保存3年。 18.如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应挂黄牌。 19.中药服用时间,病位在上宜饭后服,在下饭前服,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的宜饭后服,驱虫药、祛湿利水要宜清晨空腹服,泻下药宜饭前1小时空腹服,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 20.不良反应应“可疑即报”。 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