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冶金2013级一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一)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3.山东是产粮大省。远古时代时山东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小麦和水稻

B.小麦和粟

C.玉米和水稻

D.玉米和甘薯

4.“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

A.劳动者集体劳动

B.小农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个体农业经济

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同绡,音xiāo,义“生丝” ),此其分事也”。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于( )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

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7.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古代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 )

A.东汉B.东晋

C.中唐D.南宋

9.它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17世纪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这种手工业产品是( ) A.丝绸B.瓷器

C.棉布D.陶器

10.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

A.春秋时期B.西汉

C.唐朝D.明朝

11.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种精美的秘色瓷,才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而非五代。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①民间传说②考古挖掘

③史书记载④文学侧面反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 A.西汉B.唐代

C.元代D.明朝

13.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与居民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基于( )

A.商业在财政税收中作用重要

B.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C.保护小农经济巩固专制王权

D.促进丝织业的发展

15.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清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经历。晋商的发展表明( ) A.政府鼓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

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发展

D.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16.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7.(2010·南通)“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18.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下列哪项最能反映出诗人的情怀( )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19.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马可·波罗游记》中采集香料的记载

B.印地安人吃木薯粉面包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出现了驶往美洲的汽轮

20.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21.在开辟新航路的航行中,航海家贯通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22.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2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D.红海沿岸

24.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班牙、葡萄牙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25.“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

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C.美洲→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美洲→亚洲→欧洲

二、非选择题

26.(24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分别代表了哪四位航海家的远航?(8分)

(2)新航路中的“新”是针对什么而言?(4分)

(3)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分别支持了谁的远航?他们的动机是什么?(8分)

(4)当时人们已经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出发向东和向西都能到达亚洲,请写出最终开辟出这两条新航路的航海家。(4分)

27.(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谬力为衣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材料二(战国以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

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榖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责。"

请回答:

(1) 简述材料1所反映的思想及影响。(8分)

(2)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相比,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

(3)材料3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1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