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数学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6

高考数学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6

高考数学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6
高考数学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6

第21-24课时:立体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一.复习目标:

1.在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的判定依据(定义、公理和定理)、判定方法及有关性质的应用;在有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并探索立体几何中论证问题的规律;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2.在掌握空间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它们的求法(其基本方法是分别作出这些角,并将它们置于某个三角形内通过计算求出它们的大小);在解决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关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掌握作平行线(面)和垂直线(面)的技能;通过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有关概念、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立体几何解题方法和常用解题技巧,发掘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4.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说话要有根据”的逻辑思维的习惯、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掌握化归思想,特别是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意识和方法,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5.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分割与补形求体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0)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三.教学过程:

(Ⅰ)基础知识详析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 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 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 当然, 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 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⑵、⑷、⑸、⑹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均可直接

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4.空间的角和距离是空间图形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空间的角主要研究射影以及与射

影有关的定理、空间两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等.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决.

空间的角,是对由点、直线、平面所组成的空间图形中各种元素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定

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它们的定义,可得其取值范围,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θ∈(0,2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2π??????

,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们的平面角来度量,其平面角θ∈(0,π].

对于空间角的计算,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角,并把它置于一个

平面图形,而且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来解决,而这种转化就是利用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

来实现的,因此求这些角的过程也是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重要应用.通过空间角的计

算和应用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如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平移法(转化为相交直线);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常利用

射影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而求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记作θ)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根据定义;

(2) 过棱l 上任一点O 作棱l 的垂面γ,设γ∩α=OA ,γ∩β=OB ,则∠AOB =θ(图1);

⑴理解并掌握棱柱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要明确“棱柱 直棱柱

正棱柱”这一系列中各类几何体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⑵平行六面体是棱柱中的一类重要的几何体,要理解并掌握“平行六面体

直平行六面体

长方体

正四棱柱 正方体”这一系列中各类几何体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⑶须从棱柱的定义出发,根据第一章的相关定理对棱柱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推导,以求

更好地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性质。

⑷关于平行六面体,在掌握其所具有的棱柱的一般性质外,还须掌握由其定义导出的一

些其特有的性质,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定理是一个重要定理并能很好地掌握和应用。还须注

意,平行六面体具有一些与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性质,恰当地运用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及解题思路去解平行六面体的问题是一常用的解题方法。

⑸多面体与旋转体的问题离不开构成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因此,

很多问题实质上就是在研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第一部

分的问题相比,唯一的差别就是多了一些概念,比如面积与体积的度量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点、线、面及其位置关系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问题是《直线、平面、

简单几何体》课程当中相对独立的课题.体积和面积、长度一样,都是度量问题.常用“分

割与补形”,算出了这些几何体的体积.

7.欧拉公式:如果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为V ,面数F ,棱数E ,那么V+F-E =2.

计算棱数E 常见方法:

(1)E =V+F-2;

(2)E =各面多边形边数和的一半;

(3)E =顶点数与共顶点棱数积的一半。

8.经纬度及球面距离

⑴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意义可知,某地的经度是一个二面角的度数,某地的纬度是一个线面角的度数,设球O 的地轴为NS ,圆O 是0°纬线,半圆NAS 是0°经线,若某地P 是在东经120°,北纬40°,我们可以作出过P 的经线NPS 交赤道于B ,过P 的纬线圈圆O 1交NAS 于A ,那么则应有:∠AO 1P=120°(二面角的平面角) ,∠POB=40°(线面角)。 ⑵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就是连结球面上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的长,因此,求两点间的球面距

离的关键就在于求出过这两点的球半径的夹角。

例如,可以循着如下的程序求A 、P 两点的球面距离。

S 球表=4πR 2 V 球=3

4πR 3

⑴球的体积公式可以这样来考虑:我们把球面分成若干个边是曲线的小“曲边三角形”;

以球心为顶点,以这些小曲边三角形的顶点为底面三角形的顶点,得到若干个小三棱锥,所

有这些小三棱锥的体积和可以看作是球体积的近似值.当小三棱锥的个数无限增加,且所有

这些小三棱锥的底面积无限变小时,小三棱锥的体积和就变成球体积,同时小三棱锥底面面

积的和就变成球面面积,小三棱锥高变成球半径.由于第n 个小三棱锥的体积=3

1S n h n (S n 为该小三棱锥的底面积,h n 为小三棱锥高),所以V 球=31S 球面·R =3

1·4πR 2·R =34πR 3. ⑵在应用球体积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中给出的是球半径R ,而在实际问题中常给出球的外

径(直径).

⑶球与其它几何体的切接问题,要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

系,选择最佳角度作出截面,以使空间问题平面化。

10.主要题型:

⑴以棱柱、棱锥为载体,考查线面平行、垂直,夹角与距离等问题。

⑵利用欧拉公式求解多面体顶点个数、面数、棱数。

⑶求球的体积、表面积和球面距离。解题方法:求球面距离一般作出相应的大圆,转化

⌒ ⌒ ⌒ ⌒

为平面图形求解。

11.注意事项

⑴须明确《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中所述的两个平面是指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⑵与“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一样“平面与平面平行”是

指“二平面没有公共点”。由此可知,空间两个几何元素(点、直线、平面称为空间三个几何

元素)间“没有公共点”时,它们间的关系均称为“互相平行”。要善于运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

定义所给定的两平面平行的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⑶注意两个平行平面的画法——直观地反映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将表示两个平面的平行

四边形画成对应边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写法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的写法一议,即将

“平面α平行于平面β”,记为“α∥β”。

⑷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两平面平行”和“两平面相交”两种关系。

⑸在明确“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两个平行平面的距

离”的概念后,应该注意到,两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有无数条,但其长度都相等——是唯

一确定的值,且两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线段,

此外还须注意到,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可能化为“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到另一个平面的距

离”又可转化为“其中一个面内的一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

⑹三种空间角,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它们

的求法一般化归为求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通常“线线角抓平移,线面角找射影,面面角作

平面角”而达到化归目的,有时二面角大小出通过cos θ=原

射S S 来求。 ⑺有七种距离,即点与点、点到直线、两条平行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点到平面、平行

于平面的直线与该平面、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点与点、点与直线、点到平面的距

离是基础,求其它几种距离一般化归为求这三种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用“体积法”来求。

(Ⅱ)范例分析

例1、⑴已知水平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如果将角θ的平分线l '

绕着其顶点,在竖直平面内作上下转动, 转动到离开水平位值的l '处,且与两条直线a,b

都成角α,则α与

2

θ的大小关系是 ( ) A. 2θα≤或2θα≥ B. α>2θ或 α<2

θ C. α>2θ D. α<2θ ⑵已知异面直线a,b 所成的角为700,则过空间一定点O,与两条异面直线a,b 都成600

的直线有 ( )条.

A. 1

B. 2

C. 3

D. 4

⑶异面直线a,b 所成的角为θ,空间中有一定点O,过点O 有3条直线与a,b 所成角都是

600,则θ的取值可能是 ( ). A. 300 B. 500 C. 600 D. 900

⑷一个凸多面体有8个顶点,①如果它是棱锥,那么它有 条棱, 个面;②

如果它是棱柱,那么它有 条棱 个面.

分析与解答:

⑴ 如图1所示,易知直线l '上点A在平面α上的射影是ι上的点B,过点B 作BC ⊥b,

则AC ⊥b. 在Rt △OBC 和Rt △OAC 中,tg α=OC AC ,tg 2θ=OC

BC .显然,AC>BC,

∴tan α> tan 2θ,又α、2θ∈(0,)2π,∴ α>2

θ.故选C.

⑵如图2所示,过空间一点O 分别作a '∥a,b '∥b,

ι 则所求直线即为过点O 且与b a '',都成600角的直线。 ∵θ=1100,∴0552=θ

∴将两对对顶角的平分线绕 O 点分别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总能得到与 b a '',都成

a '

600角的直线。故 过点 O 与a,b 都成600角的直线有4条, 0110=θ 700.从而选 D. O

⑶过点O 分别作a '∥a,b '∥b,则过点O 有三条直线与

b '

a,b 所成角都为600,等价于过点O 有三条直线与 图2 b a '',所成角都为600,如图3示,如果,300=θ或,500=θ a ' 则0150='θ或0130='θ,过 O 点只有两条直线与b a '', O

都成600角。如果θ=900,则090='θ,那么过点 O 有四 θ' b ' 条直线与b a '',所成角都为600。如果θ=600,则0120='θ, 图 3

此时过点 O 有三条直线与b a '',所成角都为600。其中一条

正是θ'角的平分线.

⑷①如果它是棱锥,则是七棱锥,有14条棱,8个面②如果它是棱柱,则是四棱柱,有

12条棱,6个面.

说明: 本组新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直关系,考查

空间想象和转化能力,以及周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2、如图1,设ABC-A 1B 1C 1是直三棱柱,F 是A

1B 1的中点,且

(1)求证:AF⊥A

1

C;(2)求二面角C-AF-B的大小.

分析:先来看第1问,我们“倒过来”分析.如果已经证得AF⊥A

1

C,则注意到因为

AB=2AA

1

=2a,ABC-A

1

B

1

C

1

是直三棱柱,从而若设E是AB的中点,就有A

1

E⊥AF,即

AF⊥平面A

1

CE.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先证明AF⊥平面A

1

CE,则就可以证得AF⊥A

1

C,

而这由CE⊥平面AA

1

B

1

B立得.

再来看第2问.为计算二面角C-AF-B的大小,我们需要找到二面角C-AF-B的平面

角.由前面的分析知,CE⊥平面AA

1

B

1

B,而AF⊥A

1

E,所以,若设G是AF与A

1

E的中点,则∠CGE即为二面角C-AF-B的平面角,再计算△CGE各边的长度即可求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1)如图2,设E是AB的中点,连接CE,EA

1

.由ABC-A

1

B

1

C

1

是直三棱柱,知

AA

1

⊥平面ABC,而CE平面ABC,所以CE⊥AA

1

∵AB=2AA

1

=2a,∴AA

1

=a,AA

1

⊥AE,知AA

1

FE是正方形,从而AF⊥A

1

E.而

A

1

E是A

1

C在平面AA

1

FE上的射影,故AF⊥A

1

C;

(2)设G是AB

1

与A1E的中点,连接CG.因为CE⊥平面AA

1

B

1

B,AF⊥A

1

E,由三

垂线定理,CG⊥AF,所以∠CGE就是二面角C-AF-B的平面角.∵AA

1

FE是正方形,AA

1

=a,

1

1

2

EG EA

==,∴CG==,

∴tan∠CGE=

CG

EG

===60 ,从而二面角C-AF-B的大小为60 。

说明:假设欲证之结论成立,“倒着”分析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关于平行与垂直的问题都可以使用这种分析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证明的过程必须是“正方向”的,防止在证明过程中用到欲证之结论,从而形成“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即为二面角D -AB -C 的平面角.

为计算△DEF 各边的长,我们不妨画出两个有关的移出图.在图2中,可计算得DE =1,

EF =31,BF =030cos BE =3

2.在移出图3中, ∵ cos B =BC

BD =32, 在△BDF 中,由余弦定理:

DF 2=BD 2+BF 2-2BD ? BF ? cos B

=(2)2+(32)2 -2? 2? 3

2? 32=32. (注:其实,由于AB ⊥DE ,AB ⊥EF ,∴ AB ⊥平面DEF ,∴ AB ⊥DF .

又∵ AC ⊥平面β, ∴ AC ⊥DF . ∴ DF ⊥平面ABC , ∴ DF ⊥BC ,即DF 是Rt △BDC 斜边BC 上的高,于是由BC ? DF =CD ? BD 可直接求得DF 的长.)

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

cos ∠DEF =EF DE DF EF DE ?-+2222=3

11232)31(12??-+=33. ∴ ∠DEF =arccos 3

3.此即平面ABD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解法2、过D 点作DE ⊥AB 于E ,过C 作CH ⊥AB 于H ,则HE 是二异面直线CH 和DE 的公垂线段,CD 即二异面直线上两点C 、D 间的距离.运用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D 2=DE 2+CH 2+EH 2-2DE ? CH ? cos θ (*)

(注:这里的θ是平面ABD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当0<θ o ≤90o ,θ 亦即异面直线CH 与DE 所成的角;当90o <θ <180o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180o -θ .)

∵ CD =DE =1,CH =

23,HE =21, 从而算得 cos θ=3, ∴ θ=arccos 3. (2) 例4、D 为棱解:∵ ∠ADC 1∴ AD ⊥CC 1

∴ D 为BC 的中点.

过C 作CE ⊥C 1D 于E ,∵ 平面ADC 1⊥侧面BC 1,

∴ CE ⊥平面ADC 1.取AC 1的中点F ,连结CF ,则CF ⊥AC 1.

连结EF ,则EF ⊥AC 1(三垂线定理)

∴ ∠EFC 是二面角D -AC 1-C 的平面角.

在Rt △EFC 中,sin ∠EFC =CF

CE . ∵ BC =CC 1=a 易求得 CE =5

a ,CF =a 22. ∴ sin ∠EFC =

510, ∴ ∠EFC =arcsin 5

10. ∴ 二面角D -AC 1-C 的大小为arcsin 510.

例5、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AB ;

(2)设平面PD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锐角θ,问能否确定θ使直线MN 是异

面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若能,求出相应θ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1)∵PA ⊥矩形ABCD ,BC ⊥AB ,∴PB ⊥BC ,PA ⊥AC ,即△PBC 和△PAC 都是

以P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N PC AN ==∴2

1,又M 为AB 的中点, ∴MN ⊥AB.

(2)∵AD ⊥CD ,PD ⊥CD.∴∠PDA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即∠PDA=θ.

设AB=a ,PA=b ,AD=d ,则224

1a b PM +=,

224

1a d CM += 设PM=CM 则由N 为PC 的中点, ∴MN ⊥PC 由(1)可知MN ⊥AB ,∴MN 为

PC 与AB 的公垂线,这时PA=AD ,∴θ=45°。

例6、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

(1)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解:(1)正方形ABCD 是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 其面积

为,2a 从而只要算出四棱锥的高就行了.

⊥PB 面ABCD,

∴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又DA ⊥AB , ∴PA ⊥DA ,

∴∠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

而PB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PB=AB·tan60°=3a ,

3233331a a a V =?=∴锥.

(2)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

作AE ⊥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 ≌△CDE ,

C E A

C E

D C

E AE ∠=∠=∴故,90,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O ,则EO ⊥AC ,

.2

2a AD AE OA a =<<=∴

在.0)2)(2(2)2(cos ,2222<-+=??-+=∠?AE

OA AE OA AE EC AE OA EC AE AEC AEC 中 故平面PAD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说明: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设计新颖, 特征鲜明的好题.

例7、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AC=1,C 点到AB 1的距离为CE=2

3,D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B 1⊥平面CED ;

(2)求异面直线AB 1与CD 之间的距离;

(3)求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

解:(1)∵D 是AB 中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900,∴CD ⊥AB 又AA 1⊥平面ABC ,∴CD ⊥AA 1.

∴CD ⊥平面A 1B 1BA ∴CD ⊥AB 1,又CE ⊥AB 1,

∴AB 1⊥平面CDE ;

(2)由CD ⊥平面A 1B 1BA ∴CD ⊥DE

∵AB 1⊥平面CDE ∴DE ⊥AB 1,

∴DE 是异面直线AB 1与CD 的公垂线段

∵CE=23,AC=1 , ∴CD=.2

2∴21)()(22=-=CD CE DE ; (3)连结B 1C ,易证B 1C ⊥AC ,又BC ⊥AC ,

∴∠B 1CB 是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

在Rt △CEA 中,CE=

23,BC=AC=1,∴∠B 1AC=600 ∴260

cos 121==AB , ∴2)()(2211=-=AB AB BB , ∴ 211==∠BC

BB CB B tg , ∴21arctg CB B =∠. 说明:作出公垂线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当然, 准确地作出应当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作为基石.

例8、 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SA 平面ABC ,1==AC AB ,2=SA ,D 为BC 的中点.

(1)判断AD 与SB 能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2)若三棱锥ABC —S 的体积为6

3,且B A C ∠为 钝角,求二面角A BC ——S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3)在(Ⅱ)的条件下,求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

解:(1)因为SB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AB 与AD 不垂

直,否则与AB =AC 且D 为BC 的中点矛盾,所以AD 与SB 不垂直;

(2)设θ=∠BAC ,则632121312=θ????=

sin V 解得 2

3=θsin ,所以060=θ(舍),0120=θ. ⊥SA 平面ABC ,AB =AC ,D 为BC 的中点

∴BC SD BC AD ⊥⊥,

则SDA ∠是二面角S —BC —A 的平面角.

在SDA Rt ?中,4==∠AD

SA SDA tan , 故二面角的正切值为4;

(3)由(2)知,⊥BC 平面SDA ,所以平面SBC ⊥平面SDA ,过点A 作AE ⊥SD ,则AE ⊥平面SBC ,于是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AE,

从而17172=∠=SDA AD AE sin 即A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17

172.

例9、如图a —l —β是120°的二面角,A ,B 两点在棱上,AB =2,D 在α内,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 在β内,?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

(I ) 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

解: (1) 过D 向平面β做垂线,垂足为O ,连强OA 并延长至E . DAE OA AB DA OA AD AB ∠∴⊥∴⊥,,上的射影在平面为β 为二面角a —l —β的平面角..60,120 =∠∴=∠DAO DAE 3,2=∴==DO AB AD .

ABC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 =2.,1=∴?ABC S 又D 到平面β的距离DO=.3

.3

3=∴-ABC D V (2)过O 在β内作OM ⊥AC ,交AC 的反向延长线于M ,连结DM .则AC ⊥DM .∴∠DMO 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又在△DOA 中,OA =2cos 60°=1.且

.2

2,45=∴=∠=∠OM CAE OAM tan DMO DMO ∴∠=∴∠= (3)在β平在内,过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于F ,∠DCF 为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 ACF CAF DF CF AF CF AF AB ?=∠⊥∴⊥∴⊥即又,45,,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 等于C 到AB 的距离,即△ABC 斜边上的高,.1==∴CF AF

2222cos1207.tan tan DF DF AD AF AD AF DCF DCF CF

∴=+-?=∴∠==∠= 异面直线AB,CD 所成的角为arctan .7

例10、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特性:从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类比上述性质,请叙述在立体几何中相应地特性,并画出图形。不必证明。

类比性质叙述如下 :

解:立体几何中相应地性质:

之比为定值。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之比为定值。

⑷在空间,射线OD 上任意一点P 到射线OA 、OB 、OC ⑸在空间,射线OD 上任意一点P 到平面AOB 、BOC 、距离之比不变。

说明:(2)——(5)还可以有其他的答案。

例11、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它被过底面中心O 1且平行于母线AB 的平面所截,若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是焦参数(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为p 的抛物线.

(1)求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

(2)求圆锥的全面积.

解: (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

由题意得:R l ππ2=,

即2

1cos 1==l R ACO , 所以母线和底面所成的角为.600

(2)设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为MON ,其中O 为截面与

AC 的交点,则OO 1//AB 且.

211AB OO = 在截面MON 内,以OO 1所在有向直线为y 轴,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则O 为抛物的顶点,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点N 的坐标为(R ,-R ),代入方程得

R 2=-2p (-R ),得R=2p ,l =2R=4p.

∴圆锥的全面积为22221248p p p R Rl πππππ=+=+.

说明: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相链接, 颇具新意, 预示了高考

命题的新动向. 类似请思考如下问题:

一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长

为5,短轴长为4,被截后几何体的最短侧面母

线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例12、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90°,AB <CD ,SD ⊥平

面ABCD ,AB=AD=a ,S D=a 2,在线段SA 上取一点E (不含端点)

使EC=AC ,截面CDE 与SB 交于点F 。

(1)求证:四边形EFCD 为直角梯形;

(2)求二面角B-EF-C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3)设SB 的中点为M ,当AB

CD 的值是多少时,能使△DMC 为直角三角形?请给出证明.

解:(1)∵ CD ∥AB ,AB ?平面SAB ∴CD ∥平面SAB

面EFCD ∩面SAB =EF ,

∴CD ∥EF ∵,,900AD CD D ⊥∴=∠

又⊥SD 面ABCD

∴CD SD ⊥ ⊥∴CD 平面SAD ,∴ED CD ⊥又CD AB EF <<

EFCD ∴为直角梯形

(2)⊥CD 平面EF SAD ,∥⊥EF CD ,平面SAD

AED EF DE EF AE ∠∴⊥⊥∴,,即为二面角D —EF —C 的平面角

CDE Rt CD ED ?∴⊥,中222CD ED EC +=

而222CD AD AC +=且EC AC =

,ED AD ADE α∴==∴?

为等腰三角形,tan AED EAD AED ∴∠=∠∴∠

(3)当2CD AB

=时,DMC ?为直角三角形 . 02245,2,2,=∠=+==∴=BDC a AD AB BD a CD a AB BD BC a BC ⊥=∴,2,

⊥∴SD 平面⊥∴⊥∴BC BC SD ABCD ,,平面SBD .

在SBD ?中,M DB SD ,=为SB 中点,SB MD ⊥∴.

⊥∴MD 平面?MC SBC ,平面,SBC MD MC DMC ∴⊥∴?为直角三角形。

例13、如图,几何体ABCDE 中,△ABC 是正三角形,EA 和DC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EA=AB=2a , DC=a ,F 、G 分别为EB 和AB 的中点.

(1)求证:FD ∥平面ABC ;

(2)求证:AF ⊥BD ;

(3) 求二面角B —FC —G 的正切值.

解: ∵F 、G 分别为EB 、AB 的中点,

∴FG=

2

1EA ,又EA 、DC 都垂直于面ABC, FG=DC , ∴四边形FGCD 为平行四边形,∴FD ∥GC ,又GC ?面ABC , ∴FD ∥面ABC.

(2)∵AB=EA ,且F 为EB 中点,∴AF ⊥EB ① 又FG ∥EA ,EA ⊥面ABC

∴FG ⊥面ABC ∵G 为等边△ABC ,AB 边的中点,∴AG ⊥GC.

∴AF ⊥GC 又FD ∥GC ,∴AF ⊥FD ②

由①、②知AF ⊥面EBD ,又BD ?面EBD ,∴AF ⊥BD.

(3)由(1)、(2)知FG ⊥GB ,GC ⊥GB ,∴GB ⊥面GCF.

过G 作GH ⊥FC ,垂足为H ,连HB ,∴HB ⊥FC.

∴∠GHB 为二面角B-FC-G 的平面角.

易求,tan GH GHB =∴∠==

例1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

P 、Q 分别是线段AD 1和BD 上的点,

且D 1P ∶PA =DQ ∶QB =5∶12.

(1) 求证PQ ∥平面CDD 1C 1;

(2) 求证PQ ⊥AD ;

(3) 求线段PQ 的长.

解:(1)在平面AD 1内,作PP 1∥AD 与DD 1交于点P 1,

在平面AC 内,作

QQ1∥BC 交CD 于点Q 1,连结P 1Q 1.

∵ 1251==QB DQ PA P D , ∴PP1//

QQ 1 .

由四边形PQQ 1P 1为平行四边形, 知PQ ∥P 1Q 1,而P 1Q 1?平面CDD 1C 1,

所以PQ ∥平面CDD

1C 1

(2) AD ⊥平面D 1DCC 1, ∴AD ⊥P 1Q 1, 又∵PQ ∥P 1Q 1, ∴AD ⊥PQ.

(3)由(1)知P 1Q 1

// PQ, 125QB DQ C Q DQ 11==,而棱长CD=1. ∴DQ 1=175. 同理可求得 P 1D=1712.

在Rt △P 1DQ 1中,应用勾股定理, 立得P 1Q 1=

171317517122

2221=??? ??+??? ??=+DQ D P . 做为本题的深化, 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P , Q 分别是BD, 1AD 上的动点,试求PQ 的最小值, 请应用函数方法计算, 并与如下2002年全

国高考试题做以对照, 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而且

平面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M 在AC 上移动,

点N 在BF 上移动,若CM=BN=a ).20(<

(2) 当a 为何值时,MN 的长最小;

(3) 当MN 长最小时,求面MNA 与面MNB 所

成的二面角α的大小。 立体几何知识是复课耗时较多, 而考试得分

偏底的题型. 只有放底起点, 依据课本, 熟化知识, 构建空间思维网络, 掌握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 严

密规范表述, 定会突破解答立几考题的道道难关.

A F

E

D

SD 垂直于底面ABCD

(I )求证BC SC ⊥;

(II )求面ASD 与面BS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III )设棱SA 的中点为M ,求异面直线DM 与SB 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

( (II )解: SD ⊥底面ABCD ,且ABCD 为正方形

∴可以把四棱锥S ABCD -补形为长方体A B C S ABCD 111-,如图2

面ASD 与面BSC 所成的二面角就是面ADSA 1与面BCSA 1所成的二面角, SC BC BC A S SC A S

⊥∴⊥,//11 又SD A S ⊥1 ∴∠C S D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DM SA

BA AD BA SD AD SD D ,,

∴⊥BA 面ASD ,SA 是SB 在面ASD 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DM SB ⊥ ∴异面直线DM 与SB 所成的角为90?

例16、在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

图① 图②

解: 设容器的高为x .则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x a 32-,

)32)(32(343

4143)320()32(43)(2x a x a x a x x a x x V --???=<<-??=∴

54

)3323234(16133a x a x a x =-+-+≤. 当且仅当 .54

,183,32343max a V a x x a x ==-=时即. 故当容器的高为a 183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其最大容积为.54

3a

用导数的方法,三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用导数求解最方便,不妨一试. 另外,本题的深化似乎与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压轴题有关. 类似的问题是:

某企业设计一个容积为V 的密闭容器,下部是圆柱形,上部是半球形,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 和圆柱的高h 为何值时,制造这个密闭容器的用料最省(即容器的表面积最小).

(Ⅲ)、强化训练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此直线必垂直于这一平面内所有直线

B .若一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C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此直线垂直于这一平面

D .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一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设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l 和m 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那么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l ?α,m ?α,且l ∥β,m ∥β

B .l ?α,m ?β,且l ∥m

C .l ⊥α,m ⊥β,且l ∥m

D .l ∥α,m ∥β,且l ∥m

3.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那么A 1E 和C 1F 所成的角是( )

A .60°

B .arccos 52

C .arcsin 52

D .45°

4.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且a 、b 都在平面β内,则平面α∥平面β;

(3)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则这两个二面角

必相等或互补;

(4)两个二面角的面分别对应平行时,它们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从P 点出发的三条射线PA 、PB 、PC 两两成60°角,则PC 与面P 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23

B .33

C .63

D .以上都不对

6.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其底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

7.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 ,4cm ,3cm ,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体,在这些新长方体中,最长的对角线的长度是( ) A. 77cm B. 72cm C. 55cm D. 102cm

8.球面上有3个点,其中任意两点的球面积距离都等于大圆周长的

61,经过这三点的小圆周长为4π,那么这个球的半径为 ( )

A .43

B .23

C .2

D .3

9.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a ,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为60°,过底面一边作一截面使其与底面成 30°的二面角,则此截面面积为 ( )

A .243a

B .231

a C .283

a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二面角α—a —β的平面角为120°,在面α内,AB ⊥a 于B ,AB=2在平面β内,CD ⊥a

于D ,CD=3,BD=1,M 是棱a 上的一个动点,则AM+CM 的最小值为 ( )

A .25

B .22

C .26

D .26

11.如右图是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A 、B 、C

上的三点,则在正方体盒子中,∠ABC 的值为 ( )

A .180°

B .120°

C .60°

D .45°

12.如图的多面体是过正四棱柱的底面ABCD 的点A 作载面 AB 1C 1D 1而截得的,且BB 1=DD 1.已知截面AB 1C 1D 1与 底面ABCD 成30°的二面角,AB=1,

则这个多面体的体积为 ( )

A .26

B .36

C .96

D .6

6 13.在三棱锥A —BCD 中,P 、Q 分别是棱AC 、BD 上的点,连AQ 、CQ 、BP 、DP 、PQ ,

若三棱锥A —BPQ 、B —CPQ 、C —DPQ 的体积分别为6、2、8,则三棱锥A —BCD 的

体积是 ( )

A .20

B .28

C .40

D .88

14.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 )

(A )三棱锥 (B )四棱锥 (C )五棱锥 (D )六棱锥

D 1 D A B B 1 C C 1

15.已知三棱锥ABC P -中,顶点P 在底面的射影O 是三角形ABC 的内心,关于这个三棱

锥有三个命题:①侧棱PC PB PA ==;②侧棱PC PB PA 、、

两两垂直;③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6.若一棱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是

4

S 和S ,它的中截面面积是0S ,则 ( ) (A )S S 850= (B )S S 210= (C )S S 1690= (D )S S 220= 17.两两相交的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___个部分。

18.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高为)(b a b <,一蚂蚁从顶点A 出发,沿正四棱柱的表面

爬到顶点1C ,那么这只蚂蚁所走过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_。

19.正四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都是1,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是arctan x ,则=x ________。

20.在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以有_________个。

21.空间四边形ABCD 中,8=AC ,12=BD ,H G F E 、、、

分别是DA CD BC AB 、、、边上的点,且EFGH 为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2.若AB 的中点M 到平面α的距离为cm 4,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为cm 6,则点B 到平面

α 的距离为_________cm 。

23.三棱锥ABC P -中,侧棱PC PB PA 、、

两两垂直,底面ABC 内一点S 到三个侧面的距离分别是632、、

,那么=PS ________。

24.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1===BC AC AA ,BC AC ⊥,1D 是11B A 上的一点,

则1D 到截面1ABC 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25.正四面体ABCD 中,F E 、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那么E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

26.正三棱锥ABC P -的底面边长为a 2,侧棱a PA =,则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是

______。

27.设棱长为4的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的体积为V ,G F E 、、

分别是棱1AA AD AB 、、

上的点,且321===AG AF AE ,,

,则三棱锥EFG A -的体积=/V _______。

28.一个透明密闭的正方体容器中,恰好盛有该容器一半容积的水,任意转动这个正方体,

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可以是:(1)三角形;(2)菱形;(3)矩形;(4)正方形;(5)正六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29.在球面上有四个点P 、A 、B 、C ,如果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A=PB=PC=a , 那么这个球面的表面积是 .

30.正三棱锥S —ABC 的侧棱长为1,两条侧棱的夹角为45°,过顶点A 作一截面交SB 于D ,

交SC 于E ,则△ADE 的周长的最长小值是 .

31.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 ⊥n ; ②α⊥β;③

n ⊥β; 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

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

32.设z y x ,,是空间的不同直线或不同平面,且直线不在平面内,下列条件中能保证“若

z x ⊥,且y x z y //,则⊥”为真命题的是 (填所有正确条件的代号)

①x 为直线,y ,z 为平面 ②x ,y ,z 为平面

③x ,y 为直线,z 为平面 ④x ,y 为平面,z 为直线

⑤x ,y ,z 为直线

33.三棱锥(1)求证:(2

34且∠(1)若MN (2)求函数

35. B ∈ AC (1) (2)

36. FB 1 (1)

(1) 求证:CE 和AB 1所在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等于

3

32cm ; (2) 求截面ACB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39.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C ⊥底面ABC ,AB=BC ,

D 、F 分别为AC 、PC 的中点,D

E ⊥AP 于E .

(1)求证:AP ⊥平面BDE ;

(2)求证:平面BDE ⊥平面BDF ;

(3)若AE ∶EP=1∶2,求截面BEF 分三棱锥

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 40.已知ABC —A 1B 1C 1为正三棱柱,D 是AC

的中点.

(Ⅰ)证明:AB 1//平面DBC 1;

(Ⅱ)若AB 1⊥BC 1,BC=2.

①求二面角D —BC 1—C 的大小;

②若E 为AB 1的中点,求三棱锥E —BDC 1的体积.

41.在三棱柱ABC —A′B′C′中,四边形A′ABB′是菱形,四边形BCC′B′

矩形,C′B′⊥AB .

(Ⅰ)求证:平面CA′B ⊥平面A′AB B′;

(Ⅱ)若C′B′=3,AB=4,∠ABB′=60O ,求直线AC′与平面BCC′B′所成角以及三棱锥A —BB′C′

的体积.

42、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 90=∠BAC ,1==AC AB ,N M 、

分别是棱B A 1、 11C B 上的点,且B A MN N B N C M A BM 1111,2,2⊥==。

(1)求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的高a 及MN 的长;

(2)动点P 在11C B 上移动,问P 在何位置时,B PA 1?的面积才能取得最小值。

43.一个正多面体各个面的内角和为20π,求它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

(Ⅳ)、参考答案

https://www.sodocs.net/doc/c38933127.html,BBB ; https://www.sodocs.net/doc/c38933127.html,BCC ; 11-15.CDCDA ; 16.C

17.6,7,8; 18.224b a +; 19.2; 20.4个; 21.)24,16(;

22.2或14; 23.7 ; 24.33

; 25

.;26

.; 27.64V ; 28.(2)(3)(4)(5); 29. 23a π;

30.

31. ①m ⊥n ③n ⊥β ④m ⊥α?②α⊥β(或②α⊥β③n ⊥β④m ⊥α①m ⊥n )

32. ①③④

33.解:(1)取AB 中点M ,∵PAB ?与CAB ?均为正三角形,∴CM AB PM AB ⊥⊥,, ∴⊥AB 平面PC AB PC M ⊥?。

(2)当⊥PM 平面ABC 时,三棱锥的高为PM ,此时13311max =??=?=?PM S V ABC 。

34.解:(1)作BD ME ⊥于E ,则⊥ME 平面BC D ,∴ 45=∠MNE ,BC EN NC D N MB AM EB

D

E //?==。 x x ME 22

22

1)2(-=-=,x EN 22

=,由22

=?=x EN ME 。

(2)函数解析式)(x f y =21

222222)(12+-

=+-=+=x x x EN EM ,定义域)2,0(,值域)1,[22

. 35. (1)

46; (2)arctan 3

6(提示:求出点A 在平面 β 的射影到直线BC 的距离为43). 36. (2) arcsin 15

104. 37. (1) 45o ; (2)312

6a . 38. (3) arccos 5

10. 39.解: (1)∵PC ⊥底面ABC ,BD ?平面ABC ,∴PC ⊥BD . 由AB=BC ,D 为AC 的中点,得BD ⊥AC .又PC∩AC=C ,∴BD ⊥平面PAC . 又PA ?平面、PAC ,∴BD ⊥PA .由已知DE ⊥PA ,DE∩BD=D ,∴AP ⊥平面BDE .

(2)由BD ⊥平面PAC ,DE ?平面PAC ,得BD ⊥DE .由D 、F 分别为AC 、PC 的中点,得DF//AP .

由已知,DE ⊥AP ,∴DE ⊥DF. BD∩DF=D ,∴DE ⊥平面BDF .

又 DE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BDF .

(3)设点E 和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分别为h 1和h 2.则

h 1∶h 2=EP ∶AP=2∶3,

.312323

13121=?=????==∴??----PBC PBF PBC A PBF

E ABC P EB

F P S h S h V V V V 故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2或2∶1

说明:值得注意的是, “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并没有说明先后顺序, 因而最终的比值答案一般应为两个,不要犯这种“会而不全”的错误.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第1页 共6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2020年全国高考1卷理科数学冲刺试卷(二)

第1页 共12页 ◎ 第2页 共12页 2020年全国高考1卷理科数学冲刺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复数z =?1+i ,则z+2 z 2+z =( ) A.1 B.?1 C.i D.?i 2. 设全集U =(?√3,+∞),集合A ={x|1<4?x 2≤2},则C U A =( ) A.(?√2,√2)∪[√3,+∞) B.(?√3,√2)∪[√3,+∞) C.[?√2,√2]∪(√3,+∞) D.(?√3,√2]∪(√3,+∞) 3. 某电视台夏日水上闯关节目中的前三关的过关率分别为0.8,0.7,0.6,只有通过前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且通过每关相互独立.一选手参加该节目,则该选手只闯过前两关的概率为( ) A.0.336 B.0.56 C.0.224 D.0.32 4. △ABC 的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已知absinC =20sinB ,a 2+c 2=41,且8cosB =1,则b =( ) A.4√2 B.6 C.7 D.3√5 5.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6 B.7 C.4 D.5 6. 若函数f(x)={2x +1,x ≥1 ?x 2+ax +1,x <1 在R 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2,?+∞) B.[2,?3] C.[1,?+∞) D.[1,?3] 7. 记不等式组{x +y ≤2, 2x +y ≥2,y +2≥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点P 的坐标为(x,?y).有下面四个命题: p 1:?P ∈Ω,x ?y 的最小值为6;p 2:?P ∈Ω,4 5≤x 2+y 2≤20; p 3:?P ∈Ω,x ?y 的最大值为6;p 4:?P ∈Ω,2√55≤x 2+y 2≤2√5. 其中的真命题是( ) A.p 1,p 2 B.p 1,p 4 C.p 3,p 4 D.p 2,p 3 8. 若 (1?2x)n 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80,其中n 为正整数,则 (1?2x)n 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之和为 ( ) A.81 B.32 C.256 D.243 9.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有一道关于买田的问题:“今有善田一亩,价三百;恶田七亩,价五百.今并买一顷,价钱一万.问善、恶田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好田1亩价值300钱;坏田7亩价值500钱.今合买好、坏田1顷,价值10000钱.问好、坏田各有多少亩?”已知1顷为100亩,现有下列四个程序框图,其中S 的单位为钱,则输出的x ,y 分别为此题中好、坏田的亩数的是( ) A. B. C. D.

2017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高考真题

2017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高考真题

2017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A.B.C. D. 2.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πB.C.D. 3.在正方体ABCD﹣A 1B 1 C 1 D 1 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A.A 1E⊥DC 1 B.A 1 E⊥BD C.A 1 E⊥BC 1 D.A 1 E⊥AC 4.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60 B.30 C.20 D.10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2)是() A.+1 B.+3 C.+1 D.+3 6.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ABC(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Q、R分别为AB、BC、CA上的点,AP=PB,==2,分别记二面角D﹣PR﹣Q,D﹣PQ﹣R,D ﹣QR﹣P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γ<α<β B.α<γ<β C.α<β<γ D.β<γ<α 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90πB.63πC.42πD.36π

1.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10 B.12 C.14 D.16 2.已知直三棱柱ABC﹣A 1B 1 C 1 中,∠ABC=120°,AB=2,BC=CC 1 =1,则异面直线 AB 1与BC 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C是球O的直径.若平面SCA⊥平面SCB,SA=AC,SB=BC,三棱锥S﹣ABC的体积为9,则球O的表面积为. 9.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 10.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11.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圆柱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高考数学冲刺的方法

高考数学冲刺的方法 高考数学冲刺高分的方法 打好数学基础 学好数学的第一种方法就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有很多,需要我们对所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进行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要把握好他们之间的联系,很多情况下经常会听到有些同学会说:这次考试我又粗心了等等,他们在做题解题的时候,喜欢跳步骤,而且不喜欢纠正这个错误,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做完每道题目后,在运用检验的手段,从而可以及时改正过来。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好数学的第二种方法就是要严格遵守思维规律,所写出来的步骤和推理必须要有步骤,这就是逻辑思维的核心。对平时考试中或者做练习时产生的一些错误点,一定要正视起来,一定要严格对待,不能马虎,才能有效的培养出自己严谨求实的思维习惯。我们还要对如何使用概念、定义和定理、公式有一个了解,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要重视起来,能够培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的话,相当于失去了一次从中吸取经验、锻炼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 3学会总结

学好数学的第三种方法就是要学会总结,对每一种类型的题目的练习,都要列出重点和难点,针对自己有哪些不会做的,进行归纳,从而可以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在解题时学生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写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完整,条理还要清楚,不能为了省事、省时,把一些关键性的步骤省略掉。而且在每次做练习题或者是试卷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些比较典型的、容易出错的题目记载错题集的本子上,而且分类要清楚,一种是自己一点也不会的,一种是自己会做的,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出错的题目,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容易找出关键点了。 高考数学高分的秘诀 1、会做题 对于高中学生如何提高高考数学成绩来说,同学们还应该做到学会去做题,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多花时间做自己对于某一部分很难弄懂的知识,那么就要大量的做题来解决这个事情,从而在高考中数学取得高分。 2、多请教 同学们要多请教,因为在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们碍于自己的面子问题,不好意思去请教老师或者是身边的同学,导致数学成绩提不上去,影响高考数学拿高分。只有不断的去请教,同学们才能够在请教中不断的去进步,这一点是同学们在高中数学中要认识到的。 3、通过网络去学习

人教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全套—(含答案)及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练习题全套 (附参考答案) 1. 已知:函数()()2411f x x a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 设,x y 为正实数,且33log log 2x y +=,则 11 x y +的最小值是 . 3. 已知:()()()()50050A ,,B ,,C cos ,sin ,,αααπ∈. (1)若AC BC ⊥,求2sin α. (2)若31OA OC +=OB 与OC 的夹角. 4. 已知:数列{}n a 满足()2 1 123222 2 n n n a a a a n N -+++++=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 (2)若n 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的和n S .

姓名 作业时间: 2010 年 月 日 星期 作业编号 002 1. 2 2 75157515cos cos cos cos ++的值等于 . 2. 如果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22 110,220x x y x y x y ≥??-+≤+??--≤? 则的最小值是 . 3. 北京奥运会纪念章某特许专营店销售纪念章,每枚进价为5元,同时每销售一枚这种纪念章还需向北京奥组委交特许经营管理费2元,预计这种纪念章以每枚20元的价格销售时该店一年可销售2000枚,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在每枚20元的基础上每减少一元则增加销售400枚,而每增加一元则减少销售100枚,现设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为x 元(x ∈N *). (1)写出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销售这种纪念章所获得的利润y (元)与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当每枚纪念销售价格x 为多少元时,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利润y (元)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4. 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 x ,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条:①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②(1)1f =;③若12120,0,1x x 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则称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 (1) 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求(0)f 的值; (2)判断函数()21x g x =-])1,0[(∈x 是否为理想函数,并予以证明; (3)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假定?[]00,1x ∈,使得[]0()0,1f x ∈,且00(())f f x x =,求证 00()f x x =.

2018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高考真题

2017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高考真题 ?选择题(共9小题) 1 ?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 N, Q为所在 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2. 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 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 n B. C. D. 3. 在正方体ABCD- A i B i CD i中,E为棱CD的中点,贝U( ) A. A i E± DC i B. A i E丄BD C A i E丄BG D. A i E丄AC 4.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60 B. 30 C. 20 D . i0 侧〔左)视圄 C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2) 是( ) 6?如图,已知正四面体 D -ABC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 、Q 、R 分别为 AB 、BC CA 上的点,AP=PB ==2,分别记二面角 D- PR- Q , D- PQ- R, D - A .产 aV B B. aV 产 B C ? a< Y D. p< 产 a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90 n B. 63 n C. 42 n D . 36 n 1 .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 D . +3 +1

4 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 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 A . 10 B. 12 C. 14 D . 16 2. 已知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中,/ ABC=120, AB=2, BC=CC=1,则异面直线 AB 1与B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 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0的球面上,SC 是球0的直径.若平 面SCAL 平面SCB SA=AC SB=BC 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9,则球0的表面 积为 _______ . 9.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 2,1,其顶点都在球0的球面上,则球0的 表面积为 _______ . 10. 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18, 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________ . 11. 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亍圆柱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

2020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讲义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导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 集合问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其中字母系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要复杂一些,综合性较强,往往渗透数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基础练习】 1. 集 合 {(, )0 2,02,,} x y x y x y Z ≤≤≤<∈用列举法表示{ ( , ) , ( 0,. 2.设集合{21,}A x x k k Z ==-∈,{2,}B x x k k Z ==∈,则A B ?=?. 3.已知集合{0,1,2}M =,{2,}N x x a a M ==∈,则集合M N ?=_______. 4.设全集{1,3,5,7,9}I =,集合{1,5,9}A a =-,{5,7}I C 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8 或2___. 【范例解析】 例.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2{320}A x x x =-+≤.若R B C A R ?=, {01R B C A x x ?=<<或23}x <<,求集合B . 分析:先化简集合A ,由R B C A R ?=可以得出A 与B 的关系;最后,由数形结合,利用数轴直观地解决问题. 解:(1) {12}A x x =≤≤,{1R C A x x ∴=<或2}x >.又R B C A R ?=, R A C A R ?=, 可得A B ?. {0,2}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一节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两个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两个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易误提醒(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类做法中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类与类之间是独立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步中某一种方法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而未完成这件事,步与步之间是相关联的. [自测练习] 1.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相加,其和为偶数的不同取法的种数有() A.30 B.20 C.10 D.6 解析:从0,1,2,3,4,5六个数字中,任取两数和为偶数可分为两类,①取出的两数都是偶数,共有3种方法;②取出的两数都是奇数,共有3种方法,故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N=3+3=6种.答案:D 2.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243 B.252 C.261 D.279 解析:0,1,2…,9共能组成9×10×10=900(个)三位数,其中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9×8=648(个),

∴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00-648=252(个).答案:B 考点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策略

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策略 一、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重视预习,提高复习效率。 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分析与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第一轮 复习的重中之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 掌握。要扎扎实实,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要求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 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要做到“两先两后”,即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以提高听课的主动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 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 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弄清那些已懂那些还不懂,增强听课的主动性。现在学 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 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 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 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 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建好错题档案,做好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更多。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 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查漏补 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 2、概念不清、似懂非。 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 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

2020高考数学最后冲刺 复数

最后冲刺 【高考预测】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 3.复数概念的应用 4.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 易错点 1 复数的概念 1.(2020精选模拟)若z 1=a+2i,z 2=3-4i,且2 1z z 为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__. 【错误解答】 ∵z 1+a+2i,z 2=3-4i, ∴ .25462583169)46(83)43)(43()43)(2(43221i a a i a a i i i i a i a z z ++-=+++-=+-++=-+= 又∵2 1 z z 为纯虚数。 ∴, 02583=-a ∴a=38.∴填38 。 【错解分析】∵复数z=a+bi(a,b ∈R)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且b ≠0.因此上面解答虽 【错误解答】 选C ∵z=i -11 =1+i.∴z 为纯虚数为1-i 【错解分析】z=i -11 =1+i 是错误的,因为(1-i )(1+i)=1-(i)2-z ≠1

【正确解答】 选B ∵z=i -11=.2 12121)1)(1(1i i i i i +=+=+-+ ∴z=i -11的共轭复数是21-21 i 。 3.(2020精选模拟)已知复数z 1=3+4i ,z 2=t+i,,且21z z ?是实数,则实数t= ( ) A .43 B .34 C .-34 D .-43 【错误解答】 选 C ∵z1·2z ∈R ?2121z z z z +=0。即(3+4i )(t-i)+(3-4i)(t+i)=0 ?t=-34 . 【错误解答】 设z=x+yi(x,y ∈R),∵z+2i=x+(y+2)i 由题意得 y=-2. ∵51222= --=-i i x i z (x+2)(2+i)=51(2x+2)+51(x-4)i. 由题意得x=4,∴z=4-2i. ∵(z+ai)2 =[4+(a-2)i]2 =(12+4a-a 2 )+8(a-2)i ∵(z+ai)2在复平面上的点在第一象限, ∴,.0)2(8, 04122???? ?≥-≥-+a a a 解得2≤a ≤6.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6]。 【错解分析】 复数z=a+bi(a 、b ∈R)对应点(a 、b )在第一象限的充要条件是a>0,b>0.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1 高三学生首先要做到“听话”,这里的“听话”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认为高三学习是 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要求,那你就错了,学校和老师在高三一年中不 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反而会强化纪律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 学习上更要听话,教高三的老师都是经历了几次或十几次高考授课,非常有经验,复习的 进度、复习的内容、复习的顺序,都是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考的变化及新要求,都会在复习中渗透进去。而不听老师的教诲,认为自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的学生每年都 有最后会碰的“头破血流”的。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2 高考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听讲”,这就要求学生 上课时紧跟老师,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 成对知识、方法、能力的提高。如果高三任课教师发生变化,大家应该尽快适应。而不应 该因为不适应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就不喜欢这门课程,这样受 损失的只有学生自己。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3 复习每天都要进行,即使今天没有数学课,也要对知识加以复习,这就要求有一个计划,首先对时间加以计划,每天都要有数学的复习时间,四十分钟一节课左右,周末应有 两节课的时间;其次对学科加以计划,哪个时间段看哪个学科,要做到心中有数,计划有 了贵在坚持。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4 作业应该是检验听讲和复习效果的手段,不应看成一个负担,作业要认真对待,把每 一次作业看成一次考试,不能敷衍了事,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与同学研讨,但不要直接抄写,每次作业都是一次练习的机会,不要错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技巧5 高三复习阶段的考试是非常多的,考试是对知识、方法、能力、经验的检验,每次考 试都是一个积累,大家应该充分运用它。首先,考试要独立完成,不要看别人的,否则会 掩盖你的漏洞,失去老师对你的关注,也会失去对自己的正确估价。一两次考试成绩的好坏,说明不了什么,考好了不证明你就没有问题,考不好也不是说你彻底不行了。考试成 绩不真实,最后会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其次,考试要注重基础题的 解答,要明确考试是靠做“对”会做的题得分,而不是去做不会做的题得分你得不到分, 取得好成绩是依靠做“对”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因此大家要学会“放弃”,不要

2020年高考数学 空间几何体解答题 专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体解答题专练 1.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2,∠PDA=45°,点E、F分别为 棱AB、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CE; (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 (3)求三棱锥C-BEP的体积. 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B1C1中,AB=AC,P为AA1的中点,Q为BC的中点。 1 (1)求证:PQ//平面A1BC1; (2)求证:BC⊥PQ。

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B1C1中,AC⊥BC,A1B与AB1交于点D,A1C与AC1交于点E.求证: 1 (1)DE∥平面B1BCC1; (2)平面A1BC⊥平面A1ACC1. 4.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D⊥平面ABCD,PB=PD,PA⊥PC, CD⊥PC,O,M分别是BD,PC的中点,连结OM. (1)求证:OM∥平面PAD; (2)求证:OM⊥平面PCD.

5.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B1C1D1中,已知底面ABCD是菱形,点P是侧棱C1C的中点. 1 (1)求证:AC1∥平面PBD; (2)求证:BD⊥A1P. 6.如图,直四棱柱ABCD–A 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 1 BB1,A1D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C1DE; (2)求二面角A?MA1?N的正弦值.

7.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D=2AB,E,F是线段BC,AB的中 点. (1)证明:ED⊥PE; (2)在线段PA上确定点G,使得FG∥平面PED,请说明理由. 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是棱长为1的菱形,∠ADC=60°,, M是PB的中点. (1)求证:PD∥平面ACM; (2)求直线CM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

最新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高三一轮复习 5.4 数列求和 (检测教 师版) 时间:50分钟 总分:70分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5=-20,则-6a 4+3a 5=( ) A.-20 B.4 C.12 D.20 【答案】C 【解析】 因为S 5=-20,所以S 5=5a 3=-20,∴a 3=-4,∴-6a 4 +3a 5=-6(a 1+3d )+3(a 1+4d )= -3(a 1+2d )=-3a 3=12. 2.(2012·大纲全国)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 则数列???? ?? 1a n a n +1的前100项和为( ) A.100101 B.99101 C.99100 D.101100 【答案】A 【解析】 由S 5=5a 3及S 5=15得a 3=3,∴d =a 5-a 3 5-3 =1,a 1=1, ∴a n =n ,1a n a n +1=1n (n +1)=1n -1 n +1,所以数列???? ??1a n a n +1的 前100项和T 100=1-12+12-13+…+1100-1101=1-1 101=100 101,故选A. 3.数列{a n }满足:a 1 =1,且对任意的m ,n ∈N *都有:a m +n =a m +a n

+mn ,则1a 1+1a 2+1a 3+…+1 a 2 008 =( ) A.2 007 2 008 B.2 007 1 004 C. 2 0082 009 D.4 0162 009 【答案】D 【解析】法一 因为a n +m =a n +a m +mn ,则可得a 1=1,a 2=3,a 3= 6,a 4=10,则可猜得数列的通项a n =n (n +1)2,∴1 a n =2n (n +1)=2? ?? ??1n -1n +1,∴1a 1+1a 2+1a 3+…+1 a 2 008= 2? ????1-12+12-13+…+12 008-12 009=2? ? ? ??1-12 009=4 0162 009.故选D. 法二 令m =1,得a n +1=a 1+a n +n =1+a n +n ,∴a n +1-a n =n +1, 用叠加法:a n =a 1+(a 2-a 1)+…+(a n -a n -1)=1+2+…+n =n (n +1)2 , 所以1a n =2n (n +1)=2? ?? ??1n -1n +1.于是1a 1+1a 2+…+1 a 2 008=2? ??? ?1-12+2? ????12-13+…+2? ????1 2 008-12 009=2? ????1-12 009=4 0162 009,故选D. 4.设a 1,a 2,…,a 50是以-1,0,1这三个整数中取值的数列,若a 1+a 2+…+a 50=9且(a 1+1)2+(a 2+1)2+…+(a 50+1)2=107,则a 1,a 2,…,a 50当中取零的项共有( ) A.11个 B.12个 C.15个 D.25个 【答案】A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 精练10

数学冲刺复习 数学精练(10) 1.已知全集U =R ,集合{10}A x x =+<, {30}B x x =-<,那么集合()U C A B = ( ) (A ){13}x x -≤< (B ){13}x x -<< (C ){1}x x <- (D ){3}x x > 【答案】A 【解析】{10}{1},A x x x x =+<=<-{30}{3},B x x x x =-<=<画出数轴可以求得答案为A. 2.设i 是虚数单位,则设i 是虚数单位,则3 1i i =- ( ) A. 1122 i - B.112 i + C. 1122 i + D.112i - 【答案】C 【解析】 2 2 12 1) 1)(1()1(113 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故选C. 3.某校高三一班有学生54人,二班有学生42人,现在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班抽出 16人参加军训表演,则一班和二班分别被抽取的人数是( ) (A )8,8 (B )10,6 (C )9,7 (D )12,4 【答案】C 【解析】一班被抽取的人数是5416996 ?=人;二班被抽取的人数是4216796 ? =人,故选C. 4.已知函数???><=, 0,ln ,0,)(x x x e x f x 则)]1 ([e f f =( ) A . e 1 B .e C .- e 1 D .-e 【答案】A 【解析】因为1 1 ()ln 1f e e ==-,所以)]1([e f f =(1)f -=e 1 . 5.已知向量()1,2a =,(),4x b =,若2=b a ,则x 的值为( ) A .2 B .4 C .2± D .4±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一) 集合与函数

高考一轮复习(一) ——集合与函数 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子集 B A ? (或)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1)A ?A (2)A ??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 A(B) 或B A 真子集 A ≠ ?B (或B ≠ ?A ) B A ?,且B 中 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 ≠ ??(A 为非空子集) (2)若A B ≠?且B C ≠?,则A C ≠ ? B A 集合 相等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 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 A (1)A ?B (2)B ?A A(B)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图 2 1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2 11.(北京8)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对角线1BD 的三等分点, 则 P 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广东卷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 A .1 6 B .1 3 C .2 3 D .1 3. (广东卷8)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l α,//l β,则//αβ B .若l α⊥,l β⊥,则//αβ C .若l α⊥,//l β,则//αβ D .若αβ⊥,//l α,则l β⊥ 4. (湖南卷7)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 A . 3 B.1 C. 21 + D.2 5. 江西卷8).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00+9π B. 200+18π C. 140+9π D. 140+18π 6. (辽宁卷10)已知三棱柱 1116.34ABC A B C O AB AC -==的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 ,AB AC ⊥112AA O =,则球的半径为 A . 317 B .210 C .13 2 D .310 B .. (全国卷11)已知正四棱柱1111112,ABCD A B C D AA AB CD BDC -=中,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 23 (B )3 (C )23 (D )1 3 8. (四川卷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是( )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的攻略

2019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的攻略今年数学高考考纲变动不大,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最后一道选做题从“三选一”变成“二选一”,去掉了几何证明的内容。考生在做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题时,要注意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考题中,很可能需要应用平面几何的知识点去解题,然后巧妙利用平面几何的性质,降低计算量和寻找解题突破口。 那么,在高考的最后阶段考生该如何复习?崔朝杰建议,考生重点复习以前做过的试卷,梳理之前出现的错题,会较有针对性。通过梳理错题,分析错因,避免在高考中再犯类似的错误。在纠错的同时,最好每天做一定的题量保持手感,但不建议再做偏题怪题,做中等难度题和基础题为佳。 在考前,考生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策略,或许会对考场上得分有帮助。 技巧一:小题巧做 在数学考试中,相对解答题,选择题被称为小题。建议考生做题时采取灵活方法,通过对选项的观察,利用特殊值代入法、特殊方程法、排除法等,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把选择题从4选1变成2选1,提高解题的速度。 技巧二:掌握概念、公式得基础分 在解答题中,考生要注意概念型的内容。比如,在考试中,一些考生常写错极坐标,考生平时若能牢记极坐标概念,就

知道极坐标怎么写,掌握这个知识点,在极坐标和平面坐标的转换中,就能立刻拿分。 另外就是熟练掌握公式。数学解答题里,如果第一道大题考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等若能熟悉掌握,即便题不会做,把这些公式写上去,也能得公式分。此外,在数列类考题中,掌握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代入公式简单化简变形就能得分。在立体几何考题中,有的考生喜欢用向量法答题,必须掌握面面角公式、线面角公式;在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时,掌握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转化公式就能得分,这些都属于公式分。 技巧三:分步骤答题抢计算分 按目前的评分细则,数学考试按步骤给分:考生写对一步给一步的分。比如,考线性回归方程,求回归系数b。如果整体计算,算错一个地方,系数b的值算错,分数就没有了。如果分步答题,先算x与y的平均数,然后算分子,再算分母,分子分母都算好,再带到式子里计算,计算每步都有分,即便算错一个地方,之前的步骤也能得分。 技巧四:掌握常见“套路”拿分数 比如解三角形时求取值范围,通常有两种策略:第一种将边换成角,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去得分;第二种把角换成边,用均值不等式或图形的几何性质去得分。这是常见的答

高三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理)大纲

第1讲集合与简易逻辑(一) 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1.2 集合的基本概念考点总结 1.3 命题及充要条件基本概念 1.4 命题及充要条件的考点 第2讲集合与简易逻辑(二) 2.1 逻辑连接词的基本概念 2.2 逻辑连接词的考点 2.3 习题课 第3讲函数基础(一) 3.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3.2 函数概念考点总结 3.3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基本概念3.4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考点总结 第4讲函数基础(二)

4.1 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4.2 函数性质的考点总结 4.3 习题课 第5讲初等函数(一) 5.1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基本概念5.2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考点总结5.3 指数与指数函数基本概念 5.4 指数和指数函数考点总结 第6讲初等函数(二) 6.1 对数和对数函数基本概念 6.2 对数和对数函数考点总结 6.3 习题课 第7讲函数的应用(一) 7.1 函数的图像的基本概念 7.2 函数的图像考点总结 7.3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基本概念

7.4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考点总结第8讲函数的应用(二) 8.1 函数模型的基本概念 8.2 函数模型考点总结 8.3 习题课 第9讲导数的性质 9.1 导数的基本概念 9.2 导数性质的考点总结 9.3 极值与导数 9.4 极值与导数考点总结 第10讲导数的应用 10.1 导数的应用 10.2 导数应用考点总结 10.3 习题课 第11讲导数的计算

11.1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理)11.2 微积分考点总结(理)11.3 例题精讲(一) 11.4 例题精讲(二) 第12讲导数分析 12.1 例题精讲(一) 12.2 例题精讲(二) 12.3 导数大题精讲(一)12.4 导数大题精讲(二) 第13讲导数大题精讲 13.1 导数大题常见题型(一)13.2 导数大题常见题型(二)13.3 导数与不等式 第14讲三角函数 14.1 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