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 KClO3+ 6KOH熔融3K2MnO4+ 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将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装入三颈烧瓶,再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______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②瓷坩埚③蒸发皿④铁坩埚

(3)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______,打开旋塞______,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

K2MnO4完全反应。

(4)除去K2MnO4歧化产物中MnO2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最后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④ AC BDE 过滤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解析】

【分析】

(1)由实验装置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含有碱性KOH应用铁坩埚;

(3)该操作的目的是将气囊F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据此判断正确的操作方法;

(4)高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5)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详解】

(1)由实验装置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中含有碱性KOH,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

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用铁坩埚,故答案为:④;

(3)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需要将气囊F中二氧化碳排出到热K2MnO4溶液中,所以需要关闭A、C,打开B、D、E,轻轻挤压气囊F,从而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故答案为:AC;BDE;

(4)高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固液分离应用过滤的方法,则除去高锰酸钾溶液中的二氧化锰应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滤;

(5)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实验时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避免高锰酸钾晶体受热发生分解,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2.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Li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

(2)LiCoO2在浸出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浸出剂除了H2O2外,也可以选择Na2S2O3,比较二者的还原效率H2O2__(填“>”或“<”)Na2S2O3(还原效率:还原等物质的量的氧化剂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4)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有__。

(5)利用Cyanex272萃取时,pH对钴、镍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图。从图中数据可知,用Cyanex272萃取分离时,最佳pH是__。

(6)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R2=Co2++2HR,则反萃取剂的最佳选择是__。

(7)常温下,若水相中的Ni2+的质量浓度为1.18g·L-1,则pH=__时,Ni2+开始沉淀。

[K sp(Ni(OH)2=2×10-15]

(8)参照题中流程图的表达,结合信息设计完成从水相中分离Ni和Li的实验流程图(如图)___。

已知:

提供的无机试剂:NaOH 、Na 2CO 3、NaF 。

【答案】+3 2LiCoO 2+6H ++H 2O 2=2Co 2++O 2↑+2Li ++4H 2O < 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 2SO 4浓度 5.5 H 2SO 4 7.5 ①NaOH ②Ni(OH)2 ③NaF

【解析】

【分析】

(1)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 4,可知LiCoO 2与H 2O 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等物质的量H 2O 2和Na 2S 2O 3作为还原剂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行判断;

(4)提高浸出效率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分离Co 2+和Ni 2+时,由于Co 2+进入有机相,Ni 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 范围;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7)根据K sp (Ni(OH)2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 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 和Li 元素不能使Ni 和Li 元素同时沉淀。

【详解】

(1)LiCoO 2中O 元素为-2价,Li 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得Co 的化合价为+3价;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 4,可知LiCoO 2与H 2O 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LiCoO 2+6H ++H 2O 2=2Co 2++O 2↑+2Li ++4H 2O ;

(3)1molH 2O 2作为还原剂转移2mol 电子,1molNa 2S 2O 3作为还原剂转移8mol 电子,则Na 2S 2O 3的还原效率更高;

(4)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 2SO 4浓度等;

(5)分离Co 2+和Ni 2+时,由于Co 2+进入有机相,Ni 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 范围,所以最佳pH 是5.5;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为不引入新杂质,反萃取剂最好选择H 2SO 4;

(7)c (Ni 2+)=1.1859

mol/L=0.02mol/L ,则开始沉淀时,c (OH -)=()sp 2Ni OH ()

0.02K 15

200210.-?-6.5mol/L ,则pH=14-6.5=7.5;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 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 和Li 元素不能使Ni 和Li 元素同时沉淀,所以选用NaOH ,则Ni(OH)2先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F 生成LiF 沉淀。

【点睛】

本题(5)选择合适的pH时,注意读懂图中信息,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操作情况来分析。

3.羟氨(NH2OH)是一种还原剂,和联氨一样是一种弱碱,不稳定,室温下吸收水汽迅速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羟氨的电子式___。

(2)利用KMnO4标准溶液定量间接测定羟氨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①溶液配制:称取5.0g某羟氨样品,溶解在______酸中后加适量蒸馏水,将其全部转移至100mL的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

②取20.00mL的羟氨酸性溶液与足量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2NH2OH2++4Fe3+=N2O↑+4Fe2++H2O+6H+,生成的Fe2+用0.4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请写出Fe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重复滴定3次,每次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计算试样的纯度____%。

(3)下列操作导致误差偏高的有______(填编号)。

a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 滴定管未经润洗盛装KMnO4溶液

c 羟氨称量时,时间过长和溶解时没有及时用酸酸化

d KMnO4溶液起始读数仰视,终点正常读数

【答案】硫酸容量瓶刻度线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

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5Fe2++MnO4-+8H+=5Fe3++Mn2++4H2O 66 ab

【解析】

【分析】

(1)根据羟氨化学式写出其电子式;

(2)①羟氨应溶解在H2SO4中,因为HCl中的Cl会被MnO4-氧化;

②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Fe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式样纯度;

(3)根据氧化还原滴定的相关操作分析实验误差。

【详解】

(1)根据羟氨化学式NH2OH可知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①羟氨应溶解在H2SO4中,因为HCl中的Cl会被MnO4-氧化,将其全部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故答案为:硫酸;容量瓶;刻度线;

②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Fe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由消耗高锰酸钾体积表可知,第

一次误差过大,舍去,V (平均)=19.9820

22

0+.=20.00mL ; 设滴定时NH 2OH 2+的物质的量为xmol ,依据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

+-224-35NH OH 2MnO 5

2x

=20.00100.4n c V =???:

解得x=0.02 因总量为100mL ,所以n (NH 2OH 2+)=0.02×5=0.1mol

m=n ?M =0.1×33g/mol =3.3g

w =100%m m ?样=3.35.0

?100%=66% 故答案为: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66;

(3)a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V 标准偏大,计算结果偏高; b .滴定管未经润洗盛装KMnO 4溶液,相当于把KMnO 4溶液稀释,滴定时消耗体积增大,计算结果偏高;

c .羟氨称量时,时间过长和溶解时没有及时用酸酸化会导致羟氨被氧化,导致消耗体积偏小,计算结果偏低;

d .KMnO 4溶液起始读数仰视,终点正常读数,导致消耗体积偏小,计算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ab 。

【点睛】

注意氧化还原滴定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公式判断不同操作可能引起的实验误差。

4.过氧乙酸(CH 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它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下面是市售过氧乙酸商品标签:

有关资料:H 2O 2是极弱的电解质,在酸性介质中才能稳定存在,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H 2O 2、H 2O 、CH 3COOH 及少量H 2SO 4混合后,反应生成过氧乙酸

(CH 3COOOH)。CH 3COOOH 容易放出氧原子,它与空气中微生物机体作用,达到灭菌目的,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弄清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的甲、乙溶液的主要成分各是什么?进行以下科学探究,请你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①提出假设:甲溶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乙溶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取甲、乙两种溶液少许,分别加入几滴_________试液,若①中假设正确,则甲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

(2)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编号)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与苯酚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

C.过氧乙酸与乙酸属于同系物

D.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实验室制备少量过氧乙酸,可由冰醋酸和过氧化氢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制得,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与浓H2SO4的混合液体,再缓缓加入适量30%的双氧水。

②不断搅拌并控制B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至反应结束。

③接入冷凝管和抽气泵,在锥形瓶中收集得到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为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应采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过氧乙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碘量法分析:取2.00mL过氧乙酸试样稀释成100mL,从中取出5.00mL,滴加酸性KMnO4溶液至恰好粉红色以除去残余H2O2,再加入10mL 10%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摇匀,反应完全后再用0.1000mol/L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14.30mL Na2S2O3标准液。该样品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mol/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提示:CH3COOOH+2I?+2H+

=I2+CH3COOH +H2O)

【答案】甲H2O2、H2O、H2SO4乙CH3COOH 、 H2O 石蕊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乙: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A 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水浴加热 CH3COOH +

H2O2→CH3COOOH + H2O 7.15

【解析】

【分析】

(1)若假设甲溶液的有效成分是H2O2,则乙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根据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H2O2、H2O、CH3COOH及少量H2SO4混合后,反应生成过氧乙酸

(CH3COOOH),H2O2是极弱的电解质,在酸性介质中才能稳定存在,则H2SO4应该在甲溶液中,另外两种溶液中的水也是一种主要成分;两溶液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甲溶液中H2O2漂白作用的会使变红的溶液褪色;

(2)结合选项对过氧乙酸(CH3COOOH)性质判断,

(3)①由仪器的结构,可知C为直形冷凝管;

②控制B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应采取水浴加热;

③结合题中信息,写出生成过氧乙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COOOH+2I?+2H+ =I2+CH3COOH +H2O,2Na2S2O3+I2=Na2S4O6+2NaI,由这两个方程式,确定关系式:CH3COOOH~I2~2Na2S2O3,计算稀释后5.00mL溶液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原来的2.00mL溶液中的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计算。

【详解】

(1)若假设甲溶液的有效成分是H2O2,则乙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根据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H2O2、H2O、CH3COOH及少量H2SO4混合后,反应生成过氧乙酸

(CH3COOOH),H2O2是极弱的电解质,在酸性介质中才能稳定存在,则H2SO4应该在甲溶液中,另外两种溶液中的水更是一种主要成分;两溶液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甲溶液中H2O2漂白作用的会使变红的溶液褪色;

(2)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的分子式都是C2H4O3,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而苯酚易被氧化,两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增强消毒效果;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中存在过氧根而乙酸中没有,两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过氧乙酸中的氧元素有+2价、+1价;

(3)①由仪器的结构,可知C为直形冷凝管;

②控制B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应采取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③乙酸与过氧化氢在浓硫酸、20~30℃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乙酸(CH3CO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H2O2CH3COOOH + H2O ;

④CH3COOOH+2I?+2H+ =I2+CH3COOH +H2O,2Na2S2O3+I2=Na2S4O6+2NaI,由这两个方程式,确定关系式:CH3COOOH~I2~2Na2S2O3,可知稀释后的5.00mL溶液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

是:×0.0143L×0.1000mol/L,原来2.00mL溶液中的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是:×0.0143L×0.1000mol/L×=0.0143mol,该该样品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7.15 mol/L 。

【点睛】

本题是探究性实验试题,现根据题中的信息去假设,然后分析、得出结论。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借助关系式法,计算所需要的物质的物质的量。

5.MnO2是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试剂。工业上

Mn(NO3)2和KMnO4为原料制备MnO2,其生产原理如下:用软锰矿(含MnO2和少量的Fe2O3、SiO2)和碳反应制得MnO;再将MnO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经过滤、提纯、浓缩,可制得50%的Mn(NO3)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把50%的Mn(NO3)2溶液滴加到KMn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Mn(NO3)2+2KMnO4+2H2O═5MnO2↓+2KNO3+4HNO3,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n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将软锰矿和碳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置于如图1所示的装置甲中,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写出甲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在制备MnO2的实验中要向反应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氨水,则氨水的作用是___。

Ⅱ、有人提出用日光分解KMnO4溶液的方法可制取MnO2,反应方程式为:

4KMnO4+2H2O4MnO2↓+4KOH+3O2↑该反应中c(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形成该变化的原因是___。

Ⅲ、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氧化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实验酸或碱现象

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

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

C1滴0.1mol/L硫酸溶液迅速变棕褐色

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写出在MnO2迅速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Fe+4HNO3=Fe(NO3)3+NO↑+2H2O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A 酸性越强,MnO2氧化能力越强 MnO2+2I?+4H+= Mn2++I2+2H2O

【解析】

【分析】

Ⅰ、(1)软锰矿中含有少量Fe2O3,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铁,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为便于吸收氮氧化物,向乙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将NO氧化成NO2,使气体

呈红棕色,丙中应盛NaOH溶液等碱性物质,吸收有毒气体NO2;

(2)制备MnO2的实验中生成HNO3,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

Ⅱ、反应中c(OH-)在t1时突然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生成物起催化作用;

Ⅲ、(1) A中,通过溶液变红,可说明MnO2固体将Fe2+氧化为Fe3+;B中,Fe3+没有还原性,MnO2不能表现氧化性;C中,不管是否将SO32-氧化,都产生白色沉淀;D中,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不发生反应。

(2)从溶液的酸碱性及产生的现象,可得出酸性越强,I-转化为I2的反应速率越快,现象越明显,MnO2氧化能力越强的结论;MnO2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生成Mn2+、I2和H2O。【详解】

Ⅰ、(1)软锰矿中含有少量Fe2O3,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铁,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NO↑+2H2O;答案为:

Fe+4HNO3=Fe(NO3)3+NO↑+2H2O;

(2)制备MnO2的实验中生成HNO3,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答案为: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

Ⅱ、反应中c(OH-)在t1时突然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生成物MnO2起催化作用;答案为: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Ⅲ、(1) A中,通过溶液变红,可说明MnO2固体将Fe2+氧化为Fe3+,A符合题意;

B中,Fe3+没有还原性,MnO2不能表现氧化性,B不合题意;

C中,不管是否将SO32-氧化,都产生白色沉淀,C不合题意;

D中,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不发生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A;

(2)从溶液的酸碱性及产生的现象,可得出酸性越强,I-转化为I2的反应速率越快,现象越明显,MnO2氧化能力越强的结论;答案为:酸性越强,MnO2氧化能力越强;

MnO2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生成Mn2+、I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I?+4H+= Mn2++I2+2H2O;答案为:MnO2+2I?+4H+= Mn2++I2+2H2O。

6.NOx、SO2的处理转化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2NO(g)+2CO(g) = N2(g)+2CO2(g),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一定条

件下进行该反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m[m=n(NO)

n(CO)

]的关系如图1

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 ____0(填“>”“<”或“=”)。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当体系中CO2和CO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投料比:m1>m2>m3

C.当投料比m=2时,NO转化率是CO转化率的2倍

D.汽车排气管中的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③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投料比下CO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的原因为________。

(2)若反应2NO(g)+2CO(g) = N2(g)+2CO2(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正=k

·c2(NO) ·c2(CO);v逆=k逆·c (N2) ·c2(CO2),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正

度有关。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2molNO和2mol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

CO和CO2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a点时v正∶v逆=________。

(3)工业生产排放的烟气中同时存在SO2、NO x和CO,利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可将SO2、NO x还原成无害物质,一定条件下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图3为298K各气体分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总压的乘积)与CO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图4为CO物质的量分数为2.0%时,各气体分压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同温度下脱硝的产物为N2,脱硫的产物可能有多种

B.温度越高脱硫脱硝的效果越好

C.NOx比SO2更易被CO还原

D.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2COS = S2+2CO;4CO2+S2 = 4CO+2SO2

(4)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用活化后的V2O5作催化剂,NH3将NO还原成N2的一种反应历程如图5所示,则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用间接电化学法去除烟气中NO 的原理如图6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答案】< AB 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60:1 B 4NH 3+4NO+O 2

25 V O 4N 2+6H 2O 2SO 32-+4H ++2e -=S 2O 42-+2H 2O 【解析】

【分析】

(1)①由图象可知,起始投料比m 一定时,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②A.起始投料比m 一定时,而反应中NO 、CO 的变化量相同,体系中CO 2和CO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即体系中CO 2、CO 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据此判断;

B.由图象可知,温度一定时,增大NO 浓度,CO 转化率增大;

C.根据转化率α=变化量与起始量的比值和反应中NO 、CO 的变化量相同分析判断;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进程,只改变反应速率;

③由图象可知,不同投料比下CO 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投料比不同的影响为次要因素;

(2)反应达到平衡时v 正=k 正?c 2(NO )c 2(CO )=v 逆=k 逆?c (N 2)c 2(CO 2),则平衡常数K= K K 正逆

,结合反应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K 和a 点时各物质的浓度,代入v 正、v 逆计算v 正:v 逆;

(3)A .由图可知,NO x 还原成无害物质为氮气,脱硫的产物可能有多种,与温度有关; B .温度高于1000℃时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说明温度越高不利于脱硫;

C .根据图3,随CO 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还原NO x 生成氮气曲线斜率变化比较小,而还原SO 2需要CO 物质的量分数较大时才能将SO 2从烟气中分离;

D .根据图4,COS 分压曲线随温度升高减小,S 2、CO 分压增大,继续升高温度,S 2、CO 2分压减小,CO 分压增大;

(4)用活化后的V 2O 5作催化剂,NH 3将NO 还原成N 2,同时生成水,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5) 阴极通入的SO 3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S 2O 42-。

【详解】

(1)①由图象可知,起始投料比m 一定时,温度越高,CO 的平衡转化率越低,即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放热,即△H <0;

②A .反应正向进行时CO 2增多而CO 减少,说明未达到平衡时二者比值会变,所以体系中CO 2和CO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 正确;

B .由图象可知,温度一定时,增大NO 浓度,CO 转化率增大,即起始投料比m 越大时,CO 转化率越大,所以投料比:m 1>m 2>m 3,故B 正确;

C .由反应计量关系可知,反应中NO 、CO 的变化量相同,平衡转化率α=消耗量起始量

×100%,所以平衡转化率与起始量成反比,即投料比m=2时CO 转化率是NO 转化率的2倍,故C 错误;

D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进程,只改变反应速率,所以NO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B ;

③由图象可知,不同投料比下CO 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随温度逐渐升高,温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即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平衡时三段式为:

()()()()

212-1-1-++mol L 2200mol L 1.6 1.60.8 1.6

mol L 0.40.2NO g 2CO g N g 2CO g 40.8 1.6

?g g g 起始()转化()平衡() 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k 正?c 2(NO)c 2(CO)= k 逆?c (N 2)c 2(CO 2),所以

()()()()22222222

N CO NO CO 1.60.8==0.40.4c c k K k c c ?=?正逆=80; a 点时反应三段式为:

()()()()

2-1-1-12++mol L 2200mol L 2x 2x x 2x

mol L 22NO g 2CO g N g 2CO g -2x 2-2x x 2x

?g g g 起始()转化()平衡() a 点时c(CO)=c(CO 2),则2-2x=2x ,解得x=0.5,所以a 点时c(CO)=c(CO 2)=c(NO)=1mol/L ,

c(N 2)=0.5mol/L ,所以22211==2=210.5v k k K v k k ????正正正逆逆逆

=160,即v 正:v 逆=160:1; (3)A .由图可知,NO x 还原成无害物质为氮气,脱硫的产物可能有多种,与温度有关,故A 正确;

B .温度高于1000℃时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说明温度越高不利于脱硫,故B 错误;

C .根据图3,随CO 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还原NO x 生成氮气曲线斜率变化比较小,而还原SO 2需要CO 物质的量分数较大时才能将SO 2从烟气中分离,说明CO 更易与NO x 反应,则NO x 比SO 2更易被CO 还原,故C 正确;

D .根据图4,COS 分压曲线随温度升高减小,S 2、CO 分压增大,继续升高温度,S 2、CO 2分压减小,CO 分压增大,说明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2COS ?S 2+2CO ; 4CO 2+S 2?4CO+2SO 2,

故D 正确;

故答案为:B ;

(4)活化后的V 2O 5作催化剂,NH 3将NO 还原成N 2,还生成水,反应为

4NH 3+4NO+O 225 V O 4N 2+6H 2O ;

(5)阴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得到电子,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O 32-+4H ++2e -=S 2O 42-+2H 2O 。

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日本吉野彰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

(1)工业中利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 2O 6,还含有FeO 、CaO 、MgO 等)制备钴酸锂(LiCoO 2)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AlSi 2O 6,其氧化物的形式为___。

②为提高“酸化焙烧”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___。

③向“浸出液”中加入CaCO 3,其目的是除去“酸化焙烧”中过量的硫酸,控制pH 使Fe 3+、A13+完全沉淀,则pH 至少为___。(已知:,K sp [Fe(OH)3]=4.0×10-38,K sp [Al(OH)3]=1.0×10-33,完全沉淀后离子浓度低于1×l0-5)mol/L )。

④“滤渣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___。

⑤“沉锂”过程中加入的沉淀剂为饱和的___(化学式)溶液。

(2)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LiCoO 2+C 6

Li x C 6+Li 1-x CoO 2其工作原理如图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

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 .过程1为放电过程

B .该电池若用隔膜可选用质子交换膜

C .石墨烯电池的优点是提高电池的储锂容量进而提高能量密度

D .充电时,LiCoO 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oO 2-xe -=xLi ++Li 1-x CoO 2

E.对废旧的该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 +嵌入石墨烯中而有利于回收

(3)LiFePO 4也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极材料,实验室先将绿矾溶解在磷酸中,再加入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反应获得FePO 4固体。再将FePO 4固体与H 2C 2O 4和LiOH 反应即可获得LiFePO 4同时获得两种气体。

①写出FePO 4固体与H 2C 2O 4和LiOH 反应溶液获得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LiFePO 4需要在高温下成型才能作为电极,高温成型时要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是___。

【答案】Li 2O?Al 2O 3?4SiO 2 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 4.7 Mg(OH)2和CaCO 3 Na 2CO 3 CD 2LiOH+6H 2C 2O 4+2FePO 4=2LiFePO 4+7CO 2↑+5CO↑+7H 2O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防止LiFePO 4中的Fe 2+被氧化

【解析】

【分析】

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 2O 6,还含有FeO 、CaO 、MgO 等)为原料来制取钴酸锂(LiCoO 2),加入过量浓硫酸酸化焙烧锂辉矿,之后加入碳酸钙除去过量的硫酸,并使铁离子、铝离子沉淀完全,然后加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调节pH 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过滤得到主要含锂离子的溶液,滤液蒸发浓缩得20%Li 2S ,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生成碳酸锂,洗涤后与Co 3O 4高温下焙烧生成钴酸锂;

【详解】

(1)①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如下:a .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发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b .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c 、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AlSi 2O 6,根据方法,其氧化物的形式为

Li 2O?Al 2O 3?4SiO 2;

②流程题目中为提高原料酸侵效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减小原料粒径(或粉碎)、适当增加酸溶液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多次浸取等;本题中为“酸化焙烧“,硫酸的浓度已经最大,因此合理的措施为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等;

③Al(OH)3的K sp 大于Fe(OH)3的K sp ,那么保证Al 3+完全沉淀即可达到目的;已知Al(OH)3的K sp =1×10-33,所以当c (Al 3+)=1×10-5mol/L 时可认为铝离子和铁离子完全沉淀,此时 c (OH -

-9.3mol/L ,c (H +)=1×10-4.7mol/L ,pH=4.7,即pH 至少为4.7;

④根据分析可知滤渣2主要为Mg(OH)2和CaCO 3;

⑤根据“沉锂”后形成Li 2CO 3固体,以及大量生产的价格问题,该过程中加入的最佳沉淀剂为Na 2CO 3溶液; (2)A .电池反应式为LiCoO 2+C 6垐垎?噲垐?充电

放电

Li x C 6+Li 1-x CoO 2,由此可知,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 x C 6-xe -=xLi ++C 6,正极电极反应式Li 1-x CoO 2+xLi ++xe -=LiCoO 2,石墨电极为放电时的负极,充电时的阴极,故A 错误;

B .该电池是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制作,故B 错误;

C.石墨烯电池利用的是Li元素的得失电子,因此其优点是在提高电池的储锂容量的基础上提高了能量密度,故C正确;

D.充电时,LiCoO2极为阳极,将放电时的正极电极反应式逆写即可得阳极反应,即LiCoO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oO2-xe-=xLi++Li1-x CoO2,故D正确;;

E.根据钴酸锂的制备流程可知,对废旧的该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嵌入LiCoO2才有利于回收,故E错误;

故答案为CD;

(3)①FePO4固体与H2C2O4和LiOH反应可获得LiFePO4同时获得两种气体,该过程中Fe3+被还原,根据元素价态变化规律可知应是C元素被氧化,生成CO2,该种情况下只生成一种气体,应想到草酸不稳定容易发生歧化反应分解生成CO和CO2,即获得的两种气体为CO 和CO2,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能方程式为:

2LiOH+6H2C2O4+2FePO4=2LiFePO4+7CO2↑+5CO↑+7H2O;

②高温条件下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活性炭黑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LiFePO4中的Fe2+被氧化。

【点睛】

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如下:a.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发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b.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c、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流程题目中为提高原料酸侵效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减小原料粒径(或粉碎)、适当增加酸溶液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多次侵取等

8.在食品行业中,N2O可用作发泡剂和密封剂。

(1)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2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N2O和N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这两种气体会发生反应:N2O(g)+CO(g)=CO2(g)+

N2(g),“Fe+”常用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为Fe++N2O=FeO++N2;第二步为___(写方程式),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步反应活化能。

(3)在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相应量的气体(图甲),发生反应2N2O(g)=2N2(g)+O2(g)

△H,容器I、II、III中N2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填“>”或“<”)0。

②容器Ⅳ与容器III 的体积均为1L ,容器Ⅳ中的物质在470℃下进行反应,起始反应速率:v 正(N 2O)___v 逆(N 2O)(填“>”“<”或“=”)。

③已知容器I 的体积为10L37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

【答案】2NH 3+2O 2=N 2O+3H 2O FeO ++CO=Fe ++CO 2( 小于 > < 8.9×10-4或11125

【解析】

【分析】

(1)NH 3与O 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 2O ,类似于生成NO 的反应,同时生成水;

(2)总反应分两步进行Fe+N 2O=FeO+N 2,根据催化剂定义,第一步生成中间产物,第二步反应中,中间产物(FeO +)氧化CO 生成CO 2本身被还原成Fe +,根据催化剂定义,第二步反应对总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说明第一步是慢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

(3)①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进行,据此进行分析;

②恒温条件下,缩小体积,平衡向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

③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详解】

(1)NH 3与O 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 2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 3+2O 2N 2O+3H 2O ; (2)总反应分两步进行Fe+N 2O=FeO+N 2,根据催化剂定义,第一步:Fe ++N 2O ═FeO ++N 2,第二步反应中,中间产物(FeO +)氧化CO 生成CO 2本身被还原成Fe +,FeO ++CO=Fe ++CO 2,第二步反应对总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说明第一步是慢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第二步反应速率大于第一步反应速率,则第二步反应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

(3)①升高温度,N 2O 的转化率升高,则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H >0;

②根据题给图像可知,同一温度下,从I 、II 、III 变化中,一氧化二氮的转化率减小,因此Ⅳ中一氧化二氮转化率也是减小;容器Ⅳ的体积为1L ,容器Ⅳ中的物质也在470℃下进行反应,则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即起始反应速率:v 正(N 2O)<v 逆(N 2O);

③容器I 的体积为10 L ,370℃时,N 2O 的转化率为40%;

222+0.01000.0040.0040.002

0.0060.0040.002

22///N O g N g O g mol L mol L mol L ?()()()

起始()变化()平衡() 所以K=()2222222()()0.0040.0020.006

c N c O c N O ?==8.9×10-4。

9.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1-==2[CuCl2]-+S

回答下列问题:

(1)铁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可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变而成,有关转化如下如图所示。转化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辉铜矿中浸取铜元素,可用FeCl3作浸取剂。

①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2+S,每生成1mol CuCl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浸取时,在有氧环境下可维持Fe3+较高浓度。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

②浸取过程中加入洗涤剂溶解硫时,铜元素的浸取率的变化如图,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6)CuCl悬浊液中加入Na 2S,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2-(aq)Cu2S(s)+2Cl-(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 sp(CuCl)=1.2×10-6,

K sp(Cu2S)=2.5×10-43]。

【答案】Fe2O3 CuS 4[CuCl2]-+O2+4H+=4Cu2++8Cl-+2H2O 2CuFeS2+6H++2e— = Cu2S+2Fe2++3H2S↑ 2mol或2N A 4Fe2++O2+4H+ = 4Fe3++2H2O 生成的硫覆盖在Cu2S表面,阻碍浸取 5.76×1030

【解析】

【分析】

(1) 铁红是氧化铁;

(2) 根据Cu2++CuS+4C1-==2[CuCl2]-+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3) 反应III [CuCl2]-被氧化为Cu2+;

(4) 根据转化关系图,CuFeS2在正极得电子生成Cu2S、Fe2+、H2S。

(5)①根据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2+S,每生成2mol CuCl2,转移4mol电子;氧气能把Fe2+氧化为Fe3+。

②Cu2S难溶,生成的硫覆盖在Cu2S表面,阻碍浸取;

(6)CuCl悬浊液中加入Na2S,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2-(aq)Cu2S(s)+2Cl-(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

2

Cl

S

-

-

??

??

??

??

【详解】

(1) 铁红是氧化铁,化学式Fe2O3;

(2) 根据Cu2++CuS+4C1-==2[CuCl2]-+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uS是还原剂;

(3) 反应III,[CuCl2]-被氧气氧化为Cu2+,离子方程式为4[CuCl2]-+O2+4H+=4Cu2++8Cl-+2H2O;

(4) 根据转化关系图,CuFeS2在正极得电子生成Cu2S、Fe2+、H2S,转化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FeS2+6H++2e— = Cu2S+2Fe2++3H2S↑。

(5)①根据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2+S可知,每生成2mol CuCl2,转移4mol 电子,每生成1mol CuCl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氧气能把Fe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 4Fe3++2H2O。

②Cu2S难溶,生成的硫覆盖在Cu2S表面,阻碍浸取,所以洗涤时铜元素的浸取率的变化如图;

(6)2CuCl(s)+S2-(aq)Cu2S(s)+2Cl-(aq)的平衡常数K =

2

2 Cl

S

-

-????????

=

()

()

22

22

2

22

2

Cu Cl Ksp CuCl

Ksp Cu S

Cu S

+-

+-

????

????==

????

????

()26

43

1.210

2.510

-

-

?

?

=5.76×1030;

【点睛】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10.根据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还原剂是__。

(3)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还原产物是__。

(4)该反应中体现了稀硝酸的性质有__、__。

(5)将其改为离子反应方程式__。

(6)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

(7)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9mol,则生成NO的体积为__(标准状况),被还原的硝酸为__mol。

(8)H2S+H2SO4(浓)=S↓+SO2↑+2H2O,在该反应中每一摩尔H2SO4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答案】硝酸铜硝酸铜 NO 酸性氧化

性 3Cu+8H++2NO3-=3Cu2++2NO↑+4H2O 2:3 6.72 0.3 2mol

【解析】

【分析】

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首先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变价元素,桥上标电子的得与失,

,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中找出氧化剂是

HNO3、还原剂是Cu、氧化产物是Cu(NO3)2、还原产物是NO,硝酸在反应中起到酸性和氧化性,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另外根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H2S+H2SO4(浓)=S↓+SO2↑+2H2O该反应中每一摩尔H2SO4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详解】

(1)3Cu+8HNO3=3Cu(NO3)2+2NO↑+4H2O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是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的方

向及数目为:;

(2)氧化剂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反应中反应物的铜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生成物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铜元素化合价升高,故Cu是还原剂;反应中反应物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生成物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故HNO3是氧化剂;(3)氧化剂HN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NO,故NO是还原产物;还原剂Cu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Cu(NO3)2,故是Cu(NO3)2氧化产物;

(4)在反应中反应物HNO3,一部分被还原为NO,一部分HNO3中的氮元素没有改变,并且以NO3- 形式存在,故该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性质有酸性、氧化性;

(5)Cu(NO3)2、HNO3都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拆成离子的形式,Cu 是单质、NO是氧化物并且还是非电解质、H2O是氧化物并且是弱电解质,所以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成化学式,故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

=3Cu2++2NO↑+4H2O;

(6)在反应中硝酸一部分起到氧化剂作用、一部分起到酸性作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7)在反应中每生成一个NO转移3个电子,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9mol,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3=0.3 mol,则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0.3 mol×22.4L·mol-1= 6.72L;

(8)H2S+H2SO4(浓)=S↓+SO2↑+2H2O,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故H2SO4→2e-→SO2,所以该反应中每一摩尔H2SO4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表示形式,以及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考生应该熟练掌握。

11.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同时脱除NO/SO2的工艺如图所示:

已知SO2水溶液中含硫微粒分布分数(Xi)与pH关系如图所示

(1)NaOH溶液吸收SO2时,溶液的pH由9→6时,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2)含Ce4+的溶液吸收NO,若高价氮中的NO2、N2O3、NO2-、NO3-各1mol,则消耗

0.5mol·L-1的含Ce4+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L;其中NO转化N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电解槽中,阴极电极反应式主要为________,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在“气液反应器”中高价氮中的N2O3化合为NH4N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SO32-+SO2+H2O=2HSO3- 16 3Ce4++NO+2H2O=3Ce3++NO3-+4H+ 2HSO3-+2H++2e-

=S2O42-+2H2O Ce3+-e-=Ce4+ N2O3+H2O+O2+2NH3=2NH4NO3

【解析】

【分析】

(1)根据SO2水溶液中含硫微粒分布分数图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消耗含Ce4+溶液的体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电解过程中,阴极上HSO3-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S2O42-,阳极上Ce3+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Ce4+,据此写出电极反应式;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1、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那么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那么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4、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将质量分数分不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6、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那么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7、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赶忙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高考化学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2011上海〗(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 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2.〖2011上海〗(双选)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 2 + SO 2 + 2H 2O===H 2SO 4 +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 .2Na 2O 2 + 2H 2O===4NaOH + O 2↑ B .4Fe(OH)2 + O 2 + 2H 2O===4Fe(OH)3 C .2F 2 + 2H 2O ===4HF + O 2 D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 3.〖2012安徽〗NaHCO 3 + H 2 HCOONa + 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 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 2O 放出2.24L 的H 2 4.〖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 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 2+ C .M 3+ D .MO 2+ 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 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11.2n /5V B .5V /11.2n C .22.4V /5n D .22.4n /5V 6.〖2012上海〗(双选)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 储氢 释氢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1. 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未混合加热,可得到红色的铜。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考虑它们的关系。 思路解析:C+2CuO 2Cu+CO2↑,从反应过程来看,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答案: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2. 生活中有很多氧化反应,如金属腐蚀、细胞老化。请你总结氧化反应的本质,然后再在你的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氧化反应。 思路解析:金属腐蚀是金属的化合价升高,细胞老化可能是得到了氧原子或失去了氢原子,其实质还是化合价升高。生活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燃烧反应,燃烧的物质总是得到氧原子化合价被氧化。 答案:实质是化合价升高。燃烧也是氧化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 根据以下几种常见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趋势。 氢氧氖钠镁氯 思路解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得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氧和氯主要得电子,钠和镁主要失电子,氢得失电子能力都不强;氖则既不易得电子,又不易失电子。 4. 比较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思路解析:分析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答案:氯元素的原子在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的过程中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氢元素虽然不能得到电子,但它与氯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2004 全国春季高考理综)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的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氧化性的本质是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 楚地知道:最容易得电子的是 B 项中粒子。 答案:B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 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思路解析: A 项正确,一般金属用还原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非金属用氧化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B 项将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多少混为一谈,实际上氧化性只与得电子能力有对应关系;C 项绝对化,也有阳离子如Fe2+可以继续被氧化,作还原剂;D 项正确,如H2O 中H 元素就是价,但它只有极弱的氧化性。 答案:AD 3.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 (2)写出A的电子式___;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 (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 (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全国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亚氯酸钠(NaClO2)是二氧化氯(ClO2)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先制得ClO2,再制备NaClO2粗产品,其流程如图: 已知:①Cl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为2ClO2+2NaOH=NaClO3+NaClO2+H2O。 ②无水NaClO2性质稳定,有水存在时受热易分解。 (1)反应Ⅰ中若物质X为SO2,则该制备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实验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①若X为硫磺与浓硫酸,也可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较剧烈。若该反应在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进行,则三种试剂(a.浓硫酸;b.硫黄;c.NaClO3溶液)添加入三颈烧瓶的顺序依次为___(填字母)。 ②反应Ⅱ中双氧水的作用是___。保持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用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lO2吸收率的操作有:装置A中分批加入硫黄、___(写出一种即可)。 (3)将装置B中溶液蒸发可析出NaClO2,蒸发过程中宜控制的条件为___(填“减压”、“常压”或“加压”)。 (4)反应Ⅰ所得废液中主要溶质为Na2SO4和NaHSO4,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为从中获得芒硝(Na2SO4·10H2O)和石膏(水合硫酸钙),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___,将滤液进一步处理后排放(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有:CaO固体、酚酞、冰水和冰水浴)。已知:CaSO4不溶于Na2SO4水溶液;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答案】2ClO3-+SO2═2ClO2+SO42- cab 作还原剂水浴加热时控制温度不能过高(或加一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元素化合物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元素化 合物 1、在防止禽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大量使用了含氯类消毒剂,其中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的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样含氯消毒剂的4-5倍,以下有关氯胺(NH2Cl)的讲法中一定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氯胺消解产物最初为羟胺(NH2OH)和HCl B、氯胺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烯加成得H2NCH2CH2Cl C、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D、氯胺的电子式为 2、HIO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那么它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是 A、IO- B、H2O C、HI D、ICl 3、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假如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m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m 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4、氯酸(HClO3)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假设将铜粉投入氯酸溶液中,以下物质一定不可能生成的是 A、氯酸铜 B、高氯酸铜 C、氯化铜 D、氢气 5、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金属性。以下事实能够讲明那个结论的是 A、差不多制得了ICl、IBr等卤素互化物 B、差不多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差不多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I3+离子的化合物 D、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6、50克含有1.17克氯化钠和0.84克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87克固体,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氯离子全部参加了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7、不同的卤素原子间能够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卤素互化物,其通式为XX‘n(n=1,3,5,7),这种互化物绝大多数不稳固,易发生水解反应。BrF n和水反应时物质的量之为3:5,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溴单质和氧气,试判定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全国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工业上处理含苯酚废水的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测定原理: +3Br 2→↓+3HBr 测定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25.00mL 待测废水于250mL 锥形瓶中。 步骤2:将5.00mL 1amol L -?浓溴水(量)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迅速加入bmL 10.10mol L -?KI 溶液(过量),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4:滴入2~3滴指示剂,再用10.010mol L -?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23Na S O 溶液1V mL (反应原理:2223246I 2Na S O 2NaI Na S O +=+)。待测废水换为蒸馏水,重复上述步骤(即进行空白实验),消耗223Na S O 溶液2V mL 。 (1)“步骤1”量取待测废水所用仪器是________。 (2)为了防止溴的挥发,上述步骤中采取的措施包括迅速加入试剂和________。 (3)“步骤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4)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_______1mg L -?(用含1V 、2V 的代数式表示)。如果空白实验中“步骤2”忘记塞紧瓶塞,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如果空白实验中“步骤4”滴定至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________。 Ⅱ.处理废水。采用Ti 基2PbO 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含苯酚的废水为电解液,通过电解,阳极上产生羟基(·OH ),阴极上产生22H O 。通过交排列的阴阳两极的协同作用,在各自区域将苯酚深度氧化为2CO 和2H O 。 (5)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6)写出苯酚在阴极附近被22H O 深度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酸式)滴定管 塞紧瓶塞 滴入一滴溶液后,锥形瓶内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 ()2194V -V 15 偏低 偏低 2H O e OH H -+-=?+ 652222C H OH 14H O 6CO 17H O +=↑+ 【解析】 【分析】 向呈有待测废水加入浓溴水反应后得到三溴苯酚的沉淀,再加入KI 溶液与剩下的Br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I 2,方程式为Br 2+2I -===I 2+2Br -,再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I 2,可根据消耗的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算出溶液中剩余的Br 2的物质的量,再设置一个空白实

高三化学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9肇庆一模6)用铝热剂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1mol ,耗铝最少的是 A .MnO 2 B .WO 3 C .Co 3O 4 D .Cr 2O 3 2.(09肇庆一模7)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 .NaOH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3.(09汕头一模6)下列各组离子:(1) I -、ClO -、NO 3-、Cl -; (2) K +、H +、NO 3-、Cl -; (3)SO 32-、S 2-、Cl -、OH -; (4)Mg 2+、Cu 2+、SO 42-、Cl -; (5)Fe 3+、SCN -、K +、SO 42-; (6)K +、HPO 42-、PO 43-、HSO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别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不少于4组 4.(09汕头一模9)恒温25℃时,将两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析出了a mol 气体,同时有ωg Na 2SO 4·10H 2O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αωω18+×100% B .α ωω36+×100% C .%)18(1617100αωω+ D . %)36(1617100αωω+ 5.(09清远一调6)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作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6.(09清远一调8)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 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 2比NaCl 易溶于水 C .在整个过程中NaCl 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 的溶解平衡 7.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2H 2O(l)+SO 2(g)+I 2(s) 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 SO 2(g)+O 2(g); 2HI(g) H 2(g)+I 2(g)。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 A. a mol B.0.5a mol C. 0.25a mol D. 2a mol 8.(09韶关一调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见下表)中和后再排放,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1.复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2.难点聚焦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

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

江苏省镇江一中高考化学易错题集

20XX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集(1) 江苏省镇江一中 谭素明 1.a mol 铜跟含b molHNO 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 .(b-2a)mol B .b/4mol C .2a/3mol D .2amol 2.将a %的酒精和(100-a)%的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 .大于50% B .小于50% C .小于或等于50% D .大于或等于50% 3.两种简单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常温常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X 、Y 的体积分别用M 、N(单位:L)表示。则M 、N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M=N B .M>N C .M D .6524m x m << 5.钡在氧气中燃烧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晶体的化学式为Ba 2O 2 C .该晶体晶胞结构与CsCl 相似 D .与每个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 2+共有12个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使恰好沉淀完全: Al 3++2SO 42-+2Ba 2++4OH -==2BaSO 4↓+AlO 2-+2H 2O B.将Na 2CO 3溶于水,溶液呈碱性:CO 32-+H 2O==HCO 3-+OH -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 -+CO 2+H 2O==HCO 3-+HClO D.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后产生气体: H 2O 2+2MnO 4-+6H 2O==2Mn 2++3O 2↑+4H 2O 7.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况下生成NO 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稀硝酸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金属/g 18.0 9.6 0 0 NO 体积/mL 2240 4480 6720 v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硝酸的浓度为4mol/L B.①中溶解了5.6gFe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 (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 0.02mol b a N A或6.02×1023 b a 2.8g 4.48L 3:13 【解析】 【分析】 (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 (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4)由n=m 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 (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 (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 (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 (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题组 1.(2018河北保定模拟)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列四个反应(已配平,条件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酸所体现的性质与其他三者有所不同的是() A.MnO 2+4HCl(浓)MnCl2+Cl2↑+2H2O B.Ag+2HNO 3(浓)AgNO3+NO2↑+H2O C.C+2H 2SO4(浓)CO2↑+2SO2↑+2H2O D.3Fe 3O4+28HNO3(浓)9Fe(NO3)3+NO↑+14H2O 3.(2017山西五校联考四)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SCN-在适当条件下可被氧化为(SCN)2 B.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 D.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4.(2017辽宁大连双基检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从产物可以得出还原性:Fe2+>Br-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2N A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l2>Fe3+>Br2 5.(2017辽宁大连双基检测)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2.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⑤冷却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②④⑤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 B. 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 C. 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 D. 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 4.下列作用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 D.油脂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制得肥皂 5.下面有关石油、煤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的催化裂化属于石油化工 B.石蜡来自石油减压分馏产品中提炼而得 C.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芳香烃可由干馏产物煤焦油再分馏而得到 D.煤化工产品如萘是苯的同系物 6.下面有机物的性质或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的卤代烃均可发生消去反应,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生成 B.用乙烷氯代或乙烯氯化都能制取氯乙烷,且后者产率高 C.在一定条件下使溴乙烷和氨反应可制得R—NH2形式的有机胺 D.氯代烷类的沸点比对应的烷高,所以它们都不会是气态有机物。 7.醛X和醛Y,分子中相差1个碳原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相同。现将0.29gX 和0.30gY相混合,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在醛被完全氧化后,析出银4.32g,则X,Y两醛是() A.甲醛和乙二醛 B.乙醛和丙醛 C.丙醛和苯甲醛 D.只能判断其中有甲醛另一醛无法求得 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取n mol使之充分燃烧,耗氧量为定值的是()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题1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离子间的通过相互吸引而形成离子键 B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都不是极性分子 C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原子间 D .原子晶体中一种或几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H 4H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 2++2OH — +2H ++SO 42— =BaSO 4↓+2H 2O B .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 +=Fe 3++3H 2O C .足量的CO 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 2+2Na ++CO 32—+H 2O=2NaHCO 3↓ D .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 + +2NH 3·H 2O=[Ag(NH 3)2]+ +2H 2O 3.某含有Na + 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 4+ 、Fe 2+ 、I - 、Br - 、CO 32- 、SO 32- 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A .一定存在Fe 2+ 、Br - 、CO 32 - B .一定呈碱性 C .一定不存在I - 、SO 32- D .可能存在NH 4+ 4.青霉素是医学上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分子中的-SH 与—OH 具有类似性质)。下列关于青霉氨基酸的推断合理的是 A .青霉氨基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 B .青霉氨基酸具有两性并能发生酯化反应 C .青霉氨基酸分子间能形成多肽 D .1mol 青霉氨基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 H 2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通O 2的电极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e - =4O 2- B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 .若H 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 2+2OH - -4e - =2H + +H 2O D .若C 2H 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 2H 4+6O 2- -12e - =2CO 2+2H 2O 6.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L 0.5mol/L CH 3COONa 溶液与6mL 1mol/L 盐酸混合:c (Cl - )>c (Na + )>c (H + )>c (OH - ) B .0.1mol/L pH 为4的NaHB 溶液中:c (HB - )>c (H 2B)>c (B 2-) 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 )+c (H + )=c (HA - )+c (OH - )+c (A 2-) D .c (NH 4+ )相等的(NH 4)2SO 4溶液、(NH 4)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 c [(NH 4)2SO 4]<c [(NH 4)2CO 3]<c (NH 4Cl) 2青霉氨基酸

2019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一、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1)特征: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本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注意:氧化剂与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如氯气与水反应时,氯气既是氧化 剂也是还原剂。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叫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叫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注意:1.元素的化合价处于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一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 2中的硫元素处于其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具有氧化性,能得电子,不一定是氧化剂,反之,具有还原性也不一定是还原剂。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产物可能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梦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1)内容。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③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如用铜电极电解Na 2SO 4 溶液,其阳、阴极产物及转移电子关系式为:Cu 2+~2e ?~H 2~2OH ?。2.价态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浓H 2SO 4中的S 只具有氧化性,H 2S 中的S 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强弱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如由反应2FeCl 3+2KI===2FeCl 2+2KCl+I 2可知,FeCl 3的氧化性比I 2强,KI 的还原性比FeCl 2强。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 2SO 4>SO 2(H 2SO 3)>S ;还原性:H 2S>S>SO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e 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三梦

经典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1、X 、Y 、Z 为三种单质。已知:Y 能将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 Z 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 2、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钙 3、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反应:A+B —→X+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4、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当生成0.5molCl 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 、5:1 B 、3:1 C 、1:3 D 、1:5 5、取17.4 g MnO 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 )共热制取氯气 (假设HCl 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MnO 2作催化剂 B 、盐酸未完全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 、反应产生2.24L 氯气(标况) 6、往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将会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CaCl 2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 D 、Na 2SiO 3溶液 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SO 2↑+SO 3↑,若将生成的气

2013届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总结

2013届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计算 【范例1】多硫化钠Na2Sx( )在结构上与Na2O2,FeS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5 B.4 C.3 D.2 【错解分析】错选B。忽略x在得失电子守恒计算中应用。若把Na2Sx中S元素当做-2价,则选择B。 【解题指导】利用整体法计算。1molNaClO得电子2mol,Na2Sx中Sx2-显示-2价,反应后生成xmol Na2SO4,转移电子6x-(-2)=(6x+2)mol,16×2=6x+2,解得x=5. 【答案】A 【练习1】在酸性条件下,KClO3与H2C2O4反应,产物为ClO2和CO2,则用1molKClO3反应所需H2C2O4的物质的量为() A. 0.25mol B. 0.5mol C. 1mol D. 2mol 【范例2】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充满35Cl2,乙容器中充满37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B.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 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错解分析】错选D。未能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实质,未能通过分子数相等得出中子数的比值。另外不能理解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实质。 【解题指导】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一定含有相同分子数。所以B项错误;D项每个分子中子数分别为36和40,中子数之比为9:10,D项正确;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两种分子所含质子数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气体质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答案】B 【练习2】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 【范例3】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 A.2b-c2a B.2b-ca C.2b-c3a D.2b-c6a 【错解分析】错选C。忽略题中条件"溶液分成两等分",溶质变为原来的1/2. 【解题指导】溶液中n(SO42-)=bmol,n(NH4+)=cmol,根据电荷守恒,n(Al3+)=(2b-c)/3,溶液体积分成两等分,所以原溶液中Al3+的浓度(mol/L)为2b-c6a。 【答案】D 【练习3】将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a L均匀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向另一份中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x=y B.c(K+)=(2y-4x)/a mol·L-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