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选修课教学大纲参考范本

选修课教学大纲参考范本

选修课教学大纲参考范本
选修课教学大纲参考范本

选修课教学大纲参考范本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620341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别:选修课

授课对象:工程硕士

学分:2

学时:40

开课学期:2

开课系及教研室: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存斌教授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1.课程目的

本课程采用专题讲座方式,面向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专门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信息管理知识帮助项目经理或企业领导分析所处环境、确定目标并进行信息系统管理决策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对项目或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2.基本要求

(1)掌握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掌握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维护和使用的基本能力;

(4)掌握综合运用所学信息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项目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专题一.工程项目信息系统专题讲座

一.工程项目信息基础知识

包括:工程项目信息的概念及基本属性、信息的类型、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的流程、信息的集成。

二.工程项目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1.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3.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4.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分析

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率不高、信息化方面缺少必要的标准与规范、信息系统管理问题不少。

5.我国工程项目信息系统开发的几点建议

6.信息系统对项目的作用和影响

7.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结构

包括: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信息系统的混合结构、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不同企业间信息集成与应用整合逻辑结构。

8.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和流程

1.建立领导小组和规划小组

2.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3.开发方式的选择和开发合同的签订

4.项目小组的成立及沟通机制的建立

5.用户需求调研和分析

6.信息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设计概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设计、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设计、系统集成的设计。

7.信息系统软件开发

包括:开发技术和维护技术的培训、软件的测试、数据的导入、开发项目组内部的管理与绩效考核、本阶段的其它重要工作。

8.信息系统软件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维护

专题二.项目管理及其项目管理软件专题讲座

一.项目的定义、特点和生命周期

二.项目管理的定义、目的与特点

三.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四.项目的风险管理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义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五.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六.项目管理软件简介及其操作使用

1.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操作使用

2.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3的操作使用

专题三.电子商务专题讲座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三、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

四、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

五、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六、电子商务典型实例

专题四.企业资源计划ERP专题讲座

一.ERP基础理论知识

1.ERP的概念和发展阶段

2.ERP的基本原理

3.ERP的管理思想

4.ERP的功能

5.ERP系统常见模块与总流程图

6.ERP的主要优势及其对企业发展变化的影响

7.应用ERP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8.ERP应用成功的标志

9.实施ERP系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10.ERP系统发展的趋势

二.ERP软件应用实例

1.企业ERP软件简介

包括:ERP软件的作用和优势、ERP软件的特点、ERP软件的子系统构成和适用范围、企业ERP软件的架构设计。

2.系统运行环境与安装启动

包括:ERP软件的运行环境、ERP中间层和后台软件的配置、ERP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与启动。

3.ERP软件通用权限管理

包括:不同类型操作人员的权限划分、系统管理员权限设置、密码修改等。

4.ERP软件的通用功能

包括:一致性的系统辅助菜单、标准化的查询定位窗口、多功能的通用报表打印。

5.ERP软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6.施工企业ERP软件演示

专题五.决策支持系统专题讲座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体系结构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三.DSS中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及界面的基本实现方法

四.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应用实例

五.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系统

六.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七.遗传算法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八.专家系统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九.基于协同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专题六.项目或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专题讲座

一.在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信息系统在广度方面从MIS向ERP发展、信息系统在深度方面从MIS 向DSS发展、企业将全面推广实施电子商务。

二.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智能检索技术、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智能代理技术、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自动提醒功能、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工作流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

三.在数据库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从桌面数据库向大型数据库发展、从关系型数据库向对象型关系数据库发展、从文本数据库向多媒体乃至空间数据库发展、向其它类型数据库的发展。

四.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数据仓库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成为必然、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成为必然。

五.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企业信息化存在从数据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的趋势、企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阶段划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实现“四化”、企业信息化的“五化”发展过程、企业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

六.在企业信息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括:电子信息文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电子信息文化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

使用教材:

李存斌著《中国施工企业信息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2月

第一版。

参考书目:待定

考核方式:考试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新增]

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

英文名称:Manageri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选修课

授课对象:工程硕士

学分:2

学时:40

开课学期:2

开课系及教研室:工商管理学院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及职称:张兴平副教授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1.1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威廉配第与资源稀缺

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萨伊与和谐论

1.1.4门格尔与边际革命

1.1.5马歇尔与经济学二次综合

1.2 经济学十大原理

1.2.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2.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

1.2.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2.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映

1.2.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1.2.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1.2.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2.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1.2.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2.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3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3.1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1.3.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2 市场供求理论

2.1 需求与供给

2.1.1需求的概念

2.1.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2.1.3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

2.1.4需求案例分析:“饼干CEO”到“全球最佳CEO”

2.1.5供给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1.6供给曲线与需求函数

2.1.7看不见手的作用机理

2.2 弹性及其应用

2.2.1需求的价格弹性

2.2.2需求的收入弹性

2.2.3供给的价格弹性

2.2.4供给的收入格弹性

2.2.5交叉弹性

2.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

2.3.1消费者剩余

2.3.2生产者剩余

2.3.3市场效率

2.3.4市场均衡的评价

2.3.5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

3 生产理论

3.1 生产函数

3.1.1短期生产函数

3.1.2长期生产函数

3.2产品组合策略

3.2.1最优组合原理

3.2.2产品转换曲线

3.2.3等收入曲线

3.3规模经济

3.3.1规模经济的相关概念

3.3.2影响规模经济的因素分析

3.3.3案例分析:安然和世通倒闭案

4 成本理论

4.1管理决策中的成本

4.1.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4.1.2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4.1.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4.2成本函数

4.2.1短期成本函数

4.2.2长期成本函数

4.2.3成本函数的应用

4.3成本控制

5 市场理论

5.1市场结构分析

5.1.1市场运行规则

5.1.2市场结构的划分标准

5.2不同市场类型的特征与企业行为

5.2.1完全竞争市场

5.2.2完全垄断市场

5.2.3 垄断竞争市场

5.2.4 寡头垄断

6 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

6.1市场失灵

6.2宏观经济相关问题

6.3宏观调控的常用工具

6.4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

6.5“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

使用教材:吴德庆,马月才编著. 管理经济学(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参考书目:管理经济学(第2版)、方博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620951

课程名称:技术创新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课程类别:选修课

授课对象:工程硕士

学分:2

学时:40

开课学期:3

开课系及教研室:工商管理学院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及职称:祝金荣讲师

先修课程: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经济学

适用专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技术创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了解国际上当前的一些研究动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技术管理方面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创新过程。

2、掌握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概念及其制定过程。

3、深刻理解几种重要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了解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及技术战略的基本概念。

5、掌握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模式、动因及技术商品的定价。

6、了解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

课程主要内容:

1 技术创新概论

1.1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与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2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包括按创新程度分类、按创新对象分类、按技术变动方式分类、按技术变化性质分类和按创新节约的资源分类。

1.3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即创造性、积累性、效益性、扩散性和风险性。

1.4技术创新的作用。

1.5技术创新过程分析,包括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链环模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综合模型和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2 技术创新战略基础

2.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特征、主要内容和作用。

2.2 制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依据,包括企业目标和总体战略要求、发展机会、竞争态势与压力、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国家政策等。

2.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及其选择依据。

2.4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5 领先战略与跟随战略比较。

3 几种主要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3.1自主创新战略的含义、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实现自主创新战略应

注意的问题。

3.2模仿创新战略的含义、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实现模仿创新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3.3 合作创新的含义、必要性、动机、主要优势、主要冲突及解决途径。合作创新体制和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3.4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概念、组织方式。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宏观对策及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具体途径。

4 技术创新能力

4.1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要素分解和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运行系统,包括外部支撑系统和内部运作系统。

4.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5 技术能力与技术战略

5.1 技术能力及其提升。

5.2 组织学习的概念、类型(按学习形式、学习层次、学习策略、学习目的划分)。组织学习的方式。

5.3 技术学习。技术学习与组织学习的联系与区别。技术学习的作用和来源。企业内部的技术学习及产业技术学习过程模型。

5.4 技术战略。技术战略的类型及其适应性。制定技术战略的步骤。

6 技术转移

6.1 技术转移的概念。技术转移与技术转让的关系、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关系。技术转移的走向。

6.2 技术转移的动因,包括技术持有方的动因和技术需求方的动因。

6.3 技术转移的标的物,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6.4 技术转移的过程。

6.5 科技成果产业化现有模式及其特点和优缺点。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的依据。

7 技术商品与技术商品定价

7.1技术商品的含义、特点。技术商品的主要表现形式。

7.2技术商品价格的概念。技术商品价格的形成。技术商品价格的特点。

7.3技术商品的成本分析。技术商品的价款支付方式。技术商品的计价因素。

7.4建立技术商品价格模型的基本原则。技术商品价格现有模型及其讨论,包括成本定价法、成本+利润价格模型、销售收入提成法、劳动价值论定价模

型、价格上限模型、垄断竞争价格模型、技术劳动增值模型、成本效益模型、价格效益相关因素回归模型和综合计价模型等。

8 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动态

了解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前沿,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使用教材:银路《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考核方式:考查,论文60%,课堂表现40%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620401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

英文名称:Strategic Management

课程类别:选修课

授课对象:工程硕士

学分:2

学时:40

开课学期:2

开课系及教研室:工商管理学院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及职称:谭忠富教授

先修课程:《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理论》

适用专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课程主要内容:

1.导论

1.1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

企业使命及其基本内容;企业目标与企业目标体系;企业战略。

1.2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1.3 企业战略的层次

总体战略及其特点;经营单位战略及其特点;职能部门战略及其特点。

1.4 战略管理的模式

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战略管理的过程。

2. 战略分析

2.1 战略分析的基本内容

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企业自身条件分析。

2.2 总体战略分析方法

经验曲线分析的基本原理;成功关键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波士顿矩阵分析;通用矩阵分析。

2.3 经营单位战略分析方法

行业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SWOT分析法原理及应用。

3. 企业总体战略

3.1 企业进入战略

进入战略的类型;购并战略的涵义、类型、动机、基本原则及失败的原因;内部创业战略的含义、特性、应用条件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3.2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战略的内涵、类型、动机及缺点。

3.3 企业重组与撤退战略

重组的原因以及需思考的问题;撤退战略的类型、过程及可能的退出障碍。

4. 经营单位战略

4.1 经营单位战略的选择因素

产品差别化;市场细分化;特殊竞争力。

4.2 基本竞争战略

基本竞争战略的概念;成本领先战略的动机、实施条件及存在的弱点;

差别化战略的动机、实施条件及存在的弱点;重点集中战略的动机、实施条件及存在的弱点。

5. 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5.1 企业战略的制定

战略形成的影响因素;战略制定的程序;制定战略的方法;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5.2 战略的实施

战略计划;战略实施模型。

5.3 企业战略的控制

战略控制的性质;战略控制的类型;战略控制的过程;战略控制的设计。

使用教材:《企业战略管理》张东生、李艳双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1月

参考书目:《战略管理》(第10版) 弗雷德﹒R﹒戴维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考核方式:考试

《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620891

课程名称:企业财务分析

英文名称:Analysis of Financial

课程类型:选修课

授课对象:工程硕士

学分:2

学时:40

开课学期:3

开课系及教研室:工商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涛教授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一门应用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各项财务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方法,尤其是财务能力评价的方法。熟练掌握企业财务诊断技巧,如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分析等。课程重点在于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和企业财务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财务分析基础理论

一、财务分析的主体和目的

(一)财务分析内涵

财务分析的实质是对常规财务信息借助一定的分析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加工,以获取新的有效信息的过程。

(二)财务分析的主体和目的

二、财务分析的依据和标准

(一)财务分析的依据

财务分析的依据就是开展财务分析所依赖的信息,是开展财务分析的基础。

(二)财务分析标准

财务分析标准是财务分析过程中据以评价分析对象的基准。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1、按时间不同进行分类

2、根据财务分析的信息来源

第二讲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程序

财务分析的程序包括确定分析目标、明确分析范围、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标准、选择分析方法、得出分析结论。

二、财务分析常用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类,其中定量分析法又分为数量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常用的数量分析法分别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

财务分析常用的数学分析方法分别是:回归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第三讲财务报告阅读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阅读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与作用

(一)财务会计报告

(二)影响财务报表信息供给的主要因素

二、资产负债表阅读与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三)资产负债表的阅读

一)资产负债表解剖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四)资产对债务的应对能力

(五)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第四讲利润表阅读与分析

一利润表

1、什么是利润表

2、利润表的作用

3、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二利润表的内容与结构

一)利润表的结构

二)利润表的内容

三利润表的附表

一)利润分配表

1、利润分配表概述

2、利润分配表的结构与内容

3、利润分配表的阅读与分析

二)分部报表

四关注利润表外的损益

五利润表的阅读

第五讲现金流量表阅读与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1 现金流量表概念

2 现金流量表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1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2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三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和分析

1 阅读现金流量表的目

2 阅读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第六讲表外信息分析与案例分析

一表外信息分析

1 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

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3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5 审计报告

二案例分析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

大连热电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

第七讲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二)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这种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

(三)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长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三、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分析

第八讲营运能力分析

一、短期资产营运能力

对于短期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一)应收帐款运用效率分析

1、应收帐款与日销售额比

2、应收帐款周转率

3、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二)存货运用效率分析

1、存货与日销售额比

2、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

(三)短期资产运用效率综合分析

1、营业周期

2、流动资产周转率

二、长期资产营运能力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第九讲获利能力分析

一、获利能力的衡量

(一)获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二)获利能力的衡量基础

(三)获利能力的指标分析

1、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2、资产收益率分析

3、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4、普通股权益收益率分析

二、影响获利能力的非常项目

1、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

2、利润表特殊项目

3、现金流量信息影响

三、会计政策对获利能力影响

1、影响获利能力的会计政策

2、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影响

第十讲发展能力分析

一、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框架

1、企业发展的内涵是价值增长可近似用净收益增长率表示

2、按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二、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一)销售(营业)增长率。

(二)三年销售(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三)3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四)总资产增长率

(五)国定资产成新率

(六)资本积累率

第十一讲财务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动态分析

二、杜邦模型--综合分析模型

(一)杜邦分析系统的意义

(二)杜邦分析系统的指标体系

三、沃尔比重分析法

1、沃尔比重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2、沃尔比重分析法的步骤

第十二讲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一、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意义

(二)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三)企业业绩评价的功能

二、企业业绩评价的原则

三、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

(一)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1、财务评价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其他业绩评价指

标以及科学的指标计分方法(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2、非财务评价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生产率指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

标、人力资源指标、经济增加值(EV A)和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 A)

等。

(二)多个指标评价方法

主要介绍平衡记分卡

第十三讲财务会计报告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大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使用教材:

李涛等主编《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荆新等主编《财务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李涛著《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和运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第1版。

3、张先治等主编《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大纲模板【经典】

Xxx大学 《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xxxxxxx系 执笔人:xxxxxxx系 审核人:xxxxxxx系 xxx大学xxx系 20xx年2 月

[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较高,实验内容多且相关性较强,有关实验的具体要求与内容需按实验大纲执行,本大纲中不再另行说明。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与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常量、变量、表达式及常用函数;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关系运算; 了解: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及文件类型。 [重点与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库概述 (一)三类数据模型 (二)关系数据库概述 (三)实体模型与实体联系 (四)三种基本关系运算 (五)关系完整性 二、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数据管理系统(DBMS) (二)数据应用系统(DBAS)

第二节Visual Foxpro 概述 一、Visual Foxpro概述 二、Visual Foxpro的数据元素 三、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 第三节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 一、常量、变量的概念及类型 二、函数 三、表达式 [复习思考题] 1、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有哪些优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3、VFP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第二章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表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命令;索引的概念与索引的建立[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表结构建立及修改方法;索引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建立索引的方法 掌握:对表中记录的追加、插入和删除等操作;项目管理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了解:多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导入和数据导出 [重点与难点] 表结构的建立及修改方法;表中数据操作;索引及索引建立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项目管理器 一、项目管理器的作用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理论课教学大纲参考格式说明: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 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先修课程: (小四黑体)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正文五号宋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正文五号宋体) 三、课程教学内容 按相当于教材编写大纲中的章节目三个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说明:提出适合本课程教学活动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应对以下内容清晰描述:1、采用哪些教学方法?2、如何组织?运用哪些教学手段?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组成包括:学习过程考核(考勤作业等)、课内实验或上机部分、学习效果考核(期中、期末、大作业等)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实验大纲格式: 【注:正文行间距18磅】 【注:正式稿蓝字部分全部删除】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内容需对应课程大纲内教学要求】 【注:正文为宋体,5号字,下同】 二、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注:设计性实验项目根据情况各选个,总实验学时为学时。】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对应课程大纲内考核要求】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最新教学大纲模板74432资料

《××××××》课程教学大纲(居中,黑体,小二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其中实验安排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同时,不同专业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删减。) 如:第一章×××××× [教学知识目标]: [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六、考核方案(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考核方案可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七、教学材料(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指课程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教学材料若涉及到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要填写,若无可不填写。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1、课程教材: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1]丁杰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所需相关条件: 如:仿真软件。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如:本大纲适用于××××××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或本大纲在教学过程某一方面可以再适当调整等等。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1.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时分配,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2.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用word编写) 《课程名》课程教学大纲-----(用三号黑体) (内容用四号宋体字,半角) 授课专业:------(用四号黑体要写明全称) 学时数:学分: --(用四号黑体)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用四号黑体) 写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属于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用四号黑体) 包括本课程主要内容,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分章节详细编写内容及要求(写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应达到的要求),在各章标题后注明所用学时,学时分配只供参考,教师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这一部分是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应尽量详细列出。 (注:“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能够进行分析和综合。)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用四号黑体) 包括各教学环节(如: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外自学、课程设计、考试等。)的安排、要求。其中,课堂讲授:包括教学方法、手段、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要求,教学辅助资料如:习题集(库),试题集(库),CAI课件等要求;实验环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主要写明布置习题达到的目的,并分章节写出布置的题量;考试环节:写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改革的思路,要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 (4)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用四号黑体) 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定的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应择优选择,且与设定的教学内容能较好的吻合。要列出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 3.页面格式 纸型A4:高 285MM,宽 210MM ;页边距:上 25.4MM,下25.4MM,左 20MM,右 20MM,装订线10MM;页眉:17MM;页脚:20MM;行距:固定值,28磅。

教学大纲范本

附件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 (英文)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2、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四、指导方式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七、其他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本(仅作为格式参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ourse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2周/2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 2、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师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计算机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常以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为主,也可选做其他设计题目,其工作量相当于二级齿轮减速器或单级蜗杆减速器。 每个学生应完成:部件装配草图1张A0图纸、部件正式装配图1张A0图纸,零件工作图2张A2或A3图纸,通常为轴、齿轮(或蜗轮)零件工作图,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应包括:确定传动装置总体方案,选定电动机,传动装置运动学动力学计算,传动零件计算,轴、轴承、键联接的校核计算,联轴器选择等内容。 若采用计算机绘图,其部件正式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可用计算机绘制。 设计题目可仅给机器所需实现的功能,由学生自订传动方案设计;亦可给定传动方案,由学生分析后进行设计。 2.工作进度安排 (1)传动方案设计(含选电动机、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动力学计算)(2天); (2)传动件设计(1.5天); (3)装配草图设计(3.5天); (4)装配工作图设计(4天); (5)零件工作图设计(1天);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天); (7)总结(1天); (8)答辩(1天)。 设计过程中安排一次减速器装拆实验和参观直观教学展览室,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安排10学时集中讲课,讲解各阶段要点。

新教学大纲模板讲课教案

附件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英文名称: abc 课程编码:×××××××(跨学期结束的课程各学期课程的编码依次罗列,以逗号相隔)课内教学时数:××学时(跨学期结束的课程总学时用××+××+……表示),其中课堂讲授××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跨学期结束的课程用×+×+……表示) 适用专业:××××(宋体常规五号) 开课单位:××××(宋体常规五号) 撰写人:×××(宋体常规五号) 审核人:×××(宋体常规五号)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月(宋体常规五号) (空一行,编辑时请删除本行提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常规五号,首行缩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 1、课程教学内容:按相当于教材中的章节目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突出各章的重点、深度、广度。本段文字包括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 2、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明确提出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绪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设置)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7370050) 学分:2 学时:30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6:实验学时:4)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热力学、金属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适用专业: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 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热加工测控技术石德全,高桂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材料类其它专业 的选修课程。在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非电量测量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基本原理及作用、温度测量及控制技术、检测误差分析、工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应用;初步了解控制理论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运用现代工具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新材料开发与材料检测、检验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检测系统的基本单元构建,检测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具有基本检测系统的构建能力; 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具备选择传感器类型以及技术指标的能力; 课程目标3:了解力、速度、位移、温度及物位等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具备力、速度、位移、温度等参数检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4:了解实验数据误差类型、误差原因及误差分析方法,具备数据误差类型鉴别以及数据误差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5:了解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方法以及对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基本的思路;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4、3-1、4-2和5-2。

教学大纲模板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语文 总学时:7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职学生 相关课程:无 教材:《语文》,赵大鹏编著,语文出版社,2012年,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2、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 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 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 说明:1、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可以以“章”为单元,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某一章内容较多时,可以以“节”为单元,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2、“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牢固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3、“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如果没有自学内容,可以不写(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4、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则在“章(或节)”后注明“自学”,“主要内容”直接列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节)。 5、章节标题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标题加粗,顶格;其余不加粗,空两格。(见下文) 6、“讲授内容”、“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第一章××××××(加粗,居中) 【目的要求】(加粗,顶格) 1.掌握…………(不加粗,序号前空两格,下同) 2.熟悉………… 3.了解………… 【主要内容】(加粗,顶格) l 讲授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1.………… 2.………… l 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同上) 1. 2.

最新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版)上课讲义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 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 (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宋体五号)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

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 (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 思考题:(五号楷体) 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 1、教材选用: 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选用原因,宋体五号) 2、参考书目: [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 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 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 (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教学大纲模板(建议稿)

教学大纲模板(建议稿) 1、根据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对每门课程(包括非授课形式各教学 环节)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包括: z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z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教学设计 z评估方法 z对教学管理要求。 教学大纲是达到专业工程认证毕业要求标准最根本、最基础性的工作;是任课教师与管理者理解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水平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为了管理方便,课程教学大纲提纲尽可能釆用北航教务处提供的原 统一下发的提纲,鉴于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建议增加一节。 3、下面附编制面向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教学大纲具体要求模板,请审 议。 附件:编制面向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教学大纲具体要求模板

《xxxx》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由管理人员填写) 课程中文名称:xxxx 课程英文名称:xxxx 开课学期:秋/春季 学分/学时:2.5/44 先修课程: 建议后续课程: 适用专业/开课对象:XXXXXX专业(方向),X年级本科生 团队负责人:XXX 责任教授:XXX 执笔人:XXX 核准院长:XXX 课程教学大纲正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z描述该课程名称主题词的定义及内涵; z描述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內容; z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重点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z按该课程不同属性(除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外,纯理论课程、理论+实验课程、独立实验/实践环节)分别列出主要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能力),对所涉及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要重点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要求中; z若为实验/实践环节,要注重设计复现发现科学现象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基于任务、基于现场正向/逆向问题理念的设计实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z学时分配等。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思想,可通过“教学的互动、团队合作、教学的自主性、教学的开放性”多种形式,釆用整合思维研究、探究式学习、融合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学习、专题讨论、文献阅读等教学方法实现。 实验教学方法可借鉴“CDIO”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大纲格式及模版(新)

大纲内容及格式(版面要求) 《》教学大纲(宋体小二粗体) 课程编码(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学分(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总学时(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先修课程(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二、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了解…… 理解…… 掌握…… 三、教学内容(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第一章……学时 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本章教学重点: 本章教学难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学时 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本章教学重点: 本章教学难点: 第一节…… 第二节…… 四、实践教学要求(宋体五号粗体)(含课程设计和上机要求)学时——视具体课程而定 (内容宋体五号) 五、考试要求说明(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六、教学参考书(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执笔:审核: 页面统一使用A4纸单倍行距页边距2.5㎝不编辑页码 《…》课程考试大纲(宋体小二粗体) 课程编码(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学分(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总学时(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先修课程(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目标(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三、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1.考试内容范围、考试方式 2.题型 四、建议选用教材(宋体五号粗体): 执笔:审核: 页面统一使用A4纸单倍行距页边距2.5㎝不编辑页码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版(宋体小二粗体) 课程编码(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学分(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总学时/实验学时(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宋体五号粗体):内容(宋体五号) 一、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二、实验课程内容,学时(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每个实验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操作达到的目的等并注明哪些是必做实验,哪些是选做实验) 三、实验成绩考核方法(宋体五号粗体): 内容(宋体五号)

教学大纲模版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按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编号填写) 课程名称:(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名称填写) 学时/学分:(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 关联课程:(先修课程、后习课程) 适用专业:(专业名称) 开课教研室:(教研室名称) 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 基于对教学目标以及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合理分配各章节所需课时,科学确定过程性评价(占比60%-70%)的分配权重及评价方法。期末考试(30%-40%)要突出基于能力评价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重在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如开卷考试、作品设计、论证报告、课程论文、技能展示等)。若本课程含课内实践,则要明确实践环节占比及考核办法。考评考核,要体现对学术诚信的基本要求。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 二、课程资源库 包括知识包、优秀学生作品、参考著作、近2年的前沿文章、网络资源等。每门课程需推荐优秀专著5本以上(不包括教材),国内本专业顶尖级或国际知名期刊10种以上(至少包括外文期刊2种),网络资源5项以上。 1.参考书:作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2.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 3.网络资源:作者.文题.更新和修改日期.访问路径.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2学时(以概论课讲授2学时为例,概论内容非2学时的参考此模式调整或顺延) 概论 1.课前准备(针对任课教师备课提出基本要求) 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课程属性和地位,依据课程性质和作用,使用绩效动词(如:了解、熟悉、理解、掌握、具备、获得等)清晰描述课程教学目标。 1.2学习对象分析:分析学习对象的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读写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需求和职业愿景。 1.3教学方案设计:依据课程属性、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分析,准确把握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考核办法等进行总体规划。综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开展考核评价与反馈。 2.课内教学(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学,突出过程性评价) 2.1教学内容:明确本课程各单元(章)的内容设置、课时分配及考核权重;建立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前修、后习课程链,并进一步阐述其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与专业或行业、产业的结合点及关联度;明确指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难点所在;确立本课程所适合的教学范式;结合生动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领域近现代科学发展史和现代技术进展状况,详细介绍本课程资源库的特色及使用方法;传授有效的学习路径和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教学方法:聚焦双向互动,聚力教学全过程。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构筑,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 2.3 课内小结:(时间10-15分钟)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等要素。

教学大纲英语演讲

《英语演讲》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ublic Speaking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英语演讲》课程是为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公众演讲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有利于其开拓思路、掌握沟通技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从英语视、听、读、写、说等方面巩固和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并通过教师的系统指导使其能够基本掌握英语演讲理论和技巧。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演讲与辩论的要领、策略、技巧及其发展历史,借助大量多媒体资料的观摩和课堂实践,逐步培养、训练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流利演讲与思辨的能力,使其能够富有逻辑地、艺术性地、策略性地、感人地、幽默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功地说服听众。 2. 教学方法:交际法和合作学习法,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堂演讲实践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英语演讲技巧及其发展的历史;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英语演讲能力,使他们能够富有逻辑地、说服力地、艺术性地、策略性地、感人地、幽默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功地说服听众;学会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学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演讲;通过分析中外名家的演讲,让学生了解演讲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掌握英语演讲与辩论的中外历史、讲台艺术、演讲稿与辩论稿的写作方法与修辞手段、演讲与辩论中的媒体辅助技术;通过课堂训练,学生能够大胆地、流利地、准确地、富有技巧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掌握并区分中、英文演讲的异同,更好地进行对外交流。 4.课程学时:36学时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类型:选修课 7.考核方式:考查 8.先修课程:《精读》、《视听说》、《听力提高》 9.适用专业与年级: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二、课程结构 第一课 introduction to public speaking(学时数:2) 知识点(教学内容): 1.Speaking in public 2.The tradition of public speaking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process: example with Commentary .3. 重点:Public speak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难点:Public spea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 C或 C++或 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三.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了解算法复杂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对非递归代码的复杂度计算基本方法。 2.线性表 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定义。 掌握线性表的顺序结构实现,以及顺序结构下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写出操作代码。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结构实现,以及链式结构下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写出操作代码。 能够设计针对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线性表的一般应用问题的算法,编写算法代码。 掌握栈的基本概念、栈的性质。 掌握栈的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实现,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能够写出操作代码。 了解栈与递归的关系,能够编写递归算法,能够将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形式。 掌握队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队列的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实现,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能够写出操作代码。 掌握栈和队列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栈和队列解决相关问题,编写出算法代码。 掌握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