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极端制造概述

极端制造概述

极端制造概述
极端制造概述

引言

2

基本概念

3

重要性

4

极端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5

极端制造的时代特征

5.1 极大尺寸的巨系统制造

5.2 极高速装备制造

5.3 极小尺寸微纳制造

5.4 超精密制造

5.5 极端环境(极高/低温、极高/低压力)环境下的制造或服役5.6 极高能量密度制造

6

极端制造需要探索全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7

极端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

8

极端制造主要研究领域及内容

8.1 极大尺度制造

8.2 极小尺度制造

8.3 超精密制造

8.4 极高服役性能的制造

8.5 产生极端物理条件重大装置的制造

1.引言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探索新的世界,开拓新的未来。我们要飞跃无边的宇宙,去发现新的“地球”,寻找未来的人类家园;我们要探索大海深处的奥秘和宝藏,使之为人民造福。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制造极端环境下服役的极大、极速装备。另一方面,物质可以无限细分,我们要进入物质的微观世界,需要物质无限细分和观测的极端环境下运行的特殊装备和物理仪器,它必须依赖制造来实现。因此极端制造是人类探索宇宙、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1]。

2.基本概念

极端制造(Extreme Manufacturing,也称极限制造、超常制造),是指在极端条件或环境下,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极端尺度(极大或极小尺度)、极限精度、极高性能的结构、器件或系统,以及能产生极端物理环境或条件的科学实验装置。

极端制造的本质特征是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在极端尺度和极端环境下,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将产生明显的非常规现象,甚至与现有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加工制造原理相悖,必须研究相应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极端制造的基本科学问题是研究物质如何通过与能量的复杂、精准的交互作用演变为极端性能产品的科学规律。

上述极端制造的过程及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极端制造技术科学。

3.重要性

极端制造是在基础研究重大创新的支撑下,以突破现有制造极限为目标的更高水平制造。极端制造是推动制造装备、制造工艺和相关产业发展最有力、最直接的牵引力和原动力,是制造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极端制造技术已成为高科技领域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从表面上看,极端制造是产品尺度

及环境的极端化,实质上则是集中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科技,具有强的领域带动效应。高性能芯片、空间飞行器、大型火箭、航空母舰、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及探测大科学装置等的建造不仅可以锤炼一个国家极端制造及复杂大系统集成制造能力,也必然带动航空航天、动力电子、材料、机械,乃至燃料工业的技术进步。

任何制造技术的突破源于基础研究,极端制造的关键技术突破同样依赖于极端制造科学的基础研究。

4.极端制造的国内外

研究现状及趋势

向上滑动阅览

发达国家对决定国家命运的前沿制造技术历来非常重视。美国国防部从1959年以来,不间断实施国防制造技术规划,以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2008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机械工程未来二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美国未来20年间将面临极大与极小系统的制造难题[2]。2011年开始实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与空间发展计划(SLS),研究极热条件下制造技术。美国在宇宙飞船、巨型火箭、航空母舰、大型飞机、集成电路等极端制造装备和产品一直领先世界。

德国2002年推出“光学技术-德国制造”计划,2011年推出《高技术战略2020》规划[3],将极端制造作为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之一。欧盟制造以空客380、R-R航空发动机、ASML光刻机为代表的极端制造装备和技术水平位列世界前列。

俄罗斯2013年发布“俄罗斯2030航天领域国家政策”总统令,研发运载能力130吨的“瀑布”火箭是其重点任务之一。在极端制造领域,美国、俄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占有优势地位。

中国在极端制造工程领域属于后来者。但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极端制造的概念。2004年,由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西安举办的海内外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上,钟掘院士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提出了“极端制造”的学术思想、内涵、重要性、发展状况及趋势[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中,“极端制造技术”为前沿技术之一[5];2012年出版的“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中,超常(极端)制造是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6];“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制造科学问题”列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7] [8]。

近年来,中国在极端制造领域成绩斐然。嫦娥号系列登月飞船、中国空间站、3-5米直径长征系列火箭[9]、001-003大型航空母舰、最高时速达420公里的高速列车[10]、世界最大的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FAST [11]、7000米蛟龙号载人深潜器[12]、42米高8万吨模锻压机[13]、3.6万吨垂直金属挤压机[14]、13米直径/90米长巨型盾构机[15]、30万吨的超级油轮[16] 等高性能装备及其极端制造技术纷纷问世,影响全球。最近,中国研制成功5纳米等离子刻蚀机及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17];华为在国际市场首先推出7纳米芯片产品,标志着极端微小尺度制造技术正在快速步入国际水平行列。

在中国的“973”研究计划中,制造领域部署了46个重大项目,在大型光学曲面镜、重型燃气轮机、超大尺寸铸锻件成形、大尺寸半导体硅片、下一代芯片封装等领域,取得了硬脆材料纳米精度抛光、自由曲面纳米超精密切削、超强磁场加工成形、等离子/磁流变特种加工机理、大尺度构件在极端环境下制造过程建模与控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和关键技术突破,并在重大工程和装备制造中成功应用,发挥了重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在项目实施中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研究团队和创新平台,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准备了强有力的基础和条件。

国内外极端制造科技前沿研究呈现如下趋势:

(1) 目标集中于新一代超常新功能产品,研究制造新原理与前沿技术;

(2) 产品制造向材料、结构与功能制造一体化发展;

(3) 构件尺度向整体化超大尺度发展或向高精度极小尺度发展;

(4)极高服役功能向耐高/低温、耐高压/磨蚀、高速/高密度/高保真信息传输、极高能量密度下的物理力学性能适应性等方向发展。

5.极端制造的时代特征

向上滑动阅览

随着制造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端制造的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是说,制造精度、运行速度、环境温度/压力等极限值与时俱变、与时俱进。只有充分认识到极端制造的这种与时俱变、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才能在国际科技及其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1 极大尺寸的巨系统制造:最大火箭直径达10米,其燃料贮箱封头需要轻量化无缝整体成形、最大的航空母舰超过10万吨级[18]、最大的盾构机直径超过18米、最大货船超过60万吨级、下一代核岛不锈钢无缝整体长寿命环件直径超过15米。以上这些超大型装备及构件的制造呼唤着极端制造技术。

5.2 极高速装备制造:超高速机床空气磁浮主轴的转速高达每分钟20万转、真空磁浮列车最高速预计可达1000公里时速、超高空超音速飞行器速度可达8-10马赫、太空探测器航行最快速度15千米/秒,每小时54000公里;微射流光纤传输系统,约比现在的光纤传输速度快10倍、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其运行3秒的速度,相当于现在计算机运行上百亿年。

5.3 极小尺寸微纳制造:10年前,芯片线宽加工极限是28纳米,台积电公司最近将芯片特征线宽加工进入7纳米以内,并正在趋近芯片线宽的物理极限;微型坦克大小为厘米尺度,胶囊机器人尺寸为毫米尺度,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制造出DNA纳米机器人[19],今后还可能出现分子/原子机器人。

5.4 超精密制造:10多年前,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极限是纳米级,现在已经发展到亚纳米级、原子级[20]。最高精度的超精密机床切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达到1nm;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机物镜面形精度达2nmPV[21]。量子制造的概念及研究已在国内外出现。

5.5 极端环境(极高/低温、极高/低压力)环境下的制造或服役:J级燃气轮机燃气温度高达1600度,必须要研究耐更高温的叶片材料和工艺;科学家发现,铝合金在超低温环境下成形时其延伸率明显提高,超低温加工成形可能是制造极大复杂构件的新方法。深海装备水下10000米作业时,水压力将达100MPa,装备必须能具备抗高压的结构和密封。

5.6 极高能量密度制造:超强超短聚焦激光的功率密度将达1026w/cm2,其脉冲宽度将缩短为阿秒(10-18)级;水射流切割的水压力可高达600MPa,射流速度大于4马赫。

鉴于极端制造具有的时代特征,随着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及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个时期可用的技术会很快过时,其技术可用性周期在不断缩短。在重要的极端制造领域,只有不失时机、不停顿地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以满足国家乃至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发展需求,才能

跟上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为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

6.极端制造需要探索全新的

理论、方法和技术

现有的材料科学理论、物理学原理及加工成形理论,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在极端尺度和极端环境下,加工制造对象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将产生明显的非常规变化,有的甚至与现有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加工成形原理相悖。

例如,燕山大学田永君等在高温高压下成形了硬度比金刚石高2倍的超硬材料件[22];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等通过实验发现铝合金在摄氏零下180度成型加工时其延伸率和硬度产生了明显变化;科学家还发现,微流管道的直径减小至一定尺度后,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明显增强,伯努利方程不再适用。科学家预测,当芯片线宽达到极限后(5纳米以内),摩尔定律将不再适用[23],将产生颠覆性理论和定律。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深空/深海探测、重型火箭、远程精确制导、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等领域需求的迅速发展,面临着包括环境效应和尺度效应等在内的材料、工艺、设计、技术和装备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难题。以前的常规制造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极端尺度(极大或极小)或极端环境下,有的将不再适用,必须探索研究崭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理论、方法和技术。

7.极端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

极端制造的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的本质特征为制造科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必须深入挖掘、提炼和解决极端制造工程中关键科学问题,才能突破和创新关键技术,为极端尺度、极高性能的装备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如下:

超强能场诱导下多尺度效应,超强加工能场与被加工系统之间能量的传递与转化。例如超大型构件制造、芯片高密度倒装界面的能量传递与转化。极速、极压、极温环境下物理系统的耦合动力学行为及极端环境综合效应。

微纳极限尺度制造的尺度效应,微纳结构的超精密成形及性能的演变机制,包括微纳生长、微纳成形、微纳去除等制造界面的能量与物质传输机制,微纳制造精度检测及评价。微纳系统的组装与功能形成,包括微纳驱动、微纳操纵、微纳连接、微纳装配等过程中量子力学、

分子动力学机理。微纳系统的运行动力学行为及服役规律、微纳构件的特殊物理特性、载荷作用下的微观力学行为等。

极端制造环境效应,极端制造环境下极端尺度加工成形制造的多场耦合、随机扰动与过程稳定规律。极端环境对材料组织演变、零件形性的极端环境效应;极端尺度系统在服役过程及整个生命周期的功能性能演化规律。极端环境的制造物理量极值的检测及评价。

8.极端制造主要研究领域及内容

向上滑动阅览

8.1 极大尺度制造

大型装备主体结构整体化是实现装备高功能的重要技术因素,但已有制造技术使大型结构的各部分性能差异可高达30~50%,装备服役存在巨大安全风险。以重型运载火箭制造为例:我国十三五期间将开始研制运载能力达100吨级的重型运载火箭,火箭外径为10米级、总长100米级,径厚比高达1000,形成整体高柔性和局部高刚性的复杂结构,使制造与服役中传力路径与形变状态具有强不确定性,结构演变、性能与残余应力也随之呈现随机性;同时还需要服役于极低温度环境(液氢贮箱-252℃、液氧贮箱-183℃)。这类综合高性能超大型构件的制造难度极大,除形状精度难以保证外,还极易产生局部性能弱化和局部形状变异而导致失效。面对这类超大薄壁构件的精密制造,原有常规制造所需的金属和复合材料构件流变科学、相变均匀性理论,以及精度与性能精准技术等不再适用,急需通过极端制造进行原创突破,提出新的理论及技术。

8.2 极小尺度制造

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由微、纳尺度结构承载与传递信息流,其亚纳米级制造精度极大地影响传输品质,提高极小尺度结构制造品质是信息保真传输的基础和突破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线宽已接近3-5纳米的制造极限,原子、量子制造技术的突破已迫在眉睫。光子集成器件将激光器、调制器、光栅等集成制造在同一芯片上,是应对未来通信速率(>10Gbps)与容量爆炸式增长[24]的必由途径。其极端制造必须解决晶格不匹配导致光功能丧失、晶格匹配制造对器件结构功能的影响、纳米光路异质接口制造与光折射率关联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

8.3 超精密制造

超精密光学元件不断挑战制造精度的新极限。例如,强光光学元件服役于极高功率(10万瓦级)激光辐照环境,是激光武器和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强光系统的关键。强光光学元件表面为复杂高次曲面,需要纳米级面形精度和亚纳米级粗糙度和近无缺陷表面。例如惯性约束装置中楔形透镜的形位误差<10″,面形精度优于20nmRMS,表面粗糙度优于0.5nmRa。针对此类超高精度复杂曲面的极端制造,现有的纳米级精度的低应力制造、低缺陷研抛机理可能不再适用,需要探索极高精度、近零缺陷复杂曲面制造新原理及关键技术。

8.4 极高服役性能的制造

对产品服役功能的极度高要求,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创造全新功能产品。以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为例:其速度高达8~10马赫,高速飞行时剧烈的气动致热使其界面急剧升温,需要用能承受极高温(高达2300℃)的热防护构件为飞行器主体结构,采用热电转换、微通道传热等新原理与新技术是其重要途径。极高温度、超高速运行环境下飞行器的高性能热电转换结构、蜂窝结构与微通道结构的流体传输、散热设计、精确成形、界面连接等极端制造科学技术均属国内外空白。

8.5 产生极端物理条件重大装置的制造

未来的科学技术必将在各种高能量密度环境、物质的深微尺度、各类复杂巨系统中不断有新发现、新发明,极端物理条件产生装置的制造逐渐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瓶颈。如以X 射线自由激光为基础的新一代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功率将由100MW提升到10GW。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和规划不同性能级别的实验装置,光子能量都已达到或超过25KeV、重复频率将突破MHz并接近GHz,而且完全具有相干性[25]。在新一代光源系统中,大尺寸X射线反射镜、高能量负载纳米衍射元件、高纯金刚石单晶折射元件和能谱诊断元件等关键元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超高精度、高光子能量光学检测和X射线波前检测技术等都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挑战性制造科学难题。

以上极端制造实例的共同特点是:

1)对极端制造的需求都源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技术瓶颈;

2)比较现有产品,具有尺度极端、环境极端、品质极端或性能极端的特征;

3)现有制造技术难以满足其极端制造目标。

9.结论

极端制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只有不间断地解决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等

系列重大科学挑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推进这一领域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人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国家相关的科技管理部门只有不失时机的制订、部署相应的科技规划,及时支持鼓励我国科学家在极端制造领域不停顿地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才能跟上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

智能制造技术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车辆15-2班刘博洋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 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 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 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 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 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一、智能制造的制造原理 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 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 二、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突出了在制造诸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由于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地位,而知识经济又是继工业经济后的主体经济形式,所以智能制造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

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载体。 一般而言,制造系统在概念上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整体集成,从制造系统的功能角度,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在设计子系统中,智能制定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影响;功能设计关注了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及保障性。另外,模拟测试也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排序和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中,模糊推理等多类的专家系统将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将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监测生产过程、生产状态获取和故障诊断、检验装配中,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从系统活动角度,神经网络技术在系统控制中已开始应用,同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全能技术,并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活动并行,解决系统集成。 由此可见,IMS理念建立在自组织、分布自治和社会生态学机理上,目的是通过设备柔性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自动地完成设计、加工、控制管理过程,旨在解决适应高度变化环境的制造的有效性。 三、智能制造系统的综合特征 (1)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2)人机一体化

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

概述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1、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2、主体技术: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1)产品、工艺设计、 3 (2)快速成形技术(3)并行工程 制造工艺技术群:(1)材料生产工艺(2)加工工艺(3)连接与装配 (4)测试和检测(5)环保技术(6)维修技术(7)其他 支撑技术:(1)信息技术(2)标准和框架(3)机床和工具技术 (4)传感器和控制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四大领域: (1)现代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4)系统管理技术 4、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P10 美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美国政府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美国的发展目标: 1、为美国人创造更过高技术、高工资的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不断提高能源效益,减少污染,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2. 3、使美国的私人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保持美国的竞争地位。 4、使教育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教育。 5、鼓励科技界把确保国家安全以及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 三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1、成为下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 2、为产品、工艺过程和整个企业的设计提供集成的工具 3、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 1、柔性制造系统(FMS)的特点: (1)主要特点:柔性和自动化 (2)设备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 (3)减少直接劳动工人数 (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制造业发展状况精编版

制造业发展状况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期,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性和文革后恢复性发展的色彩,这一阶段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短缺的时代;第三阶段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也是本文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所在。 (一)制造业生产及出口均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1978--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由1195亿元增长至3624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比全部工业年均增幅高个百分点。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长%,高于全部工业个百分点;1990--2001年年均增长%,与全部工业基本持平。制造业生产迅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1980--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由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年均增长%。其中,1980--1990年年均增长%,1990--2001年年均增长%。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比1978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增加到2001年的%,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制造业;2001年底,制造业就业人数达8083万,吸收了约1/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1/4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大缓解了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 (二)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与1990年相比,2001年的制造业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28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的比重有所上升,15个行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升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包括电子、电气、仪器仪表、医药。其中,电子行业升幅最大,已由1990年的第十位跃居第一;一类是经济发展中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服装、皮革等。比重下降的多属于技术含量中等、传统色彩较多的投资类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行业降幅最大。纺织业的衰退昭示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结构转换的加速,同时也把如何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这一严肃的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 表1:1990--2001年行业比重变化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概述 3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3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又可说成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技术) 4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5 五、发展7 主要参考文献9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制造自动化技术 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引进,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而改性、制模和涂层技术;三是制造自动化技术,其中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四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生产组织方法。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 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

制造业现状及建议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思考和建议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能体现其经济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实力。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比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蓬勃发展,迅速崛起,规模日益壮大。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92%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人员、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也达到90%左右。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 2.制造业构成集中于传统产业。从行业构成上看,制造业囊括了从农副产品加工至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共30个行业。 3.制造业组织形态呈块状集群态势。 (二)制造业的困境 虽然制造业总体来说发展速度较快,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较大的成效,但在产业层次、投资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浙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1.产业层次不高,人均附加值普遍偏低。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处在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附加值严重偏低。产业层次低下,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推动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化演变,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投资意愿不强,增长率持续回落。制造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制造业投资增加,会带动整个生产链条新的生产活动,带动消费和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却呈持续回落态势,政府性投资项目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主导型投资还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投资不足将影响整个工业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3.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推动力。浙江制造业技术基本处于模仿和引进阶段,对外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

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概述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I M T、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 的特征及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IMS, IMC, IMT。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T, IMS relations, IMS and CIM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intelligence Machining Center IMC,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ood,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blematic. Key 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S, IMC, IMT。 一. 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 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 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 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 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 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 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 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 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 差距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先进制造技术(结课论文)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述 摘要:简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分类、特点,以及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况,详细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system,the classifica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survey of our country,elaborat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detail.And pointed out the disparity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advanced countries,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 Key words: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rend of development;Survey; 1.引言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1/3,工业生产总值的4/5,提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1/3。由此可见,制造技术的水平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制造技术尤其是先进制造技术将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竟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为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而提出。同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概念。例如:成组技术(GT)、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快速成型技术(RPM)、虚拟制造技术(VMT)等。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出现国际产业大转移、制造业布局大调整的趋势。其中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是当今国际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现象。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2.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可编辑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概述 1 智能制造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状况 1.1 美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应用 1.1.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及虚拟经济不断深化,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日益衰退,“去工业化”趋势明显。因发展中国家占据廉价劳动力,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所以部分美国企业将工厂外迁,同时美国加大对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投入,也降低了对制造业的投入。制造业的萎缩导致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净进口规模不断增加,贸易逆差由1980年的190亿美元迅速增加至2008年的6983亿美元。不仅美国低端产品在丧失出口竞争力,高端产品的领先优势也开始动摇,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出口份额所占权重由20世纪末的20%下降至2008年的11%。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停滞。2009年,金融危

机进一步蔓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2.6%,创下1947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方面,2009年失业率高达9.3%,远高于1990~2008年的平均失业率。此后,在美国政府一系列救助政策的强力干预下,经济下滑势头得以缓解,但失业率一直在8.5%~10%徘徊。 面对由虚拟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的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美国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内主张发展制造业、改变经济过分依赖金融业的呼声不断高涨。2009年年末,美国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经济复活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重振制造业措施。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不仅是为了尽快摆脱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再次领导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保持对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强大领导力,为经济的繁荣和持久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1.2发展历程与支持政策 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的理念,也意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制造业信息化。1993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AMT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研究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技术,以满足美国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美国国家科

制造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去商场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年。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6年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3.75亿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85,的股份。虽然6月份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折,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暂告一段落。 2005年3月,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低得“令人意外”的价格收购了山东重工的40,的股份,此后工程机械业中传出,强硬的卡特比勒已制定了庞大的收购计划,目的是“蚕食中国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业中稳居“老大”多年的徐工集团当然是它的既定目标之一。

2007年卡特彼勒公司在徐州成立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工厂,主导产品:压路机、冷铣刨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冷再生设备,稳定土拌和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 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 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 权”,当前跨国企业特别热衷于并购我国高成长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目前已经能看到的悬油嘴油泵行业、轴承行业等。 2 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曾几何时,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广东一家食品企业这样炫耀自己:“公司引进多台日本、台湾自动化生产设备,工艺精湛,优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 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保证。 “振兴民族”产业的口号兴起之后,国内逐渐打造出一些著名品牌,例如家电里有海尔、海信、TCL等。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说到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来自国外。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 在冶金机械中,最近几年我国板、带材生产线上了三、四十条,型材线就更多了,总投入大得惊人,但是这些设备和系统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例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产能过剩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发布时间:2015-06-17 资讯内容 分享到: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年年创新高,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但在这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于快速扩张带来的“底盘不稳”,科技含量低、行业规范缺失以及产能过剩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脱胎换骨,还有许多必须经历的阵痛。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

自动化制造系统

1、狭义制造和广义制造的概念和区别:狭义制造一般是指将原材料转 变为产品的过程。制造不是指单纯的加工和装配过程。制造是包含: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选材和工艺设计、生产准备、物料管理、加工装配、销售、服务等产品全周期内的一切活动。 2、系统具有六种性质1)目的性2)整体性3)集成性4)层次性5)相 关性6)环境适应性 3、研究自动化发展需研究哪两个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4、制造规模:年产量超过5000件的制造常称为大规模制造 年产量超过500~5000件的制造常称为大批量制造 年产量超过500件以下的制造常称为多品种小批量制造 5、实现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意义:①提高生产率;(缩短各种辅助时间)②缩短生产周期(可有效缩短零件98.5%的无效时间,95%的车间等待时间);③提高产品质量;④提高经济效益;⑤降低劳动强度; ⑥有利于产品更新;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⑧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⑨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6、自动化制造系统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刚性自动化单元、机械控制方式:福特建立的汽车装配流水 线标志着作坊式的单件生产模式演变成以流水线生产为特征的大规模生产方式。 第二阶段:数控技术、单机数控 第三阶段:柔性自动化 第四阶段: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集成自动化 7、自动化系统根据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规模可分为两类:刚性自动化 设备及系统;柔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 8、为了经济性的实现自动化制造 产品设计方面: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四化”设计: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②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③提高毛坯的精度。 工艺技术方面:成组技术 9、所谓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 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各自最擅长的工作。 10、适度自动化系统的实质:人与机器最佳匹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各种因素综合协调,取得最佳效益! 11、设计作业空间是选择人体测量数据的原则和步骤:1)确定对于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