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木刻风格数字插画

浅谈木刻风格数字插画

浅谈木刻风格数字插画

68

浅谈木刻风格数字插画

牛雯雯

( 太原工人文化宫职工书画院,山西,太原 030001)木刻版画,即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经版面施墨

将图像转印于画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为,木刻线条内含劲力,画面间接施于纸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复刻艺术效果。我国的木刻版画最早脱胎于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初用于图像的批量印刷出版,到宋代时期,书籍的印刷工艺已相当娴熟。明清时期更是在民间兴起以年画为主的民俗创作。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版画则是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革命时期经鲁迅的重视而得以迅速发展,他认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距今发展已有近百年。无论创作者使用哪种风格,木刻版画都体现出刀刃行于版面所留下的刚劲痕迹,立挺清晰,其质感非其他绘画工具所能取代。

近些年来,电脑绘制的木刻风格数字插画(下称木刻插画)徒然兴起。国内最早为自由艺术家卜桦探索创作,其本身具有扎实的版画创作功底,将版画的元素运用至插画当中:“卜桦最新作品是数字绘画,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技法/手段/媒介, 同样具有自由的激情、灵感、创造,这是一种新的艺术语境和形式,不变的仍是直指心灵的感动。”卜桦的作品经过富有时代厚重感的木刻线条勾勒,使画面冲击力倍增,给观者留下了极深的视觉冲击,而后作为其独特的个人标志,逐渐由flash动画走向商业插画领域。木刻这一传统绘画方式借由新兴媒介的提炼,逐步由单一的艺术品鉴走向多元的日常生活,为古老技艺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插画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以直观的形象性,表现力,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可以说,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的表现形式种类繁多,木刻插画的兴起,更像是用复古的绘画手法来表达现下的情绪观点,有种深沉冷峻的意味,让人过目难忘。

是什么原因使木刻插画具有独特的识别度?这还要从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说起。在刻制木板之前通常会使用砂纸将木板表面打磨平整光滑,以便刻制和拓印。创作者为寻求灰色调中的丰富变化,用刀刻或木板自身纹路痕迹制造出各种“天然趣味”,经木板施墨拓印,保留有带有木刻味道的印迹,由此产生了木刻版画特有的艺术味道。插画师在电脑绘图过程中,选择有棱角的虚拟画笔来进行黑白效果的创作,有意加入模仿木刻版画“天然趣味”的灰色调来丰富画面,从而呈现出“仿木刻”的视觉效果(也正因如此,并不是所有黑白灰线条勾勒的数字插画都可以被冠以“木刻风格”头衔,类似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单色调风格,圆润似针管笔描画的纤细线条和整齐干净的大片纯色作用,应归类为黑白线描类型,而不是木刻插画)在电脑绘画大量普及的今天,创作者可以通过个人学习轻松掌握木刻风格插画的创作要领,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完成版画风格的数字绘画,这使越来越多的青年画者可以任意选用绘画方式来创作。

以木刻插画为主要创作形式的插画师翟砚军(网名:小民老二)偏爱木刻风格带来的“时代感”和独特的辨识度,他在接受自媒体采访时谈到了选择木刻插画风格的原因:“我对连环画、老漫画、书报插图和工艺美术的兴趣一直不减,近几年开始喜欢上中国古代木刻插图以及西方手抄本绘画,时间长了自然带出几分陈腐,并非刻意为之……对我而言,这样的画风可以非常尽兴的创作。”

传统版画需要历经制版、起稿、刻制、拓印等工序才能得到一件成品,从创作效率和难度上来讲,电脑绘制无疑是为版画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创作者的灵感和思路得以快速实现。而且,电脑绘制避免了手工木刻的一个硬伤——不可修改。木刻版画一旦下刀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刻画错误便无法补救,难免出现因某一部分的刻画出现问题影响画面效果,只能全部推倒重来。木刻插画的出现,使得没有版画创作条件和基础的绘画者也可以完整地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木刻插画可以抛开版画独自飞翔,其局限性决定并不能完全脱离木刻版画单独存在。

木刻版画中出现的“天然趣味”旨在服务画面效果,亦有偶得的成分,在适当位置保留符合画面需要的纹理,以增添画面的生动性。木刻插画虽然具有便捷的操作性,在“天然趣味”的处理上却难免有刻意为之的感觉:灰色调少,留白过多,画面显空洞;灰色调多,整体杂乱,画面显造作。因此,木刻插画只能对实际创作出的版画作品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模仿,才能够准确的运用电脑手段还愿版画效果而不至于出现失格的状况,任其长得枝繁叶茂,木刻版画也依然是木刻插画的根系所在。

木刻版画历经时代更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也幸由电子化进程的参与,衍生出木刻风格版画,通过技术手法间接扩大了版画的应用程度和大众接受度,一切以木刻版画为原点,生出了朝气蓬勃的萌芽。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45.

[2] 卜桦.“百度百科”,艺术家.

[3]《大国小民的昆明生活》,微信公众号“正午”,2017(11):01.

作者简介:牛雯雯(1987-),山西省版画学会会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