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

1.氨基酸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3.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4.寡肽:由十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
5.多肽链:是指许多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6.N 末端:多肽链中有游离α-氨基的一端
7.模体: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8.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
9.同二聚体:由2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四级结构中,若亚基分子结构相同,称之为同二聚体,若亚基分子结构不同,则称之为异二聚体。
10.亚基: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11.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2.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13.变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14.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15.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16.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


1.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2.超螺旋结构: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结构。(正超螺旋: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同相同。)
3.核酶:某些小RNA分子具有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亦被称为核酶(ribozyme)或催化性RNA。
4.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5.解链温度: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6.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7.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

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DNA复性。
8.减色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9.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
10.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11.核苷:由戊糖与碱基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化合物。
12.核苷酸:核苷的磷酸酯化合物。

1.酶:是一类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辅基:辅酶中与酶蛋白共价结合的辅酶又称为辅基.(辅基和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将其除去,在反应中不能离开酶蛋白,如FAD、FMN、生物素等。)
3.必需基团: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
4.酶的活性中心:指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5.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6.活化能: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活化态所需的能量。
7.诱导契合: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
8.表面效应:酶的活性中心多是酶分子内部的疏水“口袋”,酶反应在此疏水环境中进行,使底物分子脱溶剂化,排除周围大量水分子对酶和底物分子中功能基团的干扰性吸引和排斥,防止水化膜的形成,利于底物与酶分子的密切接触和结合。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效应
9.酶的转换数:当酶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 意义: 可用来比较每单位酶的催化能力。
10.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11.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12.酶的抑制剂: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 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13.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
14.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底物和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但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
15.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ES)结合,使中间产物ES的量下降。这样,既减少从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的量,也同时减少从中间产物解离出游离酶和底物的量。
16.激活剂: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激活剂
17.变构调节:一些代谢物可与

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可逆地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此种调节方式称变构调节。
18.共价修饰:在其他酶的催化作用下,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此过程称为共价修饰。
19.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
20.酶原的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2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其衡量的标准是酶促反应速率。
22.辅酶:结合酶的非蛋白部分。

1.寡糖: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2.多糖: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3.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4.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称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5.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6.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7.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8.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9.糖异生: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部位: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10.糖异生途径: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11.三碳途径:指进食后,大部分葡萄糖先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
12.乳酸循环(Cori循环):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
13.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称为酵解途径。
14三磷酸循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


1.辅脂酶:辅脂酶是胰脂酶对脂肪消化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辅因子,分子量约10,000。辅脂酶在胰腺泡中以酶原形式合成,随胰液分泌入十二指肠。进入肠腔后,辅脂酶原被胰蛋白酶从其N端切下一个五肽而被激活。辅脂酶本身不具脂肪酶的活性,但它具有与脂肪及胰脂酶结合的结构域。它与胰脂酶结合是通过氢键进行的;它与脂肪通过疏水键进行结合。
2.脂肪

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3.血脂: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来源: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4.载脂蛋白: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1.生物氧化: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
2.呼吸链:指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链锁的氧化还原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1.营养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Val、Ile、Leu、Thr、Met、Lys、Phe、Trp。(其余12种氨基酸体内可以合成,称为营养非必需 氨基酸。)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
4.假神经递质:某些物质结构(如苯乙醇胺,β-羟酪胺)与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5.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6.联合脱氨基作用: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α-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

1.应激:指人体受到一些异乎寻常的刺激,如创伤、剧痛、冻伤、缺氧、中毒、感染及剧烈情绪波动等所作出一系列反应的“ 紧张状态 ”。
2.变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变构调节或别构调节。
3.诱导剂:加速酶合成的化合物称为诱导剂
4.阻遏剂:减少酶合成的化合物称为阻遏剂


1.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2.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3.双向复制: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

(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4.复制子: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
5.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
6.随从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
7.岡崎片段: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
8.核酸外切酶:是指能从核酸链的末端把核苷酸依次水解出来的酶,外切酶是有方向性的。
9.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1.转录:是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
2.结构基因:DNA分子上转录出RNA的区段.
3.反义链(Crick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也称作有意义链或Watson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coding strand),也称为反义链或Crick链。
4.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现已发现数百种,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5.转录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
6.拼板理论:少数几个反式作用因子(主要是可诱导因子和上游因子)之间互相作用,再与基本转录因子、RNA聚合酶搭配而有针对性地结合、转录相应的基因。可诱导因子和上游因子常常通过辅激活因子或中介子与基本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结合,但有时也可直接与基本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结合。
7.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8.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9.核酶:具有酶促活性的RNA称为核酶。


1.翻译(蛋白质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也称翻译,是生物细胞以mRNA为模板,按照mR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所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这种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密码子。
3.核糖体(核蛋白体):核蛋白体又称核糖体,是由rRNA和多种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种大的核糖核蛋白颗粒,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4.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与特异的tRNA结合形成氨基酰-tRNA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活化。
5.起始:指mRNA和起始氨基酰-tRNA分别与核蛋白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的过程。
6.延长:指在mRNA模板的指导下,氨基酸依次进入核蛋白体并聚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7.终止:指核蛋白体A位出现mRNA的终止密码子后,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

肽酰-tRNA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等分离的过程。
8.多聚核蛋白体:1条mRNA模板链都可附着10~100个核蛋白体,这些核蛋白体依次结合起始密码子并沿5′→3′方向读码移动,同时进行肽链合成,这种mRNA与多个核蛋白体形成的聚合物称为多聚核蛋白体

1.基因组:来自一个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物质。
2.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即: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
3.时间特异性: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称之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
4.空间特异性:在个体生长全过程,某种基因产物在个体按不同组织空间顺序出现,称之为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
5.管家基因: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6.组成性基因表达:无论表达水平高低,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区别于其他基因,这类基因表达被视为组成性基因表达
7.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这种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
8.诱导: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中表达增强的过程,称为诱导.
9.阻遏:如果基因对环境信号应答是被抑制,这种基因是可阻遏基因。可阻遏基因表达产物水平降低的过程称为阻遏
10.协调表达:在一定机制控制下,功能上相关的一组基因,无论其为何种表达方式,均需协调一致、共同表达,即为协调表达,这种调节称为协调调节
11.反式作用: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调节其表达。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式作用
12.顺式作用:还有蛋白质因子可特异识别、结合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称顺式作用。
13.反义控制:细菌中含有与特定mRNA翻译起始部位互补的RNA,通过与mRNA杂交阻断30S小亚基对起始密码子的识别及与SD序列的结合,抑制翻译起始。这种调节称为反义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