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文献引用:吴缚龙、王红扬(2006)“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5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22-129页.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吴缚龙*、王红扬**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讲座教授、中国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wuf@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网页: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cplan/ucrc/

**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

hongyang@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

近年来城市群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许多城市的产业向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以大型项目为支撑,实施城市振兴计划,强调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文化与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乃至创造城市品牌,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深度分工的城市网络群体。本文将对有关的动态予以解读。

㈠城市群的形成与竞争优势

城市群一般指的是许多城市密集分布,形成一个群体。在城市密集分布地区,由单个或多个城市组成城市体系或城市连绵区。城市群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最近国际的城市体系发展动向是以大都市为中心,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区域(polycentric urban region),城市在区域中形成网络,成为网络性城市体系。这种城市网络与传统的城市体系不同,不是等级体系,而是形成城市之间的网络,通过高速交通干线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这种网络城市的优势在于,城市之间有着深度分工。多中心都市区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即各城市相辅相成,互有分工与协作,形成城市体系的整体优势。这种协同效应就是群体大于部分之和,把各个城市的能力放大。

典型的大都市城市群包括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城市群、大巴黎的大都市群。典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如荷兰的兰德斯塔(Randstad)(Meijers, 2005),是由一组城市构成的多中心都市区域。约七百万人口居住在该都市区域,城镇围绕称为绿心的绿地呈马蹄状分布(见图1)。

【图1:荷兰的兰德斯塔】【资料来源:Meijers, 2005】

苏格兰中部城市群:从哥拉斯格到爱丁堡,约65公里的距离,铁路旅行不到一小时,形成了苏格兰中部城市群(Bailey and Turok, 2001)。两个大城市尽管不相连,但形成了功能相辅的城市群。哥拉斯格有人口80万,爱丁堡约50万人口。整个苏格兰中部城市群约有300万人口,较拥有700万人口的兰斯塔德和具有1200万人口的鲁尔-莱茵群要小。在苏格兰中部城市群中,有Coatbridge, Airdire, Motherwell, Airdrie, Greenock, Paisley, Hamilton 等城市(见图2)。作为工业化的基地之一的苏中城市群经历了向后工业化的转变。该城市群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城市之间的功能配合,把制造业向区域扩散,两个大城市的制造业份额下降,而金融,公共服务业蓬勃兴起。相对的,区域的中小城市承收了制造业和流通业,配合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在苏格兰中部城市群,电子制造业是最重要的产业,吸引了外国投资,但外资与苏格兰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厂家的联系还很弱。

【图2:苏格兰中部城市群】【资料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

伦敦与东南英格兰正在形成一个通常出现在亚洲的巨型城市区域(John et al 2005)(见图3)。该城市群的生命力在于在国防,科学与教育方面的高强度的公共投资。城市群的出现,并没有导致城市分散化,反而突出了核心城市伦敦的国际地位。伦敦城市群的兴起,从巨型城市区域管制看,反映了工党上台后,英国中央政府的区域化。这与简单的政治的分权和下放(political devolution)不同。中央政府对核心城市群相当关注,制定政策,直接调控城市群的发展。

【图3:伦敦和东南英格兰城市群分布】【资料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

东南英格兰一直是英国的最丰饶地区,是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业集聚的地方。围绕一系列中小城市,特别是延着M4和M3走廊,形成了重要的研发基地。比如在南安普顿市,就有IBM 和Phillips 等的科技研发机构。由大学衍生出来的公司林立。在南安普顿郊区的Chilworth 科技孵化园,就集聚了众多的生物制药公司(见图5)。更有许多高端人才在伦敦就业,但在东南英格兰的小城居住,著名的Winchester市就是在伦敦一小时的铁路通勤圈中。因为伦敦的房价昂贵,密度太高,许多高收入的人士选择该市居住,可以住在别墅,同时享受小城古老的风情和安静宜居的环境。

全球化与高科技的发展为城市群中的小城市创造了发展机会。在巨大城市边缘的中小城市,在新经济发展环境中,其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与大都市核心区相比,房地价相对便宜,环境优美,有较强的社区气氛,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地段。如能适当规划,居住与科技相结合,就能借助大城市的区位,发展有特色的产业。周围中小城市的发展,也为中心城市的结构提升创造了条件,进一步要求核心城市提供生产性服务。核心城市因此可以加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城市群发展的动态表明,城市之间,不仅是产业的竞争,也是所在的城市群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近来城市群的发展被提到了战略高度。中国比较成熟的三大城市群包括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在中西部,武汉

城市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西部的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形成了新一轮的竞争。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以产业深度分工为基础的城市群。

【图4: 南安普顿市郊的风景宜人的科技孵化园】

㈡城市群的产业与空间布局

按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可以分成以单一大都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和多个核心城市构成的城市化地区两种类型。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城市群属于前一种,而兰斯塔德则属于后一种,两种类型城市的城市群各有优势。前者核心城市充分发挥了领军作用,往往以其自身的集聚能力,占据世界城市体系的高位,从而把整个城市群带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核心城市附近的次级中心也因此而进入了专业型生产服务,即所谓‘边际城市’(edge city),比如伦敦南区的Croydon就成为伦敦城市群内的集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业为一体的次级中心(Phelps and Parsons, 2003)(见图5)。由于形成城市群,核心城市可以提升产业结构,而把制造业转移到区域中去。比如在苏格兰中部的城市群,哥拉斯哥和爱丁堡集中了金融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作为多中心城市群,避免了单一城市过度集聚的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各个城市的专业功能分工,形成城市群的协同效应,同时又保持了各城市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多中心城市城市群往往是因为历史因素形成的,缺少主要核心城市,往往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选择核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群还是多中心的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的战略阶段有关。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荷兰兰斯塔德的比较研究,有关研究认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当学习兰斯塔德,形成多中心结构(曾尊固等,1991)。现在看来,多中心城市群的提法过于超前。事实上当时的当务之急是创造城市群中上海核心城市的吸引力,使其跻身于全球城市之列。在九十年代,加强上海的核心集聚能力成为该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只有当上海充分发展起来,其周边城市才能依托其发展的势头,迅速发展起来。甚至在某些产业可以与中心城市竞争,比如苏州的昆山就吸引了大量外资电子工业。这种向多中心的发展,只有在上海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入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生产体系后,才有可能。

解读城市群产业布局的经验,可以发现,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国内城市群规划往往过于强调区域平衡的策略。虽然给各个城市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但由于缺乏核心城市的推动,这种发展潜力是不可能为目前功能单一、集聚能力弱的各个城镇各自利用。城市群中的其它城市往往与核心城市的落差甚大。城市群规划必须构想成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强调核心城市的作用,通过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城市群中城市的深度分工与合作,使核心城市有基本腹地,并以此进一步运作,成为整个地区的门户。这种构想应把城市群的城市作为核心城市的创新型次级极点和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和产业转移的次级中心,强调核心城市与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快速交通,扩大都市圈的一小时可达范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

㈢城市群内城市间的竞争与协调

在城市群内部,不仅有合作,也有竞争。如何协调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就是城市群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下通过苏格兰城市群和伦敦大都市城市群两例,说明如何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建立城市群的协调机制。

为了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哥拉斯哥,爱丁堡和兰拿克郡(Lanarkshire)签订了多边的协议。在苏格兰区发展部(Scottish Development Agency)下,设有13个地方企业公司(Local Enterprise Companies)。四个公司主管哥拉斯哥市,一个公司主管爱丁堡市。近来又设立了许多专业公司机构,加强地区的协调,这些机构包括,新的水务公司,住房公司(the Housing Corporation),区域交通管理机构,教育与培训组织,地方开发公司。这些公司是在新的城市管治模式下的属于公司化的半政府机构。哥拉斯哥和爱丁堡之间近来重新开通了运河,投资为八千万镑的千僖年链接(the Millennium Link)象征着城市有竞争也有合作。两城在争夺苏格兰艺术与设计国家美术馆,苏格兰高档Harvey Nichols百货店,苏格兰第一家宜家居,英国1999建筑与设计之城等项目时,竞争激烈。正因为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有必要在城市群的区域尺度进行战略规划。形成战略性的空间规划构架,为重大投资项目提供依据。

伦敦泰晤士河口城市开发公司(London Thames Gateway Urb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是新成立的城市开发公司,旨在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开发。城市开发公司是公私合作的半官方机构,是在保守党执政期间,为了加强私营资本进入城市建设而设立的,英国在1979年后采取了一序列鼓励私有部门经济的措施,包括设立‘企业区’、规划简化区、城市资助区和城市开发公司。这些措施旨在简化规划程序,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化。一些成功的城

市开发公司改变了滨水地区城市衰退的面貌,建立了为专业人士和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吸引并建设了文化娱乐设施。

最近于2004年5月在伦敦以东的泰晤士河口地区成立了城市开发公司。这个开发公司所管辖的地区横跨伦敦六个地方市(Boroughs,类似于城市的‘区’,但比中国的区级建制要高,因为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大伦敦市是由这些具有相当大的地方管理权的地方市所组成的松散的大都市联合体)。这六个地方市包括:Tower Hamlets, Hackney, Barking Dagenham, Havering, Newham和Waltham Forest.

伦敦泰晤士河口城市开发公司是沿泰晤士河口两岸,一系列城市开发公司的其中一个(见图5)。这些开发公司有效地协调了沿岸各城市的关系,使得泰晤士河口再开发成为一个整体工程。这些开发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而是按照市场准则运作的半政府机关,拥有相当的管理权。比如自2005年5月起,伦敦泰晤士河口公司依据开发法规开始审批在其范围内的规划申请项目,并依据1990年建筑管理法实施建设管理审批。这些权力有效地保证了跨区项目的统一管理,也减少了审批层次,加强了沿区各城市之间的协调。

【图5: 泰晤士河口的一系列城市开发公司】【资料来源:泰晤士河口城市开发公司网页】

伦敦等重大项目中建立了体制支撑,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公司。他们有规划权,即审批规划申请,并开展多部门合作。如何按市场准则进行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是解决城市群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问题。城市群的竞争与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内的城市群受到行

政体制分割的局限,往往不能有效地合作,出现内部竞争,不能发挥协同作用。为了达到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多采用行政区划调整的办法,即重新划分归属关系。这种调整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但往往涉及到各方利益,阻力较大。有些城市通过行政兼并的方法解决核心城市增长空间的问题,比如番禺撤市改区,成为广州的一个区。余杭和萧山并入杭州,扩大了杭州的发展空间。这种行政区划调整往往冲击较大,受到多方阻力。可以考虑如何运用新的管制理念,把涉及多方利益的地区重新组织成一个特殊的管委会,通过类似土地开发公司的形式,吸收多方入股。

对于较近的若干城市冲突与竞争,可以考虑以一体化建设的形式予以协调。所谓一体化,并不是把多个城市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城市连绵区,而是要有绿化隔离,在重要的地段,实现共同开发,可以成立联合开发委员会,归属于上级直接领导,可以减缓由行政区划调整而引起的冲击。这种模式的开发也不同于建设开发区。因为在当前的国内调控环境下,受到开发区侵占农田的负面影响,成立新的开发区的阻力较大。成立联合开发委员会恰恰是为了协调城市之间开发的矛盾,控制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向紧凑型、节约型发展。一体化地区不应将交界地带形成建成区相连的蔓延区,否则会将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而是应该通过联合开发的形式,使得开发的运作一体化,形成紧凑的开发形态,保留或控制绿地农田隔离带。城市群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并加强隔离带,并选择合适地点,引导城市共同开发,形成既有分割,又有联系的多中心城市网络,而不是城市蔓延区。

㈣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振兴

目前欧洲的城市发展重点在于城市振兴。近来国际上出现了以大型地区性开发为主导的城市振兴计划。当前欧洲城市振兴的趋势是推出城市重大项目(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s)。据牛津大学的Swyngedouw教授对欧洲十三个城市的案例研究(Swyngedouw et al,2002),当前的城市政策以从综合规划转向以城市重大项目的运营。这些重大项目遍布欧洲重要城市,如伦敦,柏林,布鲁塞尔,都柏林,拿不勒斯,维也纳,毕尔巴鄂。其中以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整治尤为典型。香港也继数码港计划之后,推出了香港西九龙文娱区计划。

1、超大型项目

这些城市重大项目往往是由国家直接领导的,有些甚至是由国家直接投资的。伦敦泰晤士南岸就围绕一系列博物馆和文化设施进行了地区振兴(见图6)。开发机构包括公共的机构,非营利组织,私人开发商。主要投资来自于银行的住房专项贷款,从停车场和商铺收取的租金,住房开发公司的拨款。政府也为公共空间的改造从英国的专项振兴计划(The Single Regeneration Budget)中提供拨款,地方政府,商业机构,和彩票机构也注资。公共投资主要用于改善交通设施,私人投资机构把原地区政府大楼改成了旅馆和娱乐中心,把原壳牌石油公司的办公楼改造成豪华的公寓。

【图6:泰晤士南岸的博物馆群】【资料来源:泰晤士南岸介绍网页】

泰晤士河口区(The Thames Gateway)是英国最大的棕地再开发(John et al, 2005)。1995年首次在英格兰东南部区域规划纲要中指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该区沿着泰晤士河两岸延伸40英里,从塔桥一直到北海。包括了英格兰三个区域(伦敦,东部英格兰和东南部英格兰),两个地区(Essex和Kent),与14个地方政府。此外,该区还涉及到英国中央政府和具有政府性质的城市开发公司(Urb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更为复杂。英国的区域规划指引中强调了要加强伦敦的国际城市的竞争力,扩大新经济的就业岗位。这个区域存在在大量的闲置土地,有些还是荒地。规划要新建二十万住宅单位,包括新城(Rochester Riverside),创造30万就业岗位,和一系列的经济开发区。该区也是伦敦2012年奥运的基地所在地区。

改造后的泰晤士南岸成为伦敦的新亮点。突出了伦敦除了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文化之都的特点。这些大型项目的特点是运用了新的管制理念,由多方参与和投资。它们比较灵活,容易完成既定目标。传统的综合规划往往不能完成预期目标,尤其是目标往往不明确。这些城市重大项目并没有完全取代规划,而是是规划的重点和战略更加明确。

香港数码港是另一案例。为了加快香港的经济转型,在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提升经济的高科技含量,完成从由香港制造到香港创造的转变,香港政府提出了数码港的计划。整个项目投资约二十亿美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资拥有,由香港数码港管理公司负责管理,数码港座落于香港港岛的南部(见图7),占地二十四公顷,有四座甲基智能办公楼,一座五星级酒店,以及零售、高档住宅。数码港通供了高科技创意环境,培育了中小资讯科技企业,并建立大学,科研,发明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培养资讯人才。数码港还设计了专门的标志图案(见图8)。

【图7:香港数码港的位置和布局】【资料来源:香港数码港网页】

【图8:数码港的标志图案】【资料来源:香港数码港网页】

传统城市与城市群规划往往关注空间形态和城市的规模等级结构。欧洲城市振兴计划的经验表明,规划也要注重城市重大项目的筹划,并把城市重大项目与城市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西方也发生了城市规划的思路转变。在福特制和凯恩斯国家福利主义,城市规划相对比较确定。但在全球化和自由经济管制的影响下,规划开始强调从项目入手,加强运营。

科技兴国、科技兴市是许多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出现了所谓的亚洲硅谷化。数码港是在承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的经济低谷时提出的,为了调动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利用原来的地产经济的优势,香港政府利用政府的土地特批权,吸引李嘉诚家族投资。把地产与高科技开发捆绑在一起,引发了对该项目是地产项目还是高科技项目的批评。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个模式有助于筹集资金,关键在于合理把握地产与科技开发的关系,把地产的投入滚动开发,促进向高科技转化。国内的大学城也常常与土地批租结合在一起,实现商业式开发。但建设大学城或科技园不能变相为土地批租,如果本末倒置,将会损害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使政府所控资源流失。启示之二是,即便是以金融和生产服务为主的香港也在寻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突破。政府引导的基地和园区建设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没有政府的引导,自发的结构转化可能要经过漫长的阶段,可能会因为外界和自身的瓶颈而无法实现。即便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介入也是必要的。西方把这种介入称为企业性城市,是当今全球的城市之间竞争的必然产物。

2、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

城市群的振兴计划往往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泰晤士河口的开发也旨在改善城市落后地区的条件,把城市开发和社会政策结合起来。东伦敦地区是伦敦最为贫困的地区,使传统工业基地,制造业和水运衰退后,这些沿河的码头区和工业区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图9显示了‘剥夺指数’的分布。剥夺指数是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住户贫困状况(比如失业、年老独居、单身母亲)而加权综合的指数,将指数分成十个等级,按人口普查小区绘制成分布图,途中深色部分反映了较贫困的地区。伦敦泰晤士河开发公司就位于东伦敦区。

【图9:伦敦大都市区的社会剥夺指数】【伦敦泰晤士河口公司网页】

河口开发将产生30万个工作岗位,从而振兴地方经济。伦敦泰晤士河沿岸拥有3500公顷土地,将会兴建一序列新的交通设施,比如跨泰晤士河大桥,在Barking的沿岸地区,再次开发180公顷的‘棕地’(指旧工业、仓储用地),将是外伦敦最大的棕地再开发项目。开发公司与房地产公司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建设近万套的新住宅,形成一个组合就业、教育、商业和娱乐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社区。Barking将成为沿河的重要战略中心,与伦敦金融城形成快速交通联接,13分钟可达市中心。在伦敦东部将建立伦敦沿岸保护区公园,占地640公顷,形成以保护、游憩和娱乐为主的功能区。伦敦泰晤士河沿岸的开发非常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城市群的战略开发地段选择在较为落后、贫困的地区,并结合棕地的再开发,既加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又保护了环境,不侵占绿地。同时对自然环境美化地段、具有科学价值的河口环境进行了保护式利用,建立生态公园。这种公园是以自然环境为主,强调保护而不是开发。

㈤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

欧洲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城市振兴(urban regeneration)。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城市改造运动,被称之为欧洲的‘城市复兴’。它已经突破了狭义上的旧城改建,城市振兴的核心任务是振兴经济,解决由传统制造业衰退而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其首要任务之一是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品质,完成从工业制造业城市向文化中心的转型。其中文化成为城市振兴的工具,出现了所谓文化导向的振兴或艺术引导的振兴。其实城市一直文化生产的基地,是文化创新的源地,也是时尚、品味的发源地。工业化后城市承担了生产制造任务,但是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

城市的文化功能突显出来,文化功能日益成为城市复兴的支柱。城市复兴由就业(产业)为中心转向以文化为先导。

文化产业推动了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在失业率较高的‘后工业’城市是至关重要的。文化也使城市增加了活力。欧美城市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郊区化,城市中心地区居住的人口稀少,一到夜间和节假日,城市中心人气不足,也形成了安全的隐患。此外,作为公共艺术的文化活动,创造了新的城市形象,有着明显的视觉效果。城市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加强社区的参与,通过各种比赛和活动,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但是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振兴,也有其局限。往往过多注重大型项目,针对有限的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往往强调高雅文化(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反而使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显得单调,缺乏大众性。城市文化振兴项目往往与地产项目捆绑在一起,名为文化项目,实为地产项目。在旧城改造中,往往要搬迁原有居民,对当地社区造成冲击。

欧洲城市复兴,由1983年评选欧洲文化之都开始,已经形成了一场广泛的城市改造运动。1985年雅典荣获该称号,其后有佛罗伦萨(1986)、阿姆斯特丹(1987)、西柏林(1988)、巴黎(1989),到2000年,一年就有9个城市获200万镑的资助。上述城市基本上是欧洲的文化城市。1990年哥拉斯哥荣获了该项称号。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哥拉斯哥成功地扩大了文化的内涵,将其扩展到设计、工程制造中的艺术创新、建筑、制船业、宗教和体育活动,重新建造了音乐厅和著名的博物馆。

哥拉斯哥属于衰退的工业城市,失业率较高,历史上工会组织呈现强势,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环境质量较差。这些都为城市的投资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为了力该这种负面的影响,哥拉斯哥利用媒体集团,推出了‘快乐先生’,掀起了一场城市形象改造的运动。始于1983年,这场名为‘哥拉斯哥微笑运动’(Glasgow’s Miles Better)的运动成为英国至今为止最成功的城市形象设计。1989年起,快乐先生的宣传进一步变成了‘哥拉斯哥活力之都’的运动。1997年推出了‘哥拉斯哥友善之城’(Glasgow Friendly City)的形象设计。城市的新形象标志(见图)广为用于各种宣传品、旅游纪念品、出租车、旅馆等服务业中。这场城市标志的推广运动融合了推销、广告、商业、展览和媒体各种手段,显示了城市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哥拉斯哥近来由此重现了经济活力,成为成功的城市振兴的案例,举办了一序列活动,新的城市形象获得了国际的认同。1988年举办了园艺展,1990年获得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1999年又成为建筑之城。

【图10:哥拉斯哥友善之城的标记】【资料来源:哥拉斯哥市政府网页】

此外,欧洲的许多城市也推出了各自的城市大型项目设计。巴黎推出了文化大型工程,包括罗浮宫金字塔、蓬皮杜中心、巴士底尔科剧院(the Opera at La Bastille)。西班牙的毕尔巴鄂以其著名的古根海博物馆而为全球知名。巴塞罗那利用1992年的奥运会成功地改造了滨水地区,形成了地中海城市的氛围,2004年又成功地举办了文化论坛。一系列的以文化为先导的城市振兴计划带动了城市的复兴,因为这些品牌战略都是结合文化因素,在城市的建成环境入手,所以西方有学者称之为城市的硬件品牌设计(Hard Branding)(Evens ,2003)。

【图11:巴塞罗那的滨水地区改建】

文化是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策略。最新研究表明,高科技人才,不单单是流向高收入地区,他们对城市的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是创意城市的关键。现在全球城市不光打造各种消费场所,吸引人们前往消费,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为先导,打造创意环境。美国城市研究学者佛罗里达说,城市枯燥了,连富人也要离开(Florida,2002)。

文化要素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与西方主要城市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时代分不开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是镶嵌于社会之中,有一些要素是不可流动的,既城市的文化特色。尤其近来,认识到文化环境对经济创新的作用,使得很多旨在加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政策也从社会的整合和文化创新入手。文化政策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文化作为地方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是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多元化和活力是培育企业创新的关键。文化产业由此对城市整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吸引‘创新阶层’(指高收入人士、企业

人士、专业人士、文化艺术家等)是振兴城市的重要举措。现代艺术博物馆、画廊、观瞻性体育运动、文化娱乐节目、公共关系等均成为文化振兴的热门话题,文化策略往往提供品牌之上,力争创立城市的鲜明形象。文化推销为欧美盛行的城市推销推波助澜。文化产业包括了印刷、出版、电影制作、电台、电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时尚、旅游、体育等活动。近来出现了文化导向的城市振兴,不是狭义的旧城改建,而是以文化设施开发,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城市形象推销为先导的城市功能再造,将工业城市转变为文化中心。

无独有偶,城市形象设计广为运用。香港推出了城市标志的新品,其标志在香港-亚洲的国际城市的口号下被运用到各种推销的场合,形成一种城市的整体和统一形象。新的标志巧妙地把中文香港两字与英文HK相结合,成为一条腾给的巨龙。形象从色调上赋予了节日气氛(见图12)。

【图12: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城市的新标志】【资料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hk】

最近,香港推出了香港西九龙的文娱区的规划。西九龙文娱区的概念建筑规划的一等奖由著名的英国公司Foster和合伙人获得(见图13)。巨型的挑棚造成了特殊的地标,覆盖了其中的空间,并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滨水的地段的特殊品质,造成了独特的氛围。整个建筑环境以水平线条,不与其后的建筑争高低,反而与整体的建成环境相辅。在各种尺度上显示了公共空间的特点。竞标评委高度赞扬了该设计体现把香港创造成世界一流艺术与文化中心的目标。

【图13:西九龙文娱区的的概念设计】【资料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c85371870.html,.hk】

近来西方关于文化创新的研究表明,城市的文化创意活动是相当本土化的,在空间集聚成为集群,比如好莱坞有影视产业区。在欧洲文化名城的佛罗伦萨,艺术保护、修复的企业呈现了集聚分布。根据艺术品复兴的种类,相关产业集中在一起,与其它创新产业的分布呈现了地方区域化的特点。同样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展现了城市文化与欧洲经典建筑的魅力

(见图14)。

【图14:威尼斯的建筑魅力为城市创立形象品牌】

传统城市改建过于注重物质形态的改造。当然在旧城环境和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旧城改建容易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城市之间的竞争超过了简单的基础设施水平比较的时候,文化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近来的国际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出现了以下的新动向:1)实现高科技和文化互动,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宜居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2)文化的产业化,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结合,传统文化可以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包括运用媒体手段。3)文化创新与消费结合起来,文化活动与城市的形象相结合,使得文化活动有经济支撑,适应了经济结构的转型。

㈥解读与结论

西方城市区域规划思想自九十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强调区域的平衡,转变到以城市重大项目为核心,振兴城市区域,形成城市群。在城市区域内,不再强调区域小平衡,而是注重战略大协调,即以城市的现有和潜在优势为重点,以主导产业为统领,强调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这种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空间战略就是城市群的基本指导思想。传统上,区域规划强调区域决定城市,而现在是城市决定区域,这是因为,现代产业的流动性增强,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城市外向发展,核心城市的品牌对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重大项目,特别是重点地区、园区的建设对城市以及整个城市群的形成至关重要的意义。城市群内城市的协调,不是靠区域内部的小平衡,而是需要从城市群的竞争优势这一高度来

认识,实现战略上的‘大’协调,突出重点,形成主导产业统领。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群的布局不再是一个空间布局问题,而是如何为产生城市群的协同优势而开拓新的生长空间的问题。城市的空间战略应当首先侧重都市区(city-region),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网络的发展。这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教科书的城市-区域观。传统观念认为城市的功能定位是由所在区域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决定的,而城市群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个逻辑关系。因为区域是依靠城市群为窗口和节点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在城市的节点上,可以孕育超越区位限制的新生长点,从而转变区域经济结构,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城市群往往需要一个核心城市起到领军作用,只有核心城市的领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群的竞争力。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利用首位城市的优势,形成与首位城市相配合的态势,而不是与其盲目竞争,否则是伤害了城市群的整体利益,也会伤及自身的长远利益。

为了改变城市区域的一些限制因素,城市形象设计(不是指形象工程,而是指城市的自身文化精神,比如进取的积极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城市群的规划因而不应是单纯的基础设施布局。与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相关的城市社会环境,包括生活素质,也应该是城市群规划的重要因素。城市群的规划因而不是单一要素的规划,而是系统的整体规划。一个系统的规划,尤其要在宏观和整体层面上有领先的、符合实际的统一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群规划首先是一个协调认识的过程,为城市协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城市群规划不是单一要素的规划,而是系统的综合协调。一个系统规划,没有简单、不需要付出努力、包括在思想上需要付出努力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这样一个宏观和整体层面上。实现城市群规划,需要有机制的保证。规划与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规划不仅是地区发展的引导,同时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规划编制往往是凝聚共识、提振自信、外向推销的一个过程。城市群规划形成后应组织媒体力量,广为宣传,可以以论坛形式,加强公众参与,既造成影响,有助于形成共识,塑造开放进取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曾尊固,庄任兴,吴缚龙(1991)三角洲国土开发: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三角洲的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Bailey, Nick, and Ivan Turok. 2001. Central Scotland as a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 useful planning concept or chimera? Urban Studies 38 (4):697-715.

Evans, G. 2003. Hard-branding the cultural city - from Prado to Pr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7 (2):417-440.

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Jessop, B., and N.L. Sum. 2000. An entrepreneurial city in action: Hong Kong's emerging strategies in and for (inter)urban competition. Urban Studies 37 (12):2287-2313.

John, Peter, Adam Tickell, and Steven Musson. 2005. Governing the mega-region: governance and network across London and the South East of England. New Political Economy 10

(1):91-106.

Meijers, Evert. 2005.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and the quest for synergy: is a network of cities

more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 Urban Studies 42 (4):765-781.

Phelps, N. A., and N. Parsons. 2003. Edge urban geographies: notes from the margins of Europe's capital cities. Urban Studies 40 (9):1725-1949.

Swyngedouw, E., F. Moulaert, and A. Rodriguez. 2002. Neoliberal urbanization in Europe: 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the new urban policy. Antipode 34

(3):542-57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领导长株潭与中原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5年12月第49期 决策信息 领导长株潭与中原城市 城 市 背 景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主要内容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涉及功能定 位和发展目标、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产业发 展和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空间管治以 及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 1.空间组织。包括两个层面的结构,一 是整个区域的城镇空间组织为“冉字型”结 构: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及湘江 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319国道、320国道 和上瑞高速为两条次轴;以湘乡—韶山公路 和106国道两条辅轴,形成以长沙、株洲、湘 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二 是城市群核心区空间组织为“一主两副环绿 心”的结构:以长株潭北、西南、东南三个功 能区分别为主、次核心,三市结合部为绿心。“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结构,包括3个主中心 组团、4个次中心组团、15个片区组团和29 个小城镇组团,构成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 类空间协调、生态循环良好的网络型城市化 地域。 2.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四带,即湘江生 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包括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区、 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西部生态产业带。同时,对区域影响大的清水塘、下摄司和竹埠港等污染工业区提出了整治的内容和时限要求。 3.基础设施。按照合理布局、 共建共享的要求,对综合交通、能源、供水、污水处理、 防洪排涝、环境资源保护建设制定了有关标准和要求。在尊重三市总规框架的基础上, 突出了对三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地区的规 划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衔接。如从一 体化角度调整长沙总规中的水厂和污水处 理厂的数量和布局,规划长沙的污水厂从 17座减少为7座,并下移暮云水厂。 4.生态建设。从省级政府的事权要求出 发,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和监督主体,明确了禁止开发建设区的范 围,划定了生态底线。 内 容 中国城市化正在进入城市群时代 种种迹象显示,在人均GDP突破1000 美元,城市化水平突破40%以后,我国的城 市化正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其中很重 要一点,就是城市群战略在城市竞争和经 济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去年 长三角、环渤海都市圈规划上升为国家区 域规划战略试点之后,包括福泉厦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一体化、长株潭、大 沈阳经济区等一大批新兴的城市群区域规 划在过去的一年中迅速成形发展,完成基 本构架。城市群战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 市化过程中的最高战略。有关专家也断言, 中国城市化正在进入一个城市群时代。 仅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而 言,一场区域规划的浪潮正在 “十一五”规划期起步的前夜阵阵涌起。特别是今年以 来,中部地区原来一些固有的区划、部门和 行业壁垒,正在被经济规律支撑下的城市 一体化各个突破。芜马铜沿江产业带、江西 昌九工业走廊、长株潭一体化、武汉“1+8” 城市圈以及中原城市群,正在按照分工协 调、优势互补的规划,逐步被培育为各地区 域经济的增长极。 10月19日,作为国内首个内陆城市 群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正式公布。11月16日,几易其稿的《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出炉。对比分析上述两个城市群的区域规划的异同,对其他正在编制区域规划的中 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城市群(带),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意义。案例解读: 长株潭区域规划体现五大特色与创新根据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办公室高级规划师卢庆沙对《长株潭区域城市群区域规划》的解读,该规划具有五大特色与创新:一是对三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整合、提升和凝练,在尊重三市总体规划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三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地区的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衔接,对总体规划中考虑不够深入的环节有选择地重点研究;二是作为非法定规划,为完善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与空间规划的结合与融合做了有益的尝试,满足了省政府及三市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空间调控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需求;三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规划,更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战略性的特征,同时兼顾了实用性、 可操作性,注重将区域规划的种种“终极合理目标”转化 为具体可行的“行动过程”;四是明确提出了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新内容,管制对象明确,管制要求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控制性;五是从省级政府的事权要求出发,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和监督主体,明确了禁止开发建设地区和划定了生态底线。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特别强调郑州中心地位 根据《河南日报》等媒体对《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该规划的一大特点是特别强调省会城市郑州的中心地位。“十一五”时期,省会郑州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媒体分析指出,在《纲要》中,与郑州有关的关键词特别多。第一个关键词是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其重点为推进六个对接:即城市功能对接;城区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和生态对接。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快郑洛互 动发展。内容包括形成五条郑洛之间的快速通 道;全面推进郑洛之间的产业布局等。第三个关键词是促进郑新呼应发展。第四个关键词是 密切郑许经济联系。重点加强两市在高新技术 产业、轻工、食品、烟草等领域以及人才、信息 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两市协调发展。第五个关 键词是强化郑州的中心城市地位。除了明确郑 州借助“集合城市”的力量,加快形成带动区域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以外,配合《纲 要》,郑州现代物流中心、郑州区域性金融中 心、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空间布局、生态、交 通等6个专项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 16

城市群突破:对贵州优化城市(镇)空间布局的思考

城市群突破:对贵州优化城市(镇)空间布局的思考 芶以勇①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贵州贵阳 550002) [内容摘要]城市群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者从城市群概念及其建构条件入手,阐述了贵州城市群发展的时代背景、基础条件和重要意义,以重点打造黔中城市群为突破口,分析和提出了贵州城镇化的空间战略布局的调整思路,即“一群、三轴、五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进一步提出了以黔中城市群为重点、优化贵州城市(镇)空间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城市群突破城市空间布局 21世纪是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城市群是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单位。从经济发展的潮流看,毫无疑问,城市群正成为这场竞争的主角。从国内来看,位于沿海地区的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国际交流的超大型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三个超大型城市群将成长为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空间。而中西部地区也有不少城市如武汉、长珠潭、海峡西岸城市正加快步伐向大城市群发展。对处于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位置、人均GDP全国挂末位次的贵州省来说,面对9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4000万人口的民生改善问题,在发展“慢”就要“挨打”面前,积极推动农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大力发展大中城市,构建黔中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适宜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那么,贵州省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黔中城市群发展呢?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就该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城市群突破:对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重要性认识 (一)城市群及其建构条件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 ①[作者简介]芶以勇(1965——)男,贵州遵义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政府经济及其应用对策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您的得分 93/100 答对题数 2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 单选题:3 分] A 加强对港口城市的建设 B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C 扭转京津冀之间不公平的经济关系 D 对现有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实行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5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方向是()的现代化建设。 [ 单选题:3 分] A 省会城市周边区域 B 沿海平原地区 C 滨海、山区和山麓地带 D 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区域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8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9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防城港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防城港年产xx项目投资计划书 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

报告说明— 防城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是一 座滨海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 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100.895公里,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第二大侨乡。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当时作为援 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来建设,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 西部地区第一大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1984年5月被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 城港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防城港市拥有沿边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 经济合作区、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5个国家级改革创 新平台,是国家战略聚集区和先行先试特区。2016年5月,防城港还被列 为我国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之一,防城港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香薰精油是从具有香味的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精华,也就是常说的 植物荷尔蒙。近代欧洲发展出的香薰疗法是利用香薰精油呵护身心的方法。萃取植物之精华的香薰精油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 通过沐浴、按摩等方式可以平衡及舒缓身体和精神。香薰精油具有完全的 挥发性,能完全溶于酒精和油。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间接性的促进、提升,改善人体本身正向功能的加强。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6897.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709.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78%;流动资金118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22%。 达产年营业收入96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333.63万元,税金及附 加114.16万元,利润总额2290.37万元,利税总额2720.44万元,税后净 利润1717.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02.6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21%,投资利税率39.44%,投资回报率24.90%,全部投资回收期5.52年,提供就业职位164个。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任务清单

9B Unit 1 Asia 知识点归纳汇总讲解 Comic 1. Wow, the Great Wall is amazing, isn't it? 哇,长城真是令人惊叹,不是吗? (1)此句是一个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的几个特殊形式: ①不定代词everyone,someone,somebody,everybody等作陈述句的主语时,附加问句的主语在正式语体中用he,在非正式语体中用they。例: Someone went home, didn’t he/they? 有人回家了,不是吗? ②this,that,something,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以及动词不定式(短语)、现在分词(短语)等作陈述句的主语时,附加问句的主语常用it。例: This isn’t a good book, is it? 这不是一本好书,是吗? Everything is ready, isn’t it? 一切都准备好了,不是吗? ③当陈述句中出现had better时,附加问句用hadn’t。例: You’d better ask the policeman, hadn’t you? 你最好问问警察,好不好? ④当陈述句中带有never,hardly,few,little,nothing,nobody,none等这类否定词时,附加问句要用肯定形式。例: They’ve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have they? 他们以前从未去过那里,是吗? ⑤当陈述部分为祈使句时,附加问句一般用“will you?”。例: Open the window, will you? 把窗户打开,好吗? ⑥以Let’s(包括听话人在内)开头的祈使句,附加问句常用“shall we?”;但以Let us(不包括听话人在内)开头的祈使句,附加问句常用“will you?”。例: Let’s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shall we? 咱们在学校大门外见面,好吗? Let us go swimming, will you? 让我们去游泳,好吗? ⑦There be句型中的附加问句用“be there/be not there?”。例:

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最全)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建成的城市群三个将成世界级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中西部居多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由于我国城市群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还不太成熟,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个方面。 1.中心城市功能偏弱 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增长极。也就是说,城市群的成长,主要靠中心城市的主导和带动。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与支柱,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城市群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群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能力较弱,经济实力有限,主导城市群发展的动力不足。尤其是中西部省区城市群,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中心城市难以成为带动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源。例如,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南宁,中原城市群中的郑州,关中城市群中的西安,等等,都存在着自身能力有限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不是靠自身的力量来拉动城市群的成长,而是反过来由城市群支撑和推动着自己的发展(主要是借助于行政的力量)。这就严重制约了城市群整体的发展。 2.城市群结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群功能结构正在发育过程中,还不完善。一个成熟的城市群,支柱城市(包括中心城市)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且这些支柱城市之间还要形成稳固和强大的功能结构(密切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群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作为城市群主体的省区城市群,普遍缺少可与省会城市比肩的大城市,因而城市群大都是简单的单极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结构。例如,武汉城市圈中的中心城市武汉,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0亿元,占城市群全部生产总值的56%,是典型的单极结构。又如,成渝城市群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了重庆、成都两大城市外,其余大多是中等城市,而重庆、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却分居两端,东西相距350公里以上,中间就缺少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大城市来完善这一地域结构。再如,北部湾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分别是南宁和合肥)偏居于一端,远离城市群主体,在地域结构上也不合理。 3.城市群产业同构严重 一个城市群要想立足于市场,群内各主要城市之间必须在产业上建立起结构性的分工与合作关系。这既是城市群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难点。我国城市群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各城市在产业上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构现象普遍而严重。例如,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产业同构率均在65%以上,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的趋同率更高达70%。这一方面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常常导致相互间的竞争大于合作,摩擦多于融合,不仅削弱了城市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制约了城市群整体的发展。 4.行政色彩浓厚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落实哈长城市群 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哈政办发[2016]44号 【发布部门】哈尔滨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29 【实施日期】2016.12.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发〔2016〕4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9日 哈尔滨市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根据省、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着力先行先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注重落实措施与《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类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建立协作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哈长城群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开放合作共赢、公共服务共享,切实发挥哈尔滨市在哈长城市群中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绿色城市群的建设目标。 (二)发展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强化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立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打造城市群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强化哈尔滨市带动作用,提升辐射周边中小城市功能,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群。四是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城市群重大项目、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

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江淮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1+10”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区、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0个省辖市。 甘肃城市群:包括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陇南市、定西市等城市。

2020安徽省《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答案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 您的得分 96/100 答对题数 29/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我国珠江三角洲都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单选题:3 分] A 深圳 B 广州 C 香港 D 澳门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7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8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A 核心城市 B 港口城市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教学文稿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

第1题、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 )合作。(单选题)(分值:2) A. A.澳珠 B. B.粤港 C. C.港澳 D. D.粤澳 第2题、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单选题)(分值:2) A. A.传统企业 B. B.创新企业 C. C.科技企业 D. D.高新企业 第3题、到(),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单选题)(分值:2) A. A.2035年 B. B.2030年 C. C.2040年 D. D.2045年 第4题、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体系。(单选题)(分值:2) A. A.地方协作 B. B.地方合作 C. C.产业合作 D. D.产业协作 第5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大湾区廉政机制协同,打造优质高效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和群众获得感。(单选 题)(分值:2) A. A.行政功能 B. B.行政效率 C. C.服务效率 D. D.服务功能

第6题、建立以企业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单选题)(分值:2) A. A.主体 B. B.依托 C. C.支撑 D. D.载体 第7题、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机场经济” B. B.“海陆经济” C. C.“飞地经济” D. D.“交通经济” 第8题、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单选题)(分值:2) A. A.服务 B. B.行政 C. C.市场 D. D.经济 第9题、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单选题)(分值:2) A. A.环保湾区 B. B.绿色湾区 C. C.生态湾区 D. D.美丽湾区 第10题、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健康产业 B. B.生命产业 C. C.养生产业 D. D.医疗产业

解读《长春“十三五”城建设发展规划》

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主讲嘉宾:李赫楠 时间:2016年1月23日 主讲嘉宾简介: 李赫楠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属于非法定规划,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确定了城市发展愿景和近期目标以及专项规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为长春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次规划统筹了所有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一共提到了44家单位,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9大方面的内容。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初步完成,目前仍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中。 这是“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见图1),今天我通过这张图来说明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国家的大政分针,长春市承接的试点任务,长春市的发展愿景。 一、领导讲话 在相关背景里面,我们分析了领导的讲话。去年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长春市,指导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召开了多次的专题会议,作出各种重要批示和指示,从中我们总结出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四个方面: 1.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城市建设发展的治本之策。 2.精准有效投资——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发力点。 3.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之路。 4.科学规划——描绘一张好的蓝图。 二、国家大政分针 1.国家新型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4章10节25个重点任务(见图2),其中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比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在这里提出要建设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的运输体系。在此基础上长春市成功申报并已经开始各项试点任务,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等三大试点。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可以用6个理念、6个原则,8项制度来概括,其中8项制度又含有44项重点内容(见图3),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等多项内容。 3.“长吉图”融入“一带一路” 长吉图战略承担着“一带一路”北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任务。长春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依托长吉图国家战略,推动长吉一体化进程,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落位,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着重建设机场、铁路、公路等支撑性项目。 4.哈长城市群 根据《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吉林版),长春市定位为: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内容解读2017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除了“开放”外,“绿色”成了整个规划篇章的另一重要关键词,贯穿区域内城市规划、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同城一体化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优良的生 态环境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保住一泓清水作 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共同打造蓝色生态湾区。 思考:如何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 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 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 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瓶颈。 围绕提高承载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工夫。一方面,全力提高区域投资强度,特别是以生态为核心 的区域。另一方面,要依托生态海湾,统一规划,群外建设生态屏障,群内打造生态廊道,强力保护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等生态敏 感地区,层层递进、重点管控,确保近岸海域水质整体上达到Ⅱ类 标准以上,构筑陆海一体生态安全格局,建好蓝色生态湾区。同时,启动城市艺术美化工程,打造具有鲜明风格的城市景观天际线,形 成现代、大气、高雅、简约的城市审美效果。 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正 确选择。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北 部湾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附件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3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4) 第二章发展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 (4) 第二节战略定位 (6) 第三节发展目标 (7) 第三章总体布局 (7) 第一节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 (8) 第二节完善城市群发展体系 (9) 第三节推动人口布局优化 (12) 第四章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13) 第一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13) 第二节营造“双创”良好环境 (14) 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5) 第四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5) 第五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6)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7)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 (19)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20) 第四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1) 第六章产业协调发展 (22)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2) 第二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5)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 (27) 第七章生态文明共建 (28) 第一节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30) 第三节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2) 第四节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3) 第八章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34) 第一节扩大对外开放 (34) 第二节加强国内合作 (35) 第九章基本公共服务共享 (36) 第一节加强教育交流合作 (36)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7)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7) 第四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9) 第十章组织实施 (39)

前言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两横三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加快培育哈长城市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增长极,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是培育发展哈长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 规划期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30年。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目录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2)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2) 2.川南城市群在四川的地位 (5) 3.川南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6) 3.1区位优势突出 (6) 3.2交通条件较好 (7) 3.3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8) 3.4城镇化水平较高 (9) 3.5产业布局合理 (9) 3.6金融环境宽松 (10) 3.7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4.川南城市群发展前景 (10) 4.1将进行积极主动的经济合作,开创广阔市场 (11) 4.1.1将建立便捷的快速通道 (11) 4.1.2川南各市将错位发展 (11) 4.2努力建设组合城市,促进各市共同发展 (12) 4.3构建大型城市,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13) 4.4编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方案,绿色发展经济 (14)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川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市。 地理背景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以下主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资源,以及人文地理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等分析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与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等地相邻。自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分为低山、丘陵、平坝、沟谷。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460余条。自贡境内地形多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贡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自贡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卤水、岩盐及石灰石。自贡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尤以盐业遗址、恐龙化石和彩灯文化著称于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