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十二五”时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展望

“十二五”时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展望

“十二五”时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展望
“十二五”时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展望

目录

一、“十二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1)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1)

(二)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 (2)

(三)加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2)

二、学前教育体制的现状分析 (2)

(一)普及巩固任务艰巨 (2)

(二)办学基础薄弱 (3)

(三)专业幼儿教师缺乏 (3)

(四)区域教育投入差距大 (3)

(五)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明 (4)

三、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4)

(一)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4)

(二)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5)

(三)学前教育发展应走“社会化”之路,并注重非正规形式 (5)

(四)实行跨部门管理,增强政府综合协调功能 (5)

(五)关于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和进行制度创新的具体建议 (5)

1.鼓励多种方式举办学前教育 (6)

2.政府要实施对学前教育的有效管理必须澄清观念 (6)

3.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上政府需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6)

4.学前教育的师资属于全职教师,过于强调幼儿教师职业专业化并不适宜 (6)

四、“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展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7)

参考文献 (7)

摘要:学前教育体制,是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使得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其发展还比较薄弱,质量总体上还不高,观念相对落后,体制机制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建全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学前教育活力,确保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学前教育成就问题未来发展

引言:“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引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民生建设中的亮点。“十三五”期间,必须继续坚持学前教育优先发展,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 205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十二五”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0 年,国家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提出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明显加速。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新世纪以来“入园难”、“入园贵”逐渐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2010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学前教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国家启动实施了8 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加快公办园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各地加快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多种形式扩大幼儿教师队伍。2013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达 283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98 万人,增长了 53%。

(二)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

2011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拓宽财政教育经费筹资渠道,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各个学段的完整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具体政策包括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拓宽财政教育经费渠道(包括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等)。在学前教育阶段,地方政府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2013 年,各级政府共资助幼儿 330.84 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 9.37%;约 1.26 亿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政策,覆盖率为 85.58%,7955.54 万学生享受地方免费教科书政策,覆盖率约 54.17% 。

(三)加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2012 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奠定基础。“十二五”期间,还实施了学前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统一的学前教师职务体系。同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提升学前教师能力,努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师队伍。

总的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不懈努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 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67.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 99.71%,其中女童净入学率为 99.72%。

二、学前教育体制的现状分析

在肯定“十二五”时期巨大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逐渐凸显,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还比较薄弱,教育质量总体上还不高,观念相对落后,体制机制不完善,学前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普及巩固任务艰巨

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以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中西部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口分散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较弱,入园率较低,留守幼儿等困难群体“入园难”还比较突出,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但成果很不稳固,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需求弱,加上厌学、上学路途遥远等因素,不少地方中小学生流失严重,令人担忧,中西部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严

重不足,一些农村民办园大多数为缺乏资质的“小作坊式”,管理不规范、幼儿教师“无证上岗”等现象突出,园舍与设施、食品卫生与疾病预防、幼儿交通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安全事故频发。

(二)办学基础薄弱

幼儿园还没有建立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和日常运行主要依靠保教费收费,没有资金用于改善园所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及待遇,有的发生克扣幼儿伙食费、降低教职工工资等问题。由于各地财力不同,省级政府统筹力度不足,越是财力薄弱的县,教育事业往往更加薄弱。学前教育管理重心偏低,在一些地方,乡镇成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直接责任主体,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十分有限。

(三)专业幼儿教师缺乏

我国专业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师依然紧缺,一些地方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普遍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缺乏,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优秀幼儿教师不愿去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去了也留不住,留住的干不好,干的好的马上就要向城镇、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逆向流动。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幼儿教师,比如师范类大学生,更喜欢选择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不愿去偏远的落后地方工作和学习。我国的教育系统,大部分还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是他们缺乏活力和知识,不能带给小朋友丰富的知识,不能更好的开发他们的智力。

(四)区域教育投入差距大

在属地投入的财政教育体制下,经济越落后,财政教育投入反而越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低,基本上是吃饭财政,难以形成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办学基本条件很难得到保障。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群众居住分散,贫困发生率高,信息相对闭塞,传统习俗观念深厚,群众受教育观念落后,普及学前教育的难度很大。

选取广东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东、中、西部的代表,根据政府对教育的固定投资,绘制如下图表:

2012—2015三省固定教育资产投资额

(五)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明

当前,我国在学前教育管理上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但是由于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定位没有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得不同政府的权限较为随意,而且容易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各级政府由于对学前教育管理的职责定位不清,一方面,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上存在不同的依据,使各地区学前教育不均衡;另一方面,相互推诿现象严重,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确认责任主体,导致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三、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公平性是指保证所有适龄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有效性是指学前教育的质量。虽然公平性和有效性有不同的内涵,但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却是相辅相成的,公平性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有效性则是在基础目标上实现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更高层次追求,也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标准。因此,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方向,就是实现公平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责任,

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的基本保障。

(二)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学前教育具有保教合一性、福利性、公益性与社会服务性、补偿性,属于综合性事业,与普通学校教育有别。学前教育的独特性还表现为它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同时它还是社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一些人对学前教育过度强调其教育性,甚至将其混同于一般制度化的机构教育,这种看法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不利于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进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三)学前教育发展应走“社会化”之路,并注重非正规形式

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非义务教育。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中也仅仅是个别国家把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如招收5~6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而不是全部,而且大都是由社会兴办而非政府包办。学前教育的功能特点也决定了学前教育应走“社会化”之路,注重非正规形式,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学前教育的资源和供给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市场和民间能够对其供需做出及时的反应,能够做政府所不可能做和做不了的事,因为民间具有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这些潜在的资源需要认识其价值和加以挖掘,托幼服务无疑也是一条就业的渠道。与此同时,当下有一种比较强势的呼声———“学前教育应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四)实行跨部门管理,增强政府综合协调功能

在办教育的问题上,政府同样需要回答一个“为什么”———是为了维护公众受教育的权益还是政绩?要对当前城市入园贵和新形势下入园难、农村及城乡交界地区的大量所谓“黑园”现象,以及部门评优工作等认真反思,从而明确教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要正确认识“有为”与“无为”,政府应代表公众和国家意志而不是本部门的利益,履行对教育的职责,其作用更多在于保障每一位儿童的权益———特别是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益和发展权益,以维护社会公平。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不等于直接举办幼儿园,而是创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政策和制度。就学前教育而言,因其多功能和综合性,应实施跨部门综合管理,而不能仅限于教育单一部门的垂直管理,需要将相关的多方面的行政力量整合起来,如民政、妇联、工商、教育、卫生等部门,基层社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实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五)关于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和进行制度创新的具体建议

1.鼓励多种方式举办学前教育

要基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背景考虑政府的职能,限制自身权力,转变行政指令方式,放权于民、放权于市场,要鼓励多种方式举办学前教育,而不仅是资金渠道多元化。要让学前教育百花齐放,管理上必须作出调整,改变标准化的单一管理方式,增强激励、扶持与服务职能,避免政府办教育缺乏灵活性和竞争而导致的一刀切、统整划一及低效等现象。

2.政府要实施对学前教育的有效管理必须澄清观念

需要转变对民间或市场的态度与看法。长期以来受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官与民、公与私成为对立的两个极端:大家似乎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只有公有的、政府办的才是好的,民办的、私营的则为趋利的、邪恶的。如今凡被认可的城市注册民办幼儿园为什么多为贵族化的、高价的幼儿园,政府在此惯性思维下的行政导向显然难辞其咎。事实上,民间存在着大量非营利组织,是兴办教育的积极力量,中国也有民间办学的传统,应加以发扬。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前教育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政绩,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认识差距还很大,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府迫切要做的是变管制限制为放宽政策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和提供服务。自下而上的非正规教育可以作为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同时有助于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

3.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上政府需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对民办教育应当区分盈利与否,研究适宜和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从而鼓励和扶持非盈利性的平民化的学前教育,保证更多儿童受教育权益。对民间兴办的平民化的学前教育可以通过发放教券或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4.学前教育的师资属于全职教师,过于强调幼儿教师职业专业化并不适宜

一方面学前教育因其独特性决定了其师资属于全职教师,同时家长也是师资的重要来源,非正规教育正是以就地取材、“能者为师”为特点的;另一方面,目前,将学前教育师资完全纳入公办的事业编制也不现实。发达国家幼儿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无专业学历,而是通过培训提升职业能力的,其培训往往也不是一次性的,不同资格的教师可以通过资格递进得到晋升,同时教师资格可以在不同园所和地区通用。借鉴别国的这些做法,研究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师资来源、培训制度和管理办法是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对非正规学前教育,政府在管理上更应采取积极的、灵活的方式,如在提供免费的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可以将之作为吸纳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和就业的途径。

四、“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展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转变,确保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相信,只要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中国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形成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赵亚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介绍材料”,2014-2-26,2015-11-10,https://www.sodocs.net/doc/cf10609315.htm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881/201402/164609.html.

[2]赵秀红,:“4% 的前世今生—写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4%目标实现之际(上)”,《中国教育报》,2013-3-5,2015-11-12,https://www.sodocs.net/doc/cf10609315.html,/china/gnxw/201303/t20130305_529924.html.

[3]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 201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财[2013]7 号 )2013-12-18.

[4]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14-8-27,2015-11-18,https://www.sodocs.net/doc/cf10609315.html,/tongzhigonggao/2014-08-27/2059.html.

[5]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7-30,2015-11-16,https://www.sodocs.net/doc/cf10609315.html,/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7/t20150730_196698.html.

[6]“2013 中国科技论文含金量几何”,《中国教育报》,[J]2014(10).

[7]单大圣:“中国教育公平的进展、问题与建议”,《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8]刘利民:“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求是》2012(23).

[9]《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报》2013(2)( 总第144 期 ).

[10]张力、单大圣:“应鼓励优秀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中国经济时报》,2014.8.25.

[11]杨东平主编:《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P3-4.

[12]顾明远:“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中国教育学刊》,2011(9).

[13]单大圣:“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困境及出路”,《现代教育管理》,2013(12).

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

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 地资14.2 姚鹏 20141541039 一、“十二五”中国工业的发展 1.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突出表现就是重化工业的总量和在工业中的比重都得到了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38.6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5%,较“十五”末增加 2.9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搭建了基础平台,另一方面也引发了部分行业突然投资过度、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重等许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社会问题。因此,平衡处理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迈进,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预计重化工业化步伐还将加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然可能继续上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持续推进,预计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增加速度将有所放缓,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十二五”时期,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将是转变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深化发展。 2. 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速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整、优化和提高,并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重点是发展数字化、精密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快向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快向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集群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要打造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强、管理先进的产业集群区。

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报告

“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报告 2015/10/15 9:44:00 陕西统计局 “十二五”时期,在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内、外部压力和重重困难,积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的坚定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事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稳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需求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大的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加强。谱写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又一新篇章。 经济稳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 “十二五”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高速发展逐步回归到稳步发展的过程。初期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今年,由于受煤炭、石油及加工等能源工业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需求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影响,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初步预计到“十二五”末,陕西经济总量达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达11%,为近几十年来较好发展时期。从各项指标来看都有大的增长,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46929.14元,略高于全国水平,年均增速11.6%,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7位上升到2014年16位;财政收入达到3145.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4.6%,年均增长15%,累计总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十一五”的1.96倍和1.8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75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19倍,平均每年增长21.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918.7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5.2%,年均增长16.7%。同期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366元和7932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3%和15.4%,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同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服务业占比提高产业结构优化 “十二五”时期,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9.8∶53.8∶36.4变化为“十二五”末9.1∶52.3∶38.6。呈现出一、二产占比下降,三产业占比提升的特点。 一、工业、建筑业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工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十二五”以来,第二产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增加值由“十一五”末5446.1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9500亿元,增加了4053.9亿元,年均增长12.4%,是增长较快时期之一,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十二五”时期,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61.8%,在GDP年均增长11 %速度下,贡献8个百分点。其二,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十二五”时期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558.97亿元,增加到2014年7993.39亿元,增加了1.75倍,占GDP比重也由45%上升到45.2%。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1、“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十三五”时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3、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4、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5、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6、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8、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9、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10、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11、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12、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1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4、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15、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16、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十二五成就及原因

“十二五”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重大成就及原因 摘要:“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特别是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克难攻坚,砥砺前行,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原因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 ,不仅高于同期世界 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继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201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62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33.6% ,年均实际增长7.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 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 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629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33.6%,年均实际增长7.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 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新旧动力有序转换,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十二五成就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宁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为“十三五”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94亿元,预计“十二五”末达到70亿元,超“十二五”规划目标(65亿元)5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超“十二五”规划目标(15%)1.9个百分点。2014年人均GDP达到20063元,预计到“十二五”末达到22668元,是2010年的2.19倍,年均增长17%。从经济总量看,能够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近几年,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十二五”时期宁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工业经济强劲增长,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预计“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64.2亿元,是2010年(20.2亿元)的3.18倍,年均增长26%,可以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工业率先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0亿元”的目标。工业经济强劲增长,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三)财政收入稳步增加,财政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2014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预计“十二五”末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6亿元、1.7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3%和18.5%。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已经提前1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中“地方财政收入”翻番的目标。 (四)消费市场日趋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消费需求趋旺,同时,灾后重建加快了城乡居民住房装修和家庭设备更新换代步伐,有力促进了消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十二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适应引领新常态转型升级新发展-“十二 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15-11-17 统计报告[2015]第058期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个跨越”的重要阶段,是顺利完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四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在全国“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四川经济增速放缓,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省委、省政府精准发力,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四川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稳步扩大。2011年,四川跻身全国“两万亿俱乐部”,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026.7亿元,2014年GDP总量28536.7亿元,“十二五”前4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前10年(“十五”、“十一五”两个时期)之和。2015年,四川省经济总量有望超过3万亿,用4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2011-20 14年,四川GDP年均实际增长11.5%,增速比全国快3.5个百分点。

人均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四川省人均GDP超过两万元,达到21182元,2013年超过三万元,2014年达35128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实际增长1 1.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从2010年的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9.3%提高到2014年的75.3%,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以来,尽管结构性减税力度逐年加大,但伴随着四川省经济的平稳发展,财政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61.7亿元,2011年超过两千亿元,2014年突破三千亿元,达到3061.1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8.3%,增速比全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