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介的实践及其产品.

围绕*新闻*专业理念与规范,本课程重点介绍国内外媒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

集中讨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分析与媒介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

践及作品.

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论文为主,结合平时课堂讨论情况.

主要内容

上篇:媒介批评的理论

媒介批评的含义与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媒介批评兴起的主要背景和相关概念.1,作为一个舶来品,媒介批评来

源于英文的media criticism或press criticism.2,我们将媒介批评定义为依据

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的*新闻*实践的诠释与评价.3,进行媒介批评的必要性:

媒介批评在我国兴起有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也与媒介批评所能承担的职责和

功能密切相关.4,我国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西方*的媒介批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集中介绍*西方*的媒介批评,评介其成败得失.1,*西方*媒

介批评的缘起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早期哲人与文学家的批评;2)19

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专业评论家;3)50,60年代专业批评刊物――*新闻*学评论;4)网

络媒介批评.2,媒介批评的主体(来源)主要有:媒介自身,学术界和公众.3,

*西方*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4,作为*新闻*专业自律的媒介批评制度,主要有以下形

式:*新闻*评议会,专业协会及其章程,内部督察员和专业批评性期刊.5,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范式交互发展的历史:1)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2)基本范

式:客观性原则;3)范式修补:社会责任论;4)改革萌芽:公共*新闻*学.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

分析与批评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分析,批评媒介

的首要依

据.我们将简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主要*新闻*思想,我国*新闻*理

论的核心.2,*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是目前学术领域批评媒介的主要理论工

具,我们主要介绍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霍尔的大

众文化研究和阿特休尔的批判模式.3,自由主义理论是*西方*一些国家*新闻*理论

的基础,通过分析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哲学基础,社会基础,主要思想家的贡献以及

该理论的主要缺点,了解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思想.4,社会责任论.这是自由

主义理论的修正,通过对其背景和这一理论对*新闻*业的要求的介绍,了解这一理论

的主要内容.5,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新闻*媒介在国家发展上应扮演的角色有较为

实际的认识.

媒介批评的标准和方法

掌握媒介批

评的标准和方法,是成功批评媒介的途径.1,分析与批评的标准主要有三

个方面:1)*新闻*规律;2)专业理念,职业道德,*新闻*法规;3)社会,文化规范.2,但

是,这些标准之间常常互相冲突,互相矛盾,比如,*新闻*自由与公共权力,公民权力

之间,*新闻*自由与道德规范之间,专业规范与组织规范之间,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

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需要批评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进行媒介批评时,1,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1)微观角度:*新闻*作品评析,专栏评

析,版面风格及编排手段评价,传者素质风格评价等;2)中观角度:传媒个性,风格,报

道策划,*新闻*评奖等;3)宏观角度:传播效果,传媒结构,机制,传媒管理,传媒与社

会的关系等.2,媒介批评的具体内容包括:1)媒介分析,2)受众分析,3)文本分析.3,

媒介批评的方法可以是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比较研究.

下篇:媒介批评的实践

*新闻*来源——*新闻*的专业主义(一)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闻*报道中采用*新闻*来源的方式与问题.1,明示*新闻*来源

是*新闻*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因为,它可以:1)增加*新闻*的可信度;2)使*新闻*显

得更客观;3)一旦有了纠纷,记者可以借此保护自己.2,但是,要完全做到事事有来

源,也不现实,有时必须隐匿*新闻*来源.3,同时,要注意隐匿*新闻*来源可能带来的

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1,依靠*新闻*来源,在极短时间内报道大量内容,是*新闻*专

业化的一种表现;2,*新闻*来源的构成,是社会以此为中介影响*新闻*内容的一个重

要方面;3,过分依赖*新闻*来源还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客观报道——*新闻*的专业主义(二)

以具体事件为例,分析有关客观性,客观报道的问题.客观性报道的形式是一种报道

的呈现方式,客观性规范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1,客观报道的写作原则;2,客观性原

则:1)客观性原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2)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3)与"用事实说话"

和"客观主义"的区别.3,对客观性原则的批评与反思.

舆论监督——媒介的社会权利与权力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媒介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权利与权利问题.1,舆论监督的含义与

特征;2,舆论监督的基础:媒介的社会权利;3,舆论监督的效力:媒介的社会权力;4,

不均衡的权利与权力,这包括舆论监督权利无据和舆论监督权力失度两个方面.

隐性采访——*新闻*获取的合法性与道德观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隐性采访的*价值*与问题,误区,探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法律

与道德规范.

国际传播——媒介与国家关系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新闻*规范与国家利益,媒介

文化与全球化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媒介批评学术论文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媒体人需要的几点反思 ———以媒体对“李刚门”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互联网通过让强大的传统媒体更难控制公众事件的解释的方式,现有的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博中,许多媒体人迷失了方向,导致非理性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在误导公众。怎样让理性回归受众。本文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信息的解读。2、对真相的追求。3、对媒体公信力的重视。4、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李刚门”媒介批评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而最初将事件公布是在10月20日,在天涯杂谈上。网友“河大义工”的一篇帖子,该帖子将事件描述为一起校园车祸。而一时间“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到帖子发出的当天傍晚,相关评论帖子超过36万条,该帖子点击超过47万。随着微博帖子的不断更新“李刚门”不断升级,首先通过强大的互联网络进行人肉搜索,李刚的职业、家庭背景、家庭收入、房产等信息不断刷新,同时也不断挑动着公众愤怒的神经。但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真实、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媒体工作者却选择了沉默,或者是附和着公众的愤怒(详细报道情况见表一),其原因大多是不敢引起所谓之“公愤”,这一点在央视对李刚进行采访后观众的负面评价就得到了充分证明。“10月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中央电视台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其家属白哦是诚恳道歉,并且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己。”而针对这一采访报道,公众所谓反映多为愤慨,甚至有人说“央视收黑钱了”、“央视太丢人,对不起全国人民”等等言论。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公众非理性情绪的爆发。 表一传统媒体对“李刚门”的报道情况表 一、影响 由于传统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沉默导致报道失衡,进而使舆论一边倒的局面,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对于受众来说,互联网络的信息来源多而杂,他们无法了解事实真相,只能人云亦云,这样也极易导致公众理性的迷失产生的情绪激化。第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作为社会公器,他们有责任从公众利益出发,客观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1】此次事件中多媒体的失聪和部分偏颇的报道都会使其本身在受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第三,对于社会来说,当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群众非理性情绪不断被激化,会导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二、建议 在传媒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都是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从社会责任角度看来,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传媒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2】据此,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对传统媒体及媒体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要吗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 要吗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与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基本重点知识复习经验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基本重点知识复 习经验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就业,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辅导,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参考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媒介批评笔记

媒介批评 一、定义:,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阶级和利益的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做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狭义的媒介批评,指人们对大众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展开的否定性批判,其批评主体是从事媒介批评的团体、组织、个人。 二、对象、标准、类别 1、对象:广义: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科学、人类的关系;本体层面: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现象场面: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给受众的各种信息,——新闻节目、广告、天气等 狭义:针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各种产品 2、标准:媒介批评离不开对批评对象的价值判断 以评判作为求知的方法;以解释作为求真的方法;以批判作为求善的方法;以祛魅最为求美的方法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差别 (1)对于求知、求真、求求美等价值标准的认识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资产阶级的新闻媒介理论,为受众提供的所谓知的评判认识标准,是以抽象的客观、中立这些概念作为依据的。这种客观主义的新闻传媒标准,刻意标榜超阶级、无党性,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纯客观的报道和评述,用抽象的人性和社会受众等概念来掩饰资本主义新闻制度下只有少数人享有新闻自由的事实,用客观、中立的概念来攻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在遵守客观、公正、真实的传播原则的同时,不忌讳新闻事业的意识形态性质,公开宣称自己的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并将是否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服务作为衡量新闻事业的最根本的标准 (2)在对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标准的实践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资产阶级新闻媒介在打着自由、客观、公正的旗帜,对公众进行传播的时候,为达到宣传其价值观念或意识形态的目的,往往在大众传播实践中出现了内容与形式、真与美的分离与脱节。为了使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隐埋不张,不易察觉,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产品的表层,往往制造了精美的包装。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根本宗旨是为社会注意服务、为人民服务,自觉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公开、鲜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只是存在着对真和善的反映程度和手段的问题,只存在美是如何去表达真和善的问题,不存在真与美脱节的问题。 (3)对于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标准的道德判断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一矛盾面前,人的本质和人的劳动被异化。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整个商品生产和消费体系的一部分,被看作异化劳动的延伸。 在社会制度下,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况、提供知识、教育、文化娱乐的手段和工具。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以实现其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的大众传媒及传媒产品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目的是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重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3、类别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解析,复试笔记,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详解与指导 最近一直有朋友问我一些北大传播学的复习方法,在漫长的考研结束之后,再回忆这些东西有一种提不起劲的感觉。但是想了下我这两年的考研经历,也确实积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干脆趁现在没事,将它写出来,一者可能会惠及一些未来走向这条路的人,因为在各个坛子上或校内,还是有很多同学求经验若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不愿放过,复试那天,甚至有几个MM堵在新传门口,每走出一个复试同学就拉着问,我想,能为这些好学的同学提供一点信息也算是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了吧;二者算是为两年考研画上一个句号,作一个纪念;三者,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东西的话,它们可能就会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永不为人所知。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应该不在乎再多这么一点垃圾,至于它究竟是冗余还是负熵,不太好说,因为经验这是个人性较强的东西,一个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于另一个人,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咀嚼过的剩饭,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还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本人的这篇东西,权当投石问路罢了。 自我介绍,本人两年考研,第一次进入复试被刷,第二年卧薪尝胆,总结得失,再度备战,终于成功。我之所以写这篇帖子,是因为我还是有一点点资本的,专业课第一年114和119,第二年120和120,虽不如排名第一的大牛,但也能忝列前几名。写到这里,有人可能开骂了:你丫别废话了,赶紧说正经的吧。得嘞,马上进入正题。 一.复习时间安排及阅读书目。现在进入四月份了,新一波考研人的复习应该已经开始一个月了了,如果还没开始的话,现在要上手了。关于书目解析,北大新传考研传奇人物,也是我07年上辅导班时的“恩师”——逆转录猴子兄,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目,并且配有阅读指导,算是很经典的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在这里我再补充几句。如果以现在为基点的话,时间安排建议如下(仅指专业课): 4——6月,基础阶段。复习目标:进入传播学领域,掌握基本理论。复习指导:该阶段是同学们的入门阶段,不要太急,还是以英语为复习重点,专业课只是初步涉猎一下即可,一定要将下面几本书过一遍,对于郭书,要尽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第一章 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 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 填空题 ?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 ?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 足轻重的环节 ?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 评价活动。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 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 ?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 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 ?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 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 ?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 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 ?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

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 ?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 自觉批评 ?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 ?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 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第二章 1.媒介批评功能: 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 ?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远比不上哲学、文学、艺术的功用。 ?媒介传播的狭义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旨在向人们报告一种情况,但同时媒介还大量传播观点、理论和艺术影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是广义的信息。 ?无论哪种媒体,传播信息大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扩充某种思想,媒体成了扩充思想的机器。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充效果,人类不断发明新的传播技术,丰富传播手段,追求更大的传播空间。 ?媒介上的信息与思想都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媒介传播信息与思想增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使各种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授下去,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媒介以集束信息与强烈的思想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设计自己,媒介已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媒介批评强调这一点,力图把媒介正当功能的实现转给受众,引导他们把这种功能变成有价值的行动。 二、政治涵化与政治推力 ?媒介作为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助推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媒介推广社会的积极因素,而先进的政治组织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主张,成为主导社会的前进力量。 ?政治离不开媒介,媒介是政治思想的孵化器,构成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推力。 媒介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媒介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政治,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倡导一种政治制度。 ?媒介的思想涵化功能已经举足轻重,它们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涵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由此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 ?媒介批评的重要指向是如何揭开这种涵化的面纱,评价媒介行为的内在倾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介的实践及其产品. 围绕*新闻*专业理念与规范,本课程重点介绍国内外媒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 集中讨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分析与媒介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 践及作品. 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论文为主,结合平时课堂讨论情况. 主要内容 上篇:媒介批评的理论 媒介批评的含义与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媒介批评兴起的主要背景和相关概念.1,作为一个舶来品,媒介批评来 源于英文的media criticism或press criticism.2,我们将媒介批评定义为依据

一 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的*新闻*实践的诠释与评价.3,进行媒介批评的必要性: 媒介批评在我国兴起有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也与媒介批评所能承担的职责和 功能密切相关.4,我国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西方*的媒介批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集中介绍*西方*的媒介批评,评介其成败得失.1,*西方*媒 介批评的缘起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早期哲人与文学家的批评;2)19 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专业评论家;3)50,60年代专业批评刊物――*新闻*学评论;4)网 络媒介批评.2,媒介批评的主体(来源)主要有:媒介自身,学术界和公众.3, *西方*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4,作为*新闻*专业自律的媒介批评制度,主要有以下形 式:*新闻*评议会,专业协会及其章程,内部督察员和专业批评性期刊.5,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范式交互发展的历史:1)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2)基本范 式:客观性原则;3)范式修补:社会责任论;4)改革萌芽:公共*新闻*学.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 分析与批评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分析,批评媒介

新闻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1.新闻观念:对新闻的性质、功能的综合评价,是新闻批评的意识母体,构成媒介批评观 念的基础。 2.媒介批评流派:自由主义的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批评 3.新闻质量:指新闻反应客观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客观趋向的适度形式和表达倾向的最佳 境界。 4.媒介批评的主体:指谁来批评,由谁在批评,继而表明媒介批评是批评者的主体行为。 5.媒介背景:是指和媒介具有经济关系、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同媒介发生频繁的交往。 6.事实的叠加推理:新闻事实作为论证的对象,论据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结论则在于 证实此类事实的某种意义以及被理解的程度。这三种不同事实的证实与被论证,形成了叠加式推理。 7.时空通观的规范:把评价新闻现象纳入社会的多维联系中,寻去对新闻作品、媒体与记 者言行的全面解读,便构成新闻批评的时空通观的规范。 8.整体照应的规范:从整体分析新闻现象,考虑各个部分的照应关系,以便做出全面评价, 是媒介批评必须遵循的规范。 9.效果实证的规范:媒介批评对媒介行为的否定尤其应以社会效果来证实,彻底排除主观 武断,这就是效果实证的规范。 10.媒介品格:新闻媒体的态度、倾向,新闻从业人员的追求和道德水平及其作品质量,综 合称为媒介品格,表现这种品格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报道。 11.违规出版行为:新闻出版物未经新闻出版管理机构批准,擅自出版和改变出版日期、出 版次数,都属违规出版。 12.新闻诽谤:新闻报道歪曲事实或使用侮辱的言辞,进行人身攻击,丑化公民人格,构成 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叫新闻诽谤。 13.新闻抄袭:包括部分或全部照抄他人的新闻作品,未经亲自采访和写作,将其作为自己 的作品发表,都属抄袭。 14.新闻素质:指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完美性和感染力的总和。 15.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立意和思想价值,是新闻报道的主线,由重要、新鲜、鲜明和正确 (分析正确)四个要素构成,缺少哪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好新闻。 16.新闻风格:是记者再现事件的特色,在语言、结构上呈现出特有的感染力。 17.媒介事件:指新闻媒体重大活动或在报道和经营中出现的矛盾纠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 应。 18.媒体的观念恒定:体现在媒体对社会政治问题报道中的长期不变的准则,它是意识形态 性质的具体表现。 19.媒介世界: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生活及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真人真事,是社会存在的再现, 社论及其他评论所阐述的观点也旨在说明客观事件的本质,这样,人们会看到,新闻是庞大、复杂社会生活的写照。 20.媒介权威:是媒介社会影响力的静态形式,表现为媒介在受众心理中形成的崇高威望和 征服人心的力量。 21.小报化:并不是指开张的大小,而是一种新闻制作手法,即采用煽情主义的大标题,大 图片,内容多为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以唤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22.媒介的公信力:媒体在受众中建起稳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以公正、正派赢得社会的推 崇。 23.媒介大众化:指媒介的报道照顾一般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兴趣,更多的满足大众的需要。

媒介批评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媒介批评课程 题目从特吕弗看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学生姓名马晓蓉 学号200801423005 班级2008级编辑出版学 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 任课教师郑世明 成绩

从特吕弗看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其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1法国电影新浪潮时期最为盛行的女性主义流派是激进女性主义,一改早期电影史上呈现出的妇女被歧视被边缘化的压抑图景,使女性可以在不碰触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情况下捕捉现实。 一、女性电影概述 电影作为一种近代形式的艺术,其作品在大众生活中变得普遍,大批量的复制手段即使最高绝的电影艺术作品都容许被受众轻易接触和赏析。艺术不再是上流社会人士的专享。人们对于影像艺术的空前热忱刺激了女性主义者最直观的念头:利用相关电影理论的发展,在影片中传输一种理念。指导和分析受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所伴随着的解释、接受电影生产的意义,以及受众如何认同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与意义。 女性电影是指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诠释有关女性议题的电影。镜头中的女性角色、女性欲望,与男性所表达情欲上的差别在于:探讨的是心灵而不只是动作;感情走向的痕迹、情欲流动的描述而不是摄影机对女性身体的描绘;家庭关系的探讨,身份的寻找和认同,隐私的揭露,诚实的告解,人事安全和社会意识的侵犯,事件的沟通。其它还有包括社会性别辨识、同性恋、异装癖等议题的作品。当然,女性主义电影还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这些女性在父权意识形态及整个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写的女性角色并不是为了对时代奉为榜样的贤妻良母歌功颂德,藉以更加巩固父权意识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写的是一些以自我为中心、桀骜不驯,不融于当时的“坏女人”,她们特立独行的作为往往寄托了导演和女性主义者们对解放女性的期望,致力于颠覆性别的刻板成见、以及性别解放更是引人深思。 当电影逐渐拥有了可以从女性主义观点加以分析的可行性之后,女性主义和电影产生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实际上是女性主义和父权文化之间激烈对抗的一部分。妇女运动呼吁关注文化中渗透的政治内涵,关注主流艺术和文学创造过程中女性缺席现象,鼓励基于性别立场的批判性思考。基于这种思考,相关领域的政治和电影美学的讨论也获得了新意。这种批判,设计从电影文本上体现性别压制,直至整个电影制作工业的剥夺女性生存内涵的普遍权利的运作机制。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基于性别差异的思考明确地反对文化上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同时发展女性的创造力,从而为艺术表现手段的突破发掘清新源泉。 1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对媒介批评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1)

对媒介批评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张羽 2006年10月24日14:32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批评实践的丰富与深入,我国内地媒介批评研究也呈现出日趋活跃的态势。先不说为媒介批评及其理论研究提供阵地的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相继问世,以及散见于其他学术期刊、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各种学术论文。单学术著作就有10多本,这些著作有的以“媒介批评”直接命名,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有的从影视媒体切入,形成理论特色;有的专门解读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研究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给人以启发。最近又听说欧阳宏生教授的《电视批评学》要出版,刘建明教授主持撰写的《西方媒介批评史》和《中国媒介批评史》两本书也要和读者见面了,真是可喜可贺。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一步步向人们昭示着媒介批评不仅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而且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共同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由于笔者功力不逮,虽在六七年前尝试着发表了《报刊批评学浅说》等系列文章,但最终还是搁浅了。以笔者目力所及,总感到在林林总总的论(文)著中,就媒介批评的性质、对象和范畴等一些基本问题还未达成共识,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何谓“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的概念是舶来品,是英文“Media-Criticism”的汉译。作为大众传媒研究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着。仅就“媒介”和“批评”这两个词来讲,各有着具体所指的含义。“媒介”就其基本的意思,它是“用来表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物体或物体排列。例如:烟火信号、击鼓、里程碑、树皮上的刻痕、跳舞、陶器上的花纹、军号、纸上的墨迹等”,(1)这是宽泛的理解。随着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媒介’一词往往就成了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学术硕士《媒介批评》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学术硕士《媒介批评》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媒介批评 考试目标: 1、理解媒介批评理论的学术背景与思想资源以及20世纪以来引领国际学术思潮的学说流派对现代传媒批判理论的影响。 2、系统认知中外媒介批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案例,总结分析其经验教训,掌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批评的完整理论体系。 考试内容: 一、媒介批评起源与概说 (一)媒介批评起源 关于媒介批评起源的争论;媒介批评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 (二)媒介批评概说 媒介批评的定义;媒介批评的主体;媒介批评的对象与内容;媒介批评的标准;媒介批评的方法。 二、媒介批评理论的学术背景与思想资源 (一)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特色;社会批判理论对媒介批评理论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思潮 文化研究思潮的缘起与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媒介批评理论的推动。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媒介批评思想与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媒介批评思想与实践 (二)列宁的媒介批评思想与实践 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批评实践 (一)当代美国媒介批评实践 媒介批评体制;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 (二)当代日本媒介批评实践 (三)当代英国媒介批评实践 (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批评实践特点与评析 五、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媒介批评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媒介批评的时代背景 政治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传媒背景。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媒介批评的实践 对封建主义文化报刊的批评;新文化报刊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新闻道德批评;新闻业务批评。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媒介批评的特点 启蒙运动的先导;思潮论争的武器;指导思想的多元;从自发走向自觉;形式上丰富多彩。 (四)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媒介批评的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新闻理论》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新闻理论》考试大纲(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及西方新闻理论评介 1.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2.“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的批评及其他新兴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5.公共新闻学 6.民生新闻 (二)新闻 1.新闻本源 2.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本源观 3.新闻和信息的关系 4.新闻的定义 5.新闻与宣传 (三)新闻真实性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2.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3.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 4.失实报道及其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四)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我国新闻学界关于新闻价值概念的讨论 3.新闻价值定义 4.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5.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2.广播电视的诞生及发展 3.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4.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5.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6.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7.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六)新闻业的性质和功能 1.新闻业的性质 2.新闻业的阶级性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4.新闻业的功能 5.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6.新闻事业的舆论引导功能 (七)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

2.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3.新闻自由的本质 4.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 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6.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点 7.新闻控制的实质、目标与途径 (八)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 (九)新闻舆论监督 1.新闻与舆论 2.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 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4.正面宣传与新闻舆论监督 5.新闻批评 6.开展新闻批评应遵循的原则 7.舆论引导与舆论引导艺术 (十)新闻职业道德 1.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 2.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3.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4.《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5.有偿新闻及其治理 (十一)媒介批评 1.媒介批评定义 2.媒介批评的对象、标准与类别 3.媒介批评的内容与方法 4.国外媒介批评理论 5.法兰克福学派 6.当代文化研究学派 7.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理论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 818《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新闻学及艺术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考试偏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考生的知识架构,同时也兼顾考察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对语言传播和语言艺术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1.语言学部分 (1)对语言的认识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是符号系统 (4)语音、语法、词义 (5)语言的发展 2.新闻学部分 (1)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2)新闻及新闻价值 (3)新闻的真实性 (4)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5)新闻自由 (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7)新闻职业道德 (8)新闻舆论 (9)媒介批评 3.艺术学部分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c111081777.html,1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本质 c.艺术的功能 d.艺术的特征 (2)艺术活动 a.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b.艺术生产与传播 c.艺术鉴赏与批评 (3)艺术作品 a.艺术作品的构成 b.艺术作品的层次 c.艺术形象和意境 d.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 (4)艺术种类 a.音乐 b.美术(设计艺术) c.戏剧戏曲 d.电影 e.广播电视艺术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014年有多名学员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c111081777.html,2

712《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初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外国新闻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素质,开阔专业视野,参考与借鉴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播电视史论考核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广电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广播电视发展沿革的基本过程与重点阶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广播机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现象,并能运用历史视角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参照中找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对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态与具体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广电理论侧重考核广电传播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国内外广电传播现象和本质、基础理论和观点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广电传播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概论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形态、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学生具备新媒体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熟悉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掌握新媒体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传播学概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

媒介批评考试复习资料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媒介批评: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3)媒介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本体层面和现象层面;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媒介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作品、通俗音乐等的批评。(2) 2.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创建于1923年,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3)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2) 3.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法拉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文化的总称,它包含了以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为特征的商业性的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流行音乐等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样式。(5)4.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3)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2)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论述美国媒介政治功能的蜕化。 媒介政治参与功能的失效。(3)媒介对政府的监督功能趋于衰败。(3)如何突破美国媒介垄断的处境。(4) 2.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模式 编码:电视话语的生产模式即信息编码环节。霍尔认为,传播不是自然生成的,在信息发送之前,必须对它进行重新构建,在传播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决定因素和存在条件,信息生产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他指出同商品一样,在编码环节中,编码者必须在一个有意义的话语形式内生产符码,信息编码环节完成后,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期考重点

名词解释 新闻学: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 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 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手抄新闻:手抄新闻又叫做手抄小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等。手抄新闻不定期,沿街兜售, 每份一个铜币(即格塞塔)。手抄新闻是近代报刊的雏形,它的出现扩大了新闻传 播的规模和范围。 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新闻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要素: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 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 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 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 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 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是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是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对事实的选择。 受众: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包括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网民。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体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的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