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效学习中的晨读策略

宁强县燕子砭初级中学乔海燕

宁强教育2012年第2期总第133期

获宁强教育2012年度优秀稿件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人人神清气爽,最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候,所以晨读这个环节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早读课的教学指导,因为它既是学生对新课的初步认识过程,也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晨读中,学生是真正的课堂驾驭者,但是事实往往让教师很失望。教学中,晨读课不是成了学生的机械背诵课,就是成了随心所欲的“放羊课”……,我一直想改变这个现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组织好晨读课,对语文还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么,怎样向40分钟的晨读要质量、要效果?

一、明确读的目标,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完成。

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学习目的模糊。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考虑为什么读,怎样读,读哪些?而老师呢?只要能听见学生那或整齐或洪亮的读书声就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让记忆的黄金时段荒废了,还让学生养成晨读课自由散漫的坏习惯。所以笔者认为,晨读时语文教师进入教室,一定要发挥好组织者的优势。“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可以利用两分钟的时间安排早读的内容,内容既要“温

故”又要“知新”,如:本周学习了哪些课文,哪些知识点需要背诵,哪些则需要熟读,本周教师计划完成哪些新的课文,学生必须读几次,笔者建议教师根据学校安排的晨读课节数,提前安排每周的晨读课内容,每次所读的内容不宜太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读书内容。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去上晨读课,就不会发生“放羊课”、“机械背诵课”的情况了。晨读课快结束时,教师再利用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汇报一节课的收获。这样的晨读课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扩大读的范围,让学生品味语文的魅力。

晨读,读什么?答案一定是课本吗?不一定,中外古今的文字爱好者,将语言的世界描绘的既美丽又丰富,所以中学生所读的内容可以更宽泛、更丰富,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晨读时,应该跳出课本的限制,让学生将视野投得更多、更远些。(一)、晨读可以读与单元话题相近的优秀文章,学生在读中会发现,同样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迥然不同,甚至差异很大,那么写作文时就不会死板不灵活了。学过一位作家的文章,组织学生收集作家的其他作品,并在晨读的时候读一读,学生一方面扩大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对作者了解的会更全面。(二)、晨读可以读名人名言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多读多记名人名言不仅帮助学生收集了写作文的素材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晨读也可以读成语、俗语,甚至是班级里、年级内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习作。多样性的内容,会让学生对晨读

课充满期待,读时又会激情四射,对于语文课的喜欢就不言而喻了。

三、变化读的形式,让学生提高读的能力。

晨读课,桌上放本语文书,学生端正身体,大声齐读,似乎成了标准的模式。但作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善于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读法。如:课本中的重点课文要让学生自读或齐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重视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最好自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好齐读。童话、散文、抒情性较浓厚的文章要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光未然的《黄河颂》可分成男生、女生两部分读,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要分成男生、女生、领读和齐读。古文和古诗词则要采用边读边背边写,三步走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一部分学生在写名句时“闻言创字”的问题。当然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文章的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增加读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声、图、形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那么,晨读课需不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呢?实践证明,将多媒体引入晨读是一种激活晨读课的好办法。晨读课上,老师总会发现,学生缺少热情、感情,习惯唱读,为读而读,许多热情洋溢的文章在他们口中好似小和尚在念经文,一些饱含情感的句子,在他们口中,平淡地似一杯白开水,此时我想到了多媒体,在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我在幻灯片上,展示出色彩丰富的秋景,并配上名曲《秋日私语》,学生一下就被我创设的情境吸

引了,他们读时,自然放慢了语速,增加上了感情。在读古文时,我先让他们听录音朗读,再让他们合上书,看出示的文段图片,并试背古文的内容,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间接背诵古文的方式,慢慢地也不会觉得古文是一种呆板的文章了。如果老师有时间,还可以将网上的美文转到幻灯片上,让学生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自由品读,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晨读兴趣。

晨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确定晨读内容,合理安排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做出科学指导,学生一定会读出兴趣,读出能力,读出成绩!

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达成能力的一个梯子。好的学习习惯即是教师引导学生长期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形成稳固的学习行为。语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学科文,要想学好语文这个科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使学生主动开发“潜力”,才会使他们将学习变成自觉行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先预习,能更好地在学习新课时理解新知识。要让学生养成在学习新课之前先预习新课内容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汉语词典等)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查找出其正确的读音和意义。然后疏通文意。工具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语文学习中语文学习中,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拐杖”,是不开口的良师益友。因此,要培养中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师

可规定每个学生配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部经典工具书,要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运用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等常用的检字法。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勤用会用工具书”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音像资料、电脑网络等媒体查阅有关资料,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不能让学生的预习工作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可以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布置相应的预习题目,形成书面作业,第二天上新课前检查,以达到一定的预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上课时积极自主地学习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不顾学生是否能消化的“给予式”教学,逐渐养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懒惰,上课不想动脑思考,有老师讲解;课后作业不想动手查字典,搜集资料,因为各种练习册都有答案,学生的作业就连思维拓展中的体会都一字不差,孩子创新思维在中国传统教育和考试中逐渐被扼杀了。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形成不是老师简单的传授,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现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大多数仅仅是流于形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还有差距。学生学习现状不仅没达到主动,更不要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了。如何将学生被动懒惰的学习习惯转化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张玉会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

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了《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阅读,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

浅谈高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和决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摘要:语文其实是一们十分实用的学科,是我们平常和他们沟通交流的载体。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人以后的职业发展。高中的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至关重要,可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多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学好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众所周知,语文在高考中占分很高,能否考区一所好的学校,语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同学也知道学好语文重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明明“很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不理想,自己也想改变方法,学好语文,无奈找不出原因。其实学好语文并不是太难,只要合理分配时间、培养学习兴趣、重视日常文学知识积累,语文学习也将充满快乐。 高中语文学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学生不够重视语文学习 语文的学习被很高中生排到末位,他们往往回到家里也是先完成数理化作业,最后才是语文。学语文的时间也只有不到半个小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现实却真是如此。这样的现状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1.社就业导向,让学校看重理科,轻视文科以及语文 我国的高中生在分文理科时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他们今后的就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把都会选择理科,原因很简单,我国现有的就业结构就是理工行业多于文化类行业,理工行业工资也高于文化行业。这种就业现状,让学校也都重视理科班,轻视文科班,重视理科教学,轻视文科以及语文教学。学校不正确引导,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 2.理科挤占导致语文学习时间不足 很多学生升到高中以后,发现理科很难,而文科却相对简单。最简单的要数语文,从小学到学大,不像数学、物理那样烧脑,一道题就要花费半个小时。很多学生写完理科作业就晚上10点多,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就草草完成,有的根本就置之不理。这样的现状,笔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十分无奈。

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12-24T16:40:04.04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史洪富[导读] 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 史洪富(大石桥市沟沿中心小学辽宁大石桥115115) 【摘要】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学会怎样学习”。根据多年教学管理实践就小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认识。 1.培养乐学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聪明、好胜、好奇、好问,酷爱刨根问底。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而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学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厌倦,学习效率低下。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一个劲地灌输、搞题海战术、搞机械重复抄写,试卷一张又一张,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乐学语文的习惯,我作了一些尝试。 首先,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在语文课上,我们采用激励性语言刺激学生学习。如:“你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吗?”“你还要有更好的说法吗?”“你想读一读吗?”等。 其次,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一句话没有兴趣,学习习惯就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我常采用“揭示课题引趣法”、“结果引题法”、“朗读课文引起法”等,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还创设情境、创设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乐于接受新知识。 2.培养自学的习惯 语文自学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而这里的“实践”就是“自学”。也就是说,自学的习惯是在自学的实践中养成的。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即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者必须于达到必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然合度。”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小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我注重以下六种自学习惯的培养。 2.1 预习的习惯。我们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就着手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教给预习符号、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每当预习一篇课文时,首先读通课文,并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遇到不懂的在课文旁边打上问号。接着汇报预习中学会的生字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2 识字的习惯。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我们先让同学过好汉语拼音关,然后利用笔画规划造字特点,分析字形、识学、字词,最后运用工具书释义、扩词,利用“田”字格规范书写。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和独立学习,学生养成了识字习惯,并能采用方法识字,不仅能全部掌握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而且也能主动掌握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识字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2.3 动口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处处设置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表达和表现的欲望。同时,我们还重视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达机会,并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几名同学进行一分钟演讲,还制作“红花表格”激励学生参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达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时间,获得成功的愉悦。 2.4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一边动笔一边看书,可以延长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增强记忆力。拿到新的教科书,让学生先看看目录和单元,大致了解全册有多少篇课文,有几个练习等。读过的书留下读书的符号,做到圈圈、点点、写写,为做练习和实际应用做准备,遇到书中的难点,学会用工具书,学会请教同学或老师、父母等,并把结果记下来,养成勤记、勤读的好习惯。 2.5 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互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我们从一年级写字课入手,将练习字融入日常的作业、日记、习作等书写活动中,养成他们“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 2.6 自查自改的习惯。学习如同耕作,不能只讲耕耘不讲收获。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改正错误。这是一种责任,我教学生做作业时要回头看,发现问题就提醒注意,并交给一些修改符号,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好习惯。实践证明,自学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一旦自学习惯养成了,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异化为应付考试的一种训练。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应。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能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对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与修正,也不是传统语文课程教

学的“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一种语文学习上的革命。转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现谈点自己的一点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对面新课程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如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接受尾声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划船不变完了吗?”这一问着实让我愣住了,这似乎与教学无关啊!但我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搪塞,更没有训斥,而是接过话锋说:“这好像是个好主意,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好好地研究、讨论一番。”于是,教室里读书声议论声响起,变得热闹起来。一会儿,有的同学说:“曹操怕自己的营地着火。”有的同学说:“带上火,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联想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联想法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知识。但我们也明白,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知道,更可贵的在于灵活运用。读书的效果通常是从它的使用价值来含衡量的。如何才能促使知识的应用呢?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如果说一般的阅读读方法是单纯的涉及某种知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两种不同思维、想法的碰撞。在很多时候,这种碰撞的结果能促进思维的活跃,使阅读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进而可能给学生带来创造性的突破。 联想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联想阅读法,就是指阅读者借助联想进行阅读的方法,俄国剧作家、诗人克尼雅宁说:“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中国有句成语叫“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在接触到新的文本以及新的知识的时候,不是仅仅的去读懂字面上的意思,而是积极的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并不只应满足于“读懂”“纸面上的话”,其主要目的在于读到书上所没有的东西。这就要求阅读者对所读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上,而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联想,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客观事物也是如此。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从思维运用的角度划分,联想可具体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移植联想等几种类型。因此,联想阅读法通常也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接近联想阅读法。接近联想阅读法,是指阅读者在读书时由所阅读的知识刺激而产生的在时间或空间上与这种知识有关或相近的联想。这种联想要求联想的跨度要适当,所联想的事物与书本知识不仅有相似性,更主要的是有相关性。运用接近联想法阅读,能帮助阅读者打破学科的界限,学会统筹兼顾,组合知识的本领,如看到鱼,马上会想到水;提到哈尔滨,马上想起寒冷以及冰雕;一提到北京会想到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等,这些都是因为在空间上有接近之处。又如,一提起诸葛亮,马上就会想“火烧赤壁”和“三顾茅庐”,这是因为这些事情在时间上接近。运用接近联想,把遇到的事实、事物和学到的知识与接近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或时间上有相关之外的系统,就可产生联想,而且提起一种东西就可能联想到一大串内容。这种方法可以使阅读者的思维活动从一个定向点向接近的知识领域拓展。这些知识的重新组合与融汇通常能引导阅读者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主张。 其二,类似联想阅读法。类似联想阅读法,就是指阅读者由所阅读的知识的刺激而自然产生与书本知识相似或相仿的联想。这种阅读法可以引起连锁反应,促使阅读者把有关或同类的知识加以联系,延伸,比较,补充,从而丰富和扩大。,如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境界雄阔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像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此,阅读者可以联想到毛泽东同志所写《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了主席创建新中国的伟大抱负及其雄才大略。这一系列的类似联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4)讲课教案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就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难免出现一定问题,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发现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解决略策。 一、摈弃华而不实的教学作风,还课堂真实面目。 存在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浮华的风气,有的为了体现新理念而丢掉好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有的为了突出某一个维度的目标忽视了另外维度的目标,如不该用课件的地方用了,不该带的画面带了,不该有的声音有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思维;有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打开都没得到保证;有的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书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把合作当作了一个教学环节来用等等。 解决策略:应该去掉课堂教学中的浮华,把真实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到底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课堂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李老师被临时通知开课,教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快乐的节日》,在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便神秘地说: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还是一首歌呢,等会儿我们一起唱,不过要先过关,先过生词关,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学习生词的活动中。当她感觉学生

没有读出文中感情时,调皮地说:“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试试能不能赶上他们。”《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词,课上她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老师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朋友、伙伴。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设计了“小火车开起来”的游戏,为了要全体学生参与,老师说:“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对,你就跟着读”,把学生注意力引读音上,学生一直在无形的鼓励下进行。整节课上老师没有过多的花样,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客观实际,尽力地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二、用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存在问题一: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策略一: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要多一些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师生在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心灵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二要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方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朱军营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4期 博爱县农业中学朱军营 摘要:中职生基础差、底子薄,让中职生通过阅读提高素养是中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 责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乐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一方 面需要提倡文本阅读多元,还要提倡教学的开放性,包括传统优秀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电脑网 络教学方式并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高素质;阅读多元化;教学开放性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当前中职语文 阅读课堂多半还沿袭传统语文教学“四部曲”,主要表现为“词语解释”、“分段和归纳段落 大意”、“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特点”这个固定化程式框框。教学流程大多限于 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评讲等等。许多老师阅读教学目的对准应试,教学内容单一,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造成学生阅读视野 狭窄,孤陋寡闻,个个成了“井底蛙”。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在 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显然这是违背语文阅读教学宗旨的。 面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占据语文教学核心地位的阅读教学,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 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可发动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就文论文”,要 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去解读、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蕴。这样,学生对作品就不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排斥力,反而会觉得“似曾相识”,如己亲历,从而对作品产生一种可信度和亲和感,并由此产生急切的阅读期待,阅读兴趣倍增。例如,在 教《雷雨》时,笔者引导几位学生轮换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角色,引导同一位同学 一会儿演周朴园,一会儿演鲁侍萍,然后请他谈谈演这几个角色时不同的心理感受,谈自己几 种不同的动作设计、表情设计、语调设计的思路,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学习兴趣极浓。笔者 在教《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时,先在大屏幕上播放近几年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因为人为破坏环境,人类正在遭大自然的报复。从而吸引学生惊叹的目光, 让学生不自觉地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想要探个究竟。 (二)重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行为

浅谈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浅谈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够造就一个美丽的人生。”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会主动地学习,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一个学生乃至一个班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 一、多读书的习惯。 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读课文做了具体要求,一篇新课文至少读三遍。课堂上,我经常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并且教给学生读课文的技巧:语速快慢恰当,抓关键词确定重音等等。我经常在课上示范朗读,尽量表达作品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以为多读书有以下几点好处:1、培养语感,提升口头表达水平。只有多读,学生才会在朗读中揣摩到朗读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感情的变化等,从而达到熟练流利的水准,使口头表达水平得到相对应提升。 2、积累词汇,提升写作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学生对于某些词汇就会自不过然熟记于心。写作的时候就会熟练地使用上去,不至于搜肠刮肚,仍无话可说。 二、多动笔的习惯。 动笔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勤记笔记的习惯。凡成绩优秀的学生,书本上大多写的密密麻麻,而成绩差的学生书本上往往字迹寥寥。我教学生学会用圈、点、勾、

画的方法在书上做记号,解读文章,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做笔记。持之以恒,学生也就自然习惯了。 2、写周记的习惯。我曾要求过学生写日记,不过只有部分学能坚持。于是我改变要求,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写周记,减少数量,提升质量,字数很多于200字,内容自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又能够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进一步关心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3、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新课文之前,预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是学生常规性的作业。平时,学生如果问到相关读音和词语解释的问题,我一般不做回答,而让学生自己先查字典解决,然后在实行点播指导。这样做,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又能够使他们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三、勤练口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普通话都讲的不错,但在表情达意上有所欠缺,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为此,除每次口语交际专项训练以外,我从学生二年级时就尝试在早读或自习课上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说今天的天气情况,或自己家里和村子里最近发生的事,或上学放学路上的见闻,或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内容。即使每天只有个别同学发言,但长期坚持,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样做,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又能够培养他们关心身边小事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同时,又能够协助学生克服在公众场合讲话脸红甚至口吃的毛病。 四、多动脑的习惯。

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浅谈.doc

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浅谈 高一就是这样的一个坎:刚成功通过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考试――中考,暑假里无所事事,在精神上有点懈怠;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对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不了解、不适应;加上高中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脱节,给新阶段的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确实,这一问题正是在初高中衔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之前,长期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那么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有哪些特点呢? 一、高中语文的教材特点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的著名作家、政治家和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上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了教材中。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二、高中语文的课时安排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三、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上应有哪些相应的准备呢? 首先,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本省知识体系的脱节问题。严格按照初高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对初高中教材脱节知识点的讲解、初高中对接知识点的点拨,让同学们进入高一学习之前,在知识结构上得到无缝链接。 其次,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学习方法、学习模式的衔接问题。初中是以获得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不久就迅速“掉队”。所以我们的课程不仅设有专讲对高中学习方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 东港小学傅引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面对如浪潮汹涌而又瞬息更新的信息,诚如达尔文所言,学会学习乃现代人最重要的资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高速度、大容量、高效益获得最新的文化科技信息。因此,作为教学再也不能把着眼点仅放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知识上,而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着力培养“会学习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从新课程理念可以看出,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预习:学生预先学习。即预习应看作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是铺垫,也是初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在讲授新课之前,根据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最基本、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般学法。如:1、能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字,读通课文的语句。2、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顺序,在书上圈、点、勾、画,准备质疑,为上课听讲打好基础。3、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并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如果很难保证35分钟都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必须保证疑难点集中起注意力来。 为了提高预习的实效,就要对预习进行考查,课上进行预习情况检查:有时刚上课就默几个生字组成的新词,了解词语的理解,对学生的读课文进行打分,表扬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当学生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得以充分、深入时,他们在课堂上的听讲也有了更强的目的性:他们会验证自己的“思”是否与老师讲的一致,验证自己的“疑”是否得到老师的解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是非常好。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探讨

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探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出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学生升到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也将发生质的飞跃。此时教师应正确引泞学生适应这一变化,让他们尽旱地融入新角色,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习惯独立思考课外阅读 语文是一种工具,学好语文学科又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关键。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语文素质自身的提高。那么,该怎样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在识字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发现方法,规律,激发识字的兴趣,逐步养成独立识字,主动识字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范写的作用,切实要求学生每次写字时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重视课后时间,其次是引导和教育学生逐渐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心境的平和,守住心灵的纯净,能够自觉地找点时间,暂时抛弃人事的纷扰,静静地端坐在书桌旁,写写日记,写写随笔,养成多写文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可以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升华,是靠大量的阅读来积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有必要培养学中“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注重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正使得读书成为人生一大幸事、乐事。一旦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才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化。 阅读材料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就文学作品而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应进入阅读的视野,体裁风格也应是多样的,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阅读材料尽量要求学生把精彩片段背下来,同时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摘要、读后感,让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名言警句、片段诗歌,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习惯 对初中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

浅谈我的语文学习法

浅谈我的语文学习法 五年级一班谭洪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成功秘诀的名言W=X+y+z.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代表少说空话.可见科学的方法对于成功多么的重要,学习语文也同样如此。 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很难学习,学习语文兴趣不浓,成绩很不理想,其实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要想学好它其实并不困难。那就要看你有没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语文主要记住重要的几个字:多积累。积累主要是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两个方面: 课内积累是指如何学习课文并从中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课本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库,它上面的课文多是选自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很经典也很新颖,有一定的高度,很值得我们学生学习。学习语文课本是我们现在学习语文的主途径.我们要把课文学习好,那样才会以点带面,用课本课文的”点”去带动生活语文的”面”。 学习好课文的几个步骤: 一、预习课文。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听课的质量的好坏。 1、读课文 读课文可以分为朗读快速读默读……长期去做它可以

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读课文可以对于课文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听课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听.这样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勾画法读文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从原文找答案或者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在带着问题去听课。 3、积累字词 课前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音形义的障碍. 二、保障课堂40分钟的听课效率 课堂40分钟的听课良好效率必须保障.要全神贯注听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重点听预习时不会的地方。 三、课后及时巩固,整理好错题本 练习册选择要少而精,要做充分,不可以囫囵吞枣。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并且及时去看看。 四、考前复习 语文的考前复习不要集中,分散复习效果会更好.一星期一复习为好。复习不要背背答案就万事大吉,要注重答题要点,注重技巧性。 考试中语文课内考的分数很少,所以在做好课内积累的同时,更要做好课外积累。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有限资源作好积累,如课本优秀作文刊物名著书籍互联网电视广播……只要有益于我们的学习都可以积累到积累本上,教师要定期加以指导积累的资料的运用。材料要广博而新颖,时代感强,

浅谈口译(交传篇)

浅谈口译(交传篇) 交传, 是译员在讲话人讲完一句、一个意群、一段甚至整篇后译出目标语言的翻译方式。刚结束的两会期间举行的几场新闻发布会采用的都是交传。和同传比较起来,交传时译员是和听者直接见面的,因而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同时,由于译员有一定的时间对源语言(句、意群、段或篇)的整体内容进行理解并在组织译文的过程中对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通常大家预期的翻译质量也会比较高。鉴于这两点,我个人觉得交传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它也更能反映出翻译的水平。 无论在任何场合,如正式谈判、礼节性会见、新闻发布会、参观、游览、宴请、开幕式或电话交谈中,要作好交传都离不开以下工作: 1.大量练习。 有条件的,可采取两人一组的方式,一人充当讲话者,另一人担任翻译。一个人练习可采用视译的方法,看报读书时,将某些段落作成笔记,随后口译出来。 2.有效的笔记系统。 这点上篇已经谈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关联词的记录应得到特别重视,以确保翻译时,用一根

线就能连起一串珠。 3.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声朗读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还可练习在小型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人交流。若能通过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比赛、演出中登台以增强信心,锻练胆量,则更是良策了。 4.每次活动的认真准备。 对会谈要点、发布会口径、参观将会涉及的技术用语等都要尽可能充分地掌握,以便翻译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这是共性,那么不同场合的交传有没有什么分别呢?我个人觉得,如果有,则主要表现在处理方式和风格把握上的差异。 正式谈判、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等都是严肃、庄重的活动,翻译应立场鲜明、沉稳准确、语速适中。 礼节性会见一般不涉及实质性问题,通常以寒暄和互通情况为主,翻译应很好地传递友好的信息,维护宾主双方共同营造的融洽气氛。 宴请除开头或结尾部分的祝酒外,多为随意的攀谈,翻译时可多用口语,使轻松的谈话成为美食的佐餐。 参观、游览时,翻译重在抓住要害,传递信息,视需要可作概括,语速稍快亦可。 电话翻译时由于缺少了一般翻译时的眼神交流(eye contact),听力理解的难度增高,因此应高度专注,以听为

语文学习与我共成长作文

语文学习与我共成长作文 【篇一:语文学习方法作文】 浅谈语文学习方法 作者:曹励历 怎么学习呀?”要我说,这些问题纵是问了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 也没有用。我认为,学 习就好比在船上驾帆,风大,你的力气也大,可到最终必定都要分 出一个胜负来。最重要的 是要靠有效的方法,若不这样,即使你用了再大的牛劲,也是没有 用的。所以最关键的还是 方法。 一、兴趣为先:知而好,好而乐。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 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不 佳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 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 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 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 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 入语文的神仙洞天。我在平时上课中能感受到哪个学生是真正喜欢 语文的。有一位学生和我 说:老师,我觉得语文课上起来是最快的。而事实证明,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她的语文成绩 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 习的“乐之者”。 二、贵在自主:观千剑,操千曲。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 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 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 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 只能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企图靠老师

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 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 不通。因此,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做好自主学习规划, 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 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随着素质教 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 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 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根据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 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 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三、必须多写:思欲丽,笔磨秃。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 这就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 赡犀利。现实中,许多同 学只会做题,从来不注意自己的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 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 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又无遐思;二是“窄”:生活面窄,导致关注的主题窄, 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炼思想。 “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 作两次:生活札记一 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 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 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 谓“笔磨秃”。而教师对学 生的日记、随笔、作文的批改是一盏指明灯,批语要实事求是,对 于优点要毫不吝惜地给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主问题设计(交)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 张琳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和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设计优质问题,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主问题设计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太,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几年的教学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洞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我在实习时,教四年级的语文《巨人的花园》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设想了很多问题。在公开课上,我按照预设的教学问题一连串的提问,一节课下来倒是教学环节紧凑,可是各位前辈说提问太杂太乱,导致课堂华而不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二)杂乱无序。一堂课,教学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例如,我在一次观摩课上,我们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