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笔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笔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笔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笔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在梁庄》读书笔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作者是赴美做研究近20个年头的华裔学者阎云翔,这部简洁平实的文化人类文本,从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私人生活史写出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现代农村的情感画面。作者以自己在下岬村7年农民的亲身体验,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进入那样一个乡村的情境,对从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90年代的市场变革过程中的农民的情感体验,有了一个同情性的理解。

《祖荫之下》认为中国的文化人格受五种因素影响而成:

1.家庭生活中以父子关系为轴心

2.因强调男女有别而形成的两性之间的紧张

3.将儿童作为成人来培养的育儿方式

4.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

5.父母的绝对权威和权利

名族志即田野调查方法

中国家庭目前存在三种理论模式

一.西方社会学者提出的经济家庭模式:认为中国家庭是一种经济合作组织,家庭成员有共同的收支计划、共同财产、共同的家庭经济,个体收入统归

家庭。

二.政治家庭模式:家庭内部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以及权力之争。

三.文化家庭模式:强调传统价值特别是儒家理论对家庭生活的深刻影响。

《私人生活的变革》作者阎云翔在书中自始至终都强调一个基本思想:自1949年以来国家在推动私人生活的转型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国家剥夺了家庭的许多社会职能

二.新婚姻法和其他家庭改造政策是导致私人生活转型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国家采取两个步骤推动了家庭的私人化:首先是将家庭从亲属关系的结构中分离,之后再将家庭直接带入现代社会体制。

个性与个人兴起的原因:

一.集体化时代国家对本土道德世界给予社会主义改造

二.非集体化之后商品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冲击

下山甲村私人生活的转型以三方面的特征形成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

一.国家是一系列的家庭变化和个性发展的最终推动者

二.非集体化后国家对地方社会之干预的减少却引起了在私人生活发展的同时而使公众生活迅速衰落。

三.村民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基本被限制在私人领域之内,从而导致自我式中心主义的泛滥。

全书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互相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在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作为一部乡村民族志,该书探究了一个从未被研究过的课题——中国村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人与情感问题。阎云翔教授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东北一个农村当了7年的农民,1989年他以人类学专家的身份再次回访该地,并进行了长达十年多的田野调查。本书研究范围很广,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等比较公共的话题,到像风流韵事、两性关系、节育和性动力等私密的话题。

《中国在梁庄》作者是梁鸿,文学博士。我们能在作者的优美的散文抒写中读到令人惊诧、震撼的中国现实;在残酷、崩裂的乡村中感受来自都市和欲望的社会挤压。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体,更是一扇认识当下中国独具慧眼锐思的理论之窗。从这里,我们可以触摸今日中国与文学的心脏。《人民文学》主编评论:梁庄质疑,修正了关于农村的种种通行定义。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就我个人认为,《私人生活的变革》更接近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著作,而《中国在梁庄》则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社会学通过个案研究观察阐述身边的现象,最后总能到达一定的理论高度。而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向读者展示一幅画面,就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由读者自己捕捉信息然后自己总结提炼,作者不强加理论上的评论。我觉得文学作品和社会学作品意义各有千秋,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作品,就像一杆枪给人以震撼、惊醒、觉悟。而社会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的把握来呈现一种文化,或者说他借助对一种文化的认识来呈现一个社会。让身处在其中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多样性,从而使自己在生活中有较多的选择,从而使整个社会拥有各种更多的机会。

谈谈两本书都谈到的赡养老人的问题吧,由于城市的各种诱惑抑或是农村里的人由于国家的各种政策不断的被赶到城市里去,农村里留下的往往是老人和孩子。这就造成了现今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在某些情况下,老人抚养子孙成了能够得到子女赡养的前提条件,我想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中国从古至今向来以“孝”安家平天下,而现今在老人和孩子之间的种种问题溯本求源就是有是什么在背后作祟呢?我想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挤压,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间隙、隔阂。

虽然我一直觉得对一个下岬村或者对梁庄的田野调查研究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但是我还是相信全国农村多数方面还是可以类同的。我们不可能每个地方一一调查研究,但却应该通过对一个下岬村或者是对梁庄的了解来认识中国的农村,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新发展和各种显现的潜在的变化。我们如果不曾认识中国的农村,又谈何认识中国呢?而现在在我们面前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研究中国的农村,发现揭示各种现象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了解吗?我想不是,我们要反思,对待变化要忖思,面对问题要思考原因并想方法解决。我想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作品都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更好的发展自己、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走得更好与更远。

阎云翔下岬的意义在哪里

阎云翔下岬的意义在哪里 ——从《礼物的流动》到《私人生活的变革》 杜靖 [摘要]本文认为,阎云翔下岬理论模式并不具备普适性。第一,它不能替代宗族范式来分析汉人社会;第二,“人情”和“关系”这两个本土概念具有局限性;第三,阎云翔在将西方“个体主义”理论和视角运用到对中国社会进行分析时未加反思,而且边缘社会中的个体能动性其性质与程度都不同于中心社会;第四,即便中国存在独立的社会组织或公共空间,也不一定能够摈除无公德个人或极端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个体。下岬理论模式同弗里德曼的宗族范式一样,只具有类型学意义。 [关键词]下岬模式宗族范式五服-姻亲范式个体主义 寻找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或切入点来观察中国社会,理解该社会在怎样的具体文化脉络里运转,一直是汉学人类学所积极努力的目标。每一个从事中国社会研究的人类学者都怀有一种梦想:试图使自己的理论具有更大范围的阐释力。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中说:“我坚持认为,我在东北的这个小社区所遇到的大多数情况,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同样有迹可寻”[1]。显然,他有一种追求普适性的胸怀。 阎云翔继1996年英文本《礼物的流动》问世以后,随之于2003年又推出《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 Love, Intimacy, 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1949-1999,以下简称《私人生活的变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认为提供了一个解释中国社会的新模型或新视角。如,胡鸿保等人在评论《礼物的流动》时强调,阎云翔的研究构成对“以往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父系继嗣优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型提出了质疑”,“修正了以往宗族理论的偏差”[2]。而萧凤霞(Helen Siu)针对《私人生活的变革》指出,“阎云翔超越既有研究中国家庭只侧重共有结构、经济组织或政治层阶的模式,探究家庭中个人与感情的方方面面》[3]。我们不妨称这个新模型为“下岬模式”。那么,如何对下岬模式进行学术定位?本文试从批判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 第一,它不能替代宗族范式。 把汉人社会视为一个宗族社会由来已久,早在二战以前,葛学溥(Kulp II, D.H)、胡先缙和林耀华等人就已开展了这一视点的研究,但这一范式的真正代表人物,则是二战以后显名天下的英国学者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弗氏《东南中国的宗族组织》(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rn China,1958)和《中国的宗族与社会:福建与广东》(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1966)两著作中基本奠定了这一信念。之后,一大批学者跟进,如裴达礼(Hugh Baker)、马丁( Emile Martin Ahern)、波特(M.J.Potter)、詹姆斯·华生(James Watson)、卢比·华生(Rubie Watson)、巴博德(Burton Pasternak)、科大卫(David Fuare)和萧凤霞(Helen Siu)、庄英章等人,他们基本上沿用了弗氏的宗族概念来讨论中国社会。尽管其中部分学者在地域宗族的面相或者过程的多样性方面跟弗里德曼发生过对话,但并没有能力在类型学意义上否定弗里德曼所开创的“中国宗族范式”。 那么这一范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伯纳德(Bernard GAllin)和丽塔(Rita S. Gallin)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摘抄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

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私人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私人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在读作品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叙事人称的转换问题。下面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欢迎参考! 篇一:私人生活的读后感读完作品,我感觉《私人生活》简直就是陈染的自传。陈染与倪拗拗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封闭孤独的成长环境;父母关系不和谐;上学时和同学不合群;18岁时经历父母离异等等。总之,这部作品带有自传色彩,其中有作者的影子。 单从作品主人公倪拗拗的名字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性格偏执,不太合群的孩子,读完小说,也真是如此。她对自己的父亲有着一种明显的仇恨。她的父亲是一名不得志的小公务员,经常把在外面的不顺心一股脑的撒到妻子和女儿的身上。从倪拗拗剪破了父亲的裤子这一个细节来看,她是有些“弑父”情结的;但与此同时,她又希望自己能够寻找到一个理想的父亲,这又说明她有着些许的“恋父”情结。从“弑父”到“恋父”的转变,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血液里父权思想仍是根深蒂固的,“弑父”是高潮,“恋父”是归宿。所以作家潜意识中的性别意识具有不彻底性。 与对父亲的反感不同的是,倪拗拗对母亲则有着深深的依恋。在作品中,令人震撼的女性之恋是倪拗拗成长岁月的主线。陈染也曾说过:“同性之间的亲近是一种心灵的关系,

更简洁,更单纯些……。”女性之恋除了母女情谊外,还有同性情谊。她与禾寡妇的情感坚不可摧,她们可以说是相互吸引;而与自己唯一亲近的同学伊秋,她们因都被同学孤立而走到了一起,但孤立的原因却是不尽相同的。倪拗拗是自己孤立别人,她觉得“孤独是一笔财富”,她主动将自己封闭,不让他人进入;而伊秋是因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学的嘲弄,是别人主动孤立她。而且倪拗拗与她的友谊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她早熟的身体发育与情感(与表哥西大望)却给了倪拗拗性的启蒙。 在读作品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叙事人称的转换问题。在作品的绝大部分章节里采用的第一人称叙事,而在作品的第十二章T先生向倪拗拗求爱和第十三章T先生与不谙世事的倪拗拗在阴阳洞里则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作者由第一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的用意何在?陈染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换来拓宽叙事距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倪拗拗出生于1968年,1968年尚处于文革时期,但作者似乎将这一巨大的历史背景完全屏蔽掉了,而是将倪拗拗的性格养成全部追溯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挤压上。在作品中,男权社会的代表当然就是她的父亲和T先生了。作者有意淡化现实环境来书写女性体验,这也是私人化写作的特征之一吧。私人化写作的驱动力就是个人心理需要,无关国家,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 多篇)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教育部于xx 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不停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 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行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使用种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健,丰富的生存和运动情况,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必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履历.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 品德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纪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根本运动,保教并重,存眷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体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的代价取向的题目,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 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精良的发展,至 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实在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只管即便简朴和清晰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参加得当的波折教诲,熬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进步。而关于举动教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诲的详细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范畴情绪范畴,行动技能范畴。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现实环境联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

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当代幼儿的教诲中。而且将其详细和简单化,使家长能够明白的更透彻。更好的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西席的幼儿家长,由于恒久与孩子,与教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夫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职位地方的差别,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关键解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表现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肯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诲才是最好的教诲。笔者相识到对付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屯子做了相干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屯子与都会的差异。各种教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诲目的,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将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诲模式和发展偏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 一个受配合原则引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差别的幼教 法例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历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康健准确的偏向进步.纲要鲜明的表现着国度的 意志。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调和发展的目的。“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的的教诲历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生理发展讲,例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近来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用了较长的时间。该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分别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这实质上是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下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索,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实践或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接轨的愿望,是对自己所描写的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理性探求。除此之外,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走势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热情与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全书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其实,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朱永新教授生动地阐述了教育需要的因素。我们现在是一名学生,在将来也有可能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在看书的时候,我也在想要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到底需要什么呢?但是不管怎样,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尤其是在整个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率先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不断更新观念,才能赢得教师的持续发展。其次,我想激情也是很重要的,不光是教师这个职业每个职业都是需要的。如果在工作中没有激情,更何谈能够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没有激情的教学活动就像是一滩死水,教师自身没有激情,又怎么能够带动学生,那么学生又怎么能有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心理素质也一定要好。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性格也各异,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重要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心理素质有:坚韧、刚强、不屈不挠等等。当然,我想这仅仅是一小部分,要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爱心、努力等等,这些也都是很有必要的。一名理想的教

中国史部分有关各领域的海外研究著作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美)洪长泰著 注:该书属于域内外民俗学丛刊一种,根据哈佛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译出。中文版序由钟敬文撰写。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讨论和推广。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美)列文森著 注:该书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够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论与讨论。尽管七十年代以来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史华慈等著 注:该书属于《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一种,收录了史华慈、周策纵、余英时、德利克、施瓦支、弗斯、林毓生、格里德、李欧梵、戈德曼等十位学者有关五四运动的文章。 《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萧延中、朱艺编 注:该书属于《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一种,收录了周策纵、胡秋原、周阳山、金耀基、张灏、余英时、谭志强、张玉法、周玉山、洪长泰、王自扬、周明之、汪荣祖、陈晓林、陈曾焘等十五位学者有关五四运动的文章。 《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英)冯客著 注:该书是以作者博士论文为基础撰写而成的,研究了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美)史景迁著 注:该书初版于1981年,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推动中国改良和革命中的作用,根据这些知识分子留下的大量历史文献(主要是小说、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描述和分析他们的心路历程。 《现代中国的思想冲突:民主主义与权威主义》(美)纪文勋著 注:本书作者系美籍华人。自从五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作为他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该书于1986年在美、英两国同时出版。这时作者已经去世两年了。 《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日)近藤邦康著 注:谭嗣同、章炳麟、李大钊三位思想家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大救亡运动的思想代表人物,本书试图通过对他们思想的分析来说明中国的近代历史。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美)周策纵著 注:在中国近代史上,再没有任何的主要事件像“五四运动”这样惹起各种的争论,这样广泛地被讨论,可是对它的正式研究却又是如此贫乏不足的了,再基于其他几点原因,作者写就这本书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求学时,我就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那时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知道了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知道教育的崇高;现在,我又开始读这本书。对于刚刚走上讲台,又初次担任班主任的我来说,再读这本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各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给学生谈心等,还要抽出时间搞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是我们安排时间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另外,我还明白阅读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过于喜欢阅读。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繁的世界。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育类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篇1:《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

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

教师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

教师读书笔记《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带着渴望去阅读,我见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为的动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教育的理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理想的教育要有舆论支持。 一、理想的德育 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极力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

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筋疲力尽,为之也操碎了心。为什么学校的德育会如此苍白无力?朱教授告诉我们: 首先,道德教育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重要的是行为的熏陶,实践的感染,习惯的坚持。使道德教育达到润无心无声的境界。 其次,让学生的心灵在经典中憩息,在阅读书籍中净化灵魂。其实就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思想,与经典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鲜的空气,使自己的整个心空都明亮起来。 然后,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没有层次性。小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简直颠倒,对小学生的教育太过空洞,太过远大。应

质性研究的优秀作品

质性研究的优秀作品选(一) [1]范明林,吴军编著.质性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大卫·希尔弗曼著.如何做质性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埃文·塞德曼著.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朱丽叶·M.科宾(JulietM.Corbin),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AnselmL.Strauss)著.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7](英)凯西·卡麦兹(Charmaz,K. )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8]巴尼G·格拉泽著;费小冬译.扎根理论研究概论自然呈现与生硬促成[M].社会学出版社.2009. [9](英)GillianBrown,(英)GeorgeYule著罗选民导读.话语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英)布朗(Brown G.)著.话语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12. [11]胡春阳著.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王得杏著.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质性研究的优秀作品选(二) 【1】陈向明著.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雄著.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林耀华著.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4】杨美惠著.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美)威廉·富特·怀特(William Foote Whyte)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阎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8】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9】(英)保尔·汤普逊(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等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3.“从做中学”的实现途径。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从做中学”的前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传统的教育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张晶晶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 陈染是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一位极具女性气质的作家,其代表作《私人生活》就生动地体现出了这一特征,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浅析《私人生活》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关键词] 女性主义私人生活 所谓女性视角,我认为就是强调以某类性别经验入手的视角,女性以自己独特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视角为关照,抒写自我独特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陈染的作品对表现女性主义视角很具典型性。下面将对陈染的《私人生活》这一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 一、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 《私人生活》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陈染以这样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名叫倪拗拗的女孩儿从幼年到成年的独特而又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因此,注重“我”的感受便成为作者首先要突破的一点。男性作家往往擅长营造一个或虚幻或现实的世界,但自身却处于世界之外,他所注重的是展示这个世界,而陈染等一些女性作家则似乎更愿意走进自己所设计的世界之中,很直白的写出实实在在的“我”,尤其是“我”的感受。三毛曾经说过:“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我又怎么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这是女性作家写作意图的真实写照。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即使是最特别的见解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既定话语的烙印,而女性的视角则可以触及到男性无法触及的深处。 《私人生活》通篇都非常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这是本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我”很孤独,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是“一个残缺时代里的残缺的人”,还会为身体各部位起名字,觉得一个人是很多人;“我”冷漠,对大人的事我毫不关心,甚至支持父母离婚;“我”需要爱,因此,禾与尹楠的出现使我感到了从来未曾感受过的幸福;“我”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说“不”,就算这个世界没有人与我同盟;“我”不愿承认现实,在禾与母亲永远离开之后,“我”固执地认为她们没有离开,只是安静地睡着了……主流作品中女性处于被忽略的角色,因此其内心世界也就无法被触及。陈染打破了这一樊篱,将主人公倪拗拗的内心世界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对女性欲望的认同 封建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之中盛行的是“性放纵”,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自不必说,即使平民百姓也可以占有三妻四妾,与男性的荒淫无度相比,女性的性爱权利却被剥夺殆尽,她们饱尝性压抑的痛苦,稍有抗争则被斥责为淫妇。但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所谓的“淫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性爱的美丽。 《私人生活》中,作者对女性的性爱本能做了充分的肯定。“我”因为身上“被唤起”的某种欲望,因为“一种近在咫尺的与性秘密相关联的感觉”与一个“喜欢这种快感甚于喜欢他”的男人“紧密缠联在一起”;禾因为对“我”的喜欢与“我”发生的美丽的性爱,一切都是纯洁的,禾晶莹剔透的泪珠,翡翠绿色的玉石枕,禾的“两只桃子般嫩白而透明的乳房”,所有的一切象征了我们纯洁的爱情,可以跨越年龄,跨越性别的爱情;“我”看到伊秋与西大望“扭动在一起的身体”之后的“心惊肉跳”,“所有的毛细孔都在张开、放大、用力呼吸”,“我”意识自己长大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笔法,陈染在这里对女性的欲望做了充分地肯定。 其次,作者在描写“我”与别人的性爱的时候常用第三人称,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我”和T走进“阴阳洞”,T说“我们就在这儿”之后,作者的第一人称很自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

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与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与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与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乐山市新建小学金颖华 这是我第二次读朱永新教授的著作。同样收获丰富。书中说到: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位理想的教师,应该充满理想和激情。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和家长拥护的老师。正如书中所讲的,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师必须放开架子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关心和呵护他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爱是相互的。在我数学课上,我会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发展,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即品行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体会老师对他们关的心和爱护,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这就是理想和尊重,这就是师爱无暇! 书中有一段文字我记忆深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特别是面对后进生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劣面,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爱在细节,德在悟人处。爱学生,就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把每一次教育看作是一个互相交往的、心灵相通的过程,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学生都是好孩子。特别是班上的后进生,我们老师更要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给予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不要讽刺挖苦这些孩子,要抓住时机多表扬鼓励。 从书中我还体会到,做师德高尚的老师要会付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一个好教师也要有好的师德,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师德与关怀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比如帮助孩子整理红领巾,整理孩子们的帽子等等,给孩子们欣赏和鼓励的眼神,口头上的激励和表扬……这些细节,往往渗透真爱,也最容易感染童心。同样,真正的“德”不是高谈阔论,而是要体现在里里外外,尤其是细节之处、无微不至之时,在领导看不见,同事不知道的情况下,还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能从中感受到教育之乐、教育之美。奉献也会带来收获。如果斤斤计较于眼前得失,恐怕就会失去长远利益。 我是一位数学教师,数学课没有语文英语课堂那么有趣生动形象。我会认真钻研教材,争取学习机会,多学习同年级同科目老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模式,课后及时反思与改进,并且还要给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想得到了一次重大的洗礼。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朱教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方向,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进步,同时我也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家人阅读和欣赏。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我们就会快乐幸福的收获着……

乡村社会的原子化

观察|刘晨:乡村正在迈向“原子化社会” 原创 2018-02-07 刘晨乡村发现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名词解释 社会原子化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联结机制——中间组织(intermediategroup)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危机。一般而言,社会原子化危机产生于剧烈的社会变迁时期。 时下,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去组织化,去合作化和去邻里化,乡村社会伴随着人口流动与新型城镇化(制度性推动)的推力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生活模式,尤其是从过去的熟人社会已经变成了“半熟人社会”。农民,虽然彼此之间认识,但是除了血缘关系和亲朋好友的因素之外,几乎很好进行互助和互访。 与此同时,乡村社会的价值变迁也导致了这一结果。价值,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是邻里友好,彼此是一个生活在共同体内部的高度团结。并且,这样的团结,似乎是墨守成规的一种价值偏向,否则就是边缘人,会被村庄“隔离”和“孤立”。 正在制度与价值的双重合力下,乡村变迁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农民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弱化,呈现出原子化的特征。 最早在学界提出这一问题并随后引起热议的学者当属阎云翔,他在《中国个体化社会》(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中着重论述了整个社会的“个体化”倾向,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是“私人生活的变革”?还是“现代性的个体主义”?如何理解和对待?

如果把这样的个体主义放在农村社会,再结合我们对农村生活状态的考察,我们认为,最为准确的一种表述,即农民的原子化。之所以提出这个表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描述农民的生活状态;第二,与过去的传统社会而言,从“团结性”走向“分散性”。原因,在上文中已经指出。 具体来说,请允许在此打个比方,在过去,如果禾场上的谷子没有收完,却又遇到了大暴雨,那么邻里之间会来帮忙,现在则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况。农民为了答谢其他来帮忙的乡亲,有时候会请到家中已饭菜和好酒犒劳。或者,如对方有困,则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帮助。大家的“私”因为“价值”和“还人情”而变成了一种狭小范围内的“公”,仿佛这种的“公”在长期的农村内部中形成一种定律。但是,一旦外部人口渗入进来或者因为某些矛盾,以及价值的变化与生产的变迁,这种内部的“定律”就会撕裂。加上,外力作用和社会转型,撕裂也会发生。为此,现在再去看乡村,小农生产时就“个搞个的”。 同时,在农闲时,走动的概率也比以往少了很多。以往都会在杀猪或者过生日等,一些朋友会不邀自来参加乡村的“聚会”,但现在却很少。很多“亲的很”、“关系好”逐步凋敝、冷落,最后“各忙各的”。 这种“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以往农村社会是很少见的,但在现在的农村,却比较繁多。尤其是没有血缘、宗族、亲友关系层面的农民彼此,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认识倒是认识,毕竟生活圈就那么大,但要说能形成互助等状态,抑或是达到以往的那种高度团结,则不再可能。 为此,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情况界定为“迈入原子化的乡村社会”。 这样的情况在城市却比较常见,甚至比农村的还要浓烈,陌生人社会的城市生活,往往连邻里之间都不认识。我们的邻居到底是做什么的?不清楚;住了几口人,不清楚;有几个子女,不清楚……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