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祭祀文化

浅谈祭祀文化

浅谈祭祀文化
浅谈祭祀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a12768472.html,

浅谈祭祀文化

作者:苟爱霞

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02期

[摘要]祭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取访谈和调查的方式,结合康乐及周边地区祭祀活动,对民间祭祀活动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民间祭祀;传统文化;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47-02

一、祭祀概说

祭祀是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可分为祭神和祭祖。祭祀是华夏典礼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包括场地、祭文(祝词)、祭品等内容。祭祀有官方祭典和民间祭祀之分。官方祭祀仪式隆重,礼节繁杂,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民间祭祀活动。本文以甘肃省康乐县民间祭祀为例,对祭祀文化略作探讨。

二、民间祭祀

(一)祭祀对象

民间祭祀分两种:一种是团体祭祀,一种是家庭祭祀。团体祭祀的对象是地方神。地方神的权力很大,大多是历代有名的文臣武将或对当地有贡献的人。民间人事不顺,就要向神灵祈求护佑。家庭祭祀的对象是祖先、太岁、门神、灶神、山神土地等神及与自己衣、食、住、行有关的小神。

(二)祭神

祭品:牲、供品、金钱、黄钱、香、蜡等。酒很重要,不能少。仪程:行参神礼,行供献礼,行侍神礼。

祭文:“伟”字开头,一般先写几句赞语,然后写祭祀原因,再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健康,尚享结束。例如,祭中央戊已土神祝文赞语:“伟哉尊神,执掌乾坤,统摄八卦,位镇九宫,月建地曜,枚举无穷,随天干而运转,逐地支以流通,赫赫乎神威主尊,洋洋乎神灵至宏。”

(三)祭祖

祭品:传统祭品有八样,即梗(植物的枝或茎)、馔(米饭)、醢(肉酱)、脯(肉干)、饼(面食)、胙(腌鱼)、餜(油炸面食)、菹(酸菜)。

中国古代祭祀

中国古代祭祀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祭品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墓等场地。沈阳墓园 注重恭敬虔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特征之一。面对神灵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恭敬,祭神时要相信神灵的存在,内心如若不相信神灵的存在,就无法与神灵沟通,如此祭祀便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祭祀的原则是“敬享”、“贵诚”。《易·既济·九五》有“东邻杀牛,不如西邻祭实受其福”之说,原因就在于祭祀贵在态度的诚敬,而不在于祭品丰俭。一般人祭祀要诚敬,天子、诸侯祭祀更要至诚至敬。由于注重恭敬虔诚,《礼记·祭义》引出祭祀“贵质”和祭祀“不数”、“不疏”的主张。祭祀“贵质”就是主张祭祀场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质朴。祭品崇尚用一种薄酒和清水、粗布、草席和竹席:祭祀进献的羹不加作料、祭祀用的圭不加雕琢;郊祭的场所只是打扫干净地面,没有什么建筑:天子郊祭乘坐不加彩绘的车。这些都体现着祭祀“贵质”的主张。祭祀“不数”、“不疏”,就是祭祀的次数要适中,不要过于频繁,也不要过于稀少。祭祀过于频繁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导致不恭敬:祭祀过于稀少会使人产生怠慢心理,导致遗忘。只有“不数”、“不疏”,祭祀时才能保持深厚的情感。 祭天 万物有灵的观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们的祭祀对象也随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互不统属。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众多的神灵可以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祗。 在古人看来,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父。它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甚至是人间的改朝换代。人们对它望而生畏,自然产生了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他们都以种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护。祭天大约从周王时就有了,王被称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天的功德至高无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一个“尊”字,天子才有资格祭天。通过祭天,君王的权威也会得到加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祭天与王权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趋势。

《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历代的研究者对此都在不断的分析其各样的含义。祭祀是中国流传至今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活动。本文拟从《说文解字·示部》为基础,讨论祭祀文化。 [关键字]:《说文解字》;示部;祭祀文化 《说文解字》博大精深,涵盖广泛。它将三代到汉朝的的各类文化融合到一本书中,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大荟萃。而祭祀也是从先民时代到现代社会,从未出现个断裂,甚至在专制的阶级社会中还越演越烈。二者的结合为这样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三方面来展开讨论,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字的产生发展、示部字的简单分类、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一):文字的产生发展 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区域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的起源一直都众说纷纭,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仓颉造字”说。郑玄在《周易传》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古代的中国,在没有文字的时候都是“结绳记事”的,郑玄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遇见大事情就结一个大的绳结,事情小就结小的绳结。这是最古老的纪事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只能满足简单的事件,遇见复杂的事件就失去了作用。《周易》中也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就无形的表明了文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也说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丽天之象。”。在此可以看出文字是源于图画的,还可以看出文字的产生有一点的宗教祭祀因素。中国的文化产生因素中就有一个是宗教,文字与之的关系紧密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示部字的简单分类 许慎著《说文解字》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其所收录的九千余字就分别在这些部首当中。在示部当中共有六十三个实际的字,它们共同反映了我国丰富的祭祀文化与内容,从其语义来看,这些字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祭祀内容不方面。从其意义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意义类别,它们分别是:神祇类(共有二十四字)、祭祀类(共有三十三字)、祈祷类(共有三字)、人对神祇态度类(共有二字)、其他类(一字)。虽然说祭祀文化并不仅限于这一个部首,但是这一部首却具有代表意义,笔者将会在下一节(示部字的祭祀含义)中做相关的叙述。 (三):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笔者在第二节中对示部字做了简单的分类,但这却并不与本节有太大的关联。现在简要的分类叙述其祭祀文化内涵: 第一,祭祀对象。 神祇类。神,本天上之电。(因为神字本申,如天上雷电弯曲。)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的主宰。祇,地神也。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从示,氏声。天神曰灵,地神曰祇。(《尸子》)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说“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提到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社为土地之神的神主。社伯(城隍)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其中对社的注释是“社,后土也。” 祭祀的对象还有先人和名人。祖,祖先,从示,从且。这个且是象形字,表

中国的祭祀文化,引人深思!

中国的祭祀文化,引人深思! 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交替,很多地方祭祀的习俗淡化甚至遗失了,很多规矩礼节也都被人遗忘了。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没必要传承,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你是怎么看的呢? 宗祠,虽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如今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有些地方尝试引入祠堂管理委员会议事制度,协助当地村委会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解村民纠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些地方,提出“活化祠堂”概念,将祠堂打造成村居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当地的古祠堂、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对于扩展祠堂功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一些优良的文化传统受到了挑战,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孝心缺失、道德下滑、见利忘义、缺乏诚信甚至丧失道义的现象。如今年轻一代出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人渐渐背弃了家族和孝道。在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时,却忘了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追根寻源,这些现象的产生和我们长期疏远传统文化、忽视民族的道德建设以及民族血脉传承有着密切关联。然而,人的很多幸福感都是从家族传统理念中获取的。

当下,如果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在春节祭祖活动中,通过缅怀祖先的功绩,懂得感恩和敬畏,从而获得自我约束、自我鞭策的动力,不断自我修身,进而团结家人、和睦邻里、影响社会。由此可见,传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祭祀文化,在当下文化回归、和谐社会等方面意义深远。 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伦常圣贤教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祭祖正是承传传统文化、振兴圣贤教育的最好方式,能够产生安定人心与和谐社会的正能量,是现代社会需要积极提倡的教育活动。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庙会的民俗文化内涵

龚敏 10160153 历史系 10级6班 庙会的民俗文化内涵 ——读《庙会被指民俗味变淡》有感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文化报 2013年02月25日 文章通过简单介绍“2013年,在北京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中商业元素依然是主角”这一现象,指出“庙会被指民俗味变淡:文化感不强缺少些精气神”这一文章主旨。并介绍了传统意义上的庙会所应具有的十分丰富的内涵。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想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应该在诚信经营、特色化服务上下功夫”。 说到春节庙会,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春节庙会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活动,浓缩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精华,是老百姓过年休闲游乐、享受喜庆吉祥生活的理想场所。千百年来,庙会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越时空,延续至今。庙会是由古代的宗庙制度演化而来的,早期的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后来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很多学者将庙会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北京在明代以位于城西的庙会规模最大,不仅吃、穿、用无所不有,而且有珍奇异宝,连外国客商也来买卖。与买卖相应的,还有多样的文化娱乐表演,古代有俗讲、变文,近代有单弦、相声、琴书、大鼓、魔术、杂技等,不少文学、曲艺的形成皆与庙会有关。 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沉淀、凝结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感恩祈福、营造祥和,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点。 庙会我们也都逛过,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更是激起了我对庙会这一民俗的兴趣。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庙会正是十二类民俗事象(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商业贸易习俗、民间文艺、民间游艺民俗)中的民间游艺民俗。庙会的社会价值也较明显,庙会对人们有教化凝聚作用,庙会指示人们弃恶从善,行善积德,获得今生今世的种种好处,天堂以善的诱惑、地狱以恶的恫吓给群众以教化。庙会期间,村民笼罩在庙会荣誉感和庄重感的氛围中,一呼百应,自愿出力出物,围绕会头等人,在相互影响推动下,形成一股心流,从而化作凝聚力,共同为办好庙会尽力。村民们被庙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出的热情、友好化为庙会之后的持续情感,加深了办庙会村与各村村民的深厚感情,起到了良好的团结示范作用,对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庙会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传承时间悠久,群体规模宏大,影响地域广泛,综合了多种民间文化艺术种类,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文化信息包容量特别大。

浅谈潮汕地区文化民俗

浅谈潮汕地区文化习俗 来自潮汕地区的我对潮汕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通过询问长辈、上网查资料等途径简单总结了潮汕地区的“拜神”文化以及结婚时的流程习俗。 潮汕人民的“拜神”文化 潮汕人民热衷于“拜神”想必人尽皆知,人们或有求于神明或保佑家人平安,于是“拜神”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更多也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潮汕人民就会在家中拜神明以保佑家人健康,事事顺心。 每个月的初二十六,人们就会拜拜家中的“地主老爷”,以求家宅平安和谐。 八月十五,家家都会在家中桌子上摆好月饼、柚子、大桔、茶叶、糖塔、汤圆等福品赏月,希望月娘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 农历七月十四是人们祭拜孤魂野鬼的时候,这一天,人们总会准备一大锅米饭、水果、许多纸钱,为可怜的孤魂野鬼超度,保佑其早日超生,重新投胎。 腊月二十四那一天称作“老爷上天”,即家中各神位的老爷神婆都上天面见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来家中的情况,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晚上就要用泡有十二种花的清水清洗干净各个神位牌,并准备好大米、糖、一碗水、一套纸质的官袍、一个大大的纸钵,意喻去天上领取财富。这一天家中的水缸一定要储满水,表示财源不断。到了大年初四是神明汇报归来的日子,人们清晨便要早早准备好大米、水、糖,烧香迎接归来的神。 大年三十那天人们准备“好三牲”:鸡鸭鱼猪等,祭拜神明,意喻一年中的事物到最后一天仍然还有很多,正月初一那天也要准备同样的食物祭拜神明,意喻新的一年里温饱富足,有一个好的开端。 结婚流程习俗 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都各具特色,代表了当地的地方文化,为求方便,如今结婚习俗日益简化,通过询问长辈我总结了潮汕地区结婚的大概流程习俗。 “下聘”,就要给家里的亲戚朋友发饼。这一天,男方带着“十二板贴”(一种传统纸质喜帖)、红包、喜饼、糖条、烟、服饰钱、聘金等到女方家里,女方不能全部收下,只收一部分,并给男方一个“腰肚”(装有铜钱、稻谷、结发草、毛巾、大桔)带回家。亲戚会送来鸡蛋猪肉和红包,但一般猪肉和鸡蛋不会全部收下,只收一部分。这一天,还要家里的叔叔婶婶亲戚们吃饭。 结婚那天早上很早小孩子就会过来向新娘要玩具、笔、本子之类的。当天,女方要用十二种植物的水洗澡,然后请人来化妆。接着新娘要吃“五晚头”——五种菜肴,吃之前还要粘下红糖。新郎来到女方家接新娘时,要在女方家吃点米饭,然后搬嫁妆和日常用品,并且女方要准备一碗桂圆、一碗桔饼、一份喜糖带去婆家,自家也会留下一碗桂圆、一碗桔饼。到了男方家时,不能马上进屋。过一会才能进屋,进屋后,直接进婚房,不能马上和公公婆婆见面,所以接下来要吃的“结房圆”由别人拿进来,其他人在外面吃,新郎新娘在婚房里吃,一般一人要吃两个鸡蛋。这一天,新郎新娘是一直不能脱鞋子,新娘子那天不能出门,会在新房设一桌酒菜,新娘桌还要给长辈们敬茶,然后男方父母发红包给新娘。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_柳肃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X 柳 肃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关键词]儒家礼制;祭祀文化;祭祀建筑;建筑布局;东亚书院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6)0035)04 Confucians Sacrifice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Academies in East Asia LIU Su (Colleg e of Ar chitecture,Hunan U 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Sacrifice culture w as the most dominant content of Confucians Rite culture and sacrific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adem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There w ere much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and much sacr-i fice space in the academies both in Korea and in China.The layout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must obey strict rule and follow the view of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Li thought.Because of the position of host and guest in the contacts,there w ere east -w est -step system i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clude the academ y architec -tures). Key words:Confucians Rite culture;Sacrifice culture;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architectural layout;the a -cademies in East Asia 一 儒家礼制与祭祀文化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礼制,而礼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祭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0,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儒学研究者的重视。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祭祀,是因为祭祀起源于中 国传统文化之根源的祖先崇拜和家族血缘关系。中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在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家族血统关系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的一重要纽带,它维系着家的稳定性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性。而对于家来说,其创始人)))祖先便具有至高无 上的神圣地位。因而崇拜祖先、继承祖业的意识便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0的观念 所表达的就是后世对前世的继承关系:同姓同族称/宗族0;继承父业的嫡长子叫/宗子0;由兄弟分出的家庭叫/宗支0;礼制中主管宗族祭祀礼仪及宗族事务的叫/宗伯0、/宗人0、/宗正0等;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宗庙0。 祭祖是中国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建宗庙和祭宗庙历来都被视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0(5礼记#曲礼下6)/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实,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0(同上)由此可见宗庙之礼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祭祀0不是宗教,其实质是感恩和 X [收稿日期]2007-09-01 [作者简介]柳 肃(195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设计. 第21卷 第6期2007年11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1,N o.6Nov.2007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说到鼎,没有哪个中国人会感到陌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一些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例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问鼎中原”“春秋鼎盛”“鼎铛玉石”“鼎铛有耳”等等;另外,小学的课本上以及中学的历史教材都会出现“鼎”的身影,如“世纪宝鼎”、“司母戊鼎”等早就先入为主,成为“鼎”在国人心目中的最初形象。此外,我们经常见到在大型的纪念活动或国与国之间外交往来互赠礼物时,鼎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器物。 究竟鼎何以会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占如此重要的地位? 经过翻阅字典我找到了很多有关“鼎”的释义,我想这些释义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几千年的冲刷而保留下来的,从中一定可以获得某种历史讯息。下面我列举一些从字典中找到的释义,来支持我之后的分析。 1、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2、大,例如:鼎力支持,鼎臣,鼎言等 3、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4、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5、正当,正在。例如:鼎盛 6、盛大。

观察这些字典中的信息再结合老师和我们讲过的关于青铜器的历史知识,我们可以发现鼎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偶然形成的。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而这也就是上文所列举的释义3、4的原因所在了。鼎最早是用来作为烹饪之器的,所以会有释义4。再由于鼎的外型特征——三足或四足,且三足比较普遍。再加上鼎比较坚固,体型一般比较硕大,所以经常用“三足鼎立”来形容多方势力并存,对峙。 另外,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成语,比如“鼎铛玉石”“钟鸣鼎食”用来形容贵族生活的奢侈和盛大。这个原因也只能从“历史”这位智者身上寻找答案。 据历史记载,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 研究背景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凝聚了潮人群体力量的智慧。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正逐步离我们而去,这是人类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究竟潮汕文化中有什么特别民俗呢? 研究目的 潮汕地区具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节日,而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似乎已渐渐为新一代潮汕人所淡忘。我们成立这个课题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潮汕各个节日的特色以及潮汕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节日及习俗介绍 1.出花园 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 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为孩子备办三牲果晶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2..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其鼻祖是汉唐时期的中原汉语,是汉语里语音元素最多、发音机理最复杂的语言。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潮汕方言反映了潮汕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潮汕文化的活化石。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反映汉民族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很好地保护和诠释了中华文化。我仅从汉文字所体现的祭祀文化来品味汉字的魅力。 据文献记载,祭祀是所有礼仪中最重要的,居五礼之首。有些已经消失,但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古代的礼仪形态。“祭祀”都是“示”作偏旁的字。“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祸福神祖祭祀祥等等。许慎著《说文解字》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示部中有六十三个字,反映了丰富的祭祀文化与内容。 一、从汉字看祭祀对象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神,从示,申声。本天上之电。(因为神字本申,如天

上雷电弯曲。)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的主宰。祭天为禅。?o,从示,氏声,地神也。地?o,提出万物者也。天神曰灵,地神曰?o。“祖”的本义应该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的形式出现。 二、从汉字看祭祀用品 祭,《说文》释为“祭祀也,从示,手持肉。”肉食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极为珍贵,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叫“牺牲”,“牺牲”从字形上看都从牛,那么可以看出牛肯定是祭祀用品之一了,再看“祥”字,《说文解字》“羊,详也。”羊在古代象征善良正义,所以常用羊来祭祀。后来“牺牲”也用来指祭祀常用的指马、牛、羊等牲畜。 在古代还有一种祭品就是人。原始部落战争中战俘常被杀掉祭神。一些汉字也反映了古代的人祭习俗,比如:“孟”,《说文》:“长也。从子皿声。”本义是长子,从汉字形体上看是器皿中放着孩子,体现了古代杀首子的习俗。还有像“伐”,甲骨文字形是,从人从戈,是个会意字。好像用戈刺入人的脖颈砍头,本义是砍杀。《说文》:“伐,击也。”砍掉奴隶的头进行祭祀的习俗商代便已有之。 三、从汉字看祭祀场所 祭祀场所,一般有以下几种。

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和仪式

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和仪式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考究清明成为祭祖的传统节日,源于西周的墓祭,至唐代已成为祭制。《旧唐书·玄宗纪》:"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清明祭祖便为后世沿之成俗。 由于自古以来,以土葬为标识的墓地均起坟堆,经一年的风吹雨淋,坟堆不免土壤流失,树木凋残。因此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为祖坟墓地除草植树,清扫修整一番,谓之"扫墓"。为坟头加土,并在坟头压纸钱,谓之"上坟"。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一、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和躯壳相分离,躯壳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为了得到自小哺育、养育和教育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祖辈、历代列祖的保佑,故人们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诚地去向"神主"行礼,这种社会活动就是祭祀。它属于"吉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首,地位最重要。《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祭祀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国史和国家文明史的传承,是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来完成的,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的,抽象的,且无人情味的。逢年过节特别是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二、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心愿满足 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祭之以礼"的寻根追远的谒祖活动,是因为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虽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我是谁"的心灵追问的寻根意识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这种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三、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 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活动和有形的礼仪行为活动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我们对祖先的祭祀并非相信"灵魂不死",而是一种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

对潮汕祭祀文化的理解

对潮汕祭祀文化的理解 一说到潮汕地区,相信留给大家的就是三大印象,首先是功夫茶,其次是潮商,再者是潮汕人的祭祀活动,今天单说最后一个方面,潮汕人的祭祀活动 在潮汕,祭祀有一个俗称,就是“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潮汕的媳妇从入家门后,除了相夫教子,头等大事就要继承婆婆的衣钵将这门“传统”给传承下去。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而且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习惯,有时候不同村子之间的祭祀风俗就都不一样。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也有的地方是初二十六)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祖宗……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了,客家人,潮汕人,和福建人是古代中原民族的后裔,但他们崇敬的神明,却间接地保留了相当多的中国上古的神话,只是潮汕人本身也没发觉,那么,接下来介绍一些有潮汕的神明。 在潮汕人的家里,一般都有天公,司命公。在潮汕人出远门之前,都会祭祀天公,潮汕人敬的天公其实是三位,用专业点的词汇叫星辰崇拜,天公,原来是天,代表人物自然是紫微垣里的玉皇大帝,而南辰,就是指老人星,北斗,北斗七星,希望出门能够平平安安; 而在家里的厨房里,就祭祀着司命公,职责是一年到头长驻炉灶边受烟火,收集一家人善恶,然后过年上天打报告的灶王爷。 而在外面,一般祭祀着伯公伯嫲,龙尾爷,三山国王等。每个小孩在小时候就会去拜伯公伯嫲,让伯公伯嫲收为义子或义女,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在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出完“花园”也就是潮汕的成年之后就不用去祭祀伯公伯嫲了:这是在潮阳地区特有的神仙,是潮阳练江的河神,能和三山国王分江而治;原是揭西祀巾、明、独三座山神。真真正正的潮汕本土自产神明,因为是潮汕地区主要神明,潮汕地区的大神庙都是他们的享祀地盘,相信它们应该是潮汕地区乡村里的老大,潮汕人在政治上始终都无法实现独裁,连精神领袖都必须选择三权分立,神明也不例外。 在潮汕,“拜老爷”除了烧香烧冥纸外,也有“问杯”形式。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祈祷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这种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对话,圣杯则表示神灵同意你的请求,反之,则不同意你的请求。 为何潮汕人会信奉如此众多的神明呢? 潮汕人爱烧香信佛,但能让潮汕人真正膜拜的是祖先,崇尚的是心中的神明。据史书记载,自古以来黄炎子孙就有祭祀的习俗,潮汕人只是把它保留而且改进了而已,祭祀祖先是一种感恩的表现,而拜神明也是如此,在潮汕,所谓的神明就是对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人物,所祀之神都是在当地曾做出贡献的有功之士。 一提起潮汕人就知道他们喜欢拜神,认为潮汕人非常迷信,其实,这是不了解潮汕的人文习俗。西方人信的是耶稣,潮汕人信的是神明;西方人要做礼拜,潮汕人要过节,西方人要忏悔,潮汕人要祈福,目的都是在心中追求一种信仰,树立人的自我信心。 一到游神吉日,各乡村举乡一齐出动,操办祭品和游神节目,有的村庄会先贴告示,告明游神路线,然后求签择吉辰抬神出庙到乡村街巷巡行,称为游神,俗称“营老爷”。游神方式各乡各有特色,最普遍的是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书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有诸神塑像的老爷轿。

敖包祭祀的文化保护意义及措施

敖包祭祀的文化保护意义及措施 一、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祭品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在古代,祭祀时,由萨满击鼓念咒,众人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围绕着敖包,顺时针绕三圈,膜拜祈求神灵的护佑与赐福。蒙古族牧民虽皈依了藏传佛教,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沿袭着祖先的宗教信仰,认为高大雄伟的山是多种神灵居住的地方,有着通往天堂的道路。因而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一)敖包的构造敖包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和场所。蒙古民族敖包祭祀习俗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圣山。据《蒙古秘史》卷2记载:成吉思汗在年轻时被蔑尔乞特人追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记载原文为:“将不峏罕合勒敦山,每朝其祃之,每日其祷之。我之孙之子孙其宜省之。言讫,向日,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跪,洒奠而梼祝焉。”①敖包的外形呈土堆和石堆形式,或土石混筑。作为蒙古族的祭祀圣地,它最初建造于家族领地。“首先由萨满发起,萨满向居民说,保护神需要自己的住所,于是就指定景色秀丽的高山、丘陵或路口作为建敖包的基地,经过若干个仪式后,在划定的小圆形地块,人们动手用土或石造成小堆,这样新的敖包便出现了。”②敖包多数是单个的,但也有两个并立的敖包,或有7个和13个的敖包群。敖包一般都建于高处显眼的地方,而有时在路口,人们认为路口的敖包有挡鬼避邪的功效。敖包给人以神秘莫测、肃穆庄严之感。 (二)敖包的祭祀程序祭敖包的传统方式,主要分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类。所谓血祭,就是宰杀牛、羊,向敖包献牲祭祀;所谓酒祭,就是扬洒奶酒、鲜乳之类,向敖包献祭;所谓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点燃爬地松及柴火,将肉食、奶食象征性地投入其中焚烧,烧出浓烈的食物气味;所谓玉祭,就是将价值昂贵的珠宝、钱币之类撒到敖包顶上,祈求福佑。敖包祭祀由萨满主祭,元代由蒙古巫觋领其事。《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命兀孙老人及豁儿赤等“衣白衣,骑白马”主祭祀,坐上首,封为“别乞官”。“藏传佛教传到蒙古草原后,在祭敖包时,萨满…咒祭?被喇嘛…经祭?所代替;民间祈祷文多有改动,古祭文有所变化;萨满血祭也被果物、牛奶、酒、牛酪所取代。”③如今无论在草原牧区还是在农区,在敖包祭祀中,都将娱神敬神与娱人结合在一起。敖包祭祀形式与内容在近百年变化很大。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已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单一的游牧民族,部分蒙古人已从事了农业。由于农牧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敖包祭祀一般在农历五至六月间举行,有的地方七、八月份举行。“因为五月对于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分界线,此时青草已经萌生,大地为绿色牧草所盖。牲畜繁殖,整个草原经过漫长严冬,又恢复了怏然的生机。卫拉特蒙古认为这是神灵所赐给。因此,要举行节日,进行祭祀仪式来表示对神灵的感谢。”④敖包有的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联合祭祀的。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这时草原上风和日丽、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牛羊肥壮,羊羔开始断奶,马驹渐渐长大。为了喜庆丰收,表达兴奋之情,

潮汕文化称谓之争及其它

潮汕文化称谓之争及其它 黄赞发 最近,汕头广电报就潮汕文化的称谓等问题刊发了对笔者的“访谈录”。“访谈录”在“潮州人”网站上被贴出后,刹时引来了一场颇为激烈的抗辩。看来这一问题还是颇受关注的,故特将“访谈录”有关内容重作调整充实,以就正于学界和读者。 一、是“潮汕”文化,还是“潮州”文化 就时下来谈,关于“潮汕文化”,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名称问题。之所以称“潮汕文化”,有一个依据和参照,就是岭南文化。目前,我省历史文化学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岭南文化包括三个部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这些都是区域性的文化,《中华文化大辞海·文化精萃分类卷》称为“带有浓重地方特点的”“地方文化”。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都有大量海外移民,所形成文化都有一定群体性、民系性,但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归根到底都是地方文化。作为地方文化,只有用“潮汕”这个词,才能涵盖现今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以至汕尾市海陆丰和梅州市的丰顺大埔一带。 称潮汕文化,本并没有异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不少有识之士,包括省里的一些非潮籍领导,如王屏山副省长,开始提出要对这一别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进行系统研究。于是,汕头大学率先于1990年11月成立了由杜经国教授任主任的“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并先后出版了两集《潮汕文化研究论丛》。翌年年底,在吴南生主席的倡导下,潮汕三市联手成立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由刘峰主席任理事长,聘请饶宗颐先生等为顾问;1993年底,由饶宗颐先生担任主编的《潮学研究》创刊。此后,揭阳市也成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阳市研究会”。这期间,多位知名学者先后以“潮汕文化”为题著文。如詹伯慧的《新世纪潮汕文化研究之我见》,曾骐的《韩江流域史前考古与潮汕文化源》,蔡起贤的《外来文化与潮汕文化的交融》,林伦伦的《对潮学和潮汕文化的再认识》,赵春晨的《略论近代潮汕文化的转型》,新加坡黄叔麟的《潮汕文化在新加坡》,美国翁绍裘的《潮汕文化对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等等,等等。2001年7月,由黄挺、陈占山著,并经杜经国审定的《潮汕史》(上册)出版发行,标志着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已获得阶段性的丰硕成果。 我们还不应淡忘了在每届潮学研讨会上,潮汕三市领导和海内外嘉宾都围绕“潮汕文化”这一共同关注的课题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比如,第二届(1997年),潮州秦昌大副书记的讲话就毫不含糊地阐明:“潮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庄世平先生则说:“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陈伟南先生也强调:“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支”。李嘉诚先生还特为研讨会发来贺词,十分明确地指出:“潮汕文化丰富,源流绵长而具特色”。要说“共识”,这就是海内外潮人的共识。 令人不解的是,近一两年来,有些人却认为“潮汕”的“汕”字比较晚出,而“潮州”历史长,更有代表性,所以打出“潮州文化”的旗号,而不屑于提“潮汕文化”,并不认同于岭南文化。这种看法显为不当。 如所周知,“潮汕”一词完完全全是个地域名称,早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区位概念非常明确。作为地域名称,根本不必考虑其中某个字什么时期才出现。潮汕一词最迟可见于光绪九年(1883)“委办潮汕海口洋务委员同知衔试用知县葛肇兰禀”。由于是个约定俗成的区

汉字与古代祭祀文化讲课讲稿

汉字与古代祭祀文化

双字与古代祭祀文化人类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威力无比的自然力量。这神奇的力量,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我们的先民们,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以及对自然界认识的缺乏,面对无形的难以捉摸的自然之力,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御能力,由心生畏惧,进而顶礼膜拜,于是自然之神随之产生。天神地祗,雷公风伯,草木山川I,皆有神在。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以求趋吉避凶,人们对极尽虔敬之心,经常奉上供品,举行仪式,表达对神的诚意。这便是早期的祭祀。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对古人的祭祀活动有着形象的描绘,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这就是说,“祭”就是手里拿着肉祭祀神灵的意思。“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作!)II,左边像肉(即楷书“祭”字左上角的部件),右边像手(即楷书“祭”字右上角的部件),下面的点像血滴,点的多少不一,表示刚刚宰杀的牺牲,还在滴血,就拿来祭祀,这说明当时还保持着血食的习惯。“血”字甲骨文字形作W,正像祭祀时将血盛在器皿中的样子。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古人自己吃生肉,饮鲜血,也拿生肉鲜来祭祀神灵。久而久之,“血食”也便成了祭祀的代称。我们经常在古书中看到“社稷不血食”的说法,意思就是社稷之神得不到祭祀,象征着国家的灭亡。这种杀生血食的祭祀习俗,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记载,直到今天,中国部分地区还有以“血食”祭祀鬼神的做法。当然,对于“祭”字中的点到底代表着什么,还有些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点代表的不是血,而是碎肉末。古代祭祀的时候,为了方便神灵的享用,人们事先要另外准备一些切碎的肉末,撒在大块的肉上,祭祀时祭祀者左手提着肉块或盛肉的器具,右手抓取上面的肉末慢慢抛撒,好让神灵前来享用。随着祭祀的进程,肉末越来越少,就好像神在一点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