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言语交际》期末复习重点《言语交际学》形考册答案

电大《言语交际》期末复习重点《言语交际学》形考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言语: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包括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和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音行为,即话语和言语行为。

2.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特指言语交际参与者中的表达一方。
3.语言能力:说话人(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母语)的知识。
4.角色:是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
5.交际能力: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索绪尔关于“言语活动”过程的几个环节。(参见《言语交际学》P3)

2.简述言语交际学的主要任务。(参见《言语交际学》P37)

3.简述角色的主要类型。(参见《言语交际学》P60)

4.简述如何消除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参见《言语交际学》P73-74)

三、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 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

2.顾客对营业员说:“请给我拿点盐来。”这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人际功能。(×,是行为功能)

3.语用学与语义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某一语言实例时是否考虑语境。(√)

4.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5.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只有活跃性角色起作用,潜隐性角色不会对交际产生影响。(×,潜隐性角色有时也会影响到言语交际活动)

6.交际主体只有按照经常性角色实施言语行为,才有可能与交际对象达成角色共视,保证言语交际的成功。(×,经常性角色改为交际角色)

四、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母亲对儿子说:“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老师在课堂上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言语交际的学者之一。”

老张和老王相遇。老张:“早上好!今天天气不错啊。”

(1)母亲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行为功能

(2)老师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认知功能

(3)老张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人际功能

2.一位顾客买了一瓶桔子汁,回家后发现买重复了,到商店退货。

售货员:“不能退!”

顾客:“为什么不能退?”

售货员:“不能退就是不能退,不服气找我们头儿去!”

顾客:“你怎么这种态度?”

售货员:“这态度怎么了?买的时候不琢磨好了,还怨别人!”

顾客:“……”。

(1)结合“角色

期望”的涵义,说明售货员的语言行为做得如何?(参见《言语交际学》P61-62)

(2)结合“角色共视”的涵义,说明售货员与顾客发生矛盾的原因。(参见《言语交际学》P62)

(3)要避免售货员与顾客发生“角色冲突”,请为售货员设计一段合适有效的对话。(参见《言语交际学》P73)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作业二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语境:是交际主体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

2.社会文化语境: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
3.话语: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
4.话语语境意义:话语在特定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指意义,或者说是一段话语在一个特定场合,在此时此地是什么意思。
5.话语语用意义:交际主体说出这一话语的意图。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语义上下文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94-101)

2.举例说明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108-109)

3.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114-115)

4.简述话语语言意义的主要特征。(参见《言语交际学》P132-133)

5.举例说明言外行为的五种主要类型。(参见《言语交际学》P139)

三、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语境只有在被交际主体认识和选择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2.情景语境中的“地点”因素,主要是指交际主体在开展言语交际活动时的地理位置。(×,是社会位置)

3.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位卑者改为位尊者)

4.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有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中其意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

5.在话语的语音表现中,语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情感,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调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意义的作用。)

6.在话语的衔接中,能够用于句子与句子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主要是连词和介词。(×,介词改为副词。)

四、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有一位青年参加厂里一个同事的婚礼,客人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无非是逸闻趣事、社会新闻之类,这与婚礼的热闹气氛是适合的。他想,别人都那么海阔天空,妙趣横生,自己不讲点什么显得太拘谨。为了显示自己博学多闻,便大讲起社会上刚刚发生的一件凶暴残忍的

杀人案,而且有头有尾,绘声绘色,连被害人遭肢解的细节都一点不落。主人家的老太太听着这些直皱眉头,他却毫不理会。事后,老人家一再念叨:“大喜的日子讲这个,真不吉利!”

(1)从“时间”和“地点”的角度看,这位青年是如何违背情景语境的制约的?(参见《言语交际学》P101-103)

(2)从“话题”和“文化习俗”的角度讲,这位青年是如何违背语境因素的制约的?(参见《言语交际学》P104-105,115)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作为情景语境构成因素之一的“话题”所具有的特殊性。(参见《言语交际学》P104-105)

2.考试前,一个小学生的爸爸跟他说:“我告诉你,这次考试要是不及格,有人要挨打的。”第二天上学,小学生告诉他的老师说:“我可不是吓唬你,我爸爸说了,我这次考试要是不及格,有人要挨打的。”

(1)以上材料中,小学生的爸爸用陈述句式实施了一个什么含义的言语行为?——这次考试要是不及格,我要打你的。

(2)这种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的方式去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被称为什么?——间接言语行为

(3)以上材料中的小学生为什么会误解他爸爸所说的话语的真实意图?(参见《言语交际学》P143)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作业三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诚实准则和信用准则的要求和二者的区别。(参见《言语交际学》P172-174)

2.举例说明命令行为的角色条件。(参见《言语交际学》P178-179)

3.简述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参见《言语交际学》P193)

4.简述言语交际学中公共道德准则的具体要求。(参见《言语交际学》P199-205)

5.简述我国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对言语交际话题的影响。(参见《言语交际学》P212-213)

6.简述在言语交际中如何遵循对象安全准则。(参见《言语交际学》P219-221)

二、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并非所有的言外行为都对交际主体的角色有所要求。(√,阐述类、承诺类、表达类言外行为并没有十分特别的角色要求,但宣告类言外行为和指令类言外行为中的命令行为对主体的角色条件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2.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与语言风格相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3.会话含义是因为说话人违背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其中因违背质量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最为常见。(×,质量准则改为关联准则)

4.语言歧视属于一种行为歧视。(√)

5.言语交际的“安全原则”,关键在于“少说话,少惹祸”。 (×,言语交际的安全原则”,关键还不在于少说话,更应当

考虑的是“说什么?”“跟谁说?”“在什么地方说?”“用什么方式说?”)

6.言语交际中提出“地点安全准则”,主要是为了回避和提防潜在的听话人。(√)

三、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李大婶和王大姐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一天早晨两人在菜场相遇。

李大婶:“哟,王大姐,买菜哪?”

王大姐:“是啊,你瞧——都是儿子喜欢吃的。”

李大婶:“你儿子真聪明,学习成绩特别好!”

王大姐:“别提了,淘气死了。”

(1)以上王大姐的话语违背了主体规则中的哪两条准则?——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

(2)以上王大姐的后一句话语又符合主体规则中的哪一条准则?——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的准则

(3)请说明以上王大姐的话语既违背主体规则又符合主体规则的原因。——在现实言语交际中,一部分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是出于礼貌的原因,王大姐想炫耀自己的儿子,又不好意思直说,故而违背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当面对表扬时,又能够谦虚对待,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准则。

2.1988年上海发生甲肝流行病,很快流言四起,传至周围几个省份。流言说上海这次流行的不是甲型肝炎,而是某种血液病,患者会在7—15年后复发,又有人说患这种病的人至多活5—10年。

(1)以上材料中所说的“流言”,确切的解释是什么?

(2)传播“流言”,违背了言语交际中哪一条原则以及具体的准则?——道德原则中的公共道德准则

(3)“流言”对社会的危害是什么?如何在言语交际中阻止流言扩散?(参见《言语交际学》P204-205)

四、案例分析题

1.请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一位学生请他以前的哲学教授写一封推荐信,证明他在哲学方面的学历,以此去找一份工作。结果教授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先生:

某某同学的语言运用能力非常出色,并且一贯能够正常上课。

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188

2.请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都在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原子弹。当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旅馆前被一群美国记者包围了。有位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颗原子弹?”莫洛托夫绷着脸仅用一个英语单词回答道:“足够!”

符合安全原则中的对象安全准则,有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220-221,184-185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作业四及答案

一、简

答题

1.举例说明汉语普通话词语规范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见《言语交际学》P229-230)

2.简述话语表达中的话内冗赘和话外冗赘现象。(参见《言语交际学》P241-242)

3.简述言语交际中幽默的作用及其适用范围。(参见《言语交际学》P2254-255)

4.简述言语交际中话语均衡的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258)

二、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普通话在语法规范方面,没有正式的国家规范和标准。(√)

2.有些有歧义的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消除歧义。(√)

3.话语词项的减少体现了表述简洁的要求,如“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为“电大”。(√)

4.幽默不同于讽刺,但与“滑稽”其实是一回事儿。(×,幽默不像滑稽那样“低级”,幽默必能令人愉悦)

5.话语的比例均衡,是指话语中相邻的句子在句式上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式改为数字)

三、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与一位批评家相遇,两人都在嘲弄对方。

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于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

歌德听后,微笑着往旁边一让说:“我却让的。”

(1)以上歌德回答批评家的话语中,省略了什么?——对于一个傻子

(2)你认为歌德的话语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幽默?——超常类比

(3)请结合理论分析说明为什么属于这种形式的幽默。(参见《言语交际学》P251)

2.当市委书记徐枫在C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工业布局、招聘人才、开源节流,并对工业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在部分工厂开始推行经济责任制,调整领导班子,提拔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厂时,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1)以上话语,可以用审美原则的哪一条准则来衡量?——均衡准则

(2)从该准则的具体要求看,以上话语的问题在哪里?——比例不均衡,状语太长

(3)请修改以上话语,使之符合该准则的要求。——市委书记徐枫在C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工业布局、招聘人才、开源节流,并对工业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在部分工厂开始推行经济责任制,调整领导班子,提拔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厂。这时,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四、案例分析题

1.请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中国古代有一位雄辩家晏子,曾经用话语救了一个人的性命。事情发生在齐国。齐景公爱打猎,让人养了许多老鹰和猎犬。又一次,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让一只鹰飞走了,齐景公大怒,下令把烛邹推出斩首。晏子听说后立即拜见

齐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齐景公答应了。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说:“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飞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数说完毕,对齐景公说:“现在杀了他吧。”齐景公说:“别杀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符合审美原则中的含蓄准则,属“言有尽而意无穷”式的含蓄。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244,248-2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