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损失,除了采用氮肥深施、加强水肥综合管理和平衡施肥等农艺措施外,开发新型缓释和控释肥也是一个新途径[1],其中控释肥料由于具有养分释放的高度可控性及养分供给与作物吸收同步等特点,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并减少氮素损失,此外,控释肥还具有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基施,接触施肥而不烧苗和伤根等优点[2,3]。上世

纪五十年代以来,高效控释肥的研发与应用一直是国内外肥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寒地水稻合理施用控释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1

内容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07年~2008年在黑龙江省绥棱县

后头乡前头村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含有机质36.0g /kg ,碱解氮87.9mg /kg ,速效磷51.7

mg /kg ,速效钾99.8mg /kg ,有效硫15.6mg /kg ,pH7.3。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忠新1,孙

磊2,吴

英2,刘玉林1

(1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绥化

152200;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要:通过2a 田间试验(第二年定位试验),探讨包膜控释尿素(CRU )和普通尿素(PU )不同掺混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

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量养分普通尿素比较,包膜控释尿素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成穗率,产量提高

6.0%~31.2%,氮肥利用率提高20.3%~96.5%,搭配比例以控释尿素占总氮量的30%~70%为好。单独施用控释尿素,后效作

用不明显。

关键词:寒地水稻;产量;定位试验;控释肥;氮肥;氮素;肥料利用率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0B

07),《控释肥料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的部分

内容。

收稿日期:2009-04-20

作者简介:刘忠新(1963-),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

肥料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Effect of Coated Controlled Released Urea i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ice in Cold Region

LIU Zhong-xin 1,SUN Lei 2,WU Ying 2,LIU Yu-lin 1

(1Suil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Suihua Heilongjiang 152200,China;

2Soils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86,China)

Abstract:A two-year experiment (site-specific in the second year)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lending portions of coated controlled released urea and popular urea on the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ice in cold reg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equal amount of popular urea,controlled released urea was able to accelerate tillers enhance effective panicle rate,increase yield by 6.0%~31.2%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y 20.3%~96.5%.The ideal portion of controlled released urea in total nitrogen was 30%~70%.The only use of urea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at latter growth stage.Key words:Rice in cold region;Yield;Site -specific experiment;Controlled released fertilizer;Nitrogen fertilizer;Nitrogen;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S 1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737(2009)05-0010-04

DOI:10.16170/https://www.sodocs.net/doc/c512782611.html,ki.1673-6737.2009.05.018

1.2试验材料

供试控释肥为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硫磺和树脂双层包膜控释尿素(N34%),控释期3个月。供试普通尿素(N46%),重过磷酸钙(P2O546%),氯化钾(K2O60%)。2007年供试水稻品种绥粳4号,2008年供试水稻品种垦稻12号。1.3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①CRU100%,②CRU70%+PU30%,③CRU50%+PU50%,④CRU30%+PU70%,⑤PU100%,⑥对照CK(不施氮肥)。CRU 为控释尿素,PU为普通尿素。各处理施纯氮(N)10kg/667m2,纯磷(P2O5)5kg/667m2,纯钾(K2O)3.0kg/667m2。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和磷、钾肥在插秧前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施肥后耙平插秧),普通尿素处理以70%做基肥,30%在分蘖期做追肥分两次施用,其它田间管理各处理相同。试验小区之间用土埂隔开,并用地膜包裹,防止窜水,每个小区实行单排单灌,水层管理一致。二年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各处理位置不变,以便观察控释肥的后效。

试验于2007年4月15日育苗,5月22日施肥插秧,每个小区插11行,规格30cm×10cm,插基本苗3~4棵/穴,9月21日分小区收获、晒干、计产。收获方法每个小区去掉两边各2行、两端各1m,并调查有效穗数,取样考察穗粒结构;2008年4月17日育苗,5月27日施肥插秧,每个小区插11行,规格30.0cm×13.3cm,插基本苗3~4棵/穴,9月24日分小区收获、晒干、计产,收获方法同2007年。试验同时,每个小区固定1穴,水稻返青后定时分析分蘖动态。

2结果与分析

2.1控释尿素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从图1中可以看出,采用不同比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都比施用等养分普通尿素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提高水稻成穗率,其中以处理CRU30%+PU70%和CRU100%表现最好,分别比PU100%增加31%和23%;从图2中可以看出:水稻分蘖初期各处理分蘖数无显著差异,分蘖末期各处理分蘖数有显著差异,以处理CRU50%+PU50%、CRU30%+PU70%、CRU100%表现最好,

分别比PU100%增加16.2%、14.1%、13.2%。齐穗期各处理成穗数有显著差异,以处理CRU50%+PU50%、CRU70%+PU30%表现明显,分别比PU100%增加14.2%、7.5%。综合两年试验结果,采用不同比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一次性施肥,比施用等量养分普通尿素,有效穗数平均提高18.9%,95%概率置信区间2.6%~35.2%。2.2各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7年试验结果,所有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处理CRU100%、CRU30%+PU70%、比PU100%处理有增产的趋势,分别增产7.3%、6.0%。分析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水稻成穗率,而每穗粒数,千粒重差异不明显;2008年试验结果,同样是所有不同

施肥处理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 ,其中处理CRU50%+PU50%显著高于处理PU100%,增产31.2%,其次是CRU70%+PU30%处理,比PU100%,增产14.1%,其它不同控释尿素掺混比例处理与PU100%处理比较,差异不明显。寒地水

稻生产具有早春气温低、土壤冷凉、有效养分释放慢等特点,采用一定比例的控释尿素和氮肥掺混一次性施肥是可行的。因为控释尿素的释放速率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与土壤和基质的温度呈正相关[4]。综合二年试验结果,采用30%~70%控释

尿素与70%~30%普通尿素掺混一次性施肥,比施用等量养分普通尿素平均增产17.1%,范围在

6.0%~31.2%,表现效果最好的是CRU50%+PU50%

处理。

定位试验处理CRU100%与处理PU100%比较,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能是控释尿素释放量大,水稻吸收多,在土壤中积累少等原因所致,由此说明单独施用控释尿素后效作用不明显。

2.3

各施肥处理对水稻地上部及氮素利用率的

影响

年度总吸收

N 量(kg/hm2)

N 利用率

(%)

2007

①②③④⑤⑥933988228972926687017407 1.3701.3351.3351.2891.2311.136127.94117.77119.78119.43107.1184.14855683607432935075066270 1.0000.8640.7490.8190.8850.64885.5672.2355.6676.5866.4340.63213.50190.00175.44196.01173.54124.7759.1543.4933.7847.4932.51-2008

①②③④⑤⑥

8232887010200837377735725

1.2691.3051.2751.2581.2491.176

104.46115.75130.05105.3397.0867.33

935896339867870083005950

0.8960.8320.7950.8130.7740.686

83.8580.1578.4470.7364.2440.82

188.31195.90208.49175.63161.32108.15

53.4458.5066.8945.0035.45-

处理籽粒吸收

产量(kg/hm 2)

含N (%)

吸N 量(kg/hm 2)

秸秆吸收

产量(kg/hm 2)

含N (%)

吸N 量(kg/hm 2)

表2

各施肥处理对稻株地上部吸收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注:植株样品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化验。

年度

处理

有效穗数(万穗/hm 2)

每穗实粒数(粒/穗)

千粒重(g )

籽粒产量(kg/hm 2)

2007

①②

③④⑤⑥784.7717.6756.4829.8638.0580.450.957.653.058.542.053.427.026.427.125.726.127.2933988228972926687017407a a a a a b A A A A A A 2008

①②

③④⑤⑥

692718763715668533

78.575.781.775.476.568.5

25.725.424.825.126.327.5

8232887010200837377735725

b ab a b b c

A A A A A B

差异显著性

5%1%表1各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因子和产量的影响

注:2007年度籽粒产量方差分析结果,F 处理=4.911>F0.05=3.33,表明施肥处理差异显著;2008年度籽粒产量方差分析结果,F 处理=

8.41>F0.01=5.64,表明施肥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用LSR 法。籽粒产量差异性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计算。

(下转15页)

(上接12页)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7年试验结果,所有不同施肥处理水稻植株总吸收氮量都显著高于CK,其中处理CRU100%、CRU30%+PU70%、CRU70%+PU30%表现明显,分别比处理PU100%每公倾水稻多吸收氮素39.96、22.47、16.46kg,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26.64、14.98、10.98个百分点,提高了81.9%、46.1%、33.8%;2008年试验中,同样是所有不同施肥处理水稻植株总吸收氮量都显著高于CK,其中处理CRU50%+PU50%、CRU70%+PU30%、CRU100%表现明显,分别比处理PU100%每公倾水稻多吸收氮素47.17、34.58、26.99kg,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31.44、23.05、17.99个百分点,提高了88.7%、65.0%、50.7%。氮素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籽粒产量和茎叶产量的提高,而不同施肥处理对籽粒和茎叶氮素含量的影响,差别不明显。综合2a试验结果,采用30%~70%的控释尿素和70%~30%的普通尿素掺混一次性施用,比施用等量养分尿素,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58.4%,95%概率置信区间20.3%~96.5%,表现最好的处理同样是CRU50%+PU50%处理。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比例的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在寒地水稻生产进行一次性施肥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搭配比例以控释尿素占总氮量的30%~70%为好,比单独施用等量养分普通尿素,可增加有效穗数,水稻产量提高6.0%~31.2%,氮肥利用率提高20.3%~96.5%。单独施用控释尿素后效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朱兆良,文启孝.中国土壤氮素[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5-189.

[2]Avi Shaviv.Advanceds in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J].Advanccs in Agronomy,2001,71:1-49.

[3]Sadao Shoji.MEISTER-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M].Sendai,Japan:Konno Printing Co,Ltd.1999:9-10.[4]张民.控释肥料的农业增产效应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金正大控释肥专刊,2006:29-30.

伏是有利的,且效果非常明显。

3结论与讨论

3.1用倒伏指数来衡量水稻倒伏能力

在对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过程中,必须有一指标能正确衡量水稻抗倒伏能力。在不倒伏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这种情况下,濑古(1959)提出的倒伏指数能够表示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和水稻的实际倒伏程度非常一致,并且能够容易地表示品种间的差异,适合于作衡量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指标[4]。

3.2株高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育种中,片面的降低株并不是提高水稻抗倒性的唯一途径。

3.3物理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水稻茎秆抗倒能力是一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育种角度应主要注意水稻自身的抗倒能力,它的自身抗倒能力又受到茎秆特性所决定。此试验中,各品种(品系)第一伸长节的倒伏指数均高于第二伸长节,与倒伏性的关系更为密切;第一伸长节是倒伏现象的敏感节位。节间的抗折力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它反应了茎秆的硬性和韧性,是表示茎秆强度的重要指标。基部节间的抗折力愈大,茎秆的抗倒性愈强。

参考文献:

[1]申广勒,石英尧,黄艳玲,等.水稻抗倒伏特性及其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58-62.

[2]濑古秀生.水稻の倒伏に关する研究.九州农试汇报,1962,7:419-495.

[3]邹德堂,秋太权,赵宏伟,崔成焕.水稻倒伏指数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112-118.

[4]堀内久满.倒伏抵抗性[J].农业技术,1989,44(9):41-45.

!!!!!!!!!!!!!!!!!!!!!!!!!!!!!!!!!!!!!!!!!!!!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摘要通过无氮、精确施氮和常规施肥做精确施氮试验,以确定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与施氮量有显著关系,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绿度值呈增加趋势;茎蘖数、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到一定量时呈持续缓慢增加;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量后不增加反而下降;施氮量对粒重的影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粒重下降。据此可知,从无氮施肥到精确施氮是有增产空间的,但并非越多越好,只有做到氮肥用量适宜,才能减少浪费。 关键词氮肥;水稻;生长;影响 为了真正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净收益,必须尽快建立水稻精确施氮技术指导体系,努力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污染系数,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水稻生产。为此,大丰市土肥站在白驹镇狮子口村茅林玉家的责任田里做了精确施氮试验。 1材料与方法 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9023,基肥施45%的枫叶牌氮磷钾比例为18-17-10的复合肥450kg/hm2,腊肥施46.3%尿素300kg/hm2,拔节孕穗肥施46.3%尿素150kg/hm2,生长中后期,喷施兴砍牌安利素750g/hm2,相隔6~7d喷1次,计2次。小麦实际产量为7 425kg/hm2。 本次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无氮对照(No),面积33.3m2,施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整个生育期不施氮肥;精确施氮(Nj),面积66.7m2,施纯氮84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氮66kg/hm2,穗肥施氮135kg/hm2,相当于尿素294 kg/hm2,分2次施,第1次在倒4叶施尿素144kg/hm2,第2次在倒2叶施尿素114kg/hm2;常规施肥(Nc),面积333.3 m2,施氮67.5kg/hm2,五氧化二磷67.5kg/hm2,氧化钾67.5 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172.5kg/hm2,穗肥施氮69kg/hm2。 处理No、处理Nj、处理Nc使用同一水稻品种徐稻4号,按照统一密度和栽插方式,行距25cm,株距14cm,34.5万穴/hm2,小区筑埂分条,并用塑料薄膜包裹,沟系配套,不得漫灌,防止串水、渗肥、小区内肥力均匀,地势高低一致,防止病虫草害的管理措施一致,6月21日移栽,水稻移栽时秧龄6.1叶,成熟期为10月28日,观测项目包括株高、剑叶面积、茎蘖动态、叶色、地上部分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农科论文农科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 1产量目标水稻产量的构成由单位面积上的穴数、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几个部分构成,要求达到的标准:穴数17~22穴/平方米;穗数450~500穗/平方米;实粒数85~90粒/穗;千粒重24~26克;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2基地与良种选择2.1自然条件。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2.2种子质量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4.5%。 2.3品种要求。选择品种要根据垦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品种的品质、抗逆性、产量等综合选择。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品质口感好,抗倒伏、抗病害、耐盐碱、分蘖力强的中早熟品种。3适时旱育苗、旱育稀植,培育壮秧3.1壮秧标准。秧龄35~45天,叶龄3.5~4.5叶,苗高13~17厘米,根数13~15条,百株千重3.5~4克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根好,插后返青快。3.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的选择与配制关系到秧苗的长势,因此要选择含盐少、PH值低、草籽少、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一般要采用灌区干的渠干土方宜配制比例用95%的渠干土过筛(3~4口径)加5%的优质腐熟的马粪或猪粪作育苗土。配制床土、化肥、农药、调酸剂要准、要均匀,配制后要过筛,使PH值为4.5。 3.3种子处理。3.3.1选种:用重量25公斤/公顷,选择好品种后进行脱芒,有利于播种均匀,在晴天选择干燥平坦地上晒2~3天,提高种子活性,用比重1:13(约50公斤加盐1公斤)盐水漂选,用清水冲净。3.3.2浸种消毒:目的上为了防止恶苗病发生。1)45%的浸种灵或901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液即1袋加水50公斤浸40公斤的种子,在室温下浸5~7天,每天搅拌1~2次,一浸到底,直接催芽。 2)40%植物龙乳油稀释400~500倍,1袋加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浸种6天,无需清水冲洗可直接催芽。3)催芽:将浸好种子放在28~32的情况下催芽,一般2天左右,即在85%破胸露白后

南乐县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南乐县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作者:张广辉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5期 南乐县农业局张广辉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在一般情况下,肥料利用率越高,肥料的损失就越小。肥料利用率因肥料品种、施肥量、土壤 肥力、施用方法和作物种类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南乐县的肥料利用率较低,化肥中氮肥的 利用率为30%~7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 一、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一)施肥结构不合理 化肥中氮、磷、钾微肥配比不当,造成一些营养元素偏多,而另一些营养元素偏少。实践 证明,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绝不是在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些营养 元素的缺乏不但造成作物对这些营养的亏缺,而且同时导致作物对另一些偏多元素的利用率也 不会高。 (二)重化肥,轻农肥 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能力的提高和化肥使用的简捷方便,导致了农民重化肥、轻农肥,在肥料投入上出现了“瘸腿”状况,农肥积施的数量和质量锐减,大量农家精肥白白扔弃。据分析,近几年南乐县在粮食增产过程中,化肥的贡献占65%以上,但农肥的减少使产量降低6%以上,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使产量降低4%,由于化肥施用要补偿农肥和土壤有机质减少造成的亏损,使化肥的实际贡献仅为50%左右。 (三)肥料施用方法不当 多数农民在肥料施用上都存在随意和混乱的问题。施用底肥时,农肥散扬,化肥浅施;施 肥时种肥隔离不严;追肥则仍普遍施表面肥,挥发、淋失十分严重。这是导致目前肥料利用率 不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问题。肥料的损失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挥发,二是淋失。 (四)部分肥料投入数量不足 尽管普遍出现重化肥、轻农肥的现象,但化肥的投入也并不乐观。农民重施氮、磷肥,对 钾肥和微肥的投入不足。 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作物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地力和 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经南乐县多点试验,小麦平均每667m2产量增加40.3kg,增 幅8.1%。肥料利用率提高5%~8%,每667m2均节本增收32.8元。南乐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2.67万hm2,共计节本增效1 312万元。 (二)因地、因作物施肥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总结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报告 Experimental report on the uti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Rice 时长春①邹忠②章晓峰③ ①丁堰镇农业服务中心;②如皋市土壤肥料指导站;③如皋市财政局 SHI Chang-chun①Zou Zhong②Zhang Xiao-feng③ ①Dingyan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②Rugao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Guide;③Rugao City Bureau of Finance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摸清配方施肥下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精准施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o find out the formula fertilization and the use rate of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program. 关键词 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Key word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基金项目 获得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9-4)项目资助。 正文 1试验目的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在水稻上的利用率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摸清氮磷钾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率现状,为下一步制定更加精准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市土肥站的要求,特在丁堰镇开展了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处理设置 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全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全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水平根据当地习惯施肥量选定,配方施肥方案根据市农业部门推荐的测土配

提高氮肥利用率途径的研究及策略

提高氮肥利用率途径的研究及策略综述 摘要: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途径 1.引言 随着人们耕种对氮肥的需求不断提高,也逐渐出现了不同方面的现象。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氮肥作为粮食增产的决定因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多年来,我国氮肥用量持续高速增长,粮食产量却始终增加缓慢。为何会是这样的变化状况?能否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而做到低肥高产?要想做到这样变化的因素是那些?如何来调控这些因素?本文通过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文献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目前我国对氮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 2.氮肥施用方法及分析 氮肥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1]。氮肥可分为: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酰胺态氮肥——尿素[2]。 2.1氮肥施用方法 2.1.1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 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非常接近,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3]。以天然、半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成孔剂为主成份研制出了包膜型控释肥料,该肥料具有肥料中氮的释放速度可人为调控,能较好地与水稻各生长阶段对氮素养分的需求速度相同步;能明显减少氮素养分在土壤的淋溶、挥发、硝化-反硝化等损失和一次性施用不会对水稻产生伤害,对土壤无污染等作用[4]。 2.1.2氮肥不同基追比提高氮素利用率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不同。拔节期、开花期和成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施用时应结合其特点掌握以下施肥技巧: 一、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 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少量多次施用 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三、注意养分平衡 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量大, 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四、配合施用 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它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 种肥料的优势。 五、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农药混用 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

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 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六、避免过量灌溉 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淋失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水溶肥中的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易随水流失。 七、防止地表盐分积累 大棚或温室长期采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 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黄腐酸钾简介 简介 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 生理活性。应用于农业及园艺类行业,具有以下益处: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 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激发植物微观生物活性;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及农药利用;提高营养吸收,促进植物发芽生长; 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黄腐酸钾可活化板结土壤,促进各种瓜果蔬菜和大田农作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黄腐酸钾可基施、冲施、追施,冲施或追施亩用量约 20-30 公斤,可节约各种肥料,可使瓜果蔬菜及各种大田作物提前成熟十天左右,增产 20鸠上。可使瓜果蔬菜类延长保鲜期及采摘期,预防落花、落果,增加果品的含糖量,改善果品品质。 2种类 矿物型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 有机型 1、黄腐植酸是腐植酸中的一种成份。腐植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草炭、褐煤、风化煤等中,可从腐植酸中提取一定的黄腐植酸与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 2、利

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512782611.html, 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作者:袁伟玲崔磊梅时勇甘彩霞张嘉炜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5期 摘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肥料利用率低、 氮肥损失严重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氮肥;利用率;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44-01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大量氮肥的施用不但降低肥料利用率,造成养分比例失调,而且使生产成本过高,影响农民增收。此外,过量使用氮肥还会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大气中N2O排放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高氮肥的肥料效率,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在生产中为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选用氮肥 不同氮肥品种性质差异很大,必须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和作物的营养特性合理选用氮肥[2]。酸性土壤中宜选用石灰氮、硝酸钙等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碱性土壤中宜选用硫酸酸 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2 氮肥深施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氮肥以尿素和碳酸氢铵为主,这2种肥料都易通过氨的挥发而损失。氮肥深施在10~15 cm的耕作层中,土壤中的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氮肥由于挥发及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损失比不深施方式减少,有利于氮肥被根系吸收,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同时,氮肥深施还能促进作物根系深扎,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尿素和碳酸氢铵通过深施方式进行施用,其肥效较地表施用提高2.7%~11.6%,氮肥利用率相应提高7.2%~12.8%[3-4]。 3 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 土壤肥力水平是决定肥料利用率高低的基本因素。由于施肥不当造成土壤高量硝态氮的残留是当前作物基础产量高、施氮增产效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5]。在一定范围内,氮肥施用量 增加,作物产量迅速增加。但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某一值后,增加氮肥量,作物产量增加并不明显。因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氮肥损失量逐渐增加,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不高。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自身养分含量将氮肥施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赵金花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随着氮肥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随之降低,由氮肥淋失而产 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氮肥的动态变化、氮肥的利用率以及在小麦 增产中的作用,探讨不同施氮量、施氮时期和施氮方式对氮肥利用率以及小麦产 量的影响。 关键词:氮肥;氮肥利用率;小麦;产量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Technique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ZHAO Jin-hua (College Of Agronom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Zhengzhou, Henan 450003,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fertilizer us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decreased, Nitrogen leaching loss has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effect on wheat yield, Discuss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nitrogen application period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methods have influence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nd wheat yield. Key words:Nitrogenous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heat; Yield 氮肥是小麦生产过程中需求量最大、增产效果最显著、产生经济效益最高 的肥料类型,施用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就小麦生产而言,应用 适宜的氮肥用量和施用方法以及合理的运筹比例是获得小麦高产的关键。随着农 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作物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的使用量在小麦生产中逐年 增大,但肥料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十分严重。除筛选与利用氮高效 基因型小麦品种外,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便是如何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其利 用率。关于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的影响,前 人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氮素供应量、时期、

水稻氮磷钾的用量

稻氮磷钾的用量 1、按测土配方施肥投入产出相对平衡原理确定氮素用量。即化肥氮素用量=目标产量×单位产量氮素吸收系数。 五种主要作物每百公斤经济产品对氮素的吸收量(公斤) 在实际操作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考虑到增产因素,目标产量可按比前几年增产10%计,如上年单季晚稻产量为500公斤/亩,今年目标产量可确定为550公斤/亩,计算氮素施用量一般在12-13公斤/亩左右。二是考虑到土壤肥力因素,肥力水平高的可在理论用氮幅度内从低掌握氮肥用量,反之适当增加用量。三是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农民的接受程度,将氮肥施用水平再适当增加10%左右,即14公斤/亩左右(有机肥氮素不计在内)。

2、按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根据土壤养分与前茬作物实际情况合理配施当季作物磷钾肥。 不同作物、茬口、土壤磷钾养分下磷钾肥施用量推荐表 在生产中,按当地化学磷钾肥品种及含量,折算成实物量。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钾肥一般作前期追肥施用。油菜田要重视施用硼肥,以基施硼肥每亩用量1公斤为宜。 3、确保施用有机肥。提倡施用畜禽厩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或施用商品有机无机肥料。 4、因地制宜推广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氮肥作基肥比重、氮肥深施、使用缓释肥等。 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有机质、全氮四级以下属于偏低。有机质除培肥因素外,受水的因素较大。 ? 土壤有效磷小于5ppm 为严重缺磷的上限,但有效磷受温度、水分的制约,各个季节的含量是不同的,除考虑土壤外,还考虑作物的需要(早稻、晚稻、油菜等),目前蔬菜土壤有效磷积累较快,主要是施用的影响。土壤速效钾小于50ppm 为严重缺钾,含量受母质、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水分影响,河谷平原相对较低。 一 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有机质(%) >4% 3—4% 2—3% 1—2% 0.6—1% <=0.6 全氮(%) > 0.2 0.15--0.20 0.10--0.15 0.075--0.10 0.05--0.075 <= 0.05 有效磷(mg/kg) >20 16-20 11-15 9--10 6--8 4--5 <=3 速效钾(mg/kg) < 200 150--200 100--150 80--100 50--80 30--50 <=30

影响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及提高对策

影响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及提高对策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利用施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数量占 施入的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其因肥料品种、施肥量、施肥方法、土壤类型、地力水平、作物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洛南县多年多点试验表明,玉米平均氮素利用率为20.6%、磷肥为14.2%、钾肥为34.5%;小麦平均氮素利用率为26.5%、磷肥为7.97%、钾肥为28.8%。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不仅浪费了化肥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制约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肥料利用率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肥料利用率表现特点: 1.1 作物品种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一般禾谷类对磷肥的利用率较低,而豆科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较高。 1.2 肥料类型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有机肥中氮素利用率一般为10-30%,磷素为30-50%,钾素为60-90%;化肥中氮肥利用率为25%-40%,磷肥为20%左右,钾肥可达30%以上,磷肥的利用利率最低,但其残效长,其累加利用率可达40%左右。 1.3 同类元素肥料品种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碳酸氢铵利用率为27%,尿素为35%,硫胺为45%。 1.4 施用方法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碳铵深施覆土肥料利用

率为40%左右,表施为25%左右;尿素深施为40-60%,表施为30%左右。磷钾肥集中施肥肥料利用率高于撒施。 1.5土壤含水量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对于我县旱作土壤来说,土壤含水量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极大,在一定的田间持水量范围内,肥料利用率随土壤水分减少而降低。但水份过多时会造成肥料的淋溶,肥效也会降低。其中一部分由于淋失、挥发或被土壤固定而成为作物不可利用的形态。 1.6施肥形式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利用率高;化肥中各元素配施,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化肥单一施肥。 1.7肥力水平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一般来说,肥力水平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 2 影响肥效的主要原因: 2.1 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目前,有些农民仍按传统的经验施肥,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施肥量过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2.2 施肥方法不科学。农民们往往重施底肥,很少进行追肥,这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会使作物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即使追肥,施肥也是撒施或浅施,造成化肥的挥发和淋失,降低了化肥利用率。

8肥料利用率研究方法

第8章肥料利用率研究方法 一、肥料利用率的概念 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占该肥料肥中养分总量的百分率,也可称为肥料回收率或利用系数,一般用肥料投入与产出比例来定义。具体有几种表示方法: (一)肥料利用率或肥料回收率:常用。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100/施肥量式中:施肥量=指养分量。 (二)肥料农艺效率 肥料农艺效率(kg/kg)=(施肥区产量-不施肥区产量)/施肥量(三)肥料生理效率 肥料生理效率(kg/kg)=(施肥区产量-不施肥区产量)/(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 二、氮肥肥料利用率与氮肥损失率 (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氮肥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氮肥中吸收的氮素数量占该氮肥中氮素总量的百分率,也可称为氮素回收率或利用系数。从国内外来看,氮肥利用率普遍不高,而且是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因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和性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品种、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等。在不同条件下,氮肥利用率悬殊很大,我国多数作物对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之间,美国为30%-50%,日本为50%左右,前苏联为24%-61%。 氮肥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氮肥施用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很不相同,水稻多为40%-50%,小麦为27%-4l%。不同施肥技术(包括氮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时间与方法等)是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氮肥品种其利用率不同,如碳铵利用率一般为24%-31%,尿素为30%-35%,硫铵为30%-40%。不同施氮量时其利用率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其利用率下降。不同施氮方法其利用率不同,特别是氮肥深施和表施,其利用率相差甚大。如碳铵深施(10-17cm),在双季稻上的平均利用率为42.9%;碳铵表施(0-5cm),在双季稻上的平均利用率为29.0%。 氮肥损失率:施入农田的氮肥通过不同机制和途径而损失,其损失途径有土壤和植物两方面。从土壤方面来看,施入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及其反硝化脱氮和地表径流等途径损失,是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从植物方面来看,作物地上部吸收的氮素可通过易流动的含氮化合物被雨水淋失、氮素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挥发、氮素从花粉和根系分泌出去等途径损失,作物地上部的氮损失量因土壤、气候、植物种类和生育期等不同而异,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氮肥损失率与氮肥利用率一样,也存在较大变幅。从已有的大量资料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损失率平均为50%左右。由此可见,每年施入土壤的大量氮肥,有近一半通过各种途径被损失掉,这是多么大的肥料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这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危及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二)氮肥利用率的测定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差值法(间接法) 一般是在试验中设置不施氮区和施氮区两个基本处理,分别测出两处理作物体内氮素的吸收量,按下式计算: 氮肥利用率(%)=施氮区作物吸氮量-无氮区作物吸氮量 ×100 施氮量 对于一个多级施氮量试验,差值法可以用来计算不同施氮量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按下式计算:氮肥利用率(%)=高氮区作物吸氮量-低氮区作物吸氮量×100

【农业】全面认识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

全面认识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 影响氮肥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氮肥利用率一般具有利用率低和变幅大的特点。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5%。 肥料利用率是一个变数,受许多因素制约:土壤Ph值、诸如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种类和品种、灌溉条件、肥料品种、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等对肥料

利用率的影响很大。所以说肥料利用率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反应。 当前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据统计,几种主要氮肥品种的氮素利用率是:碳酸氢铵 25%?30%,尿素30%?35%,硫酸铵 35%?40%。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5%。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1) 养分损失。大量事实表明,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气态氮损失。要想提高氮肥利用率就应设法防止这方面的损失。施肥方法不当是养分损失的主要原因。

(2) 施肥量过大。最突出的是氮肥施用量过大。氮肥利用率的定义是作物吸收来自肥料的氮量占施入肥料的氮量的百分数,由此可见,加大了氮肥的投入,必然会降低氮肥利用率。因为,虽然作物的吸氮量会随施肥量提高而有所增加,但作物的吸氮量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和施肥量同步增加。其结果是,超过正常需氮量越多,氮肥利用率就越低。(3) 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得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因而氮肥利用率不高。这一点往往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应当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施肥数量化和方法科学化。 提高氮肥利用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总的来说,氮肥利用率是可以适度提高的。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小度写范文[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七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模板

[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七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 当前,我国氮肥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较低,如何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广大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将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的7个方法。 1.实施混施与深施,强化水分管理大量田间试验表明,与表施相比,将氮肥混施于土壤耕层中,或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能减少氮素损失。将氮肥制成几毫米或1厘米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更佳。水稻田间试验表明,粒肥深施达到与粉肥表施同样的产量水平,而氮肥用量可减少约1/3。然而,在降雨量高、土壤质地轻、可能发生淋溶损失的地区,要慎重采用深施。混施和深施都有减少氨挥发和反硝化损失的作用。适宜的水分管理,也能达到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目的。例如,稻田上施用基肥多采用有水层时混施,这种混施的效果很差,大部分氮素仍留在田面水中,混入土中的氮素只有一小部分。采用无水层时混施氮肥之后再灌水的办法,可将较多氮素混入土中,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另外,表施氮肥后灌水,让水把肥料带入土层中,也是减少氮素损失的措施之一。 2.选用缓效(长效)肥料缓效肥料是将粒状氮肥表面包裹一层薄膜,使其可溶性氮逐渐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和生物固定。施用缓效肥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损失,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施用对象主要是经济作物。 3.选择最佳施肥时期根据作物需氮特点选定施肥时期才能使作物高产,否则会使谷类作物的秸秆含氮量高,空秕率高,产量不高。对生长期较长的作物,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氮特点追施一至数次氮肥,以满足作物的需求而获得高产。 4.因土壤质地施用土壤的质地和有机质含量都对氮肥施用有影响。一般认为,砂质土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粘质土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所固定,保肥性能强;壤质土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时期决定施肥方法。 5.因作物种类施用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和种类均不同。如叶菜类、茶树、桑树等以收获叶的作物需氮量大,以铵态氮为宜;茎皮类、纤维类植物如麻类、杜仲、黄檗等以氯化铵为宜;花卉、果树往往以硝态氮肥较宜;同种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氮量也不同,春夏季的需氮量达52%以上,果实膨大期则需求量下降。因此,氮肥应适时早施,尤其在果实成熟期切勿施用氮肥,以防止贪青迟熟。 6.使用脲酶抑制剂使用脲酶抑制剂抑制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从而使尿素能扩散移动到较深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旱地表层土壤中或稻田面水中铵态及氨态氮总浓度,以减少氨挥发损失。目前研究较多的脲酶抑制剂有O-苯基磷酰二胺,N -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氢醌。7.使用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菌使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从而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摘自《中国化肥信息》

Review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production regions(水稻氮肥利用率综述)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 14(12): 2456–2466 RESEARCH ARTICL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sodocs.net/doc/c512782611.html, ScienceDirect Review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CHE Sheng-guo1, ZHAO Bing-qiang1, LI Yan-ting1, YUAN Liang1, LI Wei1, LIN Zhi-an1, HU Shu-wen2, SHEN Bing3 1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P.R.China 3 China Blue Chemical Ltd., Beijing 100029, P.R.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staple food crops, rice (Oryza sativa L.) is widely cultivated across China, whic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uar-antee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grain yield or/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of rice in China often involved site-specific field experiments, or small regions with insufficient data, which limited the representation for the current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In this study, a database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climate conditions, soil types and field managements across China,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rice grain yield and NUE in various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a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 rates and grain yield, NUE. 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for rice, the values of grain yield, plant N accumulation, N harvest index (HI N ), indigenous N supply (INS), internal N efficiency (IE N ), reciprocal internal N efficiency (RIE N ), agronomic N use efficiency (AE N ), partial N factor productivity (PEP N ), physiological N efficiency (PE N ), and recover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RE N ) averaged 7.69 t ha–1, 152 kg ha–1, 0.64 kg kg–1, 94.1 kg kg–1, 53.9 kg kg–1, 1.98 kg kg–1, 12.6 kg kg–1, 48.6 kg kg–1, 33.8 kg kg–1, and 39.3%,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all varied tremendously with large variation. Rice planting regions and N rate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rain yield, N uptake and NUE values. Considering all observations, N rates of 200 to 250 kg ha–1 commonly achieved higher rice grain yield compared to less than 200 kg N ha–1 and more than 250 kg N ha–1 at most rice planting regions. At N rates of 200 to 250 kg ha–1,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rice grain yield and AE N , PE N , RE N , IE N , and PFP N , and 46.49, 24.64, 7.94, 17.84, and 88.24% of the variation in AE N , PE N , RE N , IE N , and PFP N could be explained by grain yield,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in a reasonable range of N application, an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can be achieved accompanying by an acceptable NUE. Keywords: rice, grain yield, nitrogen uptak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China 1. Introduction Rice (Oryza sativa L.) yields hav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64 years from only 48.6 million tons (Mt) in 1949 to 204 Mt in 2012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3), which accounts for ca. 28.6% of global rice production (FAO 2012). Received 20 August, 2015 Accepted 5 November, 2015 CHE Sheng-guo, E-mail: cheshengguo@https://www.sodocs.net/doc/c512782611.html,; Correspondence ZHAO Bing-qiang, Tel/Fax: +86-10-82108664, E-mail: zhaobingqiang@https://www.sodocs.net/doc/c512782611.html, ? 2015, CAAS. All rights reserved.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doi: 10.1016/S2095-3119(15)61228-X

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一、化肥的利用率 我国目前肥料利用率比农业发达国家较低。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氮肥施入土壤后有3个去向,一是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一般为30~40%);二是残留在土壤中(25~35%);三是离开土壤——作物而损失(20~60%)。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为10~25%,K肥的利用率为50~60%。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呢? 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1、因地、因作物施肥 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PH值和作物的需肥特点,合理地确定肥料的施肥量和品种。如豆科作物、油菜、棉花、瓜类及果树等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在酸性土壤中要施碱性肥料,防止土壤酸化。 2、氮、磷、钾、有机肥混合使用 据在小麦上试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配合施用增产6.4%。而且与有机肥混合使用还可减少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和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 3、深施和集中施、分层施 深施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减少氨的挥发,还可以减少反硝化损失;磷肥的集中施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化学固定,另一方面还能加大与作物根系之间的浓度差,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另外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分层施用可以满足不同生育时期对磷的需求。 4、适期使用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两个关键时期,应把握好这两个时期,确保肥料的最大效率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一般磷素的营养临界期都在生育前期,氮素在营养临界期比磷稍晚。最大效率期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期。 5、加强水的管理 水分的供应与作物营养的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水分使用不当不仅造成养分的损失,而且影响作物的生长。适量灌溉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但过多或过少将使利用率下降。 6、叶面喷肥 对作物进行叶面喷肥,不仅可以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如用2~3%过磷酸钙(加水搅匀静置24小时后,取澄清液)为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的效果就较好。 7、经济施肥 如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25~35%,磷肥当季利用率较低(10~25%),但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