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哈尔滨变化

哈尔滨变化

党的十五大以来哈尔滨改革开放回眸

--------------------------------------------------------------------------------

https://www.sodocs.net/doc/cb10108984.html, 2002年10月28日14:28 哈尔滨日报

20世纪是中华大地发生历史性巨变的百年,也是哈尔滨这座近代城市逐步发展壮大的百年。世纪中叶,哈尔滨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五”、“二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3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抗美援朝时期“南厂北迁”的16个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奠定了哈尔滨国家重要机电工业基地的地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哈尔滨进入了经济社会调速转型和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发展成为多功能
、特大型中心城市。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全国出现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局面,这也给哈尔滨送来强劲东风。1996年11月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的经济总量和城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更加鲜明。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揭开了迎接新世纪阔步前进新的历史篇章。 南联北开全方位对外开放

十五大的召开,哈尔滨和全国一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对外经济快速发展中,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哈尔滨在东北亚经济圈中所处的地位极其重要性,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战略,发挥中心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和辐射作用,大力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对外经济贸易获得迅速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由初始几个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到世界上148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对外经贸机构和窗口。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在哈设常驻机构代表处300多个。

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联系,从1990年起,哈尔滨每年的仲夏6月都举办一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已成功地举办了13届。哈洽会自举办以来,以其宏大的规模、热情的服务和丰硕的成果,在独联体、东欧国家赢得了美誉,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客商,在远洋国家和地区也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加快哈尔滨对外开放步伐,市委、市政府辟建了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两个开发区,将其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两个开发区始终把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来抓,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2001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合并后,累计批准企业3216家,现有外资企业257家,实际利用外资6亿多美元。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7亿元。经过10年建设,开发区成为东北亚经济圈投资热点,已初步建成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等五大技术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城区。

坚持改革 创新发展

哈尔滨的改革开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1984年哈尔滨被批准为全国首批进行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后,哈尔滨先后被国家确立为开放城市、城市法制建设试点城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大城市结构改革试点城市、试行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科技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些改革试点增强了哈尔滨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促进了新旧体制的转换。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如何抓住机遇,走出困境,走向振兴,这是摆在哈尔滨面前的历史决择;1999年12月,市委召开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冷静分析现实矛盾,深刻反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面临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旋律。

哈尔滨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总体水平与哈尔滨的经济基础、科技实力、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市委、市政府为尽快改变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状况,根据自身特点,集中力量,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采取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破产、关闭、出售、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措施,把大量分散的国有资产整体或部分向非国有经济转移,有的与非国有经济融合,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政策,创造优良的环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兼并、收购和参股国有企业。重点扶持正大、雀巢、双太、哈慈、光宇、亿阳等一批非国有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街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之成为哈尔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大多数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为实现这个目标,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抓住一头,退出一块,放开一片”的国企改革总体

思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改组,着力于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素质,在行业布局上有进有退,以收缩战线,加强重点。在产业布局上,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和壮大一批企业集团,集中力量搞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兵地位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自己的“航空母舰”。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国企改革“拨开迷雾见明月”。走上了目标明确的康庄大道。哈尔滨市在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进行了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公司改造,推进了以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并开展具有合作、股份双重特色的企业股份合作试点。到2001年,哈尔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改造的108户,50户国有中小型企业国有资本全额退出。哈药、秋林、哈飞、哈高科等9户国有企业通过A股、H股上市,共筹集资金35.18亿元。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组建集团46户,联合市内外企1000多户,注册资金42亿元。阿城糖厂、化工总厂等38户企业实施破产,卸掉债务23.8亿元。共有58户企业实施兼并,使4.2亿元资产得到优化重组;共有34户国有企业实施出售,使1.6亿元存量资产得到盘活,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跨入新世纪之后,哈尔滨市委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2001年2月,《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设纲要》明确哈尔滨“十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工业强市”的战略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扩大开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食品基地,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翻番,实现跨越发展,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奋斗目标。为了推进“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哈尔滨在全省改革和发展大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紧紧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培植重点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对重点培育的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进行倾斜扶持。2001年,这些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9.8%,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32.6%。实施分类指导,集中力量对优势企业扶优扶强。通过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帮助其加强和世界大企业集团的联合与

合作,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跨世纪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五大召开的5年间,哈尔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城市面貌有很大变化,社会事业有很大发展,居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体发展的一个最好时期。

5年间,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GDP跃上1000亿元大关,2001年实现1120.1亿元,比1998年增长22.85%,年均增长5.7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首先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一产比重下降,表明全市产业结构趋向优化。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医药、汽车、食品等产业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特别是近两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一改“九五”前三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下降的趋势,扭转了地方工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等三个层次连续9年亏损局面,工业增加值率、利润、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产业结构趋优的一大标志。2002年全市工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前9个月全市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61.1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工业总产值829.4亿元,同比增长13%。大集团、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加快,哈飞、哈药等8家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5.8亿元,增长19.1%。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八五”末期为57.542.5,“九五”末期已调整到4258,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到30%。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工业生产新格局。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总产稳定在85亿公斤左右;菜篮子工程发挥了作用,各种副食品基地初具规模;尤其是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有较大的发展,2001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749.5亿元,比1998年350.5亿元增长113.79%。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的面貌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这5年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带领全市人民咬紧牙关、自力更生,为改变哈尔滨面貌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十件大事七年规划》,城市建设“八五”、“九五”及2001年发展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运用综合开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对城市实施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改造,掀起了哈尔滨城市建设大规模发展的序幕。以缓解交通紧

张为重点,按照“两轴四环十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了“八路五桥”、“九路九桥”、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和二环快速干道南线、西线、东线和10座大型立交桥、尚志大街海城街高架桥、景观大道、东西大直街改造等重点工程。

2001年,完成了城市供水应急工程和燃气过江工程,启动了磨盘山水库工程。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城市形象工程,一年拆除628条街上各类占道房屋、设施,建成达标景观庭院342个。2002年全市开展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活动,市委、市政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重点整治市民生活周边环境。前9个月改造、铺装、维修街路771条段,庭院改造475个,建设社区广场15个,街心绿地33处,灯饰景观街路20条。公园拆墙还绿,敞开式公园13个。近几年,无论是长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人,还是偶尔路过哈尔滨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哈尔滨这些年变化太大了。路通桥畅,街景更新;树多草茂,城市更绿;广场更多,夜色更美。哈尔滨就像个大花园,变得越来越美了。

5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为群众解决住房疾苦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一项政治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住宅建设和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对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几处全市最大的危房棚户区实施大规模改造。建成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新区。昔日的危房棚户区建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变成了现代化的住宅新区。5年来市区住宅建设累计投资225.19亿元,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998年的8.17平方米提高到2001年的9.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18.61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核心,组织实施火炬计划106项,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哈飞集团、光宇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规模,形成了以集团牵动重点企业,以重点企业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局面。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前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率,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5亿元,增长17%,成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支援农村教育得到国家肯定,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亚冬会、哈夏音乐会、冰雪节等文化艺术

活动,国际影响日益扩大,被国家评为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新世纪初期,是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阶段,市委、市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抓住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这个首要环节。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城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年达到6407元,比1998年增加958元;农村人均收入2001年达到2618元,基本实现小康。

哈尔滨现代和当代发展的历史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后胜利。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不朽业绩,也一定能在21世纪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哈尔滨也会同全国一样,在新一届市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现有、挖掘潜能,追求应有、创新发展”,通过941万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民共同努力,哈尔滨这颗天鹅项下璀璨明珠的明天会无比灿烂辉煌。


回顾哈尔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28年,是哈尔滨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大胆探索的28年,是我们不断锐意创新逐步强壮的28年,也是一个不断进步连创辉煌的28年。



从研究角度分析,我们大体上把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主要是进行拨乱反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面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进行农村和城市改革试点。第二阶段(1984年—1988年)主要是搞活企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1985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2倍,实现翻两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第三阶段(1988年—1994年)大力实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工作在全市全面展开。1988年哈尔滨被批准为开放城市,1990年国家在哈举办了中国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经贸洽谈会。进入“八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松花江两岸共同繁荣的构想。第四阶段(1994年—2000年)迈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实现工业强市战略,并取得重大成效。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实现了双超千亿元的佳绩,工业结束了连续9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第五阶段(2001年—2006年)是发展

战略不断调整的新阶段。“十五”计划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311”工程。到了2002年,哈尔滨市又结合哈尔滨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地扩展为“建设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的“511”工程。进入2006年,就意味着进入了“十一五”规划实施时期,进入了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哈尔滨正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地积蓄力量,再创辉煌。

在这28年5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团结拼搏,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和2005年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序中,哈尔滨市连续两年名列第10名。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排名中,“综合区位竞争力”列第9位,令人振奋。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出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9.2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830.4亿元,增长了46.6倍。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哈尔滨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奋步疾行,工业发展带动了全市整体经济的跃升。电站、哈航、哈啤、哈药等骨干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民营和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哈尔滨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它还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1996年耕地面积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粮食总产量在全省力拔头筹。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从人均收入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438.7元增长到2005年的10064.8元,25年增长了2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83元增长到2005年的4006.4元,20年增长了10.3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12平方米,发展到2005年的16.7平方米,27年增长了5.3倍。

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哈尔滨市按照“两轴四环十射”的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道路桥梁内河进行改造新建整治,宽广整洁的街路景象同解放初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教事业变化喜人。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导下,教育有了全新的发展,已构建起以大学、大所、大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研机构为辅的研发体系。“十五”期间哈尔滨市在全国50个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居第6位,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居第9位,连续4次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28年来哈尔滨市

的城市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1994年哈尔滨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哈尔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6年2月,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圣火在哈尔滨点燃。“哈洽会”、“哈夏会”和“冰雪节”是哈尔滨亮给世界的三张名片,是对哈尔滨精神的彰显和折射。纵观过去,我们发现,哈尔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业绩,主要应归功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回顾28年历程,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超越,无不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相连。正是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工作重心转移,正是有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和城市体制综合改革的深入,以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套,全方位的开放,才消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羁绊,最终实现今天的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

其二,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哈尔滨取得巨大成就的可靠保证。从近十几年发展战略的制定及调整的轨迹可以发现,从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的目标到“311”战略、“511”战略目标的扩展;从工业强市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从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转变到“三个适宜”发展目标的定位,折射的都是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意识的自觉,尤其是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新目标的提出,是科学把握城市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新突破,是推动城市走向科学、理性、和谐和宜人发展的实践新追求。

其三,同心同德,众志成城。1998年哈尔滨遭遇了松花江特大洪水的袭击,2005年又遭到松花江水体污染的侵袭,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哈尔滨人民在解放军、武警部队的支持下,合力战胜了百年一遇的松花江特大洪灾和水体污染,渡过了难关。这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和成功,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哈尔滨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不怕危险,奋勇拼搏的精神,提升了哈尔滨的城市品质。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们正在致力加速振兴步伐和现代化进程,开创哈尔滨最恢弘壮美的历史新篇章,既要有深切的历史责任感,又要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要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珍视和传承城市历史,延续和丰富城市文脉,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发掘和塑造城市文化,彰显和提升城市个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发展新业绩,追求发展新境界,续写历史新篇章。在哈尔

滨市全面振兴和转型的关键之际,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确定了“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精神,制定了创新务实的“十一五”规划。特别是以对哈尔滨市现阶段发展科学审视和战略谋划为基点所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发展取向的“三新一优”发展方略,在原有的“511”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又新确定了“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的城市发展总体方向和长远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和部署,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奋斗拼搏,相信在“十一五”规划完成后的2010年,哈尔滨市一定能成为一个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企业家创新的乐园和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乐园。到2020年一定能够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一定能够建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今天正在传承着昨天的历史,同时也正在开创着通向明天的辉煌道路。作为哈尔滨历史和发展的研究者,我们坚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坚韧创新精神的哈尔滨人民,一定能托出英雄城市更加辉煌壮丽的明天!———这是我们在纪念哈尔滨解放60周年这个光辉日子里最由衷的感言。

作者:哈尔滨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高滨健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及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晶赞同61| 评论(1)


城市绿化长足发展 环境治理成绩斐然

随着主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落成,为满足人们绿色家园的追求,哈尔滨市坚持不懈地实施“绿地工程”,通过合理绿化格局和多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自“十五”时期以来,相继完成中山路、珠江路、经纬街、三大动力路等一、二类主要街路绿化,社区庭院绿化不断提档升级,绿化达标庭院随处可见。随着松柏生态园、黛秀湖公园、假日公园等公园落成,公园个数由1978年的9个增加到2007年的33个,并且自2006年起陆续拆墙透绿,还绿于民,公园面积由242万平方米增加到698万平方米。

现在,护树植树、种草养花已成为人们惯性绿化行为,特别是连年不断开展植树活动,使实有树木由1978年的357万株增加到2007年的1177万株。到2007年末哈尔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9066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348万平方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65平方米上升到6.6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由18.4%提高到30.6%。“十五”时期以来,哈尔滨市大力度改造治理燃煤锅炉,拆除污染市区环境的大烟囱,推进以治理空气污染为重点的“蓝天工程”。相继实施了马家沟综合治理、文昌污水处理厂、松花江污水截流及水污染治理等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实施了以向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标志的“洁净工程”。2007年末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06天,市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50.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煤气天然气供应足 集中供热迅速扩展

改革开放初期,哈尔滨市煤气生产能力仅为6.32万立方米/日,煤气管道长度仅为55公里,城市居民家庭煤气普及率不足6%。1993年建成投产的哈尔滨—依兰煤气工程,使哈尔滨市煤气生产能力逐步达到2007年末的242万立方米/日,是1978年的38.3倍,煤气管道总长度达到2372.7公里,是1978年的43.1倍,居民家庭煤气普及率达到85%。城市供热自2000年起对管网内锅炉实行并网改造,对部分老楼供暖线路实行分户改造,相继实施道里、西南部、松北新区集中供热工程和呼兰利民开发区热源工程等项目,到2007年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3%。

城市电网升级换代使供电能力迅速提升。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供电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哈电网长期处于缺电状态。1981年国家计委批准新建哈三电厂,装机容量20万千瓦两台。1988年以后,哈发电厂改建成为供热电厂,装机容量由原电厂的3.8万千瓦增至7.5万千瓦,新建220千伏等输变电系统,以220千伏为主网架与省内东、西部电网联网,使哈电网成为黑龙江电网与东北主网联网的中枢电网。2007年末,全年城市用电91.4亿千瓦时,是1978年的6.6倍,其中城市居民生活用电16.4亿千瓦时,是1978年的7.5倍;工业用电44.5亿千瓦时,是1978年的4.1倍。城市居民人均用电量为345千瓦时,是1978年的3.4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