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原理

一台完整的气相色谱仪包括下列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图6-17所示。

1)载气供气系统.包括供气钢瓶 (或气源)、减压稳压器、过滤干操器、流量控制器、流量指示器等。载气流量一般控制在10—200mL/min。

2)分离色谱柱。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样品分析的分离全靠在色谱柱中进行。目前在气相色谱仪中,填充柱、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用得最多。

3)进样系统。进样系统用来精确调整每次分析的进样量,同时保证把液态样品转化为气相,然后加人载气气流中,因此它具备温度可以调整的汽化器。进样定m的操作在试验室色谱仪中常用微量注射器人工注人,而在工业色谱仪中是采用转阀控制的金属定量管进样。转阀的切换可以由人工或自动程序控制系统操作。

4)检测器。检测器是把物质流出的组分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并经放大器放大后由记录仪表记录或由数据处理装置求积、显示、打印。检测器不仅有热导检测器,也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各种放射性检测器等。

5)供电及信号放大记录、处理装置。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供电要求稳定,当用热检测器时,应有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另一方面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常常是毫安或微安数量级甚至更小,因此必须加以放大;当测最高浓度或反应灵敏的组分时,由于输出信号太大,以至超出指示记录仪的测量范围,所以又需要适当地进行信号衰减才能输送给记录仪和数据处理装置。

信号记录仪最常用的是电子自动电位差计。常见的数据处理装置有数字显示打印自动积分仪、小型电子计算机等,它们常与程序控制系统联用.

6)恒温级程序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及汽化器。这些部件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工作,因此在色谱仪中这三个部件装在恒温箱中,由恒温控制系统控制稳定的温度。恒温控制的精

度一般都在土0.5℃ ,程序控制系统包括自动进料、出峰自动衰减、程序升温、柱子的自动切换等。简单的程序控制可采用机械凸轮式,较高复杂的用电子程序控制器。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按其用途不同而有许多种类。下面简单介绍以热导池为检测器的实验用气相色谱仪,其流程示意图如图6-18所示。

载气由高压气瓶1(或其他气源)经减压阀2减压供给,精密调节阀3控制载气的压力和流量,再通过净化干操管4净化脱水之后,进人热导池6的参比池,随后通过进样器7到色谱柱8,最后从热导池的测量池放空。色谱柱后的流速可用皂膜流速计9侧定。

待色谱柱温度及气流稳定后,从进样器注人待分析样品,在载气带动下,不同的组分在色谱柱内得到分离而先后流出色谱柱。当流出色谱柱的组分进人检测器时,测最桥路中产生一定的信号,可用记录仪记录下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色谱流出曲线,即色谱峰,色谱峰的高度或面积的大小就代表相应的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目前微量分析上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灵敏度比热导检测器高达一千倍左右的氢火焰电离检测器。它是一种对质量敏感的具有选择性的检测器,但仅对有机碳氢化合物具有响应,其响应信号随着化合物中碳原子数量增加而增大,氢火焰电离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如图6-19 所示。

任何一种离子化检测器都具有一个离子室,其中有电场和能源(火焰、放射源或高频电压电场)。氢火焰电离检测器,在金属屏蔽罩的离子室内,喷气口2附近小环状电极和收集电极3之间加有150-300V的电压,形成一直流电场,物质电离后能形成离子流便于收集电极捕获。在这种检测器里,物质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通常是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焰中取得。带有样品的载气从色谱柱出来与纯氢气混合后进人检测器,从喷气口喷出。点火丝1通电,把氢气点燃,这时样品物质中的分子即在火焰高温作用下电离成离子,这些带电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流而被收集电极收集。在收集电极回路中,收集到的离子电流信号与被分析组分的浓度和火焰温度有关,因此经静电放大后,在记录仪上得到的是按物质浓度变化的色谱图。

氢火焰电离检测器,它只能分析含碳有机化合物,一般它只能检测含C-C键或C- H键有机化合物。而对H2, N2,O2和其他惰性气体,以及CO, NO, Nq2, NH3 H2S, S02等都不能使用。

工业用气相色谱仪,是在实验室气相色谱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流程用自动成分分析仪,原理上与实验室气相色谱仪一样,它的特点是整个分析过程由程序控制器控制,按一定程序自动进行,其原理方框图如图6-20所示。

程序控制器按一定的程序发出指令,进行自动多点取样,通过六通阀进样、切换、自动调零,并接受检测器的信号加以处理后送至记录仪记录。工业气相色谱仪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自动分析器监视生产过程的进行,也可作为一种成分变送器,投人到自动控制系统。

来源:《现代工程检测及仪表》

北京华盛谱信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和销售专业色谱仪及配件

气相色谱仪原理(图文详解)

气相色谱仪原理(图文详解) 什么是气相色谱 本章介绍气相色谱的功能和用途,以及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气相色谱(GC)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和定量测定: 基子时间的差别进行分离 和物理分离(比如蒸馏和类似的技术)不同,气相色谱(GC)是基于时间差别的分离技术。 将气化的混合物或气体通过含有某种物质的管,基于管中物质对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性能不同而得到分离。这样,就是基于时间的差别对化合物进行分离。样品经过检测器以后,被记录的就是色谱图(图1),每一个峰代表最初混合样品中不同的组分。 峰出现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可以用来对每个组分进行定性,而峰的大小(峰高或峰面积)则是组分含量大小的度量。 图1典型色谱图

系统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它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样口,它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图2是对此作出的一个总结。 样品 载气源一^ 进样口一^ 色谱柱一^ 检测器一_ 数据处理」 图2色谱系统 气源 载气必须是纯净的。污染物可能与样品或色谱柱反应,产生假峰进入检测器使基线噪音增大等。推荐使用配备有水分、烃类化合物和氧气捕集阱的高纯载气。见图

钢瓶阀 若使用气体发生器而不是气体钢瓶时,应对每一台GC都装配净化器,并且使气源尽可能靠近仪器的背面。 进样口 进样口就是将挥发后的样品引入载气流。最常用的进样装置是注射进样口和进样阀。注射进样口 用于气体和液体样品进样。常用来加热使液体样品蒸发。用气体或液体注射器穿透隔垫将样品注入载气流。其原理(非实际设计尺寸)如图4所示。

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原理

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原理 (一)按两相状态 气相色谱法:1、气固色谱法 2、气液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1、液固色谱法 2、液液色谱法 (二)按固定相的几何形式 1、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装在一金属或玻璃柱中或是将固定相附着在毛细管内壁上做成色谱柱,试样从柱头到柱尾沿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 2、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纸色谱法是利用滤纸作固定液的载体,把试样点在滤纸上,然后用溶剂展开,各组分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以斑点形式显现,根据滤纸上斑点位置及大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然后用与纸色谱法类似的方法操作以达到分离目的。 (三)按分离原理 按色谱法分离所依据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

1、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法。适于分离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例如,分离醇类与芳香烃)。 2、分配色谱法:利用固定液对不同组分分配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3、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来测定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利用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发生离子交换的能力差异来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主要是用来分离离子或可离解的化合物。它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无机离子的分离,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和生物物质,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的分离。 4、尺寸排阻色谱法:是按分子大小顺序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体积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中去而被排阻,较早的淋洗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部分渗透;小分子可完全渗透入内,最后洗出色谱柱。这样,样品分子基本按其分子大小先后排阻,从柱中流出。被广泛应用于大分子分级,即用来分析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 5、亲和色谱法:相互间具有高度特异亲和性的二种物质之一作为固定相,利用与固定相不同程度的亲和性,使成分与杂质分离的色谱法。例如利用酶与基质(或抑制剂)、抗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外源凝集素与多糖类及核酸的碱基对等之间的专一的相互作用,使相互作用物质之一方与不溶性担体形成共价结合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安徽建筑大学 现代水分析技术论文 专业:xx级市政工程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课题: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指导教师:xxx xx年xx月xx日

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xx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气相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中气相色谱仪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多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诞生的。本文针对气相色谱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与特点、在环境水污染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列举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同时提出了该方法新的发展前景。它的发展已在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水污染物分析 1.气相色谱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气相色谱法的起源 色谱的发现首先认识到这种分离现象和分离方法大有可为的是俄国的植物学家Tswett。Tswett于1903年在波兰华沙大学研究植物叶子的组成时,将叶绿素的石油醚抽提液倒入装有碳酸钙吸附剂的玻璃管上端,然后用石油醚进行淋洗,结果不同色素按吸附顺序在管内形成一条不同颜色的环带,就像光谱一样。1906年,Tswett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把这些彩色环带命名为“色谱图”,玻璃管称为“色谱柱”,碳酸钙称为“固定相”,石油醚称为“流动相”。Tswett开创的方法叫做“液-固色谱法”[1-2],这就是色谱法的起源。 1941年,英国科学家Martin和Synge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时,预言可以使用气体作流动相,即气-夜色谱法。他们在1941年发表的论文中写到“流动相不一定是液体,也可以是蒸气,如以永久性气体带动挥发性混合物,在色谱柱中通过装有浸透不挥发性溶剂的固体时,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3]。1950年,Martin和James使用硅藻土助滤剂做载体,硅油为固定相,用气体流动相对脂肪酸进行精细分离,这就是气^液分配色谱的起源。后来,他们在1952年的Biochemical Journal上又连续发表了3篇论文[4-6],叙述了用气相色谱分离低碳数脂肪酸、挥发性胺和吡啶类同系物的方法,这标志着气相色谱法正式进入历史舞台。当时在石油化工的分析中,正当传统的分析方法无能为力时,气相色谱法就像及时雨一样,成为化学分析的得力助手。从此,科学家对气相色谱法的研究逐步展开。 (2)气相色谱法的发展 在历史上,气相色谱法的发展总是和气相色谱仪器的发展密不可分。每一种气相色谱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气相色谱仪器的改进。因此,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发展历史可以从气相色谱仪的发展入手。历史上最早的气相色谱仪1947年由捷克色谱学家Jaroslav Janak发明的。该仪器以C为流动相、杜马测氮管为检测器测定分离开的气体体积。在样品和CA 进入测氮管之前,通过KOH溶液吸收掉CA,按时间记录气体体积的增量。这台仪器虽然简陋,但对当时的气相色谱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Jaroslav Janak发明的气相色谱仪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它只能测室温下为气体的样品, 样品中的CA不能被测定,而且没有实现自动化。20世纪50年代末,它逐渐被更先进的气相色谱仪所取代。W55年,第一台商品化气相色谱仪诞生,标志着气相色谱仪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现代气相色谱仪主要由5个系统组成,即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与检测记录系统。气路系统与温控系统自气相色谱诞生以来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气路系统主要朝自动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采用电子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流量控制器,通过计算机实现压力和流量自动控制的电子程序压力流量控制系统,这是气路系统的一大进步[7]。温控系统则基本朝着精细、快速、自动化方向发展。相比之下,进样系统、分离系统与检测记录系统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组成系统,它们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推动着气相色谱的

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目录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2.功和热的关系 3.热力学第一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1.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2.大学城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液体的基本状态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焓、熵和内能。 1)温度:温度是物质冷、热程度的标志,而不是热的量。从物质分子运行来看, 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度量。 A)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定为0℃,沸点定为100℃,符 号t表示,单位为℃ B)绝对温度:(即热力学温度,又称开氏温标),符号为T表示,单位为开 (尔文)代号为K,它把纯水的冰点定为273.15℃,水的沸点为373.15℃。 绝对温度T和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 T= t +273.15≈273 K C)华氏温标:单位为℉,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 t=5/9(F-32)℃ 2)压力 A)单位面积上所受到垂直作用的力称为压力,物理中习惯称为压强。 公式为P=F/A P=压力,单位为Pa(帕);F=牛顿;A=面积,m2。 物理学中将0℃时760mmHg所表示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325Pa,1(bar)巴=100000Pa B)以绝对真空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以 P ’表示。 C)相对压强:以同高的当地大气压Pa作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 强”,以 P 表示 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之间相差一个当地的大气压 P = P’ - Pa D)工业上使用的各种压力表,其读值一般是相对压强,也称表压。相对压 强可能出现负值。 工程上一段习惯用真空度P V表示。 P V = Pa – P’ 真空亦称负压,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 3)比容(容重)和比重 A)物质所占有的体积与其重量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比容,其符号为V单位为

gc-ms的工作原理详解

GC-MS工作原理 GC气相色谱 MS 质谱 GC 把化合物分离开然后用质谱把分子打碎成碎片来测定该分子的分子量 一、气相色谱的简要介绍 气相色谱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项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这是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气相色谱可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气固色谱的“气”字指流动相是气体,“固”字指固定相是固体物质。例如活性炭、硅胶等。气液色谱的“气”字指流动相是气体,“液”字指固定相是液体。例如在惰性材料硅藻土涂上一层角鲨烷,可以分离、测定纯乙烯中的微量甲烷、乙炔、丙烯、丙烷等杂质。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气相色谱法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由于样品在气相中传递速度快,因此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可以瞬间地达到平衡。另外加上可选作固定相的物质很多,因此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析速度快和分离效率高的分离分析方法。近年来采用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器,使得它又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三、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大部分的原料和产品都可采用气相色谱法来分析;在电力部门中可用来检查变压器的潜伏性故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可用来监测城市大气和水的质量;在农业上可用来监测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在商业部门可和来检验及鉴定食品质量的好坏;在医学上可用来研究人体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在临床上用于鉴别药物中毒或疾病类型;在宇宙舴中可用来自动监测飞船密封仓内的气体等等。 四、气相色谱专业知识 1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法,根据所用固定相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气-固色谱(GSC)和气-液色谱(GLC)。 2 气相色谱原理 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

流程图: 原理:

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作者:luwenxi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简易电子琴,要求能够发出1、2、3、4、5、6、7等七个音符。 使用元件:AT89C51、LM324,喇叭,按键等 二、设计目的 (1)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独立对其进行测试与检查。 (2)熟悉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合理使用其内部寄存器,能够完成相关软件编程设计工作。(3)为实现预期功能,能够对系统进行快速的调试,并能够对出现的功能故障进行分析,及时修改相关软硬件。 (4)对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三、系统硬件图 流程图: 原理: (一)音乐产生原理及硬件设计 由于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弄正确即可。 本次设计中单片机晶振为12MHZ,那么定时器的计数周期为1MHZ,假如选择工作方式1,那T值便为T=21 6--5﹡105/相应的频率,那么根据不同的频率计算出应该赋给定时器的计数值,列出不同音符与单片机计数T0相关的计数值如下表所示: 音符频率(HZ)简谱码(T值) 中1DO52364580 中2RE58764684 中3M65964777 中4FA69864820 中5SO78464898 中6LA88064968 中7SI98865030 采用查表程序进行查表时,可以为这个音符建立一个表格,有助于单片机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TABLE DW64580,64684,64777,64820,64898,64968,65030

气相色谱仪原理结构及操作

气相色谱仪原理结构及操 作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气相色谱仪原理、结构及操作 1、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GC)是一种分离技术。实际工作中要分析的样品往往是复杂基体中的多组分混合物,对含有未知组分的样品,首先必须将其分离,然后才能对有关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混合物的分离是基于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一般是N2、He等)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附,结果在载气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比例,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如图2所示的色谱图(假设样品分离出三个组分),它包含了色谱的全部原始信息。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2、气相色谱结构及维护 进样隔垫 进样隔垫一般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一般可分普通型、优质型和高温型三种,普通型为米黄色,不耐高温,一般在200℃以下使用;优质型可耐温到300℃;高温型为绿色,使用温度可高于350℃,至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的400℃。正因为

进样隔垫多为硅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残留溶剂和/或低分子齐聚物,另外由于汽化室高温的影响,硅橡胶会发生部分降解,这些残留的溶剂和降解产物如果进入色谱柱,就可能出现“鬼峰”(即不是样品本身的峰),从而影响分析。解决的办法有:一是进行“隔垫吹扫”,二是更换进样隔垫。 一般更换进样隔垫的周期以下面三个条件为准:(1)出现“鬼峰”;(2)保留时间和峰面积重现性差;(3)手动进样次数70次,或自动进样次数50次以后。 玻璃衬管 气相色谱的衬管多为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主要分成分流衬管、不分流衬管、填充柱玻璃衬管三种类型。衬管能起到保护色谱柱的作用,在分流/不分流进样时,不挥发的样品组分会滞留在衬管中而不进入色谱柱。如果这些污染物在衬管内积存一定量后,就会对分析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它会吸附极性样品组分而造成峰拖尾,甚至峰分裂,还会出现“鬼峰”,因此一定要保持衬管干净,注意及时清洗和更换。 玻璃衬管清洗的原则和方法 当以下现象:(1)出现“鬼峰”;(2)保留时间和峰面积重现性差出现时,应考虑对衬管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拆下玻璃衬管;(2)取出石英玻璃棉;(3)用浸过溶剂(比如丙酮)的纱布清洗衬管内壁。玻璃衬管更换时要注意玻璃棉的装填:装填量3~6mg,高度5~10mm。要求填充均匀、平整。 气体过滤器

湿式报警阀工作流程图

湿式报警阀工作原理图 1.ZSFZ系列湿式报警阀组: 湿式报警阀是只允许水单方向流入喷淋系统并在规定流量下报警的一种单向阀。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为:接通或关断报警水流,喷头动作后报警水流将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报警;防止喷淋系统水倒流。 湿式报警阀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伺应状态 工作状态

2.湿式报警阀组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在伺应状态下,由于旁路管和补偿器在供水压力波动的情况下可使阀瓣上部水压大于其下部水压,同时在结构上阀瓣上承压面比下承压面面积大约15%,故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压波动打开阀瓣而形成误报警。 当发生火灾使喷头动作喷水而造成系统侧水压下降,而旁路管的节流作用不能立即使系统侧压力与供水侧压力平衡,这个压力差就将阀瓣打开并向已开启的喷头连续供水,实施灭火,此为工作状态。系统正常时试验阀常闭。 3.报警阀其它组件: 3.1延迟器 延迟器是容积式部件,它可以消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水源压力波动和水流冲击造成误报警。 延迟器结构图如下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报警停止后,延迟器内水排空时间≤5min 3)报警延迟时间5~90s 4)当湿式报警阀因压力波动瞬时开放时,水首先进入延迟器,这时由于进入延迟器的水量很少,会很快经延迟器底部排水口排出,水就不会进入水力警铃或压力开关,从而起到防止误报警的作用。

3.2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安装在延迟器上部,将水压信号变换成电讯号,从而实现电动报警或启动消防水泵。 压力开关结构图如下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最小动作压力:0.05MPa 3)压力可调范围:0.025~0.125MPa,本压力开关一般调为0.05MPa 3.3水力警铃 水力警铃是水流过湿式报警阀使之启动后,能发出声响的水力驱动式报警装置,适用于湿式、干式报警阀及雨淋阀系统中。它安装在延迟器的上部。当喷头开启时,系统侧排水口放水后5~90s内,水力警铃开始工作。 水力警铃结构图如下

气相色谱仪原理、结构及操作(精)

气相色谱仪原理、结构及操作 1、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GC )是一种分离技术。实际工作中要分析的样品往往是复杂基体中的多组分混合物,对含有未知组分的样品,首先必须将其分离,然后才能对有关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混合物的分离是基于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GC 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一般是N2、He 等)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附,结果在载气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比例,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如图2所示的色谱图(假设样品分离出三个组分),它包含了色谱的全部原始信息。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2、气相色谱结构及维护 2.1 进样隔垫 进样隔垫一般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一般可分普通型、优质型和高温型三种,普通型为米黄色,不耐高温,一般在200℃以下使用;优质型可耐温到300℃;高温型为绿色,使用温度可高于350℃,至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的400℃。正因为进样隔垫多为硅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残留溶剂和/或低分子齐聚物,另外由于汽化室高温的影响,硅橡胶会发生部分降解,这些残留的溶剂和降解产物如果进入色谱柱,就可能出现“鬼峰”(即不是样品本身的峰),从而影响分析。解决的办法有:一是进行“隔垫吹扫”,二是更换进样隔垫。一般更换进样隔

自动控制流程图

自动控制流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PLC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检测操作面板按钮的输入、各类传感器的输入,以及相关模拟量的输入,完成相关设备的运行、停止和调速控制。 3-2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工作过程 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单设备手动控制功能和自动运行功能。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单设备可以单独运行,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如图4-1所示。 图4-1模式选择流程图 手动模式

在就地箱手动模式下,可单独调试每个设备的运行,如图4-2所示。在此模式下,可以通过按钮对加氯系统、电动阀门、曝气机、刮泥机,以及各类泵进行控制。 图4-2手动操作模式流程图 自动模式 处于自动方式时,系统上电后,按下自动启动确认后系统运行,系统开始工作,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LC检测到传感器状态进行启动如图4-3所示。 图4-3 自动操作模式流程图 2自动控制流程 在自动控制模式流程图中,调用了各个控制系统的程序,主要包括提升泵、潜水泵程序、加药系统程序、曝气沉砂系统程序、污泥回流泵系统程序。以及污泥脱水系统程序,以下将分别介绍各个子程序的工作过程。

1提升泵控制流程图 2潜水泵程序主要控制潜水泵的运行和停止,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过程开始启动潜水泵。 (2)检测液面高度,低于最低位传感器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3)定时到后,若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潜水泵运行,否则潜水泵继续运行。 (4)检测液面处于中位和高位传感器之间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5)定时到后,若液面仍持续处于高位传感器,则输出报警信号。 潜水泵工作流程图如图4-5所示。

气相色谱仪原理和使用

实验七气相色谱仪原理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气相色谱仪结构、工作原理和内标法应用。 2、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操作 3、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仪器工作原理图 样品测定原理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组成。其中冰片为龙脑和异龙脑的混合物,具挥发性。因此本实验采用GC法,对牛黄解毒片中所含冰片进行测定,并用内标法计算含量。 三、仪器与试药 1、气相色谱仪GC9800F(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微量进样器。 2、水杨酸甲酯、乙醚、醋酸乙酯(AR)。 3、冰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牛黄解毒片(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讲述仪器结构:N2钢瓶、空气钢瓶、氢气发生器,气体净化器;进样器、橡

胶垫片、衬管;柱温箱、毛细管柱、分流管、尾吹管;FID检测器 2、讲述仪器操作(详见附录): (1)顺时针打开氮气和空气钢瓶、接通氢气发生器电源。 (2)接通仪器电源。 (3)设置气化、柱箱、检测器温度,并运行。 (4)确定各气体流量。 (5)打开FID电源,设置灵敏度和衰减。 (6)打开电脑,打开N2000在线,选择通道1,设置方法、信息等。 (7)查看基线。 (8)点火。 (9)待基线稳定后进样。 (10)进入N2000离线,查看色谱图和数据。 (11)记录所需色谱峰保留时间、峰面积、分离度、塔板数、对称因子等。(12)利用内标法进行样品溶液浓度的计算。 (13)柱的老化。 (14)关机 3、样品分析 色谱条件以二甲基聚硅氧烷(SE-30)为固定相;柱温为130℃,气化室为200℃,; 载气为N 2;柱前压0.06MPa;H 2 0.03MPa(20ml/min);空气0.03MPa;尾吹0.03MPa; FID检测器,控制温度200℃。 校正因子测定 内标溶液配制取水杨酸甲酯0.5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乙酸乙酯至刻度,摇匀,作为内标溶液(2mg/ml)。(已备) 对照品溶液配制取冰片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2mg/ml)。(已备) 测定校正因子取冰片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3次,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取本品6片,去薄膜衣,研细,取0.5g,精密称定,置15ml带塞试管中,加入乙醚10ml,密塞,冰水浴超声提取10min。提取液分两次转移至8ml 离心管中,离心(3000rpm,10min),倾出上清液,沉淀用5ml乙醚洗涤1次,离心,合并上清液,挥干,残渣用内标溶液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精密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按内标法计算含量。(已备)

预作用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预作用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由火灾自动探测控制系统合在管道内充以有压或无压气体的闭式喷水灭火系统组成。它兼容了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合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得优点,系统平时呈干式,火灾时由火灾探测系统自动开启预作用阀使管道充水呈临时湿式系统。系统的转变过程包含着预备动作功能,故称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闭式喷头、预作用阀(或雨淋阀等)、充气设备、管路系统、控制组建等组成。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预作用能够阀后的管道内平时无水,充以有压后无压气体。发生火灾时,保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火警报警信号,报警控制器在接到信号后作声光显示的同时既启动电磁阀将预作用阀打开,使压力水迅速充满管道,这样原来呈干式的系统迅速自动转变成湿式系统,完成了预作用过程,待闭式喷头开启后,便立即喷水灭火。其工作原理流程图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在管路中充气的作用是为了监视管路的工作状态,即监视管路是否损坏和泄露。在正常情况其气压可以由压力开关、控制器和微型空压机的充气能力已维持不了原定空气压力值,管网气压的不断下降最终会使压力开关送出故障报警信号,实现故障自动监控目的。 预作用装置工作原理及基本特点 一、说明及动作原理:预作用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它将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结合起来,对保护对象起双重保护作用。在未发生火灾时该系统的系统侧管路内充气,故系统具有干式系统的特点,能满足高温和严寒条件下自动喷水灭火的需要。一旦发生火灾,安装在保护区的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发出指令信号打开雨淋阀,此时向系统侧管网充水,在闭式喷头尚未打开前,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同时水力警铃报警,压力开关动作,启动声光报警,以显示管网内已充水。此时,火灾如果继续发展,闭式喷头玻璃球破碎,喷头喷水灭火。当有关人员接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或听到水力警铃声响后,及时组织人员将火扑灭,闭式喷头就不会打开喷水,避免了水渍造成的损失。火灾扑灭后,应将雨淋阀关闭,并排空管路中的水,使系统充气,恢复伺应状态。充气压力一般为0.03~0.05MPa范围内,充气量不小于0.15m3/min,由压力开关和空气压缩机组成连锁装置控制。充气的作用是监视系统管路的工作情况,管路及喷头是否损坏和泄漏,当管路损坏或大的 泄漏时,系统中气压不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时,就会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二、预作用系统基本特点:1.预作用系统特别适合于寒冷冰冻或平时忌水渍,不允许出现误喷的重要场所。2.预作用系统必须竖直安装,它由雨淋阀装置、信号蝶阀、止回阀、连接法兰等组成,主要规格有ZSFU100、ZSFU150、ZSFU200,工作压力为0.14~1.2MPa。3.本装置成套供应,为用户安装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三用户须知:1.用户在订购公司预作用阀装置时,定单上请写清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交货日期。2.预作用阀装置随机配套件包括雨淋阀装置(已包括电磁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止回阀、连接法兰等,以及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各一份。3.空压机、低压空气压力开关,空气维护装置、充气报警控制柜等,需用户另行订货。4.预作用阀在管道充气之前,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理和应用介绍

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英语: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气质联用,英文缩写GC-MS)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GC-MS的使用包括药物检测(主要用于监督药物的滥用)、火灾调查、环境分析、爆炸调查和未知样品的测定。GC-MS也用于为保障机场安全测定行李和人体中的物质。另外,GC-MS 还可以用于识别物质中以前认为在未被识别前就已经蜕变了的痕量元素。 GC-MS已经被广泛地誉为司法学物质鉴定的金标方法,因为它被用于进行“专一性测试”。所谓“专一性测试”就是能十分肯定地在一个给定的试样中识别出某个物质的实际存在。而非专一性测试则只能指出试样中有哪类物质存在。尽管非专一性测试能够用统计的方法提示该物质具体是那种物质,但存在识别上的正偏差。 目录 1 历史 2 仪器设备 2.1 GC-MS吹扫和捕集 2.2 质谱检测器的类型 3 分析 3.1 MS全程扫描 3.2 选择的离子检测 3.3 离子化类型 3.3.1 电子离子化 3.3.2 化学离子化 3.4 GC-串联MS 4 应用 4.1 环境检测和清洁 4.2 刑事鉴识 4.3 执法方面的应用

4.4 运动反兴奋剂分析 4.5 社会安全 4.6 食品、饮料和香水分析 4.7 天体化学 4.8 医药 5 参考文献 6 参考书目 7 外部链接 历史用质谱仪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期间由Roland Gohlke和Fred McLafferty首先开发的。当时所使用的敏感的质谱仪体积庞大、容易损坏只能作为固定的实验室装置使用。 价格适中且小型化的电脑的开发为这一仪器使用的简单化提供了帮助,并且,大大地改善了分析样品所花的时间。1964年,美国电子联合公司(Electronic Associates, Inc. 简称EAI)-美国模拟计算机供应商的先驱在开始开发电脑控制的四极杆质谱仪Robert E. Finnigan的指导下[3]开始开发电脑控制的四极杆质谱仪。到了1966年,Finnigan和Mike Uthe的EAI分部合作售出500多台四极杆残留气体分析仪。1967年,Finnigan仪器公司the (Finnigan Instrument Corporation,简称FIC)组建就绪,1968年初就给斯坦福大学和普渡大学发送了第一台GC/MS的最早雏型。FIC最后重新命名为菲尼根公司(Finnigan Corporation)并且继续持世界GC/MS系统研发、生产之牛耳。 1966年,当时最尖端的高速GC-MS (the top-of-the-line high-speed GC-MS units)单元在不到90秒的时间里,完成了火灾助燃物的分析,然而,如果使用第一代GC-MS至少需要16分钟。到2000年使用四极杆技术的电脑化的GC/MS仪器已经化学研究和有机物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仪器。今天电脑化的GC/MS仪器被广泛地用在水、空气、土壤等的环境检测中;同时也用于农业调控、食品安全、以及医药产品的发现和生产中。 气质联用色谱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气相色谱部分和质谱部分。气相色谱使用毛细管柱,其关键参数是柱的尺寸(长度、直径、液膜厚度)以及固定相性质(例如,5%苯基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doc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几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ManifoldAbsolutePressureSensor),简称MAP。它以真空管连接进气歧管,随着引擎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变化,再从感知器内部电阻的改变,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电脑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换言之,ECU电脑输出5V电压给进气压力感知器,再由信号端侦测电压值,电脑,当引擎在怠速时,其电压信号约1-1.5V,节气门全开时,则约有4.5V电压信号。 原理: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是节气门后方的进气歧管的绝对压力,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大小检测出歧管内绝对压力的变化,然后转换成信号电压送至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 依据此信号电压的大小,控制基本喷油量的大小。 二、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确定曲轴的位置,也就是曲轴的转角。它通常要配合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起来工作确定基本点火时刻。我们都知道,发动机是在压缩冲程末开始点火的,那么发动机电脑是怎么知道哪缸该点火了呢?就是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的,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处于上止点,通过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是在压缩冲程中。这样,发动机电脑知道了该什么时候给哪缸点火了。 原理: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其作用有: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

曲轴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磁电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 1、磁电感应式: 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分上、下两层安装在分电器内。传感器由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和转子(正时转子和转速转子)组成,转子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正时转子有一、二或四个齿等多种形式,转速转子为24个齿。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固定在分电器体上。若已知转速传感器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以及各缸的工作顺序,就可知道各缸的曲轴位置。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信号盘也可安装在曲轴或凸轮轴上。 2、霍尔效应式: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霍尔效应的信号发生器。霍尔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与分火头同轴,由封装的霍尔芯片和永久磁铁作成整体固定在分电器盘上。触发叶轮上的缺口数和发动机气缸数相同。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霍尔触发器的磁场被叶片旁路,这时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当触发叶轮上的缺口部分进入永久磁铁和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霍尔电压升高,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3、光电式: 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装在分电器内,由信号发生器和带光孔的信号盘组成。其信号盘与分电器轴一起转动,信号盘外圈有360条光刻缝隙,产生曲轴转角1 的信号;稍靠内有间隔60 均布的6 个光孔,产生曲轴转角120 的信号,其中1 个光孔较宽,用以产生相对于 1 缸上止点的信号。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体上,由二只发光二极管、二只光敏二极管和电路组成。发光二极管正对着光敏二极管。信号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由于信号盘上有光孔,则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现象。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档住时,光敏二极管电压为0 。这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简述气象色谱仪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气相色谱分析于1952 年出现,经过50 年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近代分析手段之一,由于它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结果准,易于自动化等特点;且当其与质谱,计算机结合进行色-质联用分析时,又能对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首先我们对气象色谱仪进行探讨: 1 气象色谱流程与分离原理 气象色谱仪分离的原理:分离原理是气体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混合物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并在两相间分配。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从而达到各组分分离的目的。 气象色谱法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载气系统、色谱柱和检测器。可用流程方框图表示,如下图: 2 气象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和核心部分 2.1气路控制系统 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和检测器的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载气和有关检测器必须的燃气、助燃气以及辅助气体,气路控制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仪器的分离效率、灵敏度和稳定性,从而将直接影响定性定量的准确性。气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开关阀、稳定阀、针型阀、压力表、电子流量计等部件组成。 2.3 色谱柱和柱箱 色谱柱的作用就是分离混合物样品中的有关组分。是色谱分析的关键部分,主要有填充柱和毛细柱两大类。色谱柱选用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分离的效率、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柱箱就是装接和容纳各种色谱柱的精密控温的炉箱,是色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柱箱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体性能。 2.4 检测器 检测器是气象色谱仪的心脏部分,它的功能就是把随载气流出色谱柱的各种组分进行非电量转换,将组分转变为电信号,便于记录测量的处理。检测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整机仪器的性能,主要影响稳定性和灵敏度,检测器的性能也决定了该仪器的应用范围。一般色谱仪的检测器都有热导检测器和氢焰检测器:A热导检测器的原理:气体具有热导作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热导检测器就是根据不同物质热导系数的差别而设计的,它对有机、无机样品均匀响应,而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常量分析。热导检测器是用热导用热电阻式传感器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是基于气体热传导原理。热导检测器热电阻是采用铼钨丝材料制成的热导元件,装在不锈钢池体的气室中,在电路上连接成典型的惠斯

最新波峰焊原理以及工作流程图讲课讲稿

波峰焊原理以及工作流程图 A.什么是波峰焊 波峰焊是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 B.究竟波峰焊的作用是什么 波峰焊是用来预热的,预热能将焊剂中的溶剂挥发掉,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时产生气体;具体的优势有异性四点: a.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b.增加焊盘的湿润性能 c.去除有害杂质 d.减低焊料的内聚力以利于两焊点之间的焊料分开。 C.波峰焊简单原理 波峰焊是指将熔化的软钎焊料(铅锡合金),经电动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亦可通过向焊料池注入氮气来形成,使预先装有元器件的印制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波峰焊机主要是由运输带,助焊剂添加区,预热区和波峰锡炉组成。 D.波峰焊工作流程图 1.喷兔助焊剂 已插完成元器件的电路板,将其嵌入治具,由机器入口处的接驳装置以一定的倾角和传送速度送入波峰焊机内,然后被连续运转的链爪夹持,途径传感器感应,喷头沿着治具的起始位置来回匀速喷雾,使电路板的裸露焊盘表面、焊盘过孔以及元器件引脚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薄薄的助焊剂。 2.PCB板预加热 进入预热区域,PCB板焊接部位被加热到润湿温度,同时,由于元器件温度的升高,避免了浸入熔融焊料时受到大的热冲击。预热阶段,PCB表面的温度应

在 75 ~ 110 ℃之间为宜。 预热的作用: ①助焊剂中的溶剂被挥发掉,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时产生气体; ②助焊剂中松香和活性剂开始分解和活性化,可以去除印制板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其它污染物,同时起到保护金属表面防止发生高温再氧化的作用; ③使PCB板和元器件充分预热,避免焊接时急剧升温产生热应力损坏PCB板和元器件。 波峰焊机中常见的预热方法 1.空气对流加热 2.红外加热器加热 3.热空气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加热 3.温度补偿:进入温度补偿阶段,经补偿后的PCB板在波峰焊接中减少热冲击。 4.第一波峰 第一波峰是由狭窄的喷口的“湍流”流速快,对治具有影阴的焊接部位有较好的渗透性。同时,湍流波向上的喷射力使助焊剂气体顺利排除,大大减少了漏焊以及垂直填充不足的缺陷。 5.第二波峰 第二波峰是一个“平滑”焊锡流动速度慢一点,能有效去除端子上的过量焊锡,使所有的焊接面润湿良好,并能对第一波峰造成的拉尖和桥接进行充分的修正。 6.冷却阶段 制冷系统使PCB的温度急剧下降可明显改善无铅焊料共晶生产时产生的空泡及焊盘剥离问题。 7.氮气保护 在焊接整个过程中,在预热阶段和焊接区加氮气保护可有效防止裸,铜和共

消防系统流程图和原理图

一、系统用途 该系统主要用于影剧院、商店、展览馆、广电楼、财贸金融楼等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以及供电等级为一级和特级的场所。 二、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剩余电流探测装置、现场分体机、主机等组成。 三、工作原理 由剩余电流探测装置,采集剩余电流信号,传给现场分体机,经线路汇总后,传给消防控制室内的剩余漏电报警系统主机。 现场分体机和消防控制室内的剩余漏电报警系统主机,都具有负载指示、相线指示、漏电显示、时间日期显示、故障识别、存储查询、系统联动等功能,能自动对线路电子感应控制电流进行检测,当被控线路出现短路、过载、漏电、雷电引入时,信号会汇集到主机,并可与消防报警主机联动,切断相关部位电源。将故障排除于火灾之前,大量减少电气火灾隐患。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说明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工作流程图/系统图 漏电探测漏电探测器采集器采集 现场分体机控制室主机报警主机 (切断相关部位电源等)火灾报警 控制器 控制室主机 现场分体机 漏电探测器

一、火灾发生后,探测器将报警信号传至消防控制中心。 二、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打开着火区排烟口,联动排烟风机开启。手动开启 着火防烟分区排烟口,联动排烟风机开启。 三、排烟系统开启后,联动开启该防火分区内排烟系统对应的补风系统。 四、排烟口烟气温度升高到超过时,关闭该排烟口;排烟风机前排烟防火 阀超过熔断关闭(也可由消防控制中心电动或手动关闭),联动排 烟风机停止运行。 五、排烟风机将关闭信号传给消防控制中心。 280℃ 280℃正压送风系统说明 机械排烟系统说明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说明 一、火灾发生后,探测器将报警信号传至消防控制中心。 二、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打开楼梯间及前室送风口(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二 层的送风口),联动正压风机开启。 三、消防控制中心控制送风机关闭,送风机关闭后将反馈信号传给消防控制中 心。一、火灾发生后,关闭与防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及其防烟防火阀。 二、气体灭火的防护区火灾发生后,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关闭穿过气体灭火的 防护区风管上的防烟防火阀,进行气体灭火,气体灭火完成,开启该防护 区排风机、防烟防火阀及其下排风口,进行排风,排出灭火的气体至室外。 防排烟系统流程图/系统图 百叶 排烟风机远控多叶排烟远控多叶排烟口口常闭,电动手动开超开超280280℃关闭百叶自垂百叶常闭混流(加压)风机室外进风 ℃防火阀超 280 关,联动关闭风机板式排烟口常闭,电动手动开 防火阀常开,超280℃关闭火灾 7070℃或℃或282800℃ 熔断阀动作控制模块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关闭空调机关闭排烟 防火阀启动排烟分机打开排烟 送风口启动正压送风机关闭电动防火门关闭防火卷帘信号模块空调机关闭防烟防火阀送风机动作反馈排烟分机动作 排烟口动作送风机动作防火门动作卷帘动作空调机动作状态反馈防火阀动作 状态反馈排烟风机动作状态反馈排烟阀送风口动作反馈防火门动作状态反馈卷帘门动作状态反馈火灾报警控制器 感温感烟探测器动作 自动手动选择/火灾报警 控制器 Y W M M M M M M M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