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中国基本国情

1.国情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主要矛盾的转变的意义?

答:(1)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2)根据19大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乘势而上。

2.请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在实践上与其它国家搞过的社会主义也不相同。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特征:(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二)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方式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方式。(三)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领导制度。(四)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制度。(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六)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捕捉重要发展机遇并且不断把这些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第二部分:五大建设(至少考3个)

1.19大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文化建设如何做?

答:(1)新时代人民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五年来取得的文化成果和变革更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做: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理论武装,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等。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就是要让理论回归生活,让认识走向实践,让普遍性与特殊性接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创造美好未来。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4、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3)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生态建设-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包含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的重要论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经济价值。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或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且破坏了绿水青山,就要用真金白银去还债。2民生价值。生态环境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3.政治价值。“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痛下决心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切实保护、修复好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民心资源。4.社会价值。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不以GDP论英雄的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绿水青山的经济结构和低碳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监管执法力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步伐。5.文化价值。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将开启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6.人类价值。走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大势。

3.经济建设-当前的经济形式,以及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什么说~改革是引领新常态的关键?

(1)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结构改善和企业利润回升。第二,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对稳定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外部经济环境改善推动出口增长由负转正。

(2)供给侧改革是相对需求侧管理而言的,主要侧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长期创新活力,注重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促进投资者更有效地进入各生产领域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资源转向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既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投入,也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领域的要素升级,还包括企业、创业者、创新型园区、科研院所、创新型政府管

理等创新。同时,通过减税、简政放权、扩大市场准入等措施,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经营环境。最后,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新服务。

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消费升级。以“互联网+”改善产业业态。进一步放宽民生领域的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产能的进入。简政放权,降低税费。

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是新时期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4.社会建设-新时代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时代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在各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大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复退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3)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4)高度重视健康建设工程,强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巩固提升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发展智慧医疗,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5)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6)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生态更多地惠及人民。

第三部分:党的建设

1.(党建新格局,为什么要,如何做)

答:新时代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过去,在谈到加强党的建设时,一般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现在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要做到8个方面: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5.持之以恒正风肃纪。6.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7.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8.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2.结合19大,论述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答:新时代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稳固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荐党的各项建设”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重要作用,健全畅通党外监督方式。3,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进一步完善党和政府事务公开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罚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必严。

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

1.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体现的中国智慧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和而不同的天下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汲取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智慧和境界,并将其内化为新的价值观念,从而呼应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势,体现出一种大境界和大情怀。(2)共赢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坚持对话协商,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而努力。(3)休戚与共的国际担当。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

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做到权责共担,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2.大外交格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合作共赢。大国是关键,走结伴而不结盟、共同繁荣的新路。

2. “一带一路”。周边是首要。新型国际关系是合作共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3. 携手并进。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应该抱团取暖、扶携前行。

4. 大国担当。多边是重要舞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3.一带一路背景以及作用和影响,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是对提升中国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意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也包括开放方式的创新以及层次的加深。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2)为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更为协调的区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3)为我国扩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形成更为多元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为普惠平衡、公正共赢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1)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有关多边组织的战略对接。(2)更系统地改善优化“一带一路”投资环境。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转型,是我国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3)更深入地推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一根本。为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提升产业实力并助推产业技术升级是根本之路。

4.台湾问题

19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的对台工作,“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其意涵在于:台湾的地方选举结果、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面对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谋求“柔性台独”的图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进行了遏制,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维护了台海的和平稳定。

十九大报告阐述台湾问题的要义有四,即定方针、奠基础、促融合、反‘台独’,是针对近年岛内形势变化的精准反应。对比十八大报告有关“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的提法,十九大的报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意味者社会层面的对台工作今后将更为重要。两岸关系的基础是政治共识,但落脚点是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这是大陆对台战略思想的重要突破。

5.当前国际形式发展有什么新趋势和新特点:

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影响深远,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国际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合作共赢是成为时代潮流。

3.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第五部分:其他:

1. 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各方面的宏伟目标任务,迫切需要总的方略、抓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方面都突出强调“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域、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提出一系列严格管理干部、完善制度法规的全方位、高标准管党治党举措。

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四个全面”之间又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党的建设提供保证。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战略统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2. 新发展理念(19大提出5大的发展理念)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仍然面临各种矛盾与问题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和“长明灯”并着力落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全面发展。新发展理念的实质,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新发展理念,要统一贯彻,齐头并进,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结果。同样,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关键要靠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总之,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境界。3.18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变化?

答: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是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1)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加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实现常态化。(2)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3)改革全面深化,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4)依法治国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伐加快。(5)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6)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快速前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稳步开展,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进一步巩固。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并作出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进方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深化了民主内涵,在我们国家有根、有源、有生命力。(2)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路径。(3)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5. 十九大报告中,“四个伟大”如何理解。

四个伟大即“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四个伟大”它们是一个整体,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它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同时,不仅要在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又要结合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和坚强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