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兰山、临武地区。这时,蒋介石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他任命湘军头自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此时的蒋介石踌躇满志,得意洋洋,以为定能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了。

11月20日,白崇禧见红军的一支部队占领了湘南的江华,又向广西恭城奔来,白崇禧同粤军和湘军一样,不愿同红军硬打而消耗实力,以防红军进入本省或被蒋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在11月21日忽然从兴安、全州、灌阳撤兵,使湘桂军阀联合防守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缺口。何键为求自保,也不尽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这130里防线无兵防守达7天之久。

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到来了。可惜,红军未能抓住这一良机。

11月25日,中革军委才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红1军团先头部队于11月27日赶到界首,未经战斗就占领了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华里的湘江两岸。这时军委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阳以北的桂岩地区。

剩下的问题就是争取时间。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遗感的是,中央军委纵队就是加快不了行军的速度。11月26日,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边。最高三人团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地搬到湘西去。临突围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兵工厂拆迁一空,工厂都卸走机器,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庞大的启方运输队。需要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需要十几个人抬的大炮底盘,也舍不得丢下。在山间羊肠小道上行走,这样的队伍怎么能加快行军速度呢?

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

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中。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八年级上册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及重大战役

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原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路线: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湘鄂边根据地——沅江——乌江——贵州盘县——云南宣威——云南石鼓镇——渡金沙江——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肃将台堡——会宁 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六军团长征从1934年8月到10月,起点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最终到达鄂西与红3军会师,3军恢复二军团番号,共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七军团长征从1934年9月到11月,起点是中央苏区,终点是闽浙赣苏区。 十军团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点是赣东北,至皖南伏击国民党军王耀武部,遭到白军猛烈反击,伤亡惨重;随后在皖南怀玉山遭到白军围歼,除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围外,余部全军覆灭。 25军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点是大别山,经湖北、河南、陇东,终点是陕北,与当地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赞叹的季节,也是令人回眸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时节,中国军人迎来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此小编整理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欢迎参考。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

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

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

长征途经主要地点

长征途经主要地点 箭头1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何家冲、金家寨、泾县、旌德、陶家河、汤口、谭家桥; 箭头2 红两方面军长征路线分水、淳安、怀玉山、常山、重溪、玉山、江山、横峰; 箭头4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戈阳、古楼、庆元、福安、宁冈、宁化、井冈山、雩都; 箭头6 红六军团西征路线长汀、全州、桂东、信丰、瑞金、宁远、汝城、王母渡; 箭头7 红七军团北上路线大田、良田、新田、宜章、城口、安远、界首、盘县、宾川; 箭头10 红1十军团北上路线会泽、绞平渡、靖县、黔西、遵义、威信(扎西)、西昌; 箭头25 红二十五军西征路线娄山关、木黄、中甸、安顺场、永顺、大庸、桑植、汉源; 红体字为革命根据地以及游击区泸定、天全、名山、懋功、两河口、炉霍、甘孜、苍溪; 敌军进攻方向 黑色箭头为敌军进攻方向巴中、毛儿盖、阿坝、巴西、山阳、柞水、卢氏、腊子口; 黑色锯齿标记为敌军封锁线淳化、会宁、将台堡、延安、永坪镇、吴起镇、神木。

主要路线:瑞金→遵义→胶平渡→安顺场→泸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静宁→吴起镇→会宁 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 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1月正式成立西康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现在行政区划为15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青海、河南、湖北、甘肃、宁夏、陕西。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doc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那你知道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和彝族人民心连心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

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兰山‘临武地区:这时:蒋介石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他任命湘军头自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此时的蒋介石踌躇满志"得意洋洋”以为定能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了, 11月20日”白崇禧见红军的一支部队占领了湘南的江华"又向广西恭城奔来?白崇禧同粤军和湘军一样?不愿同红军硬打而消耗实力?以防红军进入本省或被蒋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在11月21日忽然从兴安"全州“灌阳撤兵’使湘桂军阀联合防守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缺口/何键为求自保’也不尽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这130里防线无兵防守达7天之久“ 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到来了,可惜?红军未能抓住这一良机' 11月25日:中革军委才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红1军团先头部队于11月27日赶到界首‘未经战斗就占领了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华里的湘江两岸、这时军委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阳以北的桂岩地区; 剩下的问题就是争取时间'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遗感的是?中央军委纵队就是加快不了行军的速度;11月26日/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边’最高三人团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地搬到湘西去”临突围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兵工厂拆迁一空"工厂都卸走机器。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庞大的启方运输队,需要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需要十几个人抬的大炮底盘、也舍不得丢下”在山间羊肠小道上行走’这样的队伍怎么能加快行军速度呢? 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 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中“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长征诗歌-纪念长征(21首)

长征诗歌-纪念长征(21首) 一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横空出世入天将,绝地逢生穿铁蹄。一曲悲歌多壮烈,千秋正气树丰碑 二 滚滚红流染碧空,飘飘巨练舞长虹。千山飞越云追月,万马奔腾虎啸风。天地低昂歌正气,江山驰骛走英雄。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 三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四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五 古城遵义出真龙,一代伟人毛泽东。赤水河边遗妙笔,金沙江畔走神工。兵胜诸葛不毛地,将越达开绝境中。三面红旗期陕北,英雄弯弓引雕弓。 六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湘江呜咽湘君泣,今古英灵是国殇。 七 一代枭雄石达开,安顺兵败不胜哀。江河横断英雄路,风雨终消霸世才。身陷重围孤奋战,军临死地久徘徊。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八 一桥飞越风云里,大渡河头兵马行。号角齐鸣穿地裂,炮弹俱发向天倾。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深褐斑斑看铁索,终为壮士血凝成。 九 天风浩荡天神怒,一面红旗上雪峰。背顶寒天吹面雨,足踏冻土打头风。漫山壮士猛如虎,动地豪情矫胜龙。一代伟人衣雪点,风流儒雅赋苍穹。 十 窃国窃军张国焘,红军队里一飞枭。朝违北上搞分裂,暮作南冠降敌曹。狼子心肠血开口,阴阳权术暗藏刀. 奴才面目一朝现,人物风流也折腰! 十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十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十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十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十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百岩峻峭履平地,万马轩昂飞巨龙。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十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1935年9月,国民党军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和红军发动了新的“围剿”。在国民党重兵的进攻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军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开辟新 苏区。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红军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 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红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4月25~28日,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广大指战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 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控制了漳县、洮州、渭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8 座县城及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附近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 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见彩图)。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 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结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重要战役一览

长征重要战役一览 喋血湘江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以南湘江东岸与敌浴血奋战。湘江战役,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一次大战役,也是红军长征经历的第一场恶战。蒋介石投入嫡系部队和湘、粤、桂三省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的兵力,妄图全歼我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敌我力量 如此悬殊,“左”倾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又给红军造成了全盘被动,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红军还是 突破了湘江。然而,这是给红军带来巨大损失的一场血战。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减少到 3万余人。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个决定性战役。1935年1月29日~3月22日,毛泽东以自己特有的伟大战略眼光,灵活指挥3万余人的红军,与10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周旋,东西驰骋千里,南北往返数次,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屡用奇兵,调动敌人,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在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中央红军从此一反长征以来 的被动挨打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 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红一 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 了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地杀出一条生路。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三十八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1935年5月29日, 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英雄,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 头攻击,胜利占领大桥。红军后续部队跟进,迅速击溃守敌一个团,占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这样,蒋介石企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

长征80周年纪念

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 历史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5年1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1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1日~1935年8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8月19日~1936年9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9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大事略记 1934年8月7日,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移,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21日-11月15日,中央红军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减为3万余人。 湘江之战后,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1934年12月30日-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并于7日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1935年1月29日-3月21日,四渡赤水河。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红军长征优秀教案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红军长征》。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长征》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红军长征》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1935年1月,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此召开了。 (2)发展过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4年党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内部分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渡: 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此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4)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的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作业布置】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3.长征红军什么时候跳出敌人包围? 4.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抗日重要战役地图集

抗日重要战役地图集(图文) 2008-03-09 03:03 日军进攻卢沟桥 1937年6月,驻丰台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团第3营,在卢沟桥附近的军事演习及挑衅活动日益频繁。守卫宛平城卢沟桥的中国部队为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的第3营(该营为加强营,人数为1400名),营长金振中为加强卢沟桥地区的防御,将第卫卫连配置于铁路桥以东以北的回龙庙(龙王庙)一带,将第12连配置于宛平城西南的永定河沿岸,第9连在宛平城内防守,第10连于卢沟桥西端大王庙(3 营营部所在地)设防,重迫击炮连置铁路桥西侧,轻迫击炮连置宛平城东门内,重机枪连置于宛平城内东北、西南部。中国守军于6月26日开始,实行特别警戒以防不测。 7月7日下午,日军3营8连又到卢沟桥北面的回龙庙(龙王庙)至大瓦窑一带进行演习。22点40分,在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枪声。少顷,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说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查,被中国守车拒绝。演习的日军就此包围了宛平城,并开枪示威。同时,派人向驻丰台的3营营长一木清直报告,要求派兵支援。一木清直即用电话向第1团团长牟田口廉也请示,当即得到立刻带3营前往卢沟桥指挥战斗的命令,赶往卢沟桥。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久太郎,也在此时向冀察当局提出交涉。 7月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第3营主力占领宛平城外的唯一制高点沙岗(日方称作一文字山)。5时左右,向宛平城外中国第29军阵地发起攻击。由于日方一面部署进攻,一面进行交涉,半小时后,一木清直下令停止战斗,就地早餐。约5点30分,继续向中国守军进攻。宛平城内房屋倒塌,宛平县专员公署也被炸毁。 战斗打响之后,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召开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提出:“日方如一再进攻,为自卫计惟有与之周旋。”前线守军士气激昂,表达“愿与卢沟桥共存亡,卢沟桥为吾人之坟墓。” 在回龙庙北侧的日军第8连,利用高粱、玉米地遮蔽接近设在龙王庙北的中国守军战壕,与守军激战,到18时,日军攻占了回龙庙及其附近永定河东岸地区,并有一部突过永定河,占领铁路桥西头一部分地区。在战斗中,双方均有严重伤亡。中国守军第3营营长金振中及保安大队附孙培武负伤。 8日下午,日牟田口廉也到卢沟桥前线指挥。旅长河边正三也回到丰台,命令第1团集结于永定河右岸,准备9日拂晓攻击宛平城。并将旅司令部设在丰台日本兵营。 日军进攻卢沟桥

纪念长征诗歌朗诵

刘:八十年的风, 八十年的雨, 八十年前胜利长征! 党的旗帜红五星, 领导我们向光明! 郭:红军的壮举和神勇, 长征的英烈永远称颂! 长征的号角震撼心灵, 长征精神我们继承! 唐:红军统帅毛泽东啊, 长征路上写豪情: 纪念长征想长征, 陈雷回响在苍穹! 为有牺牲多壮志, 开天辟地众英雄! 腾:八十年前,毛主席说: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胡:我们说: 长征永远是宣言书! 宣告共产党的信仰和理想! 三十多万英雄好汉的热血和生命, 留在了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长征勇士没有被强敌吓倒, 时刻准备着, 为民族和大众去牺牲! 刘:我们说: 长征永远是宣传队! 红军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兴亡, 做出了最惨烈、最悲壮的牺牲! 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对党忠诚。 跟着共产党就是胜利, 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 冯:我们说: 长征永远是播种机!

红旗在前号角鸣, 钢铁大军万里征。 心中是理想,头上红五星! 生存为革命,牺牲是火种。 播种在黄河、长江, 燃烧在大漠、长城。 长征号角响起来, 我们永远热血沸腾…… 刘:红军是工农子弟兵, 共产党旗帜是血染的红。 万里长征向延安, 共产党走到人民心里边! 中国人民站起来, 推翻头上三座山! 天安门上红旗展, 敢叫日月换新天! 胡:八十年啊八十年, 后人不仅见证了红军的宏图伟业, 更加理解了长征的历史使命: 十送红军军民鱼水深情,

大渡桥横高唱不怕牺牲, 四渡赤水演绎坚毅和智慧, 雪山草地展现了新中国的黎明。 刘郭:长征把胜利希望融进了人民心中, 长征呈现了亿万人民心底的共鸣: 长征胜利八十年, 新中国高唱东方红! 唐:长征是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家园,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集结我们的队伍,携手并肩,风雨兼程, 合:为了建设新世界, 开始我们新的长征!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文 黄桂英 一、课前交流,引入新课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读过《艰苦岁月》,写的就是长征中的故事。 生:我学过《飞夺泸定桥》,写的是长征中红军与敌人抢时间,夺取泸定桥的事。 生:还有《倔强的小红军》,那位机灵的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自己活活饿死了。 师:同学们讲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长征是非常艰苦的……(配乐简介长征) 二、初读全诗,交流感受 师: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本文就是毛主席在胜利会师后写成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谈谈阅读的体会与收获。 生:我发现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行有7个字,也就是七言八句,这就是题目所说的“七律”吗? 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我还知道了这八句中,每两个句子作为一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生:我觉得这首诗好读难解。 师:同学们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于表达、敢于说话的学习精神令我感动。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除此以外,七律诗中间四句还两两对应。让我们再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这首诗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吧。 (学生自由朗读,节奏与韵律比前次有所提升) 师:(课件出示课文,划分停顿)听录音朗读,体会诗的韵律与节奏。 (学生齐读,感受诗的韵律与节奏) 三、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师:这首诗气势磅礴,气魄雄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只有学懂了才能渎得更好,有什么方法学好这首诗呢?同学们发表一下看法。 生:可以按学习诗词的方法,“字词一句子一全诗”,理解诗意。 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 生:可以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了解诗意。

红军长征史料(六)长征途中著名战役 [ 3 ]四渡赤水(含遵义战役)

最具谋略的战役--四渡赤水(含遵义战役) 用兵如神突出重围。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调集重兵进逼遵义地区,对只有3.7万人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形成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两省边境地区,局面十分严峻。1935年1月至4月,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率领中央红军迂迴穿插于40万国民党“追剿”军之间,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河战役,巧妙地调动和打击了国民党军,使红军在长征的关键时刻从被动转为主动,不仅突破了蒋介石苦心设计的重围,更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博主本着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则,以尊重历史的严肃态度,在该文中转载了部分史料。例如:《朱德选集》中“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电报”等...... 一渡赤水(西渡赤水河) 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为摆脱敌军,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央红军决定迅速北渡长江,进军川西或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川西北根据地。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纵队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出发,会师北上,拟夺取土城、赤水县城,经泸州

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由于敌加强了对长江的布防封锁,红军遭川军重兵堵截,土城战斗陷于被动,赤水城战斗遭遇强敌抵抗,攻城未果。当晚,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北上渡江计划,决定首先集中主力围歼尾追的川军4个团。由于敌情不断变化,红军未能全歼敌人。为避免被动,军委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

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壮丽辉煌的一页,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10月25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渡过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长征的胜利,锻炼和保存了革命力量,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长征的胜利,是红军以实际行动宣传和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南北转移到了大西北,三大主力红军转移到靠近抗日前线的

红军长征简介

红军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故事 1.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病缠身,没有东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萝卜,老人已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无策,要医无钱,欲救无药,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正在这时,住在方家的一位红军营长得知方母病重,他主动进屋去看望病人,只见老人快要死了,不由想起他挂包中藏了许久给自己老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给了那位方家的老母亲吃。方家的老母亲服了参汤以后,脸色转也红润,晚上又连服两次,病情大有好转,全家老小喜不自禁,连连感谢红军,这位红军营长也露出笑颜。虽然后来这位营长走了,可方家三辈人始终念念不忘红军营长“赠参救母”的恩情。 2. 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长征中著名的战役

1.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 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2.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3.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4.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纪念红军长征活动活动方案

纪念红军长征活动活动方案 Activity plan for commemorating the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 m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纪念红军长征活动活动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 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 修改及打印。 各县(市、区)团委、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团委,市 直各学校团组织: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青 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全市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十办发【20xx】1号)精神,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范围“纪念红军长 征胜利80周年”主题团。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6日——0日 二、参加范围 活动覆盖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学,各学校以班级团支 部为单位开展。 三、活动主题

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时间为一个时(4分钟左右),主题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2.讲述红军故事,歌颂红军精神; 3.观看红军相关影片。 四、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集中行动。在全市开展一次主题团,是对 全市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利契机。各地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切实以班级为单位,落实时,集中开展好这项活动。各级团组织要结合团员青年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2.认真组织,力求实效。市直各学校在团市委、市教育 局的指导下开展,各县市区学校由各地团委联合教育部门统一安排,同步开展。要全覆盖、求实效,丰富活动形式,突出互动性,确保全市团员青年实实在在受益。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团市委将邀请新闻媒体进行集 中宣传报道。各地各学校要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载体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情况及时报送团市委宣传部。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百丈关战役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百丈关战役 名称 百丈关战役 地点 四川名山县百丈关镇 时间 1935年 参战方 南下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川军 结果 南下红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 张国焘 1、战役背景 1935年9月下旬,张国焘不同意红军北上的方针,率红四方面军南下,提出要“打到成都吃大米”。 10月8日,南下红军发起绥崇丹懋战役,经过15天艰苦战斗,击溃川军6个旅,毙伤俘虏敌兵3000余人。 10月24日,红三十军、九军二十七师从阿坝州懋功出发,以迅猛之势,击溃杨森残部,穿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向宝兴、天全、芦山三县发起进攻。

1935年11月1日,中纵队一举攻占宝兴,乘胜进占灵关镇,接着连续打垮敌刘湘教导师之一个旅一个团的阻击,直逼芦山城下。右纵 队攻克西康金汤镇后,继下天全以西紫石关、大岗山,击溃刘湘模范 师的一个旅,10日占天全城,随即向东迂回,协同中纵队包围芦山。 12日攻克芦山。10余日内,红军占领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 衣江以北和懋功以南之川康边广大地区,毙、俘敌10000余人,击落 敌机一架。随后,红四方面军决定向名山、邛崃进击,乘胜东下川西 平原。 2、战役经过 南下红军的胜利给国民党极大震动,蒋介石为确保川西平原,命 四川军阀刘湘阻止红军攻势。刘湘为保住自己的地盘,急调其主力王 缵绪、唐式遵等部以及李家钰部,集结于名山及夹门关、太和场、石 碑岗,连同原来当地敌军共达80多个团,在名山重镇百丈关阻击红军。 百丈关,是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必得成都无疑”之说。1935年11月13日,红四方面军中纵队全 部及右纵队第四军集中15个团的兵力,由五家口向朱家场、太和场之 敌发起攻击,14日占领该地,击溃敌暂编第二师两个团。16日攻占百 丈镇,打退敌6个旅的反扑。然后沿百丈通邛崃大路攻击前进,至下 午4时,相继占领黑竹、治安场、王店子,但攻势很快就在敌优势兵 力的阻击下受挫。 19日拂晓,敌10多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由北、东、南三面向红军突出于百丈地区10余里长的弧形阵地反扑,广大指战员忍着疲 劳寒冷在山谷、烂田和松林中与优势之敌展开浴血苦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反复实行白刃搏斗。有的战士手臂打断了,就用牙齿咬着拉 火索将手榴弹拉响,与冲到身边的敌人同归于尽。右图是参加过百丈 关战役的老红军郑加平,他肩膀上的疤痕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留下的。 经过连续七昼夜的激战,虽然毙、伤敌15000余人,但红军伤亡 也近万人,主力受挫,主阵地丢失,被迫于21日撤出百丈。这次战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