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执笔人:陈亮王建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条件

1、背景

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德育就必须改进德育。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不很满意。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使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整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或者说抵御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反思到最后,大概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目前,德育工作中形式主义普遍存在,即德育片面注重和追求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而不按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及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注意德育实际效果。如:德育目标脱离实际,面面俱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德育方法空洞说教,不顾及教育对象实际;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

2、条件

(1)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学科整合

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德育理21

/ 1

论,是当代德育教育理论取得又一个伟大成果,将会为将来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具有丰富的经验作基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德育为首和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探索德育合力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为“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家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具有良好科研环境。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新的

农村实验小学,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和科研环境。“十五”期间,

学校成功完成苏州市级立项的心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

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的实效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实际成效与

结果,它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灵魂。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21

/ 2

实践研究,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主要是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面的活动,也包括了各种影响方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在长期的德育研究中,国内外已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德育先进理论,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其中,影响较大并能为我们提供借鉴的主要以下几种:

(1)20世纪初,以杜威代表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批评性探究的能力,教育的功能不是通过传授固定的规则、训练固定的行为,而是通过发展儿童的理智和探究能力来实现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和合作中发展起来;道德教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问答式教学”或某种“道德的课程”,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学校生活,因此教育要“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的强制的灌输”等。这些理论对本课题研究有借鉴作用。

(2)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影响最大。他提出活动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和动力;与儿童是自己认知结构者一样,儿童也是其道德世界的建构者。他的研究不仅勾勒了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为新的道德教育模式——让21

/ 3

儿童借助自己的智慧和活动主动求得道德发展的教育模式提供

了基础。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研究以及中国当代著名班主任,如丁如许、任小艾、李镇西、魏书生等在长期德育教育第一线实践中,积累的许多宝贵的德育经验。在课题研究中可以加以应用和借鉴。

(4)北京市一些学校进行国家级研究课题《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的研究,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改变上作出了新的探索,为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上指出新的借鉴。

(5)江苏省部分学校进行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逐步

形成的中小学学德育工作新模式、新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方向。

2、研究的价值

德育实效性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本质的反映,是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坚持德育实效性原理,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思想路线的反映,是学校德育任务和目标的要求。通过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就可以进一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做到德育工作的目的与行为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思想与实际统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有效效果。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21

/ 4

研究目标:

1、通过对德育实效的内涵、特征的辨证研究,形成具有校本特

点的对德育实效性的独特认识。

2、通过实践研究,逐步确立和形成一个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

符合小学德育规律,具有一定特色的,具有实效的学校德育途径方法体系。

3、在研究进程中,进一步探索德育合力工程,树立德育为首和

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人文德育和促进德育人才队伍建设。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辨证研究。

运用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辨证研究当前我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实际效果,提炼、概括德育实效性内在特征。

2、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校园人文环境的陶冶、才艺熏陶作为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内容。目标是在建设特色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的创设中陶冶、丰富学生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

3、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把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实践和常规行为训练作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内容。目标是在于培养学生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增强道德意21

/ 5

志,培养品德践行能力,同时通过实际锻炼加深思想道德准则的理解,丰富道德情感。

4、自我教育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组织读书净化,成长日记,榜样激励,心育沟通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作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内容。目标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5、教师教学行为对德育实效影响的反思性研究

通过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反思,寻找和发现影响德育实效的教师人格因素,探求提高德育实效的措施,促进德育人才队伍建设。

五、课题研究操作要点

1、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做到人格育人。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点。坚持教师主体,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用教师的榜样感召学生。全体教师要积有误投身师德建设,注重行为规范修养,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民主的方法,教育和影响学生。

2、大力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21

/ 6

根据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设优美、舒适、整洁、安静、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优良的

校风、班风,建立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创作、表现、演出等艺术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做到教书育人。

学习是学生主要活动,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责任心、意志力,以及刻苦、认真耐心、不畏艰难等品质。另外,教师要抓好教材中蕴含德育因素,随机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

4、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做到践行育人。

通过组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团结互助的品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行为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动作示范,具体指导,督促检查,反复训练。达到懂得道理,明确要求,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5、书籍中净化,自我中完善,心灵上沟通,达到人格升华。

21

/ 7

实施“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享受成快乐》课题研究,推荐给各种年龄学生阅读的文艺作品和必读书目,指导阅读并举行读书报告会、谈话、讨论会等,达到合乎要求的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通过“成长日记,榜样示范,格言激励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 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

德育活动设计方案

附件2: 中职德育活动课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模板) 教育教学活动主题: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班级: 2015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时间: 2015年11月4日-12月2日 班主任:王璐遥

一、活动理念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渊源和内涵,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二、活动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引领者。 2.学生能够遵守道德、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做最美中职生。 三、活动方案设计思路 通过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步骤,使学生在参与调查,提出对策的过程中,体会到文明美德的意义,做到以人为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活动方案设计 德育活动课方案(一) NO.1 班级2015汽车技术 服务与营销 活动日期 2015.11.4-11.11 教师姓 名 王璐遥 内容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活动时 间 一周 目的及要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正确理解践行文明的重要性。 本阶段任务发现身边不文明行为 活动方法实地调查法、小组调查法 成果调研报告 一、熟知主题教育内容(学生自学、研究主题内容) 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要从学生的认识入手,增强社会责任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个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中职生。 提出调研题目“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学生根据调研题目,通过网络、书籍、实地调查等方式,结合自身实际,自主收集相关材料。 二、提出问题 1、围绕主题联系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找出存在问题 因之前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这个年纪最容易沾染不良习气,所以存在不注意言行举止,不尊重老师等现象。如讲粗话、随地吐痰、抽烟等问题。这个年纪的学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项目背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所有类型的学校都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道德教育本着人的进步和人格提升 的精神。独特的价值。因此,加强对德育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德育方 法和方法,强调实效,具有深远意义。 2.中小学德育现状迫切需要改革。 目前,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很低。道德教育将道德与日常生活分开。道德教育的目标得到了无限的改善。它与道德品质和道德生活的发展 是分开的。在理解道德价值观时加强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理解 是太过分了。理性价值,忽视其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道德教育 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重新教学,重新撼动,消除了 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从现实

生活中教育的后果表现为:学生脱节,道德理解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 在遇到复杂的道德生活时很难适应,无能为力;学生有“多重人格”, 表达为“面对面的一套,背后一套”。 3.我们学校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深化需求。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为基础,吸收和整合了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德育进 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继承和发展。。以特色德育理论为指导, 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模式和德育管理模式。在研究中,我们努力找出道德教育的现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实验,为 改变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做出贡献。同时,通过 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和学生的互动,优化和完善学校德育环 境和效能,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型和管理范式。 (2)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现有的教育者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视为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具有相应道 德知识的学生并不一定意味着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应道德行为和道德效应。道德教育不是一种认知过程。这是一个由道德主体实践和体验的 积极过程;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身的教育,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而不是灌输;道德教育不是学生生活和学生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是一个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和活动相结合的东西。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接近学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课题:感恩在行动(一)爱心献给父母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 5、布置爱心作业 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 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活动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同学准备好

了吗?上课。 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 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 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合:三年三班“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 甲: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4300字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4300字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 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

最新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及对策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执笔人:亮王建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条件 1、背景 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德育就必须改进德育。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不很满意。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使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整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或者说抵御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反思到最后,大概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目前,德育工作中形式主义普遍存在,即德育片面注重和追求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而不按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及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注意德育实际效果。如:德育目标脱离实际,面面俱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德育方法空洞说教,不顾及教育对象实际;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 2、条件 (1)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德育理论,是当代德育

教育理论取得又一个伟大成果,将会为将来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具有丰富的经验作基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德育为首和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探索德育合力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市德育示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具有良好科研环境。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新的农村实验小学,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和科研环境。“十五”期间,学校成功完成市级立项的心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的实效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实际成效与结果,它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灵魂。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小学德育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德育活动方案设计 为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把常规 德育管理与系列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德育工作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我校结合以学生行为习惯为办学特色的实际,学校将在201x年开展系列德育活动,请各村小主任教师及 各班主任认真解读文件,并根据要求开展活动,将活动安排、记录、总结的书面内容于活动后及时交学校教导处。以下为201x年度各月 具体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寒假体验教育活动(201x年1、2月) 1、春节合家欢:齐做年夜饭,真诚祝亲人,根据本地习俗,对年夜饭的形式和内涵进行专题教育;给远方亲人送祝福,以亲手制作或书写贺年卡,写信,打个电话,发短信的形式祝福远方亲人。 2、讲家族故事:听长辈讲家族故事,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为主题。 3、小鬼当家:以一日或一周为限,安排家里的生活和接待,让学生感受真实而平凡的家庭生活,各班开展学生当家感受交流活动。 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201x年3月) 1、社会服务:参与环境净化、整治,结合木门镇清洁城乡的创建活动,将打造清洁卫生的周边环境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人人参与。 2、树新风活动:学校雷锋,助贫解难,做好事,做实事。

3、法纪教育:遵规守纪的纪律教育,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纪律观念,请派出所民警来我校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课。 三、养成教育活动(201x年四月) 1、行为习惯训练活动:开展礼仪教育讲座,教育内容应该是对学生行为习惯有具体实用的;设立“文明监督岗”,由少先队大队部成员担任监督员,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监督和纠正。 2、学习习惯训练活动:各班开展讨论会或辩论会,形成对健康、高效的学习习惯的认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立“比帮超”为基础的同桌关系,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学习机制。 3、生活习惯训练活动:根据学校生活内容,给自己制作一张作息制度表,并严格按照表上内容要求自己;开展住校生生活互评和自评活动,由住管老师组织,在个寝室开展一次评论活动,使每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陋习,并发扬好的生活习惯。 四、理想教育活动(201x年5月) 1、杰出人物传记读书活动:学校图书馆提供一些关于杰出人物传记的书籍供学生品读,或由少先队统一印发三份以上杰出人物传记资料,然后发给各村小、各班经行故事交流会,活动结束写出读书心得。 2、举办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利用图片或纪录片来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让学生用双眼见证并回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辈们就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学生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 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 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

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 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三、研究意义 1、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一些教育者的德育教育方式仍然是灌输说服、限制防范、机械训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能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心得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心得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德育工作心得,供大家参考。 德育工作心得1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成功与失败、有欢笑与泪水。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年,是几年教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工作还有缺憾、还有不足,但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经验积累最多的一年。现就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1、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 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2、从教学经验上 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3、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1.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 展。”②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毫无

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还深刻、尖锐地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纵观历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之情。对此我们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基地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觉悟与学术本领、红与专、德与才结合起来。 2.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将会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有少数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德育特色精彩活动方案设计

“亮点点亮人生”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 。。。区。。中学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完善学校育人体系为保障,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重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德育容、途径、手段、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打造以“亮点点亮人生”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德育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注重德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注重发挥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机构建设方面:成立“亮点点亮人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道德品质方面:懂得社会主义好公民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系,初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观,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培养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较强的自理生活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地学习态度,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觉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与国家利益。 (三)、个性心理素质方面:逐步形成健康、自尊、自爱、自力、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的心理品质。完成由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过渡,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既能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又能全面客观认识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能力。初步形成健康个性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错误思想作风影响的道德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具有坚定政治方向的意识与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黄利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黄利 发表时间:2013-11-29T10:13:12.90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黄利[导读] 学校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们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培养的殿堂。笪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东方红希望小学黄利 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建成的重要阶段,学校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和实现德育的目的应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 中小学德育意义不足加强 学校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们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培养的殿堂。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人生价值等的认知方式主要来源于学校、来源于课堂,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引导。德育作为一项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为目的的教学项目,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1 德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出发点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小学学生将来人格的形成需要学校德育教育作为基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灌输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走向人生正轨。在当前社会,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要包括科学知识的传输与积累又要包括道德思想的修养和培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讲科学知识与思想道德相融合,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进程的推进,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在随之改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德育教育还没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被广泛落实。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但是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尽管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中,传输课本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还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内容少之又少。特别是肩负德育教育重要责任的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监督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和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对于德育教育则常被忽略或只是在学生打架、犯错时才进行,甚至有时只是一味责罚而缺少正确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灌输。可以说,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所受到的德育教育机会为零,德育教育根本得不到落实更无需论德育效果。 2.2 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家庭和学校普遍认为成绩良好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学习课本知识,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的人才。这样的认知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障碍,导致在一些学校中德育教育的进程为零或只为应付了事,所取得的效果极为不佳。虽然领导阶层和一些学校的教师们意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教学妥协,使之仍得不到良好的实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世界是美好纯净的,但一旦他们接触社会、走入社会,复杂纷繁的现实就会让他们产生疑惑,在缺少正确指引的情况下很容易步入歧途。德育教育的功能需要在这个时候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学校教学中知识的教授和德育教育应并列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3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传统的教学观念显然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了学生的人生发展应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为本并重视学生道德培养的观念,大力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3.1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需求,重视正确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灌输。中小学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的纷纷杂杂对他们来说充满诱惑力,教师应积极针对学生遇到的各种状况和心理活动经常性地实施德育教育,在满足学生强烈好奇心的同时又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灌输给他们,及时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 3.2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常常将自己放在教学主体位置,而常常忽略了教学是为了学生服务这一宗旨。学校的建立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学生的人生道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是与人相处、行为方式、目标方向的道德引导知识。只有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3.3 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提高班主任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石,其班级的管理方式和本身的管理水平对教学、教育成果起到关键的作用。定期开展教师的德育培训,教师才能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很好地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对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通过提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师意识培训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朱剑.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做法[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5): 48-49 2 陈松洁.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J].教育艺术,2012(12):25__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Practical edition of Research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现实需要 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普遍认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遍注重学校德育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互动机制的可操作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发展终身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校位于安康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建校30年来,学校始 终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

学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 学理念。自20xx年跻身于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法制校园”之后相继荣获“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课改示范学校”。随着我校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要求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班大人多、校园面积相对狭小(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人,校园面积15亩, 校舍面积16770平方米),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中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上述多种原因,对教育大环境造成了家庭教育“教不得法”,社会教育“鱼龙混杂”,学校教育“独木难支”,有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我们确立 “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研究课题,旨在不断尝试初中阶段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在校内狠抓德育工作,同时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家庭、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最新德育活动方案

德育活动方案 “让诚信之花遍地开”德育活动方案 主题: “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即“诚信”,是中小德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含意 2.让学生通过活动树立“诚信”德育活动方案有“诚信”的人 活动过程: 一、创意背景 所谓诚信,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 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于学生而言,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校园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就是为自己以后踏上社会后的诚信待人诚信处世做好准备.这便是我们选择“诚信”作为主题班会的出发点所在. 二、创意目的 我们作为中学生大多不太欢迎简单的说教形式,因此,我们老师想通过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

启发学生们对“诚信”问题的进一步主动的思考,将诚信的观念真正地贯彻到对日常人际交往的判断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三、创意实施 1、准备工作 在班级同学中成立活动小组,分别对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以及父母与孩子间相处中的诚信状况开展调查研究. 形式包括: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等. 2、活动展示过程 活动过程一览表 游戏版块:相处中的诚信 考察你的诚信度(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采访记录:老师谈诚信 小品版块:如此家教 采访记录:家长谈诚信 (一)游戏版块:相处中的诚信 这是一个两人一组考察朋友间彼此信任度的小小的游戏,要求一人在被蒙住双眼的情况下,在另一人的指点下,完成任务.同样是一个游戏:要求同学上台来随机抽取字条,读出并回答字条上的问题,如果回答,必须是真实的但也可以保持沉默,问题如下: 1.说出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一位任课老师的名字;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方案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课题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早在党的十五大我党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的《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国的法制建设因此而再上新台阶。然而,相对而言,我国的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例如近年来社会上震动全国的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丧失道德。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到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由此推动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成为社会的共识和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总的来说,就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是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也由此而赋予了历史的使命。 当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德育工作内涵的不断延伸,德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青少年思想行为问题的多样化、特殊化、严重化等趋向),我们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其表现为德育管理的相对落后,如形式上的枯燥单调、方法措施上的简单滞后、质量效果上的差强人意,学校德育工作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是对我校既有德育工作的反思与创新发展。近年来,我校的办学质量蒸蒸日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不可否认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其中所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当然,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内外两方面多重因素的冲击与困扰,我校的德育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德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1、我校德育工作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包括:统筹安排不到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盘考虑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