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SD-0103-2011

第五工程阳刚

1.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该工法在我国西客专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

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

2.1施工难度小。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

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围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 主要引用标准

4.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4.2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 施工方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上部断面以弧形导坑领先,并进行支护,其次开挖下半部两侧,再开挖中部核心土的方法。为方便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开挖进度,施工中应尽量采用大断面分部。本工法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在“微台阶法”的基础上增加“预留核心土”容。

在施工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进尺宜为0.5~1m,预留核心土面积的大小应满足开挖面稳定的要求,不宜低于开挖断面面积的50%;开挖完成

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应采用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管);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平行作业;仰拱施工紧跟下台阶,全断面初期支护完成距离拱部开挖面不宜超过30m。当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面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外,进行超前支护。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施工顺序图见图2

图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1 超前支护

2 弧形开挖

7 拉槽分部开挖核心土

8 仰拱开挖5侧墙开挖

4 核心土开挖

3 上拱部初期支护

6侧墙支护

9 仰拱初期支护

10 仰拱灌注及回填10 仰拱灌注及回填

5'侧墙开挖

6'侧墙支护

图2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图

6.2 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 风水管、电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布置,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准备,修建环保、水保、防排水设施。

2 根据设计资料,详细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当地水文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沉降观测计划。

3 按照设计或规要求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指导现场施工。 6.2.2 超前支护

采用的超前支护方式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锚杆等,超前大管棚多用在洞口段施工,洞因受操作空间的限制,非必需情况下一般不提倡采用。洞一般采用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布眼,掌握好超前外插角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外插角度。相邻段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要求,支护尾部必须与钢支撑焊接牢固,注浆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并控制好注浆压力。

6.2.3开挖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及风镐或解小炮配合修整开挖面。

1拱部环形开挖。核心土顶面距离开挖拱顶高度宜控制在1.5m左右,核心土断面宜按照环形开挖断面积50%、方便人员操作进行控制;环形开挖高度根据实际围岩情况,结合钢支撑加工尺寸自行拟订,应方便人员操作,宜控制在3.5~4.0m;开挖循环进尺宜按照2榀钢支撑间距进行控制,一般0.5~1m。

2 开挖拱部核心土。

3 侧墙开挖,左右错开,错开距离宜为3~5m;单侧一次开挖进尺不大于1.5 m,宜按照2榀钢支撑间距控制;开挖作业宽度1.5~2.0m,中间暂留核心土。

4 开挖中间核心土。

5 开挖仰拱。全幅开挖,采用栈桥保持通行。仰拱钢支撑和边墙下部钢支撑通过焊接连接牢固。

6.2.4初期支护

每次开挖后都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做到“早喷锚”。初期支护施工顺序为:初喷混凝土→打设系统锚杆→挂网→架立钢支撑→打设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初喷混凝土厚度4~5cm,用于找平、封闭岩面,防止围岩应力集中及松弛变形。喷射混凝土进行时,应连续进行,并掌握好风、水压,以确保喷射混凝土强度及整体性。

锚杆施工时,应通过测量定位,保证其纵向间距与钢支撑间距一致,并处于同一法线,以便锚杆安装好后与钢支撑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受力结构。锁脚锚

杆的作用是防止拱墙脚初期支护受力后下沉及移,在施工中不能减少,应加强。

网片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挂设牢固。

钢支撑架立,应按照设计尺寸架立,接头用螺栓连接固定,必要时候进行焊接连接。纵向连接钢筋的间距、焊接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要求进行,以保证初支的整体性,在特别松软地层,拱墙脚可设置型钢托梁,以增强整体性及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初期支护开裂或变形过大。

6.2.5仰拱灌注及回填

隧道拱部压力大,初期支护成环后,拱部压力通过初期支护向下传递,仰拱中部受力最大,仰拱开挖后,及时进行仰拱灌注及回填是改变仰拱受力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洞运输的需要,因此仰拱二衬应紧跟开挖进行。

6.2.6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可掌握围岩变化规律及支护结构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判断支护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因此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切实做到“勤量测”。主要施工监测项目见下表1:

表1 监控量测项目表

注:B—隧道开挖宽度,υ—变形速速

7 劳动力组织

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由于循环进尺短,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地

配置人员可以起到减少资源、加快工序施工的作用。某单个工作面劳动力单班作业配置见表2,供参考。

表2 某单工作面作业劳动组织表(单班)

8 主要机具设备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合理安排机械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根据机械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量,某单个工作面单班作业主要机械配备如表3,供参考。

表3 单个开挖面机械设备配备表

9 质量控制

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9.1.1富水等地段容易发生坍塌掉块,变形大。

9.1.2钢支撑安装,连接质量不牢靠、锁脚质量差、设计净空尺寸不能保证。分部施工,增加了对支护的扰动频率,钢支撑易产生下沉。

9.1.3开挖步距过大,闭环时间过长,钢架发生变形。

9.1.4超前注浆效果较差造成局部坍塌;超前支护搭接长度不足造成局部坍塌;管棚(导管)角度控制不好造成局部坍塌。

9.2 保证措施

9.2.1施工中对有缝隙水出露地段,应加强引排,绝不允许浸泡基底。

9.2.2视情况通过采用放大拱脚、墙脚,增加沉降预留量等来保证净空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