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管理学 冲刺资料精华版

现代管理学 冲刺资料精华版

现代管理学 冲刺资料精华版
现代管理学 冲刺资料精华版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 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 简单的管理机构4 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 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三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

1 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2 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3 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 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1 科学管理 2 分权管理 3 法制管理4 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五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 系统化管理 2 民主化管理 3 科学化管理4 法治化管理 5 以人为本6 追求效率

六现代管理的划分:

1.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七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三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1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2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四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

方法

一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 )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 )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 )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 比较研究法

2 定量分析法

3 历史研究法

4 案例研究

法 5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 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2 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经济

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 行政管理思想2生产管

理思想 3 教会管理思想

二、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1)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2)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

(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3)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三、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

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

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

个原因:(1)技巧(2)节约一个

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3)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

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

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

卡勒姆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组

织图)

亨利·普尔(1)亨利·普尔从麦卡

勒姆的制度和措施中归纳出建立健

全管理体系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组

织原则、沟通原则和信息原则。(2)

普尔在泰罗之前就提出了建立严格

管理制度的思想,在法约尔之前就

提出了集中指挥的问题,在梅奥之

前提出了人的因素问题,而在阿吉

里斯前就提出了消除正式组织刻板

性问题。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指以泰勒为代表

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

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

科层组织理论。

二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911年

发表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

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 、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

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

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

实行职能制6 、对组织机构的管理

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 、为实现科

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三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1916

年出版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管理》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

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2、概括

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

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

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

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和分权、

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

精神、人员的团结、跳板原则)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含义:是指运用心理

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

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

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

率因素的科学。早期行为科学又称

人际关系论,1949年正式将人际关

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二、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梅奥):早

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1927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管理史上

有名的霍桑实验。

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

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

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

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企业中存

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

的理论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

论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第四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

管理理论的丛林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与

基本内容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1、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

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

站学科

2、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

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动控

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生物

学、数理逻辑等多种学科的技术相

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信息论是揭示信息的本质,并运

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变换

和存储的一门学科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和

西里尔`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彼得`德鲁克)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

韦克)

6、权变理论学派(伍德沃德和菲德

勒)

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Z理论(威廉`大内)

1、Z理论的前提问题:怎样使人们

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

2、A型(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特

点:

(1)短期雇佣制(2)迅速地评

价和升级(3)职业发展途径的高

度专业化(4)明确的、形式化的控

制方式(5)个人决策与个人负责

(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局部

关系

3、J型(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特

点:

(1)终身雇佣制(2)缓慢地评价

与晋升(3)职业发展途径的非专

业化(4)微妙、含蓄、内在的控

制方式(5)集体决策与集体负责

(6)雇员这间、雇主与雇员之间是

一种整体关系

4、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

(1)长期雇佣制(2)建立缓慢的

评价与提升制度(3)拓宽职业发

展路径(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

自我指挥取代等级指挥,实现雇员

的内在控制(5)集体决策,个人

负责

(6)建立整体关系

二、企业再造理论(哈默和钱皮)

1、企业再造的特点:

(1)企业再造的目标:实现企业性

能和绩效的飞跃(2)企业再造的任

务: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

彻底性再设计(3)企业再造的动力:

市场或顾客和需求是企业再造的驱

动力(4)企业再造的条件:信息技

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是企业再

造的条件,它们之间有机结合,相

互协调是顺利实现企业再造的关

键。(5)企业再造的对象:是企业

过程,即为完成某一目标任务而设

计实施的一系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逻辑相关活动的集合。

2、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2)

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3)对企业流

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4)

制定企业再造方案(5)组织实施与

持续改善

三、竞争战略理论(波特)

波特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

容:

(1)假设条件(2)竞争力的分析

模型(3)企业的基本战略(成本

领先、差异化、专一化)

四、蓝海战备理论(W`钱`金和勒妮

`莫博涅)

1、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2、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

(1)重建市场边界(2)注重全局

而非数字(3)超越现有的需求(4)

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5)克服关键

组织障碍(6)寓执行战略

第三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含义与类型

1、决策的含义:从管理学的角

度看: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

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

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

的过程。

2、决策的类型:

(1)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根据决

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

同)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

(3)平时决策与危机决策(根据决

策所处的时期不同)

(4)初始决策追踪决策(根据决策

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5)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

风险型决策(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

码睡可靠程度不同)

二、决策与预测的关系

预测和决策的联系:1、预测是为

决策服务的2、预测贯穿于决策的

全过程

预测和决策的区别:(1)预策侧重

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

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

择。(2)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

则突出了领导艺术。(3)预测是决

策科学化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

对象和实现机会。

决策理论与决策模式

一、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物`西蒙

和詹姆士`马奇)

1、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是由

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

2、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1)

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

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3)

阐述了决策过程(4)提出了决策的

准则(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6)

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二、决策模式:指决策者在决策过

程中有规律的或反复出现的决策活

动形式

1、理性决策模式(科学决策模式)

其内容如下:

(1)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2)

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发现问题、

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

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3)要

求决策运用科学方法(决策分析方

法的数学化和模型化)(4)把决策

过程看成是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2、渐进决策模式(查尔斯`林德布洛

姆)其内容如下:(1)决策过程是

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2)决策方

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

3、集团决策模式(戴维`杜鲁门和厄

尔`莱瑟姆)内容:

(1)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

内容

(2)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

争、相互妥协的结果(3)各个集团

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

不同

4、精英决策模式(杰出人物决策模

式)圣西门

内容:1 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

和无权的多数人2 少数的统治者与

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的代

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

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3 非精英人物

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

程4 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

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

看法是一致的5 公共政策所反映的

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人精英

人物的主要价值观6 活跃的精英人

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决策程序与规则

一、决策程序:1、发现问题(察

觉问题、界定问题、陈述问题)

2、确立目标

3、拟定方案(1、提供多种备择方

案、2 、考虑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

4、选择方案

二、决策原则

1、全体一制原则(一票否决制)

特征: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

等的决策权2、个体选择对集体的

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决

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

2、多数裁定规则(1)简单多数

规则(相对多数规则)(2)绝对多

数规则(过半数规则)

第四节决策体制

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

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制度。

一、决策中枢系统(核心)统率和

支配地位

任务:1 确认决策问题 2 明确决

策目标 3 选择决策方案的设计

4 选择决策方案

二、决策咨询系统

任务:1 发现了决策问题 2 参

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

3 提供决策预测研究

三、决策信息系统(神经系统)

任务:1 收集信息 2 加工信息 3

传递信息

第四章组织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

1.作名词,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依据

一定的权力与不责任,权利秘名义

关系,按照分工与合作规则而构成

的人的群体—机构体系。

2.作动词,设计,构建上述机构体系

的活动

二、组织的构成要素:1目标(第

一要素)2人员(主体)3财物

4信息5机构6职位7权责8

程序9规制

三、组织整合的层次性:1、管理体

制2、组织机构3、

运用机制

四、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性质

和活动方式的不同分)

1、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

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

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

2、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协

助工作(2)分担领导(3)增加

稳定(4)发泄感情(5)制约领

3、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1)保

守倾向(2)角色领导(3)滋生

谣言(4)不良压力

4、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正确对待非

正式组织,利用其积极作用,防止

和克服其消极影响的要求是:(1) 一

分为二(2) 无害支持(3) 目

标结合(4) 为我所用

第二节组织理论

一、组织理论概述

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以组织现象和组织发展

规律为研究对象,以组织设计与管

理为实践内容。

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

(1)古典组织理论阶段(2)行

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3)系统

科学组织理论阶段(4)创新发

展阶段

二、科层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1、组织权威的类型:(1)传统权

威(2)超凡权威(3)合理

—合法权威

2、科层组织的基本特征(即其设计

与管理原则):1 法定权力为基础2

严格的等级制度 3 职业化原则 4

专业化原则5 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

则6 照章办事原则(理性原则)7 公

私分明原则

三、组织平衡理论(切斯特`巴纳德)

贡献:(1)组织是一协作系统(2)

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信息交流)(3)权威接

受理论(4)管理人员职能的新概括

主要职能:1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

交流系统

2 促使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努力调动下属和工作积极性3 规定

组织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

步骤

四、组织生命同期理论(格林纳)

1 创业阶段(幼年期):“领导危

机”“成长经由创造力”2 聚合阶

段(青年期):“自主性危机”“成

长经由命令”3 规范化阶段(中年

期):“失控危机”“成长经由授

权”

4 成熟阶段:“官僚主义危机或硬

化危机”

5 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五、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

创新之处:提出了通过五项修炼来

建设学习型组织:

1 第一项修炼是实现自我超越(向

上的张力)

2 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基

础)

3 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景(向

上的张力)

4 第四项修炼是加强团队学习(基

础)

5 第五项修炼是进行系统思考(核

心)

第三节管理体制设计

一、组织治理结构设计

组织治理结构的共同特征:强调组

织成员的基本权利,以三类权力机

构的设置作为组织管理的基础。

二、行政体制设计的基本问题:行

政体制设计以提高行政效率、效益

为目标。

三、行政体制形态

1、直线制:由最高主管到基层

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的领导

关系,不设职能机构,形同直线

2、职能制:在组织内部除设置

层级管理机构外,还按管理职能高

若干职能机构

3、直线职能制:行政主管对下

级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

式的垂直领导

4、事业部制:把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事

业部,实行企业集中决策,事业部

独立经营的管理方式。

5、矩阵制:专门小组的横向关

系和原来的纵向关系,组成了一个

矩阵

6、多维制:是系统理论在管理

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节组织机构设计

一、管理层次划分

1、管理机构层次划分问题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 职能相似性

2 地区邻近性

3 职能

复杂性 4 指导与控制工作量5

协调工作量 6 计划工作量

3、组织扁平化民展趋势

二、管理职能机构设置

1、横向管理职能机构的设置用基本

问题:

(1)按管理对象的地域分布

(2)按管理对象的类别

(3)按管理业务的性质

主要问题:缺乏科学的研究认证,

经验性成分占主导

2、管理职能机构设置的变化趋势

三、管理职能设计

1、进行职位设置、方案的拟定与选

择应考虑下述因素或原则:

(1)作业内容的相似性(专业化

原则)(2)工作任务的整体性

(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4)精力集中原则(5)工作

丰富化原则(6)任务均衡原

(7)因事设职原则(8)最少

调整原则

四、编制设计:

1、任职者素质设计

2、人员数量确定/常用方法:

(1)与历史情况比较(2)与其它部门、地区或单位的同类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相比较,或是与类似的业务机关编制相比较(3)根据现在人员的忙闲情况做出修正

科学方法:在运行设计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完成职位任务的工作量,然后再加上公休、业务培训、公差勤务与定的事、病假时间、从而确定所需人数。

第五节运行机制设计

一、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问题

二、运行机制分类与职能机制设计分类:1 基本职能实现机制 2 保障机制 3 发展机制

三、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以业务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为基本内容。

要求:1 职能业务分析与设计 2

人员分工规范化3 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设计4 保障机制和发展机制设计5 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验 6 业务、职能、体制与机构调整

第五章人事

第一节人事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 1 广义上看,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生产要素的人口。

2 狭义上看,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听数量和素质

特点1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2 人力

资源的时效性3人力资源的时代

性4 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5

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

二、人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

2、20世纪中期,以传统人事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成熟,成为管理的支持系统

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力资源管理兴起,人事管理的性质发五了根本变革

三、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1 对人的认识不同

2 管理原则

不同 3 管理方法不同 4 管理内容不同 5 人事部门在组织中

的地位不同

第二节人事分类

一、职位分类

1、职位分类的含义: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相对组织系统中的职

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涉及职系、职级、职等、职位描述、职位规范等范畴

2、职位分类的步骤:

1 职位调查

2 职位横向分类

3 职位纵向分类

4 制定职位

描述 5 职位规范

3、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1 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

2 职位分类增加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 职位分类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化

二、品位分类

1、品位分类的含义:是依据资格条件把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位等级的人事分类方法

2、品位分类与职业分类的比较(1) 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职位分类则以“事”为中心

(2) 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

(3) 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晋升相对困难(4) 品位分类简单易行,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3、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

组织高层管理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以及军事管理职位等宜采用品位分类

第三节人事选聘

一、人事选聘的途径:1、内部提升2、外部招聘

1、内部提升的优势:

(1) 被选聘人员能迅速开展工作

(2) 保证被选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 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4)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5) 内部提升手续简便,成本低

2、内部提升的局限性:

(1) 造成“近亲繁殖”现象(2) 因操作不公或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3) 人员选择的有限性

3、外部招聘的优势:

(1) 外部招聘可以发挥“外业优势”

(2) 利于缓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

(3) 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4) 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

4、外部招聘的局限性:

(1) 外部招聘人员不熟悉组织情况,

进入角色较慢(2) 外部招聘

人员存在一定的风险

(3) 组织成员失去了晋升机会,影响

士气

二、人事选聘的趋势

(1) 选聘范围的扩大化趋势

(2) 选聘方法多样化、科学化的趋势

(3) 社会中介机构、人事测评专家广

泛参与人事选聘活动

(4) 人事预测在人事选聘中的作用

日益突出,人事选聘的主动性增强

第四节人事考评与培训

一、人事考评:是人事考核、评价

的总称,是指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

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1、人事考评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公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包

括德、能、勤、绩、廉等。

企业单位人事考评的内容:劳动态

度、业务水平、贡献大小

要求:1 考评标准明确、具体,具

有可操作性 2 考评原则具

有适应性和可靠性3 考评方法具有

针对性、可行性 4 考评结果要反馈

5 考评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2、克服偏差,确保人事考评的公正

1 主观好恶偏差2晕轮效应偏差

3 近因效应偏差

4 刻板印象偏

差 5 暗示效应偏差 6 集中趋

势偏差

二、人事培训

1、人事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1)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

源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岗人员

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

训练。

(2)特点: 1 对象复杂化 2 内

容实用性 3 形式多样化 4

方法艺术性

2、人事培训的方法与类型

方法:按照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可

分为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半脱产

培训

类型:1 岗前教育 2 新员工

培训 3 在职员工职业教育

4 组织全员培训

第六章领导

第一节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与作用

1、领导的含义:是指在社会管理活

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

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示范、说

服、命令等途径,动员组织成员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

织,指挥与管理活动应该包括以下

的含义:

(1) 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个

人不能形式领导(2) 领导活动是由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3)

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激励和调

动下属的方式(4) 领导活动的目标

是领导活动的归宿

2、领导的作用:1 指挥作用 2 激

励作用 3 协调作用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1 强制性影

响力 2 非强制性影响力

1、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1 传

统因素 2 职位因素 3 资

历因素

2、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因素:1 品

格因素 2 才能因素 3 知

识因素 4 感情因素

三、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1、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关键:是注重

整体素质:

1 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

2 群体结构素质:1 丰富全面的知

识结构 2 较高的专业知识结

构 3 较强的能力结构

4 合理的年龄结构

5 良好的气质

结构

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1、X理论—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

雷戈)

Y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

的 2 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

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3 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

作用 4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

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5

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

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

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

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

发挥。

2、不成熟—成熟理论(克里斯`阿吉

思斯)

3、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埃德加`

沙因): 1 经济人假设 2 社会

人假设 3 自我实现假设 4 复

杂人假设

二、领导特质理论:是指从领导者

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

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的品质或应用

的品质的理论,也称素质理论。

1、早期特质理论的研究:1 生理

特质 2 个性特质 3 智力特

质 4 工作特质 5 社会特

2、特质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质理论又有

了新的发展,美国领导学者告德克

兰提出了领导素质的宪法模型。1

个性 2 想像力 3 行为 4 信心

三、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作风理论(勒温):极端领

导作风:1 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2 民

主式的领导作风3 放任自流的领导

作风

2、领导方式理论(伦西斯`利克特)

管理的领导方式:1 专制—权威式

(传统) 2 开明—权威式 3

协商式 4 群体参与式

3、领导四分图理论(斯托格弟和沙

特尔)

四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1 低组织

低关心 2 低组织高关心 3

高组织低关心 4 高组织高关

心人

4、管理方格理论(罗伯特`布莱克和

简`穆顿)

1、贫乏型领导(1.1)

2、任务

型领导(9.1) 3.中

间型领导(5..5)4、俱乐误部型领

导(1.9)5、战斗集体型领

导(9.9)

5、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

鲍姆和施米特)

四、领导权变理论

1、领导权变模型理论(弗雷德`菲德

勒)

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三个因素: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工作任

务结构 3 职位的权力

2、路径—目标理论

内容:1 领导过程:确认需要—建

立目标—报酬与目标的关系—支持

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的

达成2 目标设置3 路径改善4 领

导方式:(1 指令型 2 支持型

3 参与型

4 成就型)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寿命循

环理论)

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

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第三节领导方式

一、领导方式的类型

1、强制命令方式特点:强制

性、无偿性、具体性

2、疏导教育方式特点:启发

性、科学性、长期性

3、物质激励方式特点:平等

性、有偿性、间接性

4、榜样示范方式特点:引导

性、感染性

二、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

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

2、充值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

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

构优势4、注重榜样示范方式

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第七章激励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与模式

1、激励的含义:激励是激发人的动

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

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

2、激励的模式:简单模式:

需求—动机—行为—满足

二、激励因素与激励原则

1、激励因素:利益能激励人,能够

满足需求的利益就是激励因素

激励方式:目标激励、奖惩激励、

竞赛秘评比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

榜样激励

2、激励原则(小克劳德`乔治)

目标明确、提前参与、从实绩出发、

及时交流、重在鼓励、真诚相符、

表杨要坦率真诚、化解消极因素、

思想开放、少批评、尽可能使人们

对工作感兴趣、不要怕放权、少威

胁、宽宏大量、关爱员工。

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亚伯拉罕`马斯

洛)

内容:

1 人类的基本需要(按照重要程度

和产生顺序依次可分: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 人类需要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

3 人类需要的动态性、发展性与个

体差异性

二、成就需要理论(戴维`麦克利兰)

内容:1 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

俱来

2 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成就需

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

3 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高度权

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

需要]

三、双因素理论(雷德里克`赫茨伯

格)

1 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

2 激励因素(满意因素)

3 不同需要追求者的心理与行为特

4 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

工作丰富化的含义:1 职务内容的

扩大化 2 工作意义的丰富化

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维克托`弗鲁姆):M

(激励力量)= v(目标效价)* e(期

望值)

1 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 绩效

与奖励的关系 3 奖励与满足个人

需要的关系

二、公平理论(亚当斯):20世纪

60年代

1、公平的含义:人们觉得公平,是

因为人们感到他们得到的收益与他

们的投入如时间、努力、经验等是

相称的

2、不公平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

表现

人们采用下列方式中的一种重新确

立公平感:

1、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

2、改变

他人的投入与收益3、既改变自己的

投入与收益,又改变他人的投入与

收益4、通过自我解释,使客观上的

不公平变为主观上的公平,达到自

我安慰的目的5、为了摆脱由不公平

感所造成的情绪波动,以及心理上

的不平衡,往往通过发牢骚、泄怨

气、或制造人际矛盾等手段,去得

到“新的补偿”6、如果一个特定环

境总是使人感到不公平,员工就会

要求离开这个环境到组织中的另一

个地点或部门工作,甚至是调出组

理论的核心内容:人们不仅关心所

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

酬的相对量

三、波特—劳勒模式(莱曼`波特和

爱德华`劳勒)

基本观点: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由工

作获得报偿的价值(奖励的价值)

和个人觉察的努力以及获得奖励的

概率所决定

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程度取决

于激励力的大小2、工作绩效不仅取

决于努力的程度,还取决于个人能

力以及对所承担目标的任务的了解

程度3、奖励的价值应以工作绩效为

标准4、一个人对奖励满意与否以及

满意程度取决于他以奖励是否公平

的判断5、人们对所得奖励满意与否

以及满意程度将影响下一次承担目

标任务的行为

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或修正理论(布尔赫

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1、强化的含义:指对某种行为肯定

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能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今后是否会

重复发生

2、强化的类别:

依发挥上的差异分:积极强化、消

极强化、惩罚、消退四种

依据使用侦繁率和时间方面的差异

分:连续强化、间断强化

3、强化的原则:

1 设立目标体系

2 快速反馈,及

时强化 3 奖罚结合,以奖为主 4

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5 多用不定

期奖励

二、归因理论(凯利和韦纳)

1、人们行为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2、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倾向取决于: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第八章协调

第一节协调概述

一、协调的含义与特点

1、协调的含义:协调是管理的重要

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引导组织之间、

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作和主动配合

的良好关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以实现共同预期目标的活动。

2、协调的特点:1 平等性 2 互

利性 3 主体广泛性 4 结果

不确定性 5 对象复杂性

二、协调中的沟通

1、沟通和协调的关系:沟通是协调

的前提,是求得思想上的统一,协

调是沟通的结果是谋得行动上的一

2、沟通的含义:沟通也称信息交流,

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相关对象,

以期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3、沟通的基本模型:由信源、信道、

信宿组成

4、沟通的基本类型:1 依据信息传

递的方向不同,沟通可分为下行沟

通、上行沟通和双向沟通

2 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

统,沟通可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

3 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式不同,沟通

可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

三、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

1、沟通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

协调创造基本前提

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

政策及管理方式上的共识,为协调

创造直接前提

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

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

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

第二节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一、协调的内容:1 目标协调2 利

益协调 3 思想与行为协调 4 政

策与规章制度协调

二、协调的过程

1、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

节、各要素之间可能出现或已经发

生的矛盾与冲突

2、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

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

3、采取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协调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协调的原则:1 以人为本

2 客观公正

3 灵活机动

4 注重整体

二、实现有效沟通应注意以下方面:

(1)选择沟通方式(莱维特`巴维拉

斯):

1 链式沟通(直线沟通)

2 轮式沟

通 3 全通道沟通 4 环式沟通(圆

周式沟通)5 Y式沟通

(2)克服沟通障碍:1、来自沟

通主体的障碍2、来自沟通对

象的障碍

三、选择协调方法:1、酝酿协商2、

建议说明3、思想教育4、冷处

理或缓冲

四、理顺管理体制

体制建设应考虑以下方面:

1、权责划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纵向权力与责任分配不合理

2、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层级设置太多或部门划分太细

3、人员配备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分工不明确和责任心不强

4、组织沟通渠道的问题

第九章控制

第一节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是指由管理人员

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

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

二、控制的内容:1 人员 2 财

务 3 作业 4 信息 5

组织绩效(核心)

三、控制的作用:任何组织的活动

都需要控制,组织成员需要控制,

整个管理系统需要控制

第二节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一、控制的类型

按照控制发生在一个完整的管理系

统过程中的阶段性分:

1、前馈控制:是一种计划实施之前,

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计

划的要求,尽量减少偏差的控制

2、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计划执

行过程中的控制,是直接对计划的

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纠正其

偏差

3、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

二、控制的过程:1 确立标准2 检

查实际结构3 纠正偏差

第三节控制系统设计

一、计划的要求:控制是实现计划

的保证

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功能就

表现为控制

三、关键控制点:选择关键控制点

的能力是管理艺术的体现

第十章系统分析和网络技术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内容过程和

原则

一、系统分析服及其作

1、系统分析的含义:系统分析是一

种决策辅助技术,它采用系统的观

点和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或策略,进

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帮助决策者

提高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程度,以

便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案。

2、系统分析的作用:

1 促使决策者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

题,不仅把事物本身看成一个由相

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而且把

决策任务放在整个环境中加以考

虑,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2 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

3 帮助人们理解政策决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政策研究并进行政策之间的比较

4 为人们对系统要素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并鼓励人们注意各系统中的层次结构和特点

5 有助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二、系统分析的内容:

1、根据系统的组织情况与外界的关系进行的系统分析:

1 整体分析

2 结构分析

3 层次分析

4 相关分析

5 环境分析

2、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

1 系统研究

2 系统设计

3 系统量化

4 系统修改与简化

5 系统评价

三、系统分析的过程:1 确立目标

2 拟定方案

3 选择可行方案

4 选择计算准则

5 应用模型技术

6 生成输入的数据

7 模型运行和操作

8 结果分析

9 反馈

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1、层次性原则(核心)

2、优化原则

3、模型化原则要求:1 模型的

逼真性 2 模型的

简单化 3 模型的客观性4、层次性原则

第二节系统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一、系统分析的方法论:1、行为研究(现状研究)2、价值研究3、规范研究4、可行性研究

二、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1、超理性分析2、社会文化分析(发展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3、未来分析三、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1、确定分析2、随机性分析:指应用于不确定型或风险型决策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网络计划

一、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1、网络计划方法的含义及产生过程含义:是指应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计划内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度,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与机动时间,以对计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是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法的综合。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和作用

二、网络图的绘制

1、网络图及其基本概念

网络图是用一系列箭线和圆圈来表明一项任务或工程中所有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的图解模型。(1)工程(任务):既可代表一项工业工程或建筑工程,也可以代表一项社会管理工程或公共管理会务,即需要进行计划的一个系统(2)工序(工作):指行政任务的一个工作单元

1 中间工序

2 紧前工序、紧后工序

3 平行工序(并联工序)

4 串联工序

(3)事项(又称结点、事件):1 始点事项 2 终点事项3

中间事项

(4)线路(或路线)

2、工序间基本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相互关系:逻辑关系与组织关系

3、绘制网络图的规则与方法

(1)绘制网络图的规则:1网络图是有方向的2任何一项工程的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3网络图中不能有回路4箭线要用水平线或具有一段水平线的拆线

(2)绘制网络图的基本方法:1 顺推法(前进法)2 逆推法(后退法)

3 重点工序法

4、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

(3)划分工序项目

(4)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

(5)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确定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平行工序等

(6)绘制网络图

三、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与关键线路的确定

1、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1)时间参数的内容:1 工序时间

2 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

3 工

序最迟可能完工时间

4 工程最早完工时间

5 工序最迟

必须开始时间6 工序最迟必须完

工时间7 事项最早时间8 事项

最迟时间9 工序时差

(2)时间参数的计算:1 图上计算法 2 表格法3 矩阵计算法

第十一章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

管理第一节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一、目标与目标管理

目标是指始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

促使人们积极行动以追求的结果,

是人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在目标管理中,目标则是组织者期

望通过成员的努力力求达到的一个

时期的预期结果,是始终在组织及

全体成员头脑中控制和激励其活动

的行为指南。

目标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

置,实施和评价目标等活动来管理

组织的一种方法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1 注重管理

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 2 实行参

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3 实行自

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

第二节目标管理的过程

一、目标的制定

1、制定目标的原则:1 统一性系

统性原则 2 科学性预见性原则

3 应变性协调性原则

4 先进性

可行性原则

2、有效目标的标准:1 目标的制定

应该有具体的对象 2 目标的表达

一定要简洁清楚,一目了然3 分解

出来的子目标,尽量实现定量化

4 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5 目

标的数量应该适当

3、目标的制定过程:

1 收集信息

2 确定责任

3 确定

关键目标领域 4 进行能力分析

5 提出基本假设6编写有效目标

7 制定目标实施计划(步骤:1说明

目标 2 确定可选择的方案 3 权

衡和选择方案 4 制定实施方案的

计划)

二、目标的实施

1、授予权限(原则:1以目标为准

则进行授权原则2责任明确原则

3 统一梯次原则

4 权力有效原

则)

2、分配资财

3、目标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

计划控制、资财控制、日常工作控

制)

三、目标成果评价

1、成果评价的含义和原则

(1)含义:是管理人员在目标实施

过程后,将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既

定的目标项目和标准进行比较,对

目标的实现情况和组织成员的工作

状况进行衡量,并总结目标管理活

动的经验,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组织

成员进行适当的奖罚,以便在更高

的起点上,开始新一轮目标管理。

(2)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2 实事

求是原则3 重在海激励原则

2、成果评价的内容:1目标状况(目

标实现程度、目标实现进度、目

标实现难度)2目标实施手段3 工

作态度

3、成果评论的步骤:1 管理人员对

目标成果的自我评价2 相关领导

对目标执行管理人员的评价3 评

价小组对目标执行者的评价 4 单

位主要领导做出结论性的评价意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是全面

即所指的质量是广义的质量

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

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参加人员是“全

面的”,即全员性的参与

4、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

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1、计划环节

2、实施环节(重点与

核心)3、检查环节4、处理环节

PDCA循环法:计划----实施----检查

----处理

PDCA循环的特点:1 周而复始2

环环相套3 阶梯式上升

三、持续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过程的步骤:1标准的选择

2过程评估3过程标准化4过程改进

四、有效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一:(1)全面质量管理

筹划小组(2)全面质量管理的管

理者(3)全面质量管理项目团队

2、组织形式二:(1)全面质量管理

筹划小组(2)过程管理团队(PQT)

(3)质量改进团队(QIT)或质量

团队

3、组织形式三:(1)全面质量管理

筹划小组(2)行动改正团队(CA T)

(3)过程改正团队(PIT)

第十二章决策方法

第一节决策方法概述

一、决策方法的含义:是指在决策

过程中为了作出最优选择而运用的

各种方法与技术的总称,是为了实

现决策方案的优化而必须借助的手

段,也是决策任务得以完成的桥梁

二、决策方法的分类

1、根据学科基础的不同分:1解析

方法2计算机类的仿真技术 3

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方法

2、根据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

分:1理性决策方法(即合理决策

方法)2非理性决策方法3综

合性决策方法

3、根据决策方法与技术的性质划

分:1定性决策方法2定量决策

方法

第二节定性决策方法

一、个人判断决策法:是指领导和

专家根据其知识、经验对决策问题

以及其所处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

势,决策方案及可能结果等作出判

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二、头脑风暴法:即专家会议决策

法,是指采用开调查会的形式,将

有关专家聚集到一起,依靠一定数

量专家的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性的

方式讨论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

及对它的应对措施,从而作作出决

策的方法。

1、直接头脑风暴法(简称头脑风暴

法)

(1)实施头脑风暴法的步骤:1明

确议题2确定人选3“热

身”阶段4介绍问题

5重新叙述问题6专家提出方

案7会后设想处理(1专家评审

2二次会议评审)

(2)实施头脑风暴的原则:1“庭

外判决”原则2自由畅想原则3

追求数量原则4取长补短和改进

原则

2、质疑头脑风暴法

质疑的程序分三个阶段:

1 要求参加者对每一个提出的设想

都要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的评论2

对每一组或每一个,编制一个评论

意见一览表,以及可行设想一览表3

对质疑过程中提出的评价意见进行

再评估,以便形成一个对所讨论问

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表

3、头脑风暴法的缺陷:1 头脑风暴

法的实施成本比较高2 头脑风暴法

对参与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3 易

受“潮流”思想的影响

三、德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的方

式咨询专家们的建议、专家们在提

出意见后以不记名的方式反馈回

来,组织者将得到的初步结果进行

综合整理,然后反馈给各位专家,

请他们重新考虑后再次提出意见,

经过几次匿名反馈过程之后,专家

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组织者依此得

出预测结果的方法。

1、德尔菲法的特征:1匿名性2多

次信息反馈3 决策结果的统计

特性

2、使用德尔菲法要注意的问题:1

给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其能

作出准确的判断

2 所问问题应是专家能够答复

的问题

3 使过程尽可能简化,不要问没

有必要的问题

4 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

解所用方法的意义

3、德尔菲法的应用程序:1 设计函

询调查表 2 组成专家小组3

进行函询调查4 分析统计结果

4、德尔菲法的局限性:1 易受主观

因素的影响2 缺乏深刻的理论逻

辑论证3 方法论的约束较强4 妨

碍重大问题的突破

四、模拟决策法

1、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是指人

们为取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准确认

识,通过建立一个与所要研究的实

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类似的微观

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并对各

种不同条件下的模型运用进行评价

和选优,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的一种决策方法。

模拟决策法的意义:1 有助于提高

人们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决策

模拟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有重大

意义

2、模拟决策法实施的步骤:1 建

立模拟模型

2 模型的运行

(中心环节)

3 对模型进行分析:1对模型本身的

分析主要是分析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2 分析模型与将要进行的全面实施

之间的关系

3、模拟决策法的优缺点

(1)优点:1 运用模拟决策法能有

效地对复杂庞大的决策问题进行决

策2 模拟决策法可以指导现实的决

策活动3 模拟决策法可以避免对实

际系统进行破坏性和危险性的试验

4 模拟决策所费的时间较短,可以

加快决策的进程5 模拟决策法原理

较简单,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掌握,

而且模拟得到的结果也较直观,容

易理解6 模拟法实际上是对人们在

研究过程中所作和各种假设及得出

的结论进行的一种检验和论证,因

而有助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2)缺陷:1 模型的主要目的只是

让决策者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全貌,

而不能代替决策,因此,它只能指

出一定决策的一般性后果,而在实

际决策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无法预

料的突发问题会出现。2 模型要提

供的是了解而不是最后结论,且极

少有一项重要应用能归结为一个简

单而完美的模型

五、方案前提分析法:是通过分析、

评估决策方案,赖以成立的前提,

从而达到分析、评估决策方案本身

的方法

1、方案前提分析法的优点

2、方案前提分析法的步骤:

1 分析方案,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

假设

2 在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假设之

后,将前提假设提交会议全体参与

人员讨论

3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策中心对

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综合、集思广

益,作出比较科学的选择

第三节定量决策方法

一、定量决策方法概述

1、定量决策方法的分类:1 确定型

决策方法 2 风险型决策

方法3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2、定量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1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最优性和可靠性2 可使领导者、决

策者从常规的决策中解脱出来,把

注意力专门集中在关键性、全局性

的重大复杂的战略决策方面,这又

帮助领导者提高了重大战略决策的

正确性和可靠性。

(2)定量决策方法的缺点

二、决策树法:是用树型图的形式,

找出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及其可能

出现的结果,计算和比较各个方案

的损益期望值,最后从中选择令人

满意的方案

1、决策树的构成要素:1决策结点

(根基) 2方案枝3 状

态结点4 概率枝5 结果点

决策树的绘制:整个绘制过程是从

左到右

2、运用决策树法的步骤:(1)把

待决定的问题以决策树的形式绘制

出图形,按一定顺序表示出各不相

同方案的相互联系,区别决策结点

和各状态结点(2)标注每一状态

结点分枝出现的概率植(3)进行

必要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写在决策

树梢上4)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

选出最佳方案

3、决策树分析

4、决策树法的优点:

(1) 决策树列出了决策问题的全部

可行方案和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状

态,以及可行方法在各种不同头状

态症的期望值,给决策者以更全面、

更直观的信息,以便决策者作出最

佳的选择(2) 能直观地显示整个决

策问题在决策顺序上不同阶段的决

策过程,使整个决策过程更为理性

(3) 在用于复杂的多阶段决策时,

阶段明显,层次清楚,便于决策机

构集体研究,可以周密地思考各种

因素,有利于作出正确的抉择

三、数学分析方法

1、数学分析方法的内容:

1基本内容:数学化、模型化、计算

机化

2 中心内容:建立与决策目标相适

应的,反映事物联系的数学模型

2、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掌握数量

关系是运用数学分析法的前提

3、常用数学分析方法简介:

(1)线性规划

(2)盈亏平衡分析法

(3)好中求好决策方法

步骤:1确定各种可行方案

2确定决策问题将面临的各种自然

状态

3将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

损益值列于决策矩阵表中

4在每一个方案中选取一个最大收

益值,然后将各个方案的最大收益

值进行比较,再选取其中最大的一

个收益值,,它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

方案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传统控制方法

一、现场观察法

二、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

三、专题报告分析法的特点:及时、

重点突出、简洁扼要、提出中肯改

进意见

四、人员管理控制法

对(人员管理控制法)人员评价、

鉴定与分析的步骤:1 工作分析2

制定工作标准3 衡量、鉴定员工的

工作表现及成绩4 评价与反馈5 分

析组织中各种人员的比率与组织的

任务,组织目标的关系

五、内部审计法:是指组织内部的

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会计、财务和其

它业务经营活动所开展的定期、独

立的审核与评价

第二节程序控制方法

一、程序与程序控制

1、程序:是对组织或部门中操作或

事务处理流程和一种描述、计划与

规定,是对按既定方式有效进行的

工作实行控制或完成任务所需的工

程序的特征:1 程序是一种优化了

的计划 2 程序具有系统性

3 程序是一种控制标准

2、控制程序含义:程序控制则是依

据程序所提供的标准而展开的控制

活动

二、导致程序失效的因素:1 程序

冲突 2 过分依赖程序 3

程序过时 4 对程序的不了解

三、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 将

程序视为一个系统 2 将程序减至

最少3 保证程序的计划性 4 要关

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 5 控制程

序的运用 6 使程序具有权威性

第三节预算控制方法

预算是指组织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有计划的内务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预算编制的程序

预算编制的步骤:1下属各职能部门

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由上能部

门的管理者审批

2上级管理者对下属各部门的预算

草案进行综合平衡,并制定出本部

门的部预算草案

3预算委员会审核各部门的预算草

案,进行综合平衡4预算委员会与

高层管理者进行协调,拟订出本组

织的预算方案5预算委员会将整个

组织的预算草案呈报组织高层管理

者审批,审批后将预算方案在组织

内逐级传达

二、预算的种类:按照内容分:

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

三、两种有效的预算控制法

1、零基预算法

2、项目预算法

(1)项目预算法的主要特点: 1 强

调选取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项目,

着眼于实现项目各种方案的费用效

果分析2 按规划的项目进行分阶段

拨款,而不是简单地按会计科目在

过去的基础上分配资金

(2)推行项目预算法所面临的困

难:

1 公共部门现行的会计制度与实行

项目预算的要求不相适应

2 公共部门往往缺乏明确、具体的

目标,这无疑会阻碍项目预算的实

3 公共部门中的财务人员习惯于传

统的预算方法,可能会对新的预算

法产生抵触情绪

4 目前尚缺乏一整套的进行费用效

果分析的目标与方法体系

四、如何实现有效和预算控制: 1

高层管理部门的支持 2 所有管

理者的参与 3 制定相应的标准

4 重视信息反馈

第四节全面控制与面向未来的

控制技术

一、全面控制技术

1、损益控制法:是指根据组织或部

门的损益分析表,对其经营状况、

管理绩效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方法

2、投资报酬北分析法:投资报酬率

=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00%

3、管理审计:是指组织或部门全面

系统地评价,分析全部管理工作绩

效的一种控制方法,其实质是针对

整个组织开展的审计

损益控制法的局限性:

1 核算工作和公司内部的票据传递

的工作量很大2 在全面衡量组织的

总体工作绩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3 由于运用这一方法要求部门的

负责人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所以

可能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统一

4 有些公共部门缺乏收入,利润及

支出的统计,因此,适用损益控制

法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面向未来的预防性控制

1、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原因:

(1)直接控制在“不确定性因素”

面前无能为力(2)管理者缺乏知

识、经验或判断力

2、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优点:

1)可以使管理者更多的进行自我控

制,从而主动地对潜在的问题采取

纠正措施

2)在向管理者个体委派任务时,有

着较大的准确性,同时,对管理者

定期、经常的评价,为组织的培训

工作提供了依据

3)主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提

升自己在下属中的威信,获得更多

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有利于营造良

好的组织氛围

4)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改善与提高,会有效地减少组织运行中的种种偏差,这有利于减少间接控制所造成的负担,节约经费开支

3、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前提和途径

前提:以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存在为前提的。

途径:1 高等院校的培训 2 工作岗位的实践锻炼3 上级的指导 4 自学提高

第五节网络时代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控制法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1 管理者直接参与管理信息系统

2 提高决策能力

3 改变着组织的结构

4 改变着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

5 引起组织交流方式的变革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步骤:1 对决策活动的系统分析2 信息需求分析3 信息“过滤” 4 信息处理设计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 预调试 2 培训3 用户参与4 安全性检查5 定期评审

第十四章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用其原则调查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的活动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实证性原则

3 整体性原则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1、社会现象与概念的抽象层次

2、社会指标

基本类型:1 客观性指标和主观性指标 2 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3 肯定性指标,否定性指标和中性指标

3、变量(1自变量、因变量和中间变量 2 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4、相关关系从相关的方向来看分正相关与负相关

5、命题与假设

6、资料的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及其术语

1、抽样调查的含义: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法,它是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来调查,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判断。

2、抽样调查的专门术语:1)总体和样本 2)抽样框(抽样范畴) 3)抽象误差 4)概率抽样(随机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二、随机抽样的方式与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2)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3) 分层随机抽样(分类抽样) (4) 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多级抽样)

1、问卷法的优点: (1) 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 (2) 具有很好的匿

名性(3) 便于对所得资料进行定量处理和定性分析

2、问卷的缺陷: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问卷质量难以保证

二、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1、问卷的主要类型: (1) 自填问卷(分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 (2) 访问问卷

2、问卷的基本结构: (1) 封面信

(2) 指导语 (3) 问题和答案

三、问卷设计

1、问卷语句的设计(问题的设计)

2、问卷答案的设计

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设计: (1)定类问题的答案设计 (2) 定序问题的

答案设计 (3) 定距定比问题的答

案设计

3、问卷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1) 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 (2) 诱

导性问题 (3) 问题与答案不协调(4) 敏感性问题(释疑法、假定法、转移法、间接法)

4、问卷调查的实施:(1) 确定问卷对象调查对象=研究对象/(回复率*有效率)(2) 确定问卷发放方式(3) 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第四节观察法

一、观察法概述

1、观察法的含义: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和有关的辅助工具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2、观察法的基本类型:(1)实验性观察与非实验性观察 (2)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观察法的优点与缺陷优点:直观性和可靠性…………..

二、观察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 全面性原则 (3) 深入持久原

三、观察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1、观察的基本程序:确定观察的目的和指导思想,选定观察的对象和范围,选择观察的方法和主要手段,进入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的事务和现象退出观察现场,分析和研究观察的数据和资料,撰写观察报告。

2、观察的基本要求:(1)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确定观察的指导思想(2)选择好观察对象、地点与观察范围(3)要积极地进行观察(4)要进行有思考的观察

第五节文献调查法

一、文献及文献调查

1、文献的含义:通过一定记录方式,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2、文献调查:文献调查是收集信息和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

3、文献调查法的特点:(1)历史性(2)间接性(3)无反应性

二、查找文献的方法:(1)检索工具查找法(2)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3)循环查找法(分段查找法)

第六节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特点: 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部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

2、比问卷法获得信息更全面、更直接3 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调查方法类型:(1)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2)一般访谈与深度访谈3)标准化访谈与非标准化访谈

二、访谈的方法与及技巧

1、明确访谈中所提的问题:(1)实质问题(事实方面的问题、行为方面的问题、观念性问题、感情和态度问题)(2)功能性问题(接触性问题、试探性问题、观察和印证性问题)

2、要接近被访问者

3、注意提问的方式与方法

4、掌握倾听的技巧

5、要注意克服访谈中的各种障碍:(1)偏见性障碍(2)理解性障碍(3)判断性障碍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完整齐全)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识记]管理的含义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⑵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⑶简单的管理机构;⑷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 的作用受到限制;⑷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权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 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 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 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 [领会]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011年7月论述题)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权利;平衡多元利益要求。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特征: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 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1)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2) 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 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2)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 公共权力、委托权力。(2)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

(完整版)项目管理体系文件

第一章项目综合管理 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项目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规范和加强对大型综合项目的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大型综合项目的综合效益,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和公司有关项目管理制度,结合项目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二、公司大型综合施工项目按照项目法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推行标价分离、 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管理模式,确保项目管理效益在全过程的全 面实现。 三、公司大型综合施工项目的管理,根据项目运作流程实行全过程、分阶 段管理。即从工程项目的信息跟踪、合同洽商与签约,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与内部发包,项目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项目结算、审计、考核与兑现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四、公司大型综合施工项目的管理,实行公司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制。 五、本办法中未尽的罚则及其他事宜参照第一部分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项目范围管理 一、项目经理部经理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第一责任人,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根据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期限和内容,对工程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 二、项目经理部经理有权对工程项目的人员、资金等进行协调,根据施工需要组织、协调各子项目和分包单位配置资源。 三、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实施生产计划进度、质量、安全、技术的管理和控 制。 四、项目经理部经理统一负责对业主的相关业务往来,实施资金、预结算的统一管理。 五、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四大控制,

并做好合同管理、现场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五大管理和组织协 调等工作。 六、严禁项目出现亏损。若项目出现亏损的,由公司按照有关制度给予项目经理部经理经济处罚或行政追究。 七、项目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材料集中采购、合同集中管理的“三集中”管理模式。 第三章项目时间管理 一、活动定义 将项目工作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工作包也叫活动或任务,这些小的活动应该是能够保障完成交付产品的可实施的详细任务。在项目实施中,要将所有活 动列成一个明确的活动清单,并且让项目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能够清楚有多少工作需要处理。活动清单应该采取文档形式,以便于项目其他过程的使用和管理。当然,随着项目活动分解的深入和细化,工作分解结构(WBS可能会需要修改, 这也会影响项目的其他部分。例如成本估算,在更详尽地考虑了活动后,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完成活动定义后,要更新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上的内容。 二、活动排序 在产品描述、活动清单的基础上,要找出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特殊领域的依赖关系、工作顺序。设立项目里程碑是排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里程碑是项目中关键的事件及关键的目标时间,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里程碑事件是确保完成项目需求的活动序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开发项目中可以将需求的最终确认、产品移交等关键任务作为项目的里程碑。 在进行项目活动关系的定义时一般采用优先图示法、箭线图示法、条件图示法、网络模板这4种方法,最终形成一套项目网络图。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优先图示法,也称为单代号网络图法。 三、活动工期估算 项目工期估算是根据项目范围、资源状况计划列出项目活动所需要的工期。估算的工期应该现实、有效并能保证质量。所以在估算工期时要充分考虑活动清单、合理的资源需求、人员的能力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项目工期的影响。在对每项活动的工期估算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对工期的影响。项目工期估算完成后,可以得到量化的工期估算数据,将其文档化,同时完善并更新活动清单。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其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论的学问。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A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B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它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它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4、它是一门软科学, 5、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管理学新的学科特征: 1、变革性 2、开放性 3、严密性 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 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 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 1、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 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 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3、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 国际化与管理创新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国家管理 的特点: 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 统治的手段 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利 开始分化 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 作用受到限制 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 占主导地位 近代社会管理的特点: 1、科学管理 2、分权管理 3、法制管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化管理 2、民主化管理 3、科学化管理 4、法制化管理 5、以人为本 6、追求效率 第二章 对古代管理思想的评价: 直观性: 1、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 性 2、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 性。 阶级局限性: 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如常借 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 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 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3、包涵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 上而下的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 关系。 欧文的管理思想:(被誉为人事 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欧文管理理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关心人的哲学,并在他与人合办的新 拉纳克工厂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试图 建立一起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1、改善工厂内的工作条件 2、限制童工的最低年龄 3、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 4、为工人提供厂内膳食 5、设立按成本向工人出售生活必 需品的商店 6、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 理之父) 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 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 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实 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 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 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 “心理革命”。 评价: 1、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仅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 群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3、注重基层管理或车间管理,忽 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 问题。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 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 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的 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普遍意义的十 四项原则 韦伯的管理理论: 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 划分了权威的类型 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 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早 期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 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 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种需要: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交往的需要 4、受人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两个因 素) 1、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 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 条件等 2、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 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 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调动职 工积极性应处理的三种关系): 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两 关心:1对生产的关系,2对人的关心) 五种领导方式: 1、(1,1)贫乏管理方式 2、(1,9)乡村俱乐部管理方式 3、(9,1)任务型管理方式 4、(5,5)中间型管理方式 5、(9,9)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现代 管理之父”) 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 1、成员的协作意愿 2、组织的共同目标 3、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西蒙和马奇的决策理论: 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 2、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 响,即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3、提出了决策的准则 4、分析了决策中的“组织”的作用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内容: 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 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 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 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 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 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 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 培育上 5、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 6、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 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 艺术的竞争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 段: 1、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 2、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 3、原始的组织思想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4、阶级斗争的需要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 逊、博尔顿 2、亚当、斯秘 3、罗伯特、欧文 4、查尔斯、巴贝奇 5、安德鲁、尤尔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 尔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和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和马奇)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 茨韦克) 6、权变理论学派(英·伍德沃德 和美·菲德勒)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三大原则:人本原则、 系统原则、效益原则 人本原则的内容: 1、人是管理的目的 2、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 3、重视人的需要 人是管理的目的观点: 1、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2、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 3、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 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建设项目管理资料

建设项目管理综合练习及解析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工程项目质量优良时,()单位工程优良。 A.50%以上的B.60%以上的C.80%以上的D.95%以上的 2.依照《招标投标法》,投标人少于()个的,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A.2B.3C.5D.10 3.工程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和维修的方便程度是指工程产品的()。 A.时间性B.适应性C.经济性D.可信性 4.在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的条件下,一项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A.紧前工作 B.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C.紧后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D.工程计划工期 5.监理机构应及时审核承包人在收到保修责任终止证书后提交的最终付款申请及结算清单,签发(),报发包人批准。 A.完工付款证书B.最终付款证书C.计日工D.保留金付款证书 6.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的暂行规定》,评标委员会由()负责组建。 A.行政监督部门B.造价部门C.监察部门D.招标人 7.凡不是由于承包人一方的原因而引起的工程拖期,都属于()。 A.可原谅的拖期B.不可原谅的拖期 C.可原谅并予以补偿的拖期D.不可原谅并予以补偿的拖期 8.招标人在中标通知书中写明的合同价应是()。

A.评标价B.标底价C.投标报价D.招标人与中标人的议定价 9.水利工程在规定的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维修费由()承担。 A.原施工单位B.项目法人C.现施工单位D.责任方 10. 合同一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要求,在双方就变更内容协商期间,合同应()。 A.中止履行B.宣告无效C.继续有效D.对要求变更的部分无效 11.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是指()。 A.单元工程B.单位工程C.分部工程D.重要隐蔽工程 12.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参建各方具有监督的职能。 A.项目发包人B.监理人 C.政府质量监督部门D.承包人 13.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时,若第一次被评为不合格,除非全部重新返工,否则只能评为()。 A.不合格B.基本合格C.基本优良D.合格 14.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 A.工作B.逻辑关系 C.工作间衔接关系D.时间消耗 15.已知某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5天,允许最迟的完成时间为第12天,工作历时为4天,则该工作的总时差为()天。 A.2B.3C.4D.5 16.监理单位是指取得监理资格等级证书、具有()资格从事工程建设监理的单位。 A.自然人B.法定代表法人C.法人D.法定代理人 17.按水利部有关规定,在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中,工程质量必须满足()要求。 A.监理人B.设计C.项目法人D.主管部门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2、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3、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4、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5、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6、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7、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a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b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c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 8、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a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b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a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b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c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9、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技巧、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历年试题试题答案最全版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及历年试题答案合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含义: 1 .管理是一种人类文明共存的社会现象。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管”我国古代指锁钥。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体现着权力的归属。 “理”本意是治玉。“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的围,对事或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 2.把管理看作是地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把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 是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它资源进行协调处理,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历史发展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习俗来实现。 2)原始的管理制度。部落议事会—充当管理部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与继承采用军事制的惯例进行。 3)简单的管理机构。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组织机构,表现为由管理机构进行的活动。 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 5)。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1)管理阶层的兴起,管理成为重要的政治统治手段 2)管理容趋于复杂化,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3)管理制度的产生,但作用受限制 1)科学管理:以泰勒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以生动的实践证明。通过总结并改进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2)分权管理:就是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在 ” :1)系统 管理两大领域。前者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如公共行政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后者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的管理,如家庭管理、私人企业管理等。 1.管理宗旨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看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私人管理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利润是私人管理的底钱。 2.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非常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居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私人管理的主体非常简单而清晰,或个人(厂长、经理、董事长)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公司、企业)。

工程项目管理资料

填空题 1、一般项目具有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和项目的整体性三方面特征 2、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咨询 单位四个方面的主体。 3、工程项目按照管理的主体部门不同,可以划分为(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单 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政府的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五种类型。 4、建设项目按照工程组成单元可以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 工程四部分。 5、政府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强制性)、执法性、全面性、宏观性。 6、工程项目按承包的范围可以划分为(项目总承包招标)、专项工程承包招标两 种。 7、常见的工程项目招标的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两阶段招标。 8、工程项目招标过程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招标准备阶段)、组织招标 阶段、签约阶段、合同履行和执行阶段四个阶段。 9、工程项目招标签约阶段包括(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四个部分。 10、工程项目投标策略中的具体对手法又可详细划分为:(典型竞争对手法)、几个 竞争对手法、平均对手法、盖茨法四种。 11、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可以划分为(投标签约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 收交工与竣工结算阶段、用后服务阶段五个阶段。 12、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包括方案及资源管理子系统、(施工管理子系统)、造价管理子 系统三个子系统。 13、常见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有工作队式项目组织、部门控制式项目组织、 矩阵制项目组织、(事业部制项目组织)。 14、施工项目经理的选拔方式有(竞争招聘制)、经理委任制、内部协调基层推荐制 三种方式。 15、工程项目组织施工的常用方式有(依此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三种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软件项目管理全套文档模板

模版集萃 综述 在程序员的日常工作中,除了编写代码之外,还免不了需要编写各种技术文档。一个编写良好的技术文档在项目中能够很好地建立沟通与协作,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因此,编写技术文档也就成为了程序员技能提升的很重要的一面。 为此,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文档模板,这些模板包括格式和简单的写作说明,相信能够帮助大家编写出更加高效、实用的技术文档。在收集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其实用性,以确保每个模板的价值,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文档提供了多个模板。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我们将收录的57模板分为以下几类: 项目及开发管理类:包括立项前的分析,立项后的计划、以及进度跟踪、风险控制方面的文档模板,共计16个; 需求分析类:明确清晰的需求,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在此收集了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所将使用到的文档模板,共计14个; 系统分析与设计类:包括体系结构设计、高层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等6个相关文档模板; 软件质量保证类:软件测试是质量保证的关键活动,在此收集了软件测试相关的11个文档模板; 其它类:除此之外,还收集了关于用户手册、软件维护等方面的10个文档模板,其中还有一个软件过程规范的示例。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文档模板只是为文档的编写提供一个基础,在实际的编写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剪裁和增补。

一、项目及开发管理类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ISO标准) 编者说明: 在立项时,应该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项目的经济、社会、技术可行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基础。该模板为ISO标准文档模板,其不仅适用于软件项目,对于其它的系统项目也适用。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站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 2.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期的限制。]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5 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

现代管理学考试试题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协调对象较少、协调范围较小、问题症结暴露充分条件下,应使用的协调方法是( B ) A.酝酿协商B.建议说明 C.思想教育D.冷处理 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 D ) A.人事选聘B.人事监督 C.人员培训D.人员考评 3.在非确定型决策中,从各个较低收益或较高损失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收益最高或损失最小( D ) A.乐观准则B.等概率准则 C.遗憾准则D.悲观准则 4.z理论认为,人的因素对于成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实行( C ) A.临时雇佣制B.短期雇佣制 C.长期雇佣制D.终身雇佣制 5.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最基本又最简单的是( A ) A.直线型组织结构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矩阵型组织结构D.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6.管理者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体是( D ) A.管理行为B.管理责任 C.管理意识D.管理人格 7.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D ) A.例外管理原则B.计件工资制度 C.标准化理论D.关心人的哲学 8.赫茨伯格把公司的工作条件、同事关系、监督、工资等称之为( B ) A.政策因素B.保健因素 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 9.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D ) A.开展心理革命B.制定标准定额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0.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显著特征是( C ) A.以人为本B.民主管理 C.高度集权D.分权管理 11.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 D ) A.科学B.技术 C.管理D.生产者 12.所谓“日本管理经验”,其主要内容就是日本企业在管理中非常注重运用( D )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 13.下列指挥方式中,具有灵活高效特点的是( C ) A.会议指挥B.书面指挥

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南工大)

工程项目管理 一、单选 1.项目的特定性也可称为单件性或一次性,是项目主要的特征。 2.项目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 3.项目的不可逆性。项目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其过程不可逆转,必须一次成功,失败了便不可挽回。 4.属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只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分部分项工程的结果不是 施工企业的最终产品。 5.施工项目经理部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属于近外层关系;合同是近外关系协调的工具。 6.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应用原则的开拓性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 7.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法人向国家提出的要求建设某一建设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建设项目的轮廓设 想,是从拟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加以考虑的。 8.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投资估算数和资金筹 措是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9.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项目才算正式“立项”。 10.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 为备案制 11.建设单位是质量控制贯穿建设全过程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对质量负决策、监督、帮助、考核、验收 责任 12.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负有制造责任。 13.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合同委托 14.监理单位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 15.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完毕后要由监理单位做出评价。 16.监理例会是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与主持。 17.监理例会应当定期召开,宜每周召开一次。 18.工程施工旁站监理是指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中,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 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 19.在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 20.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21.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一般为3年。 22.管理跨度和分层的关系:层次多,跨度小;层次少,跨度大。 23.事业部式项目组织适用于大型经营性企业的工程承包。 24.大型项目宜按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经理部。 25.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由具有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

现代管理学要点2014 天津大学

管理学 1.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答: 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目标,都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都力求以尽量少的消耗来正确的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这都是共同性,都要运用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这些管理职能或者管理活动才能完成。这些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性。 重要性: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越明显。先进的管理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技术月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 2.组织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因素答: 一般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治性团体,政府的方针和政策。 法律环境,是指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 科技环境,包括四个因素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阶层形成和变动,人口状况,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权利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自然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国际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国以为所有可能对组织发生影响的因素。 任务环境: 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企业的供应商包括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来源单位。竞争者,包括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商品生产者。同盟者。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包括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所在社区机构。 3.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的贡献 答: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只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管理活动,(五中职能)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纪律,组织内所有成员都要通过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 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工程项目管理资料

工程数据采集工序占用时间等进度绘制划p1网网 纟络生成与计 ;(2 )或者通过直接在图形上添加、 输入与输出第一节工程项目管理 1.1.1系统概述 本系统为建筑项目开发商、承包商、和监理机构等用户,提供基于因特网的项目管理系 统平台,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材料和文档进行在线监控和实时管理,其中包括: 施工计划编排和动态调控、成本核算与预警、材料供应计划与库存管理、质量系统的监测与管理、文档的储存与信息管理等内容,为用户提供既能分项使用,又能够进行综合管理的方便灵活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适应未来的电子商务需要的基础。 此系统同财务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合同管理系统,都存在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接口,以达到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 1.1.2系统特点 进度、资源、成本三位一体; 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作业视图一目了然,操作简便; 可对作业进行分级和分组管理, 每个作业还可和多个合同相对应,是合同分类清晰明了; 可灵活检索作业; 灵活而强大的协同工作机制。 1.1.3系统流程图 进度管理 进度计划网络生成与计算。 eiWei 81 计划任务资源需求(紧优化模块紧后工序、

修改工序计划,自动在数据文件中修改该工序的信息; 度状况的数据输入,绘制计划进展的前锋线,动态调整网络计划。 2. 计划任务分解。实现将网络计划从总体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作业工 序的层 层分解,输出任务计划。 3. 计算出相应资源和物料需求量,制定物料需求计划,输出计划报表。 4. 优化模块对网络计划的时间进度、资源均衡配置、赶工安排等进行优化计算。 质量官理 1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年度计划和具体的月、周计划,强化对质量控制点以及质量重点管 理要素的审核与管理 现场施工质量检验纪录,监督检查,材料质量检验,隐蔽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 量验收,报表和报告等 质量计划完成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质量对成本和进度的影响 打印计划报表 2. 计算材料计划成本,统计实际工程物料成本,核算分析材料成本完成情况 3. 具备材料采购、存量、与供应管理功能的库存管理模块 4. 针对施工设备使用、保管、维修、更新记录的设备管理模块 1?1?4主要程序功能 进度管理 1自动生成网络计划图(根据输入工序或子工程的参数 --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工序 (3)根据实际工程的进 1. 1数艮据进度计划,计算工程量计划和相应 际完成情况,统计工 根据进度计划, 输出 统计计算所需物料, 计划完成程度,成本超支时进行报警 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包括:人工、材料、 机械设备), 成本管理 物料管理 差工程本统评价 与成本复核 3 照计划, 工程 与 ,计算应付工程款 概预算与 程的成预算划编制成本计划 差异分析 成本预警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 7月份题型:单选1′×20;填空 1′×10;名解3′×5;简答5′×5;论述10′×2;案例10′×1。 名词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名,11-7) 2、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4、例外原则: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5、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名,08-7) 6、企业再造:是指企业未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7、“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8、“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9、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10、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名,10-7) 11、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 12、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 13、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名,11-7) 14、直线制:是一种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构,形成直线,因此称为直线制。 15、职能制: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首创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是在组织内部除设置层级管理机构外,还按管理职能设若干职能机构。职能机构既协助行政主管工作,又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分别领导下级业务机构。 16、直线职能制:将直线制和职能制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行政主管对下级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式的垂直领导;职能机构是本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和助手;上级职能

自考2016年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2015-2016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前言: 本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人名多,理论多,章节多,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 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说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章节:第2、4、6、7、11、12章是重点章节,考点多,理论负责,希望同学们多花时间在这些章节。 复习方法:多做历年真题,多理解理论的内涵,多背,多看这份材料。 本课程必过建议:光看书是印象不深的,必须将历年真题中的简答、论述、名词全部背下,选择题做两遍,遇到不会的多翻书,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次重点章节) 第一节管理概述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仍以高度集权为特征)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4、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5、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工商企业管理中) 6、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7、现代管理可以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具体的差别是本章重点,常考点) 8、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 9、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不重要,很少考) 1、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理解),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大生产,故也称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故也称生产关系属性。)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不重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实际的方法(理解各种方法,只考选择题)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难点)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只会考单选题)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了解就行,基本不考) 1、管理思想的萌芽: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小詹姆斯·瓦特、马修·鲁滨逊·博尔顿: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化和产品部件标准化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杰出代表,1776年出版《国富论》 罗伯特·欧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 查尔斯·巴贝奇: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强调劳资协作 安德鲁·尤尔:三项原则:机械原则、道德原则、商业原则 丹尼尔·麦卡勒姆、亨利·普尔:主张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建立一种管理体系

工程资料管理方案

工程资料管理方案 工程资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是个逻辑性、综合性强的工作,为了使本工程资料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如下的资料管理方案。 1、项目各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 1. 1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技术资料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程资料的统筹管理和人员 安排,参加工程的质量验收和评定,对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负领导责任。 1. 2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质量技术资料的直接组织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全面负责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移交;负责组织对各工程进行验收,并评定各工程的质量,参加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负责定期收集不合格品情况,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报公司。对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负直接责任。 1. 3项目内业技术员负责项目技术管理资料的生成;负责工程的音像资料的生成和保管工作;负责计划、统计等项目管理资料的生成和保管工作;负责对项目工程资料进行统一整理成册、编目和保管工作。内业技术员还应熟悉工程技术资料的质量要求、有关规范和标准,指导项目其它部分的资料生成,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1. 4项目质检员负责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核定,把

好工程质量关,负责将不合格品情况进行汇总,按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时填写和生成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资料和相关质检记录,参加单位工程的验收。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资料和项目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负责。 1. 5项目试验员负责现场试验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工程质保资料。试验员 应及时生成和整理各种材料的取样记录及各种材料的试验资料,并定期将整理完整的试验资料移交项目资料员存档;协助项目内业技术员搞好有关试验检验资料的管理工作,对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同时,还应做好相关的项目管理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1. 6项目施工员(工长)熟悉并掌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 在各工序工程施工前向班组工人进行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做好交底记录,并监督指导工人按规范操作,对所负责的区域中需进行技术复核的内容要在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复核自查,做好复核记录;按时、认真地记录好施工日志,负责填写材料进场检验通知单(配合材料员)、模板开锯申请单、混凝土浇筑申请单、混凝土施工记录、拆模申请 单等资料,负责填写负责区域内的各种工程质量技术资料(如地基验槽、隐蔽记录、中间交接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等)。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资料和项目

相关主题